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高考园地>> 高考分析>>正文内容

高考政治中的诗词赏析

以诗词典故为“题干”的引文式选择题,在近年的政治高考试题中,一直是传统的“保留节目”。她的存在, 增加了试题的可读性,给沉稳、严谨的政治高考试题平添了许多文学的魅力,也对考生们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细细研究历年此类“真题”,既能从中有所启发,也不失为一种享受。

1.(1995•••·全国·20)“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这首唐诗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A. 只有正确的认识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B. 要使主观符合客观, 就必须从实际出发

C.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反映

D. 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意识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解析】本题以一首唐诗作引文, 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诗中所描绘的是对于干旱的天气, 两种人有两种不同的反映:种田人焦急万分, 吹打着乐器到龙王庙去求雨, 而朱门富户却在门口看热闹, 还怕阴天到来乐器受潮发不出声音。同样是干旱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这就是人们由于立场不同而带来的不同反映,A答案本身错误,B、D虽正确,但与题目所体现的道理不相符。故选C项。

2. (1998·全国·21) 王安石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题咏秋菊。苏东坡则认为秋菊不可能象春花那样落英满地,以“秋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的诗句加以嘲讽。后来,苏东坡在黄州果见秋菊落英,方知自己错了。在这件事上,苏东坡错在他不懂得

A、下结论要以事实为依据

B、认识受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

C、认识事物须透过现象达到本质

D、对同一对象的认识,不同的人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解析】该题主要是考查意识是否正确的原因。题中A、B、C、D都可选,但由于当年是最佳选择题,因此必须在四者中选择一个最适合的答案。从题中看,苏东坡知错是“后来”的事,知错的原因在于在不同地点——黄州见到秋菊落英,如果把“后来”与“黄州”转述一下即可说是“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因此B答案是最好的选项。

3.(2001·全国·28)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诗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许多人对此提出疑义。北宋科学家沈括曾在四月登庐山实地考察,亲眼见到白诗中所描绘的景象,于是在《梦溪笔谈》中指出:“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有四月花,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根据高山气温垂直分布的规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便降低0.6℃。白诗中的大林寺位于庐山香炉峰顶,海拔约1200米,比平地气温约低7℃左右,因此,在农历四月上旬,当庐山脚下的九江市已是“芳菲尽”的时候,山顶上的大林寺则是桃花盛开,一片春色。白诗中所描绘的景色表明:

A、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形成不同的发展阶段

B、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

C、事物的发展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D、事物存在和发展的状况受具体条件制约

4.(2001·全国·29)沈括通过实地考察,用“地势高下之不同”解释了白诗所描绘的景色,这说明:

A、调查研究是获得正确认识的必要条件

B、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

5.(2001·全国·30)高山气温垂直分布规律的发现科学地揭示了造成这一景象的原因,这表明:

A、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通过现象揭示本质 B、只有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C、只有通过事物的现象,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D、规律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解析】以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诗中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景色为情境,设置了多角度的三题。

第28题考查对白诗中描绘的景色的哲学寓意的理解。A、B两项的表述尽管无误,但不符合题干的意思,因而不能选。C项中“事物的发展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正是符合诗中所描绘的景色的特点,即在农历四月上旬,当庐山脚下的九江市已是“芳菲尽”的时候,山顶上的大林寺则是桃花盛开,一片春色。因为事物的发展并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千姿百态的,千变万化的。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受具体条件制约的。因此,C、D两项是符合题意的,故选C、D。

29题考查考生对沈括通过实地考察,用“地势高下之不同”来解释白诗所描绘的景色的哲学思考,具有发展性思维的特点。此题中B项的表述不符合沈括当年的基本事实,故不选之。沈括通过实地考察而得出“地势高下之不同”的结论说明调查研究是获得正确认识的必要条件,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同时也表明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的。因此选 A、C、D。

30题考查科学理论正确地提示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基本知识,难度并不大。A项讲的是认识的根本任务,与题干中某规律的发现提示了事物的本质这一内容关系不大,是本题的干扰题肢,故不选。B项正是题干所表明的内容,即只有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因此应选B。C项、D项所述的内容无误,但不符合题意,故不选之。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名句。据此回答

6.(2002·全国文综·33)诗人感到“月是故乡明”,这表明( )

A.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

B.诗人反映的是认识主体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

C.审美活动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D.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7.(2002· 全国文综·34)“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每逢中秋佳节,海峡两崖都会庆祝这一传统节日,这体出了中华民族有( )

A.共同语言 B.共同地域

C. 共同经济生活 D.共同文化心理

8.(2002·全国文综·35)“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观离合,此事古难全。”这说明( )

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有规律的

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遵循同样的规律

③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古今不变的

④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是循环往复的

A.① B. ①②

C. ①③ D. ①④

【解析】

33题A肢是错误的,诗人的感受是基于现实的,是对客观事物的“有感而发”。C肢是错误的,诗人的审美活动虽然充满着联想,但同样遵循认识活动的一般规律。D肢也是错误的,它违背了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B肢是正确的。“月是故乡明,”是诗人直抒胸臆的心理感受,它不反映月光的客观实际。

34题共同心理素质是构成民族的最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共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习俗方面。题肢D体现了题意。

35题②③④肢是错误命题。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遵循各自的特殊规律,都因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变化都呈现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9.(2004· 北京文综·3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说明

A. 想象是突发的 B. 想象是随意的

C. 想象的形式是主观的 D. 想象的内容是客观事物

【解析】本题以一首唐诗作引文, 考查的知识点是属于意识范畴的“想象的特点”。诗中所描绘的是对雪后景色的美好想象,其内容来源于客观事物:雪景,而不是随意的,故排除B;内容来源不等于内容本身,故排除D。想象的形式是主观的:把冬天想象成为春天,把雪景想象成为花开。A本身正确,但与题干所体现的道理不直接。故选C项。

10.(2004·广东·24)同为宋朝的文化名流,苏东坡的《食荔枝》对广东荔枝赞不绝口,说“日咬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蔡襄的《荔枝谱》却说天下的荔枝,以闽中为第一,蜀州次之,岭南为下。这说明

A.价值判断总是有主观性 B.“趣味无商量”,美食评鉴没有客观标准

C.两者的评价都受到乡土观念的影响,把自己家乡的荔枝说成是最好的

D.价值判断是有阶级性的,蔡襄是*臣,所以不能客观看待广东荔枝的价值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是物质的不同反映”。诗中所描绘的是对于荔枝质量的评价问题,两种人有两种不同的反映:苏东坡对广东荔枝赞不绝口,蔡襄却把岭南荔枝评为下品。同样是岭南荔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这就是人们由于主观方面的不同而带来的不同的价值判断,B、C、D答案本身错误,故选A项。

综上可见,此类以诗词典故为“题干”的引文式选择题,一般以优美的诗词为题干,综合考查考生运用哲学、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进行诗歌鉴赏和领悟的能力,同时涉及到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作为考查的知识点本身并不难, 但对考生理解能力上的要求却较高。解答此类试题有两个关键因素, 第一是对题干的理解, 要求有较高的古文水平, 第二是对哲学、政治原理的运用。因此, 在平时教学中,在学好政治课本上基本原理的同时,引导学生注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文化艺术综合素质的培养及审美素质的提高,做到全面发展, 是成功解答此类试题,也是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的必由之路。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高考政治,诗词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