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创新创业,生活将乏味无趣——对话王志东
新华网北京11月30日电(记者 赖臻)20年间几度沉浮,让王志东感受了中国IT产业的风起云涌。
“随缘,顺势。”秉承这般心态,在创业的马拉松中,王志东始终沉得住气,并坚信能笑到最后。
记者:20年前预想过,互联网会像今天这样,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吗?
王志东:当时的潜意识里,只觉得这是一件值得去做的事情,远远没有想到短短几年到十几年内,在中国有着这么深的影响力。互联网不仅是一项技术,整个人类的思维方法、生活方式,乃至社会形态都因此发生改变。今天回头看,把互联网比作汽车、电视、蒸汽机都不为过。
记者:那时的创业环境怎样?你的热情在其他创业者身上是否有过体现?
王志东:那时的外部环境尚不成熟,创业可能比下海还要冒险一点。但是所有创业者都很兴奋,有着非同一般的精气神儿,因为当时关于第三次世界浪潮的几本流行书,都描述了一场全新革命即将到来。大家都觉得这是改变自我的年代,机会绝不能错过。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年轻人没有资本、没有资源,也可以在完全阳光的状态下创业成功,同时造就了中关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记者:你一直怀揣改变世界、改变产业的梦想?
王志东:我感觉我做到了。1990年我23岁,在全国首届windows研讨会上提出只要把汉化平台做好了,能提早若干年让中国的软件跟世界同步。此后我研发的“中文之星”外挂平台达到了三个目标,中国程序员可以和美国同行运用同样方式开发自己的软件;中国用户几乎可以和美国用户同步使用最好的软件;整个产业开始重视中国市场。
之前,国外觉得中国的IT产业还很落后,不关注也不了解市场规模。20年前,“中文之星”软件累计卖到1000万套,既空前于国内,也倒逼微软,因为微软的系统和我们的外挂平台做竞争,要想适用于中国用户,必须重新设计。
记者:创办新浪取的名字,也有这方面的意义体现吧。
王志东:收购的这家美国公司,有很多美国当地华人,还有具有台湾背景的华人,名字怎么起,其实很敏感,但是他们表现出很大的诚意,说志东你来选。我的宗旨有二,一是让自己的企业国际化,二是希望我们的服务涵盖全球华人。
sina是单独造出的词,来源于sino和china两个意指中国的词语。按照中文发音会读成xinlang,确定“新浪”二字,考虑到冲浪是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的俗称,建立新网站有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意思。后来又有人解读,网站最成功的核心产品就是新闻,恰恰扣上了“新”含义。
记者:互联网行业不断经历着洗牌和变革,你会不会有第四次创业?
王志东:完全有可能。这个行业没有人持续当老大。若从我个人角度来说,创新创业已经是入我骨髓的东西,如果不参与,我会觉得生活变得乏味、无趣。如果创业成为你的价值观,那么就不会觉得累。当梦想成真的那一刻,曾经所有的付出你会觉得特别值得。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 上一篇:王志东简介
- 下一篇:王志东:在“中国硅谷”创业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