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高考园地>> 高考分析>>正文内容

2007年全国高考文综政治课的复习技巧

明确方向 沉着应对

按照2005年、2006年考试说明的要求,今年文科综合试题命题的指导思想笔者认为仍是以现实问题立意,以问题为出发点,通过特定材料和情境的设计,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关注我国社会发展与国情;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强调考查考生对文科各学科知识的整体把握,以及多角度、多层次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文综测试的内容,并未脱离高中学生已具有的文科各单学科知识体系,而是以学生所学的各科知识为载体或背景,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问题。因此在有限时间里,提高政治课复习效率,取得满意成绩既要明确考试方向,又要沉着应对,方法得当。

一、夯实基础知识,建构知识网络

对高中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知识体系要熟悉准确掌握,做到“烂熟于心”(这也是高考考查的记忆能力)。要做到这一点,一是增加看书的遍数,提高复习的速度,二是做到节节有归纳,章章有总结,课课有体系,把所学知识形成立体的网络,以备需要时随时去搜索和采集。

例如:高一《经济常识》中,“国家的宏观调控”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对于这样一个考点的把握,决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个个相关知识要素的记忆,而应该找出这一知识点相关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抓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环节,从总体上构建这一知识点的逻辑框架。

首先,要准确理解什么是国家的宏观调控。国家宏观调控就是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它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其次,要掌握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即“为什么”。

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市场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如:国防、消防、治安等公共消费是市场不能调节的;那些会对公民的身体健康、社会治安、社会风气带来损害的物品和行业是市场不可以调节的。二是市场本身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缺陷,会带来资源的浪费和经济的波动,引发社会矛盾,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把市场调控这只“无形的手”和国家宏观调控这只“有形的手”有机结合。

其次,在掌握以上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再纵向把握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在教材中的联系和渗透。此外,还要注意国家有关经济方面的新政策和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通过对这些相关知识进行有机的整合,就会形成对宏观调控知识的全方位的认识和把握,从而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经济手段如第五课《财政与税收》中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或稳健的财政政策或从紧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第六课《银行和储蓄者》中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利率政策和信贷政策;第四课《产业和劳动者》中,国家实行相关产业政策,调整经济结构。法律手段涉及第二课中的“市场经济特征”,第三课《企业和经营者》中“国家保护正当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第七课《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中的“市场交易原则”、“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等。行政手段如行政命令、行政制度、行政规章和条例等。

再次,对这一知识点的具体运用。这就需要在有机把握以上内容的基础上,留意、关心一些近期国家经济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如《义务教育法》的修订、中国人民银行利率的上调、药品安全问题、《反垄断法草案原则》的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国务院严厉查处新丰电厂事件、、整顿市场经济秩序、重大税案查处、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等,这些都是国家在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在复习过程中,如果教师、学生能以这样的思维去学习、把握教材,所掌握的知识就不会是零散的、平面的,从而大大提高我们的复习效果。

二、热点问题宏观把握,微观切入

高考是为国家选拔人才的考试,所以它既要体现国家意志,又要符合国家素质教育的改革方向。对于考生来说,既要灵活掌握所学基础知识,又要关心时政,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对国际国内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环保等热点问题,要熟悉掌握其时代背景、发展过程,引发的事件、导致的后果。

如:对河南率先立法保护农民工权益的理论思考,背景材料:2006 7 21 日河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公布了《河南省进城务工就业人员权益保障条例 ( 草案 ) ( 以下简称条例 ), 公开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专门以地方性法规立法保护农民工权益这在全国还是首次。条例在劳动同、工资支付、社会保险、劳动用工等方面 , 对农民工的权利、用人单位的义务等作了明确规定 , 使农民合法权益的保护有法律保障

这是2007年备战高考必须掌握的一个热点问题。对农民工的权利、义务等规定 ,从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产生的影响,以及我国政府尊重和保护人权 , 重视保护弱势群体所做出的努力和工作,其现实和深远意义,都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清楚,这就是宏观把握。

文综考试的特点不是考纯时政,而是从问题出发通过特定材料和情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侧面设计系列问题,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整合知识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以及组织语言能力。因此一定要根据问题设计若干个不同的切入点,如:

1.从经济常识角度思考

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

条例对农民工的权利、用人单位的义务等作了明确规定 , 规范了市场经济秩序,有利于制止不正当竞争,有利于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体现了市场经济活动的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同时,也说明了市场经济运行必须以健全面法制为基础 , 使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经济活动能够依据市场经济法规进行。

劳动者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保障劳动者享有的基本权利是保障和落实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条例规定了用人单位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农民工工资、支付农民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要为农民工缴纳各项社会保险、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 , 享有当地居民子女同等的权利等内容 , 这些都充分保护了农民工的权益,有利于充分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从哲学常识角度思考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农民工是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为我国的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其流动性大、风险大、收入低,且权益难以得到保障,这已成为近年来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条例正是基于对上述实际情况的清醒认识而制定的。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没有权利,也就无所谓义务。只有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 才能充分体现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条例将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以法律条文的形式确定下来坚持了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统

3.从政治常识角度思考

. 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条例解决了农民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 我国的国家机构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悍卫者 , 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条例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 , 说明我国政府尊重和保护人权 , 重视保护弱势群体 , 这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 维护社会稳定。

.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 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目前我国的法律体系中缺乏专门对农民工的权益实施保护的细则河南省门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立法保护农民工权益 , 说明国家的法律体系正在不断完善。

然后运用教材的相关知识联系材料组织答案。并能运用历史、地理等相关知识进行综合分析。

三、掌握解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

文综试题的设计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把问题编制在特定的情景材料之中,如何提高得分率是每个考生十分重视而又感到困惑的问题。在做好以上知识和热点问题的准备之后,还需要有针对性的做一些练习题,训练答题方法,掌握解题技巧。

第一,认真读题审题,读懂材料在说什么,从中提取有用信息;读清设问在问什么,搞清设问的特殊指向性,即从什么角度,运用什么知识,切忌没读清题意就盲目作答,那只会下笔千言离题太远,影响得分。

第二,联系教材,史料结合。针对问题,反馈教材,发散思维,找准切入知识的角度,一般会涉及多个角度,把这些知识点一一罗列出来,然后,联系材料概括作答。

第三,组织答案,赏心悦目。答案要序号化、段落化、整齐化。字迹要整洁,语言要流畅。这些都是影响得分的因素。

四、培养规范化答题的能力

能力考查为核心的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规范化答题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和暴露出来。规范化答题问题已成为教师和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
1.答题不规范的表现

答题方向性错误,即就是答非所问。例如,题目要求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回答学生却用政治常识解答;题目要求用辩证法的知识,学生用唯物论的知识来解答。

没有使用政治学科专业术语答题。例如,在讲通货膨胀时不讲国家发行纸币多了而是说成是国家把钱发多了;物质决定意识说成物质决定想法;国家职能说是国家做事等等。

使用专业术语不规范,导致文字表达不准确,甚至表述错误。例如,人民民主专政写成公民民主专政;矛盾的斗争性说成是矛盾的战斗性;经济效益的提高写成利润的提高等等。

文字叙述缺乏完整性、条理性和简洁性,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准”的现象。主要表现有:(1)答不出或答不全要点。例如,2003年政治高考试题(广东卷)第36题“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制造矛盾越多越能推动事物发展”,很多考生答不出“矛盾是客观的,人为制造矛盾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这两点。 (2)总担心答不全,画蛇添足,有用无用的写一大片,让教师去找答案、结果,或者由于出现了错误性的表述,使原本正确的那部分答案也不能得分了。

2.学生答题不规范化的原因

答题技巧和文字表达能力方面的缺陷和不足是学生答题不规范的直接原因,但也是表面原因。除此之外,还有其深层次的原因。例如,答非所问不仅仅是因为粗心造成。对于部分学生来说,由于对题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原理缺乏深刻的理解而导致读不懂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再如,关于不使用专业术语答题的缺陷,表面原因可归结为答题技巧的问题,但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是其知识结构中根本就没有用于解答该题所需的专业术语,还可能是由于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系统性而导致对知识提取上的障碍等方面的原因。

总之,学生答题不规范的原因,既有直接的表面的原因,又有深层次的原因。直接原因是答题技巧和文字表达能力方面的缺陷,深层次的原因是知识结构的欠缺,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显得陈旧,不适应高考能力测试的要求。

3.规范化答题的要求

要求使用政治学科专业术语进行答题,而不能使用生活化语言去答题。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都是专业术浯,如经济常识中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价值规律等等;哲学常识中的物质、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量变、质变、认识、实践、人生价值等等;政治常识中的国家职能、国家政体、共和制、民主权利、依法治国、国家利益、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等。

使用专业术语答题时一定要做到科学、严谨、准确。例如,意识的能动作用不能写成意识的反作用,人民民主专政不能写成人民专政,宗教信仰自由不能写成宗教自由,对人民负责原则不能写成对人负责原则等等。

使用专业术语答题时要注意文字叙述的逻辑性、条理性和完整性。既要做到浯言精练,又要答全要点,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答案和参考答案接近一致。以2003年高考政治试题(广东卷)第36题为例: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制造矛盾越多越能推动事物发展。本题的用意有二:一是考查考生对矛盾概念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对该题的辨析,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二是希望引导学生注重对书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学习和掌握。此题要求考生紧紧抓住矛盾概念,运用所学辩证法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对之进行层层分析。在辨析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思维的清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里的矛盾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这种矛盾不同逻辑矛盾,也不同于人为制造的矛盾,人为制造的矛盾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考生若能从这几个方面思考的话,那就很少失分,反之较易失分。

4.培养学生答题规范化的策略

构建全面、系统的学科知识结构是进行规范化答题的基础。所谓全面是指知识结构中须包含考试说明中所要求掌握的所有知识点,为进行规范化答题做好相应的知识储备。所谓系统,就是要对众多的知识点进行良好的组织,在大脑中形成有序的而非零散的知识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在解决问题时对所需的知识点专业术语进行有效而快速的提取和运用,否则则是“巧妇难以无米之吹”,要构建这种应用功能强大的知识系统,必须抛弃陈旧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和消极、被动、机械的学习方法,采用研究式、探索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建立以学科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能力结构是提高答题的针对性、逻辑性、条理性的关键。在复习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和交流,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精选典型试题进行思维训练(平时加强简答题和辨析题的训练);对照标准答案进行反复分析理解;对答题中出现的不规范化的问题及时点拨,以帮助学生自我反思等。

掌握规范化答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第一、要确保答题的大方向不能错,一定要认真审题,逐字逐句看清楚,提取一切有效信息,挖掘一切隐含条件,排除干扰信息和迷惑条件,并完成以下思维要点:(1)辨明试题的指向,明确试题的设问点,问什么,答什么,避免答非所问。(2)分析命题者的意图,明确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范围。(3)排除思维定势的影响,越是似曾相识的题目,越要小心,不能简单地用已做过的类似题目的思维去解答。

第二、在保证答题大方向正确的前提下,努力提高答题的准确性、科学性、完整性和简洁性,通过完美的回答来展现自己的能力。具体方法技巧如下:

1)缩小包围圈,提高答题的准确性。例如,题目涉及哲学知识时,首先要确定题目考查的是哪个知识板块,然后再考虑属于该知识板块内的哪一方面的内容,哪个知识点。若考查的是唯物论的内容,则应考虑物质与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同理,若考查的是辩证法的内容,则应考虑其为矛盾、发展、联系知识等;若考查的是认识论的内容,则为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现象和本质等知识;若考查的是价值论,则为高二第6课、第7课的内容。

2)正确选用高中政治专业术语答题,提高用词的科学性、规范性,尽量使用教材上的基本概念、原理答。由于经济问题、政治问题规律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多样性和特殊性,因此,对这些现象进行概括分析时,常用“一般情况下”“多数是”和“绝大多数”等词语来描述,而不能一言概之。

3)多角度思考问题,确保答案的完整性。审题时要注意设问的关键词,如要求对中美关系现状评价,其中“现状”两个字就是一个关键词,暗示既要做正面的评价,又要指出其存在的问题。

4)梳理答题要点,提高叙述的简洁性。这样既可以表明对问题有着深刻的理解,而且节约了时间,也有利于阅卷者尽快发现答案的采分点。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正确性没有把握的内容尽量不要写,以免影响原本正确的那部分内容的得分。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专题复习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