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德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正文内容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为学生发展导航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摘 要】 初中生刚刚进入青春期,作为未成年人,他们面对紧张的学业,社会、家庭寄予他们过高的期望,同学间的激烈竞争,在这样的多重压力下,有的学生就可能产生了不健康的心理现象:如性格孤僻不合群,自卑羞怯,嫉妒心强唯我独尊,倔强冲动等,或更严重的经受不了一点挫折而轻生。另外,许多在校的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以至荒废学业,更甚至为了拿钱去上网玩游戏而做一些犯法或违法的事。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所以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刻不容缓的。
  【关键词】 初中生 心理健康 关爱 家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方面的压力不断加大,心理方面的障碍越来越普遍,如果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的学业会面临许多困扰,从而丧失成功的机会;而一小部分学生可能由于心理问题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要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当然不能等出了问题再忙于应付,而关键在于日常生活中的引导和教育。
  1 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1.1 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社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无处不在,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严重地毒害着青少年学生的心灵,从而形成心理健康问题。各种社会矛盾冲突和价值观念的变迁使孩子造成强烈的心理冲突;尤其一些非法的网吧让未成年的孩子进入,面对网络的种种诱惑,青少年很快就被吸引过去,以至整天沉迷上网,导致无心向学,在网络接受了不良信息,如一些黄色网页,对他们的心灵造成严重的污染,致使青少年做出一些犯法或违法的事。
  1.2 家庭环境的消极影响。对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来说,家庭的影响很大。家庭主要成员不全,父母离异或分居、父母再婚,家庭关系紧张,家庭情感气氛冷漠,矛盾冲突频繁,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如专制粗暴、强迫压服,或溺爱娇惯、放任自流等都是造成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不可忽视的原因。
  1.3 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当造成学生的心理问题。有的教师比较偏爱某些成绩好、听话的学生,当好学生犯了错误也会很容易地原谅他,而对一些成绩不好、喜欢调皮捣蛋的所谓“差生”犯了错误时,教师的表现是疾言厉色、大声训斥,即使“差生”没有明显的过错或根本没有过错时,教师也不道歉。结果是“差生”不喜欢这个教师、甚至恨这个教师,上他的课就是不听、故意捣乱,与教师作对。即使理智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是在感情上,他仍然不能接受这个教师。前苏联教育家费可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说过:“请你不要忘记,孩子们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特别是这种待遇来自一个亲近的人的时候,他的痛苦心情会在心灵里留下一个长久的痕迹。”
  1.4 青春期学生生理、心理上的剧烈动荡与变化,使其容易产生烦恼与忧虑,易导致异常。进入青春期以后,由于活动领域的逐渐扩大和交际圈的不断拓宽,初中生更愿意跟朋友在一起。他们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成为他们重要的心理倾向。他们希望自己能象成年人一样受到尊重,自尊感明显增强,做事喜欢自作主张,不希望成年人干涉,渴望独立,他们对父母和老师之言不再“唯命是从”了,往往嫌父母和老师管得太严、太罗嗦,对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2 对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2.1 教师应尊重和关爱学生。我们常教育学生要尊重别人,但我们教师也要懂得尊重学生。如果我们蹲下身子仰视学生,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学生是多么的了不起:他们由一无所知的孩子,渐渐掌握了许许多多的知识,懂得了许许多多的道理;他们不但能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还能把课外学到的知识运用起来;他们能够发现未知领域里的东西等等。如果教师真能蹲下身子看一看,那学生在教师的心目中就会变得高大。有了这种感觉,教师对学生的肯定、鼓励就会发自内心,对他们的期待就会非常真诚,学生自然就能从教师的言谈举止中感受到这种真诚。只要我们教师尊重和关爱学生,学生就会很乐于接受教育。
  2.2 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在学校中,由于教师与学生所处的特殊地位和学校管理的需要,常常容易形成带有很多强制性的管教方式。对学生的行为规定了许多,这也不准,那也不准,容易使学生觉得生活在没有“自由”的环境之中,结果学生要么感到自己无能、羞怯、退缩,形成过分服从与依赖等不良心理品质,要么形成反抗、仇视、不信任、不合作等不良行为特征。如果教师过分强调自己的意志,哪怕是为学生好的愿望,也容易造成缺乏民主、呆板拘束的气氛,结果使学生失去健康成长的机会。因此,能否为学生提供一个民主、宽松的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2.3 指导家庭教育优化。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所以教师应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争取家庭教育的配合。在教师的指导下,家长如果能够意识到于子女和自身双重角度上考虑教育问题,合理调整教育行为,这将对改善家庭教育质量、提高家庭教育效果、纠正子女的不良心理产生良好的作用。同时家长对子女的期望水平也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目前,在相当一部分的家长中,对子女期望过高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他们往往想把自己失去的东西在子女身上得到补偿。这样脱离子女实际、超越子女水平的家长期望容易引起子女的抵触情绪,必须得到改变,作为家长应该面对现实,合理地调整自己对子女的期望水平,这样才有利于子女的成长。
  总之,初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除了对他们进行文化科学、思想道德等教育外,还要重视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坚持言传与身教相结合,明理与导行相结合,关心爱护和严格管理相结合,学校与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原则,去教育、管理好每一个学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他们树立理想、信念与自信,勇于面对困难挫折,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宽怀无私,能以平和心态处事。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