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学试题>> 哲学常识>> 哲学下册>>正文内容

原创:哲学第六课主观题集(多年题组合而成)

哲学第六课 主观题集

1、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又植根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1)请说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怎样的?

2)请分析说明这一原理在上述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参考答案: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2)材料中“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必然反映我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中的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要“根植于有中国特色社会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这一观点体现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体现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中的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2200310月举行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依照法定程序,把十六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写入宪法,有利于宪法更好地发挥国家根本法的作用。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些哲理?

上述材料反映的哲理有:

物质决定意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一切事物都在变化发展,应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2)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谈谈你的认识。

(思路:原理;为什么要修改;有何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就决定了必须对宪法的部分内容作出修改,以适应形势的需要。依照法定程序,把十六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写入宪法,有助于充分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有助于保障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有助于保持社会稳定。

3、有人认为“社会存在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这个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是正确的,例如,自然科学及其发展就是一个例外。

参考答案:

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也就是说,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这个观点作为真理,具有绝对性,是不容置疑,不能推翻的。

以自然科学及其发展为例,认为这个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是正确的,至少存在两个误区:

2)首先是对“社会存在”存在认识的误区。社会存在现状及其性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等,但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是人们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征服、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自然科学的现状与发展取决于当时社会的生产力的状况(水平、性质)。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自然科学的性质,不存在任何需要附加的条件。认为需要附加某种条件的观点显然是由对“社会存在”概念的误解(例如考虑到“社会存在”概念外延的其他方面,抑或社会的阶级性方面)引起的。

3)其次是对自然科学性质认识上的误区。自然科学是指人类对自然界物质运动本质、规律正确的系统的反映而形成的理论体系,属于真理性认识,与人类在一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即实践水平相联系,与社会存在性质相联系。自然科学的理论成果属于全人类,其本身并不存在阶级性。只是自然科学的理论成果被不同阶级利用,才会产生不同的后果。以此认为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需要附加条件,显然也是一种误解。

4在历史上,陕西省吴起县也曾是一个林草丰美的地方。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人口和牲畜数量的快速增加,以及“以粮为纲”的政策导向,加之当地群众长期沿袭广种薄收的传统农牧业生产方式,大面积开荒种地和漫山放牧,掠夺式经营土地资源,致使农业和农村经济陷入了“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经济、社会发展为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根本措施,走在经济建设中恢复生态、在生态恢复中发展经济的良性循环之路,实现生态目标与农民脱贫致富统一的目的。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哲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和怎么样才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1)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意志为转移。承认这一点,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2)规律是客观的,规律的客观性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自然规律是客观的,但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大面积开荒种地和漫山放牧违背了客观规律,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就是自然规律对人的惩罚。

3)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在森林与保持水土之间、农林牧之间、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盲目地毁林开荒、漫山放牧,就会遭受到干旱等自然灾害的惩罚。

4)价值观不同,对于人们活动的导向就不同。要用科学的生态价值观指导行动。在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中,要与自然共生共荣、和谐发展,盲目地掠夺式经营土地资源必然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5、材料一:日本首相小泉自上任以来,每年都参拜了靖国神社。我外长提出了严正交涉,指出了这一举动损害了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也违背了日本政府在历史问题上作出的一系列承诺。

材料二:江泽民在访问日本时指出,历史不应忘记,否认历史就无法开创未来。

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分析说明日本首相小泉的行为为什么是错误的。

[分析]此题的规定性非常明确,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进行分析说明问题。解答好此题的关键是弄清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内涵。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除此之外,它还包括人生观、价值观和群众观等内容。内容涉及到高二课本678三课。日本首相小泉的行为,体现出历史观是唯心的,其价值观是错误的。

[参考答案]

1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小泉的行为表明他没有正视日本青侵略亚洲各国的历史事实,违背了这一原理。

2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或破坏作用。小泉无视日本侵略亚洲各国的历史是错误思想必然会对亚洲乃至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3 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客观事物本身的规律,同时要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小泉的错误行为,反映出他没有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他的错误的做法,严重地伤害了中国和亚洲各国人民的感情,也会威胁地区和世界和平和安全

6、辨析:只有符合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和人的需要的价值观,才是正确的价值观。

分析:1)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

2)正确的价值观为什么要符合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

3)正确的价值观为什么要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而不是人的需要。

参考答案:

1)正确的价值观必须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价值观是指客观事物对人是否有积极意义的评价标准。正确的价值观之所以必须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是因为人们只有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性,才能进一步断定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是否对人有积极意义,或者在什么条件下存在和发生作用对人有积极意义;进而在这种价值观的导向下采取行动实现目标要求。可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是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前提和基础。

2)正确的价值观必须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价值是指客观事物对人的需要的积极意义。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发展规律本身,无所谓好与坏,只有在与人的需要联系起来考察时,才能显示其是否有价值。但在现实社会中,不同的人,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利益要求。以谁的利益要求来判断客观事物的价值,就需要一个最高标准——全人类的根本利益。因此,以人的需要作为评判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标准是不准确的。

3)判断价值观是否正确必须把两项标准结合起来,因为两项标准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而且这两项标准也会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7、存在与社会存在的关系、意识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1A、二者的区别:

第一,存在是指整个物质世界,不仅包括社会存在,而包括自然界的存在,是不依赖于人的认识的一切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

第二:社会存在既是客观的,但又离不开人和人的活动。而自然界的存在可以离开人和人的意识。

B、二者的一致性: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社会存在同自然界一向,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具有客观性,是整个存在的一部分。

2A、二者的区别

第一,意识是从总体上说明它是人脑的机能,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现象的反映。社会意识只是强调了人类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第二,意识是相对于物质而言的。社会意识相对于社会存在而言的。

B、二者的一致性:

从“意识是社会的产物”这个意义上讲,任何意识都是社会性的意识,意识在社会中产生和发展,意识的内容也具有社会性,总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

8、市场经济讲求物质利益原则,为什么还要提倡集体主义?

答:(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在我国,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从根本上说,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就决定了必须在全国人民中提倡集体主义。

2)市场经济有两重性。只有在全国人民中倡导集体主义,才能兴利除弊,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竞争和协作、自主与监督、效率和公平、先富与后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

3)市场经济是有序的、道德的、法制的经济。只有在全国人民中倡导集体主义,才能有效地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等个人主义,形成社会主义义利观和健康有序的经济社会生活规范,保证社会注意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9、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允许人们价值取向多样化。

参考答案:(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体制的转型,出现了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人们的价值取向出现多元化的倾向是必然的,也是客观事实。

2)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不同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对人生道路和人生选择有不同的导向作用,我们必须选择符合事物发展客观规律和人类根本利益的正确的价值观,坚决摒弃错误的价值取向。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正当的个人利益应当得到满足,正当的个人利益的实现途径(具体的价值取向、价值选择)也可以多样化。

但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关系的本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和根本目的,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和践行与之相适应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在行为选择上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反对个人主义。

4)辩题的观点是模糊的,极不准确的,也极易诱导人们发生误解而走向错误。

10、辨析:“一方面肯定个人需要,另一方面又反对个人主义,这是自相矛盾的。”

参考答案:1)这两种提法是统一的,不是自相矛盾的。

2)肯定个人需要就是承认个人利益。人们在社会中要生存、要发展,必然需要一定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条件,因此,个人的正当利益必须得到保护。

3)集体主义以集体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他正确地解决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是正确的价值取向。个人主义是以个人为中心,一切从个人出发,为了满足个人私欲而不惜损害社会和他人利益的思想体系。个人主义把个人利益作为人生惟一追求的价值目标,对社会和个人产生极大危害。

4)把肯定个人利益和需要同反对个人主义对立起来是错误的。

11、辨析:有人认为反对个人主义,就是反对个人利益。

参考答案:(1)这个观点既没有分清个人主义与个人利益的界限,也没有对个人利益作出具体分析。个人利益是指个人生活、工作和发展的物质文化需要。

2)因为人们的主观需求的差异性和道德与否,个人利益也就有一个是非判断问题。个人利益有正当利益与非正当利益的区别。个人利益是否正当,衡量的关键是个人在获得满足个人需要的利益时,获得的方式、手段是否正当。凡是是符合国家法令、政策,符合社会公德,不损害社会和他人利益的个人利益就是正当的,否则就是不正当的。

3)我们坚持集体主义,决不会反对个人的正当利益,但也绝不会支持非正当的利益。我们反对不正当的个人利益,反对那种以牺牲社会整体利益来满足个人利益的思想和言行。而反对个人主义,就是反对以个人利益为中心,而不是反对个人利益。

12、在我国,公民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因此,公民实现了个人利益,就意味着国家利益得到实现。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旨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辩论思维的分析能力。要看到我国公民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根本上的一致性和具体上的矛盾性。对公民实现了个人利益,国家利益实现的可能性要作辩证分析。

[参考答案]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民个人利益的实现与国家利益的实现根本上是一致的。

(2)公民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毕竟还是有所异的两种利益,在某些具体问题上,二者之间还会产生一定的矛盾。

(3)公民实现了个人利益并不意味着国家利益就得到了实现。公民只有在实现个人利益的同时,自觉履行义务,维护和服从国家利益,才能有利于国家利益的实现。

13、评析:"从本单位利益出发是集体主义的表现,追求个人利益就是个人主义的表现"

参考答案:

(1)仅从本单位利益出发,而忽视国家的整体利益,是小团体主义或本位主义的表现,其实质是极端狭隘的个人主义。因此,从本单位利益出发不是集体主义的表现。

(2)个人利益包括正当个人利益和不正当个人利益。正当个人利益是指个人生存和发展所需的条件。在坚持集体主义的前提下,追求正当的个人利益不是个人主义的表现;但片面追求个人利益,特别是追求不正当个人利益,则是个人主义的表现。

(3)正当个人利益和个人主义的区别

①二者的含义不同;②二者的方向和目的不同;

③二者所处的地位不同④二者实现的手段不同。

所以,我们应严格区分个人利益和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界限。集体主义并非不讲个人利益,而是正确处理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要坚持集体主义,维护正当的个人利益,坚决反对个人主义。

14、某校政治教师为了加强对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组织了一次课堂讨论,同学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同学甲说: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是格格不入的,因此,讲个人利益必然影响和损害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强调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必然会忽视和牺牲个人利益.

同学乙说: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是统一的,有了集体利益就有了个人利益,有了个人利益也就有了集体利益.

请根据价值观有关知识,对两位同学的观点加以评述.

[参考答案]

(1)集体主义是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大公无私的思想,它是无产阶级科学世界观的核心.

个人主义是一种以个人为中心,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的思想体系.

(2)同学甲看到了它们两者是根本对立的,是对的.但他把个人主义等同于个人利益,从而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对立起来,是不对的.

同学乙把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等同起来,从而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等同起来,也是不对的.

(3)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是对立统一的.所谓对立,是指二者的内涵和作用不同.所谓统一,是指它们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因此,必须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4)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所谓对立是指它们的内涵及其作用不同,不能互相代替;所谓统一,是指它们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要正确处理三者的关系,先国家和集体,后个人;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

15、坚持集体主义,就是要反对个人主义。

参考答案:

1)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既是一种价值观,又是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原则。集体主义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地解决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是我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力量源泉。所以,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

2)要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就必须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必须顾全大局,反对小团体主义;必须反对个人主义。可见,坚持集体主义的应有之义,是必须反对个人主义。

3)只有反对个人主义,才能坚持集体主义;要坚持集体主义,必须反对个人主义,强调的是怎样才能坚持集体主义,强调的是坚持集体主义的态度和要求,并非是坚持集体主义的根本目的。辩题混淆了坚持集体主义的目的和手段。

16、评论:“大利大干,小利小干,无利不干”

参考答案

1)人们的活动总是与他们的利益相关。在确定一件事是否需要去做的时候,人们认为有利的才去做。这就是价值选择。

2)越是有利的事,人们就越愿意去干。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题目说法是可以理解的。

3)但是,以什么人的利益为标准来确定是否有利以及利益的大小呢?这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如果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标准,那么,题目说法就是正确的价值观。如果以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为标准,那么,题目说法就是错误的价值观。

4)社会生活是复杂的。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事情,不一定就直接对个人或小集团是有利的。这就需要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5)可见,对“大利大干,小利小干,无利不干”这样的观点,需要作出具体的分析。最重要的前提是,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17、评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参考答案:

1)在处理“己”与“人”的关系上,该不该做什么事情,存在着价值选择。

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希望别人做的事,自己就首先不要去做。这样,自己就坚持了同一价值标准。如果一方面自己不希望别人做某种事情,另一方面自己却恰恰要去做某种事情。这就是搞双重标准。这样的人,其实还是坚持一个标准,即以个人的利益为标准。可见,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难能可贵的一种品质。

3)但是,“己所不欲”的“欲”是谁的“欲”呢?这又需要科学分析。该不该做什么事情,希望做什么事情,不应以“己”作为判断的标准,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不符合集体主义原则的事,自己不去做,也要反对其他人去做。

18、辨析题:个人利益就是个人主义。

分析:该题考查的知识是个人利益与个人主义的区别。目的是要求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把握二者的本质区别。答案要点为:

1)个人利益和个人主义的主体都是个人,二者在现象上虽有些相似之处,但有本质的区别。

2)个人利益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各种条件,通过劳动来实现,个人主义则损害整体利益、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私利。它是以个人为中心,一切从个人出发的价值观,是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制度相适应的社会意识。

19、辨析题:坚持集体主义,必须抛弃个人利益。[题意分析]该题旨在考察学生才“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对立”的知识的理解。
[解题指导]解答此题,首先应审清题意,把个人利益与个人主义区别开来。从而辨明这句话的正误,然后再从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角度进行分析。
[
答案要点]l)集体主义的基本内容之一,就是要把国家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放在首位,把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结合起来。
2)坚持集体主义并不否认个人利益,而是在保证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反对损公肥私、损人利己的个人主义。
3)题中观点是对集体主义的片面理解。应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区分个人利益和个人主义。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20、“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既符合集体主义原则,也符合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

[解析]该题通过俗语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要求学生具有辩证思维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义和利的关系是辩证统一关系,不能将两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强调一面而否认另一面是片面的。其次要理解集体主义原则与物质利益原则是一致的,问题是如何正确处理。

[答案]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指道德高尚的人通晓义,而一般的人则通晓利。评价人的道德高尚与否,把是否讲道义放在第一位作为标准是值得肯定的。但强调义而忽视利则是片面的。

2)集体主义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正确地解决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一个人的道德高尚与否,不在于要不要个人利益,而在于是否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

3)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是指人们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但强调利而忽视义也是片面的。

21、江泽民同志指出:“在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把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作为思想道德建设和提高人的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观点蕴涵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什么观点?

2)利益最大化是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原则,那么,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为什么还要弘扬集体主义精神?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集体主义的理解和分析。在回答第(1)问时,要注意题中的限定,即“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在回答第(2)问时,要注意肯定利益最大化原则的积极作用,同时要指出,这一原则与弘扬集体主义并不矛盾,而是一致的。

[答案]1)上述观点蕴涵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

2)利益最大化是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原则,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是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矛盾,二者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目的,要求在经济活动中坚持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需要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产生的矛盾,需要集体主义进行调节。可见,只有大力弘扬集体主义,才能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哲学主观题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