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历史论文>>正文内容

高中历史表现性评价任务的设计策略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摘 要:针对表现性评价中的评价任务的设计以及评价的公平、可行性等进行探讨,并提出可行的措施,论述实践性的体会。 
  关键词:高中历史;表现性评价;任务设计;评价标准 
  新课改下,教师越来越注重学习策略、学习评价的研究和使用。学习评价,也由结果性评价转向过程性评价等的多元评价。过程性评价,从一定意义上说,也就是表现性评价。论述了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表现性评价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表现性学习评价的意义 
  传统的学习评价,局限于以结果性评价为主,其表现形式为“以分数定论”,坚持“分数至上”的原则。这种评价机制,制约着学生的兴趣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此外,传统的评价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评价,教师是评价的主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改倡导多元评价,不仅重结果,更重过程,也要重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学生参与等,这些都是学习表现评价的主要方面和重要方式。 
  高中历史教学,教师首先应遵循新课程理念和评价理念,针对高中生的学习特征和学科特点,实施综合素质的评价体系,也就是表现评价机制。表现性评价是评价策略的重要方式和主要趋势。 
  二、表现性评价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表现形式 
  1.巧用情境促学 
  学习必修一的《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时,首先呈现古代希腊的地理地形图,让学生根据地图,想一想古希腊的自然地理条件有哪些?有什么特点?进而推测这种自然地理条件对古希腊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有什么影响? 
  这个探讨性的问题中情境——古希腊地形图的给出,让学生观察到多山、多岛、环海等自然环境,而想象如此的地理条件对经济的影响,使学生的探讨有了依靠,问题有了生活的根基,让学生对问题的发挥成为“有水之源”“有木之缘”。 
  再如学习《古代的经济政策》时,对于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的理解,情境法可以助一臂之力。呈现早期先民群居、打猎、共同生活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原始氏族公社的每一名成员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的特征。再启发学生思考这种制度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生产力低下)?等,对于“重农轻商”的理解,呈现“农耕图”等图片,以及文字记载资料——战国初期和雍正帝等对农耕和商人的看法的材料,让学生阅读这些材料,分析为什么“重农轻商”等,情境的给出,使学生的思维和交流有据可循。 
  2.巧用材料评价人物和事件 
  历史是由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而构成的“经纬网”。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分析,让学生养成科学、全面地看问题的能力,提高辨别真伪、善恶、忠奸等能力。而巧用材料,是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主要依据,也是主要策略。 
  学习《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时,应结合材料了解儒学活跃的背景,从政治、经济、思想、阶级关系、外部因素等诸多方面探讨儒家思想的发展。 
  如对于明朝“第一思想犯”李贽的思想发展,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李贽的生平而理解和把握他的“离经叛道”,通过提供一些《焚书·答耿中丞》《续焚书》《焚书·何心引论》等的材料片段,让学生通过阅读史料,把握李贽的“异端”思想,让学生除了学会运用史料分析之外,也可意识到史料在人物和事件中起重要的作用。 
  三、高中评价任务设计的注意点 
  1.应符合高中学生的学习特点 
  高中生的判断能力强、探究欲望浓,因此,评价性任务既要兼顾基础知识,还要关注历史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用探讨、讨论、辩论等方式开展活动,以真正实现三维目标。其次,注重任务的趣味性和思辨性更显重要。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教学时,在学生了解“百家复兴”“儒学复苏”的社会背景下,提出问题:假如你是刘邦,面对汉初的如此形势,你会怎么做?这个问题,显然是开放性的问题,但以教材的基础知识为基准,再运用联想和想象,自由畅谈,从而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注重明确的指导语 
  任务仅仅注重趣味性是不够的,还应重视历史思维的培养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也应该注重指导语言应明确和清晰,含糊不清的任务会导致学生活动的不一致性,给评价带来一定的困难和多重性,不利于统一标准去评价学生。 
  如学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评判西汉初期的“无为”的黄老之学为统治思想,会出现怎样的后果呢?请大家分别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进行探讨。简单的方法指导,为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探讨指出了方向和航向。否则,如果缺少了言简意赅的引导,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评判就会失之千里,或者偏离主题。 
  3.考虑任务的公平性、可行性 
  在使用表现性评价进行教学评价时,首先应考虑任务的可行性、评价的公平性,对评价标准不能存在主观性。 
  落实这个目标,任务体现在“测验”和“评价”上。“评价”是在“测验”的基础上的“评价”,对“测验”的结果不能忽略有效的“评价”。 
  传统的“测验”注重历史知识和历史事件的识记、理解和运用。而近年来的高考试题,出现了一种对原始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等全方位考查的题型,更注重了实践性,然而,这种题型也致使在评价时出现答案的不唯一性,甚至随意性,有失评价的公平性,这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表现性评价是课改的主要理念、主要潮流。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和参与,如何评价教材中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等都是历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摸索和探讨,更需要创新和实践,让表现性评价推动学生发展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让表现性评价成为教学的主流。 
  参考文献: 
  [1]钱洪潮.让课堂的瞬间更加美丽:高中历史新课程有效实施即时性评价的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2). 
  [2]张佳兵.对新课程标准实施后高中历史教学评价的研究[J].考试周刊,2008(3).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学习|学生|历史|表现|评价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