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高考园地>> 专题复习>>正文内容

[专题复习]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两大治国方略

一、时事背景材料
1、2001年初,江泽民同志指出,在坚持依法治国的同时,要以德治国,在“七一”讲话中,再次强调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江泽民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
2、2001年10月,党中央制定并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该纲要的颁布实施,是我国全面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的重大举措。
3、“以德治国”,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我国社会经济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提出的重要的治国方略,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论断。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要求,站在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高度,坚持不懈地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4、十六大报告指出,十三年(1989年~2002年)的基本经验之一是:“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二、理论分析思考
第一,儒家提倡的“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自行”的德教与法制并举的观点,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1)立法中的道德理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制定完备的法律,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有体现这些“道”的法律制度才可能规范市场经济的秩序并取得效率的最大化。(2)司法中的道德理念:法官除了具备深厚的法学理论基础、丰富的审判经验和熟悉法律规范等专业素质外,更重要的是道德素质。(3)守法中的道德理念:现代法制建设离不开公民的守法意识,这就要加强道德宣传,借助道德内在的“良知”去指导人们的行为,以达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第二,新的社会主义“德治”观应包含以下四方面内容:(1)我们所说的“德治”中的道德,是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的道德。(2)我们所提倡的社会主义的“德治”,重视道德教育和道德感化的作用,重视对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的关心和爱护,并善于从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出发,引导和提高对社会、集体和国家的关心,从而在人民群众的内心中形成一种崇高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形成一种明确的善恶、是非、美丑、荣辱的正确标准。(3)我们所提倡的社会主义的“德治”,强调在选拔干部时,必须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坚持领导者和公务员应当以身作则、注意发挥垂范作用。(4)我们所说的“德治”是在肯定“法治”的重要意义基础上的“德治”,是把“德治”和“法治”看做具有同等重要意义的“德治”,这是我们的“德治”和中国古代儒家“德治”的重要区别之一。更重要的是,我们所说的“德治”,是为维护社会主义的稳定和发展服务的,这同中国古代所谓的“德治”有着更为本质的区别。
第三,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的各项工作都顺利进行。(1)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2)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社会事务。(3)依法治国的准则和依据是宪法和法律。任何个人的意志包括领导人的意志,都不能成为治国的准则和依据。(4)依法治国的宗旨是保证国家的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5)依法治国的方式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治理国家,确保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6)依法治国的实质,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来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事务,关键是实现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的统一。
第四、以德治国,就是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积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弘扬先进文化。(1)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贯彻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的重大举措,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我国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国家职能的体现和要求,是“三个代表”思想的体现和要求,是党对国家实行思想领导的体现和要求。(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要求建立与其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加强公民道德建没,才能防止和消除市场调节自发性的缺陷给道德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3)社会主义道德是正确的意识、科学的社会意识,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能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4)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第五、实行“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最大限度地保证人民群众的利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感召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所要达到的重要目标,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建立、维护和实行社会主义道德的法律保障;社会主义德治是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来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提高整个民族的道德水平。
[用经济常识知识分析" target=_blank>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必然要求有比较完善的法制,法制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所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必然坚持依法治国。
(2)市场有其自身的弱点,需要国家实行宏观调控。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舆论宣传(道德)手段,以此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从而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又是道德经济。企业经营者既要守法经营、合法赚钱,又要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公平、公正、诚实守信,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信誉,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用哲学常识知识分析" target=_blank>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又反作用于物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马克思主义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我党和国家提出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治国理论的一个重要发展,是对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基本方略的完善,对保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3)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对立的统一。一方面,二者属于不同的范畴,其功能也不一样,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感召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另一方面,二者又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社会主义法治是建立维护社会主义道德的法律保障,社会主义德治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来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提高整个民族的道德水平,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因此,必须把法治和德治有机结合起来,二者不可偏废。
(4)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的反作用。法律和道德都属于社会意识范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达,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越紧密、越复杂,就越需要法律、法规的制约,越需要道德规范来约束。
(5)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人的诸多主观因素的制约,特别是受到价值观的制约。人们只有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以德治国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体现了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价值观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
[用政治常识知识分析" target=_blank>
(1)依法治国是我们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要真正做到依法治国,还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持,大力倡导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可见,以德治国体现了国家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职能;
(2)以法治国体现了我国不断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二者都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都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然要求。

三、热点新题事例
(一)简答题
1、江泽民指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运用政治常识,简要说明为什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依法治国,又要以德治国?
[解析" target=_blank>此题以热点为背景,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等方面回答。
[答案" target=_blank>(1)依法治国属于民主法制建设,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手段规范杜会成员的行为;以德治国属于思想道德建设,以其感召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
(2)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紧密联系的整体,二者都是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依法治国是以德治国的法律保障,以德治国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可以推动依法治国。
(二)辨析题
2、背景: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辨题: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每个公民的道德责任。
[解析" target=_blank>:热爱祖国是对每个公民的道德规范。是否爱国是确定一个人是否具有国家公民资格的一项基准性原则。爱国既是道德责任,也是法定义务。
[答案" target=_blank>:(1)辨题中的观点是正确的,但从法律与道德相结合的角度看则是不全面的。爱国既是公民的道德责任,也是每个公民都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
(2)我国有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中国人民一贯以热爱祖国、报效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每个公民都应自觉地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爱国是每个公民对国家应尽的责任。
3、背景:2001年11月22日,《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正式发布。据了解,我国目前上网人数已达4000万人,并且还在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其中青少年占80%。《公约》倡导:“要善于上网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辨题:青少年上网弊大于利。
[解析" target=_blank>:网络文明时代的到来,对青少年提出了一系列新问题、新要求,现代科学要求有现代道德与之相适应。青少年既要掌握现代科技手段,又要树立现代道德观念。
[答案" target=_blank>:(1)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对青少年来说,不能笼统地说上网弊大于利,或利大于弊。
(2)网络文明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为青少年的自主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趁之机。这对青少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我们应增强辨别能力,兴利除弊,创造条件化弊为利。
(3)规范上网行为一靠法治,二靠德治。我们青少年应当自觉地学法、守法,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应当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只有人人都自觉遵守网络文明公约,才能使网络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4、某校高三学生围绕宪法的地位和作用展开了讨论。同学甲认为:“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同学乙则认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有了现行宪法就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充分实现。”请评析甲、乙两同学的观点。
[解析" target=_blank>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依法治国不仅是国家机关的事,也是全体公民的事,要做到依法治国,提高公民的综合素质很重要。
[答案" target=_blank>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从这一方面看,同学甲的说法有其正确的一面。但依法治国还需要立法机关依法立法;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严格执法,党依法执政;广大干部群众不断提高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法律监督体系,加强执法监督工作。因此,同学甲的说法是不全面的。②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同学乙认为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离不开现行宪法是对的。但还需要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坚持党的领导;同时还需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参政议政能力。从这一点上看同学乙的看法也是不全面的。
(三)论述题
5、材料一:据某省妇联调查资料表明,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率有所上升,其中30%左右的青少年犯罪与其父母离异有关。成年女囚犯中有30%左右是因为以违法手段反抗家庭暴力而入狱的。
材料二:一首《常回家看看》的歌,引起了千百万老年人的共鸣。某市法院受理的老年人控告子女的案件中,有30%左右是因为子女对老年人未履行“精神赡养”的义务而起诉的。
(1)你认为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是法律问题还是道德问题?
(2)根据上一问得出的结论,运用所学政治常识和哲学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应当怎样正确处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解析" target=_blank>:青少年犯罪、家庭暴力、人口老年化等问题越来越为社会所关注。本题试图从法律与道德相结合的角度说明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本质及如何正确处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答案" target=_blank>:(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都既是法律问题,又是道德问题。青少年犯罪与法制教育有关,也与道德教育有关;家庭暴力行为既违反了法律,也违反了道德;以违法手段反抗家庭暴力,既是对法律的无知,也是对社会主义道德缺乏真正的了解。老年人控告子女未履行“精神赡养”义务,既是家庭道德问题,也是子女与老年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问题。
(2)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也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要正确处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必须依法治家、以德兴家。只有每个家庭成员都能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在家庭中大力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的家庭美德,才能建立起幸福美满的家庭。
6、材料一:法律援助制度,是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人员和社会自愿人员,为某些经济困难的公民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减、免费的法律帮助,以保证其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
我国法律援助一览表

时 间内 容 1999年 2000年 2002年
法律援助机构建设情况 1280个 1853个 2299个
从事法律援助的专职工作人员 3900余人 5000余人 12 000余人
办理法律援助案件 132 097宗 172 180宗 630 000多宗

材料二:2001年为国际志愿者年。为全面推进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经国务院批准,共青团中央、外经贸部等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2001国际志愿者年委员会”,作为中国2001国际志愿者年相关工作的规划、指导和协调机构。
2001年10月24日,中国2001国际志愿者年委员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首批“中国志愿者形象大使”颁授仪式。著名主持人吴小莉,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白岩松,全国杰出青年志愿者陈风霞,南丁格尔奖获得者王雅屏,著名歌手李玟、刘德华被聘为首批“中国志愿者形象大使”。
运用政治常识的相关知识,联系上述材料,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悟出什么道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政治现象?
(3)综合材料一、二,简要说明在我国实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必要性。
[解析" target=_blank>:本题从“法律援助制度”及“志愿者活动”这一角度,试图说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和我们每个公民密切相关。
[答案" target=_blank>:(1)①我国政府设立法律援助机构,对公民来说,接受法律援助是一项权利;对政府来说,实施法律援助是一项义务和责任。②近年来,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不断完善,表明我国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已初见成效,体现了公民与国家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和谐统一。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新的形势下,国家大力倡导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为人民为社会做好事,是促进以德治国的具体体现。
(3)市场经济呼唤法制规范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避免会出现社会弱势群体,要求法律援助。市场经济呼唤德治,要求形成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道德风尚。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是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客观要求。
7、 日常生活透视:嚼口香糖是许多人的爱好。随地吐口香糖成为不少人的习惯。据调查,天安门广场有的地方每平方米多达十几处口香糖污染。
2002年10月的一天,天安门广场迎来了众多游客,游客们亲眼看着环卫工人用小刀、清洁剂、抹布艰难地清理广场上的口香糖痕迹,感慨多多。有的说“随地吐糖是一种不良习惯,要加强教育,提高公民素质”;有的说“国家要加大立法和执法力度,以惩罚污染者”等等。议论过后片刻,一议论者“唾”一块口香糖落地。
依据上述现象,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天安门广场随地吐口香糖有何危害?
(2)你认为,国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以约束口香糖污染者?
[解析" target=_blank>:爱国主义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一种道德素质和法定的责任,维护祖国的尊严和荣誉是每个公民的义务。爱国要从每个人做起,从每件小事做起。
[答案" target=_blank>:(1)天安门广场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维护它的整洁、美观、庄严是公民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随地吐口香糖,有损自己的人格,有损国格,有百害而无一益。
(2)国家可以采取多种措施综合治理,以约束口香糖污染者。如①人大制定有关方面的法律法规,使治理污染者有法可依。②税务部门通过提高口香糖生产厂的税率,从而减少污染源等等。
由随地吐口香糖,你还联想到哪些日常生活现象对环境的污染,对人格、国格的损害?请列举出来。
8、2002年7月24日,著名电影演员亿万富姐刘晓庆,因其所办公司涉嫌偷税,经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批准,被依法逮捕。某校高三(1)班同学在议论刘晓庆案时,甲说:刘晓庆是大明星,知法犯法,应加重处罚;乙说:刘晓庆是名人,不宜重判,重判就会损害我国的国际形象;丙说:据统计资料表明,我国非公有制企业主动纳税的只有10%,抓住的就罚,抓不住的就无事,这很不合理。各种意见,不一而足。
(1)结合你对“依法治国”、“依法治税”的理解,评价甲、乙、丙三位同学的观点。
(2)就如何增强公民自觉纳税的意识,请向税务机关提出你的建议。
[解析" target=_blank>:三位同学的观点代表了社会上对名人偷逃税的看法,建议分析过程中应结合教材内容分析观点的片面之处,做到有理有据,不能简单地回答“对”与“不对”。
[答案" target=_blank>:(1)①甲认为刘晓庆知法犯法,应从严处罚是有道理的;刘晓庆是大明星,到底该如何处罚,要根据其犯罪情形,以事实为根据,法律为准绳,依法处理;②乙认为对刘晓庆重判会损害我国的国际形象是一种误解。我国依法惩处名人,正表明在我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表明我国依法治国的坚定信念。这不但不会损害,而且有利于维护我国在国际上的良好形象;③丙认为我国税收制度尚不健全,是符合事实的。但不能以此为依据,认为处罚抓住的逃税者是不合理的。这种观点无异于变相支持逃税者。
(2)①进一步加大普法教育力度,特别是依法纳税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民自觉纳税的意识;②提高税收具体用途的透明度,让纳税人看得更具体,直接感受到税收的确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③完善税收征管体系,使每个公民都有纳税号,银行之间联网,加强税源的监控;④建立健全信用制度,逃税被列入黑名单,逃税就是污点,在社会难有立足之地等。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专题复习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