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初政论文>>正文内容

新课标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探讨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而且需要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重体验和感知,最终实现知行统一。《全日制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传授与记忆,重视课堂讨论,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方式。”《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要以全新的设计形式呈现课程内容,要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对改善学习方式提出明确的要求,让不同的人在学习中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更注重的是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地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并将课本知识和学科素养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地领会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反思和教学创新,给学生科学的引领。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以教学内容的稳定性和单一性为基本出发点,形成教师讲、学生听的基本教学模式,也就是所谓的“满堂灌”、“一言堂”教学形式,把学生看做是工业生产流水线的产品,抹杀学生的个性,禁锢学生的思维。因此,学生对思想品德课产生呆板、枯燥、厌恶的情绪。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与新课标提倡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创新等背道而驰。就教学现状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课标意识不到位。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规定:“本课程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坚持三维目标的整合,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首要目标。而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思想品德的课程意识被不同程度的淡化和歪曲。部分学校教师对思想品德学科的理解仅限于纯粹学业的意义,严重忽视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育人功能,影响思想品德课程功能的实现。
  (二)教学观念滞后。新课改已实施多年,一些教师还是“换汤不换药”,因循守旧,懒于尝试和创新。即使多数教师从理论角度基本能够领会新课程精神,并建构具有特色的新课程体系。但是在教学实际过程中,一些教师仍然没有把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仍然采用教师讲、学生听、重理论轻实践、重结论轻过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害怕进行改革学生的成绩就会下滑。教师缺乏新课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体现新课程改革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地位,这是大部分教师不敢尝试的真正原因。坚持传统教学观念学生的成绩虽然没有下滑,但是忽视长远利益,学生只学到理论知识,极大地影响学生道德品质的塑造与培养。
  (三)教学目标单一。新课标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的规定,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知识和能力,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过程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由于受到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关注中考成绩,通常情况下教师只注重学生的学习知识和能力,教师讲、学生听,课下进行练习、小测,以此巩固理论知识。这种看似科学的教学过程实际上未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知行统一。学生缺少自主探究、创新、合作学习和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只锻炼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关注较少,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课程的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缺乏创新。课堂教学作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学习质量和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有不容忽视的作用。但由于教学方法呆板,教学模式单一,满堂灌的现象非常普遍,部分课堂教学仍然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师在教学教学过程中往往重视灌输而轻视学生参与,这种填鸭式的教育是不可行的。例如教师在讲评《我们的人身权利》的单元测试卷课时,从第一题一直讲到下课,在讲评过程中没有一些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没有让学生把这些涉及自身权利如“肖像权”、“隐私权”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更没有抽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就是把每道题的知识点答案讲述一遍,学生也没有乱说乱动现象,大部分学生表情呆滞,一堂课下来进行得顺利,教学任务是完成,可是学生懂了吗?他们真的学到了吗?并没有。因此,不得不说他们的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并且教学中缺乏对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学与多媒体技术联系较少,教学与生活相脱节等。
  二、新课标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创新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学生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不只是简单的概念及知识点的掌握和熟练的过程,教师更应该注重其教学的探索性和思考性,勇于实践和创新教学模式,积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探索问题和思考问题。总之,改进目前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一)一篇带多篇,精读与略读结合,优化课堂教学。新课标要求初中思想品德课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开拓思路,活跃课堂,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这不但要求学生学会,最重要的是要求学生会学,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优化课堂模式,围绕学法设计教学,让学生学中明法,以法导学,而“以一篇带多篇,精读与略读结合”的教学模式就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八课《法律护我成长》第一框“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时,我根据教材编排意图,根据教材特点,设计这样的教学过程: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一目,并完成导学学案自测题:(1)什么是家庭保护?(2)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说说为什么青少年健康成长需要家庭保护?(3)法律对这些保护做了哪些具体规定?(带着上述问题,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然会针对上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教授这一知识要点后,我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初步掌握第一种保护,是从“你知道是什么吗”、“你清楚为什么吗?”和“你懂得怎么做吗”这三个方面展开。这三个方面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在这基础上再学习“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告诉学生学习这几种保护可以采用以上三个层次学习,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思考、研究经验,这样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教学中把学法教给学生,这样体现教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教学思想,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教师引导三者密切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和学法,还应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等方式,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先根据课程需要为学生布置课前作业,让学生对教材进行自我的学习和探究,培养学生预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评价、合作,实现教学互动、互促,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如何与他人交流,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和教师引导是密不可分的,学生的自主探究需要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自身能力进行设置,而小组合作更需要教师在大量的教学案例中总结出高效的、有针对性的小组合作方案,在进行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小组活动,一方面检查学生对问题的掌握情况,一方面总结学生遇到的学习问题,从而更好地进行引导,最终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化和完善。
  (三)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前提。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两部分,二者的关系对其二者自身及思想品德教学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建立互动型的师生关系是新课标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模式的前提。“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程理念的最高境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同时新课标要求教学在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上要进行根本性的转变,从传统师生关系模式中走出来,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个性,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并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形成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教师在课堂上平等对待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塑造学生心目中的良好教师形象,多给予学生鼓励,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让情感增强教学效果,化情感为学生动力,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在新课程的指引下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完善教学目标,最终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四有人才。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教学|教师|学习|学生|思想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