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学设计>> 哲学常识>> 第二课>>正文内容

教学设计:哲学常识第14课时讲学稿:第二课第二节第一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姓名: 班级: 学号:

高二政治讲学稿 哲学常识第14课时

第二课第二节第一框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本框重点: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本框难点: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一、问题导学:

1.什么是运动?什么是静止?物质的唯一特性与根本属性分别是什么?

2.物质和运动是什么关系?运动和静止是什么关系?

二、思维拓展:

⑴“刻舟求剑”故事中楚国人的观点是什么?英国毕尔生“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的观点又是什么观点?

⑵赫拉克里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鲁普则认为“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你认为应该怎样评述以上两个人的观点?

三.重难点解析

正确理解联系与运动的关系

⑴事物内部诸要素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构成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动力源泉,没有联系就谈不上运动。

⑵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构成或表现出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任何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要用过去形态、现在形态和未来形态去构成和表现。没有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就无法理解运动和发展,也无法表现运动和变化。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原理及方法论要求(识记)

⑴原理内容: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质物是运动的主体,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离开运动谈物质或离开物质谈运动都是错误的。

⑵方法论:看待和分析任何事物,都不能把它看成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在运动中把握事物,不能静止地看问题,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⑶错误倾向: 我们既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的原理和方法论要求(识记)

⑴原理内容: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⑵方法论: 我们既要承认事物的绝对运动,又要看到事物在运动中存在着相对静止,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⑶错误倾向:一是否认运动的绝对性,片面夸大相对静止,把世界说成是绝对静止不变的;二是否认相对静止,借口事物的运动变化,否认静止的存在,否认事物的稳定性,把事物说成是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东西。

理解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是应注意

⑴不能把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等同于物质的根本特征(客观实在性能)。

⑵不能把静止理解为绝对不运动。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形式。

⑶不能把运动仅仅理解为位置位移,还包括数量的增减和性质的变化。

四.课堂练习:

对于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历来有不同的观点,回答13题。

⒈“刻舟求剑”中那个楚国人的观点

①否认了相对静止的存在 ②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③片面夸大了相对静止

④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⒉唐代和尚慧能评论“时有风吹帆动”时认为,“不是风动,不是帆动,仁者心动”。慧能的观点

A、认为事物是运动与静止的统一 B、否认了事物的变化发展

C、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 D、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

⒊慧能和楚国人的共同错误是

A、割裂了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B、否认了运动的客观性

C、承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D、否认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⒋赫拉克里特认为,物质世界不是静止不动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这句话包含的物质和运动关系的哲学观点是

①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②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③物质世界是永恒运动的

④宇宙中静止的事物是是不存在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①④

⒌运动的绝对性是指

A、运动的无条件性 B、运动有条件性 C、运动的可知性 D、运动形式的多样性

⒍静止是

①运动的特殊状态 ②一种不显著的运动 ③绝对的不动

④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和事物在一定时期内没有发生质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⒎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用这种观点分析“稳如泰山”,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它是错误的,否认了事物是相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B、它是正确的,从相对静止的角度来说,他并不否认事物的绝对运动

C、它有正确的一面,即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但又否认了事物的绝对运动

D、它是错误的,认为静止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⒏哲学上讲的运动是

A、一切客观物体的位置位移 B、生命有机体的新陈代谢

C、人伦事理和社会风气 D、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

⒐恩格斯指出:“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无论何时何地,都没有也不可能有不运动的物质”。这一论断表明

A、运动是物质的主体 B、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与运动不可分

C、物质运动是有条件的、绝对的 D、物质只有运动没有静止

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下列说法中与此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A、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B、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C、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D、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1.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者含动,动不舍静。”下列观点与之相符的是

A.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B.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C.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 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㈤课堂笔记

㈥纠错反思

(七)上框题答案:⑴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循环经济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体,它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⑵联系具有多样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体现了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循环经济的流程还体现出当个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⑶循环经济表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起新的具体的联系,以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教学设计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