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素材资源>> 文本素材>> 经济常识>> 第三课>>正文内容

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2003中国企业发展报告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国内竞争加剧的新形势,企业主导、政府引导的企业结构调整进入了加速时期。可以说,我国企业结构调整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企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十分突出。 (一)多数行业企业组织规模小而散的格局没有改变 我国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若单纯就企业规模来看不能说是太小。但我国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都是国有企业,其生产经营具有相当程度的垄断性,其规模不完全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在以市场竞争为基础形成的企业集团中,企业规模过小的问题就十分突出。 (二)产品结构层次低,高附加值产品少 我国产品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十分突出,一般产品相对过剩与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产品短缺同时并存。在主要工业品中,一方面,有80%以上的产品生产能力利用不足或严重不足,但另一方面,由于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差别化不足、档次不够高、附加值较低,每年还要花大量外汇进口国内短缺产品。 即使是高技术工业,我国产品附加值也不高,增加值率逐年下滑。全国高技术工业1995年工业增加值率为26.38%,以后逐年小幅下滑,到2001年降到24.86%。特别需要注意的是,2001年我国高技术工业的增加值率比全国平均水平的34.55%还低了9.69个百分点。 (三)相当一部分企业缺乏核心竞争能力 我国企业技术改造投入不足,研发费支出不足。 同时,市场营销能力和战略决策能力普遍偏低。缺乏长期和明确的战略主攻方向,也没有必要的风险预警和应对机制,不少企业为了追求规模的扩张,盲目实行多元化战略,造成高速扩张后陷入困境。 (四)企业集团体制建设滞后 企业集团体制主要包括集团公司的组织结构或框架和母公司与集团内部各子公司的关系,在这两方面都存在比较多的问题。我国的企业集团有相当数量是在《公司法》出台前组建的,相当一部分由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将几个企业“捆绑”在一起而产生,造成企业集团内部产权不清,管理层次过多过长。近年来,虽然按照《公司法》和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了规范,但与现代公司制度要求的管理效率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滞后,严重地制约着企业集团的发展壮大,更谈不上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五)区域结构趋同,地区发展差距仍在拉大 由于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各地长期追求自成体系,重复建设十分严重,造成地区产业结构趋同,近年来虽有改善,但特色经济、比较优势和协作效益不明显,特别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优势和中西部地区的潜在优势均未发挥出来,生产要素在区域间合理流动和配置的体制与机制没有形成。与东部地区差距仍在拉大。 (六)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的任务仍十分繁重 不论从行业布局还是地区布局看,国有工业广泛分布于各行业和地区之中,资本的使用过于分散。2001年底,国有及国有控股制造业企业实收资本2.79万亿元,分布于10.3万户企业,平均每户资本只有2700万元,经营规模最大的前3个行业平均每户资本也只有6860万元,国家有限的资本分布过散,企业规模较小,不但难以达到经济规模,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而且影响了产品开发、技术创新与进步、以及市场开拓能力的提高。 在市场竞争程度高的领域,仍然配置着大量国有资产,而在一些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关键性领域中,国有资本没有发挥应有的优势。2001年,在17.4万户国有企业中,垄断性行业国有企业资产占29.8%,竞争性行业占57.2%,公益性及其他行业占13%。全国39个工业行业中,国有资产比重超过50%的行业有11个,国有企业的所有制实现形式较为单一,法人治理结构不够规范。 (七)企业发展日益受到资源、环境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我国人均水资源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拥有量的1/4。生态环境恶化,污染严重,重要的矿产资源短缺,但我国企业受技术水平、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制约,在调整结构中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资源高耗企业布局过多过散,资源节约型企业不多,必将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第三课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