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学试题>> 政治常识>>正文内容

2006-2007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政治常识1-4课检测题)

2006.8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 60分)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据此完成1—2题。

1.这里说的“工农联盟”是我国政权的

A.社会基础 B.组织基础 C.政治基础 D.阶级基础

2.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是

①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②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和根本准则

③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 ④我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

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我国的经济建设一刻也离不开国家的管理。回答3—4题。

3.在我国,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

①经济调节 ②制定价格 ③市场监督 ④社会管理 ⑤经营企业 ⑥公共服务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⑥

4.下列选项中,属于国家机关履行经济职能的有

①国务院根据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原则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 ②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200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 ③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布《制止价格垄断行为暂行规定 ④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同志应邀出访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5.由于历史条件,阶级力量对比,传统习惯、国际环境的不同,在相同阶级掌握政权的条件下也会采用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这说明

A.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 B.政体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

C.政体有利于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 D.政体有时并不一定反映国体

2005年7月7日—8日,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和俄罗斯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在英国苏格兰鹰谷举行。虽然受7月7日伦敦发生系列爆炸案的影响,本次首脑会议的日程有所延迟,但仍在非洲发展和气候变化两个主要议题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6.“八国集团”中既是多党制、议会制共和制,又是联邦制的国家是

A.美国     B.意大利      C.德国      D.英国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政府管理方式正在发生积极变化。据此回答8—9题

7去年某夜,北京京广中心附近道路塌陷,许多人次日一早收到市政府发来的短信,提醒市民绕道而行;春节前,很多市民收到了市政府的拜年短信,叮嘱燃放烟花爆竹要遵守规定,注意安全;清明节前,市政府又通过媒体提醒扫墓市民注意行车路线、防火和安全。如果要将上述事件写成新闻报道,你认为最合适的标题是

A.转变职能,政府性质逐渐改变 B.以人为本,政府服务更加完善

C.重视安全,政府职能日益多样 D.执政为民,政府权力不断扩大

8今年“两会”期间,九三学社就完善价格听证制度提出建议:与百姓生活相关的价格调整都应举行听证会;除企业外,人大代表也可以提出建议案,要求启动价格听证。人大代表有权提出价格听证建议案的依据是

A.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可以决定政府定价

B.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能够直接反映群众意见

C.人大代表的言论不受法律追究,可以对政府实施有效监督

D.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享有宪法赋予的特有权利

9.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则性是坚定不移的 。这里的原则是指

A.和平统一,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 D.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

10.为了解决台湾问题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

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②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③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④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A.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1.2005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正式施行一周年,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中的一件大事.我们之所以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政府,是因为

①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②依法行政就是要求各部门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使其权力

③能否依法行政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④依法行政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某村农民因镇政府对本村和邻村的一起水事纠纷不作处理,以政府“不作为”行为,向县人民法院提出了行政诉讼,将镇政府推向了被告席。法院经庭审调查,责令镇政府限期对水事纠纷做出处理。回答1213

12.某村农民的行为,表明

A.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不断扩大

C.我国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   D.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3、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反映在法律上就是宪法规定的

A.公民应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B.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D.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4.温家宝总理曾向媒体和官员们引述这样的诗句,“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这体现新一届政府(

①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②贯彻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③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 ④重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5.实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家公务员就是指国家行政机关的公职人员。这里所谓的“国家行政机关”是指

①都是由立法机关产生的 ②按其管理范围,可分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 ③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是执行国家职能的机关

A. 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②③④

16.保持中国共产党性质的决定因素是(

A.坚持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B.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C.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172005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一事实表明

A.中国共产党行使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国家职能

B.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实行政治领导

C.中共中央在国家一切决策中行使决定权

D.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实行组织领导

18.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面对当今国际国内的新形势,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坚持

①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②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③政治领导、经济建设、公共服务的职能 ④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前,党中央同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协商,听取意见和建议。这说明(

A. 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共同执掌国家政权

B. 全国政协是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

C. 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D. 缺少其他党派和团体的支持共产党将寸步难行

20、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各国经济、政治、文化交往日益频繁,竞争日趋激烈,国际关系纷繁复杂。面对新形势,中国共产党必须提高

A. 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B.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C. 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D.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

2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对于我国的政党制度,正确的认识是

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和共产党联合执政

②民主党派是反对党,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

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④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在组织上独立,在法律上平等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2我国西北地区有丰富的人力、经济资源, 茫茫草原、巍巍高山对民族性格和当地文化的影响巨大,形成了西北地区各少数民族粗犷、奔放的民族丈化和民族习俗。对上述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地理环境影响民族文化气质 ②共同的经济生活必然表现为同一的心理素质 ③共同的心理素质有极大的稳定性,是区别民族的最显著的特点 ④地理环境与民族文化之间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

23北京是一个多民族人口构成的大都市。全市有5个民族乡、109个民族村、39所民族小学、10所民族中学,在16所大学中开办了民族班,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民族教育体系。另外,全市建立了民族乡村医疗卫生网络,许多民族乡村,街道还兴办了敬老院和文化馆。这些事实表明

①民族乡村自治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制度②民族平等权利得到体现

③相同的经济生活是民族平等的基础④不同民族风俗和习惯受到尊重

A.②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420055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民族问题始终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下列关于民族问题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基础

②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扶持是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主要手段

③民族地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保证

④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民族地区高度自治的前提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5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区域自治。
③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的国情
④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我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

26.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于自治区域来说,这一制度有助于

①因地制宜发展本地事业 ②消除民族差别,实现民族融合

③在统一主权下自主行使地方治权 ④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据此回答27—29题:

27.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必须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这有利于

①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②打击一切在宗教外衣掩盖下的违法犯罪活动

③抵制与外国宗教团体的交往 ④保护宗教信徒的合法权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8.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①要求信教群众能够把爱教和爱国、爱社会主义制度结合起来 ②要求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 ③要求宗教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④要求信教群众放弃有神论

A.①③ B. ②③ C.②④ D.①④

29.在我国,宗教长期存在的原因是

A.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B.国家保护正常宗教活动

C.宗教在我国主要起积极作用 D.宗教存在的社会根源不可能很快消失

30.韩国国会通过了对总统卢武玄的违反宪法等三项弹劾指控。韩国宪法法院就此作出判决,驳回了国会对弹劾案的起诉。这说明韩国实行

A.三权分立原则 B.议会共和制 C.议会君主制 D.多党轮流执政

二、简答题(共40分)

31、自禽流感发生以来,我国政府启动了整体防空体系,采取免疫、监测、发现、扑杀等对策,有效控制了疫情扩散,并批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用禽流感疫苗进入临床研究。同时,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参与禽流感防控国际合作,并与欧盟委员会、世界银行在北京共同举办了禽流感防控国际筹资大会,认真履行防控禽流感的大国责任。

请问: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国家职能的?(8分)

32、抓住机遇,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是全党和全国工作的大局。今后我国改革的任务很重,发展的任务也很重,同时,要保持社会政治的稳定,需要在党的领导下很好地发挥各级人大、政府、政协的作用,动员和团结亿万人民群众,同心协力,艰苦奋斗,确保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回答:

从大局出发,完成改革、发展的任务为什么必须坚持党的领导?(10分)

33、“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政无信必颓。”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

规范政府行为,加强政府信用建设,是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内容。

请从依法治国的角度,阐述如何推进政府信用建设。(10)

3420053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过充分的民主讨论,高票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三十四号主席令,公布了《反分裂国家法》;同时批准了《国务院工作报告》;任命徐才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20051027日下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务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起征点由原来的800元调整为1600元,决定将于200611日起施行。

请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说明。(12分)

政治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D

A

B

D

B

D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D

B

D

C

B

B

C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B

A

B

D

B

C

A

D

A

二、问答题

25、①我国应对禽流感的一系列措施,体现了国家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②在国际社会履行防控禽流感的大国责任,体现了国家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职能。

26.(1)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从根本上说,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

2)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为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搞好现代化建设。

27、(1)推进政府信用建设,要坚持党的领导;

2)立法机关加强立法,使政府行为有法可依;

3)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杜绝滥用权力;

4)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做到违法必究;

5)完善法律监督机制,以保证政府受到人民监督。

28、(1)十届人大及常委会的召开说明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2)在民主讨论的基础上通过《反分裂国家法》说明民主是法制的基础;国家机构实施民主集中制原则;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最高立法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要求有法可依,这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

3)十届人大批准《政府工作报告》和任命中央军委副主席说明全国人大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最高监督权和最高任免权。

4)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说明国家主席行使颁布法律权和发布命令权。

5)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个人所得税法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在人大闭会期间行使修改法律的部分职权。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测试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