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初政论文>>正文内容

谈谈对中学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培养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针对当前有些中学生厌学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这种现象,只有结合初中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做到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是师生双边的关系,教要得法,学要主动。主动来自兴趣,兴趣需要培养。同样的教材,讲得生动,妙趣横生,学生百听不厌,回味无穷;讲得教条,枯燥无味,学生呆若木鸡,事倍功半。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达到寓教于乐、增长知识的目的,这是每一位思想品德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教学经验,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音乐激趣,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对一堂课有很重要的作用,好的导语就像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儿,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成功的思品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兴趣爱好,只有学生倾心于此,才会积极主动乐于受教,才能实施高效教学。 
  如教学《走进青春》一框时,我首先播放了《小小少年》歌曲:“小小少年,没有烦恼……随着年龄的增长烦恼增多了。”同学们在听歌曲的过程中,了解步入青春期后,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也增加了一些烦恼。学生就会想我有哪些变化?带着这份好奇学习新课,提高学习效率。 
  巧妙使用好开课几分钟,无论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还是帮助学生掌握理解知识点都大有益处,往往能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二、案例激趣,巩固知识 
  用案例分析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读事例的过程中,对学过的知识点加以理解并掌握,使学生乐在其中,高高兴兴地学习知识,了解事实,提高学习效率,做到事半功倍。例如《财产留给谁》中的案例: 
  王教授有一儿一女,自己单过。老伴去世后,得到女儿、女婿的精心照料。儿子、儿媳则显得十分冷淡。王教授有自己购买、居住的两居室楼房和部分存款。生前立下遗嘱,将自己的财产留给女儿,并作了公证。王教授病故,姐弟俩为继承父亲的遗产发生了争执。通过案例分析: 
  1.什么是遗产?(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2.何谓继承人?(一儿一女)何谓被继承人?(王教授)何谓继承权?(是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何谓遗产份额的分配原则?(一般情况实行均等分配,特殊情况下实行不均等分配) 
  3.当继承权发生争议时,应如何处理?(首先,本着互谅互让,协商解决。其次,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法院将王教授的遗产按遗嘱继承,留给了他女儿。) 
  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对知识点进行巩固,通过对案例的讨论既锻炼语言的表达能力,又锻炼知识的运用和理解能力,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三、设问激趣,培养思维 
  课堂提问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一个好的思品教师如果善于从教学实际出发,设计出高质量的、富于技巧性的提问内容,就能有效培养学生思维综合能力,极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在讲授“一国两制”时,如果很直接地问什么是“一国两制”?它的提出有哪些重大意义?这些问题尽管重要,但过于直接、平淡、无味,往往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若换个角度投石问路,效果会更好。比如大家是否知道内地实行的社会制度和香港、澳门及台湾实行的社会制度是否一样?怎样不一样?这样会影响我国的统一大业吗?为什么?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是什么?我们对台湾的态度是什么?在教师层层设问之下,学生就会被一个个有趣的问题所吸引而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只要教师稍加点拨,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巧设提问,既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四、多媒体教学,直观激趣 
  多媒体进入课堂,已是当前教学活动的一种很重要的形式。它以有趣的音乐、图像、颜色、画面、动作,有力吸引学生。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把幻灯片、录像片、教学光盘等教学手段穿插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直观了解知识、运用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财产留给谁》一框,我采用多媒体教学,用一个纪录片的形式,展示小军一家为了财产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小军的姑姑执意要继承小军父亲的财产。学生作为法官,分组讨论小军、小军的母亲、小军姑姑的继承权能否实现。最终学生一致认为小军、小军的母亲的继承权得以实现,小军姑姑的继承权不能实现。因为小军、小军的母亲属于第一顺序的继承人,小军的姑姑属于第二顺序的继承人,有第一顺序的继承人,第二顺序的继承人的继承权不能实现。通过放映纪录片,同学们身临其中,感受颇深,激发学习法律的兴趣,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堂活动,在活动中获得知识,挖掘智能,掌握保护自己的方法。 
  五、进行情感交流,提高学习兴趣 
  教师应和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我利用课余时间深入我教的班,和学生一起搞卫生、做游戏、侃大山。师生关系融洽,学生更爱学习思品这一科。 
  有一次,一个学生与父母起了冲突,在学生上课外活动时,我找到这个学生与他谈心,告诉他在青春期出现逆反心理是正常的,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说了父母对他的严要求是出于对他的爱,我们应该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然后用学习的化解父母与子女之间矛盾的方法解决这件事。该生用学过的知识化解与父母的矛盾。我们之间做到亦师亦友,学生对教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学生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喜爱思品学科上,达到“尊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总之,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愉快、喜爱的情绪,才愿学、爱学、乐学。正如心理学家研究的那样:兴趣和爱好是一种同愉快情绪相联系的认识倾向性与活动倾向性,它能推动人们学习科学知识,追求真理,形成熟练的技能和技巧。可见兴趣对人的认知和学习活动起着重要作用。思想品德教学就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满腔的热情、高度的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当中。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教学|学习|学生|知识|兴趣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