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高考园地>> 高考分析>>正文内容

2007年高考文综政治点评

(一)学淄博,学思路
1.把难度降下来贴近高考是正确的;
2.政治复习备考的理念是一条提升高考升学率的铁律--"越是基础的就越有决定性意义,越是基础的就越有区分度"。
(二)试题呈现四大特点
1 .既注意体现共同基础性,也注意体现多样选择性,注重考查考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淄博备考的主旋律。第28题、第29题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第28题是以图表和文字呈现的一道关于发展现代农业的试题。设问有三:(1)指出图表显示的经济信息(3分),并说明推进我国科技创新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6分)。(2)说明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原因(8分)。(3)指出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的哲学依据及主要内容。说明这一哲学依据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方法论指导意义(8分)。
第29题是一道山东境外投资与实施"走出去"战略试题。政治设问有二:(5)图20体现的山东境外投资特点应如何概括(2分)?请对山东企业如何实现境外投资的新突破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6)分析山东省政府在为对外开放服务中是如何行使权力的(7分)?
2.命题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文综政治的13道试题都是在"新材料、新情景"下设计的。如第17题的效率与公平、第18题的绿色消费、第19题的物权法、第20题的中国外交、第21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22题春节文化在世界的传播、第23题古训名言、第24题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李振生、第25题北京奥运奖牌等。
这些"新材料、新情景"启迪我们:关注热点,把握热点。
3.试卷难度降低,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试卷难度估计在0.60左右,与淄博市的二摸、三摸试题大致相当。
4.体现山东特色。如第24题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淄博六中毕业生李振生,第29题山东境外投资,第37题青岛微尘等。这些在全市统考中都做了重点训练。
(三)科学的备考研究与试题相似的一致一年的备考实践、备考研究的成果,摸底模拟统考,不期而遇与高考试题相似。与其说是偶然,倒不如说是偶然中的必然。这,就是我们备考的缘分;这,就是我们研究的智慧。比如:1.高考题的第19题物权法与淄博市二模试题第17题有导向一致性。淄博市二模试题第17题: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物权法是规范财产关系的民事基本法,调整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民事关系,包括明确国家、集体、私人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以及对物权的保护。物权法草案通过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②有利于保障各种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③有利于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④有利于政府依法行政,正确履行政府职能A.①② B.①④ C.②④D.③④
2.高考题的第37题(10分)青岛"微尘"与淄博市二模题第37题有相似一致性。淄博市二模试题第37题:37.(10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近几年,中央电视台每年都举办"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为我们树立学习的榜样。2007年2月26日,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评选》颁奖盛典在中央一套隆重播出,全国观众在《感动中国》的精神盛宴中再一次感受真诚的感动。下面是评委会写给两位2006年度人物的颁奖词。
人物一:不拿一分钱,不出一个错,这种极限境界,非有神圣信仰不能达到。他是医术高超与人格高尚的完美结合。他用尽心血,不负生命的嘱托。人物二:他来自人群,像一粒尘土,微薄、微细、微乎其微,寻找不到,又随处可见。他自认渺小,却塑造了伟大,这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这是一座城市的良心。
(1)请写出这两位年度人物的姓名( 2 分)。人物一:人物二:(2)简要说明国家为什么十分重视在全社会树立道德榜样?(4分)(3)我们青年学生应该如何向道德榜样学习,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4分)
(四)对2008年高考的备考建议
1.必须扎扎实实落实好基础教学。因为基础性是新课程、新高考最重要的理念。新高考改革的意义就在于更加注重基础的考查。这对2008年的高考备考具有重要的正势导行功能,对新高三的备考复习同样具有决定性意义。
2.加强图表试题的训练与指导。2007年高考有两道大题属于图表试题,2008年高考必定会传承下去。
3.注意收集具有山东特色的新背景材料,研究具有山东特色的新背景材料下试题的命制和相关主干知识的考查。
4.在二、三轮复习期间,必须强化文综三科答题时间的合理分配使用训练,防止出现前松后紧或最后答不完的境况。对比文综政治试题可以预测,淄博的考生今年会取得比较满意的成绩。期待,理想的高考成绩与考生握手;期待,美好的愿景与家长握手!
衣俊卿同志的讲话脉络清晰,生动形象,与我们共同回顾了恢复高考后走过的光辉岁月。这篇讲话高度赞扬了恢复高考这一决策的重要意义,同时肯定了恢复高考对我们龙江教育事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历史作用,是一个当之无愧的伟大“拐点”。
  前一段时间,社会上有关高考的议论中,其中不乏企图全面否定高考的激进言论。同时,媒体有关年轻人一夜走红的报道也屡见不鲜,有人便据此力证学历过时论。这些人的出发点可能是很朴实,但我们应看到,这类观点对学生们的误导作用也是不容忽视。我国提倡素质教育,但不是全面取消考试。高考作为遴选人才的重要手段,至今还无法替代。而高考所产生的对社会倡导学习、尊重知识等方面的导向作用,其历史功绩更是无法否认。
  高等教育是人自身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科技创新的发动机,是社会文化创新的源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通过高考制度的恢复,我省高等教育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办学结构日趋完善,办学效益日益提升,办学质量稳步提高,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这些都是我省的“家底”,是成为强省、大省的必备条件。而通过高考所选拔出来的人才,更是活跃在我省各条战线上,成为一支重要的建设队伍,时时刻刻都在为我省经济的二次腾飞助力。
作为两年前广东省的高考状元,沈实忆及高考的点点滴滴时说——
高考的意义超过考试本身
本报记者刘思敏实习生张强华
两年前的广东省高考状元,如今已徜徉在美丽的清华园,忆及高考往事,沈实再一次对记者述说自己的幸运。
“我是怀着感恩的心走过高考的!”沈实说,亲人、老师、朋友和同学给了自己太多帮助。给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高中三年为高考奋战的那些时光,对于高考本身印象反倒很淡很淡。
沈实与高考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是在高二期末,就读于南头中学的他和几个学习不错的同学参加了上一届高三的模拟考。成绩虽然不怎么好,但是为今后他们的高考增添了信心。
第一次让沈实感受到高考的沉重是在怎么刻苦却看不到成效的时候。老师这时一般会这样鼓励学生:高考比的就是谁忘记得少。沈实有些半信半疑,不想学的时候,就打一整天篮球、踢一整天足球,或听一整天音乐。这样,放松之后的状态反而更好了。沈实觉得,这可能就是孔子所说的“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吧!
当然,沈实也经常有无所事事的时候,好在他能很快清醒,冷静地收拾心情,继续回到现实中来。高三时,各种活动并没有减少,每次他都怀着“也许是最后一次了”的心情,全力以赴。这种劲头也感染到学习,因此更多的时候他是一头扎到书中不能自拔。那个时候,不管是测试、做操还是大扫除,都是幸福的事情,希望高考能够慢一点来才好。
就这样不断调整,最后冲刺的时刻终于来临。那时沈实和同学们已经习惯了一天做4套物理试卷的高强度,也不再对学校繁琐的规章发牢骚。真到了高考那一天,老师和家长不断叮嘱着要沉着冷静应战,沈实倒并不担心,带着平时考试的轻松心态走进考场,抓起笔就写,写完检查完就出来,一点没感觉到有什么不同。那一年,沈实成为广东省高考状元。
沈实说,高考之后的一件事影响了他的生活态度。那是高考后几天,他和另外四名学生代表母校去医院看望病中的爱心大使丛飞。回来之后,他突然发现自己此前认识的社会是多么有限。了解了别人的世界才知道自己的世界原来很小。与丛飞的近距离接触让他更真实地触摸到了爱心世界的厚度。他说,在以后的路上他都会记得,无私奉献是人生的一个境界。这可能会成为他的一种人生态度。
进入大学之后,沈实读的是材料科学工程专业,学习的紧张程度比高中有过之而无不及。沈实说自己现在并没有太多时间去思考状元之类的话题,每天都有很重要的事情在等着他去做。除了回忆,高考什么也没有留给他!但是他非常感谢高考,给了他今天如此精彩的生活。
“通过高考,我们变得更加成熟。高考是曾经生活的轴,在旋转不休的日日夜夜馈赠给我们知识与力量,事实上高考的意义远远超过考试本身。”沈实觉得,无论结果如何,高考的分水岭意义都很明显,对他本人来说尤其如此。他希望学弟学妹们在参加完高考之后正确定位和规划自己的人生,“理想并不遥远,路,就在脚下!”
高考向何处去?中国高考未来宏观走向初探
  几十年来在中国社会生活中,高考占据了独特的尊崇地位。保持稳定、增进秩序,为底层优秀子弟的进升开辟和保留一条通道,高考的意义不可否认。长期以来,政府高度重视高考组织工作,高考工作一以贯之的严密认真;迄今,高考制度依然深入人心,被公认为是难得的较为公正合理的制度之一。
  而高考过于繁琐苛刻激烈的竞争、高考内容及方式的不尽合理,极大地浪费教育资源,客观上损害学生身心、贻误学生和谐发展,严重误导中国教育,令中国教育严重窄化、走上片面的知识教育甚至应试教育的歧路,其负面影响已经十分严峻;此外,高校招生过程中日趋严重的种种内幕,也使高考与公平渐行渐远。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考的使命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由过去的为国家“选拔人才”转变为现在事实上的为高校“选拔生源”;职能的弱化使高考有可能卸去不可承受的重负,而变得更平和与合理。
  高考制度已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只有改革,发展与完善高考制度,高考制度才能继续存在下去。
  积淀了历史的许多宝贵经验和智慧,高考制度走到了今天,时至今日,高考制度仍不失其存在的价值;改革高考制度,有必要持敬重谨慎的态度。“治大国,若烹小鲜”,由于高考在中国社会生活中的独特地位,高考改革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连锁影响,不能不百倍地谨慎;急功近利、缺乏长远眼光与哲学思想的草率改革无济于事,反会损害高考的严肃与权威。国家此前曾经多次进行过种种有关高考的小改小革,虽未能根本性地改变高考弊端,幸而也没有损害高考的根本。今日的高考,需要实质性根本性全面改进;谨慎应当是我们应持的态度,但不能成为与时俱进的阻碍。当锅里的鱼有一面已经煎得焦黄、空气中开始洋溢焦味的时候,有必要果断利索地把鱼翻转过来。
  中国教育困顿在于高考,而教育改革契机也同样在高考。通过改革高考而改革中国教育,可以收“牵牛鼻子”“四两拨千斤”的效果;高考改革成功,教育局面将为之一变。
  对未来高考宏观走向的展望:
  应当是趋向于简化而不是复杂化。唯有简化,才能降低成本、利于监督;复杂的程序与体制反而漏洞百出、成本昂贵、滋生腐败与丑恶。复旦大学进行高考面试录取的尝试,这未尝不是一种可贵的探索;然而假设推而广之,只会带来比目前更严重的后果与更糟糕的局面。“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是不切实际的书生臆想。人的许多素质是无法量化的,完全没有必要对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对学生成长过程的每一个细节明察秋毫,过度的考察只会加大成本,促涨虚伪,陷入谬误。高校招生无需全方位考察,也不可能全面考察,只要明智地选取少数若干门课程进行考试,就足以达到选拔的目的。比如,要想知道一锅汤的味道,只要尝一口或几口就足够;又比如部队每年的招兵工作,其实只要考察文化与身体的若干项就可以,用不着每位应征入伍的青年都做基因考察的。
  应当是趋向于淡化而不是趋向于强化。过去的高考承担了政治的、教育的、就业的等等太多重负,因而必然是一种高利害的体制。未来社会,用人单位具有自主的人事权,会十分谨慎地自我负责地从劳动力市场招录优秀员工,不再以高考成绩、以某大学的资历或以国家分配作为用人的单一标准;过去高考的所谓为国家“选拔人才”越来越名不副实,高考的职能已经改变为事实上的“为高校选拔生源”。因此高考制度有必要也有可能回归平和与常态,趋向平淡。
  应当由过去选拔考试的过度精确、过度激烈、过度计较、过度苛刻,趋向于未来的适度模糊。由于高利害,过去的高考呈现白热化的状态,分厘必争,因此高考题目艰深繁琐,在牛角尖里做道场,以难倒天下学生为能事;由此导致对教育的误导,对教育资源的浪费,对学生身心的损害,对学生发展的贻误。无非是高校生源的选拔,何必激烈如此!利害关系已经降低;通过高考规则的重新优化设计,这种局面是能够避免的。
  应当继承和维持高考的全国统一性和同一性。统一性的全国高考使成本低廉,使高校招生透明简约,也有利于国家认同感的形成。近年出现不少省份的自主命题,或许能维护某些省市的难以摆得上台面的地方利益,其实将有损于全国性的高考公平,令全国高考呈现春秋战国般的地方化复杂化的局面,必将加大高校选拔的社会成本,无谓地消耗教育资源,更有可能损害国家认同感的形成,是对过去高考优良传统的反动。除国家授权的具有高考探索性的试点地区外,国家应当坚定维护高考的全国统一性与同一性。
  珍惜高考,改革高考!

             高考无力承担“人才选拔”责任;
         为高考卸去无法承受之重,另创人才选拔制度的构想
  选拔人才对任何不甘落伍、追求发展的国家都是至关重要极为关键的。但,高考无力承担“人才选拔”责任;应当把人才选拔的职能从教育中剥离出来。
  商品的好歹由市场顾客说了算,飞机能否飞行由天空说了算,武器是否精良由战场来检验,人们认识是否正确由实践来检验。学生犹如教育体系造就的产品或作品,教育怎么能检验自身?教育界自身组织的几场考试怎么可能成为检验人才的科学尺度?学校教育的考试不能胜任人才的选拔,这种考试选拔出来的“人才”无非擅长考试而已,未必就是用人单位所需的理想人选。未来的用人单位自然会进行选拔,不用教育部门、不用学校过早地越俎代庖。教育以“选拔”为己任,其实是自作多情又不能胜任之举。
  选拔教育应当废止;应当另创人才选拔新机制。选拔的时机应当由受教育阶段后推到择业阶段;选拔的主体应当由教育部门改为用人单位——因为只有用人单位自己才能选拔出合乎自己需求的人才;选拔的形式应当由比较单一的与实际比较脱离的纸面虚拟的知识理论考试,转为用人单位所组织的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的能检验真才实学的丰富多样的选拔手段。
  国家的人才选拔焦点,应该由关注高考转移到关注就业阶段的招聘录用。首先国家应当继续规范和完善公务员选拔任用制度,使社会底层人员有平等的机会通过公平的选拔竞争参与国家事务;其次,应当规范和完善政府控制的企事业单位用人选拔制度,使得社会的底层百姓也有同样平等的机会在这样政府背景的单位中谋求就业;再次,政府应当引导、要求和监督社会上各用人单位建立科学规范的选拔用人制度——以保证社会底层的优秀才俊也能脱颖而出。
  构想一种人才选拔制度——
  借鉴西方法庭的“陪审团”制度,建立人才选拔的“评议团”制度。
  当某政府机关(或有政府背景的企事业单位)需要招纳录用若干位能胜任某专业技能的员工。预先向社会公开发布招聘信息;社会人员报名应聘,报名门槛尽可能降低,国家禁止用人单位招聘录用人员时对文凭学历的歧视性要求;在政府劳动部门监督下,由用人单位组织合适的形式多样务实有效的种种书面考试和实践测试,由评议团做出录用决定;当多位应聘人员都考试测试通过、考试测试结果相近、评议团难作取舍之时,则干脆果断采用电脑随机选取——即抽签抓阄方式决定,以避免过分繁琐、横生枝节、腐败滋生、迁延时日、空耗精力。
  如此,高考和中国教育才能脱去炽热,剥去无法胜任的“人才选拔”之重;令高考回归到高校选拔生源——仅此而已——的自然平和的常态。这样,才能为改革高考、为淡化高考过度竞争提供宽松环境。

               对高考改革的郑重建言——
           考生填报志愿和高考成绩分级基础上电脑随机录取

                   一
  数学概率学的随机选取,是社会事务中进行抉择时古老而常用的方式,简单易行,便于监督,相对公平公正,易于接受;避免无谓竞争造成的巨大浪费与破坏。不限于琐碎的日常层面;在严肃的政治场面和利益攸关举世关注的国际场面,随机选取方式也不鲜见,比如西藏确立转世班禅时的金瓶掣签,又比如围棋比赛的猜先、世界杯的分组。
  社会事务有其模糊性混沌性。过分地追逐清晰、精确,反而不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或许还会陷于谬误之中。高考分数的高低,能相对地反映学习能力的强弱,部分程度地反映人的总体素质的高下;高考分数与学习能力及人的整体素质确实存在统计概率方面的一定相关性,但绝不是严格对应的必然关系,而存在很大的模糊性随机性。因此,高考的适度选拔是必要的可行的合理的,但过于激烈、苛刻、严格计较的高考竞争其实是没有必要的,是与社会事务的混沌性模糊性相违背的。应当尊重事物的模糊特性,完全没有必要庸人自扰地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琐碎化。
  当今的过于琐碎、严格计较、竞争过分激烈的高考,极大程度浪费了亿万学生的时间精力,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误导中国教育,使中国教育步入应试教育泥潭;严重浪费教育资源,过度激烈升学竞争之下亿万学子的多少奋斗,就社会进步、生产发展而言,其实只是惨烈的内耗和无效劳动。造成深广严重的负面后果,久之将黯淡国家的未来、湮灭国家复兴的希望。
  完全可以、也有必要在高考选拔中适度地引入随机选取,淡化缓解高考竞争,令中国教育回归自然平和的常态。

                   二
  比如:
  1、把高考成绩简单地划分为十个等级:一级,前1%(即高考总分名次据考生总数1%之前);二级,1%~3%(即高考总分名次据考生总数1%之后3%之前,以下同理);三级,3%~5%;四级,5%~10%;五级,10%~20%;六级,20%~30%;七级,30%~40%;八级,40%~60%;九级,60%~80%;十级,80%之后。
  考生可以根据自己个性化的密码查询自己各科的具体分数成绩和高考总体成绩等级;考试部门只对社会和高校发布考生的成绩等级,不发布具体的考试分数,除规定时段内授权考生查询本人成绩外,考生具体各科的考试分数对社会实施保密,以避免具体分数对招生造成干扰。
  2、根据国家财力和政府教育导向,按照成绩等级给予学生未来相应的高等教育经费,教育经费直接下到学生教育专用账户,不可直接兑现,当学生到国家认可的高校报名之时冲抵学费。教育经费只与高考成绩级别相关,不管考生被录取到哪所学校。
  3、根据高校招生能力、按照成绩等级、结合电脑自动随机选取方式进行高校录取工作:
  首先让高考成绩前两级考生(占考生总数3%,以考生1000万计,约30万人)根据自己的愿望顺序地填报十所大学名称;统计此类数据,得出全国排名前十位大学名录。令这十所大学各自从报考本校的此两级学生中用电脑方式随机录取生源(十所大学约录取3万左右)。
  之后,第三级考生(3%~5%)加上未被录取的前两级学生(总人数近50万左右),同样根据自己的升学志愿有序地填报十所大学的名称(前述已招生完毕的全国排名前十位大学不在其中),据此数据统计,得出其中前五十位大学的排名,同样令这五十所大学各自从报考本校的这些学生中随机录取生源(五十所大学约录取十余万左右)。
  同理,第四级考生(5%~10%)加上未被录取的前三级学生(总人数约80万左右),同样根据自己的升学志愿有序地填报十所大学的名称(前述已招生完毕的大学不在其中),据此数据统计,能够得出其中前两百位大学的排名,同样令这两百所大学各自从报考本校的这些学生中随机录取生源(两百所大学约录取五十万左右;此阶段一级和二级成绩者优先录取)。
  类推,第五级考生(10%~20%)加上未被录取的前面级别学生(总人数约140万左右),同样根据自己的升学志愿有序地填报十所大学的名称(已招生完毕的大学不在其中),据此数据统计,又得出其中前三百位大学的排名,同样令这三百所大学各自从报考本校的这些学生中随机录取生源(三百所大学约录取七十万左右;此阶段三级成绩者优先录取)。
  其余高校依据成绩级别高低择优录取,级别相同时按照随机选取原则录取。在竞争不十分激烈的非重点非热门大学尝试试行自主招生。
  4、以上程序的实施力度与分寸是可控的、可调整的,可以根据国家教育的导向及教育的实际状况,调整局部实施细节,使之能趋于完善,使之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教育和国家全局。比如,当中学学习氛围过于松散懈怠因而有必要促进学习竞争、强化甄别功能时,或者国家要促进精英化教育时,可以加大不同成绩级别享受的教育经费之间差距,缩小招生随机选取的级别范围;当中学教育竞争过于激烈,损害学生身心和发展时,或国家要促进大众化教育时,则可以考虑缩小不同成绩级别享受的教育经费之间差距,扩大招生随机选取的级别范围。如是,经过几年时间的招生磨合与经验积累,能够把握好合理的实施力度与恰当的分寸。
                    三
  如此,一定程度地部分地继承了高考选拔进入高校的传统制度,发挥了传统高考选拔制度对基础教育对教学对学生学习的促进激励作用,又缓解淡化了过于激烈的高考竞争,避免了过去严重的高考负面影响。尊重了中国社会希图子女出人头地的望子成龙追求发展的考试传统考试风气,具有制度的连续性,又进行了革除弊端的改进。既为各高校输送了合格生源,又阻断了学生学习考试过重负担的根源。
  这一改进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考试的竞争不再那样惨烈,身心成长从此健康和谐;有利于教师的发展,教师将有余地造就和提升自己的真才实学和本领(应当说,目前的老师除了嘴皮子之外普遍地是难以谈得上有实践的真才实学的);有利于学校的发展,试想未来学校之间的竞争,将由目前单一的高考成绩方面的比拼转变为学校特色、学校个性方面的较量了。也同样地有利于清华北大之类的名校:原来过分激烈的高考竞争,损害的不仅仅是学业上的失利者,同样对学业竞争的成功者造成了伤害,清华北大录取的高分学生,难免是身心疲惫和受伤者,清华北大以为借高考选拔体系囊尽四海英才,其实得到的或许不是生机蓬勃可造之材,而是已被“高考热”烧焦的木炭;一旦改进,清华北大的生源反而会明显改善。进入名校的学生,也将少一些骄娇二气,而表现得谦逊平和。
                    四
  随着时代的进步,依靠电脑随机录取,国家公证机关现场公证,电视、网络等媒体现场直播——这一切,能够保证选取过程的公平公正透明、可信可靠、快捷高效。
  简单办法解决繁难问题——高考成绩分级基础上电脑随机录取。从07高考看08复习:政治重在构建知识网
政治在文综三大学科中是要求学生具有灵活运用能力最强的一科。衡水中学的政治老师徐瑞红说,第一轮复习由于是对政治基础知识的夯实,补课这一阶段主要是对政治学科中经济学的复习,由于其所占比重大,所用时间长,所以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尤其要重视。
  四个环节贯穿复习
  在复习经济学时,一定要在头脑中反复回忆其整体框架,也就是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经济学的复习。由于四个环节在课本中是依次体现的,所以只需要按章节进行复习即可,做到节节有归纳,章章有总结,课课有体系,把所学知识建构成立体的网络,以备随时去搜索和采集。比如对国家宏观调控这个知识点的复习,在知道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基础上就要与其他章节进行联系,例如通过它所采取的经济、法律、行政三个手段与后面学习到的市场、三大产业、财政、三农问题等进行联想与总结,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往往是给同学们一个思路,从而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摆脱"时事等于政治"的误区
  由于政治与社会的方方面面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许多人认为时事就是政治,徐老师明确指出这个想法是不科学的。高考对政治的考查,并不是单纯的对时事进行考查,只是将社会热点、重大现象事件等在考查内容当中进行渗透,因为高考本身是不会偏离以课本为灵魂这一出题宗旨的。比如今年的高考第40题中的迁都问题,非但没有涉及到当今的时事,而且还要求将哲学思想融入到古代历史当中,由此可以看出,同学们对时事的态度应该是要关注,但绝不能舍本逐末;要运用,但绝不能脱离课本。在时事材料的选用方面,老师建议采用河南省出版的《中学生时事政治报》,它将成为同学们合理运用时事的好帮手。
 适时进行反思
在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中,反思是非常重要的,正所谓欲速则不达,因此同学们在每一节课,每一次小测验后,都要对老师课堂上所讲的内容,做错的试题或是认为经典的试题进行整理、归纳,积累自己的学习感受,从而达到良好的复习效果。
1.信息的搜索和研究
  A.考纲的比较研究一年一度的考试大纲稳中有变。
  对考试大纲的研究中,在把握基本内容的同时,要比较研究近三年的考纲特别是近两年的变化,重点要把握变化的知识点。2005年高考考纲*部分与2004年有15处变化,其中删去两个考点,修改五个考点,增加八个考点。 要注重研究2005年与2006年考纲的变化,2007日的高纲没下,下了后再进行比较。
  B.高考前全国性大考的研究。
  2006年全国各省地市高考试题、200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2007年公务员考试试题、2007年*高考试题等都是在高考前的全国性大考。特别是200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试题、200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从对这些大考试题的分析中基本上可以研读出当年高考的基本走向。
  一般来说,周边地区、一些有水平的重点中学高考前都要进行大型模拟考试,有些地区、学校对教学和考试有较高水平的研究,那么,这些试题所反映的信息可以成为对当年高考研究的重要启示。如前些年广西有些地区的模拟试题所提示的信息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基础过关
  整理和梳理基础知识,这是高考复习的第一步,是提高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前提。要把握五点。即要点、重点、难点、考点、热点。在这一阶段要做到要点过关,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考点清晰,热点熟练,为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专题讲座
  这是一个巩固和梳理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依据课本的知识点,把相关联知识分析整理成若干专题,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和把握知识,有促于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一、坚持教学“五统一”,发挥学科组整体优势
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各行业各业都在提倡团队精神,发挥整体优势,教学中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全面提高成绩,也必须发挥整个教研组的群体优势,反对单兵做战。我们严格落实学校提出的“五统一”制度,即统一进度、统一资料、统一教案、统一作业、统一测试,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实现资源共享。我们一周有两次集体备课,坚持集体备课有两项主要任务:一是确定教材重点、难点,并加以讨论,分析如何讲解和突破重点、难点,二是确定进度,明确任务,做好分工,比如组题,对于一个章节,我们是每人出一套题,然后优化组合,力争奉献给学生的都是精品,让学生少做无用功。一般来讲我们是提前一周准备下周的内容,这样做的好处是思路清晰,节奏感强,避免了盲目性。如果哪位老师临时有事不能上课,同年级的任何一位老师都能替代。教师这一行业工作压力本身就比较大,如果精力再有一部分用于内耗,会进一步加重教师的身心负担。合作、融洽的氛围能激发人们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我们正准备建立自己的题库,由各年级老师们对题库内容进行增减,这样既能保证题目的质量,又能突出政治学科紧跟时代步伐的特点,当然,这种合力的形成,并不完全取决于教师本身,它与学校的管理理念、政策导向、激励机制密切相联,这是集体备课落到实处还是流于形式的关键。
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这是老生常谈了。教师所有的工作,所有的努力,最终还是要通过学生来完成和体现,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努力的程度如何,就成为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和人文修养。伴随着教育的民主化、社会化以及网络的普及,学生知识的来源日益多样化,传统的教师权威正在动摇,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和学术水平,多关心学生,树立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可以说学生对教师的学术水平及人格精神认同的程度也就决定了你的要求有多少能内化为学生的行为,在05届毕业生中有一个外县的复读生在高考前对我说:“老师,无论考上与否,我在县中复习都不后悔,县中不仅给了我知识,也教会了我做人”。由此可见,教师的学术水平和人文修养的重要性,为此,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拓宽视野,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2)对学生提出看似简单的要求考后100分。也就是要求学生做错了的题,再做不能错。每次练习后,我都要求学生进行错题整理,同时对错误率较高的题,重新组卷,(做选择题练习时要求学生涂卡,每个年级组配备一台读卡机,这样能提高练习的时效性和讲解的针对性),过20天左右,重新考试,经过反复督促,学生对错题有了较好的把握,但学生对知识还不可能真正地理解吃透,之所以能够做对,很多同学只是凭借简单的记忆,第三个阶段也是比较耗费精力的一个阶段,根据错题,创编新题。我们主要是编制一些填空或判断改错题,这种题型虽然传统,高考也不考,但是很实用,耗时少,容量大,能够提升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和高度。
(3)构建知识网络,把握知识间的联系
每一课学完之后,要求学生按图表进行知识点总结,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引导学生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在头脑中形成知识体系,把知识以有序的结构存储在头脑中,考试的时候才能灵活运用,相应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逐步提高,这样有助于在复习中把课本读“薄”,提高复习的速度和效果。
三、分析高考题、把握高考方向,提高教学的前瞻性,避免盲目性
高考是方向,是趋势,我们要研究高考题的思路。教师功夫用得多一些,工作做得细一些,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降低学生学习的成本,提高教学的效益。对于高考题,我从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1、分析高考主观题,在政治常识、经济常识、哲学常识,各部分的命题特点。
政治常识题,基础性比较强,无论怎样设问,有些题目的答案在课本中都能直接找到,如03年文综试题第38题:以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的讲话,重温两个务必为背景,要求学生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目前应如何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答案就是高三政治常识教材第77页中的一段(旧版)
例题1: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西柏坡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全党牢记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两个务必”,即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清醒地看到我们肩负的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牢固树立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团结和带领群众不断前进。
根据所学政治常识,分析目前应如何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参考答案:(1)党的作风建设的根本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
(2)发扬党的优良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3)坚持艰苦奋斗,加强廉政建设,反对腐败。

例题2:(03年文综卷第40题)以三峡工程移民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依法治国的理解,答案就在高三政治常识教材第52—53页。
我国三峡工程建设涉及大量移民工作。1992年4月,全国人大通过了三峡工程议案,并对工程移民工作做出原则规定。此后国务院及地方政府通过了一系列行政性法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当地有关部门组织了宣传教育和移民动迁,并先后查处了侵蚀移民资金案件100多起,从而保证了三峡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依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是如何坚持“依法治国”的?
参考答案:(1)加强立法工作,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做到有法可依。
(2)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做到有法必依。
(3)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例题3:(04年文综卷III第38题)以淮河治理为背景,考查学生对依法治国的理解,答案在课本上的体现同上。
淮河流域地跨40个地(市),181个县,流域面积27万平方千米,人口1。65亿。耕地面积1333万公顷,粮食总产量约占全国的17。3%。自1194年黄河南侵夺淮,数百年业洪、涝、旱、风暴潮灾害给淮河流域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高度重视淮河的综合治理。
淮河治理应走依法治水之路,简述依法治水的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依法治水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原则。依法治水的要求是: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制定相关法律,确保有法可依;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加强对相关事务的管理;司法机关要严格司法,制裁违法行为,加强公民法律教育,保证公民自觉守法。

例题4:(04年北京文综第41题⑥)以三农问题为背景,对怎样坚持对人民负责这一知识点进行了考查,答案在高三政治常识教材第50——51页。
为解决好“三农”问题,中央要求各级领导把主要精力放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上,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落实各项增收措施,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
依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政府应怎样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
参考答案:(1)深入农村,倾听农民意见,密切联系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2)在工作中克己奉公、廉洁自律、自觉接受人民监督。(3)把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作为准则和工作宗旨,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例题5:(2005年全国文综卷I)我国倡导的国际新秩序的内容是什么?答案在高三政治教材第151页。

即使在课本上找不到整段的原话,政治常识部分主观题答案与课本语言也比较接近,在此我就不再一一列举。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政治常识强烈体现国家意志,观点必须明确,旗帜必须鲜明,答案要紧扣教材,准确阐明相关观点。尽管有些题目谈不上是高考题的方向,也不太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但这并不是教师与考生所能左右的,题目出来了,我们必须去面对。
因此,政治常识部分对课本尤其是出主观题可能性较大的部分,要求要更加严格,每节课我都用5——10分钟时间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口头或书面测试,以强化记忆,夯实基础,避免无谓丢分。
经济常识部分的答案比较新,比较灵活,联系具体的实际问题,更多体现的是能力立意,往往考查的不是教材的具体知识点,而是考查教材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精神,如:

例6(2004年文综卷I第38题)以海洋资源为背景,要求学生分析发展海洋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千米的“蓝色国土”,这是中华民族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也是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的保障。
材料一:2003年,全国海洋产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077。7亿元人民币,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4%,继续保持高于同期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
运用所学经济常识分析海洋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参考答案:广阔的“蓝色国土”可以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更多的资源。发展海洋产业,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提升。发展海洋产业,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例7(2004年文综卷I第39题⑦)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背景,要求学生分析东北经济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对策。
东北曾被誉为“共和国经济的长子。”东北是计划经济体制最早建立、影响最深的地区,是我国重工业、基础工业和大中型国有企业最集中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东北经济在全国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步下降。1978年辽宁、黑龙江两省的人均GDP仅次于京、津、沪三个直辖市,到2002年辽、黑两省分别降到第9、第18位。
结合材料,根据所学经济常识指出东北经济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对策。
参考答案:东北经济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所有制结构比较单一,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高,市场机制作用较小等。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就必须大力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激发区域经济活力,确立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地位;国家要给予东北老工业基地更多的政策条件和资金支持。

例8(2005年全国文综卷I第38题①问):以三农问题为背景,让学生提取有关信息,并提出解决农民增收的措施。
根据表1简要说明农民收入结构变化的状况(答案略)
②问:根据表1所显示的的信息,联系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增加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的主要经济措施(答案略)

例9(2005年全国文综卷I第39题⑧问):以亚非会议为背景材料,分析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及对我国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运用所学经济常识分析我国谋求与东盟国家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及将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答案略)

这些题目都充分体现了上述特点,对于经济常识,我们要对课本有关知识要进行适当的补充,拓宽知识面,从多角度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以增强学生的分析与综合的能力。

哲学常识侧重于对原理的理解,要分清原理的适用范围、条件,万变不离其宗。如:

例10(2001年全国高考政治试卷38题):以互联网的发展为背景,要求学生运用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对上述两种看法进行分析。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不可阻挡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有些人认为,在网上发邮件、查询资料、下载软件、购物等,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有些人认为,网上出现了一些虚假信息、黄色内容,对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消极影响。更严重的是,有些学生沉迷于网吧中,严重地影响了学业和健康。
运用辩证法知识对上述两种看法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1)看问题要一分为二,对互联网现象应做全面客观的分析,它有利有弊,不能片面地只言利,或只言弊。
(2)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互联网出现的负面问题,是新生事物在发展中出现的支流问题,不能因噎废食。

例11(2003年全国文综第41题):以人口迁移为背景,要求学生运用辩证法的观点分析美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现象。
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现象。
在历史上,美国出现过多种形式的人口迁移,既有大量欧亚移民,也有血腥的奴隶贸易,还有西进运动中的国内移民。
试用辩证的观点分析美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现象。
参考答案:人口迁移是一种复杂的历史现象,对其后果的分析应持一分为二的态度;
每一次人口迁移都要做具体分析,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尽管材料不同,答案表述也不完全一致,但从实质上讲,二者是一致的,没什么区别。

2、对重要知识点,进行专题性复习,强调落实。
从2002年开始,文综考试几乎每年都在考查文艺欣赏类的题目,如:

例12(2002年文综33题):“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名句。诗人感到“月是故乡明”,这表明:
A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
B诗人反映的是认识主体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状况
C审美活动并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D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例13(2003年文综29题):中国审美文化源远流长,历代文人对艺术创作有许多精辟的论述。明清之际的叶昼说:“天下文章当以趣为第一,既然趣了,何必实有其事并实有其人?若一推究如何,岂不令人笑杀?”意思是说,艺术创作并不必拘泥于事实上的真实。这是因为:
A艺术创作并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B并非所有的意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
C艺术创作完全凭主观虚构 D艺术创作有其特有的规律性
例14(2004年文综30题):意境不是意和境的简单相加,而是意与境谐,并在此基础上生出“景外之景”“象外之象”“韵外之致”。例如王维的《雪中芭蕉图》将夏日的芭蕉和雪景画在一起,产生出独特的美感。这表明:
A艺术创作是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 B艺术创作不需要反映现实生活
C艺术创作不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D艺术创作纯属人的主观创造
例15(2005年文综29题):(烟斗)当我们面对这幅画的时候,图形与文字共同组成的这幅画又启发我们思考艺术作品与现实对象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表达两者关系的有:
(1)艺术作品是不依赖于原型的主观创造(2)艺术作品体现了对原型的摹写与创造的统一(3)艺术作品是对原型的审美再现(4)艺术作品应不断追求更逼真地反映原型
A(1)(2) B(2)(3) C(3)(4) D(2)(4)

几个题目考查的是同一知识点,都强调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及意识的能动作用,设置迷惑选项的手法也基本相同,把这个问题讲深讲透,会使学生收获很大,如果这样的题目有较大面积的失分,显然是不应该的。

对于规律的客观性原理,我也设置了一个专题,让学生体会原理适用范围及解答的思路。
例16(2003年全国文综39题):以人工增雨为背景,考查人工增雨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2002年夏季,北京等地为缓解当地旱情,采用了许多人工增雨的措施,明显增加了降水。试分析“人工增雨”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参考答案:(1)事物运动是有客观规律的。
(2)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例17(2004年全国高考文综卷III):以淮河治理为背景,考查对按客观规律办事的理解。
材料二:水利专家说:这些年治理淮河的思路逐步从“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也就是试图完全消除洪水灾害,转变为承认洪水的风险,综合运用各种设施,力争将洪水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结合材料二中淮河流域洪水“管理”的实践,谈谈如何理解“治水要按规律办事”。
参考答案: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洪水有其独特规律,治水要尊重洪水本身的特性;淮河治理原则的转变,说明随着对洪水认识的深化,人们正逐步纠正不合规律的思路和做法。

例18(2004年春招39题):以生物入侵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如何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的理解。
“生物入侵”指进入某个地区的外来生物物种打破了原地区的生态平衡。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引发非良性效果或难预料效果的生物入侵事件。
例如桉树的突出特点之一是能够通过叶面的蒸腾作用,将大量的地下水快速地输送到大气中,当地下水水位下降时它的根系又能够快速追随地下水水位的变化向深处生长,因此它有“地下水抽水机”的绰号。桉叶油也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桉树生长在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和东南部地区有良好有生态效益,引种到我国的云贵高原后,却引发了令人头痛的生态问题——生长地区的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桉树林内及附近草本和灌木大量枯死。。。。。。
试从桉树引种的事件说明我们应如何按客观规律办事?
参考答案: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联系;人们认识规律要有一定的过程;我们要实事求是,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按客观规律办事;云贵高原等地引种桉树时,不能只注意经济效益,忽视其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例19(2005年春招39题):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为背景,考查中国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是如何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的。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东盟各国与我国地理位置邻近,历史交往悠久。回答:
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各国经济联系与依赖的进一步增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无法抗拒的历史进程。
用规律的客观性原理说明,中国要发展,就要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参考答案:①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全球化反映了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要发展,就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抗拒这一进程。
②客观规律是可以被人认识和利用的。中国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趋利避害,促进自身发展。


通过训练,学生加深了对规律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关系的理解,明确了这类题目的答题思路,解题能力有所提高。

例20:随着“循环经济”“节约型社会”等概念的提出,资源及资源配置问题需要我们特别的关注。
如:2003年的气象经济,答案要点之一“气象信息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
2004年文综卷I“蓝色国土”、海洋资源,答案要点之一“广阔的蓝色国土可以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更多的资源。”
2005年北京卷旅游资源,答案要点之一“红色旅游可以把老区的绿色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结合起来,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发展旅游业,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和居民收入。”
2004年文综卷I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答案要点之一“确立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地位。”
2004年文综卷II分析材料中发展电力工业的措施,答案要点之一“电力也是商品,一些地方引入市场机制,运用价格杠杆调节用电是缓解电力紧张的重要举措。
2004年全国文综卷III第38题第①问淮河治理,答案要点之一:发挥政府宏调控职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例21: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是高考特别关注的重要知识点,近几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之类的说法频繁出现在高考答案中:
如2002年全国文综卷第39题⑤问:开封市为什么把旅游业作为“兴市之本”?
答案要点之一:发展旅游业将带动该市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建立符合该市市情的产业结构。
2003年文综卷第39题第②问气象经济,答案要点之一:气象服务业是新兴的产业,它的兴起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2004年文综卷I第38题海洋资源,答案要点之一:发展海洋产业,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提升。
2004年文综卷I第39题第⑤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措施,答案要点之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就必须大力优化产业结构。
2004年文综卷四第40题第③问退耕还林还草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答案要点之一:有利于农村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2005年文综卷I第39题第⑧问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影响,答案要点之一:有利于双方经济优势的互补和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通过以上题目,让学生思考重要知识点的适用范围和载体,关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经过分析,学生得出结论,当材料涉及旅游、信息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海洋产业等新兴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如航天事业的发展)及三大产业的比例变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中的二、三产业的发展,推进城镇化,及想办法提措施时,都要思考是否应该答上这一知识点。
通过这样的训练,夯实了基础,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语言的规范性,解题能力大大提高。

3、充分重视对高考题的再利用。
高考具有一定的传承性,不回避重点,热点,因此,“陈题新用”能取得良好效果。
(1) 重新设问。如:
例22(1996年第32题):我国农民把农村经济的发展生动地概括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根据所学经济常识,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认识。很多同学只看到了“无农不稳,无工不富”而忽视了“农村经济”的限定,导致大面积失分。我把这道题又重新设问为:有人把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根据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认识。

例22:2005年北京春招文综39题第(7)问: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我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意义。
我把题目重新设问为:运用所学的经济常识分析我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将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许多同学认为两道题是一样的,但却忽略了题目的指向性。春招题目是强调正面的意义作用;而修改后的题目要求既答积极作用,又答不利影响。通过训练,锻炼了学生的审题能力和思维,有助于让学生养成动笔前反复研读试题要求的习惯,杜绝一看试题就动笔,凭感觉答题的马虎作风。

(2) 让学生对高考答案进行分析,并添加答案要点。
高考题的答案是经过反复锤炼的,应该说是比较准确、到位的,但也并非十全十美,同时评分标准也提到了若考生另有答案或与本答案不完全一致,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这就给了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通过对高考题答案的添加,既能使学生看到高考答案的严谨性、逻辑性,同时也能锻炼学生思维,开阔学生的思路,效果很好,例如我让学生对2004年全国文综卷四第39题答案进行添加:
例 (2004年文综卷四第39题):材料一:2003年11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的通知》,提出3年内基本解决建设领域内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12月初,国家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召开会议,要求限期清偿拖欠工程款。全国各地各级政府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依据上述材料,回答:
(1)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材料一中政府介入建筑领域拖欠工程款所造成的劳务纠纷的主要理由。
参考答案:①获得劳动报酬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公民合法权益是政府职责;②欠薪问题影响社会安定,维护社会秩序是政府责任;③对人民负责和依法治国是我国政府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政府介入正是这些原则的实际体现。
有的学生认为,在答案①中,应该把“政府职能”和“政治文明”这两个知识点明确出来,可改为:获得劳动报酬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政府必须履行政治、经济等职能以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求和体现。
在答案②中应该明确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知识点,可改为:欠薪问题影响社会安定,维护社会秩序是政府职责,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修改在2005年38题第③问的答案中有明确的体现。
例 (2005年全国文综卷I第38题③问)农民工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近年来,由于农民进城务工收入增长缓慢,农民工子女上学难、“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权”等现象的普遍存在,导致农民务工人数增长趋缓。对此,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切实加强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请运用政治常识说明政府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理由。
参考答案:①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农民工的经济、政治以及受教育等合法权利理应受到法律的保护。政府必须履行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职能。
②国家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是实现城乡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具体体现。
③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05年答案也有不足,如第③点是否可以改为: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也是对人民负责原则的要求和体现。
尽管两道题的材料不完全相同,但通过比较,我们还是能发现两个答案具有互补性,也就是说学生还有较大的发挥空间,并且评分细则也指出:若考生另有答案,或与本参考答案不完全一致,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扩展。

4、研读春季高考题以挖掘有用信息。
春季高考对夏季高考有一定的启发作用,有些题目甚至就是翻版,如2004年春招38题:从黄山风景区对“疲劳景区”实行“轮休制”分析黄山风景区经济开发与景区保护的关系与2004年夏季高考全国文综卷I第38题结合休渔制度,分析“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如出一辙。
2004春招39题试从桉树引种的事件说明我们应如何按客观规律办事与2004年夏季高考文综卷III第38题“淮河治水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几乎相同。
2005年春招试题中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意义与2005年夏季高考全国文综卷I第39题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两道题相差不多。

四、抓好文综各科之间的关系
文综考试是综合性考试,任何一部分出了问题都不可能取得好成绩,要树立大学科意识,既要分工,还要加强合作。地理是学生的弱项和难点,在平时的学习中就有畏难情绪,题量少,分值大,拉分较明显,应鼓励学生多学地理。历史学科知识点较碎,相对来说较为死板,学生更需要多付出,政治学科相对来说不是太难,基础性较强,作为老师,一定要根据学生三科之间的强项状况,指导学生合理分配时间,切不可一刀切,因为对有些同学来说,在某一科上已达到极限,再多用时间,也许能使成绩上升,但投入的成本太高,效益太低,我们要使三科的学习时间达到一个合理、优化的配置。追求学习的最大效益。

五、坚持四轮复习法
一般来讲,我们坚持三轮复习法,即夯实基础、组织热点专题,进行模拟训练。这种复习还是比较有效的,但近几年的文综试题更加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所以课本基础知识,就显得更为重要,我在三轮复习的基础上,尝试四轮复习法。
第一轮仍是基础知识的系统,但对知识的拓展不多,复习速度相对较快,一般在12月初完成。第二轮还是课本,但这时打乱课本顺序,将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做好知识重组,实施“立体复习”,跨节、跨课甚至跨知识体系地进行知识梳理,突出主干知识。侧重于知识间的联系,解题方法技巧的训练,如对于市场经济有关知识进行复习时,我组织了一些主观题,为了减轻学生负担,一部分题目直接给出答案,然后让学生总结这类题的基本思路,最后给出一些结论性的东西,让学生了解这类题目的常见切入点:(1)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或弱点和缺陷),又需要国家的宏调控。(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又是道德经济、信用经济。(3)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市场交易的原则。(4)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自身的权利意识,市场经济秩序。(5)价值规律的有关知识。当然要告诉学生这只是这类问题的常见角度,不要被其所束缚,高考题是很灵活的,具体答什么,一定要根据材料的提示和限定。二轮复习仍然不能忽略基础知识,一般情况我不再讲解,给学生留任务,留时间,通过选择、判断、改错、填空等形式进行检测以强化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第三轮是进行热点专题训练。
文综考试政治科并不回避热点问题,如2004年全国卷I: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奥运会会微、中非关系、党内监督条例、行政审批制度等。
2005年试题涉及了我国社会居民消费的变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互联网的利与弊,保护民工合法权益,2005年4月的亚非峰会等热点材料。高考试题虽然不回避热点问题,但试题常常采取隐性介入的方法,试题对重大事件的考查是通过所掌握的扎实的基础知识折射出来的。复习中不能过于追逐社会热点,政治学科中命题的可选素材是很多的,大到国家政策,小到家庭消费,远到国际关系,近到邻里纠纷,都可以用来命题,即使能押上热点,切入点也是很难押上的,所以不要盲目地为热点而热点,必须把握教材最基本的知识和原理,同时我们在备考中也不能忽视长效热点问题如环境问题、能源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对外开放问题、三农问题、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等问题,实际上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意义在2004年的各种备考资料论述得非常充分,但在04年高考中却没涉及,在05年的高考备考资料中这个问题明显降温,但在05年高考中涉及了主观题。在热点复习过程中要注意把以社会热点带动知识复习与以知识复习带动社会热点的学习结合起来,即以某个热点问题去分析所反映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或以某个知识点去统帅热点问题,两种方法相互渗透、交替使用。效果比较好。
第四个阶段是进行模拟训练。学生学习的成果还需要通过考试来检验,通过考试可以发现学习中的不足,锻炼学生对考试时间的掌控能力。实际上复习的各个阶段是相互联系的,在进行热点训练的时候就要穿插模拟训练。模拟训练之后一定要有分析总结,这样才能提高,同时一定要注意回归课本,巩固基础,这在后期是很关键的,也往往是人们所忽略的,有的老师在后期忙于做题、猜题、押题,而忽略教材的复习巩固,这是很危险的。基础知识如果不扎实,象国际新秩序的内容,这样的问题是很难答好的。
六、提高语言的规范性,熟练掌握政治术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对政治观点,政策取向的理解,一般来讲问题不大,但学生最大的问题是不会说政治术语,学生腔严重,大白话太多,说不到点子上,造成大量失分。因此如何突破表达能力关就成为得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平时就应不断地向学生灌输政治术语,一些重要句子的表达应强化记忆,要求学生写意思完整的话,写有条理的话,写有专业术语的话,写有逻辑性的话,减少错别字,减少不通顺的句子,力求做到审题仔细严谨,表达层次清楚,逻辑严密,语言科学规范,杜绝卷面的脏乱差现象,这样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如在讲对外开放时,我总结了一些常用的说法,让学生理解、记忆。
经济常识角度:
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 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拓展企业发展空间,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扩大对外贸易,实现优势互补,发展国民经济 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加快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 有利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政治常识角度:
增强互信与支持,促进本地区的稳定与繁荣,为我国发展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发挥我国在国际事物中的作用
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及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国防的巩固,
符合我国国家利益,符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

经过努力,我们也取得了点滴成绩,2005年我校本二上线人数750人,本一上线人数300多人,连续两年取得沧州市文科文化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文综成绩在沧州市多年来一直名列前茅。
根据高考复习惯例,目前该进行2007年高考哲学第一轮复习,接着是政治常识第一轮复习。在第一轮复习时,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一、2007年高考政治复习的主体思路。
第一轮复习: 2006年8月至2007年2月为基础知识复习阶段。在这一阶段,高三政治常识的新课讲授与高一经济常识、高二哲学常识的基础知识复习同时进行。主要目的是基础能力过关——夯实基础;详细讲解、精心练习,扫除知识盲点。一般说来,第一轮复习的练习不宜过深过难,应以基础性练习最佳。因为:这轮练习要达成以下几个目标:一是巩固知识,二是纠正偏差或错误,三是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题目过难、过深,一旦超越现阶段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其危害是极大的。一是达不到巩固知识的目的;二是可能会造成自信心伤害。
第二轮复习:2007年3月至2007年4月,考生应依据“考纲”落实重点,关注时政焦点。主要目的是精讲多练,通过充分练习、提升能力。
第三轮复习:2007年5月,查缺补漏,提高解题技巧。考生应回归书本、梳理体系,聚焦热点。主要目的是应用能力提高

二、第一轮复习要依纲据本、逐点扫描、重视能力。
《考纲》指明了高考内容及要求、命题的方向、试卷的结构等。高三复习时间紧,内容多,任务重,因此,这一阶段对基础知识的把握要结合《考纲》规定的考点,以课本为依据,按照今年高考的热点问题,认真研究和确定每课的重点、主干知识,在此基础上明确主干知识内容与层次要求。对于重点、主干知识,要让学生全面理解,深刻记忆,熟练默写。2006年《考试大纲》要求考生掌握165个主干考点,其中经济常识57个,哲学常识64个,政治常识44个。
《每年的考试说明都会有些变化,这些变化往往有很大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与当年的重大热点有一定的联系,因此,重视考试说明,按照《考纲》的要求复习,可以提高复习的准确性、目的性和有效性,做到事半功倍。
2006年《考试大纲》对考生的能力作出了四个目标性的要求,对每一个能力目标又作出了三个递进性的层次要求。
第一个能力目标是获取和解读信息。
第二个能力目标是调动和运用知识。
第三个能力目标是描述和阐释事物。
第四个能力目标是论证和探讨问题。
纵观2006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虽然试题的呈现方式是多样化的,但对考生能力的考查基本上都体现了以上的目标要求,因此2006年的考生应在学习过程中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三、突出重点、强调主干、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学科知识网络。
2006年文综绝大部分是考主干知识,所以,我们把复习备考的重点放在对学科主干知识的梳理上,既不能有知识盲点,又不能漫天撒网,应做到以干带枝,融会贯通。只有对主干知识的理解透彻了,对知识的应用才畅通无阻,从而达到恰当的使用资料,提取有效信息说明、解释和解决相关问题。
关于重点、主干知识的把握和确定,首先要立足政治学科全部考点从整体着眼,确定重点板块,然后再从具体板块着手,做到既突出重点,又全面掌握。
什么是重点、主干知识呢?一是考纲规定的(或者说高中政治课所学的)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概念、原理、和观点等,二是与当年高考热点问题相联系的概念、原理和观点。
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试题的交叉、融合性提高,综合化趋势加强。在第一轮复习中加强对课本知识的五个层次,即课题——节题——框题——问题——问题阐述,形成教材的知识网络,帮助学生构建起科学的知识体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复习并不意味着死记硬背,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不能理解为是章、节、框题知识的简单压缩,需要找出联系这些知识点的主线,把握其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比如复习“意识”时需要把:意识——意识能动性——主观能动性——认识(理性认识、真理、科学理论)——实践等概念联系起来理解,用一条主线把相关的知识联系到一起。
(一)、学科领域与各个模块、各个单元的关系。
高二哲学领域分为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人生观四个模块,一共八各个单元。
(二)、哲学各个模块基础知识与核心概念。
2006年哲学常识64个考点。
一、辩证唯物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物质;自然界、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客观的;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
(2)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反作用; 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3)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了解国情,立足国情。
(4)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统一。 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遵循客观规律为前提 , 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尊重客观规律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 这是坚持这一问题中的唯物论,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变化发展中把握规律,体现了这一问题的辩证法,在认识过程中不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又体现了认识论。
二、唯物辩证法
(1)联系的普遍性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把握因果联系的重要性;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2)运动和发展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和发展的普遍性;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要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学会创造性思维。
(3)规律
规律; 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认识和利用规律;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删除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移到“时事政治”)
(4)发展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含义、实质、原因状态趋势。
(5)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矛盾观。矛盾的含义 , 必须注意: 首先 , 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其次 , 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 , 既指事物内部存在的这种关系 , 也指事物之间存在的这种关系。再次 , 不能把哲学上讲的辩证矛盾同逻辑矛盾混为一谈。
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具有特殊性
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关系: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两分法(两点论)的基本含义:与一点论相对。是指我们要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 , 就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 , 对矛盾做全面的分析。既要看到事物的这一面 , 又要看到事物的那一面。它是全面看问题的观点。
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三、辩证唯物论认识论
(1)发挥主观能动性
(2)透过现象看本质
(3)实践
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群众利益高于一切; 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四、人生观和价值观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 , 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 正确的价值观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 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取向。
(3)人生价值
(三)构建哲学知识网络。
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复习并不意味着死记硬背,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不能理解为是章、节、框题知识的简单压缩,需要找出联系这些知识点的主线,把握其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比如复习“意识”时需要把:意识——意识能动性——主观能动性——认识(理性认识、真理、科学理论)——实践等概念联系起来理解,用一条主线把相关的知识联系到一起。
哲学常识仍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价值观四部分划分,但也要贯彻上述原则。唯物论部分应延伸到辩证法、认识论当中的唯物论(联系、运动、矛盾、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实践)和人生观中的唯物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实践对人生选择的决定作用、价值观的客观标准等);辩证法应延伸到唯物论中的辩证法(意识反作用、主观能动性,物质的可知性等)、认识论当中的辩证法(认识的反作用,认识的发展等)、人生观中的辩证法(社会意识的反作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等);认识论和人生观则有其共有的唯物论基础(社会存在、社会实践)和辩证法基础(联系、发展、反作用)。
要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将所学知识形成网络。画一画每一课的知识网络图;画画政治学科内三大部分即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每一部分中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内在联系的知识网络图,让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立体化,从而会提高对知识把握的层次,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
对于《哲学常识》的学习,必须根据各个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加以梳理,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价值观四个方面来把握,然后再从宏观上形成对哲学的整体印象,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融会贯通。要求考生更要重视挖掘知识,特别是主干知识的内在联系,必须在对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原理的掌握的基础上,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打破章节界限,形成教材的知识网络,构建起科学的知识体系。然后在此基础上,形成学科内跨教材的知识渗透,把不同内容的政治知识融合起来。把一些看起来不相干的知识加以归类,并使之网络化、序列化和专题化,提高自己从变化中找不变,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
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将所学知识形成网络应坚持两条基本原则:
1.坚持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高度的有机的统一。唯物论是辩证法的基础,辩证法是唯物论的进一步深化和必然要求,唯物论和辩证法始终贯穿于认识论之中。因此,运用哲学知识分析问题时,要坚持唯物论、辩证法与认识论的统一。
唯物论: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
辩证法:运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分析,掌握矛盾分析方法。
认识论:运用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既要实践的决定作用,要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和发展认识,又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2.坚持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特别是坚持方法论与具体材料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在运用哲学知识分析问题时,就要坚持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现在一些高考试题特别是非选择题,比较强调对方法论的考查,做这种题时,心中要有原理(世界观),要用原理来引导分析,这样才能找到恰当的方法论。在高考答案构建中,要坚持方法论与具体材料的有机统一。只罗列观点,不结合具体材料进行分析,这样的答案是不完美的。
(四)构建政治常识知识网络。
考生在第一轮复习中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着力把握核心概念和知识,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把握知识重点,寻找知识的交叉点。这一点在综合考试复习中显得尤为重要,否则会导致事倍功半的效果。如对《政治常识》第四课的学习,要重点把握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基本原则及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下面以《政治常识》中“我国的国家制度”单元为例,说明如何确定重点、主干知识的内容与层次。
“我国的国家职能”是课本的主干知识。年度间出现的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国家宏观调控、网上扫黄问题,决定了“我国的国家职能”这一主干知识是今年的重点。对于这一重点、主干知识,应让学生
重点理解识记,并且不能仅仅记住第一层次的纲目,对第二、三层次的内容,包括含义、表现、如何行使等等,也应要求学生熟记。2002年、2006年全国文综主观题对此作了重点考试。
“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主干知识。建设法制政府及《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的出台,决定了它是今年的复习重点。对于其含义、要求,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于心。例如2004年北京文综41题(6)“依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政府应怎样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主干知识。建设和谐社会、推进民主建设、建设政治文明等热点问题,决定了它是今年的复习重点。包括“关系”是什么、国家保护公民权利的表现、公民应履行的义务、处理公民权利和义务关系的三个原则(包含每个原则的具体内容)等等,都应让学生牢牢记住。
政治常识可以划分为国家制度、公民的权利义务,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国际关系等五个部分。其中国家制度应包括国体、政体、国家的结构形式、民族区域自治等;公民的权利义务应包括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公民与国家的关系、人权与主权等;政治文明建设应包括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依法治国、改革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加强权利制约监督、维护社会稳定、为人民服务等;精神文明建设应包括国家的文化职能、以德治国、宗教政策、诚信等。
从内容上看,以上各个部分内容是相互交叉的,而内在主线是各自独立的,因此考前复习应紧扣其内在主线建立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每条主线都应兼顾两个方面,一是直接相关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二是直接涉及的基本事实和时政热点,比如复习经济结构调整应结合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复习政治常识党的领导应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等。
(五)政治常识主干知识及复习的几种方法。
2007级高考第一轮复习政治常识有44个主干知识,对其中经常的考点分析如下:
一、我国的国家制度
1.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的关系: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包括:对内职能——政治统治职能、政治职能、文化职能、社会管理职能;对外职能——保卫职能、交往职能。
2、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领导是国家性质的首要标志,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基础。
3、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的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4、我国民主政治建设:(1)必要性: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②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障。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2)如何建设:①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②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③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不能照办西方政治模式。④坚持和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一步扩大基层人民民主。
5、我国的国家职能:①政治职能:即国家维护政治统治和政治稳定的职能,包括依法打击各种破坏活动和各种犯罪活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②经济职能:即国家组织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③文化职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仅保证经济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而且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包括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组织和发展教育、科技、文化、艺术、广播电视、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④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包括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搞好社会治安,保护公共财物;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兴办各种公共工程,完善各种公共设施;保护公共环境,保持生态平衡。⑤保卫职能、交往职能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的职能。
6、政体类型:(1)国体和政体的关系。(2)比较议会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共和制(异同)。比较总统共和制和议会共和制(异同)。(内容略,详见课本P20~23)
7、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区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和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政权体系中居核心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要把握他们的不同内容,从而区分这四种职权)(3)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4)人民代表:①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性质和法律地位)②如何理解“我国的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人民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③人民代表必须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力,切实履行自己的义务。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种间接民主,因此不能说我国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5)民主集中制是人大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6)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建立其他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②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最好形式,它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集中体现人民的意志,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国家权力的统一,有利于保证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7)任何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①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的选举。②进一步加强人大的立法和监督职能。③进一步密切人大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8、“一国两制”与台湾问题:(1)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的重大原则问题。(2)“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3)含义和主要内容:①“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即一个中国,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中央人民政府。②两制并存,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③“一国两制”下设立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特别行政区是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但享有高度的自治(非“完全自治”)——行政管理权、立法权(地方性的)、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一定的外事权,中央依法授予的其他自治权力。(注意没有外交权和国防权)(像行政长官进京述职,特别行政区主要官员由中央政府任命,对“基本法”的解释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等都体现了特别行政区是中央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4)意义:有力于实现祖国的统一,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港澳台的稳定和繁荣。
台湾问题:(1)性质——是国家实现统一的内政,不是恢复主权的问题,不是国家与国家的关系问题。(2)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其核心是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①用和平方式,可以避免战争带来的社会动荡,不损国力,不伤民心,是人民的共同心愿。②两岸统一后,台湾可以保留原有的社会制度不变,高度自治。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不变,他们的切身利益将得到充分保证,永享太平。台湾经济将真正以祖国大陆为腹地,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③台湾同胞可以同祖国大陆同胞一道,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共享伟大祖国在国际上的尊严和荣誉。(4)我们反对以公投和“修宪”方式决定台湾的命运——主权在民,是在全体人民,中国的主权属于全体中国人民,台湾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因此,台湾的命运应该由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来决定。(5)我们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①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中国政府有权采取一切手段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②我们只有承诺不放弃使用武力,才能真正威慑台独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防止台湾从祖国分离出去和外国势力的干涉。③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也是向国际社会表明我们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上的坚强决心,促进用和平的方式实现祖国的统一。④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不是针对台湾人民的。(6)台湾没有资格加入联合国——联合国是由主权国家参加的国际组织,台湾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9、国家机构与国家职能的关系。国家职能决定国家机构的设置。
10、我国的国家机构:①国家主席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单独决定国家重大事务。对外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②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③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④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最高国家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
11.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1)民主集中制原则:①含义: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②主要体现在:在国家权力机关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在国家权力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其他国家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在中央和地方关系上,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2)对人民负责原则:①是由我国国家性质决定的,是我国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和工作宗旨。②这一原则要求:密切联系群众;克己奉公,廉洁自律,接受人民监督;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3)依法治国原则: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只有走依法治国的道路,才能保障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和国家的长治久安。②含义: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其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其根本目的在于保证人民当家作主。③实行依法治国的要求: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制定法律,保证有法可依;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进一步完善法律监督体系,加强执法监督和普法教育工作,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12.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从法律关系上讲,表现为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它是一种和谐统一的关系。
13.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基础,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2)政治自由。政治自由是民主政治的基础。但世界上没有脱离法律的绝对自由,法律是自由的体现和保障,自由和法律是统一的。因此,公民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3)监督权。包括批评和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权。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利益。
14.公民的基本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国家安全已经扩展到领土、主权以外的信息安全、技术安全、环境安全、生物基因安全、居民正常生活秩序、生命安全等社会生活诸多领域。
15.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①这不是指立法平等,而是法律实施的平等,即司法平等和守法平等。②具体表现: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受权力和平等地履行义务;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的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受到法律的制裁。(2)坚持公民权力和义务统一的原则:①权力和义务的辨证关系:权力和义务是不可分离的。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存在的,公民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②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3)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我们必须在社会主义法制轨道上行使公民的权利;我们要积极履行公民义务以维护国家利益。
本部分内容是历年高考的重点部分,根据当前的社会热点,需要注意以下问题:①结合我国国家性质,分析增强“以人为本”的理念;揭示各级政府机关保障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和公民民主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②结合我国所取得的各项成就和政府的各项举措,分析体现了国家的哪些职能;③我国还面临着发展经济、保护环境、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就业、公共安全、进一步参与国际社会等任务,分析国家应发挥哪些职能;④在台湾问题上,我们的根本立场是不惜一切代价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⑤运用依法治国理论分析解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一系列问题;⑥综合运用国家职能、国家机构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和党的宗旨、执政为民(践行“三个代表”思想),分析国家的新举措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
二、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行动指南。党的指导思想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决定因素。
2、坚持党的领导:(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国人民在历史的进程中作出的正确选择。(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从根本上说,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①只有坚持……,才能始终保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②只有坚持……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③只有坚持……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党对国家的领导方式:(1)着重领会三种领导方式的基本含义:政治领导,即方向的领导,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确立奋斗目标。思想领导,用科学思想武装人民。组织领导,发挥党员和各级党组织的作用,干部建设。(2)三者是统一的,政治领导是根本,思想领导是灵魂,组织领导是保证。
4、全面加强党的建设:(1)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2)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以改革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以“三个代表”的思想为指导,永葆党的先进性。(3)具体说:①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详见今后专题复习内容)②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突出党的思想建设,坚持用……武装全党,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最根本的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③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要健全党内民主,坚持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
5、“三个代表”思想:①内容、含义(略)②三个代表之间的关系:三个代表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③如何贯彻“三个代表”: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这是贯彻“三个代表”思想提出的根本要求,也是“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内涵的精神实质。④地位:反映了当代世界变化和中国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标志着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水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治基、力量之源,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对于完成党和国家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本部分内容种关于党的性质、地位、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方式,党的建设,“三个代表”思想、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是重要的考点。由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因此,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上进行主观试题命题的可能性非常大,务必要注意对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一是要注意一些新的提法,二是要注意从哲学和政治的角度进行多角度分析。
三、我国的民族和宗教
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民族平等原则:①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在民族问题上的基本观点。各民族之间只有大小、强弱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优劣之分。各民族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②具体表现:一、各民族在政治权利、社会地位上实现了平等;二、各民族在发展经济、文化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三、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平等权利,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2)民族团结原则:①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的强弱,与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前途有密切的关系,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各民族的大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因此,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②必须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与极少数民族分裂分子进行斗争,依法惩处煽动民族歧视的行为。(3)民族共同繁荣原则:①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②在现阶段,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是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促进各民族个同繁荣,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③推进西部大开发,实行“兴边富民”行动,是坚持民族共同繁荣原则的具体体现。(4)三原则的关系: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区域自治。(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坚持民族……的原则。(3)民族自治地方是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自治机关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3)依据: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有着坚实的政治和社会基础。①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②我国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适合实行区域自治;③我国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了政治认同。
四、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外交政策
1.国际关系决定因素。国家间出现的亲疏冷热、分离聚合的关系,主要是由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①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外交政策的依据,是对外活动的目的。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相悖则是引起冲突的根源。②国家力量是国家赖以生产和发展的基础,是捍卫本国利益和实现国家目标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的重要尺度。③国际关系是发展变化的。
2.国际法是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国际法对国家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对国家关系的正常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联合国:①宗旨:维护国家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②原则:国家主权平等,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禁止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干涉国家内政。③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是全体会员国参加的审议机构,大会通过的决议对会员国产生广泛的政治影响。安理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对实质性问题实行大国一致的表决原则。④联合国的作用: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世界紧张局势和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协调国际关系。促进各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4.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1)和平与发展是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全球性问题。(2)战后世界,和平是主流,但威胁和平的因素仍存在,世界并不太平。(3)战后世界发展是主线,但整个世界的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全球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3)和平与发展的相互关系: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5.建立国际新秩序:(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2)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的有效途径。(3)国际新秩序必须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
6.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在当今世界,经济是基础,科技是龙头。世界各国都以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努力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力图在未来世界格局种占据有力地位。当前,大力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强国家实力,是我们的基本立足点。我们要着力于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力争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种掌握主动权。
7.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8.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1)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种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一切国际问题都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2)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①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是一个国家能否自立于世界的重要条件,也是国家安全有无保障的基本标志。在外交活动中,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②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五项原则的核心和基础;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各国和平共处的保证;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五项原则的目标。五项原则是一个有机整体,成为国家间和平共处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4)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5)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在实行对外开放中,我们必须维护国家主权、民族独立和祖国的尊严,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抵御外国敌对势力对我国的“分化”和“西化”图谋。
政治常识复习的几种方法:
分类复习法——即遵循课程标准规定的对各知识点的能力要求, 把考点分类别、分层次要求学生把握。常见的知识归类如识记类、理解类、运用类。
拉线复习法——即不再注重书本知识的先后顺序,遵循知识重组原则,以问题为中心,将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组,从而将知识系统化,并能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比如,在复习“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框时,就可围绕“如何看待我国政体”这个问题,引导学生系统地找出并复习掌握我国政体的名称、含义、组织活动的基本原则、基石、基本内容、地位及优越性等基本知识点,并在此串点成线的基础上拓展开来,引伸出我国对这一政体所持的的态度——“坚持和完善”,并根据前面所复习的知识,引导学生分析出持这种态度的原因,并进一步探讨“坚持和完善它的措施及意义”.
比较法——即把书中的重点,难点以及未注意的易混淆的知识点提炼出来,进行系统的解答。比如,在掌握了我国的政体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比较人民代表大会制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与我国的政治制度的关系、与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关系,既引起了学生注意,也让学生更加准确的完整的把握相关知识点, 这样就更能达到牢固掌握主干知识的目的。
行为主体辐射法——政治学的行为主体有四个
(1)主权国家
分析国家利益、国家性质、国家力量等因素,主权国家在处理国际关系问题上所采取的立场、政策和措施。
结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分析我国对国际关系问题的立场和举措。
(2)国家机关
运用国家性质、国家职能以及国家机关组织和活动的原则等知识进行分析。
(3)政党——中国共产党
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领导方式。
党的性质、宗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党的建设。
(4)公民
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从法律关系上讲,表现为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它是一种和谐统一的关系。
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基础,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2)政治自由。政治自由是民主政治的基础。但世界上没有脱离法律的绝对自由,法律是自由的体现和保障,自由和法律是统一的。因此,公民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3)监督权。包括批评和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权。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利益。
公民的基本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国家安全已经扩展到领土、主权以外的信息安全、技术安全、环境安全、生物基因安全、居民正常生活秩序、生命安全等社会生活诸多领域。
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①这不是指立法平等,而是法律实施的平等,即司法平等和守法平等。②具体表现: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受权力和平等地履行义务;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的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受到法律的制裁。(2)坚持公民权力和义务统一的原则:①权力和义务的辨证关系:权力和义务是不可分离的。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存在的,公民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②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3)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我们必须在社会主义法制轨道上行使公民的权利;我们要积极履行公民义务以维护国家利益。

四、坚持与时俱进,让高考政治复习课跳动时代脉搏。
高考作为国家级考试,必然要体现国家意志,试题中设置的新情况、新材料和新问题必然会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现实性。因此,这就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书本知识,而且还要求学生走出书本和课堂,去融入社会,解决实际问题。广大考生一定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关注国家、关注社会、关注世界、关注我们共同生存的空间。如果考生在学习中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而是死搬教材,死背书本,那是肯定考不好的。
高考命题强调以“问题为中心”,以“能力为出发点”,选择以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来考核能力。重点关注国内重大时事,特别是政治、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来看,越来越偏重于对国内热点问题的考查,而对国际热点考查较少。但这并不是说,国际热点就不要关注,而是要看国际热点与我国的相关度,一些与我国根本利益,我国外交政策紧密联系的,本身又相当稳定、清晰的国际热点也应关注。2006年文科试卷更突出地显示了鲜明的时代性,关注时政热点、焦点,关注社会生活、关注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以热点问题为背景是政治课高考命题的特色。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更加注重长效热点的考查,对于一些短期热点的考查则越来越少。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循环经济、新型工业化道路、三农问题、 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等都属于长效热点。特别是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的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006年油价居高不下,铁矿石涨价声也是此起彼伏,因此,资源与环境问题是一个比较大的命题切入点。
  根据文科高考试卷中学科内综合和跨学科综合的特点,时政热点试题可分为显性时政试题和隐性时政试题两类。它们在高考试题中一般通过“一材多题”的客观性试题和对同一问题从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观察思考的主观性试题两种形式体现出来。
近两年来,三大问题制约我国经济发展,一是经济增长过分依靠资源消耗与牺牲环境。我们的资源消耗量大于GDP总量比我国多两倍的日本。我国目前已成为煤炭、钢铁、铜等世界第一消费大国,石油和电力消费第二大国。由于国内资源供应存在明显缺口,进口数量大幅增加,价格大幅上涨,国内铁路运输和港口紧张。二是部分领域和行业仍然存在投资过热迹象。在旺盛的市场需求刺激下,钢铁、水泥、汽车等行业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这会造成行业发展过剩的大起大落。三是经常性效率差,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增速过慢。因此,资源问题会是今后命题的重要素材。
时政热点:
国内时事政治
5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措施等。会议指出进一步采取有针对性的六条措施,即“国六条”。5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建设部等九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
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
6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草案)》。
6月3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决定,将全国销售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2.5分。
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
7月6日~7日,首届孔子学院大会在北京举行。
7月24日,建设部、商务部等6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
8月6日,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暂行规定》等3个法规文件。
8月10日,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江泽民文选》即日起在全国发行。
8月12日,台湾民进党前主席施明德正式宣布发起“百万人倒扁运动”,不久更名为“百万人民反贪腐运动”。反贪腐静坐从9月9日起展开。
8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8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8月24日~26日,中哈联合反恐演习“天山-1号(2006)”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和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市联合举行。
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主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1、民主政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2、公平正度,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的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3、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4、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才能得到肯定。
5、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六条原则: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
--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法制化、规范化,逐步形成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国际时事政治
5月9日,第60届联合国大会选举出新建立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首届成员。中、俄、英、法等47国当选为该理事会首届成员。美国未参与竞选。
7月15日,八国集团首脑会议首次在俄罗斯召开。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应邀出席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
2006年10月8日-9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中国。胡锦涛会见安倍晋三时指出,发展中日关系要坚持《中日联合声明》等三个政治文件(《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和《中日联合宣言》)的原则,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为实现中日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首先,要加强政治互信。第二,要深化互利合作。第三,要扩大人员交往。第四,要加强两国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沟通与协调,共同构筑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中日友好和互利合作的新格局。
中非合作——北京峰会。
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
2006年中国“俄罗斯年”开幕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007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活动。
1.信息的搜索和研究
  A.考纲的比较研究一年一度的考试大纲稳中有变。
  对考试大纲的研究中,在把握基本内容的同时,要比较研究近三年的考纲特别是近两年的变化,重点要把握变化的知识点。2005年高考考纲政治部分与2004年有15处变化,其中删去两个考点,修改五个考点,增加八个考点。 要注重研究2005年与2006年考纲的变化,2007日的高纲没下,下了后再进行比较。
  B.高考前全国性大考的研究。
  2006年全国各省地市高考试题、200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2007年公务员考试试题、2007年成人高考试题等都是在高考前的全国性大考。特别是200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试题、200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从对这些大考试题的分析中基本上可以研读出当年高考的基本走向。
  一般来说,周边地区、一些有水平的重点中学高考前都要进行大型模拟考试,有些地区、学校对教学和考试有较高水平的研究,那么,这些试题所反映的信息可以成为对当年高考研究的重要启示。如前些年广西有些地区的模拟试题所提示的信息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基础过关
  整理和梳理基础知识,这是高考复习的第一步,是提高高考复习质量的前提。要把握五点。即要点、重点、难点、考点、热点。在这一阶段要做到要点过关,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考点清晰,热点熟练,为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专题讲座
  这是一个巩固和梳理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依据课本的知识点,把相关联知识分析整理成若干专题,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和把握知识,有促于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4.热点解读
  对热点的思考和把握是政治学科的重中之重。首先要整理高考年度内的国内外重大时事,然后了解国内外重大时事发生的背景、内容、影响等,再根据高考考点找到时事切入点。热点解读采用专题讲座的办法进行。热点解读的关键是寻找切人点,从什么角度、什么层面应该根据学科知识点和基础性考试的性质来确定。

5.技巧培训
  技巧培训是提高复习效果的极为重要的环节。近几年来,政治试题高考基本理念变化很大,但是,题型基本稳定。可以归纳基本题型答题的基本模式和基本技巧。如审题技巧包括审材料,审问题,审题眼,审答案,通过朗读材料,读出试题答案等。又如五子法(戴帽子——切入语非常重要,点题,观点明确;标号子——能分段就分段,能分点就分点;采点子——术语到位;扣料子——扣住题眼,引用材料。挖坑子——多角度思考),八字法(理论、实际,正面、反面),扒皮法(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等等都是值得试用的方法。
  6.综合训练
  必要的训练是提高复习效果的重要手段。经过对基础知识、重点热点、技能技巧的学习和培训,然后,集中进行模拟训练,巩固和提高复习效果,做到全面掌握,融会贯通。训练分成三个阶段,基础阶段、学科内综合、学科间综合。政治学科在学科间综合学习和训练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要及时、准确地把通过政治学科所感悟和研读出的重大时事问题展示和分析给地理与历史学科,让学生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去把握重大时事问题,做到政治、历史、地理三个学科有机的给合。
  7.心理辅导与考前的话
  大考进行考前的心理辅导是相当必要的。克服考前和考场恐惧心理,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于学生的考场发挥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让学生把知识准备、物质准备、心理准备结合起来。要让学生了解一些考场的基本知识,考场的基本经验,要告诉学生如何走进考场,如何面队第一份试卷,如何面对难题。特别是遇见从未谋面的材料和问题,应该如何处理。两军相遇,勇者胜,要让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潜能。
  讲好考前的话是让学生向颠峰冲刺的重要手段。高考复习,不应该猜题、押题,要重视基础知识,全面进行复习。一般情况下,对高三老师来说,具有经过多年高三教学经验的老师,经过对高考年基本情况的思考和研究,应该会把握当年高考的基本脉络,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从高考出题的角度,思考当年的高考题,把自己看成高考试题专家组成员或者受聘人员,不妨做一回专家,出一套考题,检测一下自己水平和判断力,在临近高考前,这与猜题、押题是完全不同的。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最强的对手不一定是别人,而可能就是我们自己。走自己的路,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超越自己,超越极限,理想会化为现实。
■解读今年高考
综观今年的文综试卷政治部分,这是一份相当不错的考卷,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n


bsp; 一、既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又注重分析和综合能力的加深、扩展。如选择题27题对中国人民银行职能的考查,直接再现教材的基础知识,基本局限于识记能力的考查;但更多的题目是在把握基础知识的能力上进一步要求分析和综合能力,如选择题26题对商品价值量的考查,29题和30题从古文的角度考查哲学知识,28题、34题、35题对农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的考查,38题的第3问考查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要答好这些题仅靠死记硬背是答不好的,不仅要深入理解教材内容,还要关注现实,关注传统文化,并能充分挖掘材料的隐含信息,进行合理的理论升华才能答好。
二、关注重大热点。今年的时政热点非常多,而这套试卷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不回避热点问题,真正展现了政治试题的独特之处。如28题关注农业税的作用,折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点;29题和30题折射中国传统文化;31题关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大家非常关心的歌手丛飞为切入口予以关注在情理之中,也体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取向;32题隐性切入考查美国的民主政治;33题直接考查“十一五”规划,考查国家宏观调控也一点都不感到意外;34题、35题通过对人们收入有明显作用的个人所得税问题,折射了国家关注民生的政策;38题作为考生最为关注的主观题将视角放到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热点中的热点绝对在情理之中;39题的第6、7问关注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也在人们的意料之中。
三、贴近现实生活,试题切入点独特。24题、25题的材料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以其作为考试的切入点考查书本知识非常新颖、亲切;26题也是对人们经济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的理解;38题的设问尽管并不新颖,但是其设问从经济学、哲学角度上直接、全面地考查了这一社会热点,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39题的第6问没有从人们习惯的目前我国对外开放的现实来提问,却把现实与历史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体现出文综考试的综合性,让人耳目一新,这也反映了今后文综考试的方向。
四、关注人文精神。如“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等诗词,“居安思危”的思想展现了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闪耀着人文的光辉,给人以美感。
■明年备考指导
通过对2006年高考试题的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这对于2007年高考的启示:
一、夯实双基,拓展知识,灵活掌握书本知识。夯实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这是迎战历年高考的根本,万变不离其宗。同时知识的掌握既要会、准,又要熟、活。高考中经常有些超纲的内容或书本上没有明确讲到的,如今年24题的“易货交易”、25题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30题的“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包含”、35题的“国务院行使最高国家行政权”等,这就要求对知识不要生搬硬套。
二、学习中既要注重知识,又要注重能力和时政。近几年的高考题都是问题立意和能力立意。问题立意基本就是以时政为切入口。能力立意就是考查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三、全面重视选择题与非选择题的训练。2005年高考选择题相对简单,只有28题“烟斗”较难一些;2006年的选择题有三、四道题有一定难度,不好作答,要想拿到满分不容易。因此平时的选择题练习必不可少,尤其要注重对组合题的练习,2005年高考12道选择题有7道是组合题,今年12道选择题中有8道,占到了三分之二。
加大对非选择题的训练。2005年的非选择题较难,设问比较活、比较巧,不好作答。而2006年的非选择题比较简单,设问比较传统,相对来说好作答。针对高考这两年的情况,预计明年的选择题的难度基本维持现状,而非选择题难度将会加大。
四、在试题的练习中要避免思维定势。如30题,很多考生的思维就是想办法从①、②中排除一个,再想办法从③、④中排除一个。从而要么选B.②③,要么选D.①④。其实这道题是在讲矛盾的统一性,排除①②,选择C.③④。
五、注意学科间综合进一步加深。如38题第(2)问答案中的“降低三废排放,减少环境污染”,基本就是地理学科的说法。又如39题第(6)问中的“今天中国的开放政策和实践与近代史上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打开国门有着本质的不同。运用政治常识说明这种不同。”这一问法就体现了政治学科与历史学科的综合,以前的高考题中没有这样的设问,2007年的备考中值得注意。
六、注意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如29题很多同学做错,原因不在于哲学没有学好,而是中国诗词掌握得太少或不够准确造成的。搞不清“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与“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蕴涵的意境,当然也就分不清其所蕴涵的哲理。
政治高考分析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策略

中小学教育网

  一、明确考试要求,掌握考试特点,提高学习的针对性。

  进行了几年的综合能力测试与全国统一考试单科试题相比,不论试题的形式还是内容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

  ①试题的目标和要求不同。

  单学科考试侧重于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的考核,多以基础性、典型性和单一性呈现出来,所强调的能力,主要是学科能力。综合能力考试多以与现实生活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立意命题,要求更加真实和全面地模拟、反映现实。试题要求学生的主要不是对事物发展的某一要素、某一局部或某一阶段进行描述,而是注重学生对事物的整体结构、功能和作用的认识,以及对事物变化发展过程的分析理解。能力的考核要求不是学科知识和能力的“总汇”。另一方面,综合能力考试也不是在测试所谓的“一般智力”或“一般能力”,它测试的是学生在学科学习中已经得到一定发展的能力。这些能力是学生素质的一部分,是学校教育的结果,是在学科学习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但它又相对独立于各学科的知识、方法和能力。

  ②试题的结构和特点不同。

  无论是文理小综合或大综合测试,Ⅰ卷均采用单项选择题,取消了单科考试中的不定项选择题;Ⅱ卷取消了单科考试题型中的辨析题和论述题,只剩下了问答题一种形式。政治学科试题量急剧减少,考查的知识覆盖面变小,且知识考核的知识点分布不均,但单题的分值却大大增加。试题取消了纯时政题,考试的侧重点逐步趋向多学科的综合。政治试题仍然以大量的热点问题为载体进行命题,但一些次热点问题也常见卷面。在考查能力上,更加凸现对考生的综合能力的考查,所涉及的知识多以多样性、复杂性和综合性呈现出来,主要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试题的综合上,无论是第Ⅰ卷选择题还是第Ⅱ卷问答题,均采用了组合式设计,即“一材多题”的形式来考查学生。它需要考生用学科内外的知识渗透交叉分析,综合考查的力度逐渐加大,在评分标准上也更加体现了多样性和灵活性。

  二、立足学科基础,注重学科能力,扎扎实实学好基础知识。

  有人认为综合能力测试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每科涉及的题量小,考查的知识点少,知识的覆盖面窄,因而只需要抓重点、热点就行,不需要系统地学习和复习,甚至认为基础知识的学习再也不重要了。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教育部文件早就明确指出:“综合能力测试,决不应打乱目前的教学安排而新搞一套,新设一门综合学科”:“综合能力考试所测试的,是学生在学科学习中已经得到一定发展的能力。这些能力是学生素质的一部分,是学校教育的结果,是在学科学习中逐渐发展起来的”;综合测试主要“考查学生对学科内不同要素、部分、环节之间内在联系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学科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见,综合能力的形成首先是学生建立在对单科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之上的,没有对单科知识的系统把握,绝对不可能形成所谓的综合能力。

  而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固有的知识体系,人为地断章取义,分割支解,都势必造成知识的断层和知识把握的盲点,无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因为任何能力的形成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的。没有知识,绝不可能形成综合能力。更何况综合测试部分只占到整个试卷分值的20%,单科知识仍占考试的80%.而且随着单题分值的大幅度增加,使学生每错一题都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因此,对单科政治课的学习,必须扎扎实实做好第一轮复习工作,对重要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中基本的、核心的概念与要点进行准确地记忆和理解,真正弄清其内涵和外延,并使之能成为自己随时可调用的知识。任何死记硬背、一知半解所得到的知识,在综合考试中都是无效的。

  另外,在第一轮复习中,还要注重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寻找贯穿知识点的红线,通过比较、列表、画图等方法构筑知识体系,从而形成对知的整体把握。

  三、加强知识整合,构建知识网络。

  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综合能力考试多以现实生活中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立意命题,对事物的整体结构、功能和作用的认识,以及对事物变化发展过程的分析理解。

  考试所涉及的知识,多以多样性、复杂性和综合性呈现出来,所强调的能力,主要是学习能力,即选择、加工、提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了对解决问题思路的宏观整体把握。因此,考生在第一轮复习中必须加强对知识的整合,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例如,对于《哲学常识》的学习,必须根据各个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加以梳理,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价值观四个方面来把握,然后再从宏观上形成对哲学的整体印象,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另外,综合能力测试既反映学科知识的系统联系,又注重考生多层次、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对于规定的知识内容,不能仅仅满足于简单的记忆,还要挖掘它们的内在联系、弄清每个知识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为此,对于每个知识内容,我们必须懂得“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只有真正懂得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才能全面、准确地掌握这一重点知识点。这就要求考生更要重视挖掘知识,特别是主干知识的内在联系,必须在对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原理的掌握的基础上,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打破章节界限,形成教材的知识网络,构建起科学的知识体系。然后在此基础上,形成学科内跨教材的知识渗透,把不同内容的政治知识融合起来。把一些看起来不相干的知识加以归类,并使之网络化、序列化和专题化,提高自己从变化中找不变,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

  四、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联系,加强学科间知识的渗透,提高综合思维能力。

  综合能力考试的测试能力,不是各学科考试能力的考核,而是考查考生学科内以及学科间知识的内在联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渗透、融合的综合能力,这种综合能力不经过教师的科学指导和专门的学习训练是难以形成的。如果我们还象过去那样局于政治学科范围之内,不去涉及其他相关学科,关起门来搞复习,那肯定是适应不了综合能力测试的。

  从2002年高考文综试题看,要适应这类试题,考生不仅要做到政治与历史的综合、政治与地理的综合,还要学会三门学科的综合复习。如39题、40题两道问答题,都要求考生用三科知识回答同一个问题,其分值达60分之多。再如,最近台湾当局领导人抛出了“一边一国论”,就要求考生从政治角度说明台湾问题事关中国主权,且国际法对台湾问题早有规定,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国际组织都承认一个中国。从历史角度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并行使管辖权。从地理角度看,台湾岛跟大陆原是一个连接的整体,因地壳的运动才形成了今天的现状。可见,要提高政治学科的分析能力,必须把政治放到综合学科的大环境中去思考。因此,考生不仅要研究科内知识的内在联系,更要加强与史、地或史、地、物、化、生等学科的联系,使自己的学习逐步适应综合考试的要求,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关注热点,掌握重点,提高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作为国家级考试,必然要体现国家意志,试题中设置的新情况、新材料和新问题必然会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现实性。因此,这就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书本知识,而且还要求学生走出书本和课堂,去融入社会,解决实际问题。广大考生一定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关注国家、关注社会、关注世界、关注我们共同生存的空间。如果考生在学习中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而是死搬教材,死背书本,那是肯定考不好的。为此,考生要注意平时对时政知识的积累,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各种渠道和手段获取大量的社会信息。

  在第一轮复习中以掌握知识为主,但也要根据教材知识结合热点问题进行分析。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对热点问题及时了解和思考,又可以保证热点问题的覆盖面。当然综合能力测试对时政知识把握的程度不一定要有多深,但把握的面一定要广。平时的单科考试中不一定热的问题,在综合考试中却会经常出现。如近几年文综考试中涉及的巴拿马问题、非洲问题等,不少考生都因平时的忽视而失分。另外,综合考试毕竟不追求试题的广度和深度,往往是抓住一个主题或中心形成若干道试题。

  因此,考生在第一轮复习中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着力把握核心概念和知识,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把握知识重点,寻找知识的交叉点。这一点在综合考试复习中显得尤为重要,否则会导致事倍功半的效果。如对《政治常识》第四课的学习,要重点把握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基本原则及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对民族及宗教的其他问题一般理解即可。

  六、改进学法,研究考法,提高考生的综合应试能力。

  由于新的考试模式带来了新的考试要求,而新的要求需要考生寻找新的学习和应试的方法。只有方法得当,才能指导有方,事半功倍。通过这几年综合考试的摸索,我们觉得考生在第一轮复习中应做到:

  ①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贯通,切忌死记硬背,千万不能因为时间紧、内容多,而对知识囫囵吞枣、一知半解。

  ②要培养对知识的变通和迁移能力,要灵活把握和运用所学知识,注重全方位多角度理解知识。

  ③练习要精选,内容要恰当,试题要注意筛选,切忌再用题海战术浪费宝贵时间。

  ④试题的答案要“准”、要“精”。要多研究综合能力考试的性质、目标、和要求,特别是高考综合试题的评分标准。因为综合试题的标准答案无论是在答题的层次、逻辑关系,还是在答案文字的数量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⑤要精心研究综合考试标准答案中的“加分规定”,在平时的考试中要尽量向综合题的标准答案靠拢,尽量争取加分,切忌延用“3+2”的答案模式和思路,要培养自己求新、求异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总之,新的考试模式为广大考生带来了机遇,也使他们面临着挑战,只有不断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强研究,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才能把自己培养成为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高考政治 复习策略
发布日期:07-04-02 11:19:03 新闻来源: 点击数: 10 次

高考政治学科分为三轮复习。而第二轮复习一般从每年3月初至4月底,历时近两个月。政治学科和理科不同,通过第二轮复习,成绩仍然有巨大提升空间。
那么,如何进行第二轮复习?笔者认为,要以课本为依据,以专题的形式,从宏观到微观进行考点梳理。例如:政治学科包括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
其中哲学常识又包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辩证法部分包括一个核心、两个观点、三个规律等,以此类推。考生如果能每天自己梳理一部分考点,不但增强了记忆能力,而且还把握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可谓一举两得。考生经过近六个月的复习,加上高考越来越近,可以说是身心疲惫,而这一阶段最大的禁忌就是浮躁,觉得做什么都没意思、做什么都无所谓,复习漫无边际、漫无目的。在这段时间,考生除了强迫自己按时完成规定的任务以外,还要做好以下工作:
1、理解领悟“考试大纲”,像过筛子一样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同时还要明确这些知识点在高考中要达到什么程度,是要求考生记住,还是要求考生达到理解或运用的程度。
2、围绕热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本轮复习和第一轮复习正相反,要以热点为中心,去多角度、多层次地寻找与其相关的知识点。要求考生要清楚一年来国内外大事,要知道哪些事情最热,并找出这些热点背景材料,通过一定的切入角度,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说明评价。
3、主动关注高考动向。近年来政治高考试题开放性特点越来越明显,考查学生的能力也越来越高,主要有: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创新能力等。这提醒我们要关注高考新动向,在二轮复习这段时间内应多加训练和思考。
4、文综合复习要以政治学科为统帅,历史、地理学科为支撑。要求政、史、地三科互动。例如:2006年10月是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党和国家举行一系列纪念活动,这无疑成为本年度热点之一,政、史、地三科哪些知识能用来说明这个问题。类似这样的热点要求考生要有深入的思考,这样平时有意识地训练,考试才能拿高分。
今年是我们国家恢复高考三十周年,大家要珍惜高考这个机会,能够参加高考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祝各位考生复习好、考试成功。
高考政治复习是一门学问 ,方法很多 ,但万变不离其宗 , 考生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学科基础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现以不变应万变。在这里给考生推荐的是三轮复习法。三轮复习法把高三的复习时间大致分为三段 ,每段时间里的复习目的各有侧重 ,时间长短也各不相同。第一轮复习从八月中到三月初 ,主要目的是基础能力过关 : 第二轮复习从二月初到五月中 ,主要目的是综合能力突破 : 第三轮复习从五月中到五月底 ,主要目的是提高应用 能力 o
如此安排复习 ,可以有效帮助考生搞好懂、记、练 ,懂是理解和运用的前提 ,记是表达和展示的基本条件 ,练是为更好表达和展示自己能力的演习三者应统筹实现 ,不可偏废。
一、 第一轮复习
在第一轮复习中 ,考生应尽快熟悉考试模式、性质、形式、特点及要求 , 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及思维方式作出及时的调整。
1. 明确考试要求 ,掌握考试特点 ,提高学习的针对性
进行近几年的综合能力测试与全国统一考试单科试题对比 ,不难发现 ,不论试题的形式还是内容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 具体表现在: ①试题的目标和要求不同。单学科考试侧重于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的考核 , 多以基础性、典型性和单一性呈现出来 ,所强调的能力 ,主要是学科能力。综合能力考试多以与现实生活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立意命题 ,要求更加真实和全面地模拟、反映现实。试题要求学生的主要不是对事物发展的某一要素、某一局部或某一阶段进行描述 ,而是注重学生对事物的整体结构、功能和作用的认识 , 以及对事物变化发展过程的分析理解。能力的考核要求不是学科知识和能力的“总汇”。另一方面 , 综合能力考试也不是在测试所谓的 “一般智力” 或“一般能力”,它测试的是学生在学科学习中已经得到一定发展的能力。这些能力是学生素质的一部分 ,是学校教育的结果 ,是在学科学习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但它又相对独立于各学科的知识、方法和能力。②试题的结构和特点不同。无论是文理小综合或大综合测试 ,I卷均采用单项选择题 ,取消了单科考试中的不定项选择题 :Ⅱ卷取消了单科考试题型中的辨析题和论述题 ,只剩下了问答题一种形式。政治学科试题量急剧减少 ,考查的知识覆盖面变小 ,且知识考核的知识点分布不均 ,但单题的分值却大大增加。试题取消了纯时政题 , 考试的侧重点逐步趋向多学科的综合。政治试题仍然以大量的热点问题为载体进行命题 ,但一些次热点问题也常见卷面。在考查能力上 ,更加凸现对考生的综合能力的考查 ,所涉及的知识多以多样性、复杂性和综合性呈现出来 ,主要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试题的综合上 ,无论是第 I 卷选择题还是第 Ⅱ卷问答题 ,均采用了组合式设计 , 即以 “一材多题”的形式来考查学生。它需要考生用学科内外的知识渗透交叉分析 ,综合考查的力度逐渐加大 ,在评分标准上也更加体现了多样性和灵活性。
2. 立足学科基础 ,注重学科能力 ,扎扎实实学好基础知识
有人认为综合能力测试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 , 而且每科涉及的题量小 ,考查的知识点少 ,知识的覆盖面窄 ,因而只需要抓重点、热点就行 , 不需要系统地学习和复习 ,甚至认为基础知识的学习再也不重要了。 然而 , 恰恰相反 , 题目学科要求的模糊性就是要求考生有较强的学科准确性。答题之所以正确率低 ,看起来是考生思维的转换能力差 ,反映出来的深层问题是基础知识不扎实。教育部文件也早就明确指出:综合能力测试 , 决不应打乱目前的教学安排而新搞一套 ,新设一门综合学科飞综合能力考试所测试的 ,是学生在学科学习中已经得到一定发展的能力。这些能力是学生素质的一部分 ,是学校教育的结果 ,是在学科学习中逐渐发展起来的飞综合测试主要号号查学生 对学科内不同要素、部分、环节之间内在联系的掌握程度 , 以及运用学科知识 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可见 , 综合能力的形成首先是学生建立在对单科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之上的 , 没有对单科知识的系统把握 , 绝对不可能形成所谓的综合能力。而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固有的知识体系 , 人为地断章取义 , 分割支解 ,都势必造成知识的断层和知识把握的盲点 ,无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因为任何能力的形成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的。没有知识 , 绝不可能形成综合能力。更何况综合测试部分只占到整个试卷分值的 20%, 单科知识仍占考试的 80% 。而且随着单题分值的大幅度增加 , 使学生每错一题都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如何复习、掌握基本理论 ?
首先是把握基本概念。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概念不清楚产生思维混乱就是必然的。用比较的方法学习概念 , 找出相似概念的相异点 , 从而做到准确把握。其次是理解基本关系。特别要注意其内在的联系 , 即教材艾字背后的东西纵向串联 , 横向串联。再有便是掌握基本观点。 “背”会的知识永远是外在于自身的东西 ,无法内化为自身知识结构的一部分 , 也就不可能随时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基础和能力。另外 ,在第一轮复习中 , 还要注重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 , 寻找贯穿知识点的红线 ,通过比较、列表、画图等方法构筑知识体系 , 从 而形成对知识的整体把握。
3. 加强知识整合 , 构建知识网络 , 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综合能力考试多以现实生活中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立意命题 , 注重对事物的整体结构、功能和作用的认识 , 以及对事物变化发展过程的分析理解。考试所涉及的知识 , 多以
多样性、复杂性和综合性呈现出来 , 所强调的能力 , 主要是学习能力 , 即选择、加工、提取信息的能力 , 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突出了对解决问题思路的宏观整体把握。因此 , 考生在第一轮复习中必须加强对知识的整合 , 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例如 , 对于《哲学常识》的学习 , 必须根据各个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加以梳理 , 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 , 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价值观四个方面来把握 , 然后再从宏观上形成对哲学的整体印象 ,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另外 , 综合能力测试既反映学科知识的系统联系 , 又注重考生多层次、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 , 对于规定的知识内容 ,不能仅仅满足于简单的记忆 , 还要挖掘它们 的内在联系、弄清每个知识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为此 , 对于每个知识内容 , 我们必须懂得“是什”么 " 为什么 "“怎么样”。只有真正懂得了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样”, 才能全面、准确地掌握这一重点知识点。这就要求考生更要重视挖掘知识 , 特别是主干知识的内在联系 , 必须在对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原理掌握的基础上 ,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打破章节界限 , 形成教材的知识网络 , 构建起科学的知识体系。然后在此基础上 , 形成学科内跨教材的知识渗透 , 把不同内容的政治知识融合起来。把一些看起来不相干的知识加以归类 , 并使之网络化、序列化和专题化 , 提高自己从变化中找不变 , 以不变 应万变的能力。
4. 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联系 , 加强学科间知识的渗透 , 提高综合思维能力
综合能力考试的测试能力 , 不是各学科考试能力的考核 , 而是考查考生学科内以及学科间知识的内在联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渗透、融合的综合能力 , 这种综合能力不经过教师的科学指导 和专门的学习训练是难以形成的。如果我们还象过去那样局限于政治学科范 围之内 ,不去涉及其他相关学科 ,关起门来搞复习 , 那肯定是适应不了综合能力测试的。从 2002年高考文综试题看 ,要适应这类试题 ,考生不仅要做到政治与历史的综合、政治与地理的综合
还要学会三门学科的综合复习。如 39 题、 40 题两道问答题 ,都要求考生用三科知识回答同一个问题 , 其分值达60分之多。再如 , 最近台湾当局领导人抛出了“一边一国论”, 就要求考生从政治角度说明台湾问题事关中国主权 ,且国际法对台湾问题早有规定 ,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国际组织部承认一个中国。从历史角度看 ,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 并行使管辖权。从地理角度看 , 台湾岛跟大陆原是一个连接的整体 , 因地壳的运动才形成了今天的现状。可见 , 要提高政治学科的分析能力 , 必须把政治放到综合学科的大环境中去思考。因此 ,考生不仅要研究科内知 识的内在联系 ,更要加强与史、地或史、地、物、化、生等学科的联系 , 使自己的学习逐步适应综合考试的要求 , 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5. 关注热点 , 掌握重点 , 提高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作为国家级考试 , 必然要体现国家意志 ,试题中设置的新情况、新材料和新问题必然会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现实性。因此 , 这就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书本知识 , 而且还要求学生走出书本和课堂 ,去重视本年度的社会政治、 经济发展动态 ,关注国内外的重点、热点问题 ,运用教材原理多角度、多层次地理解分析 ,真正领会其实质 ,学以致用。同时 ,还须关注与生产、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知识 ,如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问题 ,科技发展动态 ,文化思想的发展等。在第一轮复习中以掌握知识为主 , 但也要根据教材知识结合热点问题进行分析。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对热点问题及时了解和思考 , 又可以保证热点问题的覆盖面。当然综合能力测试对时政知识把握的程度不一定要有多深 ,但把握的面一定要广。平时的单科考试中不一定热的问题 , 在综合考试中却会经常出现。如近几年文综考试中涉及的巴拿马问题、非洲问题 , 大综合中的核试验问题等 ,不少考生都因平时的忽视而失分。另外 , 综合考试毕竟不追求试题的广度和深度 ,往往是抓住一个主题或中心形成若干道试题。因此 ,考生在第一轮复习中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 ,着力把握核心概念和知识 ,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把握知识重点 ,寻找知识的交叉点。这一点在综合考试复习中显得尤为重要 ,否则会导致事倍功半的效果。如对《政治常识》第四课的学习 ,要重点把握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基本原则及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对民族及宗教的其他问题一般理解即可。
6. 改进学法 ,研究考法 ,提高考生的综合应试能力
由于新的考试模式带来了新的考试要求 ,而新的要求需要考生寻找新的学习和应试的方法。只有方法得当 ,才能指导有方 ,事半功倍。通过这几年综合考试的摸索 ,我们觉得考生在第一轮复习中应做到: ①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贯通 ,切忌死记硬背 ,千万不能因为时间紧、内容多 ,而对知识囫囵吞枣、一知半解。②要培养对知识的变通和迁移能力 ,要灵活把握和运用所学知识 ,注重全方位多角度理解知识。③练习要精选 ,内容要恰当 ,试题要注意筛选 ,切忌再用题海战术浪费宝贵时间。④试题的答案要“准” 、要“精”。要多研究综合能力考试的性质、目标、和要求 ,特别是高考综合试题的评分标准。因为综合试题的标准答案无论是在答题的层次、逻辑关系 ,还是在答案文字的数量上都有很大的不同。⑤要精心研究综合考试标准答案中的 “加分规定”,在平时的考试中要尽量向综合题的标准答案靠拢 ,尽量争取加分 , 切忌延用 “3+2”的答案模式和思路 ,要培养自己求新、求异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二、第二轮复习
从实践上讲 , 高三进入四月都将开始第二轮复习。和理科不同 ,文综科目或者是政治科目仍然有成绩提高的巨大空间
在这段时间 ,还是要以课本为依据 ,把所有的考点梳理一遍。梳理先从宏观后从微观 , 例如政治学、哲学、经济学这是宏观的;微观的是在哲学里面有辩证法、人生观、价值观、唯物论、认识论 ,在辩证法里面就是联系、发展、全面、量变、质变、内外因这些理论。实际上梳理一下没有多少内容 ,自己做有自己做的好处 ,可以增强记忆能力。
在这个阶段切忌浮躁 ,不要觉得做什么都没意思 ,做什么都无所谓 ,这是很危险的。应对高考 ,此段时间是关键 ,其复习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 加强理解领悟《考试大纲》
要全面把握有关政治课各个知识点的内涵及其范围,各个知识点之间联系和区别 , 逻辑联系。全面把握政治、经济常识中有关知识。正确界定各个知识点 ,理解知识脉络 , 对于应对高考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大纲》中有关高考内容和要求毕竟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从去年高考来看 ,政治试卷试题内容覆盖了《大纲》中绝大部分知识点 ,其中有些试题是明确考查学生识记能力的 , 有些是明确考查学生理解能力的 , 尽管题干中材料相当部分引用的是一些社会热点现象; 况且它还为我们去分析说明、解释评价解答更大量题目奠定了一个良好的理论基础。
2. 围绕热点问题分析思考
如果说上学期学习 ,主要是围绕知识点学习 ,是我们能在各种社会政治经
济现象中予以再认和再现 , 通俗地说 ,就是通过大量事例来说明知识点 ,那么第二轮复习 ,恰恰应倒过来 ,应以社会重大时政热点为中心 ,去多角度、多层次地寻找与其相关的知识点 ,以便对此热点事件分析说明评价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思路。因为政治学课是一门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学科 ,高考试题必然会反映国家意志 ,重大时政热点必然是高考试题的重要对象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说明评价重大时政热点 ,是对应考学生的必然要求。当然在选择重大时政热点时 ,应进行筛选 ,主要依据(1)中央在理论时间上的重大突破点 ,即与所学知识有关的新提法新思路; (2)国内外重大事件的时效性 , 即谁最近“热”, 谁最“热”;(3)发生在我们周边似乎是小事 ,却又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热点问题。找出这些热点背景材料 ,通过一定的切入角度 ,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说明评价。
3. 主动关注高考动向
近两年来 , 政治高考试题更多出现开放式研究性学习方面考核内容 ,考核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 交流合作和创新能力考核学生思维过程合理性与否等 ,这又提醒我们要关注高考新动向 ,在此段时间内应多加训练、思考。还可以总结几年来参与研究性学习 ,参与社会实践方面的经验 , 以便应对。
三、第三轮复习
开始第三轮复习 , 高考也就进入冲刺复习阶段 ,这时候 ,大家都做了很多各类练习题 ,可还是有不少考生觉得自己的


政治成绩仍不是很理想 ,不知道这一阶段怎么复习才可以把成绩提高的更多 ,有的考生还产生了畏惧情绪 ,心理压力很重。其实 , 只要在最后的复习中调整好心态 ,做到下面几点 , 就一定可 以在考试中发挥自己的水平。
1. 回归课本 ,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 ,但考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学过的知识究竟有哪些 ? 这就需要大家按照《考试大纲》中的知识体系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整理清楚。经济常识八部分内容的章节体系要清楚 ,每部分内容包含的知识点有哪些要明白;哲学常识中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人生价值观有哪些观点 ,对应的方法论意义是什么;政治常识中的国家、政党、民族宗教的职能、组成、意义是什么。
2. 看纠错本。检视自己曾经出现过的失误 , 找到自己知识的漏洞 , 思维方式的偏差 , 解题规范的疏漏 ,错误集中的点作为训练重点 ,有目的的精选一些材料进行训练 ,不让同样的错误在高考中重现。
3. 浏览重点、热点问题。高考一直都与社会实际联系紧密 , 尤其是社会的重点、热点问题。冲刺阶段 ,大家应该根据老师给出的时事复习资料 ,或者参考相关的时事政治书 , 把每个考点的来龙去脉理清楚 , 熟悉事件中的关键词。
4. 画联系图。以社会重、热点问题为中心向外辐射 ,将与其联系的所有政治知识挑选出来标在周围 ,增加对重点、热点问题和学科知识联系的熟练程度 , 为辨析、论述等题理顺思路。例如 : 在就业、再就业问题上就可以联系到经济常识中的资源优化配置 , 国家的宏观调控 , 社会保障制度 , 劳动合同制度;政治常识中的党的性质 , 国家的性质 ,
国家的职能; 哲学常识中的从实际出发 ,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等。
5. 注意答题技巧与规范。做选择题时要在审题的同步找出关键词和题目材料的主旨 ? 选出表述正确的选项比较、对照 , 找出正确并符合题意的答案。 做材料题时要先看到底要考什么 , 然后从所问的角度切入 , 找到材料与所考知识的结合点,编写答案。注意写材料题的答案时 , 要全面具体、重点突出 ,恰当运用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中的知识和术语 ,条理清楚的表述。
6. 选做真题。在冲刺阶段 , 大家一定要正确处理研究高考试卷与选做模拟卷的关系。两类卷相比 , 前者由专家命题 ,科学性强 ,后者科学性较差。如客观题:前者难度适中 , 规范性强 , 后者或过难或过易 ,不一定都非常规范;主观题 : 前者设问角度巧妙、设问间联系密切 , 后者有的设问常常过于直白、设问间联系欠紧密;前者答案紧扣题意 , 应用双基分析问题既全面又突出重点、逻辑性强 , 后者有的过于庞杂 ,主次不分、有的扣题不紧且有疏漏。这一阶段 , 大家应慎选或不再做新的模拟题 ,但应该选做一些近 3 年的高考真题 , 以便进一步明确高考题目的命题思路和方式 ,也可以检测一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在审题、解题的能力方面是否还有欠缺 ,方便最后的复习巩固。
7. 调整状态 , 进入考试时间。建议大家在复习时要看练结合。可以把做真题的时间放在与高考文科综合或者政治科同步的时间去做。这样除了可以保持高考复习所需要的训练量 , 还可以调节自己的生物钟 ,保证高考时良好的精神状态。看纠错本的时候 ,也要注意不仅仅是用眼去看 ,必须随时记录一些感想、体会 ,思考自己当初出现问题的原因 ,必要的时候还要回归课本 ,澄清一些概念。高考虽然迫在眉睫 , 但复习仍需贴近考纲、教材和自己的实际。只有扎实灵活 , 科学得法, 冲刺就能事半功倍 ,取得理想的效果。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高考分析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