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学试题>> 政治常识>>正文内容

政治常识第4课测试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3分,共75分。)

1.“我们党的民族政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的基本观点和我国民族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这里的“我国民族的具体实际”是指
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特点 ②“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分布特点③我国的民族在人口、资源分布和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 ④已经确立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据《青海新闻网》载文报道:在黄河岸边的撒拉之乡,撒拉、藏、回、汉等多个民族团结互助,和睦共处,共同推动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唱响了各民族亲如一家奔小康的动人篇章。在我国必须坚持民族团结,并且一定要不断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这是因为
①各民族都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②各民族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 ③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 ④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

西藏和平解放50多年来,国家向西藏自治区拨付的财政补贴和基本建设费已经达200多亿元人民币。为加快西藏的发展。国家确定了全国支援西藏的政策,安排了62个建设项目。另外,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累计已拨专项资金2亿多元和大量黄金、白银等用于西藏的寺庙的修复、维修和保护。据此回答3-4题。

3.国家支援西藏建设,加快西藏发展
A.体现了处理民族关系的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B.说明各民族在政治、文化上享有平等权利
C.主要是为了加强各民族在经济上的完全平等 D.说明西藏享有区域自治权

4.国家拨专项资金2亿多元和大量黄金、白银等用于西藏的寺庙的修复、维修和保护说明
A.我国政府提倡宗教信仰 B.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了真正落实
C.我国实行政教合一,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D.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有利于加强各民族人民的团结

5.“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这段话主要强调了
A.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 B.党群关系是血肉关系
C.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 D.民族团结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6.我国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山区、边无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交通闭塞,生态环境恶劣,经济发展缓慢。加大扶贫力度,加快贫困地区的发展有利于
①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②民族的团结、边疆的巩固和国家的统一 ③各民族共同繁荣 ④国家基层政权的巩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近几年,西藏、新疆、内蒙古等自治区,制定实施了一系列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使当地经济得到较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说明
A.我国各民族实现了共同繁荣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
C.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民族自治地方可以自主地安排地方经济建设事业 D.经济发展是民族团结进步的基础

8.除享有宪法所规定的全部公民权利和政治自由外,民族自治地方的公民还享有自治地方制定的各种权利。这说明
A.我国的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B.在我国,各个民族在政治权利、社会地位上实现了平等
C.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D.我国少数民族享有特权

9.40多年来,在国际敌对势力的影响和挑动下,国内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分子为达到其政治目的,进行破坏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活动。为了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我们要同极少数分裂主义分子进行斗争,这是因为
A.民族问题也是政治问题 B.民族平等是制定民族政策的基础
C.民族分裂活动危及国家和民族安危 D.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联系密切

10.我国在中央和少数民族地区建立了多个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出版机构和新闻机构,出版少数民族的报刊图书。我国政府为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规定了假日,还专门拨给一定数量的金银等原料,组织生产少数民族特殊需要的、体现民族风情的生活用品。这样做的主要意义在于
A.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B.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
C.消除民族不平等的根源 D.更好地贯彻民族信仰自由政策

11.毛泽东说:“生产发达,对自然力逐渐理解得多,宗教发生的第一个根源渐渐失去,然而社会的阶级制度确立,社会力仍觉不可理解,加以万物有灵论深入人心,故宗教仍然存在。”这段话
A.揭示了原始宗教产生的认识根源 B.论述了宗教在历史上的作用
C.反映了宗教的本质 D.阐述了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

12.毛泽东说:“菩萨是农民立起来的,到了一定时期农民会用他们自己的双手丢开这些菩萨,无需别人过早地代疱丢菩萨。”这是指
A.我国有宗教信仰自由 B.宗教是农民创立的
C.我国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D.宗教信仰属于思想认识问题,不能用强迫命令加以消灭

13.宗教在历史上和现实中既有消极作用,又有积极作用,而其消极作用是主要的,因此我们对待宗教的态度应该是
A.任其自然,不加任何干预 B.严格限制,禁止传播
C.坚持宗教信仰自由,又要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D.动员信仰群众放弃宗教信仰自由

14.被称为“美国独立之父”的托马斯·汤恩说:“一切宗教……都是人虚构出来的东西,其目的在于吓唬和奴役人们,独占政权与财富。”这说明
A.一切宗教都是为剥削阶级服务的 B.剥削阶级总是把宗教作为自己的统治工具
C.统治阶级都有宗教,被统治阶级没有宗教 D.宗教的产生和存在没有现实根据

15.二战结束后,民族、宗教问题日益突出,宗教常常与现实的国际斗争和冲突相交织,是国际关系和世界政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上述材料对我国处理宗教问题的启示是
A.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力量,要扶持它、利用它来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B.宗教与马列主义根本对立,主要起消极作用,应该取缔
C.要依法加强政府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正确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D.我国宗教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宗教团体与国外宗教不交往政策,防止渗透

16.南京金陵协和神学院是我国基督教界全国性的神学院。建院以来,为中国基督教界培养了大量教牧人员和教会专门人才。基督教神学院在中国能这样顺利的发展,表明
①中国有着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 ②我国实行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 ③宗教的消极作用已经消失 ④宗教已完全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

17.2003年10月,鑫诺卫星受到“法轮功”邪教非法信号攻击,许多观众无法正常收看“神舟五号”的发射和返回的现场直播。上述事实暴露了“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本质是
A.唯心主义世界观 B.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 C.封建迷信 D.当今社会的一大公害

18.下列选项中,符合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是
A.教徒把对方信仰天主教作为自己的择偶条件刊登报刊 B.到教堂内进行无神论宣传
C.外国教会派人至中国传教 D.不得利用宗教干预国家行政、司法、学校教育和公共教育

19.我国之所以能够正确处理宗教问题,一方面是因为政府制定并执行了正确的宗教政策,另一方面因为
A.我国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B.广大宗教信徒拥挤国家的宗教政策
C.宗教信徒的世界观发生了变化 D.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有了巨大发展

多年来,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据此回答20-21题。

20.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是
A.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B.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C.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严厉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势力

21.党和国家的做法,从根本上是为了
A.实现各民族平等

B.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C.实现民族融合

D.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宗教在我国仍然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影响,宗教工作是关系到把上亿人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把他们的意志和力量凝聚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十分重要的工作。

据此回答22-23题。

22.在我国,宗教仍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
A.宗教的本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B.宗教已成为群众性的政治组织
C.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有利于团结信教群众 D.宗教已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3.要团结信教群众,进一步做好宗教工作,必须做到
A.让更多的群众信仰宗教 B.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C.加强对宗教信徒进行无神论教育 D.消除宗教的消极作用

24.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对于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要求宗教教徒放弃有神论的思想和宗教信仰 ②要求教徒在政治上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共产党的领导 ③要求宗教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④要求教徒以维护法律尊严、人民利益、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为最基本的行为准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5.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突”分裂分子妄图在新疆搞分裂活动,受到新疆各族人民和全国人民的坚决反对和唾弃。对“东突”问题认识正确的是
①新疆分裂分子和外国反动势力勾结的产物 ②我们对“东突”的斗争是当前世界反恐斗争的一部分 ③“东突”分

子违背历史潮流,其阴谋不会得逞 ④坚决打击“东突”分子,体现了我国政府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坚定

立场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二、非选择题

26.党和国家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发展经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党的十六大又进一步作出“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配合西部大开发战略,由国家民委发起,国务院10多个部委共同参与的“兴边富民”行动正式启动。该行动旨在加大对边境地区的投入和帮扶力度,使沿边一线的各族群众集“边”脱贫,靠“边”致富。
(1)从政治常识角度说明,实施“兴边富民”行动的意义及怎样才能实现我国沿边地区的各族群众脱贫致富?
(2)用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说明国务院这一重大决策的意义。

27、在全国当选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会的宗教界人士有17000余人。他们代表宗教界通过人大政协会议参与国家大事和社会重大问题的决策,同时代表宗教界向党和政府反映宗教界和广大信教群众的意见、建议和意愿。近年来,政府有关部门办理答复全国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有关宗教方面的议案、提案超过50件。

(1) 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政治学道理?

(2) 谈谈做好宗教工作的意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A2.C3.A4.B5.C6.B7.B8.B9.C10.A11.D12.D13.C14.B15.C16.A17.B18.D19.B20.A21.D22.C23.B24.B25.B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意义:①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1分)②各民族共同繁荣,增进民族团结,增进各民族的爱国主义感情。(1分)③保持社会稳定,巩固边防安全。(1分)
措施:要实现沿边地区各族群众脱贫致富:第一,需要沿边地区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积极性,充分利用沿边地区的优势。(2分)第二,需要国家在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2分)第三,需要发达地区在人力、技术等方面的支援,与沿边各族人民共同发展,共同繁荣。(2分)

2)事物的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制约整体,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3分)国务院发起的“兴边富民”行动就是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关系的典型范例。(1分)我国的经济发展是一个整体。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沿边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经济却比较落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分)只有实施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使广大的沿边地区的各族群众脱贫致富,才能使我国经济全面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目标。(2分)

27、(1)①宗教界人士参与人大和政协,反映出同宗教界人士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相互尊重是中共党始终坚持的原则。②宗教界人士同社会其他各界人士一样,在政治上享有平等的民主权利,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③表明我国坚持中共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④表明我国坚持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都在政治上,经济上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广大信教群众是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

2)宗教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中处于重要地位。作好宗教工作,关系到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关系到我国的对外关系。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测试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