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素材资源>> 文本素材>> 政治生活>> 第四单元>>正文内容

领事保护彰显中国外交“以人为本”理念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新华网北京8月31日电 (记者 白洁)2007年4月30日12时05分(北京时间17时05分),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东南郊某空军基地。遭反政府武装劫持的7名中方人员在经历了150多个小时的惊心动魄之后,乘坐小型军用飞机平安抵达这里。

从中国驻埃塞俄比亚大使手中接过鲜花,与参与营救人员热情拥抱,在“大家受惊了”、“欢迎平安归来”的亲切问候声中,获救人员抑制不住激动的泪水……

这一幕只是中国每年大量领事保护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随着出境公民人数的不断增多,中国政府更加重视保护海外中国公民和法人安全和正当权益的领事保护工作。领事保护,这一面向海外中国公民和法人的服务,正日益发挥着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

海外安全形势严峻 领事保护面临新挑战

2007年1月,中国工人在尼日利亚两次被绑架。4月,中石化在埃塞俄比亚项目组遇袭。6月,7名中国人在巴基斯坦被绑架。7月,1名中核公司员工在尼日尔北部被绑架;4名中国公民在巴基斯坦遇袭……

一桩桩涉及海外中国公民的安全事件凸显了2007年依然严峻的海外中国公民安全形势。随着全球范围内局部动荡频发、恐怖袭击猖獗,自然灾害、流行疾病、环境污染等不确定因素的增加,海外安全状况也越来越复杂。

据外交部领事司司长魏苇介绍,2007年,中国公民在海外遭绑架等恶性事件非常突出,仅上半年就发生针对海外中国公民的绑架案件8起。

2006年,中国政府先后4次从所罗门、东帝汶、黎巴嫩、汤加协助800余名中国公民撤离。

外交部数据显示,从建国初期至1979年,中国公民出境总人数仅为28万人次。而如今,仅2006年一年,中国公民出境人数就达3452万人次,是改革开放前30年总和的120多倍。

与此同时,我国公民和企业积极参与境外经济活动,海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日益扩大。截至2006年底,境外中资企业累计达1万余家,中国对外投资、承包工程、劳务合作等业务遍及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各类外派劳务人员67.5万人。

2006年,外交部及驻外使领馆处理各类领事保护案件3.1万余起,比2005年持续增加。

这意味着,平均每天至少有数百名身在海外的中国人遭遇各种困境,而外交部及驻外使领馆平均每天要处理100多起案件。

魏苇表示,领事保护发案量逐年上升的背后是海外公民数量的持续增加和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安全形势相互交织。案件类型从传统向非传统领域发展,规模和复杂性超过以往。重大突发性领保案件频发,时有全球多点同时爆发的态势,为领事保护工作提出了新挑战。

重大领保举措相继出台 为海外中国人保驾护航

显著增长的海外中国公民和企业的数量,以及日趋复杂的海外安全局势,中国公民和企业的领事保护已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国家主席胡锦涛指出:“中国有13亿人口,我们珍惜每一位同胞的生命,决不容许恐怖主义威胁中国公民的人身安全,中国政府将尽最大努力确保境外中国公民的安全。”

温家宝总理把依法保护在海外我公民、法人合法权益纳入了《政府工作报告》。

据外交部官员介绍,现在每逢重大突发性领事保护案件发生时,中央领导同志都做出重要批示。

2004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由外交部牵头、国务院有关部门参加的境外中国公民和机构安全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成立,统一指挥、协调境外涉中国公民和企业的重大领事保护事件的处置工作,以加快重大危机事件的外交解决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据介绍,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两年多来,共计召开紧急协调会40余次,妥善处置了印度洋海啸紧急救援、黎以冲突、所罗门群岛骚乱撤侨、中石化驻埃塞俄比亚项目组遭袭击、中国公民在巴基斯坦被杀害等20多起重特大突发领事保护事件。

一系列加大领事保护力度的措施在这一制度框架下相继出台:

2006年5月29日,外交部在领事司内设立领事保护处。这是中国首次设立一个部门,专门处理和协调海外中国公民和法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工作。

2007年3月,外交部根据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的建议,开始研究分阶段推动领事保护立法,规范领事保护工作。

2007年8月23日,领事保护处正式升格成为领事保护中心,以进一步整合资源,提升预警、处置、宣传和立法等方面的协调行动能力,更好地应对日益增多的领事保护工作需求。

两年多来,无论是处理重大突发性事件,还是日常办案,外交部在中央其他部门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协作下,积极开展我海外公民与法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工作。

两年多来,面对当地各异的社会情况与治安状况,驻外使领馆都积极做驻在国政府有关部门工作,全力处理每一起领事保护个案。

领事司司长魏苇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目前外交部应急协调处理机制“运行高效、顺畅”,在领事保护工作中发挥了日益突出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机制将不断走向成熟。”

8月31日,部际联席会议第二次全体成员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务委员唐家璇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部级联席会议召集人、外交部长杨洁篪作工作报告。

会议要求各部门、各地方把保护境外中国公民和机构安全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健全相应机制,同时加强对境外安全形势的研判,不断增强防范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中国外交因应形势 积极践行“以人为本、外交为民”理念

2007年8月21日,外交部在其网站上公布了最新版《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并在首都机场免费向公众发放。甫一问世,这份近两万字的小册子便受到媒体和公众的热捧。

短短几个小时,网页转载数便高达百余次;与之相关的评论和解读更是在接下来几天占据了各大媒体的重要位置,公众对于领事保护的关心程度可见一斑。

一次次海外紧急救助、一场场撤侨行动,让越来越多的海内外中国人熟悉了一个原本陌生的外交术语“领事保护”。“领事保护”也使海内外中国人更切实地感受到了祖国的温暖。

虽说从2000年至今,中国外交部已是第三度颁发《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但新版本所增加的信息内容与其通俗易懂的特点,以及专司领事工作的职能机构的升级依然让人强烈感觉到中国外交正在悄悄发生的变革。

美国《侨报》在其社论中说到,“从只看重事关国家利益这样的‘高级事务’,到关注涉及中国公民、侨民等民间利益的‘低级事务’,新中国外交正在进入‘民本时代’。”

中国目前已与169个国家建交,设有240多个驻外机构,2000多名常驻外交领事机构人员。这些驻外使领馆和驻外领事官员也是中国公民和企业在海外寻求帮助的温暖港湾和“亲人”。

外交部一位工作人员曾这样对记者说:“无论在世界任何地方发生任何紧急突发事件,我们首先会条件反射式地想到有没有涉及到中国公民。”

不仅身处海外的中国人成为领事保护的受益者,很多即将踏出国门的中国老百姓也越来越多地把目光投向“领事保护”。

“赴西班牙巴塞罗那旅行请注意安全”;“在伊朗中国公民请勿随意拍照”;“商旅平安100问--中国人在巴基斯坦”……这些发布在外交部网站上的出国“温馨提醒”,传递的也正是中国外交细致入微的亲民关怀。

据统计,2006年,外交部共发布领事新闻400余条,出国提醒和须知近400条,比去年增加了约50%。这些信息从气候灾害警报到各国礼仪介绍,从旅游风光到经商劳务,内容全面,涵盖广泛,为中国公民走出国门提供了便捷服务。

魏苇说,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加强领事保护预防和应急机制建设,更好地整合资源,提升工作能力,通过不懈努力,把中国政府的关怀与爱护传递到每一个身居海外的中国公民心中。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政治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