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学试题>> 哲学生活>> 期末测试>>正文内容

高二《生活与哲学》测试(江苏标准化高考模式)20071025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6分)

1、如今,“上网”、“网络”、“纳米技术”等许多新名词铺天盖地而来。这些新词产生的根源是 ①知识是人们随意创造的 ②社会实践 ③客观事物 ④人脑 A.②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②③

2、在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中,从95号的镅(Am)开始,后序的20多种元素均是人造元素,这一科学事实说明:( )

A.物质决定意识的同时,意识也可以反过来决定物质 B.在现代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物质与意识谁决定谁已不再重要了 C.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受到了冲击 D.意识的力量带来了物质的成果

3、哲学上讲的运动是 A.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B.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

C.物体空间位置的移动 D.新事物的出现,旧事物的灭亡

4、伟大的理论指导伟大的实践,创新的实践催生崭新的观念。“创新的实践催生崭新的观念”,这是因为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④实践是检验真理、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为了研制出血吸虫病疫苗,我国科学家对不同阶段的血吸虫进行了基因表达测验,这说明

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B.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C.实践活动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 D.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6、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说明( )

A.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需要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

B.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对生产力起促进或阻碍作用

C.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D.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

7、世界上事物千差万别,因而联系具有 A.普遍性 B.客观性 C.多样性 D.无条件性

8、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经济政治的变化发展,人们的人才观念、就业观念、消费观念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这表明( ) A、人的思想观念决定社会的发展   B、社会存在决定意识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9、农历丁亥年是60年一遇的“金猪年”,不少青年夫妇把孩子的出生时间锁定在该年,认为这一年出生的“金猪宝宝”有福气。从哲学上讲,将个人命运同生肖属相联系在一起是不足取的,其依据是

A.想象的联系代替不了事物固有的联系 B.基于主观目的的行为不会产生客观的联系

C.非本质的联系掩盖不了本质的联系 D.联系是客观的,与人的活动无关

10、中共中央多次强调,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这在哲学上体现了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内在联系 B.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

C.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D.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11、一个男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父亲、儿子、学生、教师、管理者、被管理者等不同角色。该现象从哲学上说反映了

A.联系的多样性 B.联系的客观性 C.联系的主观性 D.联系的普遍性

12、右图喻示管理学理论中经典的“木桶原理”,即木桶的蓄水量是由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的。这蕴涵的哲理是

A.量变引起质变  B.事物发展不平衡 

C.世界是变化发展的  D.整体离不开局部

13人生譬如滑雪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这句格言说明事物是

A.相互依存 B.相互转化 C.相反相成 D.相互渗透

14、胡锦涛主席曾指出:“西方某些大国企图排斥、孤立中国是很不明智的,也是不可能的。”

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 A.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

B.离开了对历史联系的分析,就不能正确认识事物

C.联系是客观的,人们不能改变具体联系 D.认识到联系的普遍性,想问题、办事情就能成功

15、在《伊索寓言》中,有一则寓言叫“驮盐的驴”,说的是:有头驴驮着盐过河,不小心滑了一跤,跌倒在水里。因为许多盐都溶解在水里了,所以它感到身上的负重大大减轻,于是便窃窃自喜。后来,它又驮着海绵过河,心想再跌倒在水里,一定也会轻松很多。于是就故意跌了一跤,把海绵泡在水里。由于海绵吸水性很强,吸饱了水,负重大大加重,结果它再也没有站起来,淹死在水里。驴的做法 ( ) A.否认了矛盾的特殊性

B.没有看到事物是联系在一起的 C.缺乏创新精神 D.没有认真学习辩证法

16中国共产党把群众路线作为自己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其哲学依据是( )

A.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 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C.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D.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理论指导

17.下列成语体现整体和部分之间联系的有 A.无风不起浪,有水才行船 B.唇亡齿寒

C.牵一发而动全身 D.乌鸦叫丧,喜鹊叫喜

18.俗话说:“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

A.物质决定意识 B.局部的性质和意义离不开整体

C.既要统领全局,又要照顾局部 D.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9、《庄子·刻意》中说:“吹啕呼吸,吐故纳新。”成语“吐故纳新”由此形成。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原理的( )

A、新事物曲折中前进的原理 B、辩证否定的原理 C、对立统一原理 D、量变质变的关系原理

20、人类在太空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技术可以为人类造福,但太空活动留下的大量航空器残骸等太空垃圾却可能给人类带来了的危害,这个事实印证了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福兮,祸之所伏”。这个命题表明 ①矛盾双方逐渐融合趋向一个无差别的统一体 ②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分离的趋势 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1、与右边漫画反映的哲理相近的成语是

A.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22、当前,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着不顾当地的人文、自然景观,一味仿古的倾向,导致“千城”一面。这种做法有违于唯物辩证法的

A.规律客观性原理   B.矛盾特殊性原理

C.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D.联系普遍性原理

23、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这说明

A.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地位已经变化 B.民生问题作为次要矛盾制约着主要矛盾的解决

C.解决民生问题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体现 D.民生问题已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

24、人们能够创造出自然界里本来没有的东西,如计算机、电冰箱、宇宙飞船等。这表明

A.人们能够创造自然物 B.人们能够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

C.人工化的自然物不再具有客观性 D.人们已经全面把握自然规律

25、有一则寓言:刺猬曾经上过很多次当,于是不再相信任何一个表示友好者,长了一身刺来保护自己。刺的效果当然明显,只是从此刺猬失去了很多朋友。这则寓言说明的哲学道理有

A.任何事物都有优点和缺点 B.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C.任何矛盾都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D.不能夸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属性

26、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重要卫生资源,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突出贡献。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灵魂。以“四物汤”为例,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是治疗血虚、头痛、头晕等症的基本方剂。但在临床运用上,若兼有气虚就要增加人参、黄芪;若血虚有寒加炮姜、肉桂;若血虚有热加黄连。“四物汤”的临床运用体现了

A.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 B.在共性的指导下研究个性

C.从这践到理论的过程 D.从主观到客观的过程

27、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财改、科技项目等方面的扶植力度有些地方逐步脱贫致富,但少数地区仍未走出困境。这个现象说明 A、对内因与外因的作用不能一概而论 B、外因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起作用

C、内因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变化的根据 D、外因有时也能起决定作用

28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及贵(《史记·货殖列传》)。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双方必然相互转化 B.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C.事物发展是内因与外因的统一 D.事物是在曲折中发展的

29、一片临河的草丛突然起火,火焰形成一个大火圈,向一个丘陵包围过来,丘陵上无数蚂蚁眼看就要葬身火海。这时,蚂蚁们迅速聚集,抱成一团,滚成一个黑色的“蚂蚁球”,尽管被烧得噼啪作响,“蚁球”却越滚越快,终于穿过火海,冲进小河,大多数蚂蚁得以绝处逢生,这表明( )

A.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B.部分制约整体,甚至起决定作用

C.整体功能的形成离不开部分原有的功能 D.立足整体,实现整体最优目标

30、在下列成语中,能够体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是

A.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B.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C.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31、唯物辩证法否定观的“扬弃”是指( )

A.既不抛弃也不批判 B.绝对否认 C.全盘肯定 D.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又继承

32、司马光看到小孩掉入水缸,他不是按照常规让人脱离水,而是打破水缸,让水脱离人。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A.办事情必须充分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 B.必须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坚持两点论

C.办事情要敢于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创新思维 D.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和基础

33、爱因斯坦说过一段有趣的话:“我竭力告诫自己要蔑视权威,命运却使我成了权威。”这启示我们要有(

A、反对专制的民主精神 B、我行我素的反叛精神 C、无所顾忌的叛逆精神 D、不迷信权威的创新精神


班级: 姓名: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D

D

B

A

B

A

C

B

A

C

A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D

B

A

A

B

C

B

B

D

A

B

题号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答案

C

B

D

B

C

B

D

B

D

C

D

二、简析题:(第343536题每题8分,第3711分)

34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中国人民终于摆脱了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困扰,圆了温饱梦。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事物总是在矛盾中发展的,现阶段农业发展又面临着库存增加、农产品增收缓慢的新问题,这一新问题与过去农产品短缺的问题有着本质的区别。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这是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

请回答上述这段论述是如何运用矛盾分析方法的。

答:①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2)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既取得了解决温饱这一了不起的成就,又面临库存增加、农民增收缓慢的新问题。同时,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短缺转化为过剩,这一分析是一分为二观点的运用。(1分)

②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我国农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矛盾各有其特点,解决的方法也不同。解决现阶段农业发展中的矛盾,必须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以质量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努力增加农民收入。(1分)

③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2)分析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时,既充分肯定了成就,又指出了所面临的新问题,这样就抓住了发展这一本质及主流;同时还指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这样就抓住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做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1分)

3520051113,吉林石化公司一化工车间连续发生爆炸,爆炸引起事故现场周围一二百米内的窗户玻璃大面积被震碎,部分水电气设施发生故障,一些居民区内的水电气供应暂时中断。下游的哈尔滨市的城市饮用水也因受到严重污染而停止供水,但政府起初以怕引起公众恐慌为由而隐瞒了停水的真正原因,编造了一个检修水管的原因,没想公告发布后更引起市民的种种猜疑,在一定程度上引发更大的恐慌。后来,党和国家明确指示,当前一切工作应以控制污染、减少损失为重。同时也要求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做好群众的稳定工作,切实解决好群众的实际问题,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请回答: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8分)

答:1)“爆炸引起事故现场周围窗户玻璃大面积被震碎,部分水电气设施发生故障,一些居民区内的水电气供应暂时中断”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2分)

2)政府向市民隐瞒城市饮用水污染的真正原因而引起市民更大的恐慌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分)

3)“党和国家指示当前一切工作应以控制污染、减少损失为重”体现了抓主要矛盾。(2分)

4)“要求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做好群众的稳定工作,切实解决好群众的实际问题,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以及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2分)

36某中学课题组以《本市自来水厂的水资源状况及对策》为题,展开研究性学习。该课题组调研过程是:首先,在A.B.C三处采集水样化验,发现B.C处水质污染严重,A处水质污染程度较轻,但A处岸边有化工厂在建。接着,对D处水样化验,发现水良好。课题组根据上述调研,向市政府建议:1)首先从D处引水,解决城市供水的燃眉之急。

2)停建A处化工厂,同时治理B.C处水质。该课题组的研究过程及建议主要体现了所学的哪些哲学道理?8分)

答:(1)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建议,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3分)

2)从不同的地点采集水样,进行化验,体现了全面看问题。(3分)

3)建议的内容先引水,再治水,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3分)


37、辨析:发展就是对旧事物的“抛弃”,就是否定传统。

答:题中观点错误。1发展是带有前进性和上升性的运动和变化,其实质就是指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取代旧事物。题中对发展的理解是错误的。

2辩证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是包含肯定的否定。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既克服又保留。而形而上学否定观则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这就既割断了事物的联系,又使发展中断。题中对旧事物的“抛弃”,属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3)对待传统的东西,不能简单地否定。应继承其积极合理的成分,抛弃其过时的消极的内容。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要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汲取养分,推陈出新,促进事物的发展。

三、综合探究题:

382006年是伟大的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同全国人民一样,某校也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该校高二(7)班成立了探究小组,围绕“长征精神的时代意义”课题进行了探究活动。

该班同学于20061022日收看了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通过聆听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同学们了解到: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如果你是该班同学,请你就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探究:

1该班级选择这一探究课题的唯物辩证法依据是什么?

2你打算用哪些方法完成该课题?

3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历史观有关知识谈谈你该如何弘扬长征精神?

答:(1)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这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长征精神,要赋予其时代内容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同一矛盾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长征精神在当代也要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2)①调查法(问卷法、访谈法、跟踪调查、抽样调查、实地考察等);②观察法;③文献研究法(查阅图书、报刊等各种文献资料)④小组合作法;⑤网上查阅法及辅助性的具体方法、手段和技术等。

3)①要重视量的积累。从现在做起,将远大理想和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为民族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②整体处于统帅地位,起决定性作用。这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点,服从整体。从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局部利益保证全局利益。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与群众实践相结合,自觉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高二《生活与哲学》试卷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