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学设计>> 经济常识>> 期末复习>>正文内容

经济常识下册复习提纲(2006年6月)

第五课:财政和税收

一、财政

1、国民收入及分配

概念:在社会总产品中,扣除已消耗的生产资料余下的那部分净产品,用货币表示就是净产值,称作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是劳动者新创造的社会财富,是一个国家扩大再生产和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标志。所以,努力增加国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意义。

用途: 一部分用于积累,一部分用于消费。

所谓积累就是国民收入中用于扩大再生产、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和社会物资储备的部分。所谓消费就是国民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包括个人消费和公共消费,公共消费亦称社会消费。

2、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二者是对立统一的:一方面积累和消费是相互促进的,积累增加,可以扩大再生产,为增加消费打下基础。而消费的增加又可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为进一步扩大生产,增加积累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二者又有不一致的一面。积累和消费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如果只让积累增长,用于积累的部分过多,消费部分必然相应减少。

3、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关系的原则

1)在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使积累和消费部分都有增长。

2)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必须同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一致。

3)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4、财政

①财政的基本含义: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的分配。财政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②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含义:

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都可以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来理解。财政收入,从动态看,是国家筹集财政资金的过程;从静态看,是国家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财政支出,从动态看,是对财政资金进行分配的过程;从静态看,是预算支出的财政资金。

5、预算

预算是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

6、收支平衡、财政赤字的基本含义

财政收支平衡是指“当年国家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结余”。财政赤字是指“当年国家财政收入小于支出,出现差额的经济现象”。

7、财政收入与支出范围

财政收入可以分为税收收入、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也可以概括为税、利、债、费四种形式。财政支出具体表现为财政资金的安排、供应和监督使用的过程,它反映了财政资金的去向和用途。从我国财政支出的用途范围看,可以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债务支出和其他支出。

8、财政的作用

1)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

2)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3)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力地促进科学、教学、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

4)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利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5)财政是巩固国家财政的物质保证

国民收入与财政收入的比较

国民收入

财政收入

区别

含义

不同

在社会总产品中扣除已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佘下的那部分净产品,用货币表示就是净产值。

在国民收入总量中,一部分要归国家占有,以便在全社会范围内集中分配和使用。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

计算方式和来源不同

是在一定时期内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

的总和。

通过预算的方式确定当年的收支。国家本身通常不直接从事生产活动,它必须凭借自身拥有的政治权力,强制性地征收一部分社会产品,形成国家掌握的收入,以满足各方面支出的需要。

联系

都属于各部门劳动者创造的价值;都以利税(主要是通过税收)来实现其收入;都是反映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数。

二、税收

1、税收及其基本特征。

①税收的含义: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②税收的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其中无偿性是核心特征。

几种违反税法的行为: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等。

2、税与费的关系(与改革联系密切)

共同点:第一,都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第二,从性质上看,都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财政性资金,因为二者都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形式;

第三,从特征上看,二者的征收都以行政权力为依据,并且都有一定的规章制度,具有强制性的特征;

第四,从征收的依据看,二者都是以国家行使了社会管理职能为前提。

不同点:第一, 征收的具体主体不同。税收是由国家税务机关(包括海关、农税部门)代表国家征收的;费是由其它行政和事业单位征收的。

第二,用途不同。税务机关征收的税款由国家统一支配,用于社会公共需要;费一般采取专款专用原则,除少数作为财政收入外,大多数用于本行业\本部门业务支出的需要。

第三,特点不同,税收具有固定性,是一种规范的分配;费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在目前情况下,大多是非规范的分配。

第四,征收规模的大下不同。税收征收面广,是财政收入的最主要的形式;费作为财政收入中的其它收入,在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不大。

3、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

①性质:我国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居于主体地位,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是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税收的增长主要依靠生产的发展、经济规模的扩大和效益的提高。我国税收体现的是社会主义国家、企业、个人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目前利益的关系。国家把劳动人民创造的财富以税收的形式集中起来,都是为劳动人民的利益服务的,劳动人民是税收的最终受益者。

②作用:在我国,税收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A.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财政收入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保证。我国税收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B.税收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调节手段之一。国家主要通过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的调整及具体的税收征管,实现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C.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国家税务部门通过日常的税收征管工作可以深入企业内部,了解企业的经营活动,能够有力地配合其他国家机关加强对经济的监督和管理。

4、纳税人的含义,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

纳税人是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或个人。

个人所得税是对居住我国境内的个人所得和来源于我国的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它实行累进税率制。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起征点1600元应先扣除。

我国主要税种: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关税等

名称

征收对象

纳税人

增值税

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增值额

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用

于促进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

营业税

经营活动的营业额(销售额)

在我国境内从事第三产业的单位和个人。

营业税的税源广,是增加财政收

入和调节经济的重要税种。

消费税

特定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

在我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

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

可以合理地调节消费行为,抑制超前消费,保证国家财政收入;避免因过度消费而损害人的健康,危害社会秩序和破坏生态环境。

企业所得税

企业或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收益

实行独立核算并注册登记的国有、集体、私营、股份制等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组织。

是国家参与企业利润分配,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的一个重要税种。

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额

在我国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获取所得的个人,以及不在我国境内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获取所得的个人。

直接涉及公民个人,对调节个人收入,增加财政收入具有重要作用。

关税

进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的货物、物品

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和出口货物的发货人。

征收关税是一种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措施,同时还起着对一国进口贸易的调节作用。

5、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公民为什么要依法纳税

首先,国家各种职能的不定实现,又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做物质保证。

其次,社会主义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享受服务就必须承担义务,就必须自觉纳税。

2)公民应怎样作到依法纳税

首先,每一个公民都要具有“纳税人”的意识,自觉履行纳税义务。

其次,每一个公民还应该懂得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应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使用,监督税务机关的执法行为。

6、财政和税收的关系。

①区别:财政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②联系:财政和税收都是国民收入分配的途径,在财政收支和税收征管中都要贯彻处理好积累和消费关系的原则。税收是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国家的财政收入,绝大部分来自税收。财政和税收都是国家实现宏观调控的重要调节手段,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六课:银行和储蓄者

1、银行的产生

A 金融机构
1)资金融通的中介机构,称为金融机构。
2)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共同构成国家的金融体系。

B 银行的产生
1)在古代由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各地区和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需要支付大量的货币,然而,各地区和各国的货币是不同的,于是出现了货币兑换业。
2)各地往来的商人也要把货币交给兑换商代为保管,并委托兑换商办理收付、结算和汇款业务。
3)随着货币兑换、保管、收付业务的发展,兑换商将聚集的大量货币在往来商人临时货币短缺的情况下办理放款业务,收取一定利息。
4)当货币兑换业发展到兼营货币保管、收付、结算、放款等业务时,货币兑换业就发展成为银行了。所以银行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C 银行的含义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银行是依法成立的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

2、我国银行的分类

我国现阶段的银行分三类: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 经中国人民银行审查批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中主要有五大国家级商业银行,它们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还有一些股份制或地方设立的商业银行(如光大、华夏、中信、深发展、广发展等)以及中外合资和外资金融机构。

三家政策性银行,即: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

3、我国各类银行的主要职能

A 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它是在国务院领导下,管理全国金融事业的国家机关,是我国政府的组成部分。

职能为:a.依法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b.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c.经理国库。国库是经管国家财政收支的机关,也称为金库。

d.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

注:(1)人民币的发行权属于国家,中国人民银行被国家授权发行人民币(即不能简单说他有人民币的发行权)(2)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唯一的人民币发行机关,其总行是发行人民币的唯一金融机构

B 商业银行的含义: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企业法人(金融企业法人)

C 政策性银行。政策性银行的性质:政策性银行一般是由政府设立,以贯彻国家专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为目标,不以盈利为目标的金融机构。是专门从事国家政策性专项贷款的专业银行。

我国目前主要的政策性银行。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承担为国家大型重点项目提供专门项贷款;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担国家粮油储备、农副产品合同收购和为农业基本建设发放专门项贷款,并代理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及监督;

中国进出口银行:为大宗进出口贸易提供专项贷款,其中主要是为大型成套机电设备进出口提供贷款。

4、我国主要信用工具及其主要用途

银行有三大基本业务: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转账结算

转账结算的信用工具:转账支票、汇票、信用卡。

5、我国对公民存款储蓄所采取的政策和原则

我国对公民的存款储蓄采取鼓励和保护政策,实行“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的原则。

6、银行在国家领导和组织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在我国,银行作为信贷中心转账结算中心现金出纳中心,是资金活动的中枢神经,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关键部门,是整个经济活动的总枢纽,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巨大作用。

①银行为我国经济建设筹集和分配资金,是再生产顺利进行的纽带。银行通过吸收存款形式将社会上闲置的货币集中起来,又以贷款形式将集中起来的货币贷给需要资金的生产部门。

②银行能够掌握和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信息,为企业和国家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银行在办理各种业务中所作的各种记录,能如实反映经济动态的第一手材料。经济研究部门可以从银行的存款和贷款数量大小的变化、信贷资金周转的快慢、现金投放和回笼的多少、结算的数量和方向等方面的信息中,全面地掌握社会经济的动态,并据此分析经济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银行是观测企业生产经营和国家经济运行状况的“寒暑表”,可以把整个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综合反映出来,从而为领导者的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③银行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银行通过存、贷款状况,转账结算的数量,可以了解各企业的经营状况,从而督促它们正确执行国家金融政策,起到监督和管理的作用。另外,通过贷款数量、贷款利率来调整经济发展方向,优化产业结构。

7、储蓄在国家经济建设和个人生活中的作用

公民个人储蓄存款的作用(存款储蓄,利国利民)

①为国家积累资金,支援现代化建设。银行以信用形式,吸收个人暂时不用的货币成为储蓄存款。相应地增加社会可用资金总量,支持社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积累的形成或增长。这就是说,国家有偿地取得储蓄资金的使用权,可以在不变更居民资金所有权的情况下,多增加生产建设资金,支持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

②调节市场货币流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流通顺畅,能促进生产的发展,货币流通中的现金流通量是否适当,对于市场供求平衡、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水平及社会的安定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储蓄存款能够有效地调节货币流通,稳定币值,保证生产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

银行吸收公民个人储蓄存款,将公民劳动所得的一部分作为资金投入流通,国家把这笔款转化为生产、建设资金,一方面可以控制购买力的增长,另一方面可以支持紧缺商品的生产,增加商品供应,促进货币购买力和商品供应量的平衡。

③有利于培养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逐步由温饱型向享受型转化,原有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但我国现在仍实行低工资制,要缩小这种消费欲望和购买力之间的差距,还需要经过积累来完成。公民储蓄存款,不仅是一种投资行为,而且是计划消费的行为。公民在基本生活资料得以满足的情况下,通过储蓄有计划地安排生活,既有利于增加个人收入,也有利于培养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是科学合理的消费习惯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的体现。

8、我国现有主要债券的种类及作用

债券是一种债务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证据,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的债务证据。

根据发行者不同,可分为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

政府债券的特点:信用度高、代用率高、收益高和流通性强。(三高一强)。政府债券是国家筹措资金,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工具之一。

金融债券是由银行等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其中主要是商业银行。金融债券的特点:安全系数较政府债券低,但比公司债券高;利率一般高于政府债券和银行存款高;可以进入一定的市场流通转让,流通性较强。

公司债券又称企业债券,是指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债券。公司债券的特点:期限长、可转让、风险大、收益率高。

9、债券和股票的异同
1)不同点
①性质不同,债券是债务证据,限期偿还;股票是入股凭证。
②受益权不同,凭券定期收利息,不承担经营风险;股票可取得股息红利,经营好坏决定着股票的收益;③偿还法不同,债券有明确的付息期限,必须偿还本金;股票股金不能退,只有出卖股票。
2)相同点:债券和股票都是有价证券,都是集资的手段,都是能获得一定收益的金融资产。

10、商业保险的作用及购买保险的一般程序

一般程序是:投保人与保险公司遵循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的原则订立保险合同。保险合同成立后,投保人按照约定交付保险费,保险公司依法对事故进行核定,并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履行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作用:为企业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稳定提供了重要保障,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平衡运行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1、 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四种投资方式的关系

商业保险

性质不同

储蓄

债券、限

期偿还

入股凭证

风险保障

受益权

不同

取款获息,

安全性最大。

定期收取利息,安全性比股票大。

取得股息和红利,经营好坏决定股票效益。

按保险条款,从保险公司获得相应经济补偿。

偿还方

式不同

按活期、定期等存款方式获得本金和利息。

有明确的付息期限,必须偿还本金。

股金不能退,只能出卖股票。

保险事故发生后,投保人可获得赔偿或保险金。

投资效

益不同

利率较低,无风险。

信用度高,收益高,代用绿高,流通性强,时间长,风险大。

收益高,风险大

有回报率,时间长。

联系

都是个人投资行为,对国家建设和公民生活有利,都能给投资者带来一定的利益。

12、比较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

比较

社会保险

商业保险

性质

解决大多数社会成员最迫切的保险项目

建立在商业原则的基础上,是参与保险者个人意志的体现

给付标准

只保障其基本社会水平

保障项目广泛,给付标准较高

费用

大多是个人、企业和政府共同负担或由政府承担

完全由个人负担

保险依据

国家和有关部门统一规定

被保险人的需要

保障范围

社会成员最迫切的保险项目

保障项目广泛,保障范围大小

与缴纳的保险费成正比。

第七课 交换与消费

1、商品服务市场,是商品、服务交易的场所。由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服务市场构成。

A 消费品市场是指为个人提供最后的、直接的消费品的市场。特点:购买者人数众多,每个人都可以是消费品市场上的购买者;商品品种繁多,花色多样,规格齐全,并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商品交易次数频繁,除批发业务外,一般每次交易的数量和金额较小;供求关系复杂多变,购买力流动性大;购买者容易受广告宣传、促销活动的影响。

B 生产资料市场是指生产资料流通的场所,是提供生产资料以满足生产需要的市场。特点:购买者以各类企业为主;购买者购买的次数少,使用周期较长;购买者一般对商品都有严格要求。

C 服务市场是指买卖“服务”这种无形商品的场所。特点:服务市场上交易的商品是无形的服务性活动;服务市场上的商品,生产和消费在时间和地点上通常是一致的,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同时进行;服务市场上提供的服务,门类繁多,功能多样,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密不可分。

2、商品服务市场交易原则的内容和作用:

a市场交易原则就是市场交易活动中心必须遵守的规则和秩序的根据。

b市场交易原则的内容:

1) 自愿原则。自愿是市场交易的基本原则 ;

2)平等原则。这既是市场经济的 一般特征 ,也是市场交易的一条重要原则。

3) 公平原则。公平就是公平交易,明码标价,童叟无欺;公平原则是市场交易的灵魂 ,是衡量市场交易活动是否有序、是否规范的试金石。

4)诚实信用原则。它是现代市场交易活动的基本精神 。

c市场交易原则的必然性(重要性):是保证市场交易活动有秩序、按规则进行的基本条件;是市场运行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

(这个考点常与打假联起来。同样也可用到应对入世,入世更要求我们讲诚实守信原则)

3、家庭消费又称居民消费或生活消费,是指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通过吃饭穿衣、文化娱乐等活动,对消费资料和服务的消费。

A 按照消费的内容,家庭消费可以区分为物质生活消费、精神文化生活消费和劳务消费。

物质生活消费,主要是指吃、穿、住、用、行的消费;精神文化生活消费,主要是娱乐身心,发展提高自身的各种消费;劳务消费则是花钱购买的各种服务。

B 按照消费的目的,可分成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生存资料消费是指家庭生活消费中用来满足人们生存所必不可少的消费,既包括必要的物质生活消费,也包括有关的劳务消费。家庭生活中用于满足人们发展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所需要的消费,就是发展资料消费。这种消费在内容上也表现为物质消费、精神消费、劳务消费,它包括在劳动过程以外,接受教育,进行科学、技术、文化、体育、社会交往等方面的消费。家庭生活消费中,能够满足人们享受的物质生活资料消费、精神产品消费和劳务消费,统称为享受性消费。

4 影响家庭消费水平的因素有哪些?

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根本);家庭收入;物价水平;人口数量

5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为什么要树立正确消费观?

第一,家庭消费虽然是个人的消费行为,国家尊重个人生活消费的自主权,但是家庭生活消费绝非与社会无关。健康、合理、文明的生活消费,既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成长,又关系到社会和集体的利益,关系到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新的社会需求的创造,以及新的市场的开拓。

第二,生产与消费的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对象、水平、方式)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被消费才完成生产行为、新的消费热点的带动作用、消费调节生产、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2)怎样树立?

首先,家庭生活消费必须与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适度消费就是既不超前,也不滞后。如果不顾生产发展的可能和家庭收入的多少,盲目攀比,搞超前消费、一步到位消费,是有害的。同时,也要防止消费滞后的现象。其次,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不可忽视精神消费。第三,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为适应现代文明的发展,必须彻底改变愚昧、无知、不文明、不卫生的消费习惯,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第四,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必须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人民的传家宝,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国家和民族精神的象征。

6 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A 原因:在商品服务市场上,作为购买一方的消费者占有重要的地位。经营者的商品能否销售得出去,主要能否得到消费者的承认。消费者的权利行使得越充分,社会资源的配置就越优化,市场运行就越规范、越有秩序,生产经营者对各种商品和劳务的供应数量和结构就越能符合消费者的愿望和要求,从而获得更多的收入和利润。

B 内容:1、安全权2、知情权;3、自主选择权;4、公平交易权;5、求偿权;6、人格尊严和风俗习惯受尊重权。消费者享有获得消费方面的知识的权利,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等。

C 发生争议解决的途径: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进行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请求解决;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关仲裁;如果双方争议仍然不能解决,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D 维权机构:行政机构,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社会团体,消费者协会和其他消费者组织;执法、司法机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舆论监督工具,报刊、广播、电视台等大众传播媒介。

E 自身要求:要增强消费者权利意识,要学法、懂法、用法,在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时,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全面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素质,懂得权利和义务相统一是法治社会的基本原则,享受了权利,就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还要遵守社会公德,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

第八课 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

考点一: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世界市场的形成(识记)

1)世界市场也叫国际市场,是指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商品流通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交往活动的总和。根据在世界市场上流通的内容,世界市场可分为商品市场(有形市场)、资金市场、技术市场、服务市场等类型。
2)世界市场是国内市场在范围内的延伸。它是伴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国际分工的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世界市场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了统治地位后形成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发展,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
、当代世界市场的新特点(识记)
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商品结构复杂化;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激烈化。

3、剪刀差: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通过不等价交换,从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身上榨取了高额利润(理解: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利用其垄断地位,控制了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它们一方面压低发展中国家生产的初级产品价格,另一方面提高发达国家生产的工业制成品的世界市场价格,从而扩大了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的剪刀差。以此从发展中国家人民身上榨取大量的高额利润。)

考点二:外汇与汇率
1
、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
、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我国通常采用100单位外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
3
、外汇汇率会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变动。如果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反之,则说明了外汇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
公式:人民币=外币×汇率 外币=人民币/汇率
4
、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债务的外汇积累。我国的外汇储备包括拥有的外国货币,外国政府公债和外国公司债券、股票等。

考点三: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
1
、世界贸易组织
1)世界贸易组织(WTO)于199511成立。这是一个专门协调国际贸易关系的国际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的目标是各成员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削减关税,消除国际贸易中的其他贸易障碍和歧视待遇,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促进各成员的经济发展。
2)世界贸易组织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它较大幅度地降低了世界各地进口关税的水平,有力地促进了国外贸易的发展;它规定的国际贸易中的各项基本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的有秩序进行;它实施了一些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条款,使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
3)中国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创始国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某种原因,未继续保留缔约国地位。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和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中国为恢复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缔约国地位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20011211,中国正式成为该组织的第143个成员。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既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4)加入世贸组织后,必将有力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对外贸易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对外贸易是加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第一,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第二,调节国民经济的不平衡,促使社会生产协调发展;第三,增加外汇和财政收入,为社会主义建设积累资金;第四,丰富市场,满足人民生活需要。
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与世界银行(World bank)都是二战后建立的全球性的重要的国际金融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为协调国际货币关系而建立的,目的在于向会员国提供短期贷款,协助解决其国内经济困难,以平衡其国际收支的逆差,促进国际间的货币合作,维护国际经济的稳定。世界银行是一个主要协调对发展中国家贷款和投资的国际金融组织。其目的在于对成员国组织贷款和投资,以促进成员国资源的开发和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国际贸易长期均衡增长。它们都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在国际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一,指导成员国摆脱国际收支困境,第二,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
3)中国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创始国之一。

考点四: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市场 (中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关系?)

答:①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国际化的客观要求。(提供市场、调济余缺、加强交流与合作)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1)市场经济的开放性要求实行对外开放。2)市场经济的竞争性要求实行对外开放。(有利于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调济余缺、发挥比较优势、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看)。(利用外国资金和先进技术)

(经济体球化主要表现为:①生产的国际化;②市场的国际化;③资金的国际化;④科技开发和应用的国际化;⑤信息传播国际化。)

考点五:对外留易的基本含义和主要内容(识记)

1、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

1)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别的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各国的对外贸易总和构成了世界贸易。
2)在当代,一国对外贸易包括:①对外商品贸易;②对外劳务贸易;③对外技术贸易。
①国际商品贸易是指一国与别国进行的以商品为主要内容的交换活动。它是一国对外贸易中的传统形式,也是一国对外贸易中居主导地位的形式
②国际劳务贸易是指劳务输出国向输入国提供满足某种需要的活劳动,以换取外汇的贸易活动。劳务贸易提供的活劳动,可以是从事服务性的劳务,也可以是从事物质生产性的劳动。
③国际技术贸易是指一国与别国进行的有偿的技术转让活动。技术贸易有两种形式:一是技术知识(又称软件)的买卖;一是与转让技术知识有关的机器设备(又称硬件)的买卖。二战后,国际技术贸易已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2、对外贸易的主要内容
1)对外贸易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两部分构成。从国外购买一些技术设备和国内需要的商品,叫进口;将国内生产的商品销售给其他国家或地区叫出口。
2)在对外贸易中,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称为顺差,又叫出超;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称为逆差,又叫入超。如果进出口总额相等,称为贸易平衡。
3)发展对外贸易,首先要努力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出口是对外贸易的基础,只有使出口贸易较快增长,才能增加外汇收入,也才能保证多进口。
4)进口是对外贸易中另一个重要方面。在扩大出口贸易的同时,要适当增加进口,更多地利用国外资源和引进先进技术,关键设备。进口往往还能带动出口。

3、海关征收关税对一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1)关税是指国家海关当局对进出关境的货物和物品征收的一种税。海关是国家的进出关境监督管理机关。
2)关税的作用:①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措施。②同时还起着对一国进出口贸易的调节作用。

考点六:我国对外贸易的方式、地位、作用(理解)

1、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

1)对等贸易是指卖方承担向买方购买同等价值商品或劳务的贸易方式。它是目前国际普遍流行的一种贸易方式。
2)展卖是指在本国举办和参加国外举办的各种国际性博览会或集市,集中一段时间进行进出口交易的贸易方式。通过展卖,可以在进行商品购销的同时,展示各国经济成就的全貌和交流经济信息。
3)加工贸易通常称为“三来贸易”。它包括来料加工贸易,来件装配贸易,来样加工贸易。发展加工贸易的好处是投资少、时间短,见效快,有利于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有利于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
4)补偿贸易,既是一种贸易的形式,也是一种利用外资的形式。我方先以赊购的形式,从国外进口机器设备和技术等,待投产后,用所生产的产品或劳务偿还贷款的本金和利息。这种形式既利用了外资,也扩大了商品的销售渠道。补偿贸易和加工贸易通常称为“三来一补”贸易。
2
、我国对外贸易的作用
1)可以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3)可以吸收和引进当代世界先进的科技成果,增强本国经济实力。
4)接受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和挑战,可以促进国内企业不断更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国际化水平。

考点七: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

1、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1)独立自主,是指自己拥有处理本国事务(包括经济事务)的权利,不受任何外来的干涉;自力更生,是指主要依靠本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利用本国资源发展本国经济。这就是说,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把立足点放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从本国的实际出发,主要依靠本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和优势来发展自己。
2)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三个只有。。。才)
①只有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能自主地掌握本国的经济命脉,逐步建立起独立的,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实现社会主义的经济独立,进而保障政治独立。
②只有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③只有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能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中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保护国家的经济安全。
3)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一方面,自力更生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增强自力更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2
、平等互利的原则
1)平等互利,就是国家不分大小,不分贫富与强弱,无论社会制度及意识形态有何差异,都应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平等相待,互相尊重对方的主权和选择自己发展道路的意愿,使双方都能获得各自的利益。由于对外经济贸易关系是主权国家(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所以这种交流必须是平等的、互利的。
2)平等互利要体现贸易双方的地位平等和权利相同。无论国家强弱、大小,在发展经济贸易关系时,双方都具有独立自主的权利。因此,在贸易协定中不能有损害一方主权的要求。
3)贸易协定和合同要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来签订,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要符合对等原则,交易的商品价格也应在国际市场价格水平的基础上由双方协商确定,不允许不等价交换的发生。
3
、发展对外贸易与保护民族工业的关系
发展对外贸易与保护民族工业相辅相成,不能分割,更不应对立。贸易自由并不意味着进口失控,特别是一些基础产业和新兴产业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时,更要对进口严格控制,以保护国内工业的正常发展。
4
、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中,要正确认识和利用资本主义
我们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中,既要大胆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有益的东西,又要坚决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绝不允许资本主义腐朽的东西在中国泛滥。

熟读、深思、抓重点、提效益!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教学设计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