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学设计>> 哲学常识>> 第三课>>正文内容

说课: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说案)
大田五中 余家仓

说课程序:
一、 说教材分析
二、 说教与学的设计
1. 教学方法的应用
2. 学法的培养
三、 说教学过程的设计
四、 说板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1、【本课的地位和作用】:《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是高二哲学常识第三课第一节的第一框,是唯物辨证法中的很重要的一框,是从对立统一以及二者的关系阐述对立统一规律的内涵,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立统一规律是关于事物矛盾运动的根本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只有抓住对立统一规律,才能揭示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才能正确理解辩证法的其他内容。所以掌握矛盾的概念(即对立统一规律),在整个辨证法中起到一个基础作用,为后面所要学习的知识作好铺垫。
2、【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明确,没有一定的条件,矛盾双方是不会转化的,从而认识到无论在个人成长或是在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等各方面,都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向着有利方向转化;通过漫画,经典古诗词,了解既对立又统一的平衡美,提高审美情趣。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课前准备和课堂活动,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侧重学生主体的参与与体验过程,让学生从过程中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和探究,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立”、“统一”基本含义的教学,使学生对矛盾的概念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并能通过各种实例对矛盾的概念加以阐述,以培养学生辨证思维的能力,初步了解和掌握“具体——抽象——具体”的科学方法。
3、【教学重难点及依据】:
(1)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的含义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这是因为:
①矛盾概念是本课最基本的概念,只有真正搞懂了什么是矛盾,才有可能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关于矛盾问题的一系列基本观点,掌握矛盾分析的方法。
②对立统一的观点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起点。尽管高二学生在学习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中,已广泛接触过事物自身所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但毕竟没能从哲学的高度来进行思考和把握。
③哲学上的矛盾概念高度概括和抽象,对于刚刚接触这一概念的中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很大难度。从以往的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在理解矛盾概念时,疑难之点较多。因此,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把握矛盾概念,对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有着“奠基”、“启蒙”的重要意义。
(2)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是教学难点
这是一个比较深奥的问题,教材只是通过举例(自由和纪律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不可分割),要求学生知道这个结论,那么,这个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呢?教材并没有具体说明。



二、教与学的设计
  1.教学方法的应用
在本课教学中,主要应采用的教学方法是“问题讨论教学法”
问题讨论教学法是由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先提出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激活学生的思维,最后达到澄清事实,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
问题讨论教学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紧密围绕教材的内容进行设计,其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问题的设计和恰当提出,以及在问题讨论的组织作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全班或小组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达到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的课堂学习效果。
根据教学目的及教学重难点,在本课教学中,我设计了下列问题:
①关于对立:问题(略)
②关于对立统一的关系:问题(略)
问题讨论教学法,可以使在教学组织上坚持了民主、平等、合作探究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启发式的指导思想,既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发挥学生的群体教育功能。虽然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阐述的不尽相同,但可以相互参考与借鉴,旨在培养学生的求异性与批判性思维精神,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并在问题讨论的双边活动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合作关系。


2. 学法的培养:
在本课教学中,主要培养学生“自主性”、“合作与探究性”的学习方法,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方法指导是培养能力的主渠道。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既要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又要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触发学生的创造灵感,养成创新的思维习惯,使学生学会学习。
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变革教学方式,营造氛围。在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发现、创意、表达、交流的意识和技能。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通过设置情景和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最后发表自己的观点。
二是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培养学生发现性思维;同时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愉悦、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与探究,鼓励学生多提问题。促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通过让学生注意观察课本的漫画,然后提出与老师上课不同的问题。
三、 教学程序设计
1.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课本内容,老师根据教材设置相关问题,指导学生有针对性的预习
2.教学程序:


教学
环节教学内容及
教师调控学生
活动设 计 意 图时间
导入新课展示影片《泰坦尼克号》剪辑(1.片名出现;2.大船沉入水中;3.大船撞到冰山)教师设计问题。观赏影片,思考、交流、回答问题1.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为课堂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
2.结合设疑、启发引导学生,引出“矛盾”概念。6分钟
新课教学1矛盾的涵义。(指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体会一分为二的思想让学生体会一分为二的思想,并让学生按照书中所述的“地分为高山和平原,水分为淡水和咸水……气候分为冬和夏、春和秋”用其他内容把这个句子排列下去,目的就是让学生从大量的具体的事例中去引出抽象的矛盾概念——对立统一(这里需要选择其中一个例子来突破)。
2.对立统一的含义及关系
(1)对立(展示“对立”中的感性材料,引出对立的概念)列举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相互对立的现象,由于哲学的基本概念往往是抽象的,这一点,矛盾的概念更为突出。这就需要在课堂上始终掌握教学直观性原则,通过大量的感性材料和通俗的表述,如“对立”,这一点相对比较简单,可从学生自己列举的关于自然界、社会及思维的具体现象着手,引导学生概括出抽象的哲学概念。
———着重培养学生辨证抽象思维的能力。初步了解和掌握“具体——抽象——具体”的科学方法。7分钟
对“斗争性”的理解,教师设疑、引导、得出结论学生
思考 落实“以学为主,为学服务,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2)统一:
①依存:通过漫画情境讨论法a.甲乙所处的位置和神态及甲想剪乙头上的绳子说明了什么?
b.甲想剪乙头上的绳子,他敢剪吗?为什么?说明了什么?
观看漫画、思考和讨论回答问题利用漫画信息。旨在引导学生将抽象的理论通俗化、直观化,通过互动方式来启发引导学生突破教材重点、化解难点,以实现教学目标。
活动目的
(1)锻炼学生阅读漫画的能力。
①指导学生读画::读人——多少人?人的动作、神态。读物——什么物?物的象意义是什么?读言——人物语言、漫画标题、文字说明。
②指导学生想象:漫画表达一个什么思想?告诉人们或警示人们什么?
(2)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树立其作为学习的主体这样一种意识。
(3)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融洽师生关系。7分钟
②转化:教师设疑、(a为什么可以转化?b如何转化?c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举例分析,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学生
思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明确,没有一定的条件,矛盾双方是不会转化的,从而认识到无论在个人成长或是在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等各方面,都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向着有利方向转化(德育渗透)。8分钟
(3).对立统一二者不可分割。①(通过漫画情境讨论法)借助漫画“你敢剪吗” 设疑:如果某甲离开自己这一边,跳到对方一边跟对方在一块,行吗?会导致什么结果?这又说明什么?②通过经典古诗句教师引导、鼓励学生从两句诗歌中体会辨证思想、运用辨证思想,这样才能写出千古绝唱来。③设置讨论观看漫画、思考和回答问题;小组讨论学生讨论、发言,得出结论。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整合和理解;展示古诗词“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及王安石对此句的修改:“一鸟不鸣山更幽”,(让学生自己来分析,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引导、鼓励学生从两句诗歌中体会辨证思想、运用辨证思想,这样才能写出千古绝唱来。(体现对立统一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观)
10分钟
结尾多媒体显示狄更斯的文章朗诵狄更斯的文章再次体会矛盾的思想,进一步巩固消化新吸收的知识, 2
分钟
小结根据课堂板书,引导学生一起概括和归纳本课内容, 提高学生概括能力、展现教学内容的整体性3分钟
课后延伸展示十六大及十六届四中全会报告有关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论述设置问题。学生
思考、
练习1、有意识地结合时政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训练学生的思维。
2、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2分钟




②统一离不开对立


①对立离不开统一
②一定条件下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2)统一
(1)对立
(3)既包括事物内部也包括事物之间的联系
(3)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①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2)是对立统一的联系
(1)是一种联系
2.对立统一的的含义及关系
1.矛盾的含义
四、 板书设计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教学设计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