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素材资源>> 文本素材>> 文化生活>> 第二单元>>正文内容

“年味淡了”折射时代变迁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春节回老家过年,总听亲戚朋友感叹:年味淡了,过年越来越没意思了。一位长辈跟笔者说,以前一到“腊八”就开始忙碌,蒸馒头、炸丸子、炒花生、包饺子、插花、上坟祭祖、写春联、熬夜守岁、拜年……样样都不能少。可现在过年,馒头不蒸了、丸子不炸了、花生不炒了,花也不插了,初一吃了顿饺子,还是买的速冻的。最让这位长辈不解的是,一些年轻人连上坟祭祖和贴春联这样重要的传统民俗也逐渐丢掉了。

  年味淡了,反映的是传统年俗的消逝和过年方式的转变,背后折射出的是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生活的改善。

  越是贫困艰苦的岁月,人们对过年越是期望,对年味的品味也越深。想当年,饺子一年只能吃上一次,衣服几年买不了一件,而过年意味着物质生活的一次大改善。所以,人们对过年充满了无限期盼。而如今,饺子成了老百姓的家常便饭,人们对除夕夜的那顿饺子自然没了特别的期待。在一些人眼里,过年动手包饺子,也就成了可有可无的项目甚至是件麻烦事。过年,人们不再大批量地做各种各样吃的食物,不再把置新衣当作过年的一个重要标志,传统的年味自然也就淡了。

  当然,春节的一些传统年俗确实在简化甚至消逝。但一些东西消逝了,另一些新东西又充实进来了。比如拜年,传统的是磕头拜年,后来是电话拜年、短信拜年,而今年又流行微信拜年。不同拜年形式的变化,既说明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也表明现代人们交往方式的变迁。至于现代的拜年形式,是否导致年味淡了,这很难说。今年春节微信上疯狂的拜年“抢红包”活动,成千上万的人同时在线进行着拜年的狂欢,那种“年味”似乎比传统的拜年活动所带来的“年味”更热烈。

  其实“年味”没淡,是人们过春节的方式变了。尽管传统的年俗在消逝,但中国人“过年”的习俗却从未中断,特别是人们过年的心态、辞旧迎新的愿望、阖家团圆的渴望,这些都一如既往,甚至比以往更强烈。春节,依然是诱惑的,但吸引人们的不再是美食新衣,而正演化为一种牵动整个民族的精神追求与体味。这种演变后的过年的“年味”,更要用心来体味。韩业庭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传统|人们|拜年|过年|年味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