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素材资源>> 文本素材>> 经济常识>> 第六课>>正文内容

百姓身负新三座大山 巨额储蓄难题如何破解

来自央行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12月,人民币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经突破14万亿元,创造了历史新高。同时,另一组经济数据却在连年下降——近5年中国居民最终消费率持续走低。

储蓄的快速增长,让一部分人忧心忡忡,又让另一部分人对拉动消费的美好前景充满遐想。如何化解14万亿的存款难题,让其成为激活消费、拉动内需的强劲动力呢?

住房教育医疗成为不能承受之重

上海证券报分析指出,国外有调查显示,60%以上的储蓄是出于对未来收入、支出风险(即不确定性)的预防。反过来,如果没有不确定性这一因素,人们的消费信心就会增大,就会自觉减少储蓄,增加消费。

而这些,恰是我们的软肋。中国人民银行曾作过一次“储蓄目的”的调查:居民储蓄的目的依次是攒教育费、养老、买房装修。此三项被媒体戏称为“新三座大山”。“新三座大山”上涨速度越快,人们对未来的担忧越沉重。尤其是在社会保障体系缺位或者不完善的情况下,人们会本能地将可能面对的风险放大。

真正需要消费的人没有足够的钱

另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经突破14万亿元,相对于我国13亿人口来说,人均拥有的存款超过了1万元,但另一方面,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基尼系数也在不断上升,目前已经达到0.447,明显高于国际上收入贫富差距0.4的警戒线。这表明,不断递增的财富并不是平均分配给每一个百姓。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郭国庆说,受城乡人口比重和收入差距的影响,中国储户结构与收入也不对称。人数最多的中小储户,拥有的存款并不多。因此,真正需要消费的人,口袋里没有足够的钱。

由此可见,要想让老百姓松开捂住钱袋的手,仅靠刺激内需是不够的,更最重要的是让经济增长的分配更加倾向于富民,让不断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更有利于安民,让百姓有钱可用,并且用得放心、花得安心。

高储蓄率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新华网消息称,储蓄率居高不下,无疑是把“双刃剑”,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前不久,央行行长周小川曾公开对我国过高的储蓄率表示担忧,并明确表示不希望这种现象再继续下去。

这种担忧首先来自银行业,储蓄的高增长加大了银行的压力,极易形成和加剧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此外,储蓄的高增长使我国形成了以银行贷款为主的融资格局,而债券和股票市场等直接融资却发展总体滞后,导致间接融资比例过大。结果企业融资高度依赖于银行体系,银行承担了一些本应由金融市场承担的风险,金融风险向银行业集中。

专家们更为忧心的是,我国经济中存在的投资率过高、较多依赖出口、消费率偏低等问题的根本原因,也在于我国的储蓄率过高。

“负翁”与财富同步增长

2005年中国储蓄总额首次历史性地突破14万亿元,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宁愿透支消费而让自己成为“负翁”。这两个相反的潮流正在构成当前中国普通人生活中并行不悖的时代印记。

大群体正在为“负翁”阵营源源不断地提供“新鲜血液”。一方面,消费超前的观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接受。另一方面,许多消费观念并不超前的人也被迫跨入“负翁”行列。近年来,中国劳动力供给速度较快,就业竞争压力较大,在社会生活成本增长的同时,社会平均收入水平增速相对缓慢,从而给相当多的人群造成了生活支出的压力。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储蓄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