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学试题>> 哲学常识>> 期末测试>>正文内容

哲学综合测试试题三

哲学综合测试试题三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2004年8月,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作为股份制改造试点单位,先后挂牌成立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些公司。

1、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首先选取两家银行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全面推广。这一工作方法的哲学依据主要是(

A、 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相互联结

B、 着眼整体,搞好局部

C、 要重视量的积累

D、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2、对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将提高其国际竞争力。这表明(

A、 关键部分对整体性能起决定性作用

B、 构成事物成分的变化能引起事物质的变化

C、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

3、循环经济是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即“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消费——污染排放”所构成。这表明(

A、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B、 遵循事物的客观联系,按客观规律办事

C、 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改造和利用规律

D、 违背客观规律要受到惩罚

在现代市场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

4、九十年代前期,针对经济过热,我国采取了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九十年代中后期,针对需求不足,我国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2005年,我国针对经济发展的实际,采取了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国家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财政货币政策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事实说明(

A、 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B、 事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C、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D、 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是辨证统一的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

5、我国经济社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逐步进入现代化转型时期。党中央适时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这是第一次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又经济、政治、文化的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这其中蕴涵的哲理是

①变化发展的实际,推动了认识的发展 ②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④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能揭示事物的本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04年9月16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决定》提出了“三种执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其中,科学执政是建立在对客观规律认识的基础上的,坚持科学执政就要真正认识并掌握客观规律。当前,实行科学执政最重要的就是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实施决策的科学化。

6、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形势和我们党所肩负的任务,中共中央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它体现的唯物论道理是(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

③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④事物的因果联系要求我们提高实践活动的预见性和自觉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决定》在系统总结我们党55年执政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实践,提出了新的执政思想和应对措施。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决定》中的一个新提法。它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主观要符合变化了的客观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③要深化认识和发展认识 ④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决定》把执政能力作为党的建设的重中之重。这说明我们党在党建中要善于(

A、 抓主要矛盾

B、 抓矛盾的主要方面

C、 着眼整体,顾全大局

D、 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

9、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①要想有所建树,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②重视意识对事物发展的促进作用

③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抓重点 ④要善于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主流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2005年3月22日是第十三个“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2005年——2015年为生命之水国际行动10年,主题是“生命之水”。

10、对于水的认识,人们经历了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到“合理用水,节约用水”的转变过程,这告诉我们(

A、 价值观对认识世界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B、 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C、 主观认识总能如实的反映客观实际

D、 人们的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深化

2004年10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2005年1月开始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11、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提高全党的理论水平。我们党高度重视理论工作,是因为(

A、 丰富和发展理论是我们学习理论的目的

B、 只有理性认识才是正确的认识

C、 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 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推动作用

根据我国经济运行的状况,2004年12月3日——5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5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标志着实施近七年的积极财政政策调整了取向。

12、上述材料充分说明(

①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04年是中法建交40周年,中法两国互办文化年。

13、中法文化交流应提倡“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体现了(

①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联结 ②矛盾双方存在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③矛盾的同一性将最终取代矛盾的斗争性 ④矛盾的普遍性始终决定着的矛盾的特殊性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

14、有资料显示,从近五届的奥运会的情况看,各国在奥运会后都存在经济增速突然递减的现象,不同程度的出现了体育馆闲置、奥运村楼宇销售困难、基础设施使用率不高、投资难以得到回报等问题。这一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在筹办奥运会过程中(

A、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转化

B、 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办事情

C、 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 分清事物的主流和支流

15、2004年7月,北京政府提出,在筹办2008年奥运会过程中,要树立“节俭办奥运”的观念,并对2008年奥运会场馆建设方案进行适当调整,一批正在施工的奥运工程开始“瘦身”。上述做法(

①符合中国国情 ②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观点

③说明价值取向决定人的实践活动 ④证明意识的能动作用在于促进事物的发展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6、根据新修编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05年)》,北京城市发展将改变过去以城区为中心,向外扩展的发展格局,而是规划建设通州、顺义、亦庄等11个新城。新城的发展可以疏解中心城区人口,聚集新的产业,带动区域发展,成为集就业、生活、娱乐功能为一体的新区,使北京城市建设有利于首都功能的发挥,有利于成为“宜居城市”。上述规划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 正确的认识来源于人们对事物各要素的科学分析

B、 人们思想认识的变化对事物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C、 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有利于整体功能的发挥

D、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17、抗生素的发明和使用为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抗生素的滥用使很多细菌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并且由于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速度远远快于人类对新药的开发速度,如不遏制,人类将回到面对细菌性感染束手无策的黑暗时代。这表明(

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做事情必须坚持适度原则

③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④认识推动了实践的发展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8、一位打工女孩,迷上了收集商标,并萌生了设计并注册商标卖给需要的商家的念头。从2003年成功设计注册第一批商标开始,两年创造了300百万元的财富,成了一名“职业注标人”。女孩的成功说明的哲理是(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②自我价值的实现需要有创新精神

③勇于实践就会实现人生价值 ④要善于把握商机,创造适合自己的职业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19、第八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国与东盟十国分别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协议》和《争端解决机制协议》,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入了实质性全面启动阶段,对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将产生积极深渊的影响。这表明(

①国家间利益是共同合作的基础 ②事物的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③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对外开放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新时期,涌现出任长霞、牛玉儒、宋鱼水等一批优秀共产党员;但也存在少数共产党员干部忽视理论素养提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差,影响党的先进性。这启示我们(

A、 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B、 要在实践中不断地自觉改造主观世界

C、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7年来着眼于扩大内需的积极财政政策,确实起到了拉动经济、繁荣经济的作用。但是在这一政策中政府不仅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甚至是直接的经济参与者,使得重复性的建设、低效益的项目、粗放式的发展等现象与苗头出现。于是2004年12月份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21、从积极的财政政策到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体现的哲理是(

A、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我们要坚持两分法

B、 主观与客观要达到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C、 意识对物质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D、 新事物总是不断战胜旧事物的

尽快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一方面要坚持“政府启动,市场运作”,积极营造规范的法制和政策环境,同时要在全社会营造出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蕴涵着平等、公正、开放意识的现代诚信文化。

22、“全社会营造出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蕴涵着平等、公正、开放意识的现代诚信文化”的哲学依据是(

A、 正确的价值观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B、 思想观念的变化总是具有超前性

C、 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D、 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从而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作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部十分重要的党内法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于2004年2月17日向社会公布。这标志着党内监督工作从此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的阶段。

23、《条例》第十条,将“及时向党组织反映群众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作为党员在党内监督方面的一项重要责任和权利。其哲学依据是(

A、 一切真知来源于社会实践

B、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干部的行为准则

C、 人民群众是所有财富的直接创造者

D、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国有煤矿的瓦斯治理是今年国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24、瓦斯的主要成分和天然气一样,均为甲烷(CH4),是一种非常洁净、高效、优质、安全的能源。如果在煤矿开采前开发煤层气,可降低70%的瓦斯浓度。这就大大提高了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减少了生产成本。煤矿瓦斯能够变害为宝,说明(

A、 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B、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C、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 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网络游戏是一个令人痴迷的虚拟世界。

25、上海大学决定对81名成绩不合格的大学生进行了集体劝退。许多学生家长反映,导致这些大学生考试不及格直至最后退学的罪魁祸首,主要是网络游戏。“网瘾”对青少年的影响说明(

①事物是一分为二的 ②外因决定内因

③意识的能动性具有双重作用 ④人生的全部价值在于贡献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③④

26、《大学》中讲“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这说明

A、 整体的变化影响部分

B、 部分优化影响整体

C、 整体和部分可以转化

D、 部分功能与整体功能相同

27、“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同胞兄弟何不容?”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兄弟,《反分裂国家法》关于非和平方式的规定,完全针对“台独”分裂势力,决不针对台湾同胞。这体现的哲理主要是(

A、 矛盾具有普遍性

B、 矛盾的主要方面绝决定事物的性质

C、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28、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既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要与时俱进,吸纳新的时代精神,这一观点(

①坚持了联系的观点 ②坚持了发展的观点 ③坚持了全面的观点 ④坚持了重点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9、白居易的“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所体现的思想方法是(

A、 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

B、 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方法

C、 对立统一的思想方法

D、 系统分析的思想方法

30、最近,中央将浙江、广东两省确定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这次文化体制改革总的思路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先点后面,分类实施。这一思路与做法包含的哲理主要是(

A、 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促进作用

B、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辨证关系

C、 要抓住主要矛盾

D、 认识必须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目前,我国制造业整体竞争力现状是“制造大国”而并非“制造强国”。大力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已变得迫在眉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增强国家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运用哲学常识,说明应该如何培养自主创新能力?(18分)

2、2004年12月26日上午,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波及印度洋沿岸的7个亚洲国家和一个非洲国家,造成了罕见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

海啸发生后,许多国家纷纷伸出援手,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出席了东盟地震和海啸灾后问题领导人特别会议,共商灾后重建大计。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同舟共济重建美好家园》的重要讲话,承诺向有关受灾国家提供逾5亿元人民币的援助,并派出多支救援队。

海啸灾难的发生也引起人们反思,许多国家呼吁尽快建立全球灾害预警系统,减少大自然对人类的危害。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材料是怎样体现联系观点的?(22分)


哲学综合试题三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5 ABBCA 6—10 DDABD 11—15 DBBBB 16—20 CCCBB

21—25 BADBA 26—30 BCACB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答案:①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创造性思维,指导实践。(6分)

②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6分)

③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充分重视内因的作用,大胆进行改革,不断推动科技进步。(6分)

2答案: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印尼海域发生地震引发海啸,波及印度洋沿岸国家,造成罕见的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以及许多国家援助受灾国等,体现了这一点。(7分)

②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中。海啸的发生警示人们尽快建立全球灾害预警系统,以减少大自然对人类的危害等,体现了这一点。(7分)

③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海啸发生后,国际社会积极关注印度洋受灾国并提供援助,体现整体和部分的联系。(8分)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综合测试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