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对台工作新思路及影响台湾局势的三大因素
作者:
根据《半月谈》整理 来源:
根据《半月谈》整理 发布时间:2005年04月05日 点击数:
站长新浪博客 网易博客
3月4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四点意见”,这是继“叶九条”、“邓六条”、江泽民同志对台“八项主张”之后,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台政策的又一重大宣示。3月14日,《反分裂国家法》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舆论普遍认为,胡锦涛对台“四点意见”与《反分裂国家法》的出台,展示了中央对台政策的新思路,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对台工作的新指针,并对两岸关系的稳定发展与祖国和平统一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小扁政府”在这种形势下也不得不高速当前“政策”。
区分三条战线 确保台海稳定
胡锦涛“四点意见”为对台政策的制定指明了方向。这一对台工作的新指针,从确保20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民族振兴的高度,把台湾问题放在中国和平发展的大背景下考虑,对岛内各种政治势力采取不同对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全力确保台海稳定。体现胡锦涛“四点意见”的当前对台政策,总体思路上突出三大重点: 一是全力“遏独”。把“台独”分裂势力变本加厉的分裂活动,列为当前最现实的威胁与中国和平发展的心腹大患,调动一切力量全力“遏独”,尤其是运用法律武器反制“法理台独”。 胡锦涛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表明了我们在事关中国主权与领土完整的重大原则问题上“决不会有丝毫犹豫、含糊和退让”的坚定态度。《反分裂国家法》则给“台独”势力划出了三道不可逾越的“红线”:即“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用法律汇聚全民的意志,并把领导人的政策宣示上升为国家意志,警告“台独”分子不要误判形势、心存幻想,迫使其悬崖勒马。 二是突出“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从战略高度认识与评价台湾同胞在两岸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把他们作为发展两岸关系、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的重要力量,真心实意地为他们谋福利。胡锦涛指出,“只要是对台湾同胞有利的事情,只要是对促进两岸交流有利的事情,只要是对维护台海地区和平有利的事情,只要是对祖国和平统一有利的事情,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去做,并且一定努力做好。”他还强调,对于台湾民众,“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尊重他们、信赖他们、依靠他们”,并提出一系列有利于台湾民众的政策建议。这是大陆最高领导人向台湾同胞的庄严承诺,是“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方针的进一步发展与深化。《反分裂国家法》也以相当大比重的篇幅,明确规定要“鼓励和推动”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两岸直接“三通”,保护台湾同胞的正当权益。 三是体现“政策区隔”。对台湾当局领导人与激进“台独”势力进行必要区隔,对其持尽量争取但不抱幻想的态度。胡锦涛的“四点意见”首次对台湾当局近期在大陆政策上的有关表态与调整作了正面评价,表示欢迎“台湾任何人、任何政党朝着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方向所作的努力”,并愿意“对任何有利于维护台海和平、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意见和建议”作出积极回应,敦促台当局领导人切实履行其“四不一没有”、不通过“宪改”谋求“法理台独”等承诺,以实际行动取信于人,并表明了我们在两岸谈判的对象问题上不排斥任何人的立场,即只要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与“九二共识”,我们愿意以宽阔的胸怀和既往不咎、面向未来的态度同包括台当局领导人在内的任何人打交道,“在双方共同努力的基础上寻求接触、交往的新途径”。这实际上再次给了台湾当局领导人一个机会,体现了我们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大诚意。
对台新政策呈现五大特点
中央对台新政策建立在全面、准确、辩证地把握当前形势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体现出新的特点。 一、把危机意识与自信结合起来。中央一方面对“台独”的发展势头及岛内出现“台独”重大事变的可能性,保持高度警惕,及时制定与施行《反分裂国家法》,运用法律武器强力防堵,避免局势失控;另一方面又充分认识到反“台独”力量远大于“台独”势力,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与发展趋势并未改变,我在战略上仍掌握主导权,只要通过努力,仍然有能力、有办法遏制住“台独”分裂活动,确保台湾作为中国一部分的地位不被改变,因而充满自信,沉着应对。 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对台战略架构。《反分裂国家法》的通过与施行,表明我对台政策已基本形成了由国家根本大法、对台基本方针、基本法律、领导人重要宣示与具体的政策法规共同组成的有机整体,形成一个层次齐全、可操作性强的战略架构。其中,胡锦涛的“四点意见”与《反分裂国家法》在现阶段尤为突出、重要。 三、尊重现状,“反独”重于促统。胡锦涛的“四点意见”重申了“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的两岸关系定位,而且还特别强调“这不仅是我们的立场,也见之于台湾现有的规定和文件”。《反分裂国家法》明确规定:“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这表明我们当前的主要战略目标是维持现状、保持台海稳定,一切向“反独遏独”倾斜,而在“促统”问题上则有耐心、可以等,不急于求成,最终希望通过两岸的共同发展与两岸同胞利益的联结逐步实现。 四、立场坚定,策略灵活。对去年以来中央对台政策的新变化,海外很多人都用“软的更软,硬的更硬”来概括。这一点在胡锦涛“四点意见”和《反分裂国家法》中都得到了更集中的体现。在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上,我们立场坚定,毫不含糊,但在一些具体的做法上则更为灵活变通。对于“台独”,我们重拳出击,不让其有喘息之机与任何幻想空间,对于台湾民众,我们充满深情厚谊,千方百计为他们谋利益。 五、从大局出发,对事不对人。中央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与两岸同胞的福祉出发,对岛内所有政治势力没有成见,一视同仁,完全从其推行的政策角度考虑,只要是有利于两岸关系改善的就欢迎、支持,否则就反对;对岛内政局发展与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持较为超然的态度,着力营造有利于两岸关系发展的整体气氛,为实现既定战略目标创造条件。 总之,为了维持台海和平,我们全力争取和依靠台湾民众,孤立与打击极少数的“台独”势力,对台工作更加主动。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台湾问题的复杂性,在对台湾当局促其变、助其变的同时,继续保持必要的警惕。
最近,两岸关系中出现了一些有利于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的新的积极因素,台海紧张局势出现了某些缓和的迹象,但反对“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的斗争仍然是严峻的、复杂的。笔者认为,目前岛内局势及两岸关系形势出现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新变化,主要有三方面因素。 岛内民众希望两岸和平稳定 近来,岛内越来越多的民众认清了当前两岸关系形势的严峻性与“台独”的危险性、危害性,对台湾前途与自身命运有了更多的理性思考,开始自觉抵制陈水扁当局的“急独”路线。 在去年底的“立委”选举的最后阶段,陈水扁抛出了一系列激进的分裂主张,升高了“台独”调门,把“拼台独”当成了选举冲刺阶段的主要策略,而泛蓝阵营则旗帜鲜明地表明了反对“台独”冒险、“捍卫中华民国”的立场。结果,岛内多数民众对陈水扁的激进“台独”主张说“不”,用选票挫败了其让泛绿掌控“立法院”,进而推动“公投制宪”的图谋,这表现出岛内求安定、求发展、希望保持两岸关系稳定的主流民意与集体理性。 选后的民调也显示,50%的民众对陈水扁选举期间的“正名、制宪”主张不表认同,陈水扁个人的施政满意度仅为34%,创上任以来的历史新低。“民众太累了,迫切希望休养生息”,这几乎成为岛内各界公认的社会现实。岛内民众要求摒弃激进“台独”路线,希望两岸和平稳定、共同发展的呼声越来越强,目前已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民意压力。
陈水扁迫于各方压力调整执政路线
陈水扁当局遭受来自多方的压力:去年底的“立委”选举,陈水扁梦寐以求的“泛绿过半、全面执政”目标遭到挫败,其对政局的掌控能力受到很大限制。跟上届“立委”选举结果相比,虽然此次席次变动不大,但攻守易位,所显示的意义已从上次的“给予民进党更大授权”变为“对民进党执政进行必要制衡”。这种“新民意”为泛蓝在“立法院”进行制衡提供了更大的正当性,陈水扁面对一个更为强大的对手,其剩余的三年多任期已注定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如不改弦更张,寻求合作,必将一事无成。重要的是,陈水扁的“台独”气焰受到重挫,其通过“宪政改造”谋求“法理台独”的难度大大增加,缺乏继续推行激进“台独”路线的民意基础与政治实力。 陈水扁当局极力推行“台独”路线,已把两岸关系推到危险的边缘。美国担心陈水扁的激进“台独”很可能会引发台海冲突,从而损害美国自身利益,因而对陈水扁当局明确表达不满,使台当局感到沮丧和压力。 去年底开始,祖国大陆启动了《反分裂国家法》的立法程序,开始通过法律武器反对与遏制“台独”分裂活动,在岛内引起极大震撼。中国政府发布第五份国防白皮书,第一次把“恶性发展的‘台独’分裂活动”列为国家安全的首要威胁,对“台独”势力产生威慑作用。 在此情况下,陈水扁不得不对执政路线进行调整。他在选后立即辞去民进党主席一职,并起用“擅长协调”的原高雄市长谢长廷出任“行政院长”。谢长廷上任后,在陈水扁的默许与支持下,一改过去“战斗内阁”的姿态,转而以“合作共生”为主要施政理念,缓和朝野对立。2月24日,经过一再试探与长时间的酝酿,陈水扁与宋楚瑜举行“扁宋会”,并发表以两岸关系为重点的“十点共同声明”。陈水扁重申“四不一没有”承诺,声称将“依照中华民国宪法处理国家定位”,保证“宪政改革不涉及国家主权、领土改变”,并在记者会中表示在其任内“改国号”、“宣布独立”是“自欺欺人”,“做不到就是做不到”,以回应激进“台独”势力的责难。 在这股风气的带动下,岛内主要政党兴起“和解”、“合作”之风,并竞相提出稳定与改善两岸关系的主张与建议,出现了有利于两岸关系发展的气氛。
祖国大陆推动两岸关系改善
在严峻的两岸关系形势下,祖国大陆考虑到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从两岸共同发展的大局出发,仍多次重申,愿意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并全力推动一切有利于台湾民众、有利于两岸交流的事情。 今年新年伊始,祖国大陆就全力促成了台商春节包机,在岛内外引起强烈反响。1月28日,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纪念江泽民同志对台八项主张发表十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提出了一系列颇具新意的对台政策主张,强调“四个有利”,即只要是对台湾同胞有利、对促进两岸交流有利、对维护台海地区和平有利、对两岸关系发展与和平统一有利的事情,祖国大陆都会尽最大努力去做。此后,海协会汪道涵会长又派私人代表赴台吊唁原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以表达对辜先生的敬意与对台湾人民的尊重。今年“两会”期间,胡锦涛又发表关于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岛内舆论认为我一连串的动作显示出对台湾民众的“最大善意”,胡锦涛讲话“情真意切,照顾台湾人民利益”等。这一切都推动了两岸关系整体气氛的改善。 不过,岛内激进“台独”势力并未偃旗息鼓,仍在利用一切机会煽动民众、制造分裂。“扁宋会”后,一批“台独大佬”纷纷表示要请辞“资政”、“国策顾问”以示不满。李登辉与台联党也向民进党施加压力。在全国人大审议《反分裂国家法》期间,部分“台独”分子对祖国大陆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视而不见,故意将这部法律歪曲为“对台动武法”或“战争动员令”,企图挑起岛内民众对大陆的敌意,掀起新的“台独”恶浪。民进党及“台独”势力还准备于3月26日发动针对《反分裂国家法》的游行,两岸关系再次蒙上了一层阴影,甚至有可能使两岸关系形势再次趋于紧张。显然,对于岛内的“台独”分裂活动,人们仍须保持高度警惕。
|
本文关键词:
思想者园地|
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