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素材资源>> 文本素材>> 经济常识>> 第八课>>正文内容

透视中国企业入世适宜性难题

  国内企业的WTO适宜性难题,一是反倾销诉讼应对能力偏弱,二是知识产权意识及应对能力不足。相反,跨国公司对于中国入世的适宜性虽然仍显不足,但适应速度却是相当之快  5月23日,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及英国《经济学人》集团旗下《财务总监》杂志公布了一项名为“中国企业:入世适宜性”的调查结果。  该项调查的基础数据来自国内1000家大型企业,以及过去3年取得双位数字增长的公司中的12752位高级管理者和财务总监,在受访企业中,有66%来自5个主要行业,包括制造、金融服务、房地产、建筑、零售、专业服务等行业。  调查结果表明:“入世一年来,78%的受访企业认为,已经感受到了入世对公司财务的影响”,“尽管中国企业清楚地认识到入世后日趋激烈的竞争,但仅25%的受访企业表示,他们非常了解入世对其行业的影响。这一比例仍然很低”。  跨国公司渐露适宜性  从事制造业的跨国公司对于中国入世的适宜性,虽然仍显不足,但适应速度却是相当之快。  当年外商之所以热衷对中国投资,除了土地、劳力、原材料等成本相对低廉的因素之外,政府的行政奖励———包括从优取得生产资源,享受优惠赋税政策,均是重要因素。  但入世后,中国政府将取消对外商的优惠,对于曾经享受的超国民待遇,跨国公司们就要眼看它们离去。  另一方面,如《亚洲华尔街日报》文章说,入世后,外资为了利用中国便宜的劳动力和高质量制造业,大举投资中国。不过,许多公司发现,它们也可能付出高昂的代价,例如:许多投资伙伴突然变成竞争对手———后者暗中、甚至公开额外生产并低价销售名牌产品。  法国奢侈品制造商卡地亚(Cartier)的一位法律顾问说,卡地亚担心“中国陷阱”,因此避免进入中国生产。“如果你无力控制分销,最后你就制造了自己的竞争对手。”  多年来,跨国公司都在试图打击中国的伪造和仿制产品。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咨询部主任冯军介绍说,你可以在国内找到里斯克来勃(lizClaiborne)这样的公司,该公司在中国利用订单的形式每年生产价值38亿美元的高档服饰,却不在中国销售一件产品。  “10年前是仿制,但今天,头号问题是同自己的员工和制造商之间的冲突。”联合利华发现它的上海供货商过量制造肥皂,并直接供应给零售商。宝洁公司的一家中国供货商将P&G洗发香波空瓶卖给另外一家公司,后者用仿制品装瓶。  宝洁公司一气之下开除了那家供应商。  《华盛顿邮报》最近的文章指出,外资在中国的41万多家企业中注入了8060亿美元;外资企业占全国税收的25%。在位于上海西北近100公里处的南通市,就有1800家外资企业,外资额57亿美元,纳税额占了南通市税收的1/3,其中包括300家美国公司。  不过,当地的合资者在翅膀硬了之后,便利用国外的技术自己出来做老板,对外资来说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南通的中美合资公司———联星电子机械工业公司就是例子。这家公司的当地执行主管们在银行里开户存了40万美元,自己创立了公司,准备利用合资公司所获得的技术,反过来跟合资公司竞争。联星公司的业务是制造汽车零件。来自美国的投资人在联星投资了530万美元。外资担心的是,这种商业权力斗争的戏剧,可能会不断在中国的中外合资企业中上演。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该公司美方经理在中国的法律条文中找不到美国法律具有的“nonecompetiteclause(不竞争条款)”,但他还是找到了办法:找到江苏省政府官员,最后同当地政府达成协议,中方主管被迫辞职。  另一方面,跨国公司对于中国营商环境的适应性,还表现在企业操作环节当中。某跨国医药公司在华生产一种“心脏支架”,出厂价格500多美元,在医院卖给患者的价格竟然达到3万多元,据该公司内部的人士透露,在该公司账目中,列支给推销人员的销售成本为1万元/支,老外已经熟练地丢弃在本国财务管理上的教条,融入中国特殊的医疗产品销售生态中去了。  国内企业的WTO适宜性显现“伤疤”  日前,一起针对韩国企业的“聚脂薄膜”反倾销诉讼案——始于热热闹闹终于不了了之——令存在于国内诸行业的WTO不适症昭然若揭。  据知情人讲,这起反倾案由国内“聚脂薄膜”协会发起,诸多企业响应,中途却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一家主要企业突然退出诉讼,原来,被诉方的那家韩国企业向该企业抛出了建立合资企业的诱饵,其他一些企业见状,也就动摇了信心,韩方不战而胜。  冯军说,这种情况并非惟一,而且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比如说,针对跨国公司的“反倾销诉讼”,诉讼往往掺着跨国公司在国内直接或间接设立的公司,按规定,提请诉讼时,应将这类公司排除,但由于经验欠缺或其他原因,往往造成被动局面,况且,论国内企业规模实力,要打一场官司,大多数企业对于成本都要左右掂量,加之多数行业协会组织脱胎于政府部门,与国外通常意义上的商会大不相同,上述种种因素,使初踏WTO之门的中国制造业企业不能合理地自由舞蹈。  除了要加强反倾销诉讼应对能力之外,冯军说,国内企业的WTO适宜性问题,还有知识产权意识及应对能力的不足。  美国最大的出口产品不是汽车、农产品,也不是IT产品,美国出口最多的就是知识产权。美国商务部副部长Rogant日前在华盛顿的一个会议上指出,很少有人认识到或者明白知识产权内在的极端的重要性,因为我们一半以上的出口都在不同程度上依赖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  今年日本、欧洲五家厂商向中国企业提出DVD专利收费,结果以国外企业获胜而告终。需要指出的是,此案对于国际其他厂商来说,是一个极好的范例:未来国外厂商在专利收费上“为难”中国企业的事件可能增多。这一判断的理由是:第一,中国企业在原创性技术方面一向不多,尤其是在一些核心技术上。比如在市场上已经很“牛”的中国彩电厂商,在芯片技术上就一直受制于人。第二,中国制造业正在越来越多地走向国际市场,遭遇到的市场阻力也会增多。有些国家会拿反倾销对付你,而另一些国家会拿专利壁垒来对付你!  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6条规定的“过渡期内对某种产品的保障机制”,即甲国只要证明(1)中国进口产品急剧增加;(2)对本国同业造成实质损害(比原要求的严重损伤低了一截),就可(有选择地)专对中国采取“保障措施”,而且可以不作补偿,两至三年内中国无权报复。  不仅如此,因甲国限制而出口受阻的中国产品,若转而向乙国、丙国出口,乙、丙等国只要证明有重要的贸易转移,就可采取“保障措施”,予以限制。  事实上,如此苛刻的“保障措施”,是建立在中国是一个“非(过渡)市场经济”的定性基础之上的,中国制造业在WTO环境下的发展,将不可避免地遇到更多的障碍。  此外,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总经理卢伯卿说,中国入世之前,世界500强中,就进来400多家了,该进来的都进来了,因此,中国加入WTO后,对于制造业的透视,最主要的动向是国外中小企业开始进来了,它们主要是跨国大公司的供应链环节,由于资源有限,中国入世之前,它们迟迟不动,入世后,法令的明确化,环境明朗化,受大供应商吸引,进来了。  很显然,这些供应链公司大批涌入中国,对业已形成的以合资企业或民营企业存在的供应链公司,将形成不确性的冲击。  在中国入市一周年之际,学界曾为企业勾勒出这样一幅图景:企业法律意识提高很快,当产品、市场受到进口产品冲击时,能够想到运用法律武器,对可能倾销或补贴行为的产品提出申诉;第二,当出口产品在国外遇到其他世贸组织成员对我国出口产品反倾销时,能够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但是,以目前看,要达到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会长佟志广在《中国入世报告:2003》所言———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2002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又掀开了新一页,中国在经济、贸易、投资、服务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已经全面融入了国际社会———仍有一段路要走。  关于25%的合理性  2003年4月9日出版的《中国入世报告:2003》表明,自从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共清理了与外经贸业务有关的法律法规2200多件,国务院取消789项行政审批项目,简化了审批手续。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总经理卢伯卿说:“我们想知道,国内企业对新的环境的反应是什么?”  “我们认为25%的这个数字虽然低,却是合理的,”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曾文正说,“WTO过渡期5年间,一方面中国政府要逐步按协定书履行承诺,另一方面还要完成市场化改革,涉及重要行业如金融、电信、电力等部门,政策不可能具有确定性,这本身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令企业非常了解,并评估对其行业带来的影响。”  调查显示,国内企业最需要进一步了解入世之后的法律法规对其影响的领域:金融服务业84%(金融服务业中的被调查者有84%的人选择此项);电信业78%;制造业78%。  德勤的分析是,部分原因是由于与入世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在不断修改和完善当中,特别是金融和电信业。  冯军认为,国内企业之于WTO的适宜性取决于两方面:一、出口企业的遭遇反倾销情况;二、在中国市场面临跨国公司产品的竞争程度。  在货物贸易领域,自从去年1月份至今年第一季度,我国已大幅降低了5000多个税号商品的进口关税,关税总水平由15.3%降到了目前的11%,而且今年将按照承诺的时间表继续减让关税。目前工业品平均关税为10.3%,农产品关税为16.8%,部分信息技术产品降到了零关税的水平。  而服务贸易领域的银行、证券、保险等虽然有不同程度开放,但远未形成大冲击。  在对比中、外资企业后,曾文正说,跨国公司关注的是知识产权的保护,通路的建立;国内企业的最大需求则是技术,融资。  看上去内、外资企业形成了一种互补状态,但落实到实际公司策略取向上,则根据不同行业而有所不同:相对于服务业,绝大部分制造业早已开放,因之,缘于诸业开放的快慢松紧程度不一,所感受到了影响相应不一。数其荦荦大者,计有三端:  “在未来两年,最有可能与外资建立合资企业:金融服务业40%;科技行业33%;电信业25%。”  “重整管理和运营流程的结构化变革方面表现得最为积极主动:制造业77%。”  “未来5年,对利润减少最为担心:制造业41%。”
(2003.6.4)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世界市场;对外贸易;对外开放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