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高考园地>> 专题复习>>正文内容

2004年高考政治黄金宝典(黄金页)

.重点时事(2003.4——2004.3

1.(1)一个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写进宪法,确立了其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

(2)一个重要修订:2004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共有13处修正。

(3)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4)一个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要在本世纪开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是一亿人口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5) 一个巨大成就:20031015日,我国自行研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成功。

6)一个稳定: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2.(1)两个重要会议:①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于20031011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订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并决定提交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②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200435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2)两大精神:①抗击“非典”24字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②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3)两大战役:抗击“非典”;阻击“禽流感”。

(4)两个宣传日:①从2003年开始,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印发两周年的920日定为“公民道德宣传日”。②2003年“12.4”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依法治国,执政为民。

(5)两个“安排”:《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

6)两个原则:①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②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3.(1)三大战略:①人才强国战略;②科技兴国战略;③可持续发展战略。

(2)党建三条例:①《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办法(实行)》;②《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3)三大文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4)打击三股势力:打击恐怖主义;打击“台独”势力;打击“法轮功”。

4.1)“新四观”:新一届党中央和政府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精神,创新发展了四大观念: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办实事、讲实效、求实绩的“政绩观”,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存在于人们群众之中的“人才观”。

(2)四个突破:①税收收入突破11万亿元;②财政收入突破2万亿元;③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1万亿元;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

(3)打造中国第四“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其他三“极”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大三角。)

4)扩大就业和促进再就业的四个注重:注重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注重扶持中小企业;注重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注重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势。

5.(1)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2)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五件事:①朝核问题“六方会谈”达成一定共识;②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③博鳌亚洲论坛2003年年会的主题为:亚洲寻求共赢:合作促进发展;④公安部认定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等4个组织为恐怖组织;⑤2004125日,“机遇”号火星车在火星着陆。

(3)五个坚持:既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改革。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6.六部重要法律法规:①《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求助管理办法》;④《婚姻登记条例》;⑤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署《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坚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

二、热点专题简析

关于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三个代表”思想被写入宪法。

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三个代表”思想被写入宪法,确立了其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2.“三个代表”思想的内涵: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三个代表之间的关系: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发展先进文化能为发展先进生产力提供必要的文化条件和智力支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贯彻“三个代表”的关键,核心,核心,本质。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5.贯彻“三个代表”思想的现实意义:“三个代表”思想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最新成果,是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三大历史任务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6.与哲学常识结合

1)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因为科学理论、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我党对自身性质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说明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3)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作到与时俱进,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主观与客观要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4)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执政为民,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5)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说明“三个代表”思想是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7.与政治常识结合

1)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意义:①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地位。②有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③有利于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④有利于健全民主集中制。

2)贯彻“三个代表”思想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

关于关注"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

1.与经济常识结合。

1)增加农民收入的必要性:①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②有利于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③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④有利于保证“粮食安全”,有利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⑤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

2)如何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增产?

①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②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③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④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⑤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投入力度。⑥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科技攻关,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储备和转化能力。

3)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理论依据。

①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②是市场经济平等性、法制性的要求。③维护了农民工依法获得外劳动报酬的权利。④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

4)如何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

①保护有限耕地,依靠科技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从而保证粮食供应量。②国家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减轻农业税,帮助农民增收,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降低生产成本。保证群众有能力购买。③采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改善农民的生态环境,引导农民从事绿色产品生产,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使生产的粮食符合食品卫生标准。

5)允许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意义。

①有利于劳动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②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推进产业化经营。③有利于把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推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6)我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原因。

①是由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的。②是由农业的基础地位决定的。粮食安全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耕地持续减少会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安全。③是由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决定的,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时期,从国外的经验教训看,这个时期是耕地减少最快的时期。

7)运用对外贸易的原则分析我国农业如何应对农产品贸易纠纷。①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确保国家农产品安全②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拒绝接受他国损害我国国家利益的要求,反对向我国倾销农产品,同时不损害他国利益。

8)为什么要重视农业?如何发展农业?

重视农业的原因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②我国农业基础薄弱。③解决好“三农”问题是保持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发展感农业的措施有①应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之路。②靠政策促进农业的发展,巩固和完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体制,推进税费改革,实行更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③靠科技推动农业的发展。面向市场,调整农业产品结构,提高农民的市场意识和科技素养。④靠投入增加农民收入,增加物质投入和资金投入。⑤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各种形式的“公司+农户”的产业模式,农户在承包期内可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⑥积极推进城镇化战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⑦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⑧发展我国农业的比较优势,实施走出去战略。

9)降低农业税(5年内取消农业税)的经济意义:①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②有利于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贯彻"五个统筹"的发展观。③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④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有利于共同富裕目标、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2.与哲学常识结合

1"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道理。

2)推进农业和农村产结构的调整,能促使我国农业走上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之路,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

3)根据我国国情,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农村税费改革先进行试点,然后在全国推行。这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道理。

3.与政治常识的结合

1)党和国家重视农业。(重视增加农民收入,重视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大力推进城镇化战略等。)①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党的领导,体现了党在贯彻"三个代表"思想。②体现了国家性质,国家的相关职能,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取消对进城务工的限制性规定,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

1.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的意义:可以放大公有资产的功能,扩大公有制的支配范围,壮大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必要性: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维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资源流动和重组,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强企业和公众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这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

3.如何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消除体制性障碍。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制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支持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强做大。

4.与经济常识结合

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内在要求。

2)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果国家和集体控股,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壮大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3)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平等、公平竞争,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平等性特征和竞争性特征。

5.与哲学常识结合

(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体现了矛盾主次方面关系的原理和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2)通过调整经济布局和结构搞活国有经济,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3)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与政治常识结合

1)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原则。

2)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发展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体现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关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 与经济常识结合

1)实施宏观调控的原因:克服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有利于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促进就业,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2)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3)促进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

4)目前国家采取的宏观调控的政策:包括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倾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包括国家在税、利、债、费方面的政策;货币政策,包括金融、利率、汇率等政策。

5)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意义:有利于扩大投资和消费,从而拉动经济增长。

6)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的意义:保持货币币值稳定,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有利于活跃市场,促进商品流通;调整信贷结构,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提高银行和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有利于扩大消费和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有利于减轻企业利息负担,提高经济效益。

7)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

汇率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一国货币币值的变动,将会给该国经济的发展带来重要的影响。货币币值升高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是正确的决策。首先,目前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人民币升值缺少外部市场的直接因素;第二,人民币升值会加剧中国的通货缩,给中国经济造成压力;第三,人民币升值会减少外国对中国的投资;第四,人民币升值会增加中国的就业压力;第五,人民币升值会增加财政赤字,并导致人民币政策不稳定。

8)对我国居民"超储蓄"现象的分析。

存款储蓄的积极作用是:第一,为国家积累资金,支援现代化建设;第二,调节市场货币流通;第三,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但储蓄存款额过高也有不利的一面。第一,不利于扩大消费,影响经济增长;第二,银行的投资风险加大,不利于金融业的稳定。第三,反映出我国投资渠道单一、不畅。

2.与哲学常识结合

1)在了解国情,立足国情的基础上,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这些政策会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这体现了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人民币币值升高有利有弊,但总的来说,弊大于利。这体现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3)汇率是一把双刃剑,"高储蓄"是一把双刃剑体现了一分为二的观点。

3.与政治常识结合

1)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履行管理经济的职能。

2)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

关于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推动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

1.经济结构调整内涵。

经济结构调整,包括产品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地区结构调整和城乡结构调整。推动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属于地区结构调整。

2.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六原则:

一是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改革开放促调整改造;二是坚持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正确发挥政府作用;三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四是坚持统筹兼顾,注重协调发展;五是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家给予必要的扶持;六是坚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

3.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意义:第一,经济学意义: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有利于推进工业化的进程;有利于扩大内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资源开发;有利于全面小康社会的顺利实现。第二,政治学意义:有利于国家安定,社会稳定,巩固国防;有利于实现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有利于综合国力的增强。

4.与经济常识结合

1)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动西部大开发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原因

①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②有利于扩大投资需求、扩大内需,从而促进生产发展,体现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③有利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是落实“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2)国务院提出的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坚持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正确发挥政府作用”的原则,体现了市场基础性作用和国家宏观调控作用的统一。、

3)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有利于充分发挥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6.与哲学常识结合

1)国家要加大对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投资和扶持,西部和东北要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这体现了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

2)党和国家根据西部地区相对落后,老工业基地企业建设早、技术设备落后、创新能力差的客观实际分别作出大开发或振兴决策;长三角、珠三角达成“联动”,“多赢”共识,国家实施CEPA推进珠三角与港澳的经贸合作。这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7.与政治常识结合

1)党中央提出实施这两 大战略,并提出了方针、政策、主要任务等,这是党的领导作用的体现,也是党的性质的宗旨的体现,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

2)国家实施这两 大战略,是国家在履行管理经济的职能。

3)实施这两大战略,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和边疆巩固,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

(4)国家实施CEPA推进珠江三角洲与港澳的经贸合作,有利于港澳的发展与繁荣,有利于加强港澳与内地的联系,有利于更好地贯彻"一国两制"的方针,体现了中央政府和祖国人民对港澳的关心和支持。

关于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

1.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公关,特别能奉献.

2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意义: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非凡智慧和伟大创造力,对于推动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激励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团结奋斗,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3.与经济常识结合

(1)“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说明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可以集中力量干大事.

(2)“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充分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航天经济的发展,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4 与哲学常识结合

(1)“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实现了"飞天梦",说明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

(2)“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说明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谋福利.

(3)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要想要成功,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

5与政治常识结合

(1)“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是国家履行经济职能的表现.

(2)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是我国综合国力增强的表现.

关于就业是民生之本

12004年我国的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

一是国企改革加速,将会出现更多的失业工人,二是统一城乡就业市场和户籍制度改革,将为城市引来更多的农民,三是大学生毕业人数增长达到创记录的280%,将进一步增加高端岗位的就业压力;四是我国进入WTO后过渡期,国际市场对中国产品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加重,部分出口型企业生产增速减缓,安排就业的能力下降.

2与经济常识的结合

(1)出现下岗和失业现象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

2)国家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和再就业的意义:

①体现了国家的宏观调控;②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共同富裕的目的;③有利于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扩大就业和再就业的措施

①最根本的是要促进经济的发展。②落实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四个注重”:注重发展第三产业,注重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注重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促进就业。③下岗、失业人员应不断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3.与哲学知识结合

1)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关键要靠劳动者自主择业,自谋职业,同时政府也要在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方面发挥作用,体现了内外因的辩证关系。

2)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意义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3)党和政府关于扩大就业和再就业的系列方针、政策,是在客观分析了我国的就业现状和形势的基础上做出的,体现了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从实际出发。(实践决定认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

3.与政治常识的结合

1)党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性质和宗旨和“三个代表”思想。

2)国家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体现了国体,管理经济和搞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关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

1。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必要性:是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2.如何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

1)着眼于人才总量的增长和人才素质的提高,大力加强人才才资源能力建设。

2)坚持改革创新,完善人才工作的体制和机制。

3)以培养造就高层次人才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各级各类人才协调发展。

4)紧密配合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实施开发和配置人才资源,促进人才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措施:

1)发挥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2)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

3)鼓励科技创新,在关键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掌握核心技术和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

4)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加强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完善服务体系,加强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5)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6)发挥风险投资的作用,形成促进科技创新和创业的资本运作和人才汇集机制。

7)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4.与经济常识结合

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可以促进我国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转变;可以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的步伐,走新开支工业化道路;可以全面提高“第三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价值规律的内在要求;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有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2)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才能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5.与哲学常识结合

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体现了意识的能动性、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观点。

2)人是实践的主体,只有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才能造就创新人才和人才队伍。

7.与政治常识结合

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是国家在履行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

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体现了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体现了党性质和宗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体现。

关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1.与经济常识结合

1)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主要由社会保险(由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构成)、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其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社会保险。要知道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

2)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应遵循两个原则,第一,既要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的原则。第二,要体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3)建立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意义:①是企业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必要条件,是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②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客观要求。③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

( 4 )社会保障支出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分配原则中的兼顾公平。

5)国家财政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对保障人民基本生活,促进社会稳定和健康发展做出了贡献。说明财政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体现了财政的作用。

2.与哲学常识结合

1)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应遵循的两个原则,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2)社会保障制度牵连着千家万户,是“社会安全网”,以及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意义体现了事物是普遍的哲理。

3.与政治常识结合

1)国家采取措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体现了我国的国体、管理经济的职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体现了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党重视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党的领导,党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现了国家对人的尊重和满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关于抗击非典和防治禽流感

1.抗击“非典”24字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

2.抗击非典斗争胜利的意义:进一步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坚定了全国各族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极大地提高了我国人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极大地增强了世界各国对中国发展前景的信心,扩大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3.抗击非典和阻击禽流感斗争的胜利得出的结论:

1)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2)必须坚定地相信群众,紧紧地依靠群众,在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3)必须大力倡导全社会团结协作的精神。(4)必须尊重科学、依靠科学,坚持依靠科学技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和挑战。(5)必须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把各项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6)必须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7)必须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8)必须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4.与经济常识结合

1)非典的发生告诫人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2)抗击非典和阻击禽流感的重大胜利,说明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5.与哲学常识结合

1)抗击“非典”24字精神,体现了正确意识对客观事物的促进作用。(2)一手抓防治非典这件大事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3)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抗击非典和阻击禽流感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

6.与政治常识结合

1)国家采取各种措施抗击非典 阻止禽流感,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以及国家职能。(2)把抗击“非典”和阻击禽流感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是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3)抗击“非典”和阻击禽流感的胜利充分说明,党的领导是我们推进事业发展,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艰难险阻的关键。

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

1.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2)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3)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4)有利于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5)有利于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农业。

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措施:

1)加强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创新工作思路和机制。(2)继续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坚决制止乱占滥用耕地。(3)重点抓好节约利用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4)加大治理力度,着重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突出问题。(5)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大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4.与经济常识结合

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体现。(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5.与哲学常识结合

1)正确的意识、正确的价值观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可以增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体现了发展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的一致性。

6.与政治常识结合

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现了国家的公共服务和经济职能,体现了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的原则。(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道路。(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处理好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关于三大文明协调发展

1.三大文明的关系:物质文明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和前提,政治文明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 保障,而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当前特别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抗非典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3.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1)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2)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4.与经济常识结合

加强道德建设,要求公民遵守职业道德;要求企业经营者应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自觉遵守市场交易的原则,开展正当竞争,不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5.与哲学常识结合

1)推进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体现了联系的观点。(2)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航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因为正确的意识(正确的社会意识、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认识)对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有利于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4)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体现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6.与政治常识结合

1)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本质上是人民民主的政治文明。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属性。(2)我国积极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是行使国家职能的体现,反映了我国的国家性质。(3)党中央设立“公民道德宣传日”,是党领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表现,也是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实行思想领导的体现。(4)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5)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航天精神和抗非典精神),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可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关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1.立法规范行政许可的必要性:

1)这是推进和保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的必然要求。(2)这是国家机构坚持依法治国原则和对人民负责原则的重要举措。

2.如何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树立以人为本的政府管理思想,坚持“五个统筹”的发展观。

3.与哲学常识结合

1)转变政府职能,树立以人为本的政府管理思想,体现了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2)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关键在于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道理。

4.与经济常识结合

1)转变政府职能,更好的发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2)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利于政企分开,加快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关于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1.党建三条例:①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办法(试行)》;②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③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2.加强党内监督的必要性;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加强党内监督,才能提高党的执政水平,才能正确处理好党群关系,才能纯洁党的组织,才能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3.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必要性;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保证,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任务,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1.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

2.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内容:

1)打破地区封锁,反对地方保护主义。(2)打击制假售假,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3)建立社会信用制度。

3.与经济常识结合

1)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意义: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良性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加入世贸组织,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的必然选择,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举措,直接关系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2)打击制假售假违法行为的必要性:制假售假,严重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危害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侵犯消费者和正当经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干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损害我国的国际形象。制假售假违背了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背离了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违背了诚实信用的市场精神。

3)打破地区封锁,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的必要性: 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是市场经济开放性特征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资源的合理和优化配置;是适应扩大开放新形势的客观要求。

2.与哲学常识结合

1)整顿市场经济秩序,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建立社会信用制度,树立诚实信用意识,说明科学理论对实践有重大的指导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对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2)地方保护主义违背了部分与整体的辩证关系,违背了集体主义的原则。

3.与政治常识结合

1)国家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体现了国家的专政职能和管理经济的职能;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原则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中国共产党重视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体现了党的领导,是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体现,同时也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

其它

1.我国对台湾问题的一贯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320公投”遭台湾民众否决,说明了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说明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分裂祖国不得人心。

2.“东突”恐怖势力的累累罪行表明,“东突”恐怖组织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国际恐怖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破坏国家统一。我国政府依法开展防范和惩处“东突”恐怖势力的工作,维护了广大人民的生命权、生存权、人身安全权、发展权等基本人权和自由,维护了我国的国家利益,同时也有力地维护了我国周边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3.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修宪的程序,体现了党和国家的关系,体现了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和以法治国的统一。确立了“三个代表”在国家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增加了“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容、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定、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进一步明确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完善对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

4.①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市场经济开放性、竞争性的要求。②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面对全球化的挑战,我们必须做到: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实施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及“走出去”战略;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完善对我国金融市场和经济运行的监管,防范经济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增强国际竞争力;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对话与合作,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努力。

5.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造试点,有利于推进金融企业的市场化进程,维护我国的金融安全,也是应对加入WTO的挑战的需要。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专题复习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