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高考园地>> 复习指导>>正文内容

高考复习与应试策略——命题、复习、应试

(一)知识的考查
1. 高考考查哪些知识?
高考考查的知识是对高中所学知识的抽样!
命题专家如何进行抽样?
◇这种抽样源于命题专家对某一个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框架的认识水平;
◇这种抽样源于命题专家认为哪些概念和规律,哪些知识对培养中学生的学科素养是重要的;
◇这种抽样源于命题专家认为哪些知识点对进入高校学习相关专业是必不可少的;
◇这种抽样源于命题专家认为哪些知识点对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思维能力及思维品质具有启迪作用
2. 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
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是高考命题一贯的原则,在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地考查考生的各种能力。
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基础知识是理解问题、思考问题的重要工具;
◇ 基础知识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依据;
◇知识是工具、知识是依据,知识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
◇ 知识要围绕问题、围绕新材料、新情景重新整合
3 . 重视主干知识的考查
◇ 强调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是保证考试公平有效的基本措施和手段;
◇ 强调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是对考生多年来刻苦学习文化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形成基本能力的鼓励和尊重;
◇ 强调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秩序;
◇考试内容的覆盖面,首先应当考虑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然后再考虑其他;
◇ 强调主干知识是在选材上注意所考查的知识在学科中 的地位和分量;
◇ 强调主干知识是指试题的新情景、新材料、新角度的落脚点必须落在学科基本内容和主干知识范围内,不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面。
4 . 重视知识网络的考查
◇每一个学科都有它自己的学科知识的体系、框架和网络;
◇ 每一个学科的知识都有它内在的联系和自身的规律;
◇总复习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我编织学科的体系、框架和网络的过程;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知识积累、梳理的过程;
5. 知识的三点论:知识点、连接点、生长点
◇强调考查主干知识不意味着让考生死记硬背知识点,而恰恰是强调要建构学科知识的框架、体系和网络;
◇ 命题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是指围绕新问题、新材料、新情景要重新整合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知识系统;
◇ 高考命题是在知识交汇点上命题;
◇高考命题既不为服从主题而牺牲学科主干知识,也不为服从主干知识而肢解主题。
(二)能力的考查
1 . 根据高考改革的指导思想,高考内容改革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高考内容不应超出中学《教学大纲》的范围,实际上就是《考试大纲》的范围;
◇所考查的能力要求应是《考试大纲》中规定的能力和层次,当然这些都是高中毕业生应具备的或者能达到的;
◇试题的难度应当适中,不应过难或过易,试题的难度还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分布;
◇试题应保持适当的区分度,因为这样有利于各类高等学校选拔录取;
◇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计算题、作文题等题型应维持一个恰当的比例,有利于考查不同层次的能力。
2. 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思想;
◇ 突出能力的测试是高考命题的根本指导思想;
◇ 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是高考命题的改革重点;
◇考查能力特别注意那些对学生的思维变化有科学意义的,与学生进入高校学习相衔接的那些能力。
3. 高考要考查哪些能力
 历来高考考查能力的重点
◇ 各个学科的学科能力要求
◇ 应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综合能力
◇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特别强调的几项能力
① 关于学习能力的考查
● 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是高考命题的一贯追求,体现了
高考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取向;
● 学习能力从低到高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记忆、理解和应用;
◇学习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信息传递内容,准确地分析事物的实质,判断事物的发展,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
● 分析问题的能力:分析是与综合相对的基本思维过程和方法;
● 运用知识的能力:将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思想方法应用于实践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描述论证能力:学科语言、术语的使用和语言、答案组织的逻辑性和层次性。
② 关于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的考查
无论是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还是原有知识的整合与重新建构,都离不开思维能力。高考要考查多种能力,思维能力尤为重要。思维要注意思维的完整性、逻辑性、严密性、针对性、敏捷性、创造性。
③ 观察能力的考查
● 对社会、对自然、科学、生产、对生活的观察能力;
● 观察能力高低决定获取信息的多少,观察能力不同, 所获得的信息也不同,高考考查的是一种较为深刻的 观察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
● 对观察结果的初步加工能力,“观为看,察为思”;视而不见,见而不思,思而不果是学生复习的大忌。
④ 关于实验能力的考查
● 实验能力的考查一直是理综测试相当重视的内容;
● 考查的实验设计“源于教材,不拘泥于教材”;
●通过实验考查创新意识是理化生高考实验试题的命题特色和发展趋势;
● 实验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重要载体。
(三)考查知识与考查能力的关系
◇ 考查能力不脱离基础知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侧重考查能力;
◇ 考查能力必须以相应的知识为载体;
◇立足基础,努力创新,拓展能力,追求发展——考查 目标;
◇ 知识与能力并举,基础与能力并举;
◇知识网络是构建能力的基础;
(四)高考命题与课程改革
1、课程改革的历史性转变
◇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转变。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正确、全面理解基础教育的“育根”任务。
◇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理念,这也是评价方法,评价手段的转变。
◇高考注重学生知识综合过程,注重学生知识迁移过程、注重学生问题思考和问题解决过程,高考更加注重考查在这三个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态度和价值取向;
◇注意新旧内容的有机结合,突出新增加内容的考查;
◇在课程目标上,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
(五)高考命题工作还要遵循的几条原则:
◇材料在外,答案在内;
◇起点高,落点低;
◇熟悉中考查陌生,陌生中考查熟悉;
◇试卷,特别是试题,一定要充分地、正确地、全面地体现学科的自身价值。
◇看题时间少,做题时间少,想题的时间多——考查思维能力;
◇大开口、小出口,层层设卡,题题把关——保证试题与试卷的区分度。
◇死去活来——知识的活学活用、知识的重新构建与整合。
(六)试卷的长度与试题的难度也在稳中微调。
◇试卷长度从40%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答完全卷调整到中等程度以上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能答完全卷。
◇全卷难度控制在0.5—0.6之间,或者说是控制在0.55左右。
◇关于试题的难中易的比例:《考试大纲》中对试题难中易比例有明确规定,表述有两种形式:
难中易:2∶6 ∶ 2 难中易:2∶5 ∶ 3 中档试题难度区间为0.4—0.7
高考试题难度走向
2004年全国试卷和各省市命题的试卷难度均有下降。高考试题、高度试卷的最终目标是区分度,为了保证良好的区分度,高考试题和高考试卷要有一定的难度。2004年全国考生700多万,在录取的420万学生中,200万左右是本科生,对于700万考生来说这显然是一种选拔考试;而对于剩下来的200万左右的专科、高职学生来讲,在很大程度上又是一种水平考试。因此,对高考的要求是两种不同的类型的考试并重,既有选拔性的要求,又有水平性的要求。
(七)高考命题程序
了解高考命题程序的目的是帮助师生对高考命题有一个更为深刻的全面的了解,进而调整我们的复习方法和教学方法。
◇对上一年度试题进行评价;
◇召开命题予备会,在评价的基础上确定命题指导思想和命题思路;
◇制定双向细目表,修编《考试大纲》;
◇征题;
◇征题的筛选与整理;
◇召开命题会,组卷;
◇试卷冷却;
◇审题;
◇修改定稿;一票否决;
(八)试题评价标准
试卷
◇试卷设计体现《考试大纲》的要求,不超出中学《教学大纲》的要求。
◇考查学科的主体内容,即中学重点内容与大学学习相关密切的内容。
◇反映知识的内部联系和基本规律,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目难、中、易比例合理。有效地控制试卷难度。
◇控制试卷长度,中等程度的考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全卷。
试题
◇题目设计体现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考查要求。
◇试题科学、规范;测试目标明确。
◇题目的立意、情境、设问的角度及方式科学、可信、新颖、灵活。
◇难度合适。有较好的区分度,一般在0.3以上。
选择题
◇题干围绕一个中心,选项和题干的关系一致。
◇干扰项有效,能反映考生的典型错误。
◇各选项的结构、长度大体一致。
◇正确选项分布均匀。
 非选择题
考查主要的、重要的、较高层次的学科能力。
答题量与赋分值合理。
二、高考复习的几点建议
(一)目前高考复习存在的几种倾向值得注意:
1、忽视教材、忽视《教学大纲》、《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是依据,教材是依托。
2、重视模拟试卷,忽视《考试大纲》;
模拟试卷仅仅是学习《考试大纲》的体会,《考试
大纲》是命题的依据。
3、重视高三总复习,忽视高一高二的教学;
高一高二高三总复习是一个连续的、连接的过程。
4、重视知识、能力,忽视科学态度,忽视过程与方法、忽视学生的情感与价值取向;
5、重视结果,忽视思维过程和思维品质,忽视推理过程对认知的影响。
6、重视全班授课,忽视个别辅导。
7、重视教师自己讲,忽视学生自己想。讲清楚不如想清楚,想清楚不如做清楚。
(二)高考复习应该注意的问题
1、认真研读《考试大纲》,认真把握教材。
2、抓基础万变不离其宗,回归基础知识,回归基本技能。
3、记录、整理、分析、改正错误——错误也是资源。
4、严格控制复习难度,认真抓好中低档题。
5、帮助学生查找原因——要看病,更要治病;要打针、吃药。
6、严格控制练习内容与练习次数,练习不能代替复习。
7、让学生自己选题、改题、编题。
8、给学生留足自己复习的时间。
(三)做好学生心理工作
◇高考是难度的考试,是速度的考试,高考也是心理的考试。
◇高考是考生向自己极限的一次冲击,所以考生除了要具备一定的智力因素,还要具备非智力因素:心理、意志、品质、习惯、情操。
◇高考是选拔考试,高考追求的是区分度,因此不是每一道题都是为每一个考生预备的。
◇每一个人都是心理病人的同时,每一个人又都是心理医生。考生要学会自我调整心态。
◇高考复习的过程,考试的过程实际上是考生知识的能量、心理的能量同时释放的过程。而心理能量释放的过程是知识能量释放过程的基础,催化剂。
◇爱因斯坦讲:一个人智力上的成就往往依赖人格的伟大。
◇高尔基讲过:所谓才能,就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力量。

三、应试策略
这里讲的策略就是科学的应试方法和技巧。
命题专家认为是难的题,考生从来也没有感觉到容易过;命题专家认为是中低档题,考生有的时候还是觉得很难。因此考生参加高考一定要有难的准备。但是考生应当记住这样一条规律:“办法总比困难多”,这里说的办法包括应试策略,也包括解题方法与技巧。
1、卷子发下来后是否先看一遍?——因人而异
2、遇见不会做的题怎么办?——先放一放
3、新材料、新情景没见过怎么办
——材料在外、答案在内;
——起点高、落点低;
——熟悉当中考陌生、陌生之中考熟悉;
——试题要努力实现、体现学科的自身价值
4、 如何提高一卷选择题的得分率
——提高抗干扰能力
5、有的学科的试题一开始就很难,怎么办?
——调整心态
6、要学会“挤”——分步赋分
7、最后一道题是不是最难?
——长题不难,难题不后,外难内易,新题不难。
8、答不完怎么办?
试卷的长度标准——中等程度以上考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可以完成全卷;
9、答不完还要不要检查?
——必须坚持把做过的题检查一遍
10、一个顺口溜
——慢做会的求全对,稳做中档题一分也不浪费,舍去全不会!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复习指导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