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高考园地>> 高考分析>>正文内容

综述·五年高考

3+X”高考科目设置改革于2000年在浙江、江西、吉林、山西、天津四省一市首先试点,至今已在全国30多个省市推广施行。其中,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作为高考选拔性考试,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旨在考查考生对政治、历史、地理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考查范围包括政治、历史、地理三科内容,

试题命制方式以政、史、地各学科内综合为主、跨学科综合试题占有相当的比例,并且其比重将随着普通高中教学改革的深入而有所变化。笔者拟从高考命题指导思想、高考命题总体趋势和高考复习策略指导三个方面,解读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一、高考命题指导思想

第一、强调考查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与书本知识的有机结合,突出社会热点隐性介入,对社会重大事件的反映通过题目内涵的领悟来实现。

近三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命题的热点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近两年时政热点;2新科学、新技术的发明及其应用对人类的启发或反思;3共同关心人类发展前途重大社会问题(如地区冲突、战争、区域联系、和平与发展)和人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4学科内和学科间既具有自然联系又具有可再生性的知识内容。

2001年全国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侧重考查党和国家重大的国策和战略以及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引用集中体现热点的素材或符合国家宣传口号的实例,重视思想教育因素的有机结合。全卷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以社会热点、焦点和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为立意中心的题目约占70%的比重,如:1西部开发;2产业结构调整;3经济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4科技革命和技术创新;5巩固和加强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6扩大内需和消费问题;7中国的教育发展与社会变迁;8社会改革与思想解放;9中美关系;10殖民掠夺与民族独立运动;11我国不同省份水土流失形成原因。

2002年春季北京市试题侧重考查:1中国加入WTO对我国经济建设和政府职能的影响;2人与自然、社会;3规范市场秩序;4北京市申奥成功对北京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治理北京市大气污染的紧迫性;520世纪国际关系格局三次大的变动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6孙中山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7“狮子座流星雨”的预报;8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过程;9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10思想观念的形成和变化自身规律等大量涉及到当今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和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

2002年夏季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考查的热点有:1欧元正式流通区域集团化;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3对外经济文化友好往来;4战争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5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6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7与时俱进,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8.近代以来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9.农业结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10历史古城经济的衰落与今日城市发展与建设方向;11古“丝绸之路”与亚欧大陆桥的政治经济意义。

山西、江西、天津新课程试题相应地替换了一些社会热点:

1西部开发与青藏铁路的建设;

2儒家思想的变化;

3国家统一和民族关系;

4亚太经合组织;

5农业区位因素和工业区位因素。

近两年的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采取隐性介入社会热点。例如2002年全国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题本意是考查“亚太经合组织”,却隐性介入考查“欧元正式流通”;本意是考查祖国统一,却隐性介入考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体现中华民族有共同文化心理。因此,分析时政热点,在紧扣教材的基础上,注重思维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平时要多考虑这个问题有没有可深入的余地,能不能转换不同角度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分析热点时,要明确有些时政热点不一定是高考命题热点,有些冷点反而是高考命题热点。每年社会热点很多,而很多热点问题又可以从许多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这就导致许多考生无所适从,在实际复习备考中,由于准备的过多、过泛、过深而导致事倍功半,那么我们就需要解决冷和热的关系,把看上去很热的问题冷处理,比如在2002年高考准备过程中,许多考生认为美国的“9·11”和上海的APEC事件是热点,需要重点准备,但结果在全国卷夏季试题中并没有出现。

其实,类似于“9·11”事件还有中东问题等,这些类型的时事热点,我们都需要进行冷处理,因为这里面涉及的许多问题涉及我国外交政策的原则问题,并非我们的中学生所能充分的领会。我国政府对于许多问题的立场既有原则性一面,又有灵活的一面,所以在问题的设计和答案的设计上均会出现一系列的难题。相反有一些看上去比较冷的问题,如人与自然、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等则应该加以重视。因为许多命题会从这些方面立意,如2002年文科综合卷的“洞庭湖”和大综合的“核能源”主题。还有一些问题如西部大开发和农业等问题,则因为与地理等学科有密切的联系,所以一般会采取比较曲折的办法解决。比如2002年文科综合卷的“丝绸之路”与中亚经济合作问题,其实对应的就是西部大开发的主题。

因此说,考生要学会对于热点问题做出判别,对于一些十分复杂的,我们国家政策比较灵活的热点问题可做一定的冷处理,而对于一些具有重要热点价值的问题,则应该加以特别的重视。

第二、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突出考查先进的文化和思想意识形态的变化。

近三年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题,前两年用50%左右的比重,今年却达到70%的比重放在我国的现阶段经济建设和借鉴古今中外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方面。如2000年:1.美国罗斯福政府推行新政;2.我国宋代海上贸易;3.明代松江地区棉纺织业的兴衰;4.西部开发;5.中国加入WTO达成协议等。2001年:1.西部大开发;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居民的消费;3.科技革命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4.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2002年:1.欧元正式流通与经济全球化;2.我国古代对世界各国进行经济文化友好往来;3.加入WTO后,我国制造业的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4.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5.洞庭湖区经济结构调整;6.古开封商业的兴衰和今后城市建设的方向;7.古“丝绸之路”和亚欧大陆桥的经济意义,创造有利于我国经济建设的周边环境等。这些都突出地体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近几年的文科综合能力试题在突出考查考生艺术素养的同时,加大考查先进的文化和思想意识形态的变化内容。例如从扬州瘦西湖因地制宜与借景园林艺术风格到圆明园荟萃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精华,从清明上河图北宋名画到敦煌莫高窟宗教艺术宝库,突出了考查考生艺术素养和人文知识。高考命题设计者运用诗一般的语言组织题干和选项既提高了命题者文学基本功的品位,又突出体现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亲和性。例如:2002年春季北京试题26题题干“只要你对着飞驰的流星许个心愿,你的愿望就能够实现”2002年夏季全国卷33—35题采用“月是故乡明”“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等诗词;2002年夏季山西卷运用“有我之境”、“无我之境”,审美诗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等较好地体现了这一命题思想,将理性思维(哲学常识)与感性认识(名人经典语录或古诗词)有机结合。近几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命题者在考查先进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变化方面占了较大的比重,如2000年“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戊戌维新时期的启蒙思想家和新文化运动中的民主主义者就封建专制问题指出许多思想主张”一题;2001年“历史上思想解放与重大社会改革”6道选择题;2002年山西新课程卷“儒家思想的变化”4道选择题;2002年全国卷“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两道选择题等等。

第三、强调时政热点的外壳,突出学科基本知识逐一展现。

近几年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设计者在创设题目意境和社会焦点的背景材料时,强调时政热点的外壳,突出引导考生将知识重组、整合构成有机的社会科学知识。如2001年全国卷西部大开发只是问题的外壳,考查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逐一体现出来。2002年全国卷“欧盟”问题,欧盟只是问题的“外壳”,在这个光辉的外壳下,地理学科和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基础知识逐一体现出来。这样做的意义并不完全在于考试本身,而在于让书本知识变得鲜活生动,让学生知道所学的知识有什么样的用途,让这些“必要的”知识变成“有用的”知识而伴随终身。

第四、强调跨学科内容转换自然衔接,尽量达到既不为服从主题而牺牲学科主干知识,也不为服从学科主干知识而支解主题。

影响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的质量最关键的题目是跨学科综合试题,而设计跨学科综合试题首先遭遇到的是选材异常困难,命题设计者对现实生活中的材料进行处理,使其内容延伸,触及到各学科的领域内,但在具体命题过程中,会出现为了服从主题牺牲某一个学科或两个学科主干知识。例如2002年江苏卷“美国插手中东地区”一题,地理学科为了突出基础知识却支解了主题,显得有些牵强附会。又如2001年中国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重要问题,地理、政治考查的是主干知识,而历史学科则牺牲了学科主干知识。“非洲政治地图的变化”一题,历史、政治学科考查的是主干知识,地理学科则服务于主题。2002年《清明上河图》一题则为理想的跨学科综合试题,在分析北宋后期导致东京商业衰落的社会政治原因和这里黄河河段经常泛滥的原因,最后讨论开封今后的城市发展与建设方向,既不为服从主题而牺牲学科主干知识,也不为服从学科主干知识而支解主题。由此可见,高考命题者在跨学科综合试题的设计思路方面逐渐走向成熟。

第五、强调考查政治、历史、地理主干知识,突出灵活考查学科内部以及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一份集合了政治、历史、地理三个学科知识的试卷中,在考试时间又有限制的条件下,不可能全面涵盖考生在中学阶段所有学习内容,因而决定了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只能是考查政治、历史、地理主干知识或可再生性的学科内容,突出考查学科内容以及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测试考生理性的、逻辑的思维过程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检测学生对知识体系整体的认识,理解和把握程度的目的。例如近三年的全国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地理学科考查的主干知识或可再生性学科内容密集在:1.地图和等高线的判读;2.区时、北京时间、地方时的应用;3.气候类型的判断;4.气压带、风带与天气;5.降雨的形成原因;6.海水盐度的形成因素;7.河流径流量影响因素;8.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9.城市的职能与城市环境保护;10.农业区位因素和工业区位因素;11.澳大利亚自然地理概况的分析;12.酸雨的分布及其形成原因等。这些学科主干知识或再生性学科内容是地理学科的理论基石,对测试学生理性的、逻辑的思维过程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具有可操作性。

跨学科综合能力测试题设置的问题,需要学生从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或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或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关系等角度入手,从动态的发展过程而不是静态的某一点上,从宏观而不是微观上加以把握,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带有综合性,需要考生掌握学科内部以及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多角度、多层面地对问题加以阐释。例如2001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40题,从历史的角度考查中国农业的过去,从地理角度考查中国农业的目前现状,从政治的角度考查中国农业的未来,构成跨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又如2002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39题,通过对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局部)的赏析,首先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当时东京商业繁荣的主要原因;再问经运河运往东京的稻米产地;两问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当时农业生产的发展使粮食成为重要的流通物资。然后从历史角度分析北宋后导致东京(今开封)商业衰落的社会政治原因,从地理角度分析黄河河段经常泛滥的原因,最后从地理和政治的角度讨论开封今日的城市发展与建设方向。构成学科间有机联系,内容衔接转换自然。测试考生在面对和回答问题时,思维处于不断地判断、分析问题的归属,迅速动员和提取有效信息选择最佳的问题的方法或途径的状态,经过判断、分析、评论等一系列思维过程,将知识重组、整合,构成有机的社会科学知识的综合学科思维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六、强调立足于坚实的基础知识,突出考查灵活运用知识。

与理科综合相比,文科综合政治、历史、地理之间自然综合的内容较多,在以社会现实问题立意命题过程中,文科综合虽然真正的跨学科综合试题比例只占20%,但是加上学科内综合有时涉及到跨学科综合内容。从近三年高考阅卷考生卷面来看,考生对于跨学科综合的试题处理还是存在着一定困难,多数原先被认为是尖子的考生正是在这一环节上出了问题,而一些原来被以为是成绩中等偏上的考生都得了高分。探究其原因是尖子考生思维方式还没有转变过来,对跨学科综合问题的阐述像以前“3+2”单学科论述题一样,过深、过难、过泛,而中等偏上的考生回答跨学科综合试题立足于基础,用简洁的语言击中问题的要害,结果得了高分。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题除非是极端的例子,一般而言,那些特别明显的记忆性的题目被一些对于这些知识的运用的问题所取代。如单科考试往往会侧重于“是什么”的问题,而到了综合则有可能会设计成“为什么?”“怎么样?”。因此在有坚实的“死知识”的基础上,还要特别看重“灵活运用”。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试题还是建立在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没有坚实的基本知识,当然也很难答题,因为试题设计毕竟不是“学能考试”或“智力测验”,与中央电视台做的“开心辞典”和“幸运52”等也不同,试题所选择的情景一般而言,与某一或几个单科的内容的联系十分密切。只是其考核重点有了变化,不是在检测学生是否认识了事物的“点线面”,而在于“了解和识别事物的整体结构、功能和作用”。

同样在试题的答案设计上也体现着死和活的关系。由于综合试题的试题设计的灵活性决定了其答案设计的灵活性。在有些题上还特别注明了加分的因素。许多考生由于其思维方式还没有转变过来,所以在试题设计上往往是求多求全,而忽视针对性。就拿近年的哲学常识试题而言,主要是要求从哲学角度去分析一个问题或一种现象,并没有要求你答出原理本身的内容。但许多人依然用更多的篇幅来回答原理本身,这就损失了许多时间,从而使得真正要求回答的问题却不能充分展开,做了许多无用功。

二、高考命题总体趋势

第一、创设专题化试题,注重现实问题,但不回避热点和焦点问题。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就命题形式而言,最大特点就是专题化。每个专题都围绕一个典型情景展开,一材多问,设问层次分明,角度各异。一是以学科主要知识点为专题,侧重知识的纵向和横向的联系,旨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归纳、整合和辐射能力。二是以现实热点问题为专题,侧重角度分析,旨在考查考生理解和应用能力。综合能力测试多从现实材料入手,选材着眼于科学、社会、人文知识等方面。

第二、强化基础知识,更注重基础知识与热点问题的完美结合。

专题化测试强调综合能力,不过多考查知识覆盖面,但这并不意味着忽视基础知识。因为基础知识是能力培养的前提和载体。专题化测试以能力立意为中心,但依托的仍是基础知识,是对基础知识的综合和变通,离开基础知识,并不是要求人们去死记硬背教材中的条条框框,而是在全面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基础知识进行筛选、优化,把握其主干知识。主干知识主要包括核心概念、基本理论和知识的内在联系。

第三、强调学科内综合。

目前综合能力试题仍以学科内综合为主,是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即使学科间综合,其答案所涉及的内容依然是各学科最基础、最主干的知识,是对学科主干知识的提取、重组和运用,这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倾向和通识理念。如2003年全国文科综合卷第3335题,试题以加入WTO后,我国面临的倾销与反倾销这一焦点问题展开,综合了政治学中的经济、哲学知识,这些都是学科内最基础的知识。

第四、培养学科间综合能力。

从各学科命题考查的侧重点来看,政治学科侧重考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求运用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原理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历史学科侧重考查归纳、比较和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要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揭示其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史鉴今,注意史论结合。地理学科侧重考查图导图解分析,强调揭示地理学与社会经济、人文观念发展之间存在的关系,将与高中地理密切相关的初中地理内容融化在高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将旧教材和新教材的最基本的、核心的、可再生性的内容,运用图导法建立知识整体结构。

可见,政治和历史学科同属社会科学,地理学科则是兼有自然和人文性质的学科,历史学科虽然属于社会科学,但也包含有自然学科的内容(如文化史中的科学技术内容)。从这里我们可以大体看出学科之间交叉、综合的内容,即以社会科学的内容为主,也兼顾一些自然科学内容。如2003年全国文综卷第41题,以“人口迁移和城市化”为背景材料,从历史角度考查了欧亚移民问题、《宅地法》和西进运动等相关知识,从地理角度考查了我国有关人口流动的流向、主要原因和结果等;从政治角度又综合运用了政治、经济、哲学常识考查依法治国、城市化和人口迁移问题。

第五、数字图表题量增加,信息载体多样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社会科学的交流媒体大量地使用了图表和数据。能够阅读这类资料并初步运用这种资料形式说明问题,是综合能力测试的重要内容。通过阅读图表,发掘蕴涵其中的信息价值,从而把握事物的特征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文科考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2003年的文综卷共有7个图,包含了政、史、地三个学科。这类图表题型都是要求考生对题目所提供的地图、表格等做出信息的提炼、提取,把图中信息直接转化为文字答案,并要求对所提取的信息与所学的知识相联系,这是一个知识的重组和整合的过程,强化了能力特别是综合能力的考查。

第六、突出能力立意,倡导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高考文科综合试题无论是试题形式的组合,还是试题内容的综合,无不体现着能力立意。而能力的考查又是通过考生的参与来实现的。试题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考生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价值取向就是倡导考生进行创新思维。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引进开放式试题,引导考生用不同的学科知识,从不同角度去研究和解答问题。二是引进价值评价,引导价值取向,这是将考生与社会连在一起,培养考生实践参与能力的重要途径。试题试图建立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引导考生关注国家和世界的命运、人类的前途。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现实或重大社会问题为素材,引导考生去认识和评价现实社会,体现经济繁荣、社会公正、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

另外,试题还重视命题背景材料的新颖性,考查考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科学性和发散性。

三、高考复习策略指导

(一)要立足学科,夯实“三基”

“综合能力测试”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科目的“三基”(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基本方法)掌握的程度和运用“三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它首先是学科内的综合,其次才是跨学科的综合。学科内综合是跨学科综合的基础,也是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综合知识、综合能力、综合方法是建立在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学科方法基础上的,跨学科综合能力是多个学科内综合能力的融合和升华。它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形成的,只有夯实科内基础,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具备了较扎实的相关学科知识、能力、方法的基本功,才有可能在运用各学科“三基”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培养和提高综合能力。因此,考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首先必须正确认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以新大纲为“纲”,以新教材为“本”,认真扎实地搞好“三基”的复习。在基础知识的复习问题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复习要由面到点,分步到位,逐步缩小范围。文科综合涉及到三个学科,基础知识面广、量大,在复习时大家普遍感到摸不着边际,其实我们可以分阶段逐步进行。第一阶段,主要分学科搞好学科主干知识复习。所谓学科主干知识就是指该学科最基本、最重要、最常用的知识,它是构成学科知识体系的“纲”和“目”,最具有学科特色,如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等。我们可以参照各科的教学大纲,梳理各学科的主干知识体系,而不是“漫天撒网”或钻牛角尖,一味搜罗生僻的知识点。第二阶段,主要侧重于知识体系的整理,将各学科内相关的知识、相近又容易混淆的知识,整理成不同的系列或专题,然后按系列或专题逐一落实。第三阶段,结合热点问题,复习相关的基础知识。

第二、对不同的基础知识要区别对待,不能一味地死记硬背,要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从近几年高考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来看,直接要求完整表述基本概念、原理的采分点几乎没有,需要记忆的观点和方法论知识所占的分值和比例越来越少,往往把更多的分值放在结合材料的分析和应用上。因此,我们一定要对各类基础知识区别对待,各有侧重:对于基本事实和概念,侧重点主要是了解其含义,强调再认和作为术语运用,在一定环境下能识别、能运用;对于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论,则应在理解其含义的基础上,把侧重点放在原理、观点和方法论推导的过程和运用上。

第三、跨学科的发散联系一定要适度。不同学科之间、同一学科不同知识块之间都存在着固有的联系。因此,最初实行综合考试时,大家纷纷寻找这种固有联系,找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点。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导,学科间知识交叉点不一定是学科的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如果大家只重视知识交叉点的教学与复习,势必会打乱学科教学,打乱学科知识体系,这不但与高考改革的精神相背离,而且也无实际效果。因为,在特定的现实情境下,有些貌似毫不相关的知识,也能建立起新的联系,而且这种

联系符合高考“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能够真正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是高考命题的重要着眼点,也是我们复习的重点。

(二)宏观把握,微观突破

3X”综合模式下文科考生面临一种尴尬的处境:高考试题的能力含量不断提高,政史地各科在高考总分中的比例又大幅下调,而三科十几本课本的学习内容并未相应删减,知识点纷繁芜杂、洋洋大观。若将三科的所有知识背得滚瓜烂熟,既不

“经济”,也不现实。但是,如果抛开课本中的知识点而空谈什么历史发展规律,则更是虚无主义、本末倒置。如何把握这二者之间的“度”呢?不仅要博闻强记,而且要用心去“感悟”教材。如何感悟?首先,必须宏观驾驭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其次,必须把握每一阶段的时代特征;再次,必须对一些重要的概念、重要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在复习过程中,我们要善于不断地进行以下总结归纳。下面以历史学科为例谈谈我们应该怎么做。

第一、理清线索,构建体系。以结构简图()的形式理清每一节、每一章、每一单元的线索,挖掘单元内部诸要素、单元与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起知识的结构体系。以中国古代史第二单元奴隶社会为例,将奴隶制建立(夏)、发展()、鼎盛(西

周)、瓦解(春秋)四大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一一列出,并十分明晰地理出一条环环相扣的历史长链:生产力的发展使奴隶制取代原始社会→井田制、分封制又推动生产力继续前行并将奴隶社会推向极盛阶段→生产力的发展又促使井

田制瓦解、分封制崩溃→新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出现又导致封建制淘汰了奴隶制。从而可以比较直观地推导出各知识之间的联系,还可十分便捷地构建出奴隶社会发展的总体框架,缔造一棵自己能够心知耳熟的“历史之树”,使自己能胸有全局、高屋建瓴地考查每一个历史概念在这一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及作用,比如从中找到“铁农具与牛耕的出现”、“大国争霸”、鲁国“初税亩”等历史概念在长链中的相应位置和所产生的“历史回声”。这一长链还蕴含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物质与意识、时势与英雄等众多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第二、透过历史表象,概括阶段特征。实际上,阶段特征就

是闭上眼睛,滤去纷繁的历史表象,在你的脑海中积淀下来的最灿烂、最醒目、最本质的东西。以第三单元的“战国”部分为例,通过对战国时代政治、经济、民族关系、思想文化等状况的整理,透过这些历史现象,可以真切地感触到战国时代最显著的时代特征是: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初步建立,中华民族由大分裂

逐步走向大统一,封建经济以昂扬的姿态向前迈进。如通过对“封建社会的衰弱——明、清(1840年之前)”这一单元结构的整理,可以十分真切地感悟到这一单元的阶段特征是封建社会走向衰弱、资本主义萌芽;对外交往由以前的全面开放转为闭关政策;传统科技走向顶峰,但未产生为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服务的近代科技等。

第三、对本单元的重要概念、疑难问题详加剖析,尽量不留思维的“死角”。如对第三单元中的“井田制”、“分封制”、“大国争霸”等概念深入分析,不拘泥于课本的表述;可适当补充“宗法制”等相关内容。在“战国”一节还可以从宏观上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和历史发展趋势”、“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和各大思想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变法能否成功的规律性知识”、“封建城市与奴隶制都城的区别”、“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空前繁荣的原因”等问题,从而使考生更富创新精神,其思维更加深刻、敏锐。

三、结合实际,培养能力

通过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所作的综合分析,可以发现两种信息:一是考查识记型的试题逐年下降,二是对分析、概括、比较能力的考查尤为频繁。所以,必须纠正一种错误的观念:一提及基础知识,一些考生总认为不过是将课本中的一个个知识点背得滚瓜烂熟而已。而在能力立意的今天,对“基础知识”一词应予重新定位。它不仅仅是课本中陈述性的片言只语,还应包括这个概念出现的背景和对后来的人和事所产生的影响,以及这个概念在整个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并将这些纷繁芜杂的知识点连缀成环环相扣的、能在“结构之树”上找到其相应的合理位置的一枝一叶。对于那些相近的概念和问题,必须主动地进行分析和对比,积极锤炼分析、概括、比较能力。

“综合能力测试”的核心是能力。能力的覆盖率将是命题者考虑的首要因素,重在考查创新意识和独立解决问题的综合创新能力。考生是否掌握综合科目中的基础知识、学科能力、学科方法,能否对自己所学的各学科知识与学科能力、学科方法进行灵活运用,能否在一定程度上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直接关系到能否答好综合能力测试卷。考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上不去,不仅学科间综合问题不能解决,就是学科内的问题也处理不好。因此,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应把重点放在提高灵活运用、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分析研究现实问题的能力上。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科能力和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联系实际考查能力,也正是本次高考改革的突出特点之一。“文综”试卷的时代性、应用性的特点,要求我们在复习过程中,应当在牢靠掌握“三基”的基础上,提高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敏锐性、洞察力,要认真研究国际国内、社会现实中的重点、热点与焦点问题,全面了解其发生的背景、内容、影响、意义,把握其与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用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主动积极地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其原因,判断其是非。如对“台湾问题”这一专题,就可以运用地理学科有关台湾的地理位置、地理坐标、气候类型、地形特征及经济发展特点的知识,历史学科有关台湾在历史上与大陆的关系,近代台湾人民抗争与救国,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的知识,政治学科有关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国策,陈水扁宣布实行“全民公投”、炮制“一边一国论”的认识,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剖析,使“台湾问题”立体化,从而达到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目的。

四、适度渗透,拓展思维

综合测试卷虽“以学科内综合为主”,但“跨学科的综合试题,其比重将随着普通高中教学改革的深入而逐步加大”。并且高考改革发展的方向是“文理大综合”。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综合、实施综合,在搞好学科内综合、夯实“三基”的基础上,逐步加大跨学科的联系、渗透、融合的力度。为此,考生应在复习备考过程中,既要注意运用本学科知识与能力去分析相应学科的相关内容,又要注意用相关学科的知识与能力来分析本学科的内容,并比较各学科间知识的异同,达到各学科知识与能力的融会贯通。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一直忽视了对学科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学生随机调遣相关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因此,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近年来,文科类高考中已采用过政治、历史的演绎法、列举和归纳法以及地理的读图方法。演绎法要求从基本原理或观点出发,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分析、解释和说明某一实际问题。列举和归纳法要求用一系列相关的事实和观点来论证某一基本观点,这要求我们在复习时一定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整理和重组,打破教材原来知识的编排体系,将相关知识串联起来,形成系列。切忌单纯地就某一时政热点指导学生做答。因为分析时政热点的角度是千变万化的,我们能准备的角度毕竟有限。学生只有学会分析的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从容地解答实际问题。

五、掌握方法,提高效率

要想提高综合能力测试复习备考的效率,就必须掌握科学的方法。

第一、科学安排学习与复习的“三轮次”。从高一学年开始,就应立足单学科学习,夯实基础,梳理单学科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培养考生的基本能力,掌握学科的基本方法。高三学年的教学与复习建议分“三轮次”进行。

第一轮次(2005年2月底前):各学科应在“看好自家门”(把自己学科内的事搞好,少做难题,扩大知识面,注重能力培养)的基础上,适当“串串门”(适度进行学科内综合和跨学科的渗透)。

第二轮次(2005年3月—4月底):应“加强修炼,苦练内功”,以学科内综合的复习为主,在扎牢“三基”的同时,注意“走出去”(用本学科知识去分析其他学科有关知识,寻找结合点)、“请进来”(用其他学科知识分析本学科的有关知识,寻找交叉点),适度进行跨学科综合训练。

第三轮次(2005年5月):应在“提升自家修养”(查漏补缺,巩固学科主干知识,强化学科能力)的同时,突出“全面开花”,以实现“三花累硕”,即进行全方位的跨学科综合训练,特别是重点、热点、焦点问题与各学科知识交叉点专题的训练,以实现全面提升跨学科综合能力的目的。

第二、合理调控复习的“三个度”(难度、深度、广度)。近几年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涉及的信息新、容量大,但并没有在学科知识的深度上做文章,而是强调学科内的综合和学科之间的渗透,试题的难度远低于全国统招的保送生综合能力测试题的难度,也低于“3+2”模式下的历史、政治单科试卷的难度。从发展的角度看,2005年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在难度上应保持稳定,即使调整降低难度,幅度也不会太大。因此,2005年相关各综合学科的学习要注意把握好“难度”,同时也要注意合理控制“深度”,还要注意拓展“广度”。

(三)瞄准时政热点,突破学科综合

文科综合的命题指导思想是能力立意,以社会实际材料为素材。所谓材料,主要是重大时政和社会热点问题,这不仅是学科内综合的重要素材,而且也是学科间综合的最好素材。考生应继续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示: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命题的热点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近三年时政热点;

2.新科学、新技术的发明及其应用对人类的启发或反思;

3.关系人类发展前途的重大社会问题(如地区冲突、战争、区域联系、和平与发展)和人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

4.学科内和学科间既具有自然联系又具有可再生性的知识内容。

解说·高考题型

高考自实行综合能力测试以来,试题创制不断成熟,逐步完善。高考综合能力测试在稳步变化着。下面,我们拟从文科综合复习备考、部分试题类型及解题方法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望能为广大文科考生提供些许借鉴。

一、文综复习备考

(一)重视从数据、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找准分析“中心问题”和解决“中心问题”的切入点。

政治、历史图表题的基本要素是时间和数字,在时间和数字的相互关联中表现出事物发展的趋势。地理图表题的基本要素是自然地理要素或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或时间变化。解答图表题首先要确定“中心问题”。有些“中心问题”呈隐性存在,必须先对数据、图表进行筛选、加工,然后把数据或图示信息加以转换,从中发现规律,再结合已掌握的知识求解未知问题。

(二)掌握学科内部以及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建构学科知识体系,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文科综合所设置的问题带有综合性,需要学生从历史与现实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和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关系等角度入手,从动态的发展过程而不是静态的某一点上,从宏观上而不是微观上加以把握。解答综合能力测试

题的关键在于把握同一学科内部以及不同学科之间知识

的内在联系,多角度、多层面地对问题加以阐释。

(三)复习时要经常训练以下几种思维方法,及时排除思维障碍。

1.比较分类法。确定被比较的事物或现象,分门别类进行对比,找出其异同点,从而分清事物或现象的特征及相互联系的思维方法。

2.归纳演绎法。由特殊的事例推导出一般性规律及特征的思维方法,称为归纳法;由一般性的前提推导出个别性的结论的思维方法,称为演绎法。

3.逆向思维法。从解决中心问题的目标状态出发,追溯推理,经中间状态回到初始状

态,从而最终解决中心问题的思维方法。

此外,还有综合分析法、类比推导法、发散思维法等,通过思维训练,排除思维障碍。

(四)培养在新材料、新情景中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应进行以下四个方面的训练:一是审题训练,要认真审读材料及设问要求,特别要注意设问的规定性条件。二是信息筛选的训练,要找准关键词,它们是答题的依据和切入点。三是寻找试题与已有知识关联点的训练,这是解题的依托。四是语言表达的训练,要恰当地运用学科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表达出自己对问题的认识。

此外,还要注意训练答题速度,合理安排答题时间,尽可能以最少的文字量获得最多的有效分。

(五)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培养解答开放性试题的能力。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多以现实问题立意,这就会出现一些不可能有单一答案的开放性问题。开放性的问题,不是没有答案,更不是没有正确的答案,而是答案有多种可能性,有多种角度和层面。因此,综合能力测试必然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回答问题。鉴于综合能力测试的这种特点,考生在文科综合总复习过程中要做到:

1.独立思考,敢于质疑,敢于进行科学的创新思维,运用生产力标准、实践标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标准来认识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2.用新的眼光阅读课本,用新的思考看待课本,学会归纳、概括、比较,把“厚”书变“薄”。

3.通过文科综合复习,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国际意识和公民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健全的人格和深厚的人文素养。

上述方法对文综备考应该有所裨益,您不妨尝试一二。

二、文综部分试题类型及解题方法

(一)主题式选择题

主题式选择题以学科内综合能力要求为出发点创设新情景,并围绕主题设置若干相互之间有一定联系的题目。这种选择题型突破了过去选择题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关联的模式,涉及知识面广,时空跨度大,逐渐成为近年高考文综测试的主导题型。

1.审题

就基本审题方法及要求而言,主题式选择题与其他选择题并无根本区别。所谓审题,就是要把题干中明确规定或隐含着的时间、空间、命题角度、关键词语等限制条件审查清楚,做到准确无误。例如2002年全国高考文综测试第20题:“在国际战争中的失败往往直接引起国内的革命运动,这方面的例证是A.美西战争 B.普法战争 C.拿破仑战争 D.意埃战争。”解答此题,可抓住题干中“失败”、“直接”、“国内革命运动”这些关键词来作判断。由此可见,此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完全符合这三个限制条件要求的显然只有普法战争。主题式选择题的审题与其他选择题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要特别注意主题所创设的新情境与各题目之间的关系,要准确判断哪些题目的设问与新情境有直接联系,在解题时是否需要利用主题所创设的新情境。例如2000年全国高考文综(山西)1719题分别设问“兴盛的主要原因”、“衰落的主要原因”、“衰落的后果”就与主题所创设的新情境有直接的联系,如果撇开“松江地区棉纺织

业在明朝时兴盛,在鸦片战争后衰落”这一新情境,是很难得出正确答案的。又如2001年全国高考文综第2629题所创设的新情境是:19世纪末,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得到西方各国不同程度的支持,而各题分别设问“该政策的含义是”、“该政策受到各国支持的主要原因是”、“‘门户开放’政策规定: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策

现行税率征收关税。这一规定的目的是”等。这三道题目都与主题所创设的新情境有直接联系,解答时必须结合美国当时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背景、目的和内容来作答。而其中的第29题:“100多年后的今天,美国仍以‘自由通过’为名在我国近海频繁进行侦察飞行,对我国安全构成了威胁。这表明A.美国坚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美国奉行政治经济全球化政策 C.美国坚持‘门户开放’政策 D.美国是当今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该题提供的材料虽与主题创设的新情境有一定的联系但并不直接,因而,解题时就应更多地联系当时的“南海撞机事件”、两极格局结束后

国际关系的变化、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及单边主义政策等知识来解答,这样,就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是

A项。

2.解答

主题式选择题与其他选择题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是由围绕同一主题的一系列选择题组成。至于这一系列选择题的基本题型,则与其他的选择题并无差别,通常可分为材料式选择题、最佳式选择题、组合式选择题、逆向式选择题、排列式选择题等。在解题方法上,一般也是采用直接判断法、排除法、逆证法、词义比较法、提取信息推断法等来进行解答,与一般选择题亦无大的差异。但是,主题式选择题毕竟是由一系列选择题围绕同一主题构成的,因而在解题思路与解答技巧上,自然会有一些特殊的要求。

主题式选择题的难度并不大,体现出“中档题为主,高档题为次”以及回归教材等特点,题目在实施学科能力考查时非常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相同、相似问题的归纳、比较以及对原因、影响的分析、总结。因此,在解答主题式选择题时就

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加深理解教材基础知识,要全面、准确而系统地掌握教材基础知识,但对知识点的理解不要过宽、过深,这是解答主题式选择题的前提。纵观近几年全国高考文综测试中的选择题,它们都体现了强调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这一特点,都要

求对教材基础知识非常熟悉,否则很容易丢分。例如2003年全国高考文综测试第26题:“20世纪4050年代,亚洲国家通过不同方式取得了独立,这些方式是①依据宗主国制定的方案 ②通过长期战争③依照亚非会议决议④按照联合国大会

决议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这是一道典型的组合式选择题,这道题其实是考查考生对教材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它考查的知识点都与《世界近现代史》(下册)第四章第四节的内容相关,如果考生对这一节内容很熟悉的话,就知道①指的是“印巴分治”中的“蒙巴顿方案”,②指的是印度尼西亚的独立,③与亚非会议的内容直接相关,④指的是以色列的建立。亚非会议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纷纷建立,各国之间出现了联合反帝、反殖新局面的背景下召开的,其主题是亚非国家之间如何更好地联合反帝、反殖,因此其内容是围绕这一主题来制定的,与国家的独立无关。如能熟练地掌握教材上的这些基础知识,解答此题很容易就能得正确

答案是C项。

第二、注重对知识点的纵横联系。贯穿古今中外,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是解答好主题式选择题的关键所在。例如2001年全国高考文综测试第1317题以“中国教育”为主题,把我国古代、近代、现代的教育以“教育发展与社会变迁息息相关”为线索,纵向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知识点组合在一起命题。又如2002年全国高考文综测试第2327题以“近现代的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为切入点,把三次工业革命的基础情况、不同国家工业革命的比较及我国加入WTO后制造业的结构调整等知识进行命题,其中第232426题按纵向联系命题,第2527题按横向联系命题。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当中除了注重老师总结的知识体系外,还要注意自觉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经常把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知识点进行纵横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第三、注重对历史基本概念的准确掌握和灵活运用。主题式选择题非常重视对历史概念的考查,例如2001年全国高考文综测试第26题“该政策的含义是”,就是意在考查考生对“门户开放”政策这一概念的准确掌握和灵活运用的程度。因此,对教材中重要的历史概念,必须弄清它们的实质和种种表现形式,以求得对其内涵和外延的正确把握;同样,对教材中已出现的历史结论,既要掌握其“是什么”,更要掌握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

结论,掌握这些结论所依据的史实和理论。

(二)综合型材料问答题

近几年的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综合型材料式问答题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因此,掌握好材料式问答题的审题方法非常重要。

1.宏观把握,注重联系,察古鉴今。文科综合型材料问答题正是“以人为本,倡

导人文关怀,弘扬时代主旋律,凸现活的历史教育”的命题理念的新体现,它引领着高考改革和中学历史教育改革的潮流,也是未来考试的方向。它一反过去材料解析题分层递进、逐步诱导设问的方式,不是单纯地为考知识而考知识,也不是简单地为考能力而考能力,而是通过联系当前重大的国际、国内现实社会中的热点问题和现象,着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材料和宏观驾驭史实的水平,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与发现,从而使过去与现实相交融、相结合,即所谓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这一现实主义和人文主义全新理念。它改变过去那种考查过于琐碎的做法,而要求考生更多地综合运用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解决实际问题,以达到察古鉴今,弘扬时代主旋律的目的。即所谓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再到“问题立意”。这就要求考生在解题前,一定要全面阅读题干、材料(包括注释)、问题等全部内容,除了按常规判定时间、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题设条件等内容外,更要注意对历史材料与设问的整体理解,注意历史事件或现象之间的关系,把握历史发展的趋势,揣摩命题专家的命题意图以及与时代的联系,读懂命题所要弘扬的时代精神,做到“眼中有题,心中有国,脑中有思”。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握答题的方向。2003年全国高考文综试卷第37题而言,因教材对长城的作用、评价等涉及较少,特别是在魏晋部分根本没有关于长城的表述,故有人讲此题有“超纲超本”之嫌。加之材料二表现形式新颖,提

供的信息非常隐蔽,确有一定难度。但是,当我们仔细阅读全题,就可以看出题目开宗明义地指出长城不仅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还特别提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时送给联合国的礼物就是以长城为图案的挂毯,非常明确地指出长城是中国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这好比是论文的立论。然后命题专家通过三段材料和四层设问图文并茂地构勒出一幅从古代到现实的历史画卷,给考生营造了一个“活生生的历史”氛围,指出长城在古代历史上对民族关系、西部开发、疆土开拓、安定边疆、发展经济等方面的作用,而第四问又以近代在中华民族面临危难之际,长城成为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心声和旗帜(如果能联想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一点就更清晰了)。说明近现代历史上中华民族更是赋予长城团结御侮的含义,体现出“众志成城”的时代精神。这一部分就是这篇论文的论据和论证过程。最后,第五问明确指出“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则是这篇论文的结论和点题。

2.微观突破,审明题眼,学以致用。

文科综合型材料问答题的设问往往跳过浅表层次的识记与阐释,一步切入相关的历史现象进行分析评议。这类试题设问明确、具体,具有重视基础、强调知识迁移、考核能力层次分明、综合能力加强的特点。这就要求考生在把握材料核心内容、了解其实质的基础上理解材料反映历史现象的基本特点及其所处的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准确审明题目的各种限制、要求,即字斟句酌地找准“题眼”,明确要求。最大程度地从材料中获取每一点有效信息,(包括材料的出处、内容注释等)进行综合处理和提炼,准确地定位和构思,简洁地回答问题。

仍以2003年全国高考文综试卷第37题为例,

我们可以看出以下问题。

(1)问题目的关键性限制语(题眼)十分

明确,即“汉武帝”,“除长城以外”“向西北地区拓展”的事件,重视基础知识。

(2)问明确提示图示墓砖壁画反映了“嘉峪关壁画”“河西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风貌”,对这些实证史料处理,可得到如下信息:农耕技术发达(一牛一人犁耕法)、桑植规模大、丝织业发达(妇女群体采桑)、军事政治管理完善(驿使)等。

题目进一步提示这与西汉以来对西北地区长期开拓有密切关系,从而说明长城促进西北地区发展,起到引导学生的作用。

(2)(3)两问同时又包含了古长城起了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侵扰的作用,因此后世赋予长城御侮作用,并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

(4)问应重视前面的提示。当然本问的作答则需联系地理知识才能准确、全面。

(5)问则在前面四问涉及民族关系、疆土开拓、团结御侮基础上诱出民族精神的话题,给予了考生较大的思考空间。

再如2003年全国高考文综试卷第40题,首先认真阅读两段材料,比较它们之间的变化(如英美由“拖延开辟第二战场”到“担忧而开辟第二战场”,这对回答该题目的第(3)问同样有很强的提示作用。当然要抓住设问中的“1943年至第二战场开辟”和“政治、军事方面”等条件。

(三)文综跨学科综合性试题

跨学科综合性试题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整套综合能力测试题的质量,其分值比重虽不足25%,却是综合能力测试中最受关注的题目。这种题型是以主观试题为主的大型综合性试题,具有不同于跨学科的选择题、学科内部综合题的鲜明特色。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针对这类试题的应对策略。

1.关于跨学科综合题的实质

拼盘式跨学科题到底是不是跨学科综合题?到底怎样的题目才是真正的跨学科综合题?这涉及到跨学科综合题的实质问题,我们拟从两方面加以分析。

首先,从综合能力测试的产生背景来看。《考试大纲》明确指出:“当今社会人类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诸多问题,如能源消耗、资源开发与配置、环境问题、人口剧增等,仅靠某单一学科已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发挥各学科的综合优势,才能寻求合理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可以把跨学科综合题理解为是“用不同学科的知识来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试题。

其次,从综合能力测试的命题意图来看。《考试大纲》明确指出:“测试力图在各学科之间建立起联系,根据事物及其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将知识重组、整合,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以期在知识的交融、各种思想方法相互碰撞的过程中,产生更为深刻的思想内涵。”从这一角度看,我们可以把跨学科综合题进一步理解为是“通过用不同学科的知识来共同解决某一个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不同学科的知识重组、整合起来,以产生更为深刻的思想内涵”的试题。

由此可见,我们历年文科综合试卷中的拼盘式跨学科题目实际上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综合题,因为文综试卷中的拼盘式跨学科题目的实质是“用不同学科的知识解决不同的问题”,最多只能称作跨学科组合题而已。以2003年高考文综测试第41题为例,该题以“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现象”为载体,下设四个小题,共45分。

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现象。

1)在历史上,美国出现过多种形式的人口迁移,既有大量欧亚移民,也有血腥的奴隶贸易,还有西进运动中的国内移民。

回答:

19世纪欧亚移民对美国经济发展起到哪些促进作用?

②简要分析《宅地法》对西进运动的影响,并指出西进运动的后果。

③试用辩证的观点,分析美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现象。

2)近年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2001年全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读下图并分析:

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B.从城市流向农村

C.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

D.从东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

②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和直接结果。

1990年至2001年,我国的城市化率提高了11个百分点,达到了37.7%;大量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城镇总人口从1.787亿增加到4.806亿。据测算,我国城市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即新增1400亿元,最终带来3360亿元的GDP。今后我国将继续实施城市化战略,预测到2020年,城市化率将达到56%

结合以上材料,运用所学经济常识说明城市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4)我国三峡工程建设涉及大量移民工作。19924月全国人大通过了三峡工程议案,并对工程移民工作做出原则规定。此后国务院及地方政府通过了一系列行政性法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当地有关部门组织了宣传教育和移民动迁,并先后查处了侵蚀移民资金案件100多起,从而保证了三峡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依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是如何坚持“依法治国”的。

该题跨政治、历史、地理三门学科,其中第(1)小题的①②两问是历史题,第(2)小题属地理题,第(3)、(4)小题则是政治学科题。但该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跨学科综合题。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该题虽涉及政治、历史、地理三门学科的知识,但并不是“用不同学科的知识解决同一问题”,而只是“用不同学科的知识解决不同的问题”罢了。第(1)小题的前两问是用有关历史知识解决两个历史问题;第(2)小题是用有关地理知识解决两个地理问题;第(3)小题则是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解决一个经济问题;第(4)小题则是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解决一个政治问题。这样在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分别解决不同的问题的过程中,是根本谈不上知识之间的有机整合、重组的,更不要说知识的交融、各种思想方法的相互碰撞了。所以,从整体看,本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跨学科综合题。

2003年文综卷第41题的第1小题的第③问可谓一个真正跨学科综合题:通过对历史现象的政治学科诠释,把历史知识与哲学知识巧妙地联系在了一起,达到了知识的有机交融,也能使考生更加深刻地认识有关历史现象。只是在全卷中,本题所占的比重实在太小了。就题量而言,它仅仅是

41大题第1小题三个设问中的一个;就分值而言,本题6分,仅为全卷300分的150

2.关于跨学科综合题的编制方式

学科诠释式

1.读右图,说

明西方殖民者占据地

区的分布特点和A

区的自然环境对当时

殖民区域扩大的限制。

(2001年全国高考文科

综合能力测试第41

1小题)

此类跨学科综合题是以某一学科的有关知识、现象作为背景材料来设计问题,要求考生用其他学科知识来对此知识或现象进行诠释。例1就是以历史现象为载体设计问

题,考查考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地理学科诠释,巧妙地把历史学科有关知识和地理学科的有关知识联系了起来,使考生在答题的过程中无形之中认识到某种历史现象的产生和发展,一定有其自身的原因与必然性,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2002年高考文综第39题第4小题“北宋后,黄河累次泛滥,汴河河道淤浅,渐至涸废。试分析黄河该河段经常泛滥的原因”也属于学科诠释式跨学科综合题。

学科递进式

2.临北海和波罗的海,没有用欧元替代本国货币的欧盟国家是

A.瑞典 B.德国 C.丹麦 D.波兰

学科递进式跨学科综合题是根据考生思维的逻辑性和层次性设计的,要求考生在不同的层面上运用不同的学科知识,层层递进,最终才能获得问题的圆满解决。例22002年高考文综第3题,看似简单,实则包含着一个思维和学科的递进过程:首先要求考生用历史知识来分析四国中谁是欧盟国家,谁是非欧盟国家,据此把答案中的波兰排除掉,故D项不选;在此基础上再用时政知识把欧盟中的非欧元国家找出来(为瑞典、丹麦、英国三国),故德国也排除掉了,B项也不选;然后再用地理知识在瑞典和丹麦中把“临北海和波罗的海”的国家找出来,最后确定为丹麦,故答案为C项。只有用史、政、地三科知识这样层层递进,有机联系,才能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故可把它们称为学科递进式跨学科综合题。2002年文综试卷中第40题的第2小题“古代的‘葱岭’相当于我国

今天________________市附近的________________高原和________________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先要求考生运用有关历史知识来确定古代的“葱岭”到底在什么方位,

然后才能运用有关地理学科知识作出准确的回答。

学科交叉式

3.二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联合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宣告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的国际组织

B.《联合国家宣言》提出了成立联合国的构想

C.联合国大会是惟一有权采取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行动的机构

D.除政治外,联合国的活动范围还涉及经济、文化等领域

本题为2002年高考文综第22题,所涉及到的联合国,在政治学科和历史学科均有所论述,但角度、侧重点有所不同,属两门学科的交叉知识。考生须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判断:由历史知识可知,1920年成立的国际联盟也是以维护世界和平为使命的,故A项不选;由历史知识还可知,成立联合国家的构想是1944年在雅尔塔会议上提出来的,故B项也不选;由政治学科知识可知,联合国安理会才是惟一有权采取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行动的机构,故C项也不选;答案为D项。命题者在这个知识的交叉点上命题,能有效地把历史学科中有关联合国的知识和政治学科中有关联合国的知识整

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加深对联合国的认识的全面性和深刻性。

学科联合式

4.如今古城开封焕发了新的青春。旅游业已经成为该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第三产业的龙头,2000年旅游收入已占该市国民生产总值的10.9%。分析该市为什么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兴市之本”。

(2002年高考文综第39题第5小题)

学科联合式跨学科综合题,是根据问题本身的多面性而设计的,要求考生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来对问题作出全面解答。如例4就需要联合运用政治学科、史地学科的有关知识才能得出完整的答案。该市为什么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兴市之本?既要运用政治学科中的经济常识有关知识来分析该市把旅游业作为兴市之本的必要性(发展旅游业的作用:带动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建立适合该市市情的产业结构,推动整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又要运用史地学科中的有关知识来分析该市把旅游业作为兴市之本的可能性(古都开封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是按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必然要求)。考生在解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无形之中就把相关的政、史、地知识联系起来了。

学科隐身式

5.发达国家的人口占世界总数的20%,而其能源消耗却占世界总能耗的80%。在2000年11月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6次缔约方大会上,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加强汽车尾气控制,而发达国家却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烟尘减排义务。会议最终未达成任何协议。你认为摆脱这一困境的出路何在?(2001年全国高考综合能力测试试

)

有些问题解决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针对这些问题可以设计一些学科隐身式跨学科综合题,淡化问题的学科指向,给考生营造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让考生自由地运用所学的各学科知识来回答,达到各学科知识的最大限度地重组和整合。如果考生能运用多学科知识找出多条途径,则可给予适当的加分。

答案一:(1)西方发达国家是世界汽车生产量和拥有量最多的国家,在治理汽车尾气污染方面,理应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

(2)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就可持续发展达成共识。

答案二:(1)使用新的环保节能型能源代替汽油和煤炭,从而解决汽车尾气和烟尘排放问题。

(2)在新科技革命的条件下,走共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综合题应对方法

在了解了文综综合题的相关情况后,我们再从总体角度探讨一下针对综合问题的应对方法。

(一)牢固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实施综合能力测试之前,高考命题趋向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各学科教学普遍重视了学科能力的培养,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同时也出现了忽视基础知识的不良倾向。有的学生片面地理解“重在能力考查”,以为“能力立意”就不要求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有的学生不愿深入钻研教科书,甚至以“不搞死记硬背”为由,对学科基础主干知识也不肯识记。但是,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在设计试题时,特别强调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以2003年的两道跨学科综合题为例,第40题共24分,其中属于再认再现史地基本事实的就有12分之多;第41题共7小题45分,其中只需运用政、史、地三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事实进行阐述、说明的,至少也有26分之多。当然,这种强调并不是要求考生去死记硬背所有的知识点,而是要通过对学科知识体系的总体把握,建构基本的知识框架和理论体系,全面认识和理解知识的主旨。由于相当数量的考生或多或少地忽视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高考中就出现了最简单的识记层面的试题反而得分不多的不正常现象。像2003年全国高考文综第40题第(3)小题的第一问:“从1943年至第二战场开辟期间,反法西斯战争在政治和军事方面有哪些重大进展?”结果有相当数量的考生因忽视基础知识而回答不全,导致大量丢分。

掌握基础知识是培养和提高综合能力的前提,也是高三复习备考的基础。这就要求考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并通过训练强化基础知识的运用。

因此学生务必高度重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识记、理解和应用,使自己具有坚实广泛的学科基础知识和比较熟练的基本技能。这是应对跨学科综合性试题的最基本的举措。

(二)重点抓好知识迁移、渗透、融合能力的培养

跨学科综合性试题与学科内综合性试题虽然都注重考查考生运用综合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两者在知识范围和能力要求上是不同的。前者强调的是多学科知识的横向交汇,后者强调的是单学科知识的纵向深入。这是跨学科综合性试题与学科内综合性试题的一大区别。因此,要答好跨学科综合题,必须将着力点放在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和融合上。也就是说,在运用学科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时,要多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去进行思考,养成运用多种学科知识与能力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掌握灵活迁移知识的能力。

例如在前例中分析美英最终开辟第二战场的原因时,就不能只从历史学科的角度(战争进程的需要)去回答,还必须依据试题材料的提示

(1944年,苏军……引起某些西方政治家的担忧”),从政治学科、地理学科的角度去思考,分析欧洲战场的地理位置和政治版图的变化,分析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大国之间在欧洲将展开的争夺。这样,就既可以看到“当时的战争形势、军事力量对比有利于同盟国”,他们“希望尽早结束战争”;又可以看到美英方面“力图限制苏联影响,争取在战后欧洲取得有利地位”。又如:“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和直接结果”(见2003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41题),虽然此题主要是考查考生的地理知识和地理分析能力,但由于此问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故考生还必须联系政治学科的经济常识乃至历史学科的社会背景去进行分析。在说明直接

后果时,应该说明正面效应,也可以指出负面影响。

这种学科知识迁移、渗透、融合能力的培养,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视实际情况而定,并不要求对所有问题都要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去回答。像“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分析东京商业繁荣的主要原因”(2002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41),就只要求考生从历史学科的角度去寻找原因;而对于“直接导致该城市北宋后商业衰落的社会政治原因”,则不能局限于单纯的历史学科角度,而应该结合应用“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原理去进行分析,从而联想到“靖康之难”、都城南迁等因素。

这种学科知识迁移、渗透、融合能力的培养,在高三单元复习阶段就应该开始,不能全放到第三轮复习时去解决。

(三)学会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办法

跨学科综合性试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它必须有一个能承载多个学科的学术信息的主题。这个主题既是统率全题的中心,又必须能从政治、历史、地理三个学科(至少两科)的考纲内容中找到支撑点,以使试题能综合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设问。为了确定这种主题,命题者必须选择那些既能体现以现实问题为中心的命题思想,又能为基础教育的内容所包容和驾驭的材料。理想的设计当然是通过小切口解决大问题。为此,文科跨学科综合性试题的设计往往采取扩大试题材料容量的方法,即试题的切入点不只是一幅地图或一段文字,而是地图、史料、图画、表格、中心句、提示语……在一道大题中轮流上阵,各显神通。这些材料是多学科的,但只是围绕着一个主题,内在联系密切;它们所包含的有效信息量大,涉及的知识点多,但隐蔽性比较强,需要充分发掘;一道大题有多则材料组合,便于学科知识迁移和渗透,易于显示其综合性,但考生却难以把握。这种大容量的跨学科综合性试题所占分值也非常高,例如2003年全国春季高考文综试卷第40题共7个小题50分;2003年全国高考文综第41题共7个小题45分。可以说,正确解答这样的跨学科综合性试题,对提高文综成绩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解答这种大容量的综合题,考生最容易在获取材料的有效信息上失误:或停滞一处,顾此失彼;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只见现象,不见本质;或贯注于明处,却失算于暗道。即使是那些容量不大、材料不多的跨学科综合题,也都存在一个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问题。可以说,准确、全面地从试题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是解答跨学科综合题的关键之所在。从试题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常用方法有:

1.依据提问所限定的条件,在指定的材料中挖掘有效信息。如果是文字材料,就紧紧抓住对回答具体问题有效的关键字、词、句和相关的提示语,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如果是图画、表格、数据材料,就依据图表数据资料储存信息的特点,运用纵横比较等方法,从中找出对回答具体问题有效的信息(因为图表、数据信息实际上是一系列概念的组合)。例如2002年全国春季高考文综试卷第40题第(3)小题:“近二十年来,北京大气质量较差。请分析在图示条件下,大气污染较严重的原因。”回答此问的关键就在于紧扣“在图示条件下”的限制语,仔细阅读“图示”,务必挖掘“图示”中的所有有效信息:烟囱冒出的浓烟,有工业区的,也有生活区的;气温,地面是-5℃,天空是-4℃;地面上有工地在施工,也有汽车在奔驰。全面提取了这些有效信息,并运用相关知识对它们进行分析,就可以完整地回答好此问。

2.对于跨学科的大容量、高分值的综合性试题,必须从整体上去把握材料提供的有效信息,用联系的方法去解答问题。例如2001年全国高考文综试卷第38题第(3)小题:“材料四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产业结构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应如何调整产业结构?”此小题第一问的答案考生可以通过材料四直接获取,但对第二、三两问,如果不从全题的整体设计上去把握,不将全题的四则材料联系起来去认识,则很难答全、答准。我们可以先看看这道试题提供的四则材料的内在联系:材料一反映人类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特点;材料二反映发达国家中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不断增大;材料三反映二战以后美国劳动力构成的变化,而这一变化的原因,正隐含在材料一、二之中;材料四反映的是中国自1980年以来产业结构的变化。中国不是发达国家,如果考生在回答此题第二、三两问时,置材料一、二于不顾,则难以找到答案的这个突破口;如果将材料四与材料一、二联系起来,将它们作为中国产业结构变化的客观因素,那么,答题的思路就会豁然开朗,很容易得出中国产业结构变化的根本原因也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于中国应如何调整产业结构的问题,只要抓住“与发达国家相比”的限定语,采用联系材料二并以其作为参照的方法,就可以迅速得到“用科学技术改造三大产业”的结论。这样理解和处理材料,就从整体上最大限度地发掘了材料的有效信息,找出了四则材料间的隐性联系。

在解答跨学科综合性试题时,究竟运用何种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得有效信息,要因题而异。像第三种方法一般也只在解答信息容量很大、信息的内在联系很强的试题时使用。而要掌握好这种方法,又必须依赖于反复的解题训练。

(四)认真对待跨学科综合试题的训练

应试能力的提高,必须通过科学而适量的训练来实现。对待跨学科综合性试题的训练,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要明确试题意图,突出训练重点。

跨学科综合性题目的设计,其目的在于考查考生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虑到现行中学的课程设置还是分科教学,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一般都比较薄弱,因而试题的设计者都采取了大题小化的办法。“小化”的基本原则是从单科的角度分题设问,目的在用小化的单科式的设问来考查不同学科的能力要求。因此,回答这些小化了的提问,绝大多数考生都不会感到有太大的困难。但为了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跨学科综合性试题又必须改变简单的拼盘式的综合模式,故试题设计者又必须将一部分小化了的题目,设计成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融合式综合性试题。解答这些融合式小题,考生需要具备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较强的分析、比较、归纳、综合能力,难度是比较大的,但这却是跨学科综合性试题训练的重点。考生在高三年级备考阶段应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要掌握住这个重点。

2.要正视自身不足,强攻自身弱项

一道跨学科综合性题目,往往由37个小题构成。考生的情况各不相同,反映在解题过程中,差异性很大。有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处处遇到“拦路虎”;有的审题能力差,往往答非所问;有的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弱,看不懂图示,找不准有效信息;有的文字表达能力不强,答题要点不全,逻辑紊乱,词不达意。这些不足只有在训练中才会暴露,也只有通过训练才可能克服。

3.要规范答题要求,力求言简意赅。

跨学科综合性试题虽然每道题的分值很高,一般为3045分,但由于它包含的小题较多,所以每个小题的分数并不是太多的。有的小题又包括23问,每一问的分数则更少。因此,就每个小题或每一小问而言,答案内容要点是不多的,一般一个要点仅占3分。所以,考生回答跨学科综合性试题的提问,绝对不要像回答单科考试的问答题那样去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说明。要按序列化组织答案,答案文字要言简意赅、层次清晰、要点齐全、表达准确。究竟如何才能做到言简意赅,近几年的全国高考文综跨学科综合性试题的参考答案,或许能为考生朋友提供借鉴。

点评·经典试题

【经典题1(’03·文综·39)气象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德尔菲定律”揭示了气象行业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即在气象行业投资1元钱,可以获得98元的经济回报。我国某省气象部门一年便可为本省带来经济效益15亿元以上。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专业的气象经纪人和气象服务业,气象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回答:(12002年夏季,北京等地为缓解当地旱情,采用了许多人工增雨的措施,明显增加了降水。试分析“人工增雨”体现的哲学道理。

2)试运用所学经济常识分析气象经济迅速发展这一现象。

【评析】所谓气象经济,是指与天气等气象预报服务有关的各类经济活动的总和。气象经济的特点是人们可以利用气象信息作为从事经济活动的决策依据之一,根据气象服务提供的信息,安排生产经营活动,趋利避害。减少经济损失,提高经济效益,例如预防高温天气带来的全国大面积电荒和“气象综合症”,解决连续干旱问题进行的人工增雨,安排空调、啤酒、水果等商品的销售,等等。这些经济活动都离不开气象信息,气象经济必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2003年高考文综试题第39题正是利用气象经济这一新信息,对哲学常识和经济常识进行了考查。解答此题,首先要弄清问题与材料之间的关系,然后逐个回答。第(1)问,“人工增雨”就是气象经济的一种表现。人们之所以能够“人工增雨”,是因为天气与旱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即规律,而人们又能够认识到这种联系,并利用这种联系,趋利避害,减少经济损失,提高经济效益。第(2)问,认真阅读材料,可以得到以下信息:①“在气象行业投资1元钱,可以获得98元的经济回报。我国某省气象部门一年便可为本省带来经济效益15亿元以上”这说明企业有效利用气象信息可以提高经济效益。②“出现了专业的气象经纪人”。这说明可以充分利用气象信息。③气象服务业属于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气象服务业的兴起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就可以组织答案了。

【答案】(1)①事物运动是有客观规律的。②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2)①气象信息也是一种经济资源,企业有效利用气象信息可以减少损失,创造效益。②气象服务企业和经纪人的出现,有利于充分利用气象信息的经济价值。③气象服务企业是新兴的第三产业,它的兴起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评价】本题以社会生活中的现象为背景命题,体现了政治学科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第(1)问“人工增雨”体现的哲学道理较明显,难度不大。第(2)问涉及到的经济常识知识跨度较大,跳跃性较强,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有一定难度,考生要紧扣材料和设问,找准题目材料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

【经典题2(’03·文综·40)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要求盟国跨越英吉利海峡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英国首相丘吉尔以兵力不足和气象条件对渡海作战影响较大等为由,一再推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英吉利海峡常年受_____________________(风带)的影响。

2)不同季节英吉利海峡气象条件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对渡海作战有什么影响?(提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过程中,风与气压的强弱也发生变化)1943年,整个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了根本转折。1944年,苏军在苏德战场发起一连串进攻战役,收复大片西部国土,向国境线以西挺进,这加快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但也引起某些西方政治家的担忧。同年6月,美英最终开辟了第二战场。

3)从1943年至第二战场开辟期间,反法西斯战争在政治和军事方面有哪些重大进展?为什么在这种形势下美英最终开辟了第二战场?

【评析】本题是以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为主题的学科间综合题。命题首先着眼于诺曼底登陆的空间概念,展示一幅英吉利海峡区域图,从“气候条件对盟军渡海作战的影响”的角度,提出(1)(2)两问,考查地理知识;然后再提出第(3)问,对相关历史问题进行考查。试题不仅考查了史地两科有关的基础知识,而且考查了读图、地理逻辑推理、历史分析论证等多种能力。

试题第(1)问是一道读图填空题,答题时要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纬度40°—60°属于西风带,图中50°纬线从海峡穿过,可知英吉利海峡常年受西风的影响。

第(2)问包含两问,难度颇大。解答时务必注意题目中的“提示”。从常识来讲,对渡海作战的影响应考虑风浪的大小,“提示”说明风力大小与气压强弱有关。注意了这一点,就进入了正确的解题思路。另外,解答此问,要求针对提问进行现场的推理和分析,从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提取有关知识进行迁移和重组。

第(3)问也包含两问,解答“重大进展”一问,关键在审题:一是要看准时间范围(1943年至19446月),二是要从政治和军事两个方面去归纳“重大进展”,此问难度不大,考查的是有关二战的基础主干知识。解答“原因”一问,应在答对“进展”一问的基础上去思考,可知当时军事力量的对比有利于同盟国;还要从第(3)问提供的“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苏军西进“引起某些西方政治家的担忧”),反法西斯战争已处于胜利的前夜,开辟“第二战场”的决策者的目光必然关注到战后利益的分配。

【答案】(1)西风

2)夏季半年南北温差小,气压梯度力变小,西风强度减弱,海上风浪变小,较利于渡海作战。冬季半年情况恰好相反,导致风浪大,不利于渡海作战。或答:冬季半年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力变大,西风强度增强,海上风浪变大,不利于渡海作战。夏季半年情况恰好相反,导致风浪小,较利于渡海作战。

3)进展: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苏德战场出现转折;苏军大举反攻,矛头直指德国本土。盟军在北非战场取得重大胜利;意大利投降,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开罗会议和《开罗宣言》;德黑兰会议规定苏美英三国在对德作战中一致行动,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

原因:军事力量对比有利于同盟国,希望尽早结束战争,减少伤亡,力图限制苏联影响,争取在战后欧洲取得有利地位。

【评价】本题的导向很好,使人再次认识到“基础知识永远不会过时”,“没有知识就没有能力”。这是一道有利于教、有利于学、有利于选拔、有利于改革的一道试题。

【经典题3】(’04·北京春考·40)珠江三角洲自古就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而且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

读图并根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示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2)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期以来在开展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简述该地区的重镇广州在唐代的经济格局中的地位。

3)材料一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惟一口岸,而且即使在广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商的接触。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了与外商的经济往来,还代政府出面办理交涉事宜。

材料二 乾隆皇帝在给英王乔治二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丝巾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须之物,是以加恩体恤。”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一直持续到鸦片战争前夕,而对广州的相关规定,就是这一政策的集中体现。试分析政策的制定反映了统治者何种心态,并对这一政策加以评价。

418401856年,广州多次成为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要战场之一,试分析其原因。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请扼要说明这些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5)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原因何在?

6)在图所示区域内,香港以自由贸易(转口贸易)和金融服务而成为举世闻名的“自由港”;广州和珠海等地则以制造加工业而闻名。分析该地区的产业分布对本地区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7)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香港特别行政区在我国政治体制中的特殊地位,并分析“一国两制”在我国政治制度创新方面的重大意义。

【评析】此题以我国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为切入点,所示材料比较全面地叙述了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历史变迁和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发展,其中又特别强调了历代政府的政策行为及其结果。由此可以感到此题集中体现了近年来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命题的一种典型思路:凸现区域主题,超越学科界限,从学生课堂所学的基础知识中导入现实材料,逐步引出考查内容以实现能力考查目标。

此题从形式上看,图文并茂、材料与设问结合得当,设问具体,指向明确;试题内容的设计灵活,切入容易,答案设计有较高的指向性和开放性;地理、历史、政治三学科既独立设问,又浑然一体。从历史角度看,第234问分别考查唐代、清朝前期和近代初期广州经济地位的变化,以及不同时期政府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要求从历史与现实、地理与外贸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第5问为地理与历史的综合题,第6问为政治与地理的综合题,第7问为政治与历史的综合题,充分展现了高考文综命题技术的成熟。另外题目还体现了应用教材知识分析社会现实的要求,充满了时代气息和人文关怀,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了2003年的全国高考文综试题。

40题的解析思路可作如下概括:第2问可以从对外贸易或者汉唐宋元经济发展的角度进行思考,主要史实包括:广州是南方的大都会,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海外贸易的主要港口,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经由广州港运达波斯湾等地区。第3问考查的史实是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解答第一小问要仔细阅读材料,提炼“十三行不仅垄断了与外商的经济往来,还代政府出面办理交涉事宜”和“天朝物产丰盈……特因天朝所产茶叶、丝巾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须之物,是以加恩体恤”中的有效信息;第二小问因教材有系统介绍,解答比较容易,但评价要有理有据,注意行文的逻辑性。第4问主要考查广东因外国商品及鸦片走私贸易引发战争的历史背景,以及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该问难度不大,联系教材内容进行概括即可。第5问要从地理与外贸方面进行分析说明。第6问要联系广东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情况分析作答。第7问为政治与历史的综合题,解题时要紧扣“政治体制中的特殊地位”和“政治制度创新方面的重大意义”,并联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与香港回归后的稳定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评述。

【答案】

1)图示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水热条件非常优越,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珠江水系在这里水网密布,且降水丰沛。三角洲有有利的地形条件和比较肥沃的土壤条件。该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

2)广州是南方的大都会(或答“经济发达地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是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之一”);中国出产的丝绸、瓷器等珍贵商品,经由广州远达波斯湾等地区。

3)清政府利用“十三行”行商,避开与外商直接发生关系,这是虚骄自大的“天朝上国”意识。闭关锁国反映出统治集团极力防范域外新事物的传入,防范民众视野的开拓,实际上暴露出虚弱和无能。它最终导致中国的落后。

4)广东是当时对外通商区域,是外国商品及鸦片走私贸易的集散地。因鸦片走私贸易引发的战争使广东成为主战场之一。战后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战后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矛盾、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5)地理上毗邻港澳。具有对外交往的传统。

(6)香港以第三产业闻名,广州、珠海等地以第二产业闻名。这两者优势互补,相互促进。香港拥有充足的资本和完善的市场机制,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珠江三角洲具有良好的发展条件和空间,如人力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等。

(7)①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除外交和国防事务管理外,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在国务院授权下还可以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处理某些涉外事务。②“一国两制”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行使国家主权的

前提下,实现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一国两制”在保留既有主体制度框架不变的基础上,在一个主权国家内实现了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和平共处。

【经典题4(’04·天津·37)在近代,西方主要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是历史的进步。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它们强起后,对外侵略扩张,给世界带来战争和灾难。中国人民为争取独立、民主和富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之路,并日益成为捍卫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举例说明西方主要国家是怎样以不同方式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

(2)概述西方列强在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不同阶段对外侵略扩张的特征并分析

其原因。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条件是什么?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是怎样确立的?

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伟大决策?20年来取得了哪些重要的建设成就?

(4)中国是捍卫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即使富强之后,也不会威胁别人,为什么?【答案】

(1)①革命道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②改革道路 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③统一道路 德意志统一,意大利统一。

(2)①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为推销商品,强占原料产地和抢占商品市场。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输出步伐加快,分割世界殖民地。

②资本主义制度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社会。工业革命的发展使生产规模迅速扩大,要求有足够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垄断资产阶级为获取巨额利润,垄断组织跨出国界,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促使各帝国主义国家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3)①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

1953年,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1956年底,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③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④农村经济全面振兴,工业方面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革取得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打开新局面,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发展。

(4)①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实现共同富裕。

②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准则,反对强权政治;主张睦邻友好,同各国发展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实现共赢和共同发展。

③历史上中国长期遭受列强的侵略,在共同的反侵略斗争中,与各国人民互相支持。中国在成为强国后,是建设更加安全、繁荣和开放世界的重要力量。

【经典题5】(’04·天津·39)读人类社会演进和人地关系两幅示意图,回答问题。

(1)甲图所示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乙图所示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

(2)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哪些?

(3)列举中国古代不利于生态平衡的农业生产活动并分析原因。

(4)影响人地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做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流程,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5)分析说明循环经济所倡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如何体现联系观点的。

【答案】

(1)农业社会,工业社会。

(2)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系统变得脆弱。

(3)放火烧山,围湖造田。

古人对生态环境认识的局限性。魏晋以来,大量人口南迁,隋唐时期江南经济得到进一步开发,因过度开垦土地,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4)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或生产工具,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人口数量。

(5)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循环经济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整体,它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②联系具有多样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体现了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循环经济的流程还体现出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③循环经济表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以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经典题6

(’04·北京·41 “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农业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回答:

1)近现代以来,世界各国农业采用了不同的发展模式。从十月革命到20年代末,苏俄(苏联)在农业发展道路上进行了哪些探索?有何经验教训?

2)中国人均耕地面积约为世界人均数的三分之一。近年来中国耕地不断减少,如2003年耕地净减少253.74万公顷。用地理知识分析造成耕地减少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原因。

3)读图,分析1995年以来中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变化趋势。

4)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要求各级政府切实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北京市政府结合本市的实际,决定将五环和六环之间原准备占用的基本农田从绿化带规划中退出,维持其农田现状,相应的绿化面积通过加强山区造林来补足,以此提高北京的林木覆盖率。

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理分析上述材料。

5)为了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从今年起,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平均每年降低一个百分点以上,五年内取消农业税。随后,北京市宣布2004年取消农业税,使全市329万农民“挣回”8000万元。同时投入15.19亿元支持“三农”,另拨1.1亿元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税收和财政政策对解决“三农”问题的作用。

6)为了解决好“三农”问题,中央要求各级领导把主要精力放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上,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落实各项增收措施,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

依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政府应怎样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

【答案】

1)探索:

①将没收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②实行余粮收集制;

③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④逐步开展农业集体化。

经验:顺应社会发展需要,适时调整农业政策。

教训:损害了农民利益(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2)自然原因

①灾毁耕地社会经济原因

②生态退耕

③建设占用

④农业结构调整

3)人均纯收入增加。

人均纯收入结构发生了变化。

4)①中央的要求,对全国农村而言,具有矛盾的普遍性。因此,要坚持全面的观点,防止片面性。

②北京市存在着建绿化带与保护耕地的问题,是矛盾特殊性的表现。宜林则林、宜粮则粮的做法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①降低和取消农业税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可以调节农村经济,促进生产的发展。

②财政可以有效调节资源配置;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可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可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可以促进农村科技、教育等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农村稳定。

6)①深入农村,倾听农民意见,密切联系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②在工作中克己奉公,廉洁自律,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③把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作为行为准则和工作宗旨,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高考分析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