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高考园地>> 复习指导>>正文内容

经济哲学政治主要干知识学习和运用技巧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经济常识部分  

1、只有商品才有价值,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有价值一定是商品,是商品就必有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是商品必不可少的,如果假冒伪劣就不能视为商品。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与价值无直接关系,但存在间接的关系,将会对社会劳动生产率产生重要影响。商品的价值量有单位商品价值量和一定时期内创造的价值量之分,但多数情况下是指单位商品价值量。  

2、如果1只羊=10斤大米成立,这是不考虑供求关系变化情况下,得出价值相等。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可以是一般等价物,也可以是货币,这时买卖分离。货币产生后,交换媒介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即WGW。纸币不能执行价值尺度,有贮藏手段职能。除执行价值尺度外,必须是现实的货币。纸币不是观念中的货币,是货币符号。假币不是纸币。价值的表现:交换价值、等价物、一般等价物、价格都是商品价值的表现。  

3、供求与商品的价格是相互影响的,供求影响价格,价格也影响供求。商品的使用价值没有大小之别,只有优劣之别。 见到价格只能从价值和供求方面寻求答案,不能从使用价值处想。市场机制就是指商品价格由市场形成。即商品价格既反映价值,又反映供求关系。  

4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权决定纸币发行的数量、面值、但无权决定纸币的购买力(一定面值的纸币代表多大价值由纸币的发行量决定)。 物价上涨不等于通货膨胀。一般地说,² 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但不能说凡是物价上涨都是通货膨胀。影响物价上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只有在物价上涨是因纸币发行过多而引起的情况下,物价上涨才是通货膨胀。  

 5 货币的二个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它们的区别方法有二: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需要真实的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不需要真实的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的关键词有买或卖等相关字眼,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的关键词有与价格相关的关键词如价格、定价、贵、贱、便宜。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是商品但其本质不是商品。纸币只能执行流通手段职能,不能执行价值尺度、贮藏手段职能,因为必须要有价值(足值)的东西才能执行这两个职能。 对待货币态度要辩证,做到取之有道、用之有度,既反对拜金主义,又反对鄙视金钱²  

 6、见到经济活动(如怎么样增加农民收入;怎么样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怎么样维护消费者的权益等)一般从三个方面来想:国家、企业与个人   

7、见到市场经济应想到资源配置、面向市场、价值规律、市场经济缺陷、国家宏观调控宏观调控(财政、税收、银行等经济手段)等知识。记住财政五个作用(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  

    8、见到如何经营类题时,应想到:① 市场:面向市场进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商品,;遵循价值规律要求,将生产资料与劳动力进行优化合理配置(经营的十六字方针是什么?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转);② 科技:贯彻科教兴国战略,运用高新科技;③ 管理:加强管理;贯彻人才强国战略,④ 素质:提高经营者、劳动者的素质;⑤ 效益:努力降低成本成本,增大产出,提高经济效益;走新型工业化之路;⑥ 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与信誉,创立品牌;生产优质无公害商品,冲破国际“绿色壁垒”;⑦ 竞争力: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将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国际竞争能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9、我国的根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公有制。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所有制中的地位是不同的:主体、主导与被支配的关系;但它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是平等的,都平等地进入法律、法规没有禁入的行业与领域;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享有同等待遇。  

10、股份制(不是股份合作制)要作为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但不是所有国有企业都要实现股份制。注意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重质的提高)与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地位区别。按劳分配属于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其适用范围是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以外的个人消费品分配形式不属于按劳分配。在公有制经济中对劳动者生活起保障作用的福利性分配,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各种收入,也属于非按劳分配。  

11、在经济常识中,看到企业就要想到加强管理,提高科技含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调整。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优质产品,注重信誉和形象(集中表现为质量和服务),最后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2 实现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是商品生产者、经营者成功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即要生产适销对路的优质商品。应该在此基础上再来谈经济效益的地位。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法:通过科技、管理与素质等手段减少投入,增大产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关键;兼并联合是优化企业结构、完善市场经济的有力杠杆;企业信誉和形象、反对不正当竞争。在选择题中判断经济效益是否提高既要看利润是否提高,又要考虑投入有否降低,成本利润率公式是判断标准。  

时事热点:以人为本的全面的协调的科学的发展观、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创新型国家、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13、弄清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的分配制度、分配原则之间关系;资源优化配置、市场经济(涵义、市场机制、市场经济的特征及其缺陷)、宏观调控之间关系。市场可以使资源配置达到优化合理,但并非都是优化合理。在经济常识中,看到国家、政府就联系市场经济的缺陷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把无形的手与有型的手结合起来,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社会效益。  

14、走城镇化之路是从根本上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之策,产业化经营是解决农业的根本之策,科教兴农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 农业的关键。三农问题,农民增收的途径和意义,我国实行的家庭承包责任制是集体经济的一种实现形式,并没有改变其集体经济的性质。产业结构的优化:农业发展之路(政策、投入、科技 、产业化经营等)、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第三产业的地位和作用,   

 15、商业保险是建立在商业原则基础之上。平等自愿的原则是劳动合同订立的核心原则,但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是遵守法律和法规。计算个人所得税时要注意减去免征额并分段计算。或用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正确的消费观是既要反对超前消费;又要反对抑制消费,做到适度消费。  

    16 在市场交易的四原则中,注意四原则的地位应记住。公平原则着重强调的是“斤两足”, 诚实信用原则强调是“真实”。   

17WTO的最重要原则是非岐视原则(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不是非关税壁垒原则。在涉及经济全球化时,不要用经济一体化这一词。引进外国的资金不是越多越好,引进外国的技术不是越多越好,应注意“适用性” ,从经济条件技术水平的实际出发,以能够消化、吸收、提高、创新为好。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及“平等互利”原则²  

18、在经济常识中见到经济发展动力要想到科技,在哲学常识中见到发展动力要想到矛盾(内外因)  

19 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各国都在探讨之中,都尚未建立和形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提供短期贷款,后者提供长期贷款。参加社会保障的人员与保障的对象是全社会成员,不是社会保障线以下的人或是残疾人,但它只是保障被保障对象的基本生活。要分清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  

20 适当的公民储蓄利国利民,但公民储蓄太多和太少于国于民都不好。所有金融机构(包括外资)要受中央银行管理。  

哲学常识部分  

1、运用哲学常识解题时应注意世界观原理与方法论的统一。在做选择题不能确定某一世界观原理或方法论要不要选时,可以反过来考虑其对应的方法论或世界观原理可不可以选,可以的话,选,反之则否。哲理未必都是正确的。哲学理论不是对实践都有指导作用,指导作用是指正确的促进作用。  

2 物质决定意识原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主观与客观历史的具体的统一的材料一般也符合实事求是(二者可同时表述),符合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原理与方法论。  

 3、想问题、办事情只能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从意识(主义、思想、理论、政策、决议等)出发,不能从人民的愿望、利益出发!但要以人民的利益为目的。区分好出发点与落足点。  

    4、意识的产生必须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脑,二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且二者在意识产生时的地位和作用不同的,前者是根源、关键,后者只是必不可少的条件,绝对不能说:意识的产生依赖于人脑,只能说意识的产生依赖于客观事物。  

5、凡是三者或者以上的都可以用联系的观点来解题。凡是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都体现了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为人类造福。但并不是改变联系。联系具有客观性,起作用又是需要条件的,所以人们不能改变联系本身,但可以改变联系起作用的条件,让联系起作用或不起作用。 任何事物必定与他事物有联系,但并非任何二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见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材料时,应用联系的观点和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的发展观来解题。  

6 规律是客观的,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认识和利用规律;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规律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的,虽然人类不能改造规律,但发挥主观能动性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的。  

7、有因必有果,即使是毫无结果,这里结果就是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毫无结果。所有的转化都需要条件。如主次矛盾与矛盾主次方面的转化。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但不是根本动力,根本动力是内因。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一定是内因:  

8 主次矛盾与矛盾主次方面的解题方法:  

1)前提法;(有什么区别?主次矛盾前提是二个或二个以上矛盾,矛盾主次方面前提是只有一个矛盾);  

2)方法论法(有什么区别?主次矛盾是讲做,解决问题,矛盾主次方面是讲想,分析问题);  

3)关键词法(主次矛盾有哪些关键词?弹钢琴,以……为纲。提纲挈领。纲举目张。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画龙点晴。牵牛要牵牛鼻子。抓关键。抓中心。抓根本。抓重点。抓症结。抓要害。抓中心。抓核心。抓大放小。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力气要用在节骨眼上。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家有千件事,先办紧要的。打蛇打七寸。矛盾主次方面有哪些关键词?本质。性质。主流。主体。抓支流。抓根据。大多数。极少数。瑕不掩瑜。赵人留猫。  

9 凡是结构调整都符合事物的量在构成方式上的变化引起事物的质变(发展)。延伸: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资源优化配置等。  

 10、发展是质变,但质变未必都是发展。新事物对旧事物是“扬弃”不是抛弃。做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题时,应两者同时具有。   

 11、在用实践与认识解题时应注意将二者结合起来,辩证地思考二者的关系。如: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 区分好认识的根本任务与认识的根本目的。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重要!是因为认识才能回到实践得到检验;才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理性认识不一定比感性认识正确。任何人的活动都有意识的指导,那怕是盲目的活动也是有错误认识的指导。  

 12、认识的来源是唯一的(即是实践),但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则有二个:(直接经验)参加实践和(间接经验)读书,这二个途径各有什么优缺点?前者记得牢记得久,但费时费力费费;后者省时省力省费,但要经过消化、吸收才能将他人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所以我们学习中要将两者相结合,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实践。  

政治常识部分  

 1、运用外交政策知识解题时应和国家性质、国家的对外职能、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等知识结合起来。如: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活动,不单体现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坚持对外开放这一长期的基本国策,也体现我国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这一对外职能;我国坚持台湾问题是我国内政,其他国家无权干涉应和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知识相结合;社会主义国家对外职能具有维和职能,所以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力量。资本主义国家则有扩张侵略职能,所以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会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这构成了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2 我国解决台湾问题不适用我国的外交政策。但对外国干涉台湾问题则要运用我国的外交政策相关知识  

3 我国有五级政权,最基层的国家机构是乡镇。村委会(村民自治委员会)、社区都是公民的自治组织,都不是国家机构,都不能履行国家职能,公民依法对其行使的监督,都不是行使政治学所讲的监督权,但属于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是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国家元首不是个人权力的象征,而是一个国家机构。我国国家主席不是个人权力的象征,而是最高权力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能单独行使权力,必须和全国人大共同行使。 国家职能只能由国家机构履行,其他机构、团体都不能履行国家职能。如党派(中共、各民主党派)、政协、社会团体。   国务院可以制定行政法规,这也是依法治国应有之义(国务院是广义的立法机关)。 中共与各民主党派之间是相互监督的关系,但各国家机构之间的关系不是相互监督的关系。中共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只是政治上的领导,不是组织上、业务上的领导。  

5、国家赋予公民的各项权利有特定的含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特指选举和被选举为人大代表的权利,不包含其他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如选举和被选举为国家领导人的权利;监督权是指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利,所以对公、检、法、政府的监督是监督权的应有之义,但对村委会和社区的监督,对非国家机关的检举、举报(如某个好公民检举、举报其他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不属于这里所言的监督权。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政治自由是民主政治的基础)。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有权管理国家事务,但人民不直接行使对国家的管理权,而是通过人大代表来行使管理国家事物的权利。人大代表只能而且必须代表人民的意愿和要求,不能代表他个人和他所在的民主党派(假如他是民主党派人士)的意愿和要求。制度建设是党建的治本之策,加大打击力度是治标之举。  

6 原则不等于事实。原则是指国家制定政策必须符合的要求。所以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平等原则,是指国家制定所有的民族政策都必须符合各民族一律平等的要求,但并非指各民族已在各方面实现了平等(如经济文化方面尚未实现平等),但我国各民族在政治上已实现了平等,表现在哪三方面?第一,各民族在政治权利、社会地位上实现了平等;第二,各民族在发展经济、文化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第三,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平等权利,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7 我国加入条约不等于与他国结盟。结盟是指加入会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的军事性的对抗性的排他性的组织;我国目前加入的条约都是符合联合国的宪章与原则,体现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有利于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的经济的文化的政治的(非军事性的)合作的(非对抗性的)组织。  

8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在守法、执法上一律平等,但在立法是不平等的,国家的立法(还有路线方针政策)只体现统治阶级的利益与意志。 阶级斗争在我国仍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凡是违法犯罪活动都属于阶级斗争的敌我矛盾。  

9 除非暴发大规模的外敌入侵,我国的中心工作都是经济建设,主要矛盾都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千万不要被一些突发事件所迷惑,如认为防“非典”、防禽流感、抗击当时的天灾人祸(洪涝、旱灾、风灾地震……)是当时的中心工作,必须首先解决的主要矛盾的观点都是错误。  

10 凡是见到有“政府”、“部”、“委”的机构判断为国家的行政机关,公安机关(公安部)属于国家机关中的行政机关。五级政权的简称+“委”判断为中共组织。 凡是国家的知识应联想到: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和国家机构的组织与活动原则,执政为民等知识。与国家有关的活动:国家性质与国家机构、国家职能;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一国两制的涵义、内容、意义以及台湾问题的三个立场。与公民有关行为:公民的权利特别是公民的监督权(含义、方式和意义)、公民的义务、正确处理公民与国家关系(公民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三个原则)  

关于政治文明建设:我国民主政治的本质、民主制度、重要性、怎样建设、常见实现形式(党内民主、干部人事的民主、依法行政、政府职能转变、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公民权利保障)  

     11、凡是涉及中共的材料,应联想到: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党的性质、宗旨,为什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的性质、地位、作用、领导方式、执政方式、怎样加强党的建设(三个大的方面分别的原因、怎样建设),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三个代表。我国政党制度。国家、省、市、区领导是指其中的党领导和国家机关(主要是政府领导人)  

12 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式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不是唯一方式,因为我国决不承诺放弃武力解决台湾问题,使用武力条件有三:台湾当局宣布独立或“公投”时;台湾当局对统一久拖不决时;外国反华势力介入时。  

    13、民族、宗教与国家政权是紧密联系的,因而国家要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制定执行正确的民族、宗教政策,才能保证社会稳定、国家政权稳定。 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在民族问题上的基本观点。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14、国家修缮宗教庙宇是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护文物,并非鼓励宗教发展与鼓励公民信教。宗教组织的状况发生了变化——由帝国主义的侵华工具转变为爱国守法和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组织,但其本质仍是是对人民现实生活的虚幻的反映,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没有发生变化。我国宗教独立自主自办的“三自一爱”方针是“自传、自治、自养,爱国”。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是要求宗教在政治上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活动准则上要求宗教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行为准则上要以维护法律尊严、人民利益、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为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不是要求他们思想上放弃有神论的思想和宗教信仰。  

15、国家之间有共同的利益,不等于所有的利益都相同,也不等于根本利益(统治阶级长远的利益)相同。
    16、只有中共时,使用中共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在有中共与民主党派是用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政治协商不等于共同制定、共同决定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人大代表的产生是选举,政协委员产生的办法是推选。民主党派是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中共是工人阶级先锋队组织,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组织。恐怖活动是和平与发展的障碍,但不是主要障碍。  

17、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国际组织和国际法的作用;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和作用;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趋势;中国在国际新秩序上的主张;国际竞争的实质;我国的外交政策(决定因素、基本点)  

18、关于政治文明建设:我国民主政治的本质、民主制度、重要性、怎样建设、常见实现形式(党内民主、干部人事的民主、依法行政、政府职能转变、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公民权利保障)  

19、最有高三特色的解题方法是“阶级分析法”;凡是见到高三知识中的“性质”、“阶级性”、“阶级性质”等字眼时都要运用“阶级分析法”解题。这样运用“阶级分析法”:指出其为哪一阶级服务,除了政党以外,是为统治阶级服务。  

20、依法治国不要忘了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依德治国结合和人民监督等  

21、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根本要求是做好“五个统筹”。经济发展要联系“五个统筹”——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的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最后落实到和谐社会和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以及科学发展观的贯彻。  

22、考查我国取得成就时,联系提高综合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尤其是增强民族凝聚力。  

24、记住我们不论实行什么政策,都是维护国家利益。  

25、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注意几种正确提法:①依靠科技进步,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发展之路是发展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是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根本途径;② “三农”问题是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根本性问题;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着眼点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④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特别是土地承包经营的自主权。二是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知识归类:中国共产党。  

1)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指导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4)地位:执政党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5)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共产主义(6)领导方式:政治、思想、组织(7)执政方式:科学执政 民主执政 依法执政(8)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9)党的建设: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制度建设(10)提高五种执政能力: 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高考政治常见易错易混知识点解析  

高考选择题中,排除错误选项就能得出正确选项的占52.7%。以下各题下划线表示错误点或者重要知识点,括号内部分为正确表述或简要分析  

1.关于价值下列说法错误:①价值和使用价值是不可分割的。②有价值东西也一定有使用价值,有使用价值也一定有价值(不一定,关键在于是否处于交换关系之中)。③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的数量越多,因而,单位时间内创造的商品价值总量也越大(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单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内形成的价值总量是一定的)。④商品的价值决定价格,因此,商品价值变化,价格也一定变化(不一定,价格还受供求关系、宏观调控、货币发行量等因素影响);⑤商品的质量性能越好,价格越高(错误,使用价值与价值量没有直接关系);⑥个别劳动时间越长,所生产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2.纸币也具有价值尺度(没有价值尺度职能)和流通手段的职能。纸币能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因此,纸币也有价值(纸币没有价值)。  

3.关于所有制结构下列说法错误:①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力量(重要力量);②国有经济(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③股份制都具有公有制性质(国有集体控股,企业具有明显公有性);④股份制是我国公有制的唯一(主要)实现形式  

4.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充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5.我国现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效率优先,注重公平。下列说法错误:①按劳分配是指劳动者按劳动成果(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因此,个体劳动者的分配方式属于按劳分配(按劳动成果分配);②在我国的分配制度中,按劳分配体现公平,忽略了效率;按生产要素分配体现效率,忽略了公平。(效率和公平是不可分割的)③私营企业中的工人获得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力要素分配)  

6.经济效益是企业生产总值与生产成本的比例关系,提高经济效益根本上取决于科技和管理水平,还受市场、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企业规模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列说法是错误的:①企业利润越多,经济效益提高;②提高劳动生产率,就一定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③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越强,企业经济效益一定越好。  

7.解决我国能源短缺的关键是拓宽能源进口渠道,缓解能源压力(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8. ①股份制是我国公司制的唯一(重要)形式;②股份制是产品的分配方式(企业组织形式);③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募股集资的方式来筹集资本。  

9.关于社会保障制度:①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因此,要千方百计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前提正确,结论错误。要遵循既要发展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的原则)。②任何社会成员都同等享受社会保障(社会保障制度遵循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有能力履行义务而未履行者,不得享有社会保障);③居民社会保险(改为“商业保险”,社会保险只保障居民基本生活权利)保障水平与缴纳的保费成正比;④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一样,都以个人的实际需要为依据的(社会保险不是,它带有一定强制性)。  

10.    关于积累和消费:①消费(积累)的最高限度是保证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积累(消费)的最高限度是保证再生产规模有所扩大;②政府用于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的费用属于个人消费基金(公共消费基金)。  

11.关于财政和税收:①要发挥财政在促进社会事业的发展的作用,关键是要增加税收收入(关键是发展经济,还要调整分配政策)。②每个公民的所有收人(按照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个人所得)都在个人所得税的纳税范围。  

12.    银行存款利率越高,储户的实际收益越多(居民实际收益取决于存款利率和物价涨幅的对比)。  

13.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普遍受益(发达国家是主要受益者,发展中国家面临更大的挑战)。  

14.    关于意识,下列说法错误:①意识是大脑(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②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则是人脑主观自生的;③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a、意识本身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b、意识能动作用具有两重性);④艺术创作不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不需要反映现实生活、纯属人的主观创造性(凡是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⑤物质和意识是互相促进,互相依赖的(不能理解为相互促进,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是独立于意识之外而存在的)。  

15.    下列说法错误:①只要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就是从实际出发(既要立足实际,还要全面的、从整体上、在变化中把握实际);②科学理论(一起从实际出发)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③要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必须做到客观与主观(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社会的客观性集中体现在社会规律(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客观性;⑤价值规律(生产方式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16.关于联系观点,下列说法是错误的:①联系是普遍的,因此,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的关系。②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具体的、无条件的;③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不一定);④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性作用(注意:一定条件下)。  

17.    关于运动和发展的观点,下列说法错误:①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事物处于显著的变化之中(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只要处于“动”的状态,就是运动,变化是事物的性质或者存在状态的改变);②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不存在的(哲学上的静止是指相对静止,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③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所以,新出现的事物(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④量变是事物的变化,质变是事物的发展(发展是质变,质变不一定是发展,发展是向上的质变);⑤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总和(必然结果);⑤在一定条件下,外因对事物的发展也有决定作用(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内因起决定作用)。  

18.    关于规律,下列说法错误:①规律是客观的,因此,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无条件的(有条件的);②人类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变(是不能被改造的)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③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改造和消灭,所以,规律是永恒不变的;④规律是事物之间的一种联系,因此,联系就是规律(规律是事物运动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19.    关于矛盾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①矛盾特殊性规定了事物的性质;②事物的内部矛盾决定了事物的性质;③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下列说法错误:①矛盾就是构成矛盾的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和谐就是没有矛盾(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②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就是整体与部分(共性和个性)的关系。③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必须把握事物的本质和主流;④矛盾主次方面(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学会抓住关键和中心;⑤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⑥事物的性质主要由取得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决定的(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⑦抓住了主要矛盾(还有处理好次要矛盾),就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⑧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⑨矛盾的观点就是指两点论的观点(还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普遍性与特殊性相联结、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20.    关于主观能动性的观点,下列说法错误:①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两者是不可分割的(规律具有客观性,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②只要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和利用规律;③只要把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结合起来,就能收到预想的结果;④精神状态决定着人们办事情能否收到积极的效果;⑤人们揭示了事物的本质规律,办事情就能获得成功;⑥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决定办事的效果;⑦发挥主观能动性是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⑧人们能否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键是能否使客观符合主观。  

21.关于现象和本质,下列观点错误:①事物的本质是稳定的东西,对事物本质的正确认识也是稳定不变的;②现象是个别的、多变的,本质是稳定的、永恒不变的;③现象是本质的表现,本质是现象的总和;⑦真象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都是客观的);④真象反映本质,假象不反映本质(都反映事物的本质)。  

22.关于认识,下列观点正确:①想象力是认识发展的重要动力;②创新是人类本质的最高表现。下列观点错误:①认识的根本目的(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看本质;②创新就是抛弃固有观点的束缚,敢想敢做;③感性认识是错误而理性认识是正确的;④感性认识的总和就是理性认识;⑤获得正确的理性认识是认识的目的(认识的目的是指导实践);⑥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⑦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⑧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属于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理性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⑨把不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是一切认识的起点和目的(感性认识是认识的起点,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3.关于人生价值观的错误观点:①承认个人利益就是个人主义;②集体主义否认个人利益;③符合规律的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④人生最重要的是对理想和事业的追求,没有金钱并不妨碍实现人生价值;⑤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以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为基础。⑥实现了自我价值才能实现社会价值;⑦“主观为自我,客观为别人”,“人人先为我,我再为人人”符合科学的人生观。  

24. 关于实践观点,下列是错误的:①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②“三个代表”的思想(实践)是新时期检验人们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③要获得知识就要亲自参加实践(获得认识的途径包括亲身实践和学习书本知识);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唯一动力(根本动力。)。   

25.关于民主的易错观点:①民主的本质与民主的发展程度是密切联系的,因此,民主的形式越完善,民主的主体就越广泛(错误,民主的本质和民主的发展程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②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都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因此,任何国家(民主制国家)都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③村民委员会是我国最基层的国家机关(是村民自治组织)。④在我国国家权力属于全体公民(人民),因此,公民可以直接行使国家权力(国家权利具有强制性,公民不能直接行事国家权力)。  

26.    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注意以下错误观点:①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法律监督机关(人大具有法律监督职能,但不是法律监督机关,法律监督机关是检察院);②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都是是由选民选举产生的(县、乡人大代表是由选民选举产生);③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质询权(监督权。质询权是专属于人大代表的监督权);④在我国的国家机关体系中,人大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是互相监督的关系(监督与被监督);⑤我国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是由选举产生的(政协委员不是由选举产生的);⑥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决定国家机构的设置;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议会制(民主共和制)的一种形式;⑧人民(人民代表)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27.    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体系中,国家主席是一个重要的国家机关,因此,国家主席有权单独行使职权,决定国家重大事务(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行使职权,它不具有决定国家重大事务的权利);政府可以(不能)监督其他国家机关。  

28.注意下列正确说法:①人民法院通过行使审判权,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维护国家和公民的合法权益;②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是领导和被领导,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  

29.下列说法错误:①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包括立法权、行政管理权、司法权和独立的终审权、外事权和国防权(没有外交和国防权)。②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是全体中国人(人民)的共同愿望  

30.在我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根本上是一致的,具体利益可能存在矛盾)。  

31.①国家政权的性质和政党的性质是一致的(一般而言,国家性质与执政党的性质一致);②国家性质决定了执政党的性质(国家性质决定了政党制度的性质)。  

32.关于我国政党制度的错误观点:①在经济建设中应坚持党的领导,因此,党有组织和领导经济建设的职能(党不能履行国家职能);②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的共同之处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组织形式(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③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的民主党派的领导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组织上是相互独立的);④中国共产党执政是通过行使国家权力实现的(政党不能行使国家权力,党的执政地位是通过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和民主、科学、依法执政实现的);⑤人民政协是我国的重要国家机构。  

33.关于民族宗教常见错误观点:①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都享有高度的自治权;②我国民族自治机关是指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人大和法院(政府);③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宗教政策,因此,公民所进行的宗教活动(正常的宗教活动)应受到法律的保护;④我国现阶段宗教的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可以利用宗教为社会主义服务(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⑤宗教(宗教信仰)是公民个人的私事。  

34.下列说法错误:①联合国通过的决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具有广泛的影响力);②联合国(安理会)是惟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③中俄两个大国结成联盟(我国奉行不结盟政策),有利于维护地区和平和世界和平。  

高考政治易犯错误分析  

从教学实践来看,解答政治试题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解答选择题出现错误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不会排除掉错误观点;其次,不会排除题肢中的干扰项;三是在高度紧张的情况下,看题马虎,没有明确设问的指向。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落实基础知识,掌握选择题的解题规律即“读懂题干意思——明确设问要求——排除错误选项——找准对应关系”。  

2.主观题丢分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没有先审设问的解题习惯,导致没有弄清解题方向,盲目动笔,思维出现严重偏差;二是不会抓设问的主体、活动以及结果等信息,导致答题思路不清、要点不全;三是审材料时不能抓住关键的信息点,并与所学的知识点及时对应起来,导致知识点不全;四是答案组织分层不合理,不会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角度,或者微观、中观、宏观的角度组织答案;五是分析不深入,浅尝辄止。  

3.为提高主观题得分率,一是建议选作高考模拟卷,注意提高思维的全面性、严谨性、深刻性和辩证性;二是对近年高考题或者所做的试题进行分类,整理出不同题型的解题规律和答案组织的要求;三是提高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适当多做一些审题训练;四是强化热点知识复习,提高以热点为背景试题的解题能力。  

一、明确主干知识内在联系,构筑知识板块  

1.关于现代国家制度问题  

教材的第一课、第二课是不可分割的,内容是讲授我国的国家制度,具体的包括以下几方面:  

 (1)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关于国家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关于国家、国体、民主、国家职能、政体、国家结构形式、国家机构、公民与国家的关系等知识的基本内涵和内在联系。这样才能从内容和形式上理解现代国家制度。  

(2)从我国国家的治理过程看,“一是制度、二是机构、三是职能、四是原则”。从制度看,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我国的国家政权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式构建政权体系,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坚持“一国两制”,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从职能和原则看,根据国家制度建立的国家机构有地位和职权的差异性,但都必须履行对内和对外两方面职能;坚持治理国家的组织和活动中的民主集中制,对人民负责,依法治国的“三个”基本原则,协调国家和公民的关系,也必须坚持这“三个”原则。  

 (3)把握好关键词。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机关的地位和职权、国家职能、原则等。在复习中以此关键词联想和串联本部分知识。需要说明的是,国家机关、国家职能、原则等是高考中的“常考点”。  

2.关于政党和政党制度问题  

从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的实践看,要把握好有关中国共产党的知识。解决好“四个基本问题”和“两个关系”。  

 “四个基本问题”: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样的政党,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怎样坚持党的领导,为什么及怎样加强党的建设。  

 “两个关系”:党和国家的关系,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具体理解:应把握好有关中国共产党的性质,领导地位的确立,作为领导核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领导方式,领导成就,党的建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怎样加强党的建设,党的指导思想。同时,需要强调的是,要用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赋予教材有关中国共产党的知识以新内涵,如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既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再比如,关于党的建设,党的指导思想等。另一方面,又要把握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组织机构的性质和职能。  

本课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多党合作,“三个代表”思想。  

3.关于民族和宗教问题  

 (1)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宗教观的基本观点。把握好民族的产生、特征;宗教的起源、本质、作用。这是理解我国民族和宗教问题的知识基础。  

    (2)从国家治理的方面来说,主要把握好“三项原则项制度”、“一项政策”。并从国家和党的知识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的科学实践及意义。具体地讲,应该把握好我国型民族关系的“三原则”(原则的含义、重要性、三原则关系及怎样实现三原则),并从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分析中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正确性。联系西部大开发战略等热点材料,分析国家怎样处理好民族关系,维护国家利族和宗教紧密联系,全面准确理解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政策、宗教、邪教、封建迷信。  

 (3)本课关键词:民族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宗教政策。  

4.关于国际关系问题  

把握好三个问题“一是概况、二是主题、三是政策”。  

 (1)一是从静态方面认清当代国际社会的概况:主权国家(构成要素、权利、怎样实现和维护)和国际组织(分类、联合国)构成国际社会,形成国际关系(内容、形式、制约因素等)。二是从动态方面认识当代国际社会的发展态势,理解和平与发展主题、世界的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斗争等。  

 (2)从我国外交政策的实践成就认识我国外交政策制定的依据,把握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具体内容。联系我国的内政和外交说明应怎样实现我国的发展战略,维护国家利益。  

 (3)本课关键词: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国际关系,国际竞争,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等。  

二、理顺政治常识的逻辑线索,构筑政治常识的知识网络   

1.从国家治理过程构建本书的知识体系  

本书以我国国家制度为核心,以国家问题为重点,各课围绕我国国家制度问题,阐述了有关国家问题的基本知识和相关国家政策,以怎样实现国家利益为立脚点,构成了有机的知识网络,形成了一条系统的知识链。  

    (1)从国家治理和执政党的关系看,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党是什么样的政党,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怎样坚持党的领导,为什么及怎样加强党的建设,党的指导思想”等都是必须把握好的基本问题。同时,也应该从党和国家的关系,认识党领导人民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认识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大政方针,是在党的领导下制定的,现代化建设成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  

 (2)从国家治理和国家制度的关系看,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重要的方针政策。具体讲,就是要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国家制度包括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和完善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我国宗教信仰基本政策;坚持我国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对这些基本知识既要理解其基本内涵,有什么意义,更应理解其在治国过程应该“怎样做”。  

 (3)从国家治理和国家的内政外交的关系看,国家机构是实施国家职能的主要载体,国家机构有地位和职权的差异性,但都必须坚持党的治国方略,坚持治理国家的两个“三原则”,切实履行对内和对外两方面职能,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民族和宗教问题、对外关系问题,有效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据此,应掌握好三方面问题:①国家机构的地位、职权、职能、原则。②国家处理民族和宗教问题的基本原则、重要制度和政策。③国际社会的概况、世界的主题和我国的外交政策。  

 (4)从国家治理和人民的关系看,人民当家作主是二者的结合点。一方面,党的治国方略、我国的国家制度和各项政策、职能和原则都是以保障和实现人民利益作为落脚点;另一方面,公民应正确行使权利,正确处理好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2.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为主线建构知识体系  

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切入点,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以坚持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主线构造知识网络。  

 (1)从我国民主政治的本质和特点看,把握好有内在联系的三方面问题:一是人民民主的本质、核心和特点;二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实践形式体现;三是公民有什么基本民主权利和义务,国家怎样保护公民权利,公民怎样行使公民权利。  

(2)从民主政治的政治制度保障和法治保障看,掌握好三方面问题:一是制度保障,也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二是法治保障,依法治国原则、国家的根本使命及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党的治国领导方略和活动准则、国家保护正常宗教活动。三是正确把握好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体,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三者具体的关系,参见党的十六大报告的相关内容)   

 (3)从民主政治的实践形式看,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协、民族区域自治、宗教信仰自由、村民自治、干部任前公示制、各种听政会等都是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有效途径和形式;民主选举、民主参与决策、民主监督等也是公民行使权利的方式。  

(4)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我国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具体体现。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测试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