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学试题>> 哲学常识>> 哲学上册>>正文内容

哲学常识第二课客观题专项训练

第一节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观点、作法中不能反映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有( )

A、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

B、地震预示国家兴衰,八月将有灾难

C、庄稼一支花,全靠肥当家

D、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胡锦涛同志指出:“西方某些资本主义国家,企图排斥、孤立中国是很不明智的,也是不可能的。”从哲学上讲这是因为

A、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也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

B、离开了历史联系的分析,就不能正确认识事物

C、联系是客观的,人不可改变事物的具体联系

D、联系是普遍的,看到这一点就能正确认识事物

3、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事者,不足以谋一时。”这告诉我们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

B、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C、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时,必须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D、必须重视各个局部的作用

4、俗话说:“ 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

A、世界是物质的 B、既要统观全局,又要照顾局部

C、局部离不开整体 D、世界是变化发展的

5、在祖国大陆的SARS得到有效控制呈不断趋势之时,由于台湾中华医院,仁济医院怕影医院的声誉、生意隐瞒SARS疫情,导致疫情得不到有效控制,SARS病人发病人数不断上升。材料说明

A、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

B、承认矛盾,揭露矛盾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D、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6、李洪志宣扬,不仅南京大屠杀,第二次世界大战,包括美国在日本投放的原子炸弹,进而历史上一切战争,都是由天象变化造成的。李洪志的上述观点

A、揭示了事物的因果关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B、用虚构和主观联系去代替事物的真实联系。

C、是主观臆造的因果联系,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D、肯定了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属于唯心主义运动观。

7、下列现象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A、闪电雷鸣 B、船高水涨

C、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D、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8、正确反映原因和结果的关系的有

A、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不能相互转化

B、所有相继出现的现象都具有因果联系

C、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必须既是先行后续的关系,又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D、在同一关系中,存在两种现象互为因果的情形,所以原因和结果没有严格的区别

9、长期无序地开发,导致西部相当一部分地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的污染。这一事实说明

A、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普遍的、无条件的

B、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C、无视因果联系,必然会给我们的事业带来危害

D、相继出现的现象具有因果联系

10、当前,在大大小小的城镇饭店里,为了减少疾病的传染机会,人们都使用随手一扔的一次性卫生筷,有关专家指出,这随手扔的不是一双双木筷,而是一片片森林。专家的看法

A、说明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B、坚持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体现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D、证明了世界的物质性

11、中央工作确定了2003年全党全国工作的指导方针是;认清形势、坚定信心、统揽全局、把握重点、狠抓落实、乘胜前进。我们之所以要统揽全局,是因为

A、在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中,全局处于统帅、决定的地位

B、搞好了全局也就搞好了局部

C、局部离不开全局 D、作好了全局工作也就做好了其他工作

12、要真正把握辩证法的总特征,就要正确理解(

A、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根本属性 B、运动、变化、发展和矛盾的关系

C、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D、世界的普遍联系

13、“和尚挑水”的故事中包括的哲学观点是(

A、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要加强思想工作

B、人多,经济效益不一定好

C、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是有条件的

D、全局和局部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

14、开通不久的厦门海沧大桥总投资为28.74亿元,这座桥的建设会带动当地及有关地区的钢铁、建材、交通等行业的发展,并解决一批人的就业问题,会产生近百亿元的扩张效果。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 ( )

A、实事求是的观点 B、变化发展的观点

C、普遍联系的观点 D、规律客观性的观点

15、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要“把握大局,同心同德、再接再厉。开拓前进。”之所以要“把握大局”从哲学上看,是由于

A、是做好经济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基本保证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C、全局和局部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离不开局部,局部组成整体

D、事物都是由各个局部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

16、近些年来,内蒙古河北坝上等地区过度放牧、盲目开垦、滥挖药材成风,致使草场退化,土地沙化加剧、水土流失严重。上述事实说明(

①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②任何事物总是无条件地与其周围的事物联系着 ③事物的因果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 ④一定的原因必然引起一定的结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胡锦涛在中央人口环境资源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直接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这是因为

A、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向相反方向转化

D、事物的联系不仅是普遍的、而且是客观的

18、载人航天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全国一百多个行业、三千多家单位、一万余名科研人员,共同参与了“神舟”飞船各项目的研制、建设和试验。没有相互之间的默契和配合、通力合作,就不可能造就今天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这表明 ( )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B、整体和局部是不可分割的

C、事物是协调统一的 D、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因果联系

19、据《人民日报》载文说;“货币大幅贬值,将会引发第二轮亚洲经济危机,严重损害东南亚国家经济。”这说明

A、事物内部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B、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C、事物存在着前后相续的历史联系 D、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20、下列属于人们主观臆造的事物之间联系的有(

A、一个细胞是由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的相互联系的有机体

B、地球是由地核、地幔、地壳三大部分的相互联系构成的

C、月晕而风,础润有雨 D、“8发财”,“13不吉利”

21、“孟母择邻”的故事,表明事物的联系是(

①普遍存在的 ②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③客观的④具体的、有条件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2、在现代工业发展过程中,由于人们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使生态环境受到巨大破坏,今天,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和人类生存和发展必须加以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这说明( )

A、联系是普遍的,也是可以随意改变的

B、联系是普遍的,没有联系,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C、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D、联系是客观的,忽视它会遭到惩罚

23、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

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这告诉我们(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

B、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C、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时,必须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D、必须重视各个局部的作用

24、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这句设备厂主要体现了 ( )

①要坚信事物前途是光明的 ②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矛盾主次方面是有区别的 ④要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飞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03年3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我们要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克服小团体主义和地方主义的不良倾向,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暂时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夺取抗击非典的最后胜利。”据此回答29—30题。

25、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我们之所以要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克服小团体主义和地方主义的不良倾向,是因为

A、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B、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C、不同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不同的作用 D、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6、上述要求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

A、整体和局部是相互联系的,没有整体就没有局部

B、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起决定作用

C、整体和部分是相互作用的 D、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2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指出: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21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主题,也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是因为

A、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因果联系 B、联系是客观的,是不能改变的

C、整体和局部是相互区别的 D、事物联系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

28、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这一方针主要体现了

A、矛盾普遍性原理 B、普遍联系的原理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 D、规律客观性原理

29、蛇毒对人体危害极大,被毒蛇咬伤使人中毒会导致人死亡,而武汉市升华蛇疗中医院孙玉清教授,用蛇毒向癌症挑战。在治疗癌症上,利用蛇毒有效地杀死了癌细胞,并能提高人体抗病的潜能,而正常的人体细胞未受到伤害,以至当患者病情好转时,面部已开始红润。可见

①事物内部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对蛇毒的认识要一分为二 ②人们可以正确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改变规律,为人类服务 ③人们可以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促进事物的发展 ④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表现在对待事物内部矛盾的影响上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0、“只要你对飞驰的流星许个愿,你的愿望就能够实现”这种说法 ( )

A、肯定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B、揭示了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C、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D、忽略了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

31、专家分析,目前有四大因素推动粮价上涨。世界性粮食减产、我国粮食连年减产是导致粮食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同时,“卖落不卖涨”的价格预期也对粮价上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种分析 ( )

A、是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B、坚持了正确的价值取向

C、看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重视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读漫画“裁剪”,回答 37—38题。

32、该地区对自然风景区的开发,说明的经济学道理是 () b

A、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

B、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的弱点和缺陷

C、市场经济具有法律性

D、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是根本对立的

33、该地区在资源开发中之所以这样做,从唯物辩证法角度来看是因为

A、割裂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没有树立全局观念,缺乏整体意识

B、割裂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没有发挥局部的功能

C、违背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D、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客观要求

阅读漫画“任务终于落实到人了”,回答38—39题

34、漫画中的做法 ( )

A、充分调动了个人的积极性,有利于整体功能的发挥

B、忽视了部分间的相互联接,破坏了事物间的有机联系

C、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的处理了矛盾

D、只看到眼前利益,没有看到长远利益任务终于落实到人了

35、上述漫画反映的思想,给我们完成工作和目标的启示是( )

A、要有团队精神,搞好分工合作,实现整体功能的最大发挥

B、要重视部分功能的发挥,踏踏实实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C、联系是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D、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第二节

一、选择题

1、物质的根本属性是 ( )

A、 客观实在性  B、规律性 C、运动   D、可知性

2、机械运动的主体是宏观物体:化学运动的主体是原于、离子,生物运动的主体是生物有机体;社会运动的主体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思维运动的主体是人的大脑。这些主要说明 ①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的 ②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③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④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下面属于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的观点有 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②坐地日行八万里 ③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④静就是动,动就是静(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其中的“静”是指①事物的相对静止状态 ②事物绝对不动、一点不变 ③事物的质的稳定性和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 ④事物运动的特殊形式 ( )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5、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必须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下列说法中能够正确反映发展的实质的是    

A、发展就是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B、发展是同一事物的重复和循环

C、发展是指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D、发展是指每一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变化的过程

6、2003年7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三个代表”研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丢掉老祖宗,是错误的、有害的;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也是错误的、有害的。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全党同志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还有许多重大课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回答,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去做。材料中体现的哲学道理最主要的是(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人的认识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到深的发展过程

C、发展就是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D、用实践来检验一切

7、发展是带有前进性和上升性的运动和变化,是表明事物趋向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这才是发展。在下列选项中属于事物发展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2年11月8日—15日在北京举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被写入党章,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②国内生产总值从1997年的7.4万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10.2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每年增长7.7% ③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2003年3月5日—18日在北京举行,大会选举了新的国家领导人 ④2003年3月20日,在和平解决伊拉克危机希望尚存的情况下,英美等少数国家不顾国际社会的反战呼声,不顾没有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事实,终于爆发了 ⑤2003年6月1日9时,三峡蓄水下闸成功;7月9日后,左岸二号、五号发电机组相继正式并网发电 ⑥众志成城,战胜了非典

A、①②③ B、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8、“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这句名言在哲学上启示我们 ( )

A、思想要适应变化了的情况 B、物质运动在形式上具有多样性

C、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事实为依据 D、运动是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

9、“现代科技瞬息万变,企业不可用僵化、静止的观点来对待产品质量,认为一种名牌产品可以优势长存、一劳永逸的观点是错误的。”上述论断说明 ( )

A、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违背实事求是原则要受到惩罚

C、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D、事物是发展的,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0、福格特在《生存之路》一书中说:“必须放弃任何‘只顾今天’的哲学。”这个观点表明(

A、事物的未来重于现在 B、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C、要坚持发展的观点,把“今天”和“明天”恰当地结合起来

D、今天所作的是因,明天所作的是果

11、荀况指出:“始则终,终则始,若环之无端也。”这一观点 ( )

A、否认了物质运动的客观性 B、否认了物质与运动不可分

C、否认了物质运动的普遍性 D、否认了事物的发展

12、我国有古诗曰:“离离原上,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原上”的“枯荣”表明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C、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D、生命运动是最高级的运动形式

13、上题“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蕴含的哲理是( )

A、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B、物质是不灭的

C、事物的联系是无条件的 D、规律是客观的

14、有一组题为“可持续发展”的四幅漫画,分别道出了被定为“某开发区”的经历,依次是狩猎中心、木材超市、根雕蕊苑和沙漠公园。这组漫画告诉人们的哲理是

A、任何事物都是发展的 B、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

C、违背客观规律就必须遭到惩罚 D、联系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5、《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指出:“新陈代谢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任何组织,任何事业,只有不断地吐故纳新,才能生生不已,保持旺盛的活力。”这一论断体现的①新陈代谢是万事万物发展的动力 ②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③旧事物总要被新事物所代替 ④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

16、邓小平同志说:“不要拒绝变化,拒绝变化就不能进步。”这一观点反映了如下哲学道理(

A、事物的变化就是进步 B、事物只有在运动变化中才能实现发展

C、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由于人的推动

D、只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能实现事物的发展

17、资本主义在长达几百年的发展中,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我们所以说资本主义是旧事物,这是因为

A、又产生了比它更先进的社会主义社会 B、它已经有了几百年历史

C、它已经暴露出许多缺陷 D、它自身具有无法解决的矛盾

18、恩格斯提出:“所谓‘社会主义’,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这一论述说明

A、社会主义制度和其他社会制度相同

B、社会主义制度可以变成别的社会制度

C、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社会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是经常变化的

19、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必须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下列说法中正确反映发展的实质的是

A、发展就是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B、发展是指同一事物的重复和循环

C、发展是指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D、发展是指每一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变化的过程

十六大报告指出:“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赋予创造性。”回答下列20—21题

20、体现时代性的哲学寓意是

A、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思想要适应变化了的情况 D、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21、富于创造性的哲学寓意是

A、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

B、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C、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D、要自觉改造旧规律,不断创新新规律

太阳风暴与地球磁场发生撞击产生地磁冲击波,会对卫星通信、地面通信及供电设备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因此,专家提醒有关通信用户要密切关注太阳活动的动态,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降低通信干扰带来的损失。据此回答22-23题

22、太阳风暴的爆发说明

A、世界上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C、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存在着相对静止 D、整体和部分是不可分割的

23、太阳风暴会对卫星通信、地面通信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这说明 ( )

A、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无条件的

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C、联系是事物内在和发展的条件 D、原因和结果有着严格的区别

24、专家提醒采取措施,降低太阳风暴带来的损失,这表明 ( )

A、人们能够认识和改造规律 B、规律具有客观性

C、人们能够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

D、人的意志决定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的形式

25、为了人类美好的未来,许多专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其中内容之一就是不能只考虑自然资源转化为工业产品的价值,还要考虑资源的保护和再生的需要,重视经济增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价值。专家们提出上述观点,所依据的哲学道理是

①意识的反作用表现在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②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③应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④认识了事物的规律,办事情才能取得成功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马克思说:“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生存、生活。”据此回答29—30题

26、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

A、自然界的变化和发展 B、人类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C、客观事物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变化趋势

D、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

27、马克思的上述论断的哲学含义是指

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运动是物质的派生物 D、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物质承担者

28、下列对于变化和发展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变化就是发展,发展就是变化

B、变化是发展的必要准备,发展是变化的必然趋势

C、变化是事物由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发展则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D、变化是有条件的,发展是无条件的

29研究表明,人在一生中,每一秒钟都有1千万个细胞被毁坏掉,同时,又有1千万个新细胞代替它们。这种现象说明的哲理是

A、新陈代谢是生物运动的一般规律 B、生命是运动存在的方式

C、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D、割裂物质与运动的关系是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

30、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要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的发展是质变与量变的统一

B、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起决定作用

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D、发扬创新精神,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

31告别单一的GDP指标党和国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GGDP(绿色GDP),即全面均衡地发展就是指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这种发展观从哲学上强调了

A、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B、事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对立统一关系

C、要坚持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D、经济效益要与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

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认为:“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据此回答35-36题

32、“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

  A、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 B、承认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C、说明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 D、夸大了物质的运动

33、“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 ( )

  A、正确地说明了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B、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将会导致不可知论

  C、夸大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D、否认了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3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我们可以从中抽象和概括出的哲理是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新事物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 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A、     B、 C、    D、

第三节

1、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自然界的规律是由人们的悟性规定,“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这一观点是

A、唯物主义观点,承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B、唯心主义观点,把人们发现规律等同于人们制定规律

C、唯心主义观点,认为规律是由上帝创造的

D、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能认识规律

2、“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段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发展的

B、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有规律的

C、事物是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

D、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联系

3、人们要按规律办事,又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规律和规则的区别在于( )

A、规律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则反映客观事物的现象

B、规律是主观的东西,规则是客观的东西

C、规律是可知的,规则具有主观随意性,是不可知的

D、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本身固有的,规则是人们根据需要制定出来的

4、社会主义法律具有强制性,人人都必须遵守;社会发展的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人都必须遵循。对法律和规律二者关系的正确认识是(

A、二者都是客观的物质范畴,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前者是主观的,后者是客观的,前者要以后者为依据

C、二者紧密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作用

D、法律是事物的现象,规律是事物的本质,二者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5、“实事求是”中的“实事”指的是 ( )

  A、实实在在应该做的事情 B、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

C、从实际出发办事情 D、当老实人和办老实事

6、“实事求是”中的“是”指的是 ( )

  A、是非问题 B、对的事情或事物

C、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 D、可知性

7、下列备选答案,属于客观规律的有 ( )

  A、水往低处流 B、春夏秋冬四季更替

C、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O度 D、凡是产生的东西都要灭亡

1996年以来,我国彩电市场上规模降价就有10次,频频的价格大战酿恶果。据统计,2002年我国生产彩电2771万台,销售2902万台,同比分别下降106%和5%,数年累计库存600万台。彩电业出现亏损。据此回答8—10题。

8、导致我国彩电业价格大战频频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彩电更新速度的加快 B、彩电供求关系的严重失衡

C、彩电的销售渠道不畅 D、彩电业垄断集团的出现

9、恶性的价格大战导致我国彩电业出现全行业亏损的事实说明 ( )

①无视客观规律必然遭到惩罚 ②客观规律是不可抗拒的 ③人们无法确定认识规律 ④规律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在我国加入WTO之后,彩电业要突出重围,就必须 ( )

①加快彩电业的产业结构调整 ②组建价格联盟,制止价格下滑 ③限制彩电进口,保护民族工业 ④积极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科学家不断培育良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作物品质会逐渐退化,导致产品和品质下降。这表明发展是

A、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过程 B、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

C、事物内部矛盾作用的结果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12、“一万个后来者,不如一个开拓者。”从哲学上看这句话的积极意义在于

A、要求人们不要去做重复性的工作 B、要求人们坚持联系的观点

C、鼓励人们要有创新精神 D、鼓励人们要敢于改变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

13、有位同学一次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于是他下定决心,加倍努力,每天早起晚睡,课间也不休息,大量地做习题。结果,神思恍惚,期末考试成绩下降得更厉害。这件事情说明(

A、规律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B、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C、人们只能认识和利用规律,违背规律办事,只能遭到失败

D、有预期的目的,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003年8月27日,许多天文爱好者观察到壮观的火星与地球这一对在星空中遥遥相望的“兄弟”5万年来“最亲密的接触”。这一天,火星距离地球最近达到55756622公里。天文学家对这次火星与地球的“最亲密的接触” 的时间和强度作了准确的预报。为了纪念这数万载难逢的一天,国际行星组织宣布8月27日为世界“火星日”。据此回答14—15题。

14、上述事实说明

A、火星与地球这次“最亲密的接触”是一种偶然现象

B、火星与地球“最亲密的接触”并无规律可循

C、人类终于完全认识了火星与地球的现象

D、人们对火星与地球“最亲密的接触”及其规律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

15、“只要你对着飞驰的火星许个愿,你的愿就能够实现。”这种说法( )

A、肯定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B、揭示了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C、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D、忽视了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

18、经过三个月艰苦研究,广东专家已有最新发现:专家通过对21例非典患者的不同时期血清的调查研究,发现了非典抗体的变化规律。这对于隔离治疗、疫苗研制及流行病学调查都有重要意义。材料主要体现了唯物论的下列原理

A、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

B、人类能认识规律、改造规律为人类造福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17、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这一事例说明

A、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直到变害为利

B、人们能够利用对事物规律的认识,对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作出预见,从而指导自己的行动

C、人们能够把自然规律作为行动的向导

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18、19世纪下半叶,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根据元素周期表曾预言了当时尚未发现的十几种元素的存在和性质,后来的一些科学家相继发现了这些新元素。这一事实说明

A、人们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

B、人们的思想必须适应变化了的客观情况

C、事物运动的规律,不仅能为人们所认识,而且能为人们所改变

D、人们能够利用对事物规律的认识,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作出科学的预见,从而指导自己的行动

19、规律客观性的含义是

A、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需要任何条件 B、它可以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

C、物质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D、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0、为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党在新世纪的奋斗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伤要有新举措。这表明 ( )

A、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B、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C、创新是推进发展的必然要求 D、发展是对旧事物的否定

21、唐代诗人杜荀鹤在题为“小松”的诗中写道:“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这首诗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新事物总是弱小的 ②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 ③新事物是在曲折中半月刊的 ④辩证地看问题,促进新事物成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2、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曾经创造出过暗能量的假设。2003年8月23日,一个由美国牵头的多国科学家小组在研究中借助美国“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拍摄到了宇宙婴儿暑期的一张照片,从而证实了一个神奇得让人无法置信的图景,用以构成恒星、树木、人类的普通物质只占4%,另有23%是诡异的暗物质,余下的73%是暗能量。从哲学上看,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发现表明了

A、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B、高新科学技术使人们认识到新事物总是层出不穷的

C、世界的本原只有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都能被证实

D、承认自然的客观性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斟酌前提

23、从爱因斯坦的假设到现代科学的证实,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发现过程表明

A、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有机统一

C、认识的根本侨务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D、科学实验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有力杠杆

24、信访曾经在很长时间内是人民群众反映民意的主要渠道。但近年来,电台直通车、电视对话、网上交流正逐渐成为政府和老百姓沟通的新的途径,各地的电子政务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蓬勃发展起来。从哲学上看,电子政务的出现表明了 ( )

A、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影响的联系

B、联系是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C、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D、人们可以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25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是对古今中外治国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马列主义学说的新发展,他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赋予新的内涵。从哲学上看,以德治国重要思想的提出(

A、体现了创新精神和与时俱进的品质 B、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C、坚持了矛盾分析的方法 D、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262003年我国经济建设虽然遇到的困难比预想的大,可是取得的成绩却比预想的好,出现了多年期盼的良好局面;我国经济总体形势很好,但对经济生活中出现的局部性、苗头性问题决不可掉以轻心。由此可见 ( )

①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 ②对立统一是普遍存在现象 ③世界上的每一个事物发展都是在曲折中前进的 ④看问题既要抓主要矛盾也要抓次要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在我国一些地方的作息制度改革中,把全市机关工作时间调整为上午9点至12点,下午14点至18点,从而错开了上下班高峰期。在温州,由于实行错时上下班,基本缓解了该市上下班高峰的堵车现象,据测算,这样做得效果相当于在交通硬件设施投资了20亿元。据此回答29—30题

27、实行错时上下班,从而缓解了交通紧张的压力,从哲学角度体现了

A、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

B、当部分以合理有序的结构形成整体时,能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C、意识的能动作用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D、世界是永不停息的变化和发展着的

28、通过实行错时上下班代替增加城市交通硬件建设的投资,缓解上下班交通紧张,这一解决问题的思路,从哲学角度给我们的启示

A、要从科学理论出发研究实际问题解决新问题

B、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要敢于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发挥创造性思维的作用

D、要坚持以科学的精神解决实际问题

29、荀子在《天论》中说:“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注:从,顺从,听命。孰与,那里比得上。制,控制,掌握)这句话体现哲理是( )

A、人不能服从自然,要改造自然

B、人不但要尊重客观规律,更重要的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C、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规律使之为人服务

D、在人与自然之间,人的需要和自由是第一位的

2003年10月15-16日,我国成功进行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把航天员送上太空的国家。据此回答32-33题

30、“神舟”飞天证明:“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神舟”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的延续,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生动写照。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 认识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正确认识对实践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A    B C    D

31、“神舟”五号借鉴和吸收了前苏联和美国的经验,集其优点于一身,同时返回舱返回后,轨道舱继续留轨执行科研任务,是我国科研工作者的创新,这体现的哲理有

事物之间存在着前后相继的联系 发展是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的产生 创新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是极为重要的 发展就是一事物代替他事物 

 A    B C、    D

32农业专家发现,许多农作物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现象。如大豆地里种玉米,大豆根瘤菌可固氮供给玉米,玉米则反哺碳水化合物给大豆。与此相反,苹果园里种芹菜,二者则相互残杀。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②必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④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3、由国务院负责组织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是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对缓解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经过科学论证的南水北调工程,调长江水以济北方,这是 ( )

A、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和精神的力量 B、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 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事物

D、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34、中国审美文化源远流长,历代文人对艺术创作有许多精辟的论述。明清之际的叶昼说:“天下文章当以趣为第一,既然趣了,何必实有其事并实有其人?若一一推究如何,岂不令人笑杀?”意思是说,艺术创作不必拘泥于事实上的真实。这是因为

A、艺术创作并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B、并非所有意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C、艺术创作完全凭借主观虚构

D、艺术创作有其特有的规律

第一节BACCD BCCCC ACCCB CDBBD BDCBC ADBBD ABAB

第二节CBCDC BCADC DCACB BDCCC CBBCA DACCD CCBC

第三节BDDBB CDBAC DCCDD DADDC BABDA ABCBD CDDD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专题复习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