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学试题>> 哲学常识>> 期末测试>>正文内容

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测试题

卷(选择题 50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各级政府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大兴求真务实之分”。据此回答13题。

1.“求真务实”的观点

A.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B.承认世界是主观的

C.否认世界的客观物质性 D.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

2.之所以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C.精神和物质可以相互转化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3.做到“求真务实”,就要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讲实话、办实事、务实效 ③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据此回答45题。

4.之所以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因为它是

A.唯物主义哲学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B.唯心主义哲学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C.区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根本标志

D.所有哲学必然遇到而且必须回答的问题

5.下列说法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关系的是

A.心外无物 B.存在即被感知

C.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D.理生万物

2005422出版的《科学》杂志报道,喜马拉雅山上冰雪融化,已导致东南亚和南亚地区气候变化,让阿拉伯海的浮游藻类“疯长”不止。据此回答67题。

6.上述材料说明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C.整体与部分的联系 D.人们可以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7.上述材料启示我们

A.要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

B.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C.做工作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D.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承认联系的客观性

8.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则说:“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表明

A.前者承认运动是绝对的,后者否认相对静止

B.前者承认动中有静,后者承认静中有动

C.前者夸大物质的绝对运动,后者否认相对静止

D.前者离开物质谈运动,后者离开运动谈物质

中国成语中包含丰富的哲理。据此回答911题。

9.“未雨绸缪”这一做法包含的哲理是

A.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B.偶然和必然的关系

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D.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10.“舍卒保车”体现的辩证法原理是

A.主次矛盾辩证关系

B.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

C.整体与局部相互依赖,整体高于局部

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要按规律办事

11.“杞人忧天”错在

A.否认物质世界是运动的 B.否认世界的客观物质性

C.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D.否认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2005516《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可能更复杂、更突出。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正确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花更大气力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大力促进社会和谐。据此回答1214题。

12.之所以强调“必须正确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是因为

A.矛盾具有斗争性 B.矛盾具有统一性

C.矛盾具有普遍性 D.矛盾具有客观性

13.正确对待这些矛盾和问题,就必须

①敢于承认矛盾 ②敢于揭露矛盾 ③全面分析矛盾 ④促使矛盾激化,以便更快地解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大力促进社会和谐主要体现了

A.矛盾的统一性 B.矛盾的斗争性

C.矛盾的普遍性 D.矛盾的特殊性

2005630《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从我国国情和实际出发,坚持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不搞“三权鼎立”和“两院制”,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据此回答1516题。

15.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从我国国情和实际出发,从辩证法角度看,这是因为

A.物质决定意识 B.矛盾具有普遍性

C.矛盾具有客观性 D.矛盾具有特殊性

16.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体现了

A.物质和运动是辩证统一的

B.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

C.矛盾是对立性和统一性的辩证统一

D.矛盾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总体上是好的,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果,这是主流。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快,煤、电、油、运供不应求等新矛盾和新问题还没从根本上解决。若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局部问题就会演变发展为全局问题。据此回答1719题。

17.上述材料中对我国经济形势看法体现了

A.要分清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B.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C.要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D.要分清两点论和重点论

18.必须解决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这是因为

A.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B.不同质的矛盾要用不同质的方法去解决

C.矛盾普遍性要求敢于承认和解决矛盾

D.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9.我国为遏制投资过快增长势头,把投资增速控制在一定限度。这种做法的哲学依据是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B.要坚持适度原则

C.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D.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005627,胡锦涛同志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能源资源问题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我们要继续坚持立足国内的基本方针,加大国内资源勘探力度,加强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利用,积极开发水能资源,加快发展核电,鼓励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同时,要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资源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据此回答2022题。

20.我们要继续坚持立足国内的基本方针,是因为

A.利用本国资源有利于节约成本

B.事物内部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C.主要矛盾在事物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D.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21.要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资源合作,从哲学角度看,是因为

A.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B.外因对事物发展起加速作用

C.通过资源出口,有利于增加外汇收入

D.国际能源资源成本低,有利于我国提高经济效益

22.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是因为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B.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C.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D.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来说,改革会使绝大多数人受益,但是改革不是一首田园诗,它伴随着眼泪和痛苦。据此回答2325题。

23.“改革会使绝大多数人受益”,因此

A.改革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B.改革代表事物发展的方向

C.改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D.改革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24.改革“伴随着眼泪和痛苦”。这表明

A.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

C.新事物必定能够战胜旧事物

D.没有力量能够阻挡改革的步伐

25.改革的发展历程表明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量变就是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

C.事物发展是一直向前的

D.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是事物发展的途径

第Ⅱ卷(非选择题 50分)

二、非选择题

26材料一 20053月,胡锦涛总书记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四点意见: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材料二 2005年四五月份,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九二共识”、“一个中国”、“反对‘台独’”的原则下,相继访问大陆,并同胡锦涛总书记进行会谈,达成了“抛弃敌对,共谋和平发展”的共识。

请运用唯物论有关知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12分)

27200563,在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50周年之际,胡锦涛同志在“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院士座谈会上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正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我们一定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在实践中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创新的辩证法依据是什么?(6分)

2)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应怎样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6分)

28.《国务院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2005年是改革攻坚的关键一年,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把改革放到突出位置上,用更大的力量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改革进入攻坚阶段,面临着新的形势,体现着新的要求。正确把握攻坚阶段改革的特征,明确攻坚阶段改革的重点,是打好改革攻坚战的前提和基础。

请问: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理?是如何体现的?(12分)

29材料一 《经济日报》曾载文指出:“据日本有关机构调查,日元汇率每下跌1日元,丰田公司盈利可增加150亿日元、东芝公司增加50亿日元、日立公司增加20亿日元。”“日本有关当局对日元贬值一直袖手旁观,没有采取任何阻止日元下跌的措施,表现出一种放任日元贬值的姿态。”据此,有人认为,日元下跌对日本有利无弊。

材料二 表面上看,日元贬值有利于日本出口,然而,事物还有另一面。日元贬值令日本金融机构叫苦不迭,殃及日本股市下跌,加重了日本的信用危机。日元贬值对日本经济的副作用是长期且深远的,它不仅不利于日本经济的恢复,而且还可能引发全球性的经济恐慌。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与方法论?(2分)

2)这个对立在上述材料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12分)

参考答案

一、1A 2A 3D 4D 5C 6A 7D 8A 9A 10C 11D 12D 13A 14A 15D 16D 17C 18D 19B 20B 21A 22D 23D 24B 25D

二、26.①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平统一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一段时期以来,陈水扁当局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造成了台海两岸局势的紧张,让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对台湾的前途和个人生存发展担心,台湾同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望和平稳定发展,希望改善和促进两岸关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以及连战、宋楚瑜访问大陆的举措,正是洞察民意、顺应民心所作的决定,这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表现。(6分)②辩证唯物论认为,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以及国亲两党和共产党在发展两岸关系上所取得的共同认知,必将对密切两岸经贸文化交流、逐步构建两岸和平稳定发展的框架产生深远的影响。(6分)

27.(1)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坚持发展的观点,就必须站在事物前进的立场上,与时俱进,积极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6分)

2)①培养创新精神必须同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结合起来,因此,培养创新精神必须要支持和拥护改革事业,并以不断的创新推动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②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要靠不断创新,而创新就要靠人才,特别要靠不断涌现出来的年轻人才。因此,培养创新精神必须和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③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必须反对一切静止的观点,反对思想僵化、安于现状的观念。(6分)

28.①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材料指出“2005年是改革攻坚的关键一年”,以及“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均反映了这一道理。(6分)②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因此我们做工作必须抓住重点和关键。材料强调的“把改革放到突出位置上,用更大的力量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以及“明确攻坚阶段改革的重点”,均反映了这一道理。(6分)

29.(1两则材料反映了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2分)

2)材料一中忽视日元贬值对日本发展的影响,与材料二中强调日元贬值“不仅不利于日本经济的恢复,而且还可能引发全球性的经济恐慌”,均反映了孤立观点与联系观点的对立;(4分)材料一中有关当局对日元贬值“袖手旁观”,不从长远看问题,与材料二中“日元贬值对日本经济的副作用是长期且深远的”,均反映了静止观点与发展观点的对立;(4分)材料一中“有人认为,日元下跌对日本有利无弊”,与材料二看到“日元贬值有利于日本出口,然而,事物还有另一面”,均反映了片面观点与全面观点的对立。(4分)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测试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