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学试题>> 哲学常识>> 哲学下册>>正文内容

淮师附中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测试

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8分。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与取得的效果如何,归根结底取决于
A.客观条件的完备程度 B.人们认识与改造世界的现实能力
C.人们在认识世界中的精神状态 D.人们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程度
2.“审时度时”、“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一说法体现的哲理是
A.客观条件妨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B.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分析并利用条件,发挥有利条件的作用
C.一定客观条件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D.实质上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
3.规律是能够被人们认识和把握的。这表明了规律的
A.客观性 B.绝对性 C.可知性 D.有条件性
4.认识的根本目的在于
A.排除谬误,占有真理
B.使认识深化,扩展和推移
C.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看本质
D.获得真理并在真理指导下正确地改造世界
5.“万变不离其宗”表明
A.现象是多变的,而本质是不变的 B.现象离不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C.本质离不开现象,现象如实表现本质 D.现象决定本质,本质表现现象
6.学习书本知识是学生在校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学习书本知识的过程是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索事物的过程 ②实现认识的根本目的的过程 ③认识、理解事物本质与规律的过程 ④占有感性材料,实现理性认识飞跃的过程
A.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③④
7.认识需要不断深化、扩展和推移。认识之所以要不断深化客观上是因为
A.只有理性认识才是深刻可靠的 B.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C.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的特点 D.世界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具有无限性
8.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具体方法很多,而贯串于其中的核心是
A.演绎与归纳相结合的方法 B.矛盾分析的方法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D.在实践中调查研究的方法
9.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 A.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B.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C.认识的起点 D.认识的根本目的
10.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上,下列说法既唯物又辨证的是
A.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B.感性认识是具体、直接的,理性认识是间接、概括的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并反作用于感性认识
D.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11.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
A.是否承认物质决定意识 B.是否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是否坚持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变化发展 D.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2.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下列属于社会意识的有
①十六大精神 ②生产力发展水平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生产关系 ⑤哲学
A.①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⑤
13.从哲学的意义上看,“价值”是一个含义广泛的范畴,构成价值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是
A.个人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 B.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C.人的需要和客观事物的属性 D.人生的价值与商品的价值
14.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加息、苏丹红、房价、台球、丁俊晖等,成为2005年中国“热词”,这表明
A.社会意识的变化总是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B.人们的思想观念决定社会发展
C.社会存在的变化在社会意识中反映出来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对立性
15.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之所以要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是因为
A.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B.价值观对人们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C.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D.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16.2005年10月24日至11月5日,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组成专题调研组,先后赴广东、海南两省10余个县市进行调研,并形成《关于法律援助工作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这表明
A、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B、认识是否正确有待实践来检验 C、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在实践中产生 D、调查研究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17.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 A.物质生产活动 B.科学实验活动 C.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 D.文化教育活动
18.牛顿曾说过“假如我能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此话包含的哲理是 A、一个正确认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学习他人的经验 B、学习他人来自实践的经验是获得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 C、任何真知的获得都必须经过艰苦的努力 D、任何理论、真理、科学理论都必须经过自己的实践才能获得
19.在实践问题上坚持唯物论的表现是坚持实践具有
①主观能动性 ②社会历史性 ③创造性 ④客观性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④ D.②③④
20.实践之所以能成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主要是因为 A.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B.实践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D.实践是联系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的桥梁
21.“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违背的哲理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C.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22.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
A.实践的对象是在实践的需要中产生的 B.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C.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D.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23.“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是统一的,改造了客观世界也就改造了主观世界。”这种观点
①肯定了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的联系 ②否定了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的区别 ③否定了改造主观世界需要加强学习修养,自觉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④肯定了改造主观世界的任务可以自发完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有三个伟大创造:一是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二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三是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这三个伟大创造说明 A.劳动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 C.农民是中国改革的 D.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为人们从事精神生产提供了物质前提
二.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少选且正确的给1分。每小题3分,共27分。
25.现在人们还不能完全准确地预报重大的自然灾害。如2004年12月26日发生在印尼海域的里氏9级大地震,这场大地震引发了百年未见的大海啸,波及十几个国家,吞噬了十几万人的生命,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有待于深化、扩展和推移
B.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C.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对事物发展趋势的预见性
26.“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
句话说明
A.感性认识是靠不住的,只有理性认识才是真实可靠的
B.感性认识只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理性认识才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C.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有质的区别   
D.理解比感觉要深刻得多
27.“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理国家的两个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政治文明,属于政治建设。以德治国是精神文明,属于思想建设。之所以要坚持“以德治国”是因为
A.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B.科学的价值观能够指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行动
C.良好的社会道德,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D.世界观对人们的行为有正确的指导作用
28.意大利著名科学家布鲁诺说过:“感觉纵然是完善的,也绝不会不含有某种混乱。”这就是说 A.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B.感性认识往往是零乱的、肤浅的,必须进行加工制作 C.只有对事物本质的理性认识才是正确的 D.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所以都是不可靠的
29.社会存在具有多种形式,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也是多种多样的。尽管社会意识有着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但有共同的特点,这就是
A.社会意识的性质决定社会存在的性质
B.在一定社会存在的基础上产生、形成
C.其内容都根源于社会存在
D.都以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过程为基本源泉
30.“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这句俗语包含的哲理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出真知
B.要获得真知必须事事亲自实践
C.读书和实践都重要,二者不可偏废
D.实践需要科学认识的指导,所以我们要认真读书
31.“感动中国·2004年年度人物”之一的徐本禹是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走进大山深处,用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这启示青年学生
A.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B.要培养对人民群众的热爱感、亲近感
C.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中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D.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艰苦奋斗
3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名言,含有下列哲学道理 A、既要学习间接经验,又要获取直接经验 B、读书和实践是获得知识的两条途径 C、要把认真读书和积极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 D、书本和实践都是认识的来源
33.江苏的外资经济在全国名列前茅,但大多是制造业,技术含量不太高,所以省委省政府要求各地在引进外资发展经济中,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这种观念的变化说明
A.人们的认识是变化发展的
B.价值观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着
C.办事情能否取得成功最终取决于人们的观念更新
D.主客观的统一是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第Ⅰ卷选择题答题表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二.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少选且正确的给1分。每小题3分,共27分。
题号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5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分。)
34.毛泽东同志说:“我们看事情必须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
请回答:
(1)为什么要以现象作为入门的向导?(3分)

(2)为什么“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3分)

(3)怎样才能做到“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4分)


35.怎样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8分)


四。辨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者不得分。)
36.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37.价值观可以直接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












五.论述题(38题17分,39题18分,共35分。要求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分析)
38.甲:“生命有限,知识无涯”,“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乙:“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本就是教条”。
丙:“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请用认识论有关知识简要评析甲、乙、丙的观点。















39.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建国以来宪法修改情况调查分析表
次 别 时间 增 加 的 主 要 内 容
第一次 1988 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
第二次 199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第三次 1999 邓小平理论;依法治国;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第四次 2004 三个代表;三个文明;完善对私有财产保护;尊重和保障人权。
研究结论 修宪是一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每次修宪都是根据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把被实践证明是成熟的重要认识和基本经验写入宪法,每次修改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现行宪法的4次修改可以看到,党领导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艰辛求索,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后,某班组织学生对现行宪法的四次修改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了研究结论,形成了共识。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实践的观点分析该班学生得出的研究结论。



















淮师附中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测试
政治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8分。
第Ⅰ卷选择题答题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B C D B B D B A D B D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C C B C A B B D B C D B
二.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少选且正确的给1分。每小题3分,共27分。
题号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答案 ACD BC ABC B BCD ACD ABD ABC AB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5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分。)
34.(1)现象与本质密切联系,不可分割。本质离不开现象,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现象离不开本质,现象是本质和规律的表现。因此,认识事物只能从现象入手,只有以现象作为入门的向导,通过十分丰富的和可靠的感性材料,才能获得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即理性认识。(3分)
(2)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是因为:第一,从现象与本质的区别来说,认识了现象就不等于认识了本质。因为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是片面的、多变的;而本质是事物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是事物的根本性质。第二,从认识的程度、水平来说,认识需要有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因为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深刻地感觉它。第三,从认识的作用来看,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3分)
(3)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必须做到:第一,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前提。第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此外,还要参加社会实践,不断地深化认识,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4分)
35.(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因而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2分)(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2分)(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2分)因此,人民群众在改造自然和变革社会的实践中,以及在认识世界的活动中,都发挥了他们的主体作用。只有人民群众的活动才创造了社会财富,决定着社会的变革与发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2分)

四。辨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者不得分。)
36.(1)感性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现象的认识,它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和必经阶段。但感性认识所认识的事物现象中有大量的还是零乱、片面、乃至虚假的东西,因此人们感觉到的包括见到的不一定都是真实的。同时,现象有真象和假象,假象以歪曲的方式表现本质,并掩盖本质。仅凭感性认识或被假象所迷惑是不能正确认识事物的。所以“眼见未必实”。(4分) (2)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种:一是通过参加实践,二是读书或向别人学习,虽然是听来的,但也可能是真实的。所以“耳听未必为虚”。(4分) (3)对于见与听、实与虚应作具体分析,眼见的可能是实,也可能不实;耳听的可能为虚,也可能不虚。不能笼统地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3分)
37.(1)价值观作为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2分
(2)不同的价值观对个人与社会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用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和人类根本利益的价值观指导实践,对个人与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用错误的价值观指导实践,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6分
(3)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它不能直接作用于事物,促进事物的发展,而是必须借助于人的实践活动,才能推动事物发展。3分
五.论述题(38题17分,39题18分,共35分。要求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分析)
38.(1)一个人的知识是由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两部分构成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书本知识和实际知识是人类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不可缺少的,都具有各自的独特作用。个人投身社会实践就要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既重视书本知识,又重视实际知识。(4分)
(2)书本知识是前人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精神力量。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个人的实践条件也受到制约,如果轻视书本知识,只相信实际知识是非常愚蠢可笑的。甲看到了书本知识的重要性,是正确的,乙贬低书本知识的有用性,是片面的。(4分)
(3)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又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只埋头“书本”,不重视“躬行”,不同实践相结合,甚至否认了实践是认识来源,是十分错误的。乙强调“躬行”的价值是正确的,甲无视实践的重要性是有失偏颇的。(5分)
(4)正确处理书本知识和实际知识的关系,就是既重视间接经验,又重视直接经验。“读万卷书”就是学习间接经验,“行万里路”就是获得直接经验。并正确的揭示了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关系。(4分)
(注:如果仅从某一要点论述,且阐述比较深刻、条理清晰、结合材料、不死背教材中的现成结论,可在本要点分值的基础上,酌情加2分,但总分不超过17分)
39.运用哲学实践的观点分析该班学生得出的研究结论说明了什么。
(1)每次修宪都是根据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的,这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3分)
(2)宪法的修改体现了党领导人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这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3分)
(3)宪法增加的主要内容是被实践证明是成熟的重要认识和基本经验,这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3分)
(4)宪法的每次修改都对社会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3分)
(5)从宪法的历次修改可以看出党领导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艰辛求索,这说明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3分)这要求我们要尊重实践,积极投身实践,走与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3分)
(注:如果仅从某一要点论述,且阐述比较深刻、条理清晰、结合材料、不死背教材中的现成结论,可在本要点分值的基础上,酌情加2分,但总分不超过18分)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测试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