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高考园地>> 专项练习>>正文内容

《辩证法》复习题

一.选择题

1.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自然资源的消耗急剧上升,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从哲学上看,这种情况表明( A )(00,春季)

A: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B:在增加生产和降低消耗中,增加生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C:人口增长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

D:可持续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2.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请指出蒲松龄的这幅落第自勉联所蕴涵的哲学道理。(97,全国)(D)

A: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B: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相同的

C: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

D: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3.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认为:“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上述两种观点( C)

A:都正确的说明了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B:都错误的说明了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C:前者正确的说明物质是运动的,后者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D:前者是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4.有些人看到我国在经济技术、文化上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存在着差距,就认为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他们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 D)

①没有看到一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的相互联系

②没有正确认识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

③没有把事物如实的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④没有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的阶段与地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一首诗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首诗说出了这样一条道理( C )

A:新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C: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旧事物阻挡不住新事物的产生与成长

D:事物的内部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原因

6.“我们嘲笑别人的缺陷,却不知道这些缺陷也在我们内心嘲笑着我们自己。”这其中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B )(00,春季)

A:矛盾双方是互相依赖和相互影响的   B:矛盾双方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矛盾双方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D:矛盾双方各具有不同的特点

7.下列表述,能够体现矛盾特殊性的原理的有( A C )(95,全国)

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B: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C: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D: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8. 下列表述,符合辩证法有(ACD) (00,春季)

A: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B: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C: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D: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9.一只桶边由长短不一的多块木板拼合而成的水桶,其容量只能取决于最低的那块木板。若要增加水桶的容量,首先必须加高最低的那块木板。这说明( D )(01,春季)

A: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B: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D:整体和局部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

10.下列选项中,符合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道理的有(CD)(01,春季)

A: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避之

B: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C: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D: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11.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矣;不学者亦难矣。”这段话说明(D)

A:难与易因人而异

B:学与不学因时而

C:学与不学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D:难与易的转化是需要一定条件的(00,全国)

12.下列包含有矛盾的观点的有( B )

①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②刻舟求剑 ③失败是成功之母

④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⑤固步自封,夜郎自大 ⑥相反相成,相辅相成

A:①③⑤⑥ B:①③④⑥ C:①②⑤⑥ D:③④⑤⑥

1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橘生淮南为橘,橘生淮北为枳。”这些说法共同表明( B )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B: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C: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

D: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无条件的

14.“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这种修身之道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D )

①意识能够反映客观事物

②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③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④要具体的分析一事物和他事物之间的联系

A: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早在50年代,周恩来总理接见林业工人时说:“你们林业工人不仅要多生产木材,还要多栽树,实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这句话蕴涵的哲学道理有( B )

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③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④要抓住主要矛盾 ⑤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⑥既看主流又看支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⑥ D:②⑤

16.在走完长达15年的入世谈判征程后,中国终于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入世既有利,也有弊;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总的来讲是利大于弊,机遇大于挑战。这一结论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D )

A: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B: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C: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关系 D: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

二.非选择题

1.随着科技的发展,催肥的饲料添加剂被广泛研制和使用,在很大的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利润的追求。然而,有些饲料添加剂对牲畜具有很强的副作用,这也是近年来疯牛病等多种疾病频频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这在客观上加剧了某些疾病的扩散和传播。发源于英国的疯牛病,大有在全球蔓延的危险。

问题:上述材料蕴涵了哪些哲学道理?这些哲学道理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答案见会考说明)

2.在依次水稻品种考评会上,专家门对袁隆平主持培育的“两优培特”杂交水稻纷纷给予赞扬。随后,袁隆平除了介绍进品种的优点外,还指出其缺点,即抗稻瘟病能力不太强。他建议,有稻瘟病的地方种植该品种要特别慎重,注意从多方面进行防治。

问题:阅读上述材料,用哲学观点评析袁隆平的态度。

(答案见会考说明)

3.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的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中国人民终于摆脱了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困扰,圆了温饱梦。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事物总是在矛盾中发展的,新阶段农业发展又面临着库存增加、农民增收缓慢的新问题,这一问题与过去农产品短缺的问题有着本质区别。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把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真正的转到以质量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这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

请回答上述这段论述是如何运用矛盾分析方法的。

参考答案:

(1)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我国的农业与农村经济既取得了解决温饱的问题,又面临着库存增加,农民增收缓慢的新问题。同时,20多年来的改革与发展,短缺转化为过剩,这是一分为二的观点的应用。

(2)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国的农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的矛盾各有其特点,解决的方法也各不相同。解决新阶段的农业发展中的矛盾,必须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把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真正转化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3)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分析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时,既充分肯定了成就,又指出了所面临的新问题,这样就抓住发展这一本质及主流;同时还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这样就抓住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要矛盾,作到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4.在国际格局的变动中抓住机遇,扩大开放,有利于我国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壮大社会主义经济,有利于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有益的知识和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外开放也会有风险,资本主义腐朽的东西会趁机而入。只有坚持社会生产力,确保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权掌握在人民手中,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在改革开放中健康发展。

问题:

(1)结合材料说明应当如何正确认识对外开放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

(2)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的?

参考答案:

(1)

其一:对外开放有利于吸收、借鉴国外的先进的科技和经营管理方法和有益的文化知识,能够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其二:对外开放也会给资本主义腐朽的思想文化垃圾的传播以可乘之机,阻碍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其三:我们既不能因噎废食,自我封闭排斥外国的先进的优秀的文明成果,也不能因为对外开放,就对西方的思想文化全盘照搬。

(2)上述材料体现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思想方法。

其一:任何事物都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做到既知其一,

又知其二,全面的看问题,反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片面的看问题的方法。

其二: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重要方面决定的,我们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同时,又要坚定不移的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精神文明建设就会健康发展。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专项练习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