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学试题>> 政治常识>>正文内容

泉州七中2006届高三政治第三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们之所以要坚决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同民族分裂主义作斗争,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我们同大民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民族分裂主义的斗争都属于阶级斗争

B.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共同愿望

C.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基本前提

D.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物质保证

2.西藏自治区的绝大部分藏族和门巴、珞巴、纳西族群众等信奉藏传佛教,同时还有不少群众信奉伊斯兰教和天主教。目前,西藏自治区共有1700多处藏传佛教活动场所,住寺僧尼约4.6万人;清真寺4座,伊斯兰教信徒约3000余人;天主教堂一座,信徒700余人。各种宗教活动正常进行,信教群众的宗教需求得到充分满足。这体现了(

①宗教能起一定的积极作用,国家保护一切宗教活动 ②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③必须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④我国公民的信教自由权利能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2004720,淮河流域发生重大污染事件。治理淮河的机构队伍形同虚设,治淮法律、法规无法落实,是淮河越治越污的重要原因。这表明(

A.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还需要长期努力B.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需要改变

C.我国国家机构改革是当前工作的中心任务D.我国的国家机构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依照法定程序,把十六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写入宪法,有利于宪法更好地发挥国家根本法的作用。保持现行宪法的稳定,就是(

A、保持党在初级阶段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稳定性 B、不再对现行宪法进行充实和调整

C、说明宪法具有国家根本法的作用 D、说明科学理论一经形成就不再受经济社会发展影响

5、在"电荒"日益严重的情形下,某市市委市政府明确要求,电力部门务必坚持把确保居民用电作为头等大事,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坚决不拉居民生活用电。材料中市委的这一要求,体现了(

①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②国家机构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③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④党领导经济工作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

读下表,回答6—7题。

云南

贵州

陕西

甘肃

青海

人口(万人)

4192

3710

3618

2543

510

GDP(亿元)

1856

912

1488

932

238

铁路长度(km

1873

1654

1941

2323

1092

年均降水量(mm

10001500

11001400

5001000

30860

20700

面积(万km2

38

17

19

39

72

6.要改变上述地区经济发展的落后状况,地方政府应当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这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

C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作用 D、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7.为促进上述地区的经济发展,国家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

A、加强行政管理职能 B、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C、大力吸引外部资金 D、组织劳力外出打工

2005427《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着眼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强执政理论建设,提高用执政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根据相关知识,回答:8~9题。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过程,既是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实践过程,也是不断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深入把握执政规律的过程。”这表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过程是一个(

A.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B.用科学的认识指导实践的过程

C.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D.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9、马克思说: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这句话的含义是(

思想不重要,实践才是最重要的 实践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思想

思想变为现实需要人的实践活动 思想联系实际才能真正变为现实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回答10—11题。

10.下列属于货币政策的有

A.调整利率 B.发行国债 C.调节税率 D.出台粮食保护价

11.实施“双稳健”政策的共同目的是

A.实现经济总量平衡,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B.调整生产力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C.发挥财政和货币政策的作用

D.控制投资增长,抑制过热消费

12.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疆域和多种经济,共同创造了祖国灿烂的文化,共同捍卫了国家的统一。这表明(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B、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

C、我国人民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D、各民族已经实现共同繁荣

13.关于民族、氏族、种族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它们都以共同地域为基础 ②民族以共同地域为基础,氏族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同一种族可包含不同民族或氏族 ③民族、氏族是社会现象,种族是自然现象 ④它们都有共同的心理素质 ⑤民族出现是以氏族、种族的产生为前提的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⑤

14.2005214在北京召开的“民族国家的日历——传统节日与法定假日”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将传统节日增设为法定假日以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观点再一次被提了出来。传统节日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它体现了民族的

A.共同语言特征 B.共同心理素质特征 C.共同经济生活特征 D.共同地域特征

15.生活在云南的回族,由于长期与汉族及其他民族杂居,平时衣着打扮与当地民族基本一致,如迪庆的回族,酷似藏胞;西双版纳的回族妇女,犹如傣家女;白族地区的回族着白装;汉族地区的回族着汉装。虽然平时衣着打扮与当地民族基本一致,但他们的生活习俗固守传统,遵循教规,讲究卫生。这说明了

民族一经形成,就具有很大的稳定性 民族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被同化

维系一个民族牢固的纽带是民族心理素质 各民族之间是无法真正融合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6.“鄂温克”意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是我国最后的狩猎民族。因为鄂温克是我国惟一饲养驯鹿的民族,常被称为“使用驯鹿的鄂温克人”,过着共同狩猎、平均分配的原始社会生活。这表明(    )

A、我国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B、我国贯彻执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共同经济生活是民族的重要特征    D、平等、团结、互助是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

17.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和定位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与文化资源,正确判断其文化价值之所在。经济全球化无法、也不可能消除民族文化的差异,这说明(

A.文化作为民族共同的心理素质的载体具有稳定性B.文化是识别和划分民族的基本依据

C.民族文化是民族共同经济生活在精神面貌上的反映D.民族差异与文化差异具有一致性

18.犹太民族的发展史,用一句话概括,可以说是“千年流浪人不散”。两千年来,多灾多难的犹太民族浪迹天涯,但无论生长在地球的哪个角落,他们每天祈祷时共同的一句话就是:“明年返回耶路撒冷!”这从政治学上表明 ①犹太民族具有共同的心理素质 ②犹太人精神上的归属感成为他们民族凝聚力的一部分 ③耶路撒冷是犹太人的祖国 ④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坚定的宗教信仰造就了犹太人的民族精神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9.我国第一部宗教方面的综合性行政法规—《宗教事务条例》自200531施行。该《条例》对保护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公民的合法权益作了明确规定,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作了规范。它的颁布 ( )

①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②有利于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规范宗教事务管理

③不利于不信教群众宣传无神论     ④不利于外国人在我国开展宗教活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穆斯林通讯》报道: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10月15日在北京举行。中国伊协走过的50年,是积极探索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并取得成绩的50年。中国伊协在促进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积极发挥党和政府联系穆斯林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团结各族穆斯林群众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这表明:(   )
 A.我国宗教的本质已发生了根本变化B.我国宗教组织已成为联系各自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
C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D.宗教已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21.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在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上筑起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坚固长城。这就必须做到(    )

①坚持民族平等,维护民族团结 ②坚决反对一切民族歧视、民族分裂行为

③尊重少数民族地区的高度自治权 ④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2.以下做法违反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有(   )

A.某教徒依据不杀生的训诫在教堂里指责国家对某犯罪分子处以死刑是不道义的

B.某教徒在家对他正在上中学的儿子系统讲述《古兰经》

C.国家反对外国宗教组织在我国发展教徒

D.某教徒把对方信仰天主教作为自己的择偶条件

23.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并不会很快消失,主要原因是:(     )

 ①宗教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主要起积极作用,受国家保护  ②国际影响的存在

③传统的宗教思想、宗教观念不可能在短期内彻底消除④宗教存在的阶级基础已经消失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24.我国某地一寺庙佛门弟子积极参加当地的架桥修路、捐资助学等活动,不少信教群众还宣传保护野生动物和禁止毒品。这说明,在我国( )

A.宗教的本质已发生根本变化     B.宗教主要起着积极作用

c.宗教已成为独立、自主、自办的事业D.信教群众能够把爱教同爱国,爱社会主义结合起来

.非选择题

25.200591,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大会在拉萨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贾庆林率中央代表团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贾庆林指出,,西藏自治区成立40年;是社会生产力极大解放和提高的40年;是西藏各族人民当家做主的40年;是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保护、继承和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发展的40年。

(1)贾庆林指出的西藏自治区成立40年来的成就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什么原则?(6)

(2)西藏自治区取得的成就说明了什么道理。(6)

26、材料一:布达拉宫是西藏历代达赖喇嘛进行政治、宗教活动和居住的场所。
材料二:布达拉宫号称“世界屋脊上的明珠”,它的宫殿布局、土木工程、金属冶炼、绘画、雕刻等方面均闻名于世,体现了以藏族为主,汉、蒙、满各族能工巧匠高超技艺和藏族建筑艺术的伟大成就。1994年,布达拉宫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材料三:中央政府每年对西藏文物保护事业投入的日常经费达400-500万元人民币。2002626央财政拨款33亿元用于布拉达宫、罗布林卡、萨迦寺的修缮。按照计划,维修工程将历时5年,于2006年完成。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中央政府投入巨资修缮布达拉宫体现的政治常识道理。

泉州七中2006届高三政治第三次月考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C

B

A

C

A

B

D

C

A

A

B

C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B

B

C

A

D

A

B

D

B

D

D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5.(1)体现了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西藏自治区各族人民享有平等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西藏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得到发展。(6)

(2)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西藏人民的根本利益。(从价值规律第二、三条作用的角度回答也可)(6)

26①投入巨资修缮布达拉宫,是政府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具体体现。布达拉宫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保护好文化遗产是政府责无旁贷的公共职责。
②投入巨资修缮布达拉宫,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平等发展文化事业的权利,有利于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③投入巨资修缮布达拉宫,是我国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护广大信教群众合法权益的表现。有助于引导宗教积极的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测试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