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学试题>> 哲学常识>> 期末测试>>正文内容

肇庆市2001—200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统一检测题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8分。
1.2001年7月13日,北京在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决定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第二轮投票中,就以半数优势赢得了 主办权。
A.世界杯足球赛 B.奥运会 C.亚运会 D.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2.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在思想建设上强调“马克思主义具有 的理论品质。”
A.实践性 B.与时俱进 C.时代性 D.战斗性
3.2001年9月24至26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
A.《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B.《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C.《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D.《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
4.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会议于________下午在卡塔尔首都_______以全体协商一致的方式,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议。
A.2001年9月10日 坎大哈 B.2001年10月10日 多哈
C.2001年11月10日 多哈 D.2001年12月10日 坎大哈
5.2001年10月9日,首都隆重集会纪念辛亥革命 周年。
A.85 B.90 C.95 D.100
6.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纲要》提出了“爱国守法、——、——、——、——”二十字,作为每个公民都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
①明礼诚信团结友善 ②文明礼貌团结友爱’
③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④勤俭节约爱岗敬业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④
7.2001年10月21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APEC)在上海举行。大会的主题是
A.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世界和平
B.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C.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世界发展
D.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全球繁荣
8.对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三者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①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的学说②要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
③不同的哲学,其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④科学的世界观决定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哲学
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9.对于当前农村开展的“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中央提出,各地要根据本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在学习教育的时间、内容、方法等方面,提出不同要求,不搞一刀切。上述要求蕴含的哲理是
A.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B.意识的内容有正确错误之分
C.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D.主观反作用于客观
10.“掩耳盗铃”这一成语讽喻的行为是否认
A.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B.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不可分
C.物质是可知的 D.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11.2000年11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总结这几年的经验,最基本的就是坚持
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变化,适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
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从唯物论角度看,这几年的经验
A.坚持了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坚持了矛盾分析的方法
C.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坚持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12.“理无常是,事无常非”。表明
A.事物的发展是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的
B.人的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C.事物的矛盾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D.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13.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离不开事物的联系,主要是因为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又是变化发展的
B.联系就是运动、变化和发展
C.发展也是联系,是事物的历史联系、前进中的联系
D.事物的普遍联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14.2001年1月,江泽民同志作出重要指示,进入新世纪,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工作仍
然要坚持不懈地抓下去,一刻不能放松。农业、农村、农民工作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
局。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
A.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二者地位和功能不同
B.部分制约整体,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C.整体决定部分的性能,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D.整体与部分难以界定,相互渗透
15.把经济结构问题解决好,才能扩大国内需求,增加有效供给,也才能切实提高国民经
济的整体素质,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调整经济结构能提高经.济整体素
质,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A.事物数量上的增减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
B.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次序上的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C.扩大需求达到一定程度也能促使经济素质的提高
D.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促使事物的质变
16.苟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
恶远也辍广”。其哲学含义是
A.人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B.规律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C.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规律的客观性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
17.下列选项中.不符合两分法的是
A.固步自封 B.居安思危
C.失败乃成功之母 D.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18.“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句诗包含的哲理是
A.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客观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
B.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
1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这句名言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B.要善于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C.人生的道路是曲折的 D.矛盾具有特殊性
20.俗话说:“用人取其长,教人取其短。”从哲学上看,这样做符合
A.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看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两点论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既要全面又善于抓住重点
21.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认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这里的“新的发展阶段”,从哲学上看
A.是同一事物矛盾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特殊性的表现
B.反映了不同事物的内在矛盾各不相同
C.体现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D.表明事物发展道路的曲折性
22.做好加强治安、维护稳定工作,既要坚持全面推进,又要注意抓住重点,以重点突破
推动工作全局。这是因为
A.只要抓住主要矛盾,就可以顺利解决问题
B.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事物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C.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D.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
23.在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的报告中,朱镕基总理在总结去年经济增长8%的基础上,预测今年全国经济增长7%。分析人士据此认为,中国“十五”计划的新意是,事先确定的绝对指标比过去减少,企业将有更多的自主经营权。对此,正确的看法是
A.经济预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所以它是符合规律的
B.事先确定的指标减少,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C.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它把握它
D.企业自主经营的扩大,会使经济增长的指标减少
24.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
A.是否主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B.是否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是否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源
二、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台题意的。错选、多选的,该题不给分;
少选且正确的,给1分。每小题3分,共27分。
25.2001年1月10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指出:“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没有坚强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这一论断蕴含的哲理是
A.物质和意识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B.物质和意识是不可分的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D.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26.自20世纪80年代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以后,世界上便诞生了一门以0.1一100纳米这样尺度为研究对象的新学科纳米科技。它通过操纵原子、分子或原子团和分子团使其重新排列组合,形成新的物质,制造出新功能的产品。这说明
A.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巨大的 B.规律是客观的
C.人们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D.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被认识的事物
27.“十五”计划。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制定的一个指导性计划。它只对总体发展目标作出规划,而没有具体的经济指标。这一特点
A.符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坚持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结合
C.使预期目标留有余地能够完成或超额完成
D.说明人的意识具有预见性和创造性
28.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实际”是指
A.客观存在的个别事实 B.客观事物实实在在的某一方面
C.客观存在着的事物的全部和总和 D.变化、发展着的客观事物
29.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己。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的观点
A.否认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B.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C.否认物质是运动的条件 D.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30.下列选项中所述内容,符合两点论的有
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B.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C.孤芳自赏,好为人师 D.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31.对于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悬殊问题,要区别不同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这种做法
A.坚持了变化发展的观点 B.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坚持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D.坚持了唯物辩证法
32.据统计。我国每年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经济损失高达上千亿元。专家向我们提出忠告:谁毁弃我们的家园,谁就输掉未来;谁保护好环境,谁就赢得了明天。这表明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12.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
C.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各向自己相反方向转化
33.我国制定“十五”计划《纲要》的指导方针是:坚持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把社会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从哲学上看,上述方针体现了
A.主要矛盾的地位和作用 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普遍联系的观点 D.发展的观点
三、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4.江泽民同志提出“科技的发展,知识的创新,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
展进程。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
运用唯物论和辩证法有关原理,说明培育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发展至关重要”的
意义。
35.一篇题为《中国药厂为何坐失商机》的文章报导:前不久,受炭疽恐慌影响,美国政购买大量抗生素药品。不少美国本土和欧洲的制药商抓住商机,开始加班加点生产此类药,德国拜耳制药公司将环丙沙星的产量提高25%,以满足美国的需求。中国的药厂没有一企业抓住这门商机。原因不是中国药厂没有生产这种抗生素类药品的能力,而是国内抗生素成品生产厂没有一家申请取得进入美国市场的认证(FDA)。眼看着美元赚不着,国内企业也是无可奈何。
请用唯物辩证法有关原理说明中国药厂为何坐失商机?
四、辨析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者不得分)
36.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就没有质变。
37.规律是客观的,是不能创造、改变和消灭的,因而是不变的。
五、论述题(本大题1题,23分。设置2分综合评价分。要求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分析)
38.材料一: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始终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而实际生活总是在不停的变
动中,这种变动的剧烈和深刻,近一百多年来达到了前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因此,马克思主
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
材料二:马克思主义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同时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
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的中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离开本国实
际和时代发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没有出路。
(1)材料一、二主要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哪些基本原理?
(2)上述原理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B 2.B 3.D 4.C 5.B 6.C 7.B 8.C 9.C 10.A 11.A 12.D 13.D 14.B 15.B 16.C 17.A 18.A 19.B 20.D 21.A 22.D 23.C 24.D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25.C D 26.AC D 27.AB D 28.C D 29.B C D 30.A B D
31.B C D 32.B C D 33.A B C D
三、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4.(1)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创新是
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所以,培养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
发展至关重要。(6分)
(2)创新体现发展,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因此,我们看待事物和分析问题就要有创新
精神,站在上升、前进、发展的立场上去促进事物的发展。要实现新世纪的奋斗目标,迎接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我们必须确立创新意识。(6分)
35.(1)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
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5分)
(2)机遇是暂时的,挑战是长久的。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乃至一个人,如果没有随时
应付挑战的充分思想准备,一旦机遇来临,只能望洋兴叹,错失良机。中国制药企业眼看着
美元赚不着,无可奈何,是因为没有做好进入美国市场的准备,申请FDA认证,缺乏迅速与
世界接轨,融入到世界经济中的思想准备,没有到世界大市场去努力拼搏的竞争意识和行动。
所以,坐失良好商机。(5分)
(3)国内企业应从这次坐失商机中吸取教训,增强企业的实力。积累竞争力量,同时抓住
有利机会,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2分)
四、辨析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者不得分)
36.(1)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是正确的。发展是指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它属于事物根本
性质的变化,实现事物的发展必须通过质变。(6分)
(2)没有发展就没有质变是不科学的。质变作为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包括前进的、上升的变化,也包括倒退性的变化,而发展是指前进的、上升的变化,不能把任何质变都看成发展。(6分)
(3)题目的错误在于把质变与发展等同起来,未搞清其本质区别。(2分)
37.(1)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人们不
能创造、改变和消灭规律,这是正确的。(4分)
(2)但不能由此得出规律是不变的结论。因为规律是由客观事物的性质所决定,并与一
定的条件联系着。只要事物的性质没有变化和条件存在,就存在并起作用;如果事物的性质
变化了与之相联系的条件不存在了,规律就不存在了。(5分)
(3)不同的物质形态,不同的运动形式,在不同的发展过程中有不同的规律。因此,我
们应充分注意在事物的运动变化中把握规律,按变化着的客观规律办事。(5分)
五、论述题(23分)
38.(1)材料一、二主要体现的原理有,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联系
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6分)
(2)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
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离开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谈马克思
主义,没有意义”。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4分)
②“马克思主义不能丢,丢了就丧失了根本”。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3分)
②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没有出路。体现了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体现了永恒发展的观点。(8分)
综合评价(2分)。一等2分,二等1分,三等0分。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期末测试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