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德育>> 德育课题>>正文内容

“南京市中小学廉洁教育的实践研究”实施方案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一、 对中小学开展廉洁教育意义的思考
中共中央在《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指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共青团组织要把廉洁教育作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中央纪委和教育部于2005年4月1日在杭州召开了“廉政文化进校园”专题工作会议,指出要逐步实现廉政文化“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2005年7月国家教育部发布《关于在大中小学开展廉洁教育试点工作的意见》决定从2005年9开始,在大中小学启动廉洁教育试点工作。
由于反腐倡廉是社会民众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此举一经报道,立即引起热烈的议论。在这些议论中,除了支持赞同的以外,也有一些带有置疑的声音。置疑者并不否定“从娃娃抓起”的动机合理性,置疑的是学校廉洁教育对当前的反腐斗争究竟有多大的效果。认为:其一,反腐主要是成人社会的政治问题,对孩子们的教育并不能解决腐败问题;其二,当前反腐关键的问题是要有惩罚腐败行为的制度机制,要用硬手段,而不能寄希望于廉洁教育来抵挡腐败的风气;其三,当成人社会的腐败尚未遏止前,孩子们在不良风气的包围之下,廉洁教育有多大的效果。置疑者还有一种担心,认为现在学生的课业负担已经够重,廉洁教育的加入会否加重孩子们的学习负担。
在这样一种环境背景下,我们在学生中开展廉洁教育,虽然其基本教育内容并不是一个全新的事物,但作为一项专题教育内容的提出,特别是作为一项教育科研课题来研究,则是一种全新的探索,我们有必要对中小学开展廉洁教育的重要意义作一次全面的思考:
1、廉洁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首先,国民素质的提高,关键在教育。青少年时期的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性教育,基础教育要为学生品格形成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要为民族和国家培养接班人,输送建设人才。因此,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和引导青少年“学会做人”。在学生的人生起步和发展阶段,就在他们的心灵世界中打下一个亮丽的底色。让学生认识和感受生活的真善美,体验丰富的精神生活,养成健康、向上、积极的人生态度。廉洁教育的内涵,是引导青少年形成以诚实守信、正直节俭、崇尚廉洁为基本的核心价值观,从而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
其次,教育应该培养和发展青少年有责任、有尊严地面对社会及世界的品质和能力。廉洁教育所倡导的为民为公的理想信念,有责任心的自律品质,民主、公正的法制观念以及对社会廉政、和谐发展的公民意识,是社会主义民主社会合格公民的优秀素养。
第三,教育应该传承人类千百年来积累的优秀文化,没有明确的、代表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价值追求,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敬廉崇洁的优秀传统。春秋时期子罕“不贪为宝”的自勉、于谦“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誓言、林则徐“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的警训等,都在人民群众和青少年中广为流传,形成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廉洁教育所蕴含的中华传统美德和现代文明社会的公共生活准则,体现了其教育的必要性和建设意义。倡导廉洁文化,增强廉洁意识,培养廉洁操守,对于广大青少年认识和领悟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中的瑰宝,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培养民族自尊品格、民族自强信念和民族奉献精神,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廉洁教育是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使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我国社会、经济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为广大青少年学生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一些腐朽没落和不健康的生活观念、方式也在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与此同时,一些领域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诈行为;一些成年人的价值观扭曲,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和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都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需要我们在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中,采取切实措施,加强薄弱环节,教育和引导青少年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廉洁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我国革命传统中的一种可贵品质和精神,也是社会主义社会中现代公民的必备素养。因此,廉洁教育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
3、廉洁教育是落实中小学生《守则》、《规范》和新课程目标的有效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始终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教育部门坚持不懈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建设。在这一过程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进行廉洁教育,但在实际教育和教学活动中都体现了这方面的要求。如在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生守则》(修订)中,明确规定青少年学生应“勤俭朴素”、“诚实守信”,要“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在义务教育新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要求指导学生“懂得做人要自尊、自爱,有羞耻感,学习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在初中《思品课程标准》中,要求指导学生“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标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理解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意义”等等,因此,开展廉洁教育,是落实学生基础道德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目标的有效途径和载体。
4、廉洁教育是构建社会廉政文化,建立健全预防腐败体系的基础工程。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是一项战略性的重大举措,标志着全社会反腐倡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新内容。《实施纲要》的核心内容就是教育、制度、监督并重,而这三项内容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与开展廉洁教育密切相关。青少年学生既是国家未来的主人翁,也是将来公职人员的后备军以及与政府打交道的行为主体。正因为如此,他们成年之后,对于公共权力问题的基本立场和态度,决定了他们将来在国家的廉政建设中究竟能够成为一支建设性的力量,还是会变成一支破坏性的力量。当前腐败意识已经出现向低龄人群蔓延的明显趋势。从过去频频出现的“59现象”(即干部在退休之前突击以权谋私),到后来的“29现象”,再发展到所谓的“26现象”,腐败主体的年龄门槛不断降低。同时,很多少年儿童也已经有了腐败意识的萌芽。例如,报纸上已经出现了小学生为当班长而搞“贿选”,幼儿园小组长收受同学的礼物并给予对方“关照”等报道。如果对此放任自流,那么他们将来一旦接触到实实在在的权力和利益,就很可能会变成一支极具破坏性的力量。在人的思想意识方面,最大的危险莫过于在其尚未形成是非观念的时候,就因盲目仿效别人而轻易越过了行为的底线,并从此安之若素,最终形成逢事必投机取巧的意识和习惯。 因此,培养青少年廉洁的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和监督意识,从小就树立起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理念、道德情感和理想信念,培养清白做人、认真做事的人生操守。因此,这项教育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工程,对全社会的文明建设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小学廉洁教育,作为国家廉政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和举措。2003年10月,第58届联大通过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其中便包含开展“包括中小学和大学课程在内的公共教育”的内容。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体系,青少年廉洁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诚然,我们不能仰赖学校廉洁教育来解决眼前的腐败问题,但是从反腐败的艰巨性、长期性来看,则必须看到学校廉洁教育的重要性。因此,青少年学生廉洁教育正是着眼于未来的考虑。
二、 课题界定
廉洁:《词源》上说,廉,“不苟取”,与“贪”相对; “清白高洁”、“俭约、便宜”。洁,“干净”、“操守清白”。廉洁注解为“不受曰廉、不污曰洁” 。意为清廉、清白,公正、不贪污。在本课题研究中理解为“能处理好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注重自我修养”、“一心为公,集体利益至上”、“勤俭节约,绝不损公肥私”、“生活简朴,反对奢侈浪费”等与廉洁高度相关的、与中小学生年龄与认知特点相符的基本品质。
中小学生廉洁教育:即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遵循中小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的力量,将尊廉崇洁教育纳入实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教育中小学生确立廉洁的价值取向,筑牢中小学生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认同感形成的规律,创设各种使学生认同廉洁品格的教育条件,促使学生廉洁认同感的产生。让廉洁以及与此相关的德性走进学生们的心里,成为他们骨子里面的东西,成为他们抵抗诱惑的本性。
本课题研究侧重于中小学生廉洁教育的实践研究,即着重探讨我市开展中小学生廉洁教育的原则的确立以及教育内容、形式、方法、途径、机制和环境。以期形成南京市廉洁教育的特色,推动全市中小学廉洁教育的深入开展。
 
 
三、政策与理论依据
1、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大中小学开展廉洁教育试点工作的意见》的若干要求。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中小学开展廉洁教育应摒弃说教的方式,强调环境氛围的营造,强调学生在感知、体验基础上的主动学习。应该把廉洁教育理解为一种全方位渗透式的人性教育,而不是那种纯粹课业式的知识教育(尽管廉洁教育中也包涵着知识)。因此廉洁教育不以课程为形式,不以增加课时为手段,不应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作为学校德育的组成部分,努力把廉洁教育与现有的德育课程结合起来,渗透于学校所有教育的全过程,包括教学活动、校园文化、团队活动和各类兴趣小组的活动。
3、主体性教育理论:强调教育的本体功能就是把人作为主体对待,把人本身的发展作为教育的目的,把教育变为人的教育,即追求的价值是使人得到完善和发展,所以,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主体性教育理论同时认为,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教育过程和教育管理本身要有主体性。
主体性教育理论告诉我们,一种品格人性化的充分条件是当事人对这种品格不仅认同,而且产生好感,被其深深吸引,产生强烈的拥有期盼,为获得其有而无怨无悔地执著追求,即人们通常称之为一个人主观上的需求。因此,学校廉洁教育必须研究如何使廉洁本性变成学生的主观要求。根据“人往高处走”的人性向善的特点,在教育过程中建立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向往“廉洁”善良本性的教育理念。只有当学生产生了内在的廉洁教育需求,成为廉洁教育的主体,完成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化,廉洁教育才能落在实处,才能产生实效。
4、德育中介理论:认为德育是以思想品德、个性特点的培养为内容和目的。而思想品德、个性特点具有主观性、潜隐性、渗透性特征,其作用和影响只能通过具有客观性、有形性、承载性的物质、信息、行为等载体显现出来。这些载体就是德育的中介。德育只有通过一定的中介才能进行,德育离开中介是无从把握人的思想、个性的。
本课题研究将借助这一理论,尽可能丰富中小学廉洁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并在廉洁教育的效果评价方面更多的关注学生的行为改变。
四、研究目标
1、正确定位中小学廉洁教育的目标,梳理中小学廉洁教育的内涵,形成明确的南京市中小学廉洁教育的目标层次和内容要素,丰富中小学德育的内涵。
2、研究中小学廉洁教育的途径、方法,找到适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廉洁教育切入口,形成具有南京特色的中小学廉洁教育的多种范式。
3、通过课题研究与实践,培养中小学生的公民道德价值观念,使学生从小懂得做什么样的人,认同廉洁,以廉洁为荣,使廉洁的观念深入到孩子们的内心中去,真正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追求。
4、通过研究,总结、梳理实验学校在廉洁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提炼应对策略、方法,为廉洁教育在全市的普遍推广提供理论与经验的准备。
5、通过研究,寻找中小学廉洁教育的逻辑起点,即中小学廉洁教育的实践应从何处出发、它要解决内容、方法、途径等的出发点问题,形成中小学廉洁教育的理性思考与逻辑框架。
五、研究内容
1、中小学开展廉洁教育的内涵梳理、目标定位和内容体系构建的研究
虽然《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明确指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共青团组织要把廉洁教育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对于廉洁教育的内涵、中小学开展廉洁教育的具体内容、目标等都没有具体的阐述,因此,在各地纷纷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廉洁教育进课堂”等活动时,对廉洁教育的内涵缺乏共识性的界定,出现了就廉洁谈廉洁或是把廉洁的外延无限扩大,任何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都往廉洁教育的筐里装等现象。因此,对廉洁教育的内涵做出较为明确的界定,是确立中小学廉洁教育目标定位和内容框架的基础。在本课题研究中,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我们把廉洁教育的内涵界定为“能处理好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注重自我修养”、“一心为公,集体利益至上”、“勤俭节约,绝不损公肥私”、“生活简朴,反对奢侈浪费”等与廉洁高度相关的、与中小学生年龄与认知特点相符的基本品质。从这一意义上说,仅仅把学校廉洁教育看作是反腐廉政建设的重要一环是必要的,但却是远远不够的,中小学廉洁教育的根本在于要以廉洁教育为抓手,培育学生为人之道,着重于学生的公民德性的养成,着眼于人的品性培育。廉洁,是为人处事的美德,是做人的应守之道。学校廉洁教育的责任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从小懂得做什么样的人,认同廉洁,以廉洁为荣,使廉洁的观念深入到孩子们的内心中去,随着一个人求学层次的提高,各级学校不断强化学生的廉洁意识,使廉洁真正成为学生成长中的人格内容。这也是我们开展中小学廉洁教育的目标定位。
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们尝试对中小学廉洁教育的目标定位进行了层次分解:
小学高年级、初中廉洁教育目标定位于——知晓、启蒙。
旨在促进学生敬廉崇洁道德情感的形成,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体验。初步认识和理解廉洁、廉政的基本行为,初步建立廉洁的意识。了解一些与廉政、廉洁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中小学生《守则》、《规范》的学习,了解在学校、班级公共生活中守法、诚信、公正、尽职的个人意义和社会意义,初步树立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基础。
高中廉洁教育的目标定位于——辨析、养成。
高中阶段是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迈进的关键年龄,人生价值观逐步形成。因此,高中廉洁教育的目标定位是:培育民主、廉洁意识,做一个诚信、正直、守法、有责任心的现代公民。通过让高中学生较全面地学习了解我国廉政的法律法规,党和政府反腐倡廉工作的发展,认识腐败形象,并能分析一些腐败现象的本质、根源和危害。在具体教育中,应结合一些正反面案例组织讨论,通过开放性的思辩,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发展的正确方向。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关注公共事务,维护公共权利,树立规则意识,培养良好的廉洁品质。
根据各年段的教育目标定位,在教育内容的组织和选择上拟作以下要求。
小学:廉洁教育内容立足于“敬仰、推崇”。
通过古今中外清正廉明的志士仁人高风亮节的故事和事迹,感染学生,展示社会的真善美,认识社会和身边的光明世界。通过讲述、阅读、参观、寻访等,结合中小学生《守则》和《规范》实施,培养廉洁品质和廉洁意识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其重点可在公平竞争、节俭、守纪、爱护公物等方面。
初中:廉洁教育内容立足于“榜样、立志”。
通过追求真理,正直、尽职的优秀榜样,昭示学生,认识敬廉崇洁的意义。通过学生身边事、心中事的比较、思考,培养学生光明、正直的情感,扬善崇真的行为,了解“廉洁”与“廉政”的关系、意义,注重规则和制度的学习,其重点可在简朴、诚信、守法、规则透明和民主参与等方面。
高中:廉洁教育内容立足于“明理、修身”。
通过正反案例的讲解、讨论、比较,及一些模拟课例,专题报告等,认识反腐倡廉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分析腐败现象及危害,树立民主、公正意识,培养廉洁的良好品质。其重点可在责任、自重、自律等自我修养以及能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等方面。
总之,中小学廉洁教育的内容要适合不同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思维习惯,内容设计要体现梯次递进,使孩子们渐入佳境,而不能寄希望于一蹴而就。
2、中小学开展廉洁教育应遵循的原则研究
对中小学生开展的廉洁教育,应明显区别于针对成人的廉洁教育,不能堆积反例,搞成“反腐败形势报告”。成人绝大多数已经具备了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相对全面地看待问题,对其开展的廉洁教育应着眼于强化是非观念和规则程序意识,采取抑制腐败动机的警示教育方式。相比之下,青少年内心世界比较单纯,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阅历都很有限,所以对其开展的廉洁教育,应当立足于促进其心灵的健康发展。在教育内容的选择方面,要着重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应当怎样做。在方式方法上,也要以正面宣传和教育为主,慎用警示教育,以免使孩子们过早地接触到社会的黑暗面,并由于无法客观地看待这些事物而变得愤世嫉俗,悲观失望,这是中小学开展廉洁教育的总原则,具体拟尝试以下几点具体原则的适切性:
(1)、正面引导的原则
由于中小学生的思想较为单纯,判断是非的能力相对较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型。开展廉洁教育,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以正面引导为主,特别是中小学生,应以正面说理为主,通过师生间的情感沟通,情境感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实效。
(2)、心理保护的原则
中小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社会上各种消极、腐败、负面的影响从不同侧面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所以,在具体开展廉洁教育时,无论是内容安排,还是方法选择,都必须坚持心理保护的原则。特别是中小学生的廉洁教育活动中,要以榜样的力量充实他们的思想,以健康、向上、光明的事物感染他们的心灵。
(3)、可接受性原则
廉洁教育必须从受教育者的实际出发,在内容的选择、方式的采用等方面,充分考虑中小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接受能力和接受水平等年龄特点,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4)、循序渐进的原则
教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中小学开展廉洁教育尤其如此。因此,切忌急功近利。在抓紧、抓实的同时,要按照教育规律,循序渐进,充分体现教育的渐进性和层次性。使学生逐步形成廉洁意识和行为。
(5)、整体协调的原则
开展中小学廉洁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形成整体合力,因此,开展廉洁教育要注重整体协调,统筹规划,把教育活动有机纳入学校教育之中,纳入党风廉政教育之中,纳入社会和学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总体部署中。
(6)、体验性原则
懂得廉洁并非拥有廉洁,当廉洁尚未成为一个人的信念时,廉洁只是外在的。这就提示我们的中小学廉洁教育不能满足于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廉洁,不能满足于学生会讲廉洁话、唱廉洁歌,由于廉洁教育是一种促进、激发受教育者内化性学习的教育,学校廉洁教育要根据学生认同感形成的规律,创设各种使学生认同廉洁品格的教育条件,在不同类型的体验性活动中促使学生廉洁认同感的产生。
3、研究中小学廉洁教育的途径、策略和方法,努力形成中小学廉洁教育的多种范式
在中小学开展廉洁教育是一项探索性工作。如何有机整合教育途径,需要我们积极探索,本课题研究拟从以下 5个途径探讨廉洁教育的途径:
(1)、学科教学中的渗透
相关学科中,充分挖掘现有学科教材中的廉洁教育内容和资源,提炼有关廉政、廉洁和品格培养等方面的教育点,在教学过程中有机结合,重点提示。如梳理和凸现廉洁的榜样和事迹,感染学生,激发情感;介绍志士仁人、先进人物追求真理的正直品性和人生境界,提升道德观念等。
(2)、主题性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感悟
课堂上灌输的廉洁理论能否真正内化为学生的道德信念,并最终外化为道德行为,社会实践活动就成了关键的环节。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可接受性和参与性,充分利用学生喜闻乐见,参与面较广,参与程度较高的各种形式和载体,开展以廉洁教育为主题的各项教育活动,营造廉洁文化氛围,突出廉洁文化建设。主要形式可采用:校会、晨会、国旗下的讲话、宣誓活动等;主题班队会、《守则》《规范》解读活动等;朗诵会、辩论赛、作品展示、读书活动、格言征集、观看影视片等;专题讲座、案例研讨等;以及社会实践、社区教育等,帮助学生在灵活多样的教育活动中自然而然地感知、体悟、探究、思考和积累,使社会的道德要求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需要。
(3)、生活中的品味
  开展“敬廉崇洁”启蒙教育,通过身边人、身边事,让学生直接体验,在真实的生活中自然而然地思考和体味,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和净化,以便使学生们对道德认识内化为道德信念,外化为道德行为,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
(4)、良好师风校风中的熏陶
外界环境因素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是双向的,环境中的积极因素有利于促进他们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而消极落后因素则腐蚀着他们的思想。学校是中小学生度过大多数时间的场所,青少年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通过耳濡目染师德师风、校风学风接受教育和影响,良好的师风校风是对课堂理论教育的肯定和强化,而学校不正之风盛行会对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造成严重干扰。因此,学校在对学生开展廉洁教育的同时,也要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全体教师的道德水平,形成清正廉明的良好校风,也使学生的道德品质在无形中得到熏陶。
由于廉洁教育是一种全方位渗透式的人性教育,而不是那种纯粹课业式的知识教育(尽管廉洁教育中也包涵着知识)。因此我们在探索中小学廉洁教育的途径时强调不以课程为形式,不以增加课时为手段,不应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作为学校德育的组成部分,努力把廉洁教育与现有的德育课程结合起来,渗透于学校所有教育的全过程,包括教学活动、校园文化、团队活动和各类兴趣小组的活动。基于各级学校学生的年龄差异和不同的身心特点,在一致的教育精神和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鼓励各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廉洁教育之路,形成具有不同特点的廉洁教育范式。(具体教育范式的构建参见各子课题研究,此处略)
(5)、家、校衔接中的强化
开展青少年廉洁教育是全社会的责任,而非学校一家的责任。青少年廉洁教育应贯穿于青少年的整个学习和生活之中,而非仅仅局限于校园之内。否则,青少年即使由于在学校里接受的廉洁教育而内心有所触动,如果在家庭里耳濡目染的完全是另外一种思想和行为倾向,那么他们很快便会对廉洁教育产生怀疑甚至排斥心理,全面抵消学校廉洁教育的效果。
因此,开展青少年廉洁教育,应建立学校和家庭的衔接,即在加强学校的廉洁文化建设和廉洁教育的同时,还应推动廉洁家庭建设,从而使青少年在学校和家庭两个环境中都能使自己的廉洁意识得以不断强化。
4、中小学开展廉洁教育的效果评价研究
教育是一项长期任务,其效果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够充分显现出来。廉洁教育也同样如此。因此,我们认为,中小学廉洁的效果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会说廉洁话、会唱廉洁歌、会讲廉洁故事,必须关注有关廉洁的品质是否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追求。从这一意义上说,对廉洁教育的评价应有长远眼光、大局观和足够的耐心,要从夯实我国未来廉政建设的社会基础的高度来认识这项工作。明确中小学廉洁教育迈出的无论是一小步,还是一大步,都是向正确的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学生的观念与行为改善无论是一小点,还是明显改善,都是我们取得的可喜进步。如果廉洁教育确实行之有效,能够改变学生们的思想意识,那么教育的效果必然能在学生的日常行为中体现出来。例如,他们在生活中是否更讲信用?做事更讲规矩和程序?在涉及到公共利益的问题上,更注重民主和透明?这些变化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廉洁教育的效果。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廉洁教育的研究,我们将尝试通过过程性评价的方法,如与学生成长档案相结合,强调对学生行为质的评价,建立中小学生廉洁品质发展过程性评价体系。
此外,廉洁教育效果的评价,还必须关注通过一段时间廉洁教育的研究,廉洁教育工作本身的进展情况,及廉洁教育所涉及到的核心问题是否得到了解答。例如,中小学廉洁教育的内涵是什么?各个年龄段的教育内容如何搭配?哪些教育方法和途径被证明行之有效?等,都是廉洁教育评价研究中需关注的问题。
 
六、研究方法与步骤、时间安排
以边探索、边实践的行动研究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调查、经验总结等研究方法。
培训阶段:2005年5-10月,完成我市中小学生廉洁教育研究工作的调研、成立课题组、制定研究计划等各项工作;对参加研究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研究准备阶段:2005年10月-12月,成立课题研究总课题组,确立研究目标与思路,对中小学廉洁教育进行内涵界定及目标定位,各研究学校成立中小学廉洁教育子课题组,制定子课题研究计划。
研究实施阶段:2006年1月-8月,课题实施阶段,进行课题研究开题论证,构建中小学廉洁教育的层次目标、内容体系,探索中小学廉洁教育的实施途径、策略,各研究学校进行廉洁教育特色范式的实践探索。
总结阶段:2006年9月-12月,对中小学廉洁教育进行效果评价,总结课题研究成果,提炼研究经验。
 
七、课题研究的保障机制
本课题研究源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要求“廉政文化进校园”的试点工作,由市教育局李兰书记主持课题研究,并在市教育纪工委、宣德处的直接领导、协助下,整合多方面研究力量,由南京市教研室、教科所等单位合作,基层实验学校开展实践探索,这一研究共同体的构建,为本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经费与人员的保障。
 
八、预期成果形式
1、课题研究报告
2、《廉洁教育课堂实施指南》参考书(系列)
3、《廉洁教育优秀教案集》(暂名)
4、《廉洁教育活动方案集》(暂名)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测试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