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高政论文>>正文内容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艺术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一、教师的语言艺术

自古以来,课堂教学靠的是口耳相传,不管是「传道、授业、解惑」都离不开口语表达,而且教师语言修养的高低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故教师语言艺术的重要性是不置可否的!

教学语言依教学过程,分成开场白、导入语、讲述语、提问语、评价语五种

一、 开场白:开场白是沟通感情的纽带,精心设计一下开场白,用它来缩`小师生双方的心理距离。

二、 导入语:即教师在讲课之前,围绕教学目所精心设计的一段简练之教学语言。短则一、二分钟,长也不过五、六分钟。导入语言要体现本课宗旨,具有一定概括力;要求具有趣味性,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富有鼓动性,能调动学生的课堂情绪,使之跃跃欲试;具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智力活动,引起思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一定的情感性,起到缩小师生之间心理距离的作用。

三、 讲述语:课堂讲述语应该注意它们的思想性、逻辑性、准确性、规范性,并且特别注意它们的易受性。便于学生好懂、好理解、好记忆。

四、 提问语:课堂提问是引起学生反应、增强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的主要手段。教师从提问入手,设计有价值的、学生有兴趣的思考题,变老师的独自讲解为师生共同讨论,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思而后得」,留下深刻印象。

五、 评价语: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业、行为时使用的语言称为评价。教师高明的评价,会使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能力,产生一种愉悦感,从而激起对某一事物的兴趣,主动地、自觉地以更多的劳动换取更大的成功。

优美、流畅、动听的语言能够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整个课堂教学处于一种张驰有致、轻重适度、缓急合理的良性状态。这种优美的语言艺术应表现为:声音洪亮、抑扬顿挫、语速适中、生动准确、娓娓动听。在教学中若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恰到好处地运用语言艺术。灵活多变的设置各种不同的教学情境诱导学生“入境“。必然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师教学的情境艺术

教学情境,就是以直观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者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显然,教学情境解决的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以及旧知与新知的关系和矛盾。

课堂教学情境不只存在于课堂教学伊始,而是充满课堂教学的整个时空,只要有学习活动的进行,就有相应的学习情境,它是多维度、全方位的,包括心智、情意、氛围、交往、问题背景、学习条件等各个方面。情境的创设,总的来说可分为智力情境和非智力情境两大类。

教学情境实质上是人为优化了的环境,是促进学生能动地活动于其中的环境。这种根据教育目标优化的环境,充满美感和智慧的环境氛围,与学生的情感、心理会发生共鸣而契合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应尽量地放在感官的跟前,一切看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在视官的跟前,一切听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到听官的跟前……假如有一个东西能够同时在几个感官上面留下印象,它便应当用几个感官去接触。”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创设教学情境也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则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具备以下几个特性:

(一)生活性

强调情境创设的生活性,创设教学情境,第一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其中的问题应当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只有在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中,学生才能切实弄明白知识的价值。

(二)形象性

强调情境创设的形象性,其实质是要解决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我们所创设的教学情境,首先应该是感性的、可见的、摸得着的,它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促进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和升化;

其次,它应该是形象的、具体的,它能有效地刺激和激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使学生能够超越个人狭隘的经验范围和时间、空间的限制,既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事物,又能促使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互动发展。

(三)学科性

情境创设要体现学科特色,紧扣教学内容,凸显学习重点,当然,教学情境应是能够体现学科知识发现的过程、应用的条件以及学科知识在生活的意义与价值的一个事物或场景。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学科知识的内涵,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学科性是教学情境的本质属性。

(四)问题性

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情境中的问题要具备。

(五)目的性

指问题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而提出来的,目标是设问的方向、依据,也是问题的价值所在。

(六)适应性

指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合全班同学的实际水平,以保证使大多数学生的课堂上都处于思维状态。

(七)新颖性

指问题的设计和表述新颖、生动,以使问题有真正吸引学生的力量。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求知状态,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

(八)情感性

情感性指教学情境具有激发学生情感的功效。一位教育家说得好:“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动人心呢?”

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排除一切杂念,全身心的以一种饱满的、愉快的、积极的教学激情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保持良好的情绪。这样不仅可以为学生创造一种气氛热烈、趣味盎然的学习情境,而且还能使学生由于 受到教师教学激情的感染而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教师既能保持清晰流畅,又促使语言生动活泼,还能使学生的学习情绪饱满、思维活跃。

三、调动学生兴趣的教学艺术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积极认识,或趋近的意识倾向。它是一种学习动机,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当一个学生对某种学科发生兴趣时,他总是心情愉快地去学习,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否则,学生就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师在课堂上创造精神的饱满和乐观愉快的语调,在培养牢固持久的学习愿望和取得越来越好的成绩方面,对兴趣培养都具有极大的意义。并对一堂课还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一堂课应当激发出真正的激动心情,亦即对学生的满足感。在分析和评价教师的每一堂课时,教师一向把注意力放在课堂内领悟知识过程的活跃程度上,放在教师使全班感兴趣的程度上。

认识本身就是一种最令人惊讶、诧异和感到神奇的过程,能激起高昂而持久的兴趣。事物的本质,事物的种种关系和相互联系:运动、变化,人的思想,人所创造的一切,都含有无穷无尽的兴趣源泉。但在某些情况下,这个源泉像潺潺的小溪流人你的眼帘,你走近一瞧,大自然的奥秘的美妙图景便展示在你面前。在另一些情况下,兴趣的源泉隐藏在深处,需要花费精力才能找到它、掘出它。而且情况往往是“接近”和“挖到”事物本性及其因果联系的实质这一过程的本身就是主要兴趣的源泉。

1.以”奇”激趣

课堂中的“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奇”是学习内部动机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思维是从吃惊开始的。”中小学生对什么都好奇, 心理学上称这种心理特征为“潜兴趣”,教学时,充分利用“潜兴趣”,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以”新”激趣

新的事物,学生会有兴趣。变换教学方法从中得到快乐,学习兴趣就会成倍增长。具体教法的运用上,在一些小的技术、技巧问题上,又应该让学生猜不透。越猜得半透不透的,学生越愿猜,越猜学习兴趣越浓,与老师感情越近,对老师所讲的理解得越深。用这种新奇的教学方法,学生倍觉新颖,也激发了学习兴趣,同时也拉近师生心与心的距离。

3. 以”疑”激趣

兴趣是以需要为基础的,虽然不是所有的需要都产生兴趣,但是符合需要的事物,都可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疑,疑难,解决疑难是学生学习的需要,提出疑难,让学生思考,更是教学的关键环节。

兴趣作为一种行为的动力,它将推动学生积极主动、自觉的学习。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解,使师生间的情感也能得到充分的交流,使课堂气氛始终 处于教师预定的效果。

四、板书的艺术

板书有利于突出感知对象。心理学实验的数据告诉我们,外界进入人脑的信息,有 90 %以上来自眼睛。以现代信息科学的观点分析,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接受、加工、储存翱运用信息的过程。语言能传递信息,文字、符号、图表也能传递信息 ( 国外现在出现了纯图片没有文字的杂志品种 ) 。在教学中,使用传统的讲述法,学生主要是通过听觉去接受信息。学生的思维必须随着教师讲述的速度和层次进行,思维活动不能间歇,神经系统始终处于紧张状态,极易疲劳,影响效率,而如果把口头讲述与形象的板书示意结合起来,用板书突出重点,重要部分用线条、不同色彩、不同字体标示出来,就显得醒目,有利于激发兴趣,突出感知对象。

本来,板书设计是教师教学的结晶,起着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能将复杂内容简单化,抽象内容形象化,使学生获得感知美与形象美。同时板书确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魏书生老师平时讲课板书较少,非到必写时才写。但他却精心设计每堂课的板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五、教学中教师随机应变的艺术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技巧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教师可能找到避免刻板公式的方法,才能估量此时此地情况的特点,从而找到适当的手段并且正确地加以运用”。在实施新课改,大力倡导开放式、探究性课堂教学的今天,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随机应变,机智、灵活、妥善处理教学中出现的意外情况,确保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一)随机应变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能力。

新课改下课堂教学对教师的素质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其中随机应变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能力之一,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一种重要技巧。随机应变,顾名思义,就是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情况复杂多变,随时都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如教师的失误、学生的犯难、外界因素的干扰,或者是发生突发事件等等。特别是现在的课堂教学,强调师生互动,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课堂环境比以前更加开放,课堂气氛也更加活跃,但是由此而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也会更多。为了维持课堂秩序,使教学顺利进行,要求教师在遇到意外事件时必须随机应变,采取切实措施,迅速有效地处理问题,化解矛盾。教学中的随机应变反映出教师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在课堂意外事件面前,一个教师应变水平的强弱,往往决定其处理事件效果的好坏。

(二)掌握应对课堂意外事件的基本要领和技巧

对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方法,处理结果是否有效,取决于采取怎样的应对策略和技巧。笔者认为,应对课题意外事件的基本要领应该是:“反应要敏捷,判断要准确,决策要果断,处理要巧妙。”当事件突然发生时,教师必须作出快速反应,不能充耳不闻,熟视无睹,任由事件发展。要准确判断事件可能产生的后果,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决策,抓住时机,采取灵活巧妙的方法和方式进行处理。教学中的突发事件一般会影响和干扰教学的正常进行,同时也可能为教学的发展提供契机。教师应抓住有利时机,采取措施,因势利导。至于应采取怎样的应对方法和措施,需根据意外事件的具体的情况来确定。

(三)注重自身随机应变能力的养成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无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乌申斯基所说的 “机智”,指的就是随机应变能力。

人的应变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人们长期的学习和实践,需要经验的积累和升华。

因此,教师要养成并不断提高个人的随机应变能力,首先必须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夯实专业基础,丰富文化底蕴;要勤于钻研,善于思考,从知识的海洋中吸取智慧,从科学的理论中学习技能。其次是要加强实践锻炼,积累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常言道:“吃一堑,长一智。”能力是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磨练,积累丰富的经验,应变能力才不断得到提高。此外,还要注意培养阔达幽默性格和敏捷的思维。幽默是化解尴尬和矛盾的有效手段;敏捷思维是成功应对意外事件的关键。一般而言,性格幽默,思维敏捷的人,其临场应变能力也比较强。

随机应变是一种能力,更是一门艺术。对于小学教师来说,谁具备了这种能力,拥有了这门艺术,谁就有可能轻松自如地驾驭教学,收获丰硕的教学成果。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艺术、情景艺术 与板书艺术,调动学生兴趣的艺术、随机应变的教学艺术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缺一不可的,也是上好堂好课的重要保证。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专题|教育|思想|科研|政论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