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高考园地>> 解题指导>>正文内容

运用哲学思维方法解答高考文综政治主观性试题

  思维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中介,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客观规律在人脑中的内化,它是人们认识世界,特别是理性思维的重要工具,是实践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培养学生运用哲学思维方法去分析、解答高考文综政治主观性试题,是提高学生的高考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以2004年高考文综试题(河南、河北卷)五道政治主观试题为例、以2004年高考文综主观题评分标准细则为依据来说明如何运用哲学思维方法去分析、解答高考文综政治主观性试题.

  一.因果联系分析法

  因果分析法是指解题过程中依据事物之间前后相续、先行后续的因果关系去分析、推断事物的原因或结果的一种思维方法。主观性试题通常有两种情形:据因推果,就是要求我们对某一事物当作原因来看待,预见它可能产生的后果,即分析材料所述现象会导致什么结果、产生什么影响、有何重大意义;执果索因,要求我们对某一事物应当作结果来看待,探究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即要求分析导致材料所述事实的原因。

  38.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千米的“蓝色国土”,这是中华民族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也是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的可靠保障。

  材料一 2003年,全国海洋产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万亿,达到10077.7亿元人民币,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4%,继续保持高于同期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运用所学经济常识分析海洋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11分)

  本题属于据因推果,即分析材料所述现象会导致什么结果、产生什么影响、有何重大意义。此题主要考查海洋资源、海洋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海洋资源的利用、海洋产业的发展是原因,我国经济发展是结果。运用所学经济常识分析海洋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就是据因推果,运用所学经济常识分析海洋产业这个原因是如何、怎样导致我国经济发展这个结果的。

  解题的思维过程应该是这样的:首先是精读材料抓住“资源”这个关键词,据因推果,推理海洋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影响,归纳材料概括出“广阔的海洋资源可以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更多的资源”的答案要点。

  其次是抓住海洋“产业”这个关键词,据因推果,推理海洋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影响,进行知识迁移,合理联想,与教材相关产业的知识点相联系,横向扩展,得出“发展海洋产业,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提升,或优化产业结构或经济结构的调整” 答案要点。

  最后是抓住“可持续发展”这个关键词,据因推果,推理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影响,合理联想,纵深探究,得出“发展海洋产业,可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答案要点。

  因此本题答案要点及评分细则是:

  ①广阔的“海洋资源”可以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更多的资源。(4分)(若根据“资源”这个关键词,进行知识迁移,合理联想,与教材知识点联系起来,答出“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可给2分);

  ②发展海洋产业,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提升,或优化产业结构或经济结构的调整。(4分)(若答“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或“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可给2分)

  ③发展海洋产业,可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3分)(以上两点若能答出一点亦可给3分,若答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或“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亦可给3分)

  注:若答出“我国海洋产业层次偏低,总体水平较弱”加1分;“大力推动海洋产业的发展”加1分。但本题总分不得超过11分)

  39.材料四 东北曾被称为“共和国经济的长子”。东北是计划经济体制最早建立、影响最深的地区,是我国重工业、基础工业和大中型国有企业最集中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东北经济在全国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步下降。1978年辽宁、黑龙江两省的人均GDP仅次于京、津、沪三个直辖市,到2002年辽、黑两省分别降到第9、第18位。(5)结合材料四,根据所学经济常识指出东北经济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对策。(10分)

  本题属于先执果索因,即要求分析导致材料所述事实的原因,然后据因推果,分析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对策。

  东北经济地位下降是结果,执果索因:要精读材料,分层、分句解析,抓住关键词;剖析对象,挖掘材料蕴涵的有用信息,合理联想,联系教材相关知识点,发散思维,多个角度,找出原因。

  该题解题的思维过程是抓住“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最深”关键词,与经济常识教材相关知识联系,纵向联系,和现在的市场经济体制对比,得出“市场机制作用较小”的原因;

  抓住“是我国重工业、基础工业和大中型国有企业最集中的地区”这个关键句,归纳概括出这里只有工业,结合教材相关知识点,联系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横向对比得出“产业结构单一、不够合理、”的原因;

  抓住“大中型国有企业最集中的地区” 这个关键词 ,合理联想,联系教材相关知识点,联系到 “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对比得出“所有制结构单一”的原因;

  抓住“改革开放以来,东北经济在全国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步下降”这一关键句,得出东北地区的经济效益下滑,而这里是“国有企业最集中”,从而得出“国有企业效益不高”的原因。

  分析出诸多原因,据因推果,逻辑推理,不难得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对策,因此本题答案要点及评分细则是:

  ①东北经济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所有制结构比较单一、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高、市场机制作用小等。(3分)(若答出以上四点中的三点即可给3分;若答出“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管理不善、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对外开放起步较晚、市场意识淡薄”等,可酌情给2分,但不超过3分)

  ②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就必须大力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激发区域经济活力,确立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地位。(5分)(若答出“加大对外开放力度,走新兴工业化路子,加快技术创新,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可酌情给3分)

  ③国家要给予东北老工业基地更多的政策条件和资金支持。(2分)(若答出“加强国家宏观调控,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亦可给2分)

  二.矛盾原理分析法

  矛盾原理分析法是指解题过程中依据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分析对立关系、分析统一关系、分析对立和统一不可分割的关系。对立关系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分离的关系;统一关系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转化的关系;对立和统一不可分割的关系是没有对立就没有统一,没有统一也无所谓对立的关系,矛盾的对立和统一推动了事物的发展。

  38.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在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海域全面实行休渔制度,通过休渔,主要经济鱼类的资源量有所增加,种群结构得到改善,休渔后渔获量增加。渔民的经济收益不仅没有因休渔下降,反而有所增加。结合休渔制度,分析“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11分)

  解答此题的思维过程是,从本题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这个关键词,归纳概括,与教材相关知识联系,它们的关系是矛盾关系、辨证统一的关系,得出“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是对立统一的”的答案。

  归纳概括出“对立统一”矛盾原理后,应根据矛盾原理的内在逻辑层次:对立关系、统一关系、对立和统一不可分割的关系三个方面来决定答题思路。

  结合材料,分析对立关系,得出“只顾眼前利益,过度捕捞,转化为无鱼可捞,就会丧失长远利益”的答案;

  结合材料,分析统一关系得出“适度限制眼前利益而休渔,可取得更大的长远利益”的答案;

  结合材料,分析对立和统一不可分割的关系,矛盾的对立和统一推动了事物的发展,得出“运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统一的辩证法,实施休渔制度,可以促进我国渔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的结论。

  因此本题答案要点及评分细则是:

  ①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是对立统一的。(3分)(若答出“辨证统一、两点论、两分法,二者不可分割”,均可给3分;若答“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可给2分)

  ②只顾眼前利益,过度捕捞,转化为无鱼可捞,就会丧失眼前利益。(3分)(若答出“只顾眼前利益,就会丧失长远利益”,或“过度捕捞,转化为无鱼可捞”亦可给3分)适度限制眼前利益而休渔,可取得更大的长远利益。(3分)(若答出“实施休渔制度,可获得长远利益”,或“适度休渔,能取得更大的长远利益”亦可给3分)

  ③运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统一”的辩证法,实施休渔制度,可以促进我国渔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2分)(若答出“促进渔业生产的健康、持续、协调发展”,亦可给2分)

  三.归纳演绎法

  归纳演绎法是先从特殊的、个别的对象归纳出一般性、规律性的原理,然后运用一般性、规律性的原理,结合特殊的、个别的对象进行分析论证的思维方法。它的哲学原理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没有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时,既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

  对于主观试题来说,背景材料就是特殊性、个性、个别,背景材料所蕴涵的知识点就是普遍性、共性、一般。设问中的“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某某原理(观点)的?”就是先从背景材料的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然后运用一般性、规律性的原理,结合特殊的、个别的对象进行分析论证;设问中的“运用某某原理(观点)分析说明”,就是在普遍性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

  38.材料三 南沙群岛及附近海域历来属于中国。鉴于南海周边国家对该领域提出不同领土要求,中国政府在不放弃主权的前提下,从尊重现实出发,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解决原则。2003年11月11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菲律宾国家石油勘探公司签署了共同开发南海石油资源的合作意向,这被看作是实施上述原则的良好开端。“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10分)

  本题设问的关键词是“如何体现”,原理是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宗旨及其五个基本点。是运用普遍性的原理去分析背景材料中的特殊性,将理论与材料有机结合起来。

  解题的思维过程是从“主权归我”,抓住“主权”关键词,联系教材相关知识点,联系到我国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维护我国的独立和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的具体内容;

  从“搁置争议”联系教材相关知识点,联系到我国外交政策“和平外交、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

  从“共同开发”、“与菲律宾国家石油勘探公司签署了共同开发南海石油资源的合作意向”,联系教材相关知识点,联系到我国外交政策“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因此,本题的答案要点及评分细则是:

  ①“主权归我”表明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决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3分)(若答出其中一点可给2分,但总分不超过3分)

  ②“搁置争议”体现我国实行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促进世界和平。(4分)(若答出“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解决国际争端”或“促进世界和平”给2分)

  ③“共同开发”体现我国坚持对外开放,促进共同发展。(3分)(若答出“加强国际交往,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平等互利”或答出“有助于实现共同的国家利益,实现双赢、共赢”可给2分)

  注:若答出“独立自主;坚决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平等互利;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可给10分。

  39.(6)在加快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指导思想中,强调“坚持自力更生,国家给予必要扶持”的方针。试说明这一方针的哲学根据。(10分)

  本题设问要求是先归纳概括材料的哲学根据,就是从背景材料的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从个性、个别到共性、一般;然后运用哲学根据说明材料,就是在普遍性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从共性、一般到个性、个别。

  该题的解题思维过程是:抓住关键词“自力更生”、“扶持”,联系哲学教材相关知识,不难联系到内因外因的辨证统一关系原理: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归纳概括这个原理后,应根据该原理的内在逻辑层次四个方面来进行论述说明材料。

  从“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这个原理,结合材料进行论述说明,得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要运用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则”;

  从“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这个原理,结合材料进行论述说明,得出“东北地区应自力更生,利用自身能源、基础设施、人才等优势”;

  从“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这个原理,结合材料进行论述说明,得出“东北地区应充分利用相关的政策和国家的扶持,促进经济发展”。

  从“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这个原理,结合材料进行论述说明,得出“国家的扶持,要通过东北地区自力更生发生作用”。

  因此该题的答案要点及评分细则是:

  ①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4分)(以上三点每少答一点扣1分;若答出“内外因辩证统一的关系”或答出“一切从实际出发,发挥主观能动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给2分)。

  ②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要运用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则(2分)(若答出:“既要重视内因,又不忽视外因”亦可给2分)。

  ③东北地区应自力更生,结合自身能源、基础设施、人才等优势,(2分)充分利用相关的政策和国家的扶持,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2分)(若答出“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亦可给2分)

  综观运用哲学思维方法解答高考文综政治主观性试题的过程,因果联系分析法、矛盾原理分析法、归纳演绎法,都贯穿着联系原理分析法、分析与综合的科学思维方法。剖析材料,找准关键词,就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分析的过程;抓住关键词,联系教材相关知识点,剖析设问对象,就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综合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是统一的科学思维方法,我们既要注意在综合指导下的深入分析,又要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

  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具体方法很多,但无论怎样,都必须立足背景材料所反映的社会实践,从背景材料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坚持唯物辩证法,把矛盾分析法作为核心贯穿于整个思维过程。它要求:对矛盾各方面及其关系既分析又综合,坚持一分为二;对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既分析又综合,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其他各种矛盾关系既分析又综合,坚持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

  综观运用哲学思维方法解答高考文综政治主观性试题的过程,科学思维方法的运用,固然重要,但学生牢固掌握、准确记忆、透彻理解教材基础知识更为重要。离开学生的知识储备、扎实掌握教材基础知识,科学思维方法的运用,便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提高学生高考文综政治主观性试题应试能力:一方面要狠抓学生夯实教材基础知识,准确记忆、透彻理解教材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要切实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解题的能力。(通讯地址:河南省洛阳市行署路5号外国语学校高中部 邮编471000 )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解题指导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