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学设计>> 政治常识>> 第四课>>正文内容

永州四中高三政治常识《我国的民族和宗教》教学案设计

永州四中高三政治常识《我国的民族和宗教》教学案设计

主备:何胜利 修改:石明一 曾淑琼 蒋崇书 07年9月10日

第一步:引导学生自学教材目录或回忆教材把本部分最主要的知识点画一个主干知识框架。下列是我们老师的思考,仅供同学们参考。

第二步:引导学生初步感知高考考点

1.民族的基本特征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宗教的本质和社会作用;

5.我国的宗教政策;

6.树立科学世界观、反对封建迷信。

第三步:按照考点逐一复习

▲▲▲考点1. 民族的基本特征

一.主干知识结构体系(引导学生自学教材目录或回忆教材把本部分最主要的知识点画一个主干知识框架) 共同语言

共同地域(前提条件地理空间)

人们共同体---氏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产生及基本特征 共同经济生活(前提条件物质基础)

共同心理素质民族最显著的特征

二.基础知识检测(引导学生自学并填好空,以检验学生的基础知识是否过关)

1、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 人们共同体。

2、民族的基本特征

(1)民族的四个基本特征:① ;② ;③ ;④共同心理素质,它具有极大的 性,是区别民族的 特点。

(2)民族四个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互相联系、互相依存。

在民族产生、形成过程中,共同地域和共同经济生活是 ,为共同语言和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提供了 ;而共同语言和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又 共同地域和共同经济生活的发展。

(3)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各民族应 ,各民族之间没有 之分。

三.知识迷航指南(指导学生自学并快速理解高考考点内容,明确高考考什么)

1.注意:民族与阶级、国家有着密切的联系。(1)从民族的最初形成来说,民族是在原始社会未期,由部落联盟逐渐发展而形成的人们的新的共同体,也是伴随着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

(2)从民族和国家的关系来说,国家是由民族组成的,有的由单一民族组成,有的由多民族组成。任何一个民族都必定以国家作为其存在的必要条件,生存在一个具体国度里。

2.为什么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1)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区别不同民族的一种标志。它对一个民族经济、文化、人们的生活和思想、民族的发展进步以及民族之间的关系都有很大影响。

(2)只有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才能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只有尊重民族风俗习惯,才有利于民族团蛄。

(3)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是贯彻民族平等原则的具体表现,对民族风俗习惯的侵犯,也就是对民族平等、公民自由权利的侵犯。尊重民族习惯是宪法赋予人们的义务。

3.民族四特征的内容: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共同心理素质具有极大的稳定性 , 是最显著的特点。联系: 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共地和共经是首要的前提条件(地理空间和物质基础), 共语和共心促进共地和共经的发展。

4.关于民族的产生:民族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直接原因是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导致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社会的解体。民族是历史范畴,又是社会现象。民族是人类社会一产生就存在。(×)民族是原始社会末期由氏族、部落联盟等发展变化而来。

5.民族与氏族最大的不同是氏族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民族则是以地域关系为基础。

6民族与种族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种族是一种生理现象和自然现象,而民族则是一种社会现象;种族是个生物学概念,是以人的生理特征(如肤色、发色、眼色、体形等)为划分标志的不同人种,这些特征是在一定的地域内,长期适应自然环境而形成的:而民族则是以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心理素质四个基本特征为划分依据的社会经济文化现象,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

(2)联系:在同一种族里可以包含不同民族,如黄色人种中有汉族、蒙古族、朝鲜族等等;一个民族里面也可以包含不同种族,如美利坚民族中有白人、黑人和黄种人。

四.考题精练精讲(指导学生明确高考怎样考,把握高考方向)

1.(02全国文综)“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每逢中秋佳节,海峡两岸都会庆祝这一传统节日,这体现了中华民族有

A.共同语言 B.共同地域 C.共同经济生活 D.共同文化心理

★2.(04·两广高考)内蒙古地域辽阔,各地区生活习俗同中有异,因此蒙古民歌既有风格上的统一性,又有地区色彩的多样性。有的蕴藉深沉、古朴苍凉,有的豪迈不羁、自由奔放,有的华丽繁复、活泼跌宕。这说明蒙古民歌的

A.统一性是以多样性为基础的 B.多样性是以统一性为基础的

C.统一性是共同文化心理的直接体现 D.统一性是共同经济生活的直接体现

五.复习效果检测

1.邓小平同志指出:“凡是炎黄子孙,不管着什么衣服、不管其立场是什么,起码都对中华民族有自豪感。”这种“民族自豪感”主要是指()

A.中国民族众多 B.中国地大物博 C.民族共同的心理素质 D.民族团结日趋融合

2.我国的佤族、德昂、布朗等民族,在语言上非常接近,居住的地域也相连,经济上交往密切,但由于心理素质不同,仍属于不同的民族。这表明

A.共同地域和共同经济生活是区分民族的首要的前提条件

B.共同心理素质形成的物质基础是共同经济生活

C.共同经济生活的发展加快了共同语言的形成

D.共同心理素质有极大的稳定性,是区别民族的最显著的特点

3.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心理素质是民族的基本特征。这表明

A、同一地域只能有一个民族 B.识别不同民族应以四个基本特征为依据

C、识别不同民族的肤色、头发、体形等差别要以民族特征为依据

D、只要人类存在,民族的基本特征就存在

4.关于民族、氏族、种族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它们都以共同地域为基础 ②民族以共同地域为基础,氏族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同一种族可包含不同民族或氏族 ③民族、氏族是社会现象,种族是自然现象 ④它们都有共同的心理素质 ⑤民族出现是以氏族、种族的产生为前提的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⑤

5.生活在云南的回族,由于长期与汉族及其他民族杂居,平时衣着打扮与当地民族基本一致,如迪庆的回族,酷似藏胞;西双版纳的回族妇女,犹如傣家女;白族地区的回族着白装;汉族地区的回族着汉装。虽然平时衣着打扮与当地民族基本一致,但他们的生活习俗固守传统,遵循教规,讲究卫生。这说明了

① 民族一经形成,就具有很大的稳定性 ② 民族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被同化

③ 维系一个民族牢固的纽带是民族心理素质 ④ 各民族之间是无法真正融合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6.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让全世界领略到了中国民族特色的艺术魅力。这一民族特色的艺术魅力是

A.共同语言 B.共同地域 C.共同经济生活 D.共同心理素质

7.“入国问禁,入乡随俗”体现的政治学道理是

A.尊重社会发展客观规律 B.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C.尊重民族文化的差异性 D.坚持民族平等和团结

8.犹太民族的发展史,用一句话概括,可以说是“千年流浪人不散”。两千年来,多灾多难的犹太民族浪迹天涯,但无论生长在地球的哪个角落,他们每天祈祷时共同的一句话就是:“明年返回耶路撒冷!”这从政治学上表明

①犹太民族具有共同的心理素质 ②犹太人精神上的归属感成为他们民族凝聚力的一部分 ③耶路撒冷是犹太人的祖国 ④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坚定的宗教信仰造就了犹太人的民族精神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六.课后思考和总结:

七.参考答案:考题精讲1.D 2.AC复习效果检测1C2D3B4C5B6D7C8D

▲▲▲考点2.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一.主干知识结构体系(引导学生自学教材目录或回忆教材把本部分最主要的知识点画一个主干知识框架)

二.基础知识检测(引导学生自学并填好空,以检验学生的基础知识是否过关)

1.中华民族是定居在中国土地上的 的总称。我国有 个民族,有 个少数民族。我国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 为主体, 、交错杂居的分布特点。

2.我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从 开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 造的。

3.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已经由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转变为 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

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民族 、民族 和各民族 。这三项原则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其中 的政治基础, 的前提条件, 是民族平等、团结的物质保证。

三.知识迷航指南(指导学生自学并快速理解高考考点内容,明确高考考什么)

1.民族平等。

含义 ②根据(理论与事实) ③体现

注意:我国各民族在享有权利方面已经实现了平等,但由于历史原因造成少数民族在经济、文化方面还处于相对落后状况,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因而影响了平等权利的充分行使。所以,对少数民族要给予帮助和照顾,采取一定的特殊政策。民族平等是政治、社会地位实现了平等,但经济文化还没有真正实现平等,是享有平等权利。民族平等是我国已经消除了一切民族差别。(×)民族差别客观存在,强行消除会引起民族矛盾。少数民族参加各级人代会,是实现民族平等和少数民族人民当家做主的最有效形式。(√)

2.民族团结

含义 ②可能性重要性必要性 ③如何促进民族团结?

3.各民族共同繁荣

含义 ②原因 ③途径

注意: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全面的繁荣,一是各个民族都要繁荣;二是各民族的政经文科教等各个方面都要发展。

4.三原则的关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三项原则是 的。

(1)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 ,没有民族平等就没有民族团结;

(2)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

(3)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的发展,又是民族平等、团结的 ,没有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最终会影响民族团结的巩固和民族平等的全面实现。

四.考题精练精讲(指导学生明确高考怎样考,把握高考方向)

1.(96•全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都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都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因此

A.各民族应该一律平等 B.各民族都要实行区域自治

C.各民族应该实行融合 D.各民族都能得到迅速发展

2.(00•上海)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共有428人,占代表总数的14.37%,比同期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高出约5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 (   )

A.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特点 B.少数民族与汉族平等地参与国家管理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不断发展 D.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发展消除了不平衡

3.(01•春招)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坚持(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各民族享有平等的文化权利

C.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D.国家统一和民族地区自治结合起来

4.(01·全国)2001年2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提出要对民族自治地方实行必要的特殊政策,逐步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资金投入,这表明 (   )

A.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质就是发展民族经济 B.民族区域自治是发展民族经济的前提

C.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D.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得到了进一步贯彻和落实

5.(03·上海)青藏铁路二期工程目前已铺轨到海拔4000米以上的冻土地带,铁道修建者们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将其建设成一条“生态路”,让藏族等少数民族同胞能够从中得到更多实惠。这表明(   )

A.国家投资青藏铁路的资金属于消费基金 B.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C.我国解决了各民族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D.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在于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给自足

★6.(2002•全国)“十五”期间,在国家的扶持、各兄弟省区市的支援和西藏各族人民的努力下,西藏自治区将按照“三纵两横、六个通道”骨架公路网的设想,投资100多亿元,建设近100个工程项目。这一事实表明 (   )

A.民族团结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是分不开的B.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得到进一步贯彻和落实

C.经济发展是各民族平等和团结的充分条件 D.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7.(2001•上海)“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句歌词说明了我国

A.各民族的独特文化都得到尊重 B.当前已不存在民族问题

C.各民族发展的不平衡已经清除 D.各民族间是团结友爱、平等互助的关系

★8.(2004•上海)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03年5月发表的《新疆的历史和发展》白皮书指出,中央政府领导、支持新疆各族人民在过去50多年中取得了辉煌成就,提高了当地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巩固了民族团结。这说明(   )

A.国家保障少数民族的根本利益 B.我国消除了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

C.巩固民族团结的核心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D.支持少数民族的建设事业是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

9.(05•文综全国卷Ⅱ·32题)在我国,每个民族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都有本民族的代表,且人口在百万以上的民族都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上述材料体现了 (   )

A.各民族的大团结是我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

B.各民族都有平等权利参加国家事务的管理

C.各民族都有权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 D.各民族都有权管理本地区事务

★10.(05•上海政治试卷•21)目前,我国有1万多所少数民族中小学开展民、汉“双语”教学,共使用21种民族语言,每年编译出版各类少数民族文字教材3500多种,计1亿多册。这表明(  )

A.国家保障公民的文化教育权利 B.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已经消除

C.使用本民族语言是民族平等的重要方面

D.少数民族与汉族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

11.(05•江苏政治试卷•9)我国每个民族都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全部由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公民担任。这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中的   基本原则。( )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繁荣 D.民族区域自治

12.(06•北京卷)北京是一个多民族人口构成的大都市,全市有5个民族乡,100个民族村,39所民族小学,10所民族中学,在16所大学中工办了民族班、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民族教育体系。另外,全市建立了民族乡村医疗卫生网络,许多民族乡村,街道还兴办了敬老院和文化馆,这些事实表明工(   )

①民族乡村自治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制度  ②民族平等权利得到体现

③相同的经济权利得到体现   ④不同的民族风俗和习惯受到尊重

A.②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3.(05·广东卷·34)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少数民族代表人数统计表

届数

项目

一届

1954

二届

1959

三届

1964

四届

1975

五届

1978

六届

1983

七届

1988

八届

1993

九届

1998

十届

2003

代表总数

1226

1226

3040

2885

3497

2978

2978

2978

2979

2985

少数民族代表人数

178

179

372

270

381

405

445

439

428

415

少数民族代表占总数%

14.5

14.6

12.2

9.4

10.9

13.6

14.9

14.74

14.36

13.91

有代表的少数民族数()

30

30

53

54

54

55

55

55

55

55

(摘自《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等)

问题:以上材料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什么原则?结合上表加以分析。

14.(2000•春招)材料一:在九届全国政协当中,各民族不分大小,都有自己的政协委员;

材料二:1994年中央和其他省市无偿援助西藏建设62项工程:

材料三: 50年代以来,中央政府向西藏投入400多亿元,1997年与1991年相比,西藏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6.6%,适龄儿童入学率提高32.6%。

(1)上述材料体现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哪些基本原则?

(2)材料一、二、三分别说明了这些基本原则的哪些具体内容?

15.(07山东14题)图9是1953年版人民币10元券背面图案,图案的设计理念体现了

①民族团结原则 ②民族平等原则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07天津26题)小薇为自己的手机设置了一段彩铃:“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的女儿,她们的妈妈叫光明:汉族和藏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歌词的寓意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族人民共同创立的

B.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的地位是平等的

C.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共同完成的

D祖国灿烂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五.复习效果检测

内蒙古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发展经济特别是扶持少数民族发展经济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民族大团结促进经济大发展。2006年国民生产总值达2192亿元,比上年增长9.6%,连续3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回答1~2题。

1.内蒙古自治区之所以要把发展经济特别是扶持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当作头等大事来抓,是因为

①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我国现阶段的重要职能之一 ②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 ③它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前提条件 ④它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民族大团结促进了经济大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政治对经济有巨大的反作用 ②民族团结也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③民族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我们今天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开创发展起来的。各民族对伟大祖国作出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各民族人民

①共同完成了祖国的统一大业 ②共同创造了祖国的灿烂文化 ③共同开拓和保卫了祖国的辽阔领域 ④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多种经济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民族之间已经建立起平等、团结、互助、合作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从根本上说,这是由于

①我国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 ②我国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③我国已经消灭了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的影响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多次会议上反复强调要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

请回答:

(1)为什么要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

(2)怎样才能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

6.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解放前,少数民族和汉族一样,深受反动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新中国成立后,消灭了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消除了民族不平等的根源,各民族之间完全建立起一种新型的民族关系。

(1)运用政治常识,分析说明党和国家是如何保障少数民族权利的。

(2)为什么说推动民族地区的发展进程和共同繁荣不仅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

六.课后思考和总结:

七.参考答案:精讲精练1~5.ABCDB  6.ABD 7.AD 8.ACD 9.B 10.ACD 11.A 12.A

13.答案要点(1)该材料反映了我国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1分)(2)民族平等是指我国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2分)(3)材料表明我国各民族在政治权利、社会地位等方面实现了真正的平等。(1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少数民族参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实现民族平等和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最有效形式。(2分)从少数民族参与全国人大的情况看,第一届有30个少数民族的代表参加,到六届人大开始55个少数民族都有全国人大代表,(2分)少数民族人口占我国总人口不足9%,少数民族人大代表占全国人大代表的总人数9.4%至14.74%,高于少数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这两个方面充分体现了我国民族平等政策。(2分)(注:若考生答案与参考答案不完全一致,只要能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民族政策,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2~3分。)

14.(1)上述材料体现出我国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原则、民族团结原则、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2)材料一说明我国各民族在政治地位上的平等关系。材料二说明我国各民族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团结合作关系。材料三说明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采取了积极扶持的政策,以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15C16B

复习效果检测:1A2B3D4B5.(1)①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56个民族的现代化,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是56个民族的伟大振兴。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②由于历史、地理、社会等方面的原因,一些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比较落后。在现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2)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首先需要民族地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积极性,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的优势。同时需要国家在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大力支持和帮助,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给予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还需要发达地区在人力、技术等方面的支援,达到先富帮后富,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6.答案(1)①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就从法律上保证了我国各族人民享有法律规定的一切权利。②我们党和国家制定的处理民族关系问题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这就从原则上保障了少数民族的各种权利。③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这就从解决民族问题的政策和制度上保证了各少数民族享有各种权利。④党和国家对经济、文化落后的民族地区实行援助,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为少数民族享有各种权利提供了物质保障。

(2)①推动民族地区的进步和共同繁荣,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个现代化建设目标和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因此,这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②只有推动民族地区的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才能形成强大的综合国力,才能巩固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才能巩固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和社会制度。因此,它又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考点3.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一.主干知识结构体系(引导学生自学教材目录或回忆教材把本部分最主要的知识点画一个主干知识框架)

民 1.前提------国家统一

2.地方--- -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分三级(不包括民族乡)155个

3.民族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和政府

4.民族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享有的特权。

5.原因-----------------三点。

6.优越性---------------四点(注意对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意义)

二.基础知识检测(引导学生自学并填好空,以检验学生的基础知识是否过关)

1.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 实行区域自治,设立 ,行使 ,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

2.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国情

我国自 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基础)

我国民族状况有自己的特点(客观条件)

我国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了政治认同(政治基础)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有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 结合起来;

有助于把国家方针政策和 结合起来;

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 结合起来;

有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和 结合起来。

三.知识迷航指南(指导学生自学并快速理解高考考点内容,明确高考考什么)

注意1: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 的基本政策,也是我国的

注意2:我国的民族自治机关指自治地方的 。我国的自治地方分为

三级。民族 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是与乡镇平级的行政单位。

注意3: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政权机关除了要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之外,还有

注意4:民族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比较

特别行政区

民族自治区

区别

为实现祖国统一问题

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享有高度自治权

为促进民族团结,实现祖国繁荣稳定

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享有民族区域自治权

联系

1、都是以坚持祖国统一为前提的

2、都是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没有改变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3、都享有自治权

注意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几十年来,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主权,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民族自身的发展,这也是我国没有发生大的民族纷争和冲突,保持社会稳定的原因。

注意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基本原则的体现。

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与民族区城自治政策的关系。

┌──┬───────────┬───────────┐

│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 │

│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 │

│区别│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区域自治 │

│ │ │

├──┼───────────┴───────────┤

│ │①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制定民族政策的 │

│ │基础和理论依据,而民族政策则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

│ │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对处理民族关系基本原则的具体│

│ │落实。 │

│联系│②为了实现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从而维│

│ │护国家的主权和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实行了│

│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行则有│

│ │利于维护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实现民族团结和各民│

│ │族的共同繁荣。 │

└──┴───────────────────────┘

注意7:我国民族自治机关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不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注意8:民族区域自治是少数民族享有区域自治。(×)民族自治政策只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注意9:我国各民族都享有区域自治权利。(×)民族自治政策只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注意10:民族区域自治是少数民族自己管自己。(×)错在否认了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区域自治。注意11: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检察院也是民族自治机关。(×)我国是单一制国家,法律国家统一实行,所以法院和检察院不是民族自治机关。

四.考题精练精讲(指导学生明确高考怎样考,把握高考方向)

1.(1992•全国)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是由我国民族关系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其客观依据主要是各民族存在着(  )

A.分布上的大杂居、小聚居 B.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C.不同的经济利益 D.民族心理、语言、习俗的差异

2.(1992•全国)比较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与特别行政区,其共同点是(  )

A.它们都是国家的地方行政区域 B.它们都实行一种特别的社会制度

C.它们都适应我国民族分布的复杂情况 D.它们都是改革开放政策的产物

3.(93•全国)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指的是自治区、州、县的(  )

A.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检察院 B. 人民政府、人民法院

C.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 D.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4.(1998•全国)自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区人大主任、区政府主席均由藏族公民担任。50年代以来,中央政府向西藏投入400多亿元;1994年以来,中央和其他省市克服种种困难,援助西藏建设了62项工程。这表明我国政府的_____政策和_____原则在西藏得到了真正贯彻落实。 (  )

A.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 B.民族区域自治 各民族共同繁荣

C.民族区域自治各 民族政治平等 D.民族团结 各民族经济平等

5.(1998•上海)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是(  )

A.政党必须领导政权 B.某些地区经济比较落后

C.通过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D.维护国家的统一

6.(05·文综全国卷I·34)关于民族区域自治权的正确表述是(  )

A.民族区域自治权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法院和检察院行使

B.民族区域自治权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行使

C.民族区域自治权只有少数民族才能享有

D.民族区域自治权的实质是少数民族的自由权

7.(05·广东大综合卷·12)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投入,“兴边富民”的政策对加快边疆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发挥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这说明(  )

①民族地区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

②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已成为我国的中心工作

③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是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

④国家在投资、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是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原因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8、(06·全国Ⅲ)2005年5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民族问题始终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下列关于民族问题的认识,正确的有(  )

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基础 ②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扶持是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主要手段 ③民族地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保证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民族地区高度自治的前提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06·广东卷·4)2005年10月15日,青藏铁路全线贯通,这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的伟大创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一个重大成就,它_______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①对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②对于改善沿线各族群众生活 ③对于加强民族团结 ④对于共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0、(06·四川卷·332005年5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民族问题始终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下列关于民族问题的认识,正确的有(  )

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基础

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扶持是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主要手段

民族地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保证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民族地区高度自治的前提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1、(06·江苏卷·9)近年来,我国政府在2万多公里的边境线上大力组织实施“兴边富边行动”,以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这体现了(  )

A.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B.民族平等是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

C.国家的支持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原因

D.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

12、(06·上海政治卷·3)2005年10月12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铺通,将西藏纳入了四通八达的铁路网。青藏铁路的开通( )

①能够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进步和繁荣 ②可以巩固民族团结和加强国防

③有利于全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④消除了各民族发展的不平衡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2002•上海)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请简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色及其优越性。

14.(07年广东16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 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A各民族聚居 B各少数民族聚居 C各民族居住 D各少数民族居住

中共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民族和宗教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取得了显著成就。如:内蒙古全区共出版各类蒙古文图书近千种约200万册,蒙古语言文字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格萨尔王史诗”、“藏医药”等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宗教的文物、古迹、寺庙得到妥善保护,各种宗教活动正常举行,满足了群众宗教信仰的需要。据此回答32-34题。

15.材料体现了党对民族和宗教工作的

A.政治领导 B.组织领导 C.思想领导 D.文化领导

16.民族工作的文化成就表明我国了民族

①平等原则 ②友好原则 ③互助原则 ④共同繁荣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7.材料体现了我国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与保护

①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是一致的  ②信教群众正常的宗教活动是一致的

③宗教活动场所的合法权益是一致的 ④少数民族公民的政治权利与自由是一致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五.复习效果检测

1.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状态。这是我国

①实现民族平等的重要条件 ②各民族能够团结的重要原因

③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依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在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上筑起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坚固长城。这就必须做到

坚持民族平等,维护民族团结 坚决反对一切民族歧视、民族分裂行为

尊重少数民族地区的高度自治权 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少数民族地区代表名额分配方案规定:55个少数民族的代表占代表总名额的12%;保证全国每个少数民族至少有一个代表,人口特少的13个民族都有1个代表名额。回答34题。

3.55个少数民族约占全国人口的8%,而全国人大代表的名额是总名额的12%。全国人大的规定

说明

A.少数民族在我国享有特殊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B.我国实行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C.加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D.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4.人口特少的13个民族,如基诺、珞巴等,在全国人大都有1个人大代表名额,使他们都能代表本民族的意愿。由此可见

A.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C.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 D.人民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5.近十年来,我国各民族自治区都根据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特点制定了一些地方性法规作具

有法律效力的决定、决议,并报上一级批准后生效。这说明

A.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立法权 B.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高度自治权

C.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一定的自治权 D.民族自治地方是具有独立主权的实体

6.邓小平同志曾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们制度的优势,是成功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保证。”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一制度有助于

①消除民族差异 ②把国家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结合起来 ③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 ④把各民族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比较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与特别行政区,其共同点是

A.它们都是国家的地方行政区域 B.它们都实行一种特殊的社会制度

C.它们都适应我国民族分布的复杂情况 D.它们都是改革开放政策的产物

8当前,许多国家民族冲突不断,而我国各民族之间已经建立起来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

新型民族关系,从根本上说这是由于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我国消灭了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

我国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 ④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A.①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③④

9.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指出,1965年以来,西藏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已制定、颁布地方性法规和单行条例220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自治区还将“雪顿节”等藏民传统节日确定为自治区的节假日。这说明

藏族人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西藏民族自治机关充分行使自治权 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藏族习俗和传统得到尊重和继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材料:“十五”期间是西藏发展和稳定的最好时期之一。西藏经济连续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7%,2000年达到11.742亿元。目前,西藏已经建立了电力、轻工、纺织、化工、机械、建材、民族手工艺等行业,拥有企业近500家,基本形成了富有西藏特色的现代工业体系;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3年的706元和2348元提高到2000年的1331元和6448元;农业连续13年丰收,粮、油、肉实现基本自给;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也取得了长足进展。西藏为什么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六.课后思考和总结:

七.精讲精练参考答案:1~5.AACBD 6-10BABCB 11.A 12.A13.特色: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以维护国家统一为前提的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 ③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通过自治机关来行使自治权的。优越性(略)14A15A16B17C

复习效果检测答案:1B 2C 3C 4B 5A 6D7A8D9D10. 第一新中国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关系,为西藏的繁荣创造了条件。第二党和国家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贯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为西藏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证。 第三西藏地区各族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充分利用地区优势,努力发展。同时,党和国家采取积极的扶持政策,大大促进了西藏地区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与发达地区的大力支持也是分不开的。四,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为西藏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考点4. 宗教的本质和社会作用

一.主干知识结构体系(引导学生自学教材目录或回忆教材把本部分最主要的知识点画一个主干知识框架)

二.基础知识检测(引导学生自学并填好空,以检验学生的基础知识是否过关)

1.宗教的本质及产生的根源

(1)宗教的本质:宗教是一种 , 是对人们现实生活的 ,是一种

世界观;它是一种不可忽视的

(2)宗教产生的根源:

从宗教的产生来说,它是 的产物;

从宗教存在和发展的根源来说:是 的存在,即 的存在。

2.宗教的社会作用

宗教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从历史发展的总过程来说,尤其是在阶级社会中,宗教主要起着 作用。这是由宗教的 决定的。

3.宗教有自身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4.世界三大宗教:世界上流行最广、影响最深的宗教主要是

三.知识迷航指南(指导学生自学并快速理解高考考点内容,明确高考考什么)

1.我国的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关系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又是多种宗教并行流传的国家,许多少数民族全民族信教。因此,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2)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符合各民族人民根本利益,有利于解决民族问题,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

2.国家、民族、宗教之间的内在联系。

(1)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是由一定的民族组成的。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和国家政治生活密切相联,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问题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处理好民族、宗教问题有利于国家政权的巩固与发展。(2)任何国家都有自己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宗教政策由国家性质决定,并体现了这个国家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

3.(1)正确理解宗教的本质,不仅要把握它是一种对客观事物虚幻歪曲的反映,是唯心主义世界观,是一种错误的思想意识。还要把握它也是一种有组织的社会力量,如教材中提到的“一个传教士抵得上一个营的军队”就说明了这一点。

(2)对宗教的作用要辩证分析,准确把握。宗教不仅有其消极作用,也有其积极作用,但其消极作用是主要的,积极作用只是一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的,而且在当前宗教状况发生根本转变的情况下,其消极作用也仍然是主要的,不能认为其消极作用已经成为次要方面或完全消除了。

四.考题精练精讲(指导学生明确高考怎样考,把握高考方向)

1.(1993•全国)古希腊的一位哲学家曾说:“如果牛有宗教,那么它的神也会是牛。”这个形象的比喻说明

A.宗教中的神来自人类社会生活 B.宗教的内容是一种虚幻的东西

C.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宗教信仰问题属于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

★2.(1992•全国)“随着每一次社会制度的巨大历史变革,人们的观点和观念也在发生变革,这就是说,人们的宗教观念也要发生变革。”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种巨大的历史变革,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

A.宗教的本质已发生了变化 B.宗教存在的条件已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

C.宗教只是个人的私事 D.宗教已不是意识形态,而是思想认识问题

3.(06•广东卷•8)当代世界有三种宗教因其流行最广、影响最深而被称为世界三大宗教。这三大宗教不包括

A.道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佛教

4.对宗教本质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宗教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B.宗教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曾经起一定的积极作用

C.宗教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 D.宗教是阶级社会的产物

五.精讲精练参考答案:1.A 2.BC 3.A 4C

▲▲▲考点5. 我国的宗教政策

一.主干知识结构体系(引导学生自学教材目录或回忆教材把本部分最主要的知识点画一个主干知识框架)

二.基础知识检测(引导学生自学并填好空,以检验学生的基础知识是否过关)

1、我国宗教状况的变化。注意:并不是说我国宗教的 发生了变化。

(1)宗教存在和发展的 已经基本消失。

(2)宗教已成为教徒 的宗教事业。

(3)宗教组织已成为联系各自信教群众的

(4)广大信教群众是拥护 的。

(5)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在政治、经济上的 是一致的。宗教问题上的矛盾主要是

2、我国的宗教政策

(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全面理解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A、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包括四层含义,主要把握第一层含义)

B、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多方面内容:

②必须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注意: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与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是 的。

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目的是 相适应。

坚持 原则。

(2)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必要性①符合 。②有利于 ③有利于

三.知识迷航指南(指导学生自学并快速理解高考考点内容,明确高考考什么)

1.我国宗教状况已经发生根本变化(如宗教是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宗教组织已经成为联系各自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等),但宗教的本质未变。

2.关于宗教信仰自由:①首先明确,我国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一项长期基本政策。②宗教信仰自由包括人们信教和不信教两个方面的自由。不能仅理解为其中一点。③国家对信仰自由是尊重和保护,不是鼓励和支持。④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而不是保护一切宗教活动。⑤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⑥积极引导宗教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而不是引导宗教和社会主义相适应,因为宗教和社会主义信念中的唯物主义根本对立。

3.在我国,宗教信仰是公民个人的私事,与国家无关。(X)

(1)在我国,宗教存在的阶级根源已被消灭,宗教不再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而是变为属于公民个人的思想信仰问题。国家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把宗教信仰作为公民的民主自由权利,宗教信仰属于公民个人的私事,也是一个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公民的宗教信仰得到尊重和保护。(2)但是,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宗教在一些少数民族中仍有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密切联系,能否正确处理好宗教问题,关系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和国家政权的巩固与发展。所以,认为宗教信仰与国家无关的说法是错误的。

四.考题精练精讲(指导学生明确高考怎样考,把握高考方向)

1.(1993•全国)下列行为中不符合我国宗教政策的是 (   )

A.公民向寺庙捐赠钱物 B.学生参加圣诞节活动

C.新华书店出售《圣经的故事》 D. 父母强制未成年子女信教

2.(1994•全国)我国之所以能够正确处理宗教问题,一方面是因为政府制定并执行了正确的宗教政策,另一方面是因为 (   )

A.我国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B.广大宗教信徒拥护国家的宗教政策

C.宗教信徒的世界观发生了变化 D.我国科学文化事业有了巨大发展

3.(1995•全国)下列行为中,符合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有 (   )

A.过去不信教现在信教;过去信教现在不信教 B.在学校里宣传宗教教义

C.在宗教场所宣传无神论 D.外国传教士在我国教堂传教

4.(1999•全国)某中学高三年级学生就“如何理解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举行了一次课堂讨论,下面是四位同学提出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

A.宗教信仰自由是对信教者而言的

B.宗教信仰自由意味着可以到宗教场所宣传无神论

C.国家保护一切宗教活动 D.宗教信仰自由包括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5.(1999•上海)下列行为中,符合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是 (   )

A.公民有信教或不信教的自由 B.在宗教活动场所宣传无神论

C.在非宗教活动场所宣传有神论 D.外国宗教组织来我国传教

6.(2000•上海)我国是一个多宗教共存的国家,现有各种宗教信徒一亿多人,宗教活动场所8.5万余处,全国性和地方性宗教团体3千多个,各教都出版经典、书刊。这表明 (   )

A.我国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 B.宗教组织可以向社会宣传有神论

C.国家鼓励群众的信教活动 D.宗教的消极作用已经消失

7.(2001•春招)下列选项中符合我国宗教政策的有 (  )

A.外国传教士在我国宗教场所传教 B.与信教群众进行有神论或无神论的辩论

C.有按宗教信仰参加或不参加宗教仪式的自由

D.有在宗教场所或非宗教场所宣传唯物论或唯心论的自由

8.(92•全国)在下列关于民族、宗教、国家之间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任何一个民族都是通过掌握国家政权来开展宗教活动的

B.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根据统治阶级的利益决定其民族、宗教政策的

C.争取占人口多数的民族的宗教的支持是任何一个国家存在的必要条件

D.民族和宗教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9.(05·文综全国卷Ⅲ·33)截至2船3年底,西藏自治区有1700多处藏传佛教活动场所,住寺僧尼约4.6万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清真寺23788座,教职人员26000多人;宁夏回族自治区有清真寺3500多座,教职人员5100人。各种宗教活动正常进行。这体现了(  )

①宗教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有一定的积极作用②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③必须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④我国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能够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0、(06·上海政治卷·19)2006年4月,以“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为主题的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在中国浙江举行。37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名佛教高僧、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参加本次论坛。从这一事实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 )

A.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B.宗教交往是各国人民交往的途径之一

C.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可以和谐共处 D.宗教人士和非宗教人士共同致力于人类进步

11(07全国2卷34题)《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①能够使正常宗教活动得到法律保护 ②能够真正实现公民宗教信仰自由

③有利于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④有利于使宗教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五.复习效果检测

1.我国之所以能够正确处理宗教问题,一方面是因为政府制定并执行了正确的宗教政策,另一方面是因为

A.我国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B.广大宗教信徒拥护国家的宗教政策

C.宗教信徒的世界观发生了变化 D.我国科学文化事业有了巨大发展

2.团结宗教群众,进一步做好宗教工作,必须

A.让更多的群众信仰宗教 B.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C.加强对宗教信徒进行无神论教育 D.限制和消除宗教的消极作用

宗教在我国仍然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宗教工作是关系到把上亿人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把他们的意志和力量凝聚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十分重要的工作。据此回答3~4题。

3.在我国,宗教仍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这表明

A.宗教存在还有深刻的阶级基础 B.宗教已成为群众性的政治基础

C.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有利于团结信教群众 D.宗教已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4.下列违背我国宗教政策的是

A.宗教信徒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B.宗教组织举办宗教教育活动

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得信仰宗教 D.禁止公民信仰“法轮功”

5.中国现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等五大宗教,信徒1亿多人,教职人员30万,仅《圣经》就印发了3 000万册。这说明

A.国家倡导、支持正常的宗教活动 B.宗教与社会主义制度是相互适应的

C.我国人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得到了充分的尊重

D.宗教信仰是我国国家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6.福州某寺方丈参与福建电视台广告“黄金时段”招标会,并以80万元中标,获得“福建新闻联播”节目前15秒的广告权。方丈称,该寺这段广告黄金时段将用作宣传保护野生动物和禁毒的公益广告。这主要表明

A.我国宗教状况和本质已发生了根本改变 B.我国宗教的积极作用已经取代了消极作用

C.我国贯彻实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D.我国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7.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努力做到“四个维护”: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坚持“四个维护”有利于

①宗教活动的正常开展 ②逐渐改变宗教的本质

③保障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 ④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8.我国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所谓“正常的宗教活动”是指

A.不违背宪法的宗教活动B.教徒在宗教活动场所或自己家中进行的拜祭、诵经、烧香等宗教活动

C.不反对社会主义的活动 D.公共场所有组织的宗教活动

9.我们之所以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是因为()

①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②正常的宗教活动有系统化的理论指导 ③正常的宗教活动是在法律的范围内进行的 ④正常的宗教活动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04年2月15日,浙江海宁部分村民擅自搭建非法场所,聚众进行封建迷信活动,不慎失火,造成当场39人死亡,4人烧伤,其中1人事后不治身亡的特大火灾事故。据此回答10~11题。

10.解决群众中的封建迷信思想问题主要靠

A.对封建迷信思想依法取缔 B.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C.把搞封建迷信活动的人绳之以法 D.加强物质文明建设

11.公安机关已对海宁“2·15”特大火灾中非法进行迷信活动的周某实施刑事拘留,卢某等两人实施监视治疗。据了解,此次非法迷信活动的主持人陈某已于此前被刑事拘留。公安机关的做法是在行使国家的

A.依法打击邪教的职能 B.经济职能 C.文化职能 D.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12.我国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正当宗教信仰,情节严重的,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表明

A.信仰宗教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受法律保护 B.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C.宗教活动是我国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D.正常的宗教活动是在法律范围内进行的

13周恩来曾说过:“按照唯物论的观点,当社会还没有发展到使宗教赖以存在的条件完全消失的时候,宗教是会存在的。”这句话表明

①宗教有其产生、存在和灭亡的规律 ②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依赖于客观存在 ③我国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发挥宗教的作用是必要的 ④我国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14.在西藏,信教者家里几乎都设有小经堂和佛龛,处处可见从事宗教活动的信教群众和悬挂的经幡,宗教的种种正常活动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尊重。对于我国穆斯林的朝觐,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了各种服务。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赴麦加朝觐的穆斯林教徒有4万多人。在我国境外,敌对势力还在利用宗教进行破坏活动,向我国非法运进宗教印刷品;有的宗教职业人员入境后,发展教徒搞地下宗教势力;有的地方还有私设传道点、私办经文学校,甚至干预教育和婚姻的现象。这些都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取缔和制裁。

运用我国宗教政策的有关内容,对上述情况进行分析说明。

六.课后思考和总结:

七.参考答案:考题回顾1~5.DBADA 6~8.ACB 9.C 10.ABCD 11A

检测1B2B3C4C5C6D7D8B9D10B11D12B13.A14.(1)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上述材料中,西藏信教群众的宗教活动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尊重以及政府为朝觐者提供各种服务,充分说明了这一点。(2)为了全面正确地贯彻宗教政策,必须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范围内进行。上述材料中,有关部门取缔和制裁私设传道点、私办经文学校、干预教育和婚姻的现象说明了这一点。(3)我国宗教实行独立、自主、自办的方针。上述材料中,我国政府制裁向我国非法运进宗教印刷品,取缔外国宗教职业人员在我国发展教徒等,说明我国的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支配。(4)我国在独立、自主、自办的基础上,发展宗教方面的对外友好关系。材料中政府有关部门为朝觐者提供各种服务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考点6. 努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反对封建迷信

1.反对封建迷信活动。

宗教信仰与封建迷信活动的联系:都是有神论 , 都是唯心主义世界观 , 都不符合科学。

区别:①含义不同;②组织状况不同 , 宗教有整套的宗教经典、教义和教规 , 有正式的组织、活动场所;而封建迷信活动没有教义、教规, 没有正式组织和活动场所。③活动的目的不同 , 宗教活动是为了宣扬神的威力 封建迷信活动则是骗取钱财的一种手段。④社会作用不同:宗教主要起消极作用, 但一定历史条件范围内 , 有一定积极作用 ;而封建迷信活动败坏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 , 破坏社会主义物质、精神文明 , 没有积极作用。⑤国家对待二者的政策不同。国家保护在宪法、法律和政策范围内进行的正常宗教活动; 而对封建迷信活动则要坚决制止和取缔。

2反对邪教,抵制邪教活动

邪教的本质: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是一切邪教的共同本质。

3努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练习:1.2004年江苏卷)34.据报道,当前在一些农村,“算命先生”生意兴隆,“巫婆神汉”收入丰厚,封建迷信有卷土重来之势。据中国科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一项抽样调查表明,有20%的人行为倾向受算命结果支配。令人担忧的是,有些人还认为,“算命先生”、“巫婆神汉”的活动属于正常的宗教活动,应当保护其自由。

问题:针对这一错误观点,请你简述正常的宗教活动与封建迷信活动的区别。

(1)正常的宗教活动是在法律允许的宗教活动场所范围内进行的活动,是信教群众表达宗教感情、举行宗教仪式、共度宗教节日的各种活动。(2)封建迷信活动是利用人们的鬼神观念、宿命观念等,使用占星、卜筮、相术、风水、算命等手段,以欺骗群众、索取钱财为目的的活动。(3)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对于利用封建迷信活动,破坏社会正常秩序、危害群众身体健康、骗钱害人者,必须依法惩处。

2.四位同学就电脑算命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在他们提出的下列观点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电脑算命是宗教信仰自由问题 B.电脑算命是个人喜好问题

C、电脑算命是迷信活动 D.电脑算命是学习电脑的一种形式

四、我国的宗教及宗教政策

3

(4)宗教信仰与封建迷信活动

联系:都是有神论,都相信有超自然的神灵存在,都是唯心主义世界观,都不符合科学。

区别:二者在含义、组织状况、活动方式、活动的目的、社会作用、国家对待二者的政策等方面都存在区别。

2、 (上海高考题)下列行为中,符合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是 ( )

A、公民有信教或不信教的自由 B.在宗教活动场所宣传无神论

C、在非宗教活动场所宣传有神论 D.外国宗教组织来我国传教

3、 某中学高三年级同学就“如何理解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举行了一次课堂讨论,下面是四位同学提出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

A、宗教信仰自由是对信教者而言的 B.宗教信仰自由意味着可以到宗教场所宣传无神论

C.国家保护一切宗教活动 D、宗教信仰自由包括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4、 2001年12月10 13~12 ,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近年来,刻国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积极投身现代化建设,划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在刻国,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之所以能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因为 ( )

①我国实行独立自主自办的方针 ②在我国,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④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宗教的本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5、在西藏自治区县乡换届选举中,选民的参选率基本上都在90%以上;在自治区人大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代表超过80%;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自治区主席和各县县长,均由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公民担任;近二十年来,国家先后拨专款3亿元维修和保护寺庙,全区藏传佛教等宗教活动场所满足了信教群众正常宗教活动的需要。以上事实说明 ( )

A、西藏人民充分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西藏自治区已实行全区范围内的直接选举

C、西藏人民充分享有宗教信仰自由权利 D.西藏自治区政府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三、树立世界观 反对各种迷信活动

1.(1994年•上海)根据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对待宗教的正确态度是( )

A.既要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又要反对封建迷信活动

B.为了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应鼓励人们信教

C.在各种场合都不应该主张有神论

D.允许外国宗教组织来我国传教

★2.(05·广东政治试卷·27题)《南方日报》曾经报道:某市一个神庙后门短短几十米的街道,竟然有十几个算命摊。这些算命摊为了招徕顾客,有的打出“××相学学会”的招牌,有的则号称“×教××分会”。对此正确的看法是:( )

A.这种现象危害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属于社会公害

B.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它们中有的是封建迷信活动,有的是正常的宗教活动

C.这是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最好体现·

D.这些都是封建迷信活动,应该依法惩处,加以取缔

3.据报道,当前在一些农村,“算命先生”生意兴隆,“巫婆神汉”收入丰厚,封建迷信有卷土重来之势。据中国科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一项抽样调查表明,有20%的人行为倾向受算命结果支配。令人担忧的是,有些人还认为,“算命先生”、“巫婆神汉”的活动属于正常的宗教活动,应当保护其自由。

问题:针对这一错误观点,请你简述正常的宗教活动与封建迷信活动的区别。

【答案】1.A 2.AD

3.(1)正常的宗教活动是在法律允许的宗教活动场所范围内进行的活动,是信教群众表达宗教感情、举行宗教仪式、共度宗教节日的各种活动。

(2)封建迷信活动是利用人们的鬼神观念、宿命观念等,使用占星、卜筮、相术、看风水、算命等手段,以欺骗群众、索取钱财为目的的活动。

(3)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对于利用封建迷信活动,破坏社会正常秩序、危害群众身体健康、骗钱害人者,必须依法惩处。

【分析】 试题以当前农村、社会存在的“算命”现象为切入口,考查考生对封建迷信和宗教信仰的认识、把握情况。着重考查考生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属于基础题目。

考生应分三个层次解答:其一是简要回答正常宗教活动的定义、内容;其二是简要回答封建迷信活动的定义、内容;其三是国家对封建迷信活动和正常宗教信仰活动的政策、态度。

从考生反映的情况来看,考生回答得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基础知识不扎实,正常宗教活动的定义、封建迷信活动的定义答不完整,造成失分;二是审题不仔细,将试题要求的“区别”写成“区别和联系”,带来劳而无分的后果;三是对正常的宗教活动与封建迷信活动的区别理解不深,不少考生在宗教活动与封建迷信活动的现象上花去太多的笔墨,而忽略了对正常的宗教活动与封建迷信活动的本质、手段、目的区别的深入分析。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共48分)

1邓小平同志指出:“凡是炎黄子孙,不管着什么衣服、不管其立场是什么,起码都对中华民族有自豪感。”这种“民族自豪感”主要是指()

A.中国民族众多

B.中国地大物博

C.民族共同的心理素质

D.民族团结日趋融合

解析 这种“民族自豪感”指的是民族的四个基本特征之一——共同的心理素质。A、B、D三项皆不合题意。

答案 C

2我国第五版人民币所有面额的票面上都印有蒙古、维吾尔、藏、壮四个少数民族文字,这直接体现了我国…( )

A.加强民族团结

B.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C.坚持民族平等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解析 人民币票面上印有四个少数民族的文字,体现了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平等权利,坚持民族平等的观点。

答案 C

解析 本题以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各民族贡献的识记能力。祖国的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共同完成的,①正确;祖国灿烂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故②正确;祖国辽阔的疆域和多种经济是各族人民共同开拓的,故③④正确。

答案 D

7我国的佤族、德昂、布朗等民族,在语言上非常接近,居住的地域也相连,经济上交往密切,但由于心理素质不同,仍属于不同的民族。这表明()

A.共同地域和共同经济生活是区分民族的首要的前提条件

B.共同心理素质形成的物质基础是共同经济生活

C.共同经济生活的发展加快了共同语言的形成

D.共同心理素质有极大的稳定性,是区别民族的最显著的特点

解析 本题意在考查心理素质的作用。共同心理素质有极大稳定性,是区别民族的最显著特点。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民族分布特点的认识,这也是我国制定民族政策的重要依据,因此③④都是正确的。①②观点错误。

答案 D2004年6月22日,青藏铁路首次铺进了西藏。铁路这个现代化产物在诞生180年后首次进入西藏这个古老的高原。据此回答9~10题。

9青藏铁路建成后,将使西藏巨大的资源优势发挥出来,西藏将加快发展。修建青藏铁路体现了我国坚持()

A.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B.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族团结原则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修建青藏铁路从我国坚持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原则角度的分析。从材料揭示的修建青藏铁路的意义来看,修建青藏铁路“将使西藏巨大的资源优势发挥出来,西藏将加快发展”可以确定选项A是正确的。

答案  A

10国家通过国债资金、财政转移支付、财政专项资金和全国各方面的大力支援,使青藏铁路的建设进展顺利。这说明()

A.民族凝聚力是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标志

B.有了国家的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就一定能发达起来

C.少数民族拥有了当家作主的权利

D.国家的支持和全国各方面的帮助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条件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国家通过国债资金、财政转移支付、财政专项资金和全国各方面的大力支援,使青藏铁路的建设进展顺利”的政治学分析。西藏地区的发展从根本上说依靠西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因此选项B观点错误;选项A、C观点正确,但是不符合本题材料的要求;选项D是正确的。

答案  D

11国家启动实施“西部省区无电乡村通电工程光伏电站建设项目”以来,青海农牧区的112个无电乡全部建成太阳能光伏电站,解决了908个无电村农牧民的生活用电,覆盖人口50万。这表明()

A.我国切实贯彻落实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B.我国政府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C.民族凝聚力与国家的发展前途密切相关

D.我国各民族在政治权利、社会地位上实现了平等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时期解决民族地区经济生活的问题体现了对民族共同繁荣原则的坚持的理解和认识,选项A是正确的。

答案  A

12“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句歌词说明我国()

①各民族的独特文化都得到尊重②当前已经不存在民族问题③各民族发展的不平衡已经消除④各民族间是团结友爱、平等互助的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现阶段的民族关系、民族问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我国各民族人民都成了国家的主人,已经形成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故④正确,而且歌词中“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体现了这种关系,因此④应入选;在我国,由于历史、地理和社会各方面的原因,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民族发展仍不平衡,而且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的影响仍然存在,因此应排除②和③,B、C两项以及A项均是错项。

答案 D

13下列属于民族自治权的是()

①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地方性自治法规②自主安排和管理本地方的经济建设事业③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④依照国家财政政策的规定,自主地安排使用自治地方的财政收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该题考查学生对民族自治权的掌握情况,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①体现了少数民族的自治权;②和④也符合民族自治权;③是特别行政区享有的自治权,不适用于民族区域自治,故用排除法就可以排除A、B、D三项。

答案  C“要正确处理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关系。东部地区要通过多种形式帮助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据此回答14~15题。

14党和国家之所以重视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是为了()

A.贯彻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B.实现各民族平等

C.加强民族团结

D.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解析  本题以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为背景材料,设问党和国家为什么要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干肢要构成因果关系。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首先是为了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当然也有利于实现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A、B、C三项本身都正确,但并不能构成直接的因果关系,故均不选,D项本身正确又符合题意。

答案  D

15在我国,要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使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根本出路在于()

A.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B.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加大扶贫力度,加大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援

D.依靠本地区干部群众的自身努力,与国家扶贫相结合

解析  该题要求回答各民族经济发展,尤其是西部不发达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根本出路。应是本地区、本民族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内因才是根本原因;国家的扶持只是外部因素,是第二位的。A项是共同繁荣的意义,B项和C项虽本身正确,但不合题意,故应排除A、B、C三项。

答案  D

16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基本的民族政策,也是我国重要的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这里的“历史特点”是指 ……

()

A.我国各民族历来关系密切,难分彼此

B.我国少数民族大多地处边远,很少来往

C.我国中央集权的统一多民族国家长期共存

D.我国各民族之间长期有隔阂,难以平等相处

解析  本题意在考查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原因。A项中的“难分彼此”是不正确的;B项中的“很少来往”不符合历史事实;D项中的表述也不准确;只有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12分)民族的基本特征及其关系分别是什么?

解析这是一道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简答题,难度不大。

答案(1)民族的四个基本特征是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语言和共同心理素质。

(2)共同心理素质是区别民族的最显著特点。民族的四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互相依存的。在民族形成过程中,共同地域和共同经济生活是首要的前提条件,为共同语言和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提供了地理空间和物质基础;而共同语言和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又促进了共同地域和共同经济生活的发展。识别和划分民族,必须以四个特征为基本依据。

18(12分)胡锦涛同志在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一个国家要发展,没有安定团结的局面是不可能的。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的责任。只要全国各民族人民团结一心,开拓进取,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不断推进共同发展,中华民族就一定能在21世纪实现伟大腾飞。

(1)上述论断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2)为什么说只有全国各民族人民团结一心、开拓进取、共同发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腾飞?

解析 此题以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为背景,考查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重大现实问题的能力。从试题的难易程度上看属于低档题,只要学生能读懂材料,联系教材中关于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即可回答。

答案(1)民族团结对于一个多民族国家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加强民族团结就是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

(2)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的强弱与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前途有密切关系,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只有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开拓进取,才能有国家安定,才能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腾飞。

19(14分)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共48分)

1古希腊的一位哲学家曾说:“如果牛有宗教,那它们的神也会是牛。”这个形象的比喻说()

A.宗教中的神来自人类的社会生活

B.宗教的内容是一种虚幻的东西

C.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宗教信仰属于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

解析 本题意在考查宗教的本质。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虚幻的反映,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宗教既是自然压迫的产物,又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宗教中的神来自人类的社会生活,内容来自客观世界而并非虚幻的,因此A项正确,B项错误,C、D两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A

4某中学高三年级学生就“如何理解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举行了一次课堂讨论。下面是四位同学提出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A.宗教信仰自由是对于信教者而言的

B.宗教信仰自由意味着可以到宗教场所宣传无神论

C.国家保护一切宗教活动

D.宗教信仰自由包括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解析 此题考查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既包括保护信教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也包括保护公民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并不是只对信教者而言,故A项错误,D项正确;B项的做法错误;C项中的“一切宗教活动”应是正常的,而对那些借宗教名义违法犯罪的行为,国家将予以惩处,故C项错误。

答案 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12分)“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国家保护宗教活动,而对封建迷信活动一律绳之以法。”请谈谈你的观点。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国家保护宗教活动,而对封建迷信活动一律绳之以法”的辨别和分析。正确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能够对“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国家保护宗教活动,而对封建迷信活动一律绳之以法”这一命题渗透辩证思维。显然,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国家保护宗教活动的观点需要具体分析,有的宗教活动国家要保护,而有的宗教活动国家就不能保护,注意是否是正常的宗教活动;而对封建迷信活动一律绳之以法也需要具体分析,注意违法与犯罪的界限。

答案 (1)我国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正常的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范围内进行。同时,国家要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取缔、惩处在宗教外衣掩盖下的违法犯罪活动。笼统地说国家保护宗教活动是不准确的。

(2)封建迷信活动败坏社会风气,破坏社会秩序,必须坚决制止和取缔,对触犯法律的迷信活动必须绳之以法。但对于群众中的一般迷信思想和活动,只能采用说服教育的方法加以解决。对迷信活动一律绳之以法,不符合依法治国的原则。

18(12分)据报道:当前在一些农村,“算命先生”生意兴隆,“巫婆神汉”收入丰厚,封建迷信有卷土重来之势。据中国科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一项抽样调查表明,有20%的人认为命运受算命结果支配。令人担忧的是,有些人还认为,“算命先生”“巫婆神汉”的活动属于正常的宗教活动,应当保护其自由。

问题:针对这一错误观点,请你简述正常的宗教活动与封建迷信活动的区别。

解析 这是一道材料简答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的宗教政策和封建迷信的含义、危害等,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题目要求简述正常的宗教活动与封建迷信活动的区别,要想解答好此题,关键在于理清思路。如果学生能分别从二者的含义不同、造成的社会后果不同以及国家对它们的态度不同三个方面来思考问题,就可以组织出思路清晰、思维严密的答案。

答案 (1)正常的宗教活动是在法律允许的宗教活动场所范围内进行的活动,是信教群众表达宗教感情、举行宗教仪式、共度宗教节日的各种活动。

(2)封建迷信活动是利用人们的鬼神观念、宿命观念等,使用占星、卜筮、相术、风水、算命等手段,以欺骗群众、索取钱财为目的的活动。

(3)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对于利用封建迷信活动,破坏社会正常秩序、危害群众身体健康、骗钱害人者,必须依法惩处。

19(14分)有人认为:在我国,宗教不得干预政治,政治也不能干预宗教。这一观点是否正确?请用有关政治常识谈谈你的认识。

解析 本题是道评析题,要求学生评价、判断、分析,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我国,宗教已成为教徒独立、自主、自办的事业,国家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不得干预政治”是正确的;但“政治也不能干预宗教”则不能成立,政府要使宗教活动纳入法律、法规、政策的范围,而不是放任自流。

答案 (1)“宗教不得干预政治”是正确的。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坚持宗教与政权、教育、司法相分离的原则。

(2)“政治也不能干预宗教”则是错误的。我国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但这不等于对宗教放任自流,国家必须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3)宗教活动和宗教信徒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方针。对于披着宗教外衣从事分裂祖国活动,或与境外敌对势力勾结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人,必须绳之以法。

20(14分)

解析 本题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答题的常用方法是原理加材料分析论证。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材料中西藏信教群众的正常活动受到尊重、政府对穆斯林的朝觐服务都可以说明;材料中还涉及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独立、自主、自办的方针以及正常的宗教交往活动等内容,要求学生仔细审题,细读材料,有针对性地作答,以提高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答案

专题12 我国的民族和宗教及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关系 主观题测评

1.党中央先后两次召开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党中央始终注重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特殊困难和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新的优惠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地区全面发展,增强了各民族大团结。我们党提出,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真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

(1)我们党为什么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6分)

(2)为什么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真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8分)

2.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会议强调,实施西部大开发,不仅是西部地区的大事,也是东部地区和全国的大事。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东部地区要把支持西部大开发作为责无旁贷的任务,西部大开发最根本的是靠西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会议要求,推进西部大开发,既要有紧迫感,也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不能急于求成,要积极进取,量力而行,注重实效。

简要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11分)

3.近日,美国国务院发表了《2004年度国际宗教自由报告》,其涉华部分继续指责中国的宗教政策和宗教自由状况。中国外交部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同时指出:中国政府依法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中国各民族、各地区人民依法享有宗教信仰自由。

(1)如何看待美国的这一做法?(8分)

(2)我国应如何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8分)

(2)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材料二我国重视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意义。(5分)

参考答案:

1(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好民族工作,解决好民族问题,是关系到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的大事。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之所在。(6分)

(2)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民族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符合我国国情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6分)

2.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少数民族多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同东部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3分)②民族凝聚力的大小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只有中西部,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得到发展,才能使整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大为增强。(3分)④搞好西部大开发,逐步缩小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实现全国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与反映,也是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同时,亦能巩固边防维护民族团结,提高综合国力。(5分)

3.(1)①我国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支配,美国无端指责中国的宗教政策和宗教自由状况,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3分)②践踏了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也是对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和宗旨的践踏。(2分)③这是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体现,我们对此表示坚决反对。(3分)

(2)①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把宗教信仰作为公民的一项权利,成为个人的私事。②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坚决打击一切在宗教外衣掩盖下的违法犯罪活动。③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作用。④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支配,坚决反对他国利用宗教问题干涉我国内政。

4.(1)(2)一,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社会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2分)二,只有推动各民族发展进步的共同繁荣,才能形成强大的综合国力,才能有效地巩固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3分)

参考习题

1.(郑州一测)请结合西藏四十年的光辉成就,简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8分)【答案】略

2.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西南地区占有十分突出位置,根据以下材料回答:

材料一:新中国的民族工作主要有两大历史任务:一是通过进行社会制度的变革,引导翻身解放的各族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二是通过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加快各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1)、说明我国社会制度的变革和社会主义建设对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重大影响?(4分)

材料二:世居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有33个,总人口达4700余万,超过全国少数民族的半数。据统计,我国“八七”扶贫期间,全国共有国家重点贫困县592个,其中,少数民族县达257个,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绝对贫团人数占全国总数的36、5%。2004年,我国民族自治地方人均生产总值只有全国平均数的67、4%,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全国平均数的71、4%。

材料三:2005早5月27日,胡锦涛主席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是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我国现阶段确立民族工作主题的主要依据以及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之间的关系,(10分)

【答案】(1)我国社会制度的变革是建立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政治保证。(2)社会主义建设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2)

(2)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落后的现状,以及少数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扩大,是确立我国现阶段民族工作主题的主要依据。(4)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强大动力。(3)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坚实基础。(3) [解析]:第(1)问:①注意审题,两大历史任务之一,说的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问题;之二说的是怎样解决民族问题。②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结合课本这两部分内容即可作答。第(2):①注意审题:对于多个材料,在分别审读的基础上,要特别注意材料之间的关系,此问涉及的两段材料即是因果关系。在审题的基础上,不难作出答案。②本问第二层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即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关系,根据基础即可作答。

精美好题

1我国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正当宗教信仰,情节严重的,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表明

A.信仰宗教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受法律保护

B.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C.宗教活动是我国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D.正常的宗教活动是在法律范围内进行的

【答案】B

【解析】考查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涵。A 项有误,“基本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 项有误,在我国政教分离,宗教活动不是政治活动,而是作为个人私事,作为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D 项不合题意,本题不是考查什么是正常的宗教活动。

[点评]:此题可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用排除法解。

【答案】D

【解析】①是我国在民族问题上体现出来的历史特点,非当前的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因,我国当前干部群众中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的民族偏见仍然存在,②观点错误,不选。答案应选D

[点评]:[点评]:此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基础知识一定要全面理解。本题是因果型选择题,解答此题要把握题干设问的关键词“从根本上说”。注意审题,抓住关键词:根本。

3、在青藏铁路的建设过程中,筑路者们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将青藏铁路建设成为一条“生态路”,让广大藏族等少数民族同胞能够从中得到更多的实惠。这表明,修建青藏铁路( )

能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有利于增强民族团结 有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 能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有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所在,与修建青藏铁路无必然联系,故不选,其余三项均可入选。

[点评]:要注意对基础知识体系的全面理解和把握和与相关材料的有机结合。解选择题有两条原则(正向选择):一是看题肢是否正确;二是看是否符合题意,单选题要选最符合题意的。

4《穆斯林通讯》报道: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10月15日在北京举行。中国伊协走过的50年,是积极探索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并取得成绩的50年。中国伊协在促进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积极发挥党和政府联系穆斯林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团结各族穆斯林群众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这表明:( ) A.我国宗教的本质已发生了根本变化 B.我国宗教组织已成为联系各自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 C.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D.宗教已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答案】B

【解析】考查我国宗教状况。A 项中要注意:宗教本质依然是唯心主义世界观,不能等同于我国宗教状况的根本变化,D项中要注意是: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两项表述均有误,C不符合题意。

[点评]:掌握基础时,要做到全面、准确。

5

【解析】西藏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已制定、颁布地方性法规和单行条例及将“雪顿节”等藏民传统节日确定为自治区的节假日都是民族自治权的体现,也体现了对藏族传统习俗的继承,故选D。材料所涉及的是民族自治权,而不是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内容,①不选。③对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平等的关系理解是错误的,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区域自治应是对民族平等原则的体现,不选③。

[点评]:本题在审题基础上可用排除法解,要注意平常复习中对相似概念的分析、辨别。

规律方法总结

1

青藏铁路首次铺进了西藏,铁路这个现代化产物在诞生180年后首次进入西藏这个古老的高原。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1、青藏铁路建成后,将使西藏巨大的资源优势发挥出来,西藏将更加发展。修建青藏铁路体现我国坚持( )

A.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B.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族团结的原则

【答案】A

【点拨】修建青藏铁路目的是要促进我国西藏地区经济的发展,故应选A。

2、国家通过国债资金、财政转移支付、财政专项资金和全国各方面的大力支援,使青藏铁路的建设进展顺利。这说明( )

A.民族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

B.有了国家的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就一定能发达起来

C.少数民族拥有了当家做主的权利

D.国家的支持和全国各方面的帮助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条件

【答案】D

【点拨】A与题意无关,B观点错误,题中涉及的是经济而非政治,故C排除,应选D。

4.比较民族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

2004年5月31日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和实施20周年纪念日。实践证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符合历史的发展,又符合现实情况,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

以各民族的宗教信仰为客观依据②妥善地解决了国家统一和民族自治的关系 ③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④以保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为前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C

【点拨】 ①④' 表述有误。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由我国的历史和现实决定的;以维护国家统一为前提。

5.关于宗教的本质、作用及宗教在我国的变化

(3)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过深刻的社会改造和宗教制度的改革,我国的宗教状况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是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只要存在,其唯心主义世界观就不会变。我国虽然宗教存在的阶级根源已经基本消失,但宗教仍然长期存在,其消极作用也仍然没有消失,因而我们要发挥其积极作用,限制其消极作用,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贾庆林指出,当前宗教方面总的形势是好的,坚持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推进民主办教,走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道路,已成为中国天主教界的共识和自觉行动。这表明( )

A.我国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把爱国爱教结合起来

B.在我国宗教本质能够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C.我国宗教主要起着积极作用

D.我国宗教已成为教徒独立自主自办的事业

【答案】A

【点拨】“坚持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可以表明A,B观点错误,宗教本质仍然是唯心主义世界观,不可能与社会主义相适应,C观点错误,题中材料未涉及独立自主自办宗教的问题,D与题意无关。

6.关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1)宗教信仰问题属于一个人的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是公民个人的私事,因而国家要对公民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2)在我国,共产党员不得信仰宗教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不矛盾。因为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既保护人们信仰宗教的自由,也保护人们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他入党时就已经做出了自己不信仰宗教的自由选择,这是完全符合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宗教对于公民来说属于个人的私事,但对于无产阶级政党来说,则不是个人的私事。无产阶级正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所武装的,是彻底的无神论者,这就决定了共产党员只能是无神论者,不得信教。如果共产党员选择了信教,就要劝其退党。当然作为青年学生来说也是一样,如果选择了加入作为共产党的预备军的共青团组织,也不得信仰宗教。

以下做法违反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有( )

A.某教徒依据不杀生的训诫在教堂里指责国家对某犯罪分子处以死刑是不道义的

B.某教徒在家对他正在上中学的儿子系统讲述《古兰经》

C.国家反对外国宗教组织在我国发展教徒

D.某教徒把对方信仰天主教作为自己的择偶条件

【答案】B

【点拨】考查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正确认识。教徒在教堂或在家里所进行的宗教活动是在宗教活动场所中进行的,故AB属于正常宗教活动,符合国家对宗教信仰自由的规定,不选。我国宗教实行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未经国家批准,外国宗教组织不得在我们发展教徒,故C应选。教徒把对方信仰天主教作为自己的择偶条件,可以体现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把宗教信仰作为公民个人的私事来对待的,也是符合我国宗教政策的,故不选。

7.比较宗教与封建迷信

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是一回事。

(1)联系:①起源:原始社会人类对自然界、人类自身的错误认识。②思想本质: 唯心主义,有神论。③二者都要人盲目崇拜,绝对服从。④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看,都有消极作用,但程度不同。

(2)区别:①宗教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有完整的思想体系,支配人的精神世界,它要求人们虔诚地信仰,并按照宗教教义、教规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不直接危害人的生命财产;迷信则是一部分人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它来危害人或骗取钱财的手段, 对社会具有危害性。②从组织形式上看,宗教有完整的、系统的宗教组织和团体,有宗教制度、宗教仪式,而迷信则是散漫无组织的。③国家依法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而对封建迷信活动则坚决取缔。

【答案】A

【点拨】考查宗教存在和消亡的规律。③不符合题意,④表述错误,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8.比较法轮功与正常宗教

【点拨】考查宗教的本质,宗教从本质上看,是对客观世界虚幻歪曲的反映,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A B D 均不是对宗教本质的认识。

9.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与国家的关系

(1)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是由一定的民族组成的。每个民族一般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民族、宗教和国家政治生活密切相联,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问题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处理好民族、宗教问题有利于国家政权的巩固与发展。任何国家都有自己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宗教政策体现了这个国家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

(2)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又是多种宗教并行流传的国家,许多少数民族全民族信教,因此,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正确贯彻民族政策,对两个问题的正确处理都有积极的影响。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解决民族问题,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

下列关于民族、宗教、国家三者关系之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民族、宗教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并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B.任何一个国家都要根据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来决定其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C.任何一个民族都是通过国家政权来开展宗教活动的 D.争取占人口多数的民族和宗教的支持是任何国家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答案】A

【点拨】B 项不是讲国家、民族、宗教三者的关系;C 项有误,对政教合一的国家才是如此;D 有误,争取占人口多数民族的支持这是大民族主义的体现,不利于国家统一,争取占人口多数宗教的支持则是宗教歧视,同样不利于社会安定,同时这种说法对政教分离的国家如我国来说也是不妥的。

一年模拟

1、(郑州一测)(8分)2005年9月1日西藏各族欢聚在布达拉宫广场,举行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大会。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列确说,过去的40年是“西藏历史上发展最快、变化最多、进步最大、人民最高兴最满意的40年。”请结合西藏四十年的光辉成就,简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答案]:第一,有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的自治结合起来。(2分)第二,

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结合起来。(2分)第三,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2分)第四,有助于把各民族热爱祖国的热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2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要对课本知识有一个扎实的基础。

2200591日,西藏各族群众隆重集会庆祝自治区成立40周年。目前,在西藏的全国人大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80%以上;在自治区、县、乡(镇)各级人大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分别占82.4%92.62%99%。这表明( )

A.我国各民族平等参与国家和本民族事务的管理

B.我国各民族都有使用自己语言文字的平等权利

C.我国各民族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已经不存在差别

D.妨碍我国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因素已不存在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民族平等原则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材料中的例子与课本中的例子相似,说的是各民族在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上实现了平等,A项符合题意,BC项说的民族平等的其他两种表现形式,不符合题意。D项与题意无关,说的是关于民族团结问题。

3、(朝阳1月)伴随着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雄健步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分别走过了50年与40年的光辉历程。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表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其优越性是( )

①有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

②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结合起来

③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

④有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此题根据课本基础即可作答,只有A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不全面。

材料:(成都一诊)我国是单一制国家,自治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现象。据此回答4-6题。

4、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基层民主自治的本质是( )

A、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B、实现民主管理 C、实现民主监督 D、实现民主决策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对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性质的理解。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

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权利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其中,真实性有法律、制度和物质的保障,材料说的是我国的基层民主制度的内容,即人民民主权利的制度保障,所以,A项符合题意。其他几项不符合题目的规定性。

5、2005年是我国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50周年。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因为( )

①我国自秦汉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我国民族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③我国各民族人民在长期斗争中形成了政治认同

④我国已经消除了民族差别,实现了民族平等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四选三的题最好用排除法,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有着坚实的政治和社会基础,C项符合题意。D项说法错误。

6、2005年6月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第437号令,任命曾荫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这表明特别行政区( )

A、是我国的地方行政区域 B、享有高度自治权

C、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D、所有人事任免权在中央

[答案]:A

[解析]:解选择题有两条原则(正向选择):一是看题肢是否正确;二是看是否符合题意,单选题要选最符合题意的。材料说明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BC项都不能全面说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所以,均不符合题意。D项说法错误。

7、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西南地区占有十分突出位置,根据以下材料回答:

材料一:新中国的民族工作主要有两大历史任务:一是通过进行社会制度的变革,引导

翻身解放的各族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二是通过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加快各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1)、说明我国社会制度的变革和社会主义建设对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重大影响?(4分)

材料二:世居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有33个,总人口达4700余万,超过全国少数民族的

半数。据统计,我国“八七”扶贫期间,全国共有国家重点贫困县592个,其中,少数民族县达257个,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绝对贫团人数占全国总数的36、5%。2004年,我国民族自治地方人均生产总值只有全国平均数的67、4%,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全国平均数的71、4%。

材料三:2005早5月27日,胡锦涛主席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现阶段民族

工作的主题是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我国现阶段确立民族工作主题的主要依据以及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之间的关系,(10分)

[答案]:(1)我国社会制度的变革是建立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政治保证。(2)社会主义建设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2)

(2)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落后的现状,以及少数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扩大,是确立我国现阶段民族工作主题的主要依据。(4)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强大动力。(3)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坚实基础。(3)

[解析]第(1)问:①注意审题,两大历史任务之一,说的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问题;之二说的是怎样解决民族问题。②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结合课本这两部分内容即可作答。第(2):①注意审题:对于多个材料,在分别审读的基础上,要特别注意材料之间的关系,此问涉及的两段材料即是因果关系。在审题的基础上,不难作出答案。②本问第二层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即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关系,根据基础即可作答。

8、(西城1月)我国制定和实施了适合自己基本国情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即( )

A.民族区域自治、独立自主自办教会

B.“一国两制” 、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C民族区域自治、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

D.各民族共同繁荣、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基础的识记能力,根据课本基础,不难选择C项。其他几项都不符

合题目的规定性。

9、(南京调研)我国某地一寺庙佛门弟子积极参加当地的架桥修路、捐资助学等活动,不少信教群众还宣传保护野生动物和禁止毒品。这说明,在我国( )

A.宗教的本质已发生根本变化

B.宗教主要起着积极作用

c.宗教已成为独立、自主、自办的事业

D.信教群众能够把爱教同爱国,爱社会主义制度结合起来

[答案]:D

[解析]:AB项说法错误。C项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说明了题意,当选。

创新设计

【答案】D 【解析】③表述有误。特别行政区才享有高度自治权。

2、

【答案】D 【解析】“千年流浪人不散”、明年返回耶路撒冷!”这些都说明作为一个民族,其民族心理上的归属感、犹太人的民族精神,成为他们民族精神的象征,成为他们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耶路撒冷是犹太人心中的圣城,是他们精神寄托的象征,但却不是说是他们的祖国,③是错误的,应该排除。

热点透析

背景材料:

2005年10月西藏不通火车的历史将画上句号。全长1142公里的世界海拔最高、线路

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于10月18日全线贯通。短短4年多时间,跨越世界屋脊的青藏铁路就宣告全线贯通,包括藏族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百年梦想终于实现。这是经过近30年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的表现;是人类千百年来对青藏高原不断认识、探索以及与之亲近、融合的一次升华;是中国人以“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新时期民族精神在“世界屋脊”创造的世界奇迹。

理论分析:

经济常识: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四年多来,国家有

关部门、沿线各级党委和政府与建设单位通力合作,产业界和商贸、科技界密切配合,沿线各族人民群众大力支持,参建单位精心组织、科学施工,展现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社会主义大协作的优良传统,体现了社会主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2.财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着作用。财政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青藏铁路工程总投资262.1亿元,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一个重大成就,对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加快青海、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改善沿线各族群众生活、加强民族团结、共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还可以从资源优势化经济优势,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旅游业,增加就业,带动沿线经济发展,扩大内需,实现共同富裕等,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优越性等角度分析。

哲学常识:

1.联系的观点。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这就要求我

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具体分析事物的联系。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青藏铁路的全线贯通,必将进一步加强地区经济之间的联系,推动全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世界,因此要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做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者们本着“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方针进行修建,目前,经青海、西藏两省区环保部门检测结果显示,青藏铁路建设对河流水质无明显影响,冻土环境未出现明显改变,沿线野生动物迁徙条件和铁路两侧自然景观未受破坏,沼泽湿地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 3.人类在认识和利用规律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做到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合。青藏铁路在建设过程中遭遇到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铁路建设者们经过4年的不断努力,在破解三大世界性难题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充分展现了当代中国工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时代风采。 4.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识也影响实践,正确地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青藏铁路工程的确立,基于对资源、市场及技术经济可行性的深入调查,是以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思想为指导的,以多方位、多层次综合论证为依据的,它的建设投产将为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作用。这体现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5.要有创造性思维。青藏铁路成败的关键在路基,路基成败的关键在解决冻土问题。建设部门选取5个不同冻土类型的区段、选取不同地温和地层条件下的路基、桥涵、隧道作为试验工程,设立了39项科研课题,先后攻克多年冻土隧道、桥梁、路基使用应用技术等世界性难题,创造性地采用了热棒、片石通风路基、片石通风护道、通风管路基、铺设保温板等多项设施提高冻土路基的稳定性,不少冻土工程措施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这是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发挥科技优势,突出技术创新,加强新技术应用取得的丰硕成果。 6、还可以从发展,主要矛盾,内外因,人生价值观等角度分析。 政治常识:

1.修建青藏铁路是国家履行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表现。它把西部的资源和东部的市场连接起来,必将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在中西部发展中发挥重大作用。 2.体现了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修建青藏铁路是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大举措;是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这体现了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3.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促进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维护社会的稳定,巩固祖国边防,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青藏铁路带来的交通便利,物流、人流的增长以及运费的下降,不仅能拉动西藏三大产业快速发展,为西藏增强“自我造血”功能以及老百姓迈向小康生活提供持续动力,而且必将进一步密切西藏与国内各省区市的血肉联系,增进藏族与各兄弟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和团结,为高原自然风光和古老雪域文明在现代社会的展示、保护、弘扬和发展架起一座“金桥”。 4.发展是执政党的第一要务,要坚持与时俱进,切实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青藏铁路是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是结束西藏不通火车漫长历史的民心工程,建设伊始,中央领导高瞻远瞩,明确提出要在青藏高原开辟一条经济、快速、大能力、全天候的运输通道,而且要以人为本,建成世界一流的高原铁路。这突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要求,体现了发展是硬道理,说明了我们党始终把发展放在第一要务的位置上。

5、体现了我国致力于巩固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体现了国家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6、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等知识点。

资料内参

民族团结

材料一:2005年5月21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表彰大会在京举行。胡锦涛出席大会并强调指出:新世纪新阶段的民族工作必须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主题。

材料二:2005年9月1日,西藏各族各界举行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大会。胡锦涛为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题写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贺幛。

材料三:2005年9月,第22届世界法律大会在京召开,公安部反恐官员在大会上指出,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中,“东突”恐怖主义势力仍是中国面临的主要恐怖主义威胁。

材料四:200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在乌鲁木齐举行。

材料五:2005年10月15日,青藏铁路全线贯通,预计将于2006年7月全线试运行。青藏铁路的修建向全世界宣告:“中国最后一个省区告别没有铁路的历史。”

(复习我国的民族与宗教时用)

颁布宗教事务条例 以法制保障宗教自由

2004年12月18日,中国颁布首部全面调整宗教事务法律关系的法规――《宗教事务条例》。此间人士认为,这部法规标志着中国在以法制保障宗教自由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中国公民将从此得以享有法制保障下的更为具体、更为全面的宗教自由。

  这部将于2005年3月1日生效的法规共有48条,分为总则、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宗教教职人员、宗教财产、法律责任和附则7章。在其生效的同时,1994年通过的《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将同时废止。

  中国政府宗教事务主管部门国家宗教局认为,这部法规的颁布,对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规范宗教事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宗教自由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可以说,这次立法也是中国保障人权的一次立法。法规源自宪法中关于公民权利部分的规定,是公民权利的一项具体体现。”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韩小兵说。“相对于以往的宗教立法,这部法规更充分地体现了权利义务的对等性,这些内容都充分体现了对宗教自由的保障。”

  《条例》规定,无论信教和不信教的公民都会得到法律的同等保护,政府对宗教应保护和管理并重,并且对侵犯宗教权益者要予以追究。“这些规定是宗教自由得以确立的重要基础。”

  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姜明安认为,《条例》重要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它首次从立法角度全面确立了国家与宗教团体,信教公民与不信教公民,国内宗教之间,国内宗教与外国宗教之间的关系。

  根据《条例》,中国将对不同宗教团体、不同宗教场所,和不同宗教活动予以平等的法律保护,并强调宗教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和睦相处,不得强制信教,并不得相互歧视。

  “它表明,中国对各教一视同仁,给予同样的保护和同样的发展空间。中国公民可以据此选择向往的宗教,因政策不平等可能导致的宗教矛盾也可得到避免。”姜明安说。

  “相对于以前行政色彩浓厚的政府管理模式,《条例》确立的机制更为规范,更为明确,提供的保障也更为有力。”韩小兵说,“这是中国宗教立法的一次飞跃,中国公民的宗教自由籍此得以保障。”

  “我相信,这部法规会使包括天主教信徒在内的众多信教公民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主席傅铁山主教说。

  韩小兵认为,加强宗教法制建设,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还是中国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推进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和在宗教领域的具体体现,同时也体现了建立有限政府的国际通行理念。

  “政府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对宗教实施管理,并不得干预宗教团体内部事务,表明了政府的自我限制愿望,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展示中国的宗教自由是全面的。”

  基督教信徒马小平认为,《条例》的制定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结果。“经济社会的发展必然催生宗教领域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这些新问题进行综合把握,全面解决是政府必然面对的课题。”

  姜明安认为,条例确定的独立自主办教的原则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样可以避免外国势力渗透,也可以使中国宗教免受国外宗教冲突的影响,从而为中国宗教造就稳定及和谐发展的有利环境。”

  韩小兵认为,《条例》中对宗教团体、宗教场所和宗教财产的合法权益的无微不至的保护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这些规定是对宗教自由最切实的保护,也为宗教自由奠定了基础。”

  “当然,这些宗教必须是合法的,不得危害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否则它就没有资格得到这种保护。”她说。

(复习我国的宗教时用)

《政治常识》第四课单元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48分

1

中宣部、教育部决定,从2004年9月开始,将每年9月确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在此期间,教育部门要集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据此回答34题。

3、国家重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是因为

A.民族精神是民族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B.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C.意识对人的活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D.正确的价值取向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4、我国民族工作必须把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作为主题,是因为

①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 ②在现阶段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③在现阶段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是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 ④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必须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5、据《人民日报》报道,为强化民族教育,培育师资,广西三年来派出了6000余名干部进驻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开展支教工作,这表明

A.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 B.民族平等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D.在消除民族间的差异,使各民族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得到同等的发展

6、各民族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都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都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因此

A.各民族一律平等 B.各民族都要实行区域自治

C.各民族应该实行融合 D.各民族都能得到迅速发展

12、北京是一个多民族人口构成的大都市。全市有5个民族乡,109个民族村,39所民族小学,10所民族中学,在16所大学中开办了民族班,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民族教育体系。另外,全市建立了民族乡村医疗卫生网络,许多民族乡村、街道还兴办了敬老院和文化馆。这些事实表明

①民族乡村自治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制度 ②民族平等权利得到体现

③相同的经济生活是民族平等的基础 ④不同的民族风俗和习惯受到尊重

A.②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3、当代世界有三种宗教因其流行最广、影响最深而被称为世界三大宗教。这三大宗教不包括

A.道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佛教

巴尔干半岛历来就是战争的火药库,那是交织着复杂的民族矛盾和宗教冲突。其中南联盟南部的科索沃省居住着两个民族,阿尔巴尼亚族信奉伊斯兰教,塞尔维亚族笃信东正教,由于历史原因,该地区成为伊斯兰教和东正教碰撞的交汇点,这也是导致科索沃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据此回答1415题。

14、上述事实材料表明

A.宗教是唯心主义世界观 B.宗教在历史上主要起消极作用

C.宗教组织是一种社会力量 D.宗教容易引起矛盾

15、上述事实给我们的启示是

A.宗教在当代社会主要起消极作用,必须予以消灭 B.为避免宗教信仰冲突,应提高人民群众信奉同一宗教 C.只有听任宗教的传扬,才真正符合宗教自身发展规律

D.只有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才有利于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2005年3月1日施行的《宗教事务条例》明确规定了宗教团体和信教公民的诸多方面的权力。根据相关知识回答1617题。

16、施行《宗教事务条例》,依法确保信仰宗教的公民、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这样做

①有利于保护信教群众正常的宗教活动 ②有利于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③是为了大力发展宗教 ④是为了更好地、全面地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各宗教自主成立的全国性和地方性宗教团体3000多个,按照各自的章程选举、产生领导机构和领导人,自主办理教务,出版宗教刊物,兴办社会公益服务事业。这表明

A.我国各宗教团体都是爱国爱社会主义的 B.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C.我国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范围内活动 D.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2005年4月19日中国西藏新闻网报道,西藏阿里地区佛教协会多次组织工作组,深入寺庙,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不断提高宗教界人士的思想觉悟和政治鉴别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据此回答1819题。

18、工作组每到一座寺庙,都要细致地宣讲党的宗教政策和有关会议精神,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样做就是要求

①教徒放弃有神论的思想和宗教信仰 ②教徒在政治上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③宗教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④宗教要以维护法律尊严、人民利益、祖国统一为行为准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通过宣传,宗教组织明白了从事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大局工作的道理,坚决反对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宗教教职人员也表示要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这表明

A.宗教的性质已发生了根本变化 B.宗教已成为教徒独立自主自办的事业

C.我国宗教组织已成为联系各自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

D.宗教问题上的矛盾是我国的主要矛盾

封建迷信活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大敌,已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据此回答20--21题。

20、下列对封建迷信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迷信是愚昧落后的产物,与科学背道而驰 ②迷信是一种社会意识 ③封建迷信活动是欺骗群众、谋财害命的活动 ④迷信会束缚人们的手脚,消磨人们的意志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1、陕西某地久旱无雨,一些巫婆神汉煽动人们拜神求雨。恰巧该地区不久降了雨雪,于是几个巫婆和部分村民便挨家挨户要“降水费”,后来又组织400多人的谢神队伍,在大街上巡游阻碍了交通。对此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求雨活动是正常的宗教活动,不应干涉 B.坚决取缔这种破坏社会秩序的封建迷信活动

C.坚决制止巫婆的骗人钱财的有害活动 D.部分村民的表现是思想认识问题,应进行说服教育

22、下列有关民族、宗教和国家的关系正确的是

A.任何国家都由一定的民族组成,任何民族都应组成独立国家

B.民族、宗教问题处理得好坏,影响国家的稳定

C.国家由民族组成,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任何国家都应依靠宗教的支持

D.民族政策、宗教政策与国家性质无关

做好宗教工作是中国新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要站在政治和战略高度,着眼于改革、发展和稳定,充分认识宗教问题的重要性,切实把宗教工作当作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要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原则。既要敢于管理,又要善于管理,努力提高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水平。据此回答2324题。

23、做好新时期宗教工作的重要意义是

①关系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问题 ②关系国家和社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③关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④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

24“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原则,体现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是

①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②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③反对中国和外国宗教界的交往 ④我国宗教实行独立、自主、自办的方针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 52%

25、我国实施“兴边富民行动”,旨在加大对边境地区的投入和帮扶力度使沿边一线的各族群众靠“边”脱贫,靠“边”致富。

运用政治常识知识说明,实施“兴边富民行动”的意义及措施。12分

26、党和政府一贯主张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同时也强调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强调坚持以维护法律尊严、人民利益、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为最基本的行为准则。

请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对上述材料简要分析说明。12分

27材料一:2006的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27日召开会议,研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继作出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后,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目前,中部地区总体发展水平、发展速度较为滞后,因此实施中部崛起意义重大。

材料二:中部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能源基地,国有企业相对集中,地处中部腹地,既东又启西,照南又顾北。综合分析中部地区就会发现,中部崛起战略在实现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实施中部崛起就如同在中部腹地安装了一台强有力的发动机。

(1)结合上述材料,从经济角度说明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原因和意义。(10分)

(2)运用政治常识分析党和政府在中部崛起中的作用。(10分)

(3)运用整体与部分关系原理,分析中部崛起战略的现实意义。(8分)

1-5 D C D B B 6-10 A A A C D 16-20 C D B C D 21-24 B B A B

25、实施“兴边富民行动”,有利于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增进民族团结,增强各民族的爱国主义感情;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巩固边防安全。(6分)

要实现我国沿边地区的脱贫致富,需要沿边地区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积极性,充分利用沿边地区的优势;需要国家在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需要发达地区在人力、技术等方面的支援,与沿边各族人民共同发展,共同繁荣。(6分)

26(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公民有信教的自由,也有不信教的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2分)

(2)正常的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范围内进行,应当禁止不正当的宗教活动,取缔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2分)

(3)社会主义制度代表了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宗教信仰上有差异,但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爱教与维护人民利益,爱教与爱国爱社会主义应当是一致的。(2分)

(4)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各族人民的神圣职责和义务,也是宗教界人士应该遵循的最高原则。(2分)

27、(1)①中部经济总量、发展速度滞后的现状要求促进崛起。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②是加强宏观调控的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要求。③有利于提高我国粮食和能源供给,缓解资源约束。④有利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高企业竞争力,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⑤有利于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构建东中西互动的新格局,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共同富裕目标。

(2)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中部崛起中要坚持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提高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提高执政和领导水平;贯彻三个代表,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5分)

中部崛起中,政府要切实履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坚持对人民负责和依法治国原则,制定相关法规,依法行政;转变政府职能,树立正确政绩观;做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建设服务政府和责任政府。(5分)

(3)共8分。①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的性能制约和影响部分的性能和状态。因此要求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中部崛起战略,是立足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全局而提出的,体现了从整体着眼;同时我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为振兴中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说明整体的性能制约和影响部分的性能和状态。(4分)

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因此要求我们在强调局部服从整体的前提下,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中部地区的崛起有利于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说明部分制约和影响着整体,必须搞好局部。(4分)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教学设计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