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学设计>> 哲学常识>> 第四课>>正文内容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重点〗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难点〗“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切忌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即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素质要求〗
知识方面:
 识记:①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和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 ②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理解:正确理解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及两者的分歧。
能力方面:
  ⑴逻辑思维能力:本框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进行概括和总结,与形而上学的观点进行对比和分析,并进而对学生提出“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的要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逻辑思维能力。” ⑵抽象思维能力:通过对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基本观点进行概括、综合、分析、比较的抽象思维能力。
觉悟方面:
  通过学习,学生要认识到形而上学思想方法的危害性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和表现。认识到唯物辩证法的科学生及坚持这一思想方法的重要意义。
【重点解决办法】
  1、正确理解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而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则是根本分歧,这主要是因为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首先,它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辩证法承认矛盾,就必然承认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联系,主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相反,形而上学否认矛盾,也就必然否认事物的普遍联系,主张用孤立的观点看世界。
  其次,矛盾的观点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辩证法承认矛盾,就必然承认事物的发展,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否认矛盾,也就否认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只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或者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因而看不到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把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归结于外力的推动。
  总之,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究其根本原因,关键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难点解决办法】
  1、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因为前面已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论意义,要想不简单重复,恰当处理具有一定难度。同时综合讲解这一问题是全书教学的最终目的,即引导学生认识和克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和绝对化,总之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难度较大。
  要解决这一难点必须结合本框题的重点问题,即形而上学与唯物辩证法的根本分歧来讲解,运用"讲读"和"谈话"相结合方法进行。
【疑点解决办法】
  1、为什么说坚持辩证法和坚持唯物主义是统一的
  在教学中教师往往讲的更多的是二者相结合的问题;在学习中学生更多的是割裂地学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许多教师甚至回避这一问题,学生也认识不清,因此将其列为一个疑点。
  解决这一疑点,可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它们研究的对象是统一的,即客观世界。只不过两者研究的角度不同,唯物论要说明世界的本质 "是什么",辩证法则要进一步回答世界的状况"怎么样"。两者相互渗透、不可分割。
  (2)唯物论离不开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论是坚持辩证法的唯物论,它全面地联系地、发展地解决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同时充分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3)辩证法也离不开唯物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唯物论的辩证法,而不是唯心主义的辩证法。它认为辩证法总的观点和规律应当是从客观物质世界中抽引出来的,而不是在人的头脑中臆想出来的。
  (4)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每个原理之中,离开了辩证法的唯物主义和离开了唯物主义的辩证法,都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要把两者统一起来,有机地相结合。
复习提问:
  (1)事物发展的原因是什么?(2)事物发展的状态是怎样的?(3)新事物发展的趋势是怎样的?
  (通过回顾第四课前三节的内容,为本课总结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观点做好铺垫和知识上的准备)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事物的发展总要经过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导入新课:
以上我们学过的观点都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我们提供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与它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称之为形而上学。这堂课我们主要研究怎样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的问题。
二、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板书)
据传在20世纪30年代末,中国工农红军建立了陕甘宁边区政权后,许多干部深入百姓之中开展群众工作。边区政府的一位县长日夜操劳,既要为百姓解决困难,又要为部队筹集粮草,深受军队和地方的拥戴。然而有一天,他在工作的途中不幸遭雷电击中去世。当地百姓知道后就说:“天哪,这么好的干部会遭雷劈,那雷电怎么就不劈死毛泽东呢?”
提问,如果你是毛泽东,你会怎么看待这件事?你知道毛泽东又是怎样处理此事的吗?
……
据说当有人知道此事后,主张把那些说此话的人抓来治罪。然而毛泽东制止了,并亲自找了那些说他坏话的老乡聊天,想知道老乡们为何这么说。原来红军部队到达陕甘宁后,动员了一大批青年参军,同时又向百姓筹集大批粮草补充部队的供给。这样一来,既减少了当地强壮的劳动力,又加重了百姓本来就贫困的状况,一部分百姓心中有怨气,就说了这些过头的话,毛泽东知道真相后,真诚的感谢了老乡们。并向部队发出了“精兵简政”的命令和“开发大生产运动”的号召。从此,陕甘宁边区的革命形势又 续写了新的篇章,掀起了新的高潮。
请问以上材料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然后完成下列表格的内容。(展示课件:)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分歧之一
分歧之二
分歧之三
分歧之四

唯物辩证法





形而上学





1、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板书)
  (1)分歧之一: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
  在第二课我们学习了联系的观点,那么什么是联系?为什么说联系是普遍的?
……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地存在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而要把事物放在普遍联系之中来全面考察,既要看到事物的内部联系,又要看到它同周围事物的联系。就像前面提到的毛泽东并没有孤立地看老百姓们骂他的事,而是深入其中了解事物的内部原因,并把它与当地的实际相结合,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开展了“精兵简政”、“减租减息”和“大生产”运动。
  然而形而上学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互不联系、毫不相干的,任何事物的性质和状况都不受周围环境的制约,用这样的观点看问题,必然得出错误的结论。就像前面提到的某些人,如果不分清红皂白地将老百姓抓来治罪,势必影响军民关系、干部关系,甚至最终影响革命事业的成败。
  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坚持联系地看问题,反对孤立地看问题。正如恩格思所说,如果离开了联系,连天上下雨好不好这样简单的问题也回答不了。
  (2)分歧之二: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
  第二课我们同样学习了发展的观点。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是发展?怎样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
  总之,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所以人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人和物。要发展地看待问题,就必须正确地把握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趁势。弄清事物的现在、又要看到它的过去,预见它的未来。毛泽东正是总结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历史教训,立足现实,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地开展了“精兵简政”、“减租减息”和“大生产”运动,极大地密切了边区的“军政”、“军民”关系,将党和人民的鱼水关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为抗战的胜利和后来的中国革命的彻底胜利奠定了扎实的群众基础。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首先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其次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再次要特别注意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而形而上学则主张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它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静止不动的、永恒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不会有质变,不会有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用这种观点考察问题,必然是只见现在,不见过去和未来,只见一个个孤立的片断,不见总的过程。所以必然导致错误。我们必须反对形而上学的静止的观点。
  (3)分歧之三:全面的观点和片面的观点。
  什么是全面的观点?为什么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因为任何事物都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所以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的这一面,又 要看到事物的那一面,即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形而上学主张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它否认了事物的矛盾,必然是强调一方而忽视另一方,把事物的一个方面,一种属性绝对化。
 (4)根本分歧: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的发展源泉。
  为什么说以上的分歧是根本的分歧呢?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什么?
  ……
  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首先,它提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即相互对立,又 相互统一的矛盾双方之间的联系。其次,它提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即事物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所以说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的发展源泉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
  我们学习了唯物辩证法就要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加以运用。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2、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1)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切忌用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
  展示课件:
网上潇洒走 有喜亦有忧
  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中学生来说,上网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网络不仅给他们带来了知识便利,而且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网上聊天的体验让人心跳,甚至让人发疯。家长们对孩子的上网一般持赞许的态度。然而,网上有友情,网上还有欺骗,甚至有陷阱。上网可以帮学生把作业做得更好,也可偷懒。最让人头痛的要算色情网站了,许多青年成为网上色情的俘虏。对此,“网吧”已被不少家长称为“电子海洛因”的交易所,并主张取缔“网吧”。
  请同学们看完这一材料后讨论:互联网是天使还是魔鬼?
  ……
  总之,我们对待互联网要运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来分析,它的出现有利也有弊,总的来说利大于弊,我们绝不能因噎废食。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并且随着技术的提高,法制的完善,色情网站泛滥的现象必将得到遏制。网络时代对我们老师来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都是要有更强的责任心,必须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上下功夫,让学生学会理性的选择互联网的停息,同时注意把握好上网的度,避免沉迷于网吧。而网络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关键还在于我们内因的作用,在于我们如何去把握它。
  中学生在接受新鲜事物时,由于社会经验缺乏,辨别是否能力和自控能力相对较差,看问题往往容易偏激,容易绝对化,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所以青年学生要――
  (2)特别注意防止和克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和绝对化。
  某同学认为考上大学是自己唯一的出路,如果考不上,就前途无望,活着倒不如死了的好。请同学们对这一观点展开评论。
……
  在我们个人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社会问题都需要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坚持联系的、发展的观点,采用矛盾分析的方法作出正确的结论和选择。切忌采用形而上学的方法,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努力克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和绝对化,作出正确的结论和选择。在看待国家大事上也应当如此。
  (3)把唯物辩证法同实践、同调查研究密切结合,加以灵活运用。
  唯物辩证法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来源于实践,来源于生活,它与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实际相一致。因此,要自觉掌握和体会辩证法的观点,就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实际问题。要敢于联系个人实际和社会实际,具体分析现实问题。
  如,作为学生,要联系周围事物,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不能孤立自己,封闭自己。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要勇于实践,培养多方面的能力;要发展地看待自己,不要静止地看问题。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参与的过程,总结方法,不要死死盯住“某一次成功”和“某一次失败”要全面地认识问题,避免看问题、做事情的片面性和绝对化。在个人顺利时,要认真估计困难和挫折;失败时,要鼓足勇气,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勇往直前。
  我们要正确地观察和分析形势,学习和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样要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否则,就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作出错误的判断。
  论述:加强廉政建设,反对腐败现象,既是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的问题,也是我们青年学生所关心的社会问题。请说明在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上,怎样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1)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就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和防止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2)从联系的观点来看,腐败现象的产生与历史的、现实的种种消极因素和剥削阶级的影响相联系,它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是根本不相容的,二者没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任何用孤立的观点或唯心主义的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都是错误的。
  (3)从发展的观点看,党和政府在反腐败问题的态度是鲜明的,措施是有力的,特别是最近召开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着重讨论了反腐败问题。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腐败现象会得到有力的抑制和消除,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够经受住时代的考验。
  (4)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一方面既要看到党的伟大、光荣和正确的一面,又要看到加强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应看到腐败现象毕竟只是发生在少数党员干部身上,是支流,绝大多数党员和干部是清廉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这是主流。
  (5)总之,我们既要实事求是地承认和全面认识腐败现象,又要坚信党和政府一定能够战胜消极腐败现象。
3、为什么说坚持辩证法和坚持唯物主义是统一的
(1)它们研究的对象是统一的,即客观世界。只不过两者研究的角度不同,唯物论要说明世界的本质 "是什么",辩证法则要进一步回答世界的状况"怎么样"。两者相互渗透、不可分割。
  (2)唯物论离不开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论是坚持辩证法的唯物论,它全面地联系地、发展地解决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同时充分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3)辩证法也离不开唯物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唯物论的辩证法,而不是唯心主义的辩证法。它认为辩证法总的观点和规律应当是从客观物质世界中抽引出来的,而不是在人的头脑中臆想出来的。
  (4)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每个原理之中,离开了辩证法的唯物主义和离开了唯物主义的辩证法,都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要把两者统一起来,有机地相结合。
单选题:
1、只见部分不见整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是(C)
A、唯心主义观点
B、唯物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2、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是( D )
A、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还是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B、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还是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C、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还是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D、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3、下列说法属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的是( B )
A、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B、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C、三岁看小,八岁看大
D、宇宙的最初运动源于外力的推动
4、下列看法中,符合唯物辩证法的有( D )
A、和谐就是美和善
B、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
C、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D、在纯粹的光明中,就像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
不定选题:
1、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表现在( ABC )
A、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对立
B、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对立
C、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对立
D、物质第一性的观点和意识第一性观点的对立
2、下列成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的是( AC )
A、居安思危
B、怨天尤人
C、扬长避短
D、竭泽而渔
3、只有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自觉地按唯物辩证法办事,才能少犯错误,少走弯路。这是因为( AD )
A、唯物辩证法正确地回答了物质世界状态怎么样
B、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
C、唯物辩证法为人们提供了解决一切问题的公式
D、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下列观点中属于形而上学的是( AD )
A、规律是客观的,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B、心外无物
C、一般说来,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局部功能之和
D、事物的变化发展是由外部力量决定的
辨析题: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可以概括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和“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分歧。
(1)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观点是否认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它们的最根本分歧就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2)把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理解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和“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点,只概括了发展观点与静止观点的对立,没有包括联系观点与孤立观点、全面观点与片面观点的对立;更为重要的是没有指出它们的根本分歧。
 (3)因而,概括不全面。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教案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