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学设计>> 哲学常识>> 第四课>>正文内容

教案: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

教材分析
一、基本概念
1.内因:内因即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内因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2.外因:外因即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
3.量变:量变是事物在数量上和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量变过程中,事物的质保持相对稳定性,事物呈现相对静止状态。量变的根源是事物的内部矛盾。
4.质变:质变是事物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飞跃,是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
5.新事物:新事物是符合客观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判断一事物是否是新事物的标准是客观的,即看它是否符合客观发展规律,有无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不能仅以出现时间的先后、一时力量的强弱、是否完善等为标准。判断一事物是新还是旧,还要把它同具体的历史条件结合起来,作具体的分析。新事物的成长道路是曲折的,但新事物最终必然战胜旧事物。
6.旧事物:旧事物是同客观规律背道而驰、正在日趋灭亡的东西。
7.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8..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与辩证法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二、基本原理
1.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因
世界观:
在事物的变化发展中,内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同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方法论:
我们在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内因,又要看到外因,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对内因要给以充分的重视,对外因作“一分为二”的分析。
反对错误倾向:
割裂内外因辩证关系,忽视内因在事物变化中的根本作用而一味强调外因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单纯强调内因的决定作用而忽视外部条件在事物变化中的重要作用。
2.量变、质变相互关系原理
世界观: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方法论:
青年学生要学会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办事情,做到既坚持适度原则,又重视的积累并不失时机地促进飞跃。
反对错误倾向:
反对该适度时不适度,该重视量的积累时急于求成,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不去主动促成质的飞跃。
3.前进性与曲折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世界观: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必然途径。
方法论:
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要始终保持革命主义精神,决不动摇,永远向前;我们要准备走曲折的路,对前进道路上可能遇到的各种障碍和困难要有充分估计,主动迎接困难,战胜困难,不断前进;我们对新事物不能求全责备,讽刺挖苦,而应当满腔热情地支持新事物,帮助它同旧事物的斗争中发展壮大,做新事物的促进派。
反对错误倾向:
把事物发展的道路看成是一帆风顺的,从而盲目乐观;看不到事物发展的光明前途,一遇困难和挫折就灰心丧气,悲观失望。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对学生深入进行难物辩证法发展观的教育。在第二课、第三课知识的基础上,具体地分析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使学生能从整体上初步把握二、三、四课之间的内在联系;初步划清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界限;通过分析各种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去观察和分析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逐步树立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
具体要求:
1.知识方面
识记:内因、外因、量变、质变、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
理解: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办事情要坚持适度原则、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对形而上学与辨证法的不同表现做出判断。
2.能力方面
通过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的学习,培养学生归纳与概括的能力;通过运用实例说明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通过运用所学观点说明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综合理解运用能力。
3.觉悟方面
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观点分析和解决现实的热点与学生思想认识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与全面素质。如主观努力和外部环境的问题,把握适度原则问题,远大理想与埋头苦干的关系问题,正确对待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困难与曲折问题,深化改革问题,自力更生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问题,有步骤与分阶段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的问题,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问题,等等。通过教学,要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有所提高,达到理论上弄懂,情感上信服,行动上愿用、会用。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内因和外因的相互关系。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前进性和曲拆性的统一。
难点:(l)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的困难。(2)理解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和表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目标:
具体要求:
1.知识方面:识记内因、外因的含义;理解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运用内因与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分析事物、个人成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有关现实问题。
2.能力方面: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进行辩证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运用能力
3.觉悟方面:通过本课教学,为下一框题教育奠定基础,即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方法论和人生观。
二 教学重点: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即内因和外因的相互关系问题。
三 教学难点: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第四课 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
第一节 事物发展的原因
一、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学生阅读课文第115页“鸡蛋变成小鸡”这一事例然后回答):
鸡蛋要变成小鸡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学生答):种蛋和温度
(教师):对,即需要以下两个条件:
①蛋的本身(种蛋)(是事物发展的内部条件)
②适宜的温度(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
(提问):二者所起的作用是否相同呢?
(学生答):略
(教师总结):在鸡蛋变成小鸡过程中需要的两个条件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种蛋是鸡蛋变成小鸡的根本的、第一位的原因。而适宜的温度是鸡蛋变成小鸡的重要条件,但不是根本的、第一位原因,它只能通过种蛋才能发生作用。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共同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的变化、发展既离不开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也离不开事物的外部矛盾(即外因)。那什么叫内因,什么叫外因的呢?
1.内因、外因的含义
学生阅读课文回答:内因和外因的含义
(学生答):略
(教师):
(1)内因的含义:事物的内部矛盾,即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2)外因的含义:事物的外部矛盾,即一事物同其它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教师):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内因和外因是同时存在、缺一不可的。一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但它们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否相同呢?
2.内因、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提问):内因、外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各是什么?
(学生答):略
(教师):
(1)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根本原因、基础和源泉,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如上例,鸡蛋变成小鸡其根本原因在于种蛋自身。又如:
在自然界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瓜与豆的性质之所以不同,取决于它们的内部矛盾,即遗传基因的不同,由此决定了它们的后代性状的差别。
在社会领域中:社会的发展,由社会内部的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共同推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有的兴旺发达,不断发展;而有的却面临破产,一蹶不振。究其原因,主要的还在于各个企业的内部,如领导水平、业务水平、决策水平的高低,或者因为内部管理是否科学,企业技术进步还是落后等等。
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有的同学成绩好些,有的同学成绩差些;有的进步快些,有的进步慢些等等,主要原因都是在于自身内部。
(过渡)但是,事物的发展仅有内部矛盾就够了吗?
(2)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教师):外因是对事物的发展起影响、制约作用的各种外部条件、外部因素。事物的发展,仅仅有内因是不能够实现的,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外部条件即外因。如是例中的鸡蛋变成小鸡,如果没有适宜的温度,也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是因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和周围的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所以事物的发展离不开外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起到加速或者延缓的作用。例如:
(课文第117页):“想一想”
(学生答):略
(教师):这些莲子的坚实果皮几乎是不透水的,而泥炭层中氧的含量极少,当地气温低、雨量少,致使这些莲子得不到发展的条件——水分、氧和适宜的温度。这一事例说明,事物的发展,仅有内因是不够的,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才能发展。
(教师):还有一种情形是:外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有时还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医德高尚、医术高明的医生对生命垂危的病人的作用。(见课文分析)但不论如何,外因也不能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它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而不能单独起作用。即
(3)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教师):外因的作用再大,也必须通过内因,而不能撇开内因单独起作用。例如,在化学运动中,分解与化合的矛盾,是物质化学变化的内因,而适当的温度、压力、光照、辐射、催化剂等,则是必要的外部条件,即外因。
(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第118页关于郭沫若回春妙笔挽救姑娘生命的故事,体会其中的哲学道理)
(讨论):课文第118页“议一议”:
(学生讨论):略
(教师总结):高官厚禄、贫穷困苦、强暴武力都是个人成长的外部条件,可以使那些意志薄弱者迷失方向,丧失节气,而对意志坚强的人却无能为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综上所述,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而事物的外部矛盾,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原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二者缺一不可,少了任何一方,事物都不可能发展。
3.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小结):略

课堂作业:
单项选择题:
1.“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这副落第自勉联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B.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C.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D.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答案:D
2.唐代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说:“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上述观点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B.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C.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D.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同等重要
答案:B
3.牛顿惯性定律指出,没有外力的作用,就不能引起物体机械运动状态的变化。这说明
A.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C.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D.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答案:C
4.要使鸡蛋变成小鸡,既需要有受精的种蛋,也需要有适宜的温度。这说明
A.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B.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C.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D.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答案:D
第二课时

学生阅读课文第一段小字部分,教师作适当介绍。组织学生讨论: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
二、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1、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要学会正确对待内因和外因
(1)要重视内因的作用。因为内因是变化发展的根据。
第一,个人的成长首先要靠自己的主观努力。
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由于个人的主观努力不同(基础、目的、动机、态度、方法的不同),才导致学生在德、智、体等各方面发展的不平衡。但是,有些同学往往把自己学习成绩不好归结为学习环境、老师教学等,这是不能正确对待内外因作用的具体表现。
王安石作品《伤仲永》,其中说仲永5岁时能“指物作诗立就”,而到20岁时“泯然众人矣”,最根本的原因是自己放弃了主观努力,父亲贪图小利“日扳仲永环谒(ye)于邑人 ,不使学的外因有关系。
第二,要正确看待机遇。
机遇仅是外因。个人的主观努力才是内因。外因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机遇有很大的偶然性,但偶然之中有必然。要抓住机遇,首先要具备捕捉和利用机遇的能力。最重要的在于人们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在于勤奋钻研,即通过主观努力积累起来的主观因素。否则,机遇就会稍纵即逝。如纸上谈兵的赵括,虽然机遇使他当上了赵国大将,但在长平大战中,仍逃脱不了全军覆没的结局。
漫画:机遇为什么总是擦身而过?
这幅漫画说明,机遇往往只会垂青有准备的人。漫画中的人,不思进取,只是在睡梦中幻想机遇的光临,最后只落得怨天尤人,灰心丧气,一事无成。
第三,要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
顺境可以为个人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而逆境会给人成长带来不利影响。但是,顺境和逆境都是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起作用。所以,身处顺境时,要头脑清醒,抓住时机,早日成材。身处逆境时,也要以坚强毅力迎接困难的挑战,扬长避短,变害为利。
司马迁的话:略
西伯侯周文王被殷纣王拘禁在里时,把古代的八卦推演为六十四卦成为《周易》的骨干;孔子周游列国宣讲儒道,在陈地和蔡地受到围攻和绝粮之苦,返回鲁国作《春秋》一书;屈原两次被楚王放逐,幽愤而作《离骚》;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失明而著《国语》;孙膑被庞涓割去膝盖骨,而著有《孙子兵法》;吕不韦于始皇十年被贬到蜀,著有《吕览》。这都是逆境成材的事例。说明逆境毕竟是外因,如果充分发挥内因的著有,变压力为动力,与恶劣的环境作斗争,就能够做出通常情况下作不出的奇迹。因此,我们要做生活的强者,在困境中磨炼自己。
(2)也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因为,外因是变化发展的条件,对个人成长有重要作用。
第一,对周围的环境要一分为二。
外部环境有两种:不能自由选择和可以自由选择。
外部条件有有利与不利条件。对有利的条件要积极有效利用;对不利条件要尽量抵制、削弱不良影响,努力做到“近朱者赤,近墨者未必黑”。
议一议:“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一成语包含了什么哲学寓意?是否近朱者必赤,近墨者必黑?
提示: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一定的道理,它说明了外因虽是事物发展的条件,但外部环境对人的成长也起着重要作用。所以,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
2、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因为,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第二,当我们处于外因位置时,要充分发挥积极作用。促进事物向有利方向转化。
如作为老师,要努力使学生早日成材;作为医生要努力使病人转危为安;作为科技人员要努力推进科技进步。
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必须把内外因结合起来。
(1)内因是变化发展的根据。我国搞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而加快发展的关键又在于深化改革。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2)外因是变化发展的条件。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扩大对外开放,是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实行对外开放,提高我国经济技术水平,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有巨大作用。
(3)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对外开放要从我国实际出发,关键是对先进技术消化吸收,把引进、开发、创新结合,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利用外资要平等互利,量力而行,有利壮大民族经济,提高我国科技水平和管理现代化。
(4)深化改革、坚持自力更生与扩大对外开放是辨证统一的。我们要反对割裂两者关系的错误:一是闭关自守、盲目排外;二是崇洋媚外。要抵制资本主义腐朽东西的侵蚀。
练一练:
语录一:邓小平说,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语录二:邓小平说,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以上两段语录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略。见上述分析)

本课小结: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个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内外相结合的观点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识记:量变与质变的含义
(2)理解: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事物是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这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
(3)运用: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分析问题,坚持适度原则,不失时机促成飞跃,重视量的积累。
2、能力方面:通过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理论的能力。
3、觉悟方面:加强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2、难点:构成事物的万分在结构和排列顺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
投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第六十四章》
让学生分析上述观点包含什么哲学道理。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合抱的大树是由细小的种子生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一堆堆泥土垒起来的;千里的行程,是从迈出第一步开始的。这说明了事物的发展都有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量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质变。

第二节 事物发展的状态
一、量变与质变
1、量变、质变的含义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23页并回答量变、质变的含义)
在哲学上,把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叫做量变;把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叫做质变。
教师演示用酒精灯给试管的水加热实验(液态水变成水蒸气),以此为例提问:是什么原因引起量变、质变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结合实验):事物的量变是由事物内部矛盾着的双方相互依存,相互斗争引起的,是矛盾比方在斗争中发生的力量上的增减,因为矛盾双方的斗争是在统一体内进行,事物还是其自身,没有变成另一事物。当矛盾双方的斗争在力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使双方的主次地位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事物不再是它自身,而变成了另一事物。
(过渡)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
2、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设问:量变和质变存在怎样的关系呢?(引导学生思考)
(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教师讲解: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量变的逐渐积累而达到质变的过程,而过程总是要逐步进行的。
举例:自然界的变化是从量变开始的:科学证明封开小桂林的岩洞和各种形状的钟乳石。石笋形成原因是水能够溶解主要是由碳酸钙组成的石灰岩,并沿着石炭岩的裂缝渗透,将裂缝溶成洞穴。而当含有碳酸钙的水渗过洞顶缝滴下来时,水里的碳酸钙便会因水的蒸发而沉淀,经过几十年乃至上百万年的沉积,各种形状的钟乳和石笋终于在这些山洞形成了。
在社会领域,事物的质变同样是由量变积累而成。略
个人的成长也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古今中外著名的科学家、思想家以及其他为社会作出较大贡献的人,他们的成就是在长期艰苦学习、刻苦钻研和反复实践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
(过渡)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有两种形式。
①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引起质变。
举例:在化学中,两个氧原子结合起就是氧气(O2),三个氧原子结合在一起就是臭氧(O3)
②由于构成事物的成份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引起的质变。
投影:
H H H H
│ │ │ │
甲醚 H — C — O — C — H 乙醇 H — C — C — O — H
│ │ │ │
H H H H
甲醚和乙醇是同分异构体,它们的分子式相同(C2H6O),但因两者是分子中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两者性质也不同。在常温常压下,甲醚是气体,几乎不溶于水,乙醇是液体,溶于水。又如音乐符号1、2、3、4、5、6、7,这几个音符经过作曲家不同组合,形成了不同的旋律乐曲。
结合当前的国有经济布局调整这一社会热点进行分析。
提问: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量变的必然结果是什么?学生回答,引出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①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提问:为什么量变要引起质变?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从矛盾主要方面和矛盾次要方面的斗争及主次地位的变化进行分析)
②量的变化只有超过一定范围和限度才发生质变
提问(教材126页“议一议”小栏目)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所谓度,就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结合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实验进行分析)
提问:事物的变化发展先从量变开始,一次量变到质变过程,是不是等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终结?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27页第二自然段)
教师小结: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一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不等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终结,新的事物又开始了新的量变,量变到一定程度,又会引起新的质变。事物就是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这样两种状态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
教学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从中认识到必须坚持适度原则,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重视量的积累。
课堂练习:用今天所学的原理分析“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第四课时
〖重点〗把远大的理想、崇高的目标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 〖难点〗要坚持适度原则。 〖素质要求〗 知识方面:   ①通过教学,使学生能用相关的哲学观点,结合实际,坚持适度原则,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重视量的积累等方法论要求加以说明。   ②能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对“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名言进行阐释。
能力方面:   通过本框题教学,结合方法论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联系个人和社会生活实际,进行观察、思考、分析、判断和指导自己选择正确行为方式的能力。
觉悟方面:   通过本框题知识的学习,认识到把远大理想、崇高目标和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奋斗精神结合起来的重要意义,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复习提问   (l)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   (2)什么样的量变才能引起质变?   (设计第一个问题的目的是复习学过的原理,导入本课方法论的教学,设计第二个问题的目的是为适度原则的提出做好铺垫。)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导人新课。   量变和质变是密切联系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量的变化只有超过一定的范围和限度才会发生质变。正确把握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对我们看问题办事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1.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对我们看问题、办事情的指导意义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27页第2自然段的事例:想一想这一段右下角小栏目中的内容。阅读提纲   ①寓言《杰米扬的汤》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②我们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因为做过了头而结果适得其反的事情?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这个故事说明,任何事物都有保持其一定质的数量界限。好客热情也要掌握一定的度。在一定限度内,量的变化不会改变事物的质.而一旦超出这个界限,量的变化也会引起质的变化。鲜美的鱼汤无疑是待客佳品,但过了量,岂不变成灾难?在自然现象和社会想象中,任何事物都有其"度",这是普遍现象。所以,我们看问题办事情,首先要坚持适度原则。   (l)要坚持适度原则。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27页第4自然段至第128页第2自然段的内容。同时思考第128页第2自然段右边的"议一议"小栏目的问题。   (同学阅读、讨论后,教师讲解、归纳。)   当我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时,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做事情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坚持适度的原则。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很早就注意到掌握事物的度的重要性。孔子说;“过犹不及”,指事情做得过了头,就像做得不够一样,都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战国时期著名辞赋家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描写美人的美说;“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他认为美是有自己的“分寸”的,略为超过这个“分寸”就太长、太短、太白、太赤,就不是美而是丑了。   列宁说过一段很深刻的话:“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这句话听起来耸人听闻,实际上是干真万确的。这里说的“一小步”,指的是超出了度的一小步。真理性的认识也是有度的,把真理略加夸大,超出这个度,就会变成谬误了。由此可见,适当掌握事物的度,对于避免错误,是很重要的。   教材上举了很多事例,说明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各有自己的度。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事例,都必须坚持适度原则。如同学之间开玩笑要适度,评价、表扬、批评要适度等等。(可适当请同学补充事例,达到理解、教育的效果。)   (2)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提问:为什么量变要转化为质变呢?质变和量变哪个更重要?怎样才能促成质变?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如果事物的发展仅仅是事物量的变化,那么,某事物就永远只能是某事物。就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来说,质变更为重要。因为,量变毕竟不等于质变,而没有质变,事物就不会发生根本的变化,就不会有飞跃,就不会有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一句话,就没有事物的发展。   所以,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我们就要果断地、不失时机地突破其范围和限度,积极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这时,如果瞻前顾后,畏缩不前,就会购误时机。   请同学阅读教材第128页第4自然段、第5自然段的事例。   (学生阅读后,教师可就教材中的事例作适当补充说明。)   教材中指出的在各种体育知识竞赛中,关键时刻却“瞻前顾后,缺乏信心”甚至“被一些莫名其妙的阴影所困扰”,结果痛失良机的事例和教训确实屡见不鲜。前者多属心理素质问题,后者则多属迷信问题。   据报载,足球甲 A联赛中的种种迷信表现就令人啼笑皆非,各队争穿白衣服就是一例。   某甲 A球队领队串队出征,连输数场,后来因故有几场缺席,该球队却连赢数场,于是,有人就说领队是"霉鬼",有他在必输无疑,说的人多了,连领队自己也怀疑起自己来了。最后队里竟开会决定:最后数场保级之战,领队不得参加。   某队在关键之役的前一天,由球队俱乐部董事长、总经理串领教练、球员共 10多人,到球场摆设香案、祭品,焚香祷告,求神保佑,连队里的洋球员也拈香肃立,令人忍俊不禁。还有的人怕冲掉了好运气,赛前不洗澡、不剃头、不刮脸。   一些中学生也对“运气”信奉有加,往往把一点小事或某种巧合视为不祥之兆、心里蒙上阴影,影响学习和考试成绩。   (3)要重视量的积累。   佛家有一部《百喻经》,其中讲了一个寓言;“有那么一个人饿了,狼吞虎咽地吃了一个饼子,觉得没饱,又吃了一个,一连吃了六个,还是没饱。于是拿起第七个饼子吃.吃到一半,饱了。这个人非常后悔,一面用手打自己嘴巴,一面自作聪明地说;“我今天饱了,是因为吃了这半个饼子。前面吃的六个饼子,都是白白的浪费。如果早知道这半个饼子就能吃饱,我应该只吃这半个就行了。”   请同学们思考:寓言中的这个大肚汉代表了哪种错误的观点?   带着这个问题,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29页第1自然段、第2自然段。   (同学阅读后,发言,教师归纳。)   寓言中的大肚汉,代表了一种错误观点: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不重视量的积累,以为办事情不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只要搞某种突然的行动就能成功。   实际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首先从量变开始,没有一定程度的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事物性质的变化,就不可能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重视量的积累。  2.把远大理想、崇高目标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  请同学们阅谈教材第129页第3自然段至130页第2自然段。   (l)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确定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十四届五中全会又进一步确定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展望未来,我们应当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抱有充分的信心。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每个人都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我们青少年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和形成世界观的重要时期,许多人从小立下鸿鹄之志,决心把自己培养成对祖国和人民有用的人才。然而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把自己培养成才呢?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注重知识的一点一滴的积累,加强日常的思想修养。革命前辈徐特立同志刻苦学习法语就是我们学习的楷模。1919年,徐特立同志去法国勤工俭学时已是43岁的人了。有人对他说,你这么大岁数了,学法文会有不少困难的。徐特立同志回答说:"事情可以慢慢来,我今天43岁,一天学一个字,7年可以学会2755个字,那时我才50岁。假如一天学2个字,到46岁就可以学懂一国文字。我尽管笨,断没有一天连2个字也学不会的。"果然,他凭着这股顽强的毅力;只用了四五年的时间。
有的同学虽有早日成才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却不能从点滴做起,并持之以恒。长此以往,美好的愿望就会落空。因为小是大的基础,大由小所组成。一切丰功伟绩都是从一点一滴着手做出来的。我们要向徐特立、李时珍学习。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堕落变坏决不是偶然的,决不是“一下子”就变坏的。一个人堕落变坏,往往是从一首坏歌、一本坏书、贪小便宜、小偷小摸等等小事打开缺口,以至一步步走向违法犯罪的。因此,我们决不能对小错误小缺点抱无所谓的态度,必须防微杜渐,把坏思想、坏习气、坏作风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一个人变坏是由于不能防微杜渐,而一个人成长为一个伟人,也有一个艰苦磨炼的量的积累过程。雷锋同志短暂的一生中,似乎看不到那些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他所从事的活动也是我们大家天天遇到、时时看见的。而雷锋同志的高尚品德正是这一般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十分平凡而细小的一件件为人民服务的小事情构成的。   三国时期的政治活动家刘备托孤(刘备临终前把刘禅托付给诸葛亮时写的文章)的名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只要我们把远大的理想、崇高的目标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在德智体诺方面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新课小结:略
第五课时
〖重点〗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难点〗要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 〖素质要求〗 知识方面:   识记:事物发展的前提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  理解:  ①联系实际,正确理解为什么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为什么一般都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   ②运用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结合具体事例说明:应当如何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的困难。
能力方面:   ⑴辩证思维能力: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以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为指导去观察、把握事物全局,预见事物发展前途的辩证思维能力;   ⑵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对原理的学习和分析理解,提高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战胜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在当前和今后的改革事业中,提高适应和参与的能力。
觉悟方面:   通过对本框题的学习,要做到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要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
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通过第一节和第二节的学习,分别研究了事物发展的原因和状态,下面我们继续研究事物发展的趋势。
第三节 事物发展的趋势
一、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在第二课中,我们已经知道,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所谓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相反,那些同客观规律背道而驰、正在日趋灭亡的东西,则是旧事物。我们判断一个事物是新还是旧,就要看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我们先来看看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怎样的。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31页第4自然段、第5自然段,思考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1.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  (1)新事物必定要战胜旧事物。  中国革命星火燎原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要战胜旧事物。   那么,新事物为什么必定能够战胜旧事物呢?   请同学们阅谈教材第131页第6自然段至第132页第5自然段。思考教材分别从哪几个方面,从理论和事实的角度分别说明新事物必定能够战胜旧事物。   (教师归纳讲解。)   第一,因为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代表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它的成长壮大。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唐朝著名诗人自居易的成名之作,印证了新生事物不可战胜这个颠扑不灭的真理。   下面我们补充一些事例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   例 1:在长达一亿年的中生代,身躯庞大的恐龙到处横行。背部骨板如刀山的剑龙,身披装甲的甲龙,长十余米、重达八吨的霸王龙,真可谓称王称霸,不可一世。当时刚刚出现的哺乳动物看来却是弱小的,只有现在的猫、鼠那么大。但是,它们却能在生存竞争中战胜这些庞然大物,从爬行类发展到哺乳类,这的确是生物进化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革命。它所以是必然的,是由生物进化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例2:从中国的历史来看,无论是袁世凯要当皇帝还是张勋复辟,以及江青梦想当女皇,这些反动派都企图使历史的车轮倒转,但是结果怎么样呢?他们都被历史的车轮轧得粉碎。   第二,因为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抛弃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吸取和发扬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旧事物根本没有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因而,它比旧事物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第三,在社会领域里,还因为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合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因而必然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所以,新事物必定能够战胜旧事物,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   同学们理解这个观点时要注意一个问题:我们所说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是指它的“总方向”,而不是指事物发展的各个具体阶段的方向,更不是指每一步的方向。所谓总方向,是指事物发展全过程的方向,事物发展的总体方向和总的趋势。至于事物发展的各个具体阶段和每一步的方向,则既可能是前进的,也可能是停滞的,甚至是倒退的,但这只是暂时的,它终究改变不了事物向前发展的总趋势和总方向。   那么,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是否一帆风顺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33页第 l自然段至第134页第2自然段。   (2)新事物的成长壮大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  (学生阅读后,教师讲解。)   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新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但这决不是说新事物的成长是直线上升,一帆风顺的。相反,它的成长壮大一般都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这是因为:   第一,新事物成长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它在最初出现的时候不可能完全具备并充分显示和发挥其优越性,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因而总是比较弱小,处于被支配的地位。而与其相对应的旧事物则往往比较强大,处于支配地位,显得合乎“常规”。   第二,旧事物决不会自行消亡,为了维护其自身的地位,它总是竭力扼杀和摧残新事物,阻止新事物成长壮大。这在社会历史领域中表现尤为明显。因此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要经过反复的较量和斗争。即使新事物通过斗争已经取得了胜利,旧事物也不会甘心自己的失败,新旧事物之间的斗争仍然存在。在某种条件下,旧事物还有可能重新压倒新事物,发生暂时的复辟和倒退。   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中,人民群众对新事物的认识理解和接受,需要有一个过程,他们只有从切身体验中认识到新事物的优越性及其与自己利益的一致性的时候,才会积极拥护和支持新事物。   总之,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以更为生动形象的方式,加深同学的理解。理解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可以采用图示法,告诉学生事物的前进性不能用直线表示,因为其中不包含曲折性;也不能用圆来表示,因为圆虽然包含了曲折,却又否认了前进性,事物从起点开始又回到起点,只是旧事物的重复,实际上是否认了发展。那么,怎样的图示才比较准确呢?一种是上下波动的曲线,另一种是螺旋式上升的曲线,都可以表示事物的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运动,即前进中有曲折,曲折中向前进。)   我们明确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道理,怎样用这个观点来指导我们观察事物、认识问题呢?   2.要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34页第3自然段、第4自然段的内容。然后对第3自然段右下角"议一议"小栏目中的问题展开讨论。 古往今来,凡取得巨大成功者,几乎都是历经磨难战胜种种挫折的强者。我给大家讲一个铺设海底电缆的故事。 当莫尔斯1844年发明有线电报,使同一块大陆上的彼此隔绝的人们,几乎可以同时知道世界上发生的事情时,对远隔重洋的欧亚及美洲两大陆地上的人们,使用电进行通讯,依然是个奢望。   一根电缆能否经受海水的巨大压力,穿越两千多海里的距离,将两块大陆对接进行通讯?对此,没有人有把握。   菲尔德这位年轻的富商.竟毫不犹豫地将自己所有的财产及全部精力投入到此项事业中去。   他神速地在英国认购了35万英镑的原始资本,改造了由英美两国政府提供的两艘战舰,分别装上足够铺设两千多海里的电缆,于1857年8月5日,由爱尔兰瓦伦西亚的一个小海港启航,开始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铺设海底电缆的第一次尝试。   第六天晚上,300多海里长的电缆,在海面上无影无踪地消失,菲尔德第一次铺设海底电缆的尝试,因此而宣告失败。   第二年,菲尔德带着新的勇气和旧的电线再次出发,却在第四天上遇上了狂风暴雨,白白扔掉了200海里长的电缆,再次宣告夭折。   第三次出航已没有人再注意他们这支船队了。然而,海底电缆的第一次铺设成功,就是在这悄无声息的航行中完成的。1858年8月16日,当纽约人第一次接收到英国女皇通过海底电缆发来的贺电时,欣喜若狂,他们为菲尔德举行了盛大的游行,把菲尔德视为英雄。正当人们欢声雷动之时,那根要命的海底电缆突然沉默了。转眼间赞美变成了咒骂,英雄变成了骗子。   海底电缆从此一搁浅就是六年。当人们开始遗忘这件事时,菲尔德却重整旗鼓,第30次远渡大西洋,出现在伦敦。用6o万英镑新资本,购置新巨轮,又开始了一次新的电缆铺设。经历了再一次失败之后,终于在1866年7月13日,使美洲到欧洲的海底电缆铺设成功。   纵观菲尔德铺设海底电缆,失败——挫折——再失败——再挫折……直至成功的过程,使我们认识到:在人生道路上,需要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任何企求不经过艰苦努力,一味靠侥幸获得成功,这只能是蠢人的妄想。我们在遇到挫折时,要处变不惊,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我们要坚信光明的前途,不悲观,不动摇,这样才能满怀信心地战胜困难和挫折,向着正确的人生目标迈进。  3.要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34页第5自然段至第135页第2自然段。   (1)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未来的共产主义前途充满信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我国用4o年时间,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l00多年的路程,初步显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体现了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2)要准备走曲折的路,满腔热情地支持社会主义事业,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们应该看到,作为新生事物的社会主义制度只有在坚持自身改革的进程中才能逐步走向健全,定向完善和成熟。所以,我们要反对一切僵化保守的思想和凝固不变的观点,克服安于现状、害怕改革的习惯势力,振奋起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要关心、宣传、支持改革,投身到改革的伟大事业中去。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35页下面的插图,以及第136页的文字说明。   (教师可适当补充下面的文字材料,加深学生印象,帮助学生理解。)   火车,从发明到被采用,度过了难忘的曲折历程。   1814年,年仅33岁的史蒂芬孙,好不容易研究出世界上最早的可以在铁路上行驶的蒸汽机车,但它像初生的婴儿一样,其貌不扬,丑陋笨重,走得很吃力,像个病魔缠身的怪物。面对构造简单、震动厉害、速度缓慢的这个怪物,有人驾着一辆漂亮的马车,和火车赛跑,讥笑他:"你的火车怎么还没有马车快呀?"有人责怪他的火车声响又尖又大,把附近的牛都吓跑了,引起了农民的恐慌。于是,有人跟他吵架,找他算帐,各种议论、讥笑、打击,一时接踵而来。   然而,史蒂芬孙却泰然处之,不为挫折所压倒,他坚信火车一定能够超过马车,具有远大的前途。他以科学的态度,正视火车的缺陷,作了一系列改进和革新:减少了机车排气发出的尖叫声,加强了锅炉的火力,提高了机轮的运转速度。功夫不负有心人。史蒂芬孙重新研制的蒸汽机车,于1825年9月,又进行试车表演了,有一个好胜的人又骑着一匹快马,跑在车头前面,他以为这台烧火的铁家伙一定追不上他的骏马,蒸汽机车出站不远,史蒂芬孙就发出了警告信号。那个人哪里肯听,照旧纵马扬鞭地奔驰,可是只听得后面轰隆轰隆的声音越来越近了。这时他才明白,任何骏马都是赛不过"钢铁巨马"的,不得不让出了轨道,服输了。   100多年过去了,今天,马车仍然按着原速转动着它的轮子,而火车却在飞速前进,时速达几百公里。   火车的不平凡的经历,说明了新生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道理。 新课小结:略
第六课时
〖重点〗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难点〗“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切忌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即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素质要求〗
知识方面:
 识记:
  ①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和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
  ②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理解:正确理解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及两者的分歧。

能力方面:
  ⑴逻辑思维能力:本框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进行概括和总结,与形而上学的观点进行对比和分析,并进而对学生提出“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的要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逻辑思维能力。”
  ⑵抽象思维能力:通过对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基本观点进行概括、综合、分析、比较的抽象思维能力。

觉悟方面:
  通过学习,学生要认识到形而上学思想方法的危害性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和表现。认识到唯物辩证法的科学生及坚持这一思想方法的重要意义。

【重点解决办法】
  1、正确理解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而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则是根本分歧,这主要是因为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首先,它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辩证法承认矛盾,就必然承认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联系,主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相反,形而上学否认矛盾,也就必然否认事物的普遍联系,主张用孤立的观点看世界。
  其次,矛盾的观点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辩证法承认矛盾,就必然承认事物的发展,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否认矛盾,也就否认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只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或者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因而看不到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把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归结于外力的推动。
  总之,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究其根本原因,关键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难点解决办法】
  1、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因为前面已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论意义,要想不简单重复,恰当处理具有一定难度。同时综合讲解这一问题是全书教学的最终目的,即引导学生认识和克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和绝对化,总之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难度较大。
  要解决这一难点必须结合本框题的重点问题,即形而上学与唯物辩证法的根本分歧来讲解,运用"讲读"和"谈话"相结合方法进行。

【疑点解决办法】
  1、为什么说坚持辩证法和坚持唯物主义是统一的
  在教学中教师往往讲的更多的是二者相结合的问题;在学习中学生更多的是割裂地学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许多教师甚至回避这一问题,学生也认识不清,因此将其列为一个疑点。
  解决这一疑点,可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它们研究的对象是统一的,即客观世界。只不过两者研究的角度不同,唯物论要说明世界的本质 "是什么",辩证法则要进一步回答世界的状况"怎么样"。两者相互渗透、不可分割。
  (2)唯物论离不开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论是坚持辩证法的唯物论,它全面地联系地、发展地解决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同时充分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3)辩证法也离不开唯物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唯物论的辩证法,而不是唯心主义的辩证法。它认为辩证法总的观点和规律应当是从客观物质世界中抽引出来的,而不是在人的头脑中臆想出来的。
  (4)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每个原理之中,离开了辩证法的唯物主义和离开了唯物主义的辩证法,都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要把两者统一起来,有机地相结合。

复习提问:
  (1)事物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2)事物发展的状态是怎样的?
  (3)新事物发展的趋势是怎样的?
  (通过回顾第四课前三节的内容,为本课总结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观点做好铺垫和知识上的准备。)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事物的发展总要经过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导入新课以上我们学过的观点都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我们提供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与它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称之为形而上学。这堂课我们主要研究怎样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的问题。
 二、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36页第3自然段至第137页第1自然段。
 1.两种发展观对主的表现和形而上学思想方法的影响
  请同学们把课文中列举的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哲学家的各种观点分为相对应的正确的和错误的两组,并将这些观点用自己的语言分别概括出来。这些错误的观点(形而上学)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表现?
  对于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见解。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例如:荀况认为人和人是密切联系的观点,韩非认为社会是变化发展的观点,黑格尔认为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的观点,都是正确的,符合辩证法的观点。郭象认为人与人是彼此孤立的、毫不相干的观点,董仲舒认为天不变、道亦不变(指封建制度的一切原则永恒不变)的观点,杜林认为事物中没有矛盾的观点,都是错误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观点。而在现实生活中,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对人们仍然有着广泛的影响。如看问题办事情习惯于孤立地就事论事,看人看事一成不变,只看到眼前利益看不到长远利益,把自己成才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学校师长和机遇等外部条件上。
  (介绍形而上学一词的来源和含文,以排除学生的疑念。)
  形而上学士词源于古希腊文。它本是亚里士多德的一本文集的名称,叫《物理学后编》。当时在出版亚里士多德的文集时,编撰者们把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著作放在前面,叫《物理学》,而把他研究有关神、灵魂、意志、自由等的哲学学说放到《物理学》的后面,取名为《物理学后编》当这部著作介绍到我国时,学者严复借用《周易》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思是说,超乎物体具体形态之上的那些事物叫做"道",具有具体形态的事物叫做"器"),把阐述抽象道理的《物理学后编》就取其意翻译成了"形而上学"(关于形而上的学问)。所以,形而上学的本意是"物理学后编"。从黑格尔开始,就把形而上学用作反辩证法的同义语,也就是说,形而上学是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提问:在现实生活中,这两种发展观还有哪些表现?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提出下面的问题)
  那么,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这两种不同的发展观到底有哪些分歧呢?请同学们在阅读教材第137页第2自然段至第138页第3自然段的基础上,自己归纳出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三个分歧,并着重思考和理解二者最根本的分歧是什么?
  分歧之一 :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
  分歧之二 :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
  分歧之三 :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
  根本分歧 :
  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
  (1)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
  (2)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
  (3)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
  (4)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和最根本的分歧。
  提问:为什么说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这一点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这是一个难点,教师要激发学生从联系、发展、与矛盾的内在联系上去考虑,并重点讲解清楚。)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首先,它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矛盾双方之间的联系。辩证法承认矛盾,就必然承认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联系,主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相反,形而上学否认矛盾,也就必然否认事物的普遍联系,主张用孤立的观点看世界。
  其次,它提示了发展的源泉,即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所以,唯物辩证法必然承认事物的发展,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而形而上学由于否认矛盾,也就否认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只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它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因而看不到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不能理解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只好把事物变化的原因归结于外力的推动。
总之,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种种分歧,究其根本原因,关键就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综上所述,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
3.努力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坚持用“三观”看问题,切忌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略)
坚持唯物辩证法与坚持唯物主义是统一的
坚持唯物辩证法与反对形而上学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唯物辩证法为我们正确地看问题、办事情提供了一个总的指导方法,不能把它当作死记硬背的公式,而必须把它同调查研究、实践紧密结合,加以灵活运用。只有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才能真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不是从片面、孤立、静止的实际,而是从全面、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就是既坚持唯物论,又坚持了辩证法。)
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的统一不是个别观点的统一,而是在所有问题上的统一。如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辩证唯物主义既看到物质的决定作用,坚持了唯物论,又看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因而又坚持了辩证法。所以辩证唯物主义的唯物论叫辩证唯物论,而辩证法又叫唯物辩证法。两者从不同角度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唯物论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而辩证法则回答世界“怎么样”的问题。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而物质世界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普遍联系和运动变化发展的。从这两个角度的回答中我们看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还有一个内容,则是要回答我们“如何认识世界”的回答,这就是认识论部分,我们将在下学期学习这部分内容。
第四课小结:略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教学设计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