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德育>> 教学研究>> 教改新论>>正文内容

新课程新理念:走向研究性教学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引言:问题的提出
作为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研究性学习是以一门“独立的课程”而存在的。研究性学习是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培养积极探索未知世界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进而增进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相对于传统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研究性学习本质上是一种学习方式的革命,更多的强调探究,而不是接受。
然而,研究性学习课程并没有特别的赖以存在的学科领域,它必须以学科教学为基础。我们很难设想:课堂教学仍停留于以知识为中心、传授为主导,而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有充分发挥。从某种意义而言,研究性学习是学科教学发展的需要。所以,如果没有课堂教学的同步改革,作为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不可能实现的!如果偏离课堂教学过程,包含的仅仅是课题研究类、项目设计类,一味地讲究活动的形式,那么,无论选择了多少课题,调查报告写了多少,出了多少科技制作,都将偏离了研究性学习的宗旨,多多少少走回了杜威倡导的实用性教育的弯路。再者,学生的探究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培养训练出来的。没有科学探究方法指导的课题研究,往往容易成为“瞎子摸象”,甚至是无效的。而科学观念方法的建立和掌握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反复体会。
但是,当前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碰即退”的弊端 。课堂经过几十年的“否定——肯定”的过程,已出现了教师时刻注意学生的主体性这一可喜变化。这是当前课堂教学最大的收获之一。但当前的课堂教学更多的是注重形式,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遇到实质性问题,往往是“一碰即退”。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许多老师采取“课堂讨论法”,认为有此就可以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但这种讨论法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问题的提出者、引导者,由谁发言,如何发言都由教师确定。有些老师虽设计一些较开放的讨论题,但往往是在学生兴致正浓的时候突然刹车。有些老师精心设计了一些问题,循循善诱,步步启发,左右开导,将学生“请”入早已设好的圈套中。这种讨论往往是老师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和记忆来进行的,其实质就是教师一再补充说明、一再纠正学生的理解思维。最后,整个课堂变成“学生的嘴说老师的话”,还是一个被动接受学习的模式。
所以笔者认为:只有将研究性学习理念渗透于学科教学中,二者和谐互补,交相辉映,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把“研究性的教”与“研究性的学”结合起来,研究性学习的功能才能得到真正的发挥(这也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根本目的所在),也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因此,如何将研究性学习理念渗透于学科教学中,使课堂教学改革与研究性学习相互促进?这应当是迫切需要探讨的问题。
研究性教学及其特性
研究性教学在教育领域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词汇,但要给其一个完整的科学的定义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谓研究性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研究的情境或途径,以小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为教学的切入点,以特定的、具体的某一主题或专题为载体,引导学生以独立学习或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研究性、探索性的学习,动手收集、分析、判断大量的信息材料,进行积极的探索、发现和体验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自觉端正学习动机,在探索求知的学习过程中,将外在知识转化为内在经验,把方法的获得、能力的提高融入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将学生下意识运用到的科学方法和良好的思维脉络展露出来,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及合理的归纳与总结,将支离琐碎的知识和隐含的学科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增进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与其说它是一种教学模式,不如说是一种教学理念,其旨趣在于“教”和“学”的全过程都贯穿着研究性的特征,包括教师研究性的“教”和学生研究性的“学”。
研究性教学立足于教材,具有明确的研究目标,是为达到某种结果而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并不是要脱离教师指导、脱离课堂教学、脱离教材,它不是对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都研究,向外扩展与发散也不是无限制的,更不是随机性地确定研究对象,也不是将所有的课堂活动都搞成“研究”。而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以教材中蕴含的科学方法和学科思想为核心,注重学生在知识获取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积极探索新知识,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性教学的特征
从教学论的视角来考察,研究性教学和传递性教学是相对应的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实上研究性教学就在我们身边,与传统的主导的传递性教学比较,可以发现它的一些本质特性:  
1.开放性与能动性
研究性教学与传递性教学的根本区别在于,传递性教学有规范的标准、有预期的答案,而研究性教学没有甚至不可能有标准答案。研究性教学,教师关注的是学生怎样找到解决问题的切人口,怎样形成假设,怎样查找资料,怎样进行论证,怎样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见解,而不是要得到统一的答案。
研究性教学的前提是必须搜集、占有大量的资料。由于当前师生本身固有的知识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在已有的知识中信手拈来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因此,必须改变“台上教师、台下学生”的课堂形式,创建一种开放的课堂结构。
研究性教学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它以尊重、信任、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为前提。能动性表现为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疑问,自主选择研究,能动性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吸收发展到主动探究。
2.综合性与整合性
研究性教学是从问题出发的,是调动、综合各科知识的活动,至少是调动和综合运用本学科前后知识的活动,而且常常要求学生去寻找、添加没有学过的知识。
传统教学追求“面面俱到”,以至于整篇内容被肢解。而研究性教学是针对具体问题而动,它包括三个环节:信息吸收、分析归纳、成果表述,实现了多种能力的整合。
3.互动性与超前性。
教学本身就是师生间相互交流互动的过程。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独立研究、互相探讨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生思想大碰撞。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先教后学,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是“边教边学,学在教前”,即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相对于老师的教是超前的。这种超前学习使教与学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变“学跟教走”为“教为学服务”。
4.生活化与社会化
研究性教学常常与生活密切联系,鼓励协作性学习。研究性教学的问题经常是自发地产生于学生中间,经常是生活化、社会化的。这样的好处在于能促使学生养成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的习惯,并将学习的知识运用于生活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利于改善教育与生活实际相脱离的现象。
三、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意义
1.实施研究性教学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新世纪的基础教育,应当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其重点内容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基本指导思想就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研究性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凸显学生的学,强调学生的探究和创新。其目标指向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意识、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以及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发展的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教师研究性的教,是以学生素质发展为目的,研究确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学生研究性的学,是以知识结构为根据,或以书本知识为基础,对客观事物进行直接的认识,它包括对事物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研究现实问题存在的原因和结果。所以,它正是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科学方法和有效途径。
2.实施研究性教学,有助于更新教育教学思想观念
传统的传递性教学,在知识传承上,只讲继承,不讲创新;在思维方式上,只讲求同,不讲求异;在学生发展上,只讲统一,不讲差异;在传授方式上,重视主导,忽视主体,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造才能。研究性教学的着眼点在于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但其着力点却是变革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使教师由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
3.实施研究性教学,有助于改善师生关系
传递性教学多以教师为中心,过分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使学生经常处于被动的知识接受地位;而研究性教学,要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过程,特别注重让学生活动起来,创设一种愉快、宽松、民主、和谐、平等、合作的教学环境和师生关系。学生的活动范围体现在各个方面,活动的形式多样化,活动的空间突破学校、课堂、书本的局限,使教学更具有开放性。
研究性教学的依据
1.现代心理科学
探索意识是与生俱来的。人类天生的好奇心、探索心,正是研究性教学的心理学基础,它构成了学习的巨大动力。与此同时,这种好奇心、探索心的满足,也能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性教学不仅是重要的教学方法,是学生日后继续独立学习、独立处理问题的生活能力的重要保证,而且是以学生为本的价值追求。
2.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高中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目的是师生通过教与学的活动所实现的学生行为的变化。研究性教学视学生是能动的社会的人、未成熟的发展中的人、全面的独立的人、具有多方面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的人,从而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研究性教学既便于学生掌握系统知识,又便于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体验各种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各种非智力因素和价值观。
3.教学内容
就学生所学知识而言,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是事实性知识,是对具体事物的描述。二是概念原理知识,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原理是人们对规律的表达,它是对客观事物因果关系的概括。三是方法应用知识,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事物的知识,包括方法论知识、技术性知识和规范性知识。这三种知识的教学应采取不同的方式。研究性教学既适合事实性知识和概念原理的传递和接受,更适合对知识的运用。
4.学生的发展水平
学生的发展水平是选择研究性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的基本依据。学生的发展不仅仅是智力的发展,还包括学生思想、态度、情感和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内容。高中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对社会上的各种事物、事件和现象有一定的独立判断能力,具有一定的综合概括能力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已经不满足于被动接受而渴望主动参与。研究性教学能够满足他们的强烈愿望。
5.当代认知学习理论
教学最终的目的要落到学生的学习上,因此,教学更应以学生学习的特点为依据。当代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根据学生学习的内容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根据学习方式分为授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现代学习更强调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与有意义的发现学习。研究性教学能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研究性教学的原则
1 、发现性学习与创造性学习相结合的原则
研究性教学是要求学生以积极、自觉的思维去面对自己尚未理解的问题,在质疑、查找、解疑的过程中进行学习、收获。研究是指学习过程。在研究过程中学生往往会用发散思维进行创造性学习,在获取、筛选、加工信息的基础上再生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创造出来的东西也可能是人类已发现、已定论的东西,相对社会来讲并没有独创性,但这是学生不满足现状、不依赖老师,面对自己陌生的领域独自提出多种答案或解决方法,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的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研究性教学模式就是引导学生领会知识内容,提出问题,发现知识,从而提出见解,在学习和实践中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
2 、师指导学习和生研究学习相结合的原则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叶圣陶认为,教学“无非是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这个过程,实质就是学生逐步摆脱老师的过程。在研究性教学中,教师的职责应是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当研究性小课题问题情景激发起共同的学习目标时,教师的作用则在于:参照目标,更好地监察小组的进步情况,及时纠偏,或提醒学生看是否需要调整目标,如“你能不能再补充一下”、“你能再换个角度分析一下吗?”;让学生解释为什么他认为这种方法是好的,或者在解决问题时为什么会需要某方面的信息,等等。但并不排除学习指导。尤其是开始实施时,老师
更要提供一些精心设计的问题让学生去研究,“扶”着学生走一程,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研究学习方法。这就要求老师的指导要“少而精”、“指导要得法”。随着讨论的深入,学生能更多地理解他们的学习要点,教师就可以慢慢地“隐退”,真正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3 、独立研究和合作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研究性教学要求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积极培养学生的个性。因此,个人独立研究是开展这一教学模式的最基本形式。但由于当前学校图书的书量、学生个人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制约,学生个人的力量往往难以解决复杂的问题。因此,学生之间必须充分交流、切磋,将自己的信息资源共享,最大程度地占有资料,相互启发,相互争论,从而取得“突破性”的成果——探索出未知的知识。研究性教学应以合作讨论为主要活动形式 。在研究性教学中,这种合作的意义在于:首先,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讨论可以激活学生先前的知识储备,在原有知识背景与当前问题之间生成更多的联系;其次,讨论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外显化,学生会经常感受到观点的冲突,从而可以更好地进行反思和评判;最重要的是给学生创造了一个人人都积极探索、主动参与、独立创新的优化环境。只要研究性小课题本身具有较为丰富的内涵,就能使所有的学生都有参与探索的机会,而且需要对问题生成多层次的理解,而后再将各个方面的见解集合起来,这实际上是共同建构知识的过程。每个成员都在贡献思想,而不只是借用思想。
4 、学科学习与跨学科学习相结合的原则
研究性教学力图弥补原有教材的不足,改革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创造课堂教学独特的意趣。但在研究性教学中,由于每一个问题的研究和解决都会涉及到很多知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很自然地在各学科之间架起桥梁,运用各学科的知识来探寻未知的知识,使自己原有的知识沿着深度、广度两个方面拓展。研究性教学,使学生的学习资源从单一学科拓展到多学科,从课堂、书本延伸到了自然、历史、社会,真正注重了学生知识视野的开拓,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提高。
5、课内研究与课外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研究性教学的内容主要来自教材,同时它的每一个研究专题又都离不开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材料作为研究支撑。因此,在实施研究性教学的过程中,既要立足于课堂教学,又要积极鼓励和支持走出教室,走向社会,这样才能为深入研究各项专题收集信息。
6、形式多样性原则
在实施研究性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研究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按照新教材的要求,搜集相关资料并撰写小论文、开展社会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组织讨论、演讲辩论、实例论证、模拟操作等活动形式都可以采用,这些形式不仅有利于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有利于促使最大多数的学生参与活动。
研究性教学的实施方法和流程
1、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是灵活的。就政治课而言,常见的方法为:课题学习;专题调研。
⑴课题学习
许多人也称之为课题报告学习、专题研究学习,就是模拟科学研究的情景和过程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它往往由教师抛出一个内涵比较大的问题,由学生自主设计方案,自主开辟学习渠道,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对教材作深层解读,最终产生自己的学习成果——课题报告。这种方法还可以分为:①课题研究(就单项内容)。②专题研究(几项内容结合)。
⑵专题调研
这是指学生就教材的细节进行调查、论证、注释的过程。如对教材中涉及到的一些人文历史、自然科学知识可以由学生自己去考证,如讲货币产生和发展时,可以让学生查一查中国历朝历代的钱币等,这些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查找。
2、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一般说来,思想政治课研究性教学模式实施的流程是:研读教材—专题研讨—确立课题--指导研究--成果展示—总结评价—延伸课外,共七个阶段,具体实施如下:
⑴研读教材
这是实施研究性教学模式课的起点和基础,它影响着以后研究学习时能不能选择主题和选一个什么样的主题。此阶段在于让学生进入问题情境,造成学生认知矛盾和冲突,使其焕发研究性学习的需求、愿望和兴趣,动员和发挥自身的智慧才能,主动投入到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去。研读教材时可依据内容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朗诵、表演、图片展示等等。通过研读教材,使学生对教材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明确教材中的难点和疑点,从而为确定研究课题奠定了基础。?总之,首先要把文本留在学生的“心”上。研究学习——成果展示——总结评价——课后延伸。
⑵专题调研
在通读教材时,学生会对一些概念搞不清楚,对有些观点的意思弄不懂,甚至于会对教材中有些地方提出疑问。这就要采取专题调研的方式,让学生通过翻阅、询问把自己心中的疑问研究清楚。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是一种有利于终身学习、发展学习的方式。只有经过专题调研,学生才能理解文本的深邃内涵,才能为下一步确定研究专题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⑶确立课题
这是实施研究性教学的重要阶段,影响到研究性学习成果的水平、价值、境界。就确立课题的角度来说,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研究方向,甚至同一文本也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但每一个问题的研究价值却是不一样的。至于确定什么样的课题,主要取决于教师选取的视角,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同时也受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生生活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影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侧重于一个方面作为研究方向,确立学习课题。 例如:思想政治课高中一年级教材,第一课以讨论的形式来学习"怎样正确对待货币",第二课以小论文的形式来学习"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能对市场经济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第三课讨论的形式来学习"企业经营者应该具有什么的素质",第四课以讲演的形式来学习"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第五课以调查报告的形式来学习"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等等。
⑷指导研究   这一环节是该模式的实质性阶段,它以系统实施研究方案为任务,以学生整合知识、收集信息、研讨求索、问题解决为目的,以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思考、自主探索、自主设计、自主实施为特征。它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个人研究或合作研究的方式就自己的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首先,要求学生制定一个学习方案,即制定出学习策略、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去有效地搜集相关信息,在这一阶段,要引导学生在下列几个方面下工夫:一是多渠道、多方式获取所需要的研究资料;二是整理资料,把握信息间的关联性;三是综合资料进行判断,得出结论;四是在小组内充分交流,完善得出的结论。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操作方法和态度的指导,使学生了解和初步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学会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优劣,淘汰边缘资料,学习从信息资料中归纳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观点,反思所得结论的可靠性和科学性,学会在小组合作研究中与人合作共事。 从具体实施过程来看,这一活动过程与传统教学相比,显得复杂、繁琐,但对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自学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⑸成果展示
这一环节是学生实现自身的研究价值,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共享的过程。它具有强化学生探究的欲望、激励学生再研究的作用。在展示中,反对的、赞成的都拿出自己的根据,进行分析、归纳、整理,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因此,学生的资源开始共享,各种能力得到培养。展示的方式有小组会晤 、班级交流等,目的是提供一次思想大碰撞、资源大交换的机会,从而共同提高。
⑹总结评价
这一环节既是活动的终结过程,也是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对活动作出评价,进一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过程。在这一阶段,把学生个体的成果提高为理性认识,把学生零星的所得整理成具有逻辑性的成果。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自己以及他人的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做出反思。反思概括的意义在于:其一,内化新知识,加工与整合新旧知识,达成同化或顺应,形成更协调一致的理解;其二,加深理解研究过程中的思维方法和学习策略,这对知识的迁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其三,科学的反思往往能使新的问题成为教学的归宿,即在初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发新的问题,这些新问题出现的意义不仅在于它能使教学延伸到课外,而且还在于它能最终把学生引上创新之路。
⑺课后延伸
这有两个作用:一是课内没能完成任务的同学继续研究学习;二是提高要求进一步激发学生再学习、再研究的欲望,使学习更为深入。
纵观上述整个活动过程,每一个步骤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发展学生的能力放在了突出地位。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积极探索,这正是中学教学改革所追求的新境界。
七、实施研究性教学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实施研究性教学,并不是要完全排斥传统教学方法。研究性教学虽然关注的是问题的提出,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但并不排斥老师用最简捷的手段和方式使学生能尽快获得新知。因此,必须明确的是,不是教材的任何知识点都需要通过研究方式获得。 2.研究性教学应以问题情景为先导。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通过知识的讲解和剖析,来构建知识结构网络,通过实际运用达到能力的提高,从而实现方法论的形成和学科思想的培养。整个过程是以知识的获取过程为依托,通过机械性重复和反复操作来实现教学目的,强调在“掌握中运用”。而以研究性学习为理念的研究性教学,则把问题的呈现放在前面,以解决问题——“研究性小课题”为教学的导入点。而且问题应存在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使教学活动自始至终围绕着问题的探究和解决展开。一个好研究课题能够随着问题解决的进行自然地给学生提供反馈,让他们能很好地对知识、推理和学习策略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掌握概念、原理和策略,可以促进知识的提取,可以促进学习策略在新问题中的迁移。它强调的是“在运用中掌握”。这不仅是教学顺序的颠倒,而是教学观念和教学目标的更新。
3.教师素质要不断提高。要在研究中以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去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具备:(1)超前的教育观念。(2)快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3)高超的教学技能:①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全体作用的能力;②能熟练使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③娴熟的德育技能。(3)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较强的科研能力。
4.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潜力很大,而且他们的创新精神只有在创新中才能得到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有效提高。所以,首先要充分相信学生,其次要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去实践,一切都不能空谈。
5.不能苛求所有学生的研究结果都一定达到有所发明、有所创新,更不能把超纲超本的学习作为目标 。绝大部分学生的研究结果都显得非常稚嫩,更多的只是重复早已定论的东西,但只要是学生以已有的知识作为基点,在查找、讨论的过程中进行了学习研究,那么就不管这位学生的成果是水平高,还是水平低,甚至有没有研究成果,我们都应该肯定、表扬这是一种超越自我的创新活动。
6.正确认识研究性教学与高考的关系。眼下,有些老师认为,二者之间水火不容。而实际上,高考如文综测试是为了考查学生的学科内综合与跨学科综合的学习能力,研究性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实施研究性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自2000年开始综合能力测试以来,无论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无论考查学科内综合,还是跨学科综合,命题思路都已经明显渗透进了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尤其是上海试题十分明显。近年高考中考查的一些热点问题(西部大开发、三农、科技革命、工业化等),我们可以围绕这些热点并结合教材内容设计研究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比较辨析、归纳概括、综合评价等学科能力,从而使研究性学习直接为挑战高考服务。
新的思考:
“学会学习”是研究性学习改革的重要思路之一,而研究性教学则是这一思路的突出反映。当然,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毕竟是教育改革的一项创举,如何调整和适应学科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这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尝试。另外,如何通过研究性教学达到更有效的知识建构?如何协调研究性教学中的“小课题研究”与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更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等等,这些都有待做深入研究。
2004/8/25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教学|研究性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