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学试题>> 哲学常识>> 哲学下册>>正文内容

宜昌市二中哲学常识第五课单元测试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4分)

2003年11月14日,狮子座流星暴雨再次约会地球。我国的一些天文爱好者观测到了这一天文奇观。在这一现象出现之前,国际国内的天文学家对此做出了准确预测。据此回答1——2题

1.狮子座流星暴雨的出现蕴含的哲理是

A.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不可分割的

B.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

C.整体和部分是不可分割的

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国际国内天文学家对狮子座流星暴雨的准确预测说明

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B.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C.人具有自觉能动性,在实践基础上所形成的认识具有预见性

D.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越来越有创造性

材料

加工厂

产品

(原料)

(人脑)

(产品)

感性材料

开动脑筋

理性认识

运用所学知识,完成3——5题

3.上图所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理性认识可靠,感性认识不可靠

B.感性认识是入门的先导,理性认识才是认识的目的

C.人的认识滞后于社会实践

D.实现有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4.根据图示.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上,看法既唯物又辩证的是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B.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C.感性认识丰富、具体,理性认识深刻、抽象

D.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并反作用于感性认识

5.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因为

A.理性认识对实践有重大作用,而感性认识是无用的

B.感性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而理性认识都是正确的

C.对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能更好的指导实践

D.认识的目的在于获得理性认识

我国著名科学家严济慈在回答发展科学、做学问的主要经验时,经常讲这样一句话:“敢于好高骛远,善于实事求是。”运用所学知识,完成6——7题

6.从哲学上看,“敢于好高骛远”是指

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不切合实际的幻想

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观因素的制约

D.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

7.上述说法就是要求我们

A.坚持从实际出发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B.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C.必须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

D.办事情必须尊重客观条件

中国的“法轮功”和美国的“人民圣殿教”等世界上的一切邪教,有一些共同特点:

第一,教主万能——自诩自己是万能的神或神的化身;第二,教义万能——自称能取代世界上一切学说,是宇宙的终极真理,第三,教力万能——自谓无所不能,尽可为所欲为;第四,地球无能——宣称地球末日来临,人的灵魂只能超度进入天国;第五,国家和政府无能——胆敢践踏法律,违法犯罪。邪教的思想本质就是唯心主义。

8.上述观点说明

A.人们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去伪存真”,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

B.现象是本质的表现形式

C.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D.本质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东西,是事物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

“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是看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中。”

9.这句话体现了下列哲理

A.假象以歪曲的形式反映本质

B.有些事物本质不同,但现象上可能有某些类似之处

C.事物的现象不一定要反映事物的本质

D.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科学家进行了无数次的实验、论证,10月16日电16日6时23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地面搜索人员发现完好无损的神舟五号返回舱,实际降落地点距理论降落地点仅4.8公里。据此回答10—12题:

10.上述材料说明

A.意识能够对神舟五号产生重大影响

B神舟五号与人的活动密切相关

C.人们在实践基础上所形成的认识具有预见性

D.对神舟五号降落的预测取决于神舟五号本身

11.上述材料还告诉我们

A.人可以改造规律、改造世界

B.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C.人类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挑战自然

D.科学的实践活动能决定自然

12.关于条件、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无条件的,人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有条件的,是受客观物质条件制约的

B.条件不具备,需要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创造条件,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人们才能按客观规律办事

C.条件具备了,人们就按规律办事,不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D.人们按规律办事,要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很重要

据专家介绍,消费4000张贺卡就等于毁掉一棵大树。马上又要过新年,为了保护环境,一些大中小学开展了“减卡救树”活动,倡议“少寄一张贺卡,多留一片绿色”。

13.这件事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B.科学的预见离不开对客观规律的认识

C.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和提高的

D.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的根本任务

14。下列属于认识的第二次飞跃的是

A.制定“九五”计划的过程

B.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的过程

C.李四光发现我国地质成油规律的过程

D.根据李四光的理论,我国相继开发大庆等油田的过程

2003年10月27日13时35分,云南永胜县发生6.0级强烈地震。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害是巨大的,为了预防地震,许多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研究,但迄今为止人们还不能完全准确地预报地震,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人们对它们的观测资料有限。据此回答15——16题

15.人们还不能完全准确地预报地震,这说明

A.人们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B.每一时期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

C.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

D.人们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不是轻而易举的

16.由于人们对地震的观测资料有限,因而人们对它们的预报能力不高。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有区别的

B.占有感性材料是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关键

C.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条件的

D.只有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感性认识才有可能上升为理性认识

我们不仅要善于在实践中坚持和创造性地运用邓小平理论,而且要善于通过分析和总结从中提炼出规律性的认识和结论,继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据此回答17——18题

17.上述材料表明

①创造性思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②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③认识要不断深化,不断扩展 ④认识和改造世界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8.分析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非常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对于分析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只有对各要素作出周密的分析,才可能进行正确的综合,从而正确地认识事物②只要对事物各要素进行分析,就能正确地认识事物③分析不是单纯的“分”,它与综合密不可分④分析方法如果不当,就不能真正地认识事物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小灵、小敏在参加冬令营活动时迷路,天色渐晚,想点火求救,却找不到火源。于是他们找来几段干稻草.用随身携带的药棉裹紧.封住两头放在木板上.以另一块木板压住,朝一个方向不断转动。当稻草碾碎闻到焦味时,棉条断开.稻草遇氧而燃.终获火种.两人很快获救脱险。据此回答19—21题:

19.小灵、小敏取火成功,是由于他们

A.承认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 B.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分清主流和支流 D.坚持在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

20.小灵、小敏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充分表现出他们能正确认识和处理

A.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B.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C.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 D.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21.取火成功启示我们,要解决好实际问题,除了应具备必要的知识,还要善于

A.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B.掌握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C.通过实践发现新的规律 D.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22.概念、判断和推理在逻辑上的联系是

①只有运用概念,才能作出判断,判断又是组成推理的条件②概念的内涵是否正确,

直接影响判断的真假,前后一致的判断是正确推理的前提③概念和判断的外延,是推理的前提④运用概念、判断、推理都是为了正确地认识事物

A.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①④

二、简答题

23、(14分)达尔文于1859年发《物种起源》,历经23年。他回忆自己的科学生涯时,讲了许多总结性的话:

“在美洲看到的许多事实给了我很深的印象”,“在观察和收集资料方面,勤奋努力”,“极其广泛地搜集事实”、“同经验丰富的动物育种家、园艺工作者进行交谈”……

“我专心思考这个问题”,“我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始终没有间断过”,“在长期思考任何问题方面,有无限的耐心”,“有相当好的创造发明本领和合理的想法”……

“我热爱科学”,“我对自己这种勤奋精神到现在还是很感惊奇”……

达尔文的上述总结主要体现了认识论的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

24、(12分)2002年7月4日,我国在黄河小浪底水库进行了一次调水调沙试验,利用人造洪水,以2600立方米每秒的较大流量,持续放水11天,对黄河下游地上悬河进行冲刷减淤,这是人类首次在原型河床内进行调水调沙试验,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被称为世界水利史上最伟大的治沙实践。专家们通过对黄河数百场典型洪水的分析和数十次河道模型试验后得出结论:黄河下游维持2500立方米每秒以上的流量,再配以适当的含沙量,最有利于冲刷河槽,夹沙入海。因此,专家们改变过去以加高河堤对付河床

淤积,让黄河牵着鼻子走的被动思维模式,创造性地通过人工手段,人为实现理想的水沙比例,有计划地冲刷河道,使之符合下游河道的输沙规律,达到河床不淤积的目的。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哲学常识,回答下列问题:

1)怎样才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2)根据(1)的结论,说明专家们是如何科学治理黄河下游的“地上悬河”现象的?

三、辨析题

25、(12分)有人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也有人说:“不要相信你的眼睛,要相信你的大脑”。你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

四、材料说明题

26、(18分)中新网北京2003年5月23日消息:由澳大利亚专家领导的一组国际科学家宣称,他们已证实爱因斯坦的“黑能源”理论。爱因斯坦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发展出“黑能源”理论,但后来又放弃此一理论,声称是他“最大的错误”。此一理论认为,宇宙大多为数量不明的加速宇宙不断扩张的“黑能源”所组成。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宇宙论者柯利斯解释说,这一理论在当今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

可以用来证实有关宇宙因“大爆炸”而产生的理论。柯利斯说,最大的突破在于证实了爱因斯坦的“黑能源”理论。爱因斯坦本人当年放弃了自己的这一理论,因为他不敢相信这一理论下当有的宇宙扩张速度。

柯利斯和他的同僚还说,他们现在可以宣称知道“宇宙的结构”:由百分之五的一般物质、百分之二十五的“黑物质”和百分之七十的爱因斯坦所谓的“黑能源”组成。

运用认识论的相关原理,对上述材料进行简要分析。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测试题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