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课程改革>> 教材解读>>正文内容

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架桥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人教版高一《经济生活》教材图文并茂,格式新颖,叙述亲切,文字生动活泼,一改传统政治教材晦涩、严肃的理论面孔,给同学们愉悦的第一印象。教材开首的《致同学们》一文,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引领学生了解该书的行文特点、基本架构、阅读方法,恰如一位智者给莘莘学子施以学法指导,温馨不已。“让我们共同走进经济生活”与“祝你学习成功”两句结束语,画龙点睛,道出了该书人文关爱的编辑主题。

纵贯全书,我们惊奇地发现,该书完成了一个基本的但又是至关重要的理念超越──以学生的学习为本。该书已经不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简单压缩,“高处不胜寒”的某些理论悄然退出课本,基础性特征明显;不再充当行政命令传声筒,人为地把丰富多彩的经济理论做出简单的阶级划分;即使在事例、资料编辑时,也不再像传道者那样居高临下,而采用了“史论结合、事论结合”的叙述方式,把基本经济理论寓于案例之中娓娓道出,让人觉得编者与同学面对面,百般惬意。教材倾向于不直接给出结论,而是通过必要的设问、激疑、引导和分析,注重经济概念形成性的描述,引导学生投身课本,充分讨论,领悟结论,从而把博大精深的经济理论呈现得更加自然,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该书还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审视教材,把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重整、简化成为四个单元共12课,又在第一单元就设置了“生活与消费”问题,从衣食住行的各个角度向同学们介绍了“神奇的货币”、“多变的物价”和“多彩的消费”等知识,并在之后的单元中才开始阐述生产、分配、市场经济等理论问题,这是对传统教材按照“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编辑逻辑的一次颠覆,体现了专家和编者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整个教材的知识展示由单元、课题、框题、目题四个层次组成,既有正文阐述,又有辅助文解释、综合探究等学习环节,各个部分在具体要求、呈现方式上有所区别,但在内容上相互关照,浑然一体。因此,新课程理念在教材编辑们心中落地生根,才有我们一线教师拥有新版教材的一份快活!

从新旧教材的对比角度看,该书的突出亮点就是能够对普通高中经济学教材的知识总量、理论难度作出合适的调控。该书果敢地剔除了“偏、难、繁、旧”的知识,不谋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把建构知识体系的任务留给未来,留给学有所成之后的学生,完成了对知识与能力关系的正本清源。与此同时,该书不否认学生知识储备的必要性,降低了原有人为的知识难度而并没有降低对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要求。相反,在与学生生活息息相联、与体现市场经济最新研究成果等方面的知识,该书给予了足额的补充,增加了“投资理财”、“新时代劳动者”、“小康社会”以及“经济全球化”等内容,并着力引导学生能够在这些方面有所突破,较好地体现了知识为生活服务,理论为学生成长奠基的人本理念。更为可贵的是,该书体现《课程标准》精神比较充分,它不要求百分之百的学生掌握书中百分之百的内容,多数学生只要掌握其中的基本部分,就能达到大纲的“保底”要求,而对于素质较高或有兴趣特长的学生,“上不封顶”,想学得难一点、深一点、宽一点,书中的“相关链接”、“专家点评”以及“综合探究”等板块已经准备就绪了。因此,该书把普及经济学常识与提高经济理论素养较好地结合起来,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该书中形成属于自己的有效的学习目标,在学习中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不搞“一刀切”,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个性和发挥特长的余地,是该书编者们的智慧与苦心之所在。

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也是该书的特色之一。传统的经济学教材是“教本”,编者的着眼点是教师的“教”,忽视甚至拒绝考虑学生的“学”。而该书恰好相反,它既是“教本”,又是“学本”,而且更主要是“学本”。请看:该书把课文分为正文和辅助文,并且明确地提出了正文与辅助文的不同要求。前者是学习的主体内容,通过宋体字部分讲述经济学的基本观点,旨在强化经济学的主干知识体系;通过仿宋体字部分穿插思维活动,增强课间互动力度,建立平等、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后者设立三个栏目:通过“专家点评”对疑难问题进行解析与拓展,通过“名词点击”对主要概念、关键术语进行介绍与解释,通过“相关链接”对事例、数据和资料进行必要的引述和说明。全书的正文、辅助文错落有致,主次分明,尽管各个部分呈现的方式有所不同,侧重点也有所区别,但表达的信息是惊人地一致,那就是给学生自学课本、体验知识、建构知识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载体,确保学生在预习、复习乃至总结、提高过程中都能够得到资料的宝贵启迪。教学的实质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而趋于独立,最终摆脱对教师和对书本的双重依赖,成为学习上能够自主、人格上能够自立的人。该书的“学本”定性,无疑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提高自学能力,做学习的主人。

如果把视线转向作业与练习,我们同样可以发现该书的独造之处。书中已经很少能够见到像传统教材中的“作业”或“练习”,取而代之的是“问题”与“活动”系列题型,并且,“问题”与“活动”的安排一般也不局限在章节知识的结束之后。或是在正文之前,以疑激趣,以趣启智,或是穿插于正文和实例之中,于重点、难点知识落地之处,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引导探究。这些问题不是无的放矢,主要是围绕环境污染、土地利用、城市交通、理性消费、失业保障等民生问题进行,让学生模拟决策者的角色,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值得一提的是,该书每个单元之后都设置了“综合探究”栏目,栏目的话题直面学生实际与社会热点问题,诸如“正确对待金钱”、“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关注公平”等,这类问题立意新颖,设问开放,没有现成答案,需要学生把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开展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并对原始资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后才可能得出结论。这在实际上已经巧妙地把研究性学习活动引入课堂,引用到练习中去,既深化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又推动学生新型学习方式的建立。而且,该书在设置综合探究问题的同时,还提出了“活动目标”、“活动建议”、“路径参考”系列建议,并不是“我出题,你作答”,而是充当学生探究活动参谋,仿佛是教材专家、编者与同学们一起做研究,一同解决问题,大大激发了同学探究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当然,该书也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编者对学科知识的取舍患得患失,甚至难以取舍,如:有些经济概念一笔带过,老师不去说,学生以为老师没有水平,老师认真去说,学生又没有水平听懂,让一线教师无所适从;有些单元的主干知识不突出,系统性、逻辑性不强,给人“杂”、“散”、“乱”的感觉;有些“课外活动”的安排过于宽泛,在受到时间、安全、资料等诸多因素限制下,某些活动形同虚设,不具操作性,失去意义,等等。

总之,该书的不足也罢,优点也罢,都是教材改革、发展当中存在的问题。唯独让我们感到庆幸的是,该书已经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在高中课程改革目标与学校师生实际之间架起了一座好桥,一座让学生走向未来的大桥,为实现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政治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