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学说介评
国际贸易学说是经济学中最古老的学科之一。国际贸易问题也经常是经济理论中争论得最为激烈的问题。早在16世纪,西欧重商主义者就开始对国际贸易问题进行了探讨。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工作在18-19世纪日益发展。古典经济学的最重要代表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为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提供了理论基础。在他们之后,经过其他经济学家的发展,特别是赫克歇尔和俄林的完善,使这个理论至今仍在西方经济学界占据支配地位。
从亚当·斯密到现代西方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
第二阶段,是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这是一个关键阶段。
第三阶段,是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学说。这是两位瑞典经济学家,他们把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与生产要素联系了起来。
第四阶段,是里昂惕夫反论所引起的对要素禀赋学说的扩展。
一、亚当·斯密的国际分工学说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古典学派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也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他处在从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工业过渡时期。在其代表著作《国富论》中,他提出了国际分工与自由贸易的理论,并以此作为他反对重商主义的“贸易差额论”和保护贸易政策的重要武器,对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斯密首先分析了分工的利益。他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原因是:(1)分工能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2)分工使每个人专门从事某项作业,可以节省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时间;(3)分工有利于发明创造和改进工具。他还以制针业中手工工场的例子来说明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斯密认为根据当时的情况,在没有分工的情况下,一个粗工每天连一根针也制造不出来。而在分工的情况下,十个人每天可制造48000根针,每个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几千倍。因此,他认为在生产要素不变的条件下,依靠分工劳动生产率可以得到提高。
在斯密看来,适用于一国内部的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也适用于各国之间。他主张如果外国产品比自己国内生产的便宜,那么最好是输出本国在有利生产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去交换外国的产品,而不要自己生产。他举例说,在苏格兰,人们可以利用温室生产出很好的葡萄,并酿造出同国外进口一样的葡萄酒,但要付高出30倍的代价。如果真这么做,那就是明显的愚蠢行为。斯密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的某些特定的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是有利的。因此,斯密这个理论也称为绝对利益理论(Theory of Obsolute Advantage)。
为了说明这个理论,斯密还举例说明。
假定英国、葡萄牙两国都生产葡萄酒和毛呢两种产品,生产情况如表3-1(a)所示。斯密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进行国际分工、国际交换,对两国都有利。并以表3-1(b)加以说明。
假定分工后,英国以1单位毛呢交换葡萄牙1单位酒,则两国拥有产品状况如表3-1(C)。
表3-1(a) 绝对利益理论举例(分工前)
国家 |
酒产量(单位) |
所需劳动人数(人/年) |
毛呢产量(单位) |
所需劳动人数(人/年) |
英国 葡萄牙 |
1 1 |
120 80 |
1 1 |
70 110 |
表3-2(b) 绝对利益理论举例(分工后)
国家 |
酒产量 (单位) |
所需劳动人数 (人/年) |
毛呢产量 (单位) |
所需劳动人数 (人/年) |
英国 葡萄牙 |
2.375 |
190 |
2.7 |
190 |
表3-2(c) 毛呢与葡萄酒交换结果
国家 |
酒产量(单位) |
毛呢产量(单位) |
英国 葡萄牙 |
1 1.375 |
1.7 1 |
从表3-1中可见,英、葡两国在分工的情况下,产量比分工前都提高了。通过国际贸易,两国人民的消费都增加了。
现把这个理论总结如下。斯密认为:自由贸易会引起国际分工,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生产条件。它们都可以使一国在生产上和对外贸易方面处于比其他国家有利的地位。如果各国都按照各自的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
由于这个理论是按各国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国际分工,所以,他的分工理论又叫地域分工说(Theory of Territorial Division of Labour)或绝对成本理论(Theory of Obsolute Cost)。
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是英国工业革命深入发展时期的经济学家,是当时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思想家。其代表著作是《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一)比较成本说的产生
1815年英国政府为维护土地贵族阶级利益而修订实行了“谷物法”。“谷物法”颁布后,英国粮价上涨,地租猛增,它对地主贵族有利,而严重地损害了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昂贵的谷物,使工人货币工资被迫提高,成本增加,利润减少,削弱了工业品的竞争能力;同时,昂贵的谷物,也扩大了英国各阶层的吃粮开支,而减少了对工业品的消费。“谷物法”还招致外国以高关税阻止英国工业品对他们的出口。总之,“谷物法”大大伤害了英国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出于发展资本、提高利润率的需要,英国产业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废除“谷物法”,从而与土地贵族阶级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为了废除“谷物法”,工业资产阶级在全国各地组织“反谷物法同盟”,广泛宣传“谷物法”的危害性,鼓吹谷物自由贸易的好处。而地主贵族阶级则千方百计维护“谷物法”。他们认为,既然英国能够自己生产粮食,根本不需要从国外进口,反对在谷物上自由贸易。
这时,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找到谷物自由贸易的理论依据。李嘉图适时而应,他认为,英国不仅要从外国进口粮食,而且要大量进口,因为英国在纺织品生产上所占的优势比在粮食生产上优势还大。故英国应专门发展纺织品生产,以其出口换取粮食,取得比较利益,提高商品生产数量。为此,李嘉图在进行废除“谷物法”的论战中,提出了比较成本说(Theory of ComparativeCost)。
(二)比较成本说的主要内容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是在亚当·斯密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根据斯密的观点,国际分工应按地域、自然条件及绝对的成本差异进行,即一个国家输出的商品一定是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生产成本绝对低于他国的商品。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
为了说明这个理论,李嘉图沿用了英国和葡萄牙的例子,但对条件做了一些变化,如表3-2:
表3-2 国际分工的利益
国家 |
酒产量 所需劳动人数 (单位) (人/年) |
毛呢产量 所需劳动人数 (单位) (人/年) | |
英国 葡萄牙 |
分工前 |
1 120 1 80 |
1 100 1 90 |
合计 |
2 200 |
2 190 | |
英国 葡萄牙 |
分工后 |
2.125 170 |
2.2 220 |
合计 |
2.125 170 |
2.2 220 | |
英国 葡萄牙 |
国际交换 |
1 1.125 |
1.2 1 |
从表中看出,葡萄牙生产酒和毛呢,所需劳动人数均少于英国,从而英国在这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不利地位。根据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两国之间会进行国际分工。而李嘉图认为,葡萄牙生产酒所需劳动人数比英国少40人,生产毛呢只少10人,即分别少1/3和1/10;显然,葡萄牙在酒的生产上优势更大一些,虽然它在毛呢生产上也具有优势;英国在两种产品生产上都处于劣势,但在毛呢生产上劣势较小一些。根据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应“两利取重,两害取轻”。即英国虽都处于绝对不利地位,但应取其不利较小的毛呢生产,葡萄牙虽都处于绝对有利地位,但应取有利较大的酒生产。按这种原则进行国际分工,两国产量都会增加,进行国际贸易,两国都会得利。从表3-2中可见,分工后投入的劳动人数虽没有变,但酒的产量却从2单位增加到2.125单位,毛呢从2单位增加到2.2单位。如果英国以1单位毛呢交换葡萄牙1单位酒,则两国都从这种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得利了。因此,这种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对两国都是有利的。
李嘉图认为,在资本与劳动力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的情况下,按照比较成本理论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可使劳动配置更合理,可增加生产总额,对贸易各国均有利。但其前提必须是完全的自由贸易。他说:“在商业完全自由的制度下,各国都必然把它的资本和劳动用在最有利于本国的用途上,这种个体利益的追求很好地和整体地普遍地结合在一起。由于鼓励勤勉奖励智巧并最有效地利用自然所赋予的各种特殊力,它使劳动得到最有效和最经济的分配;同时,由于增加生产总额,它使人们都得到好处,并以利害关系和互相交往的共同纽带把文明世界各民族结合成一个统一的社会。”①
(三)对比较成本说的评价
1.比较成本理论在历史上曾起过进步作用。它为自由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推动了当时英国资本积累和生产力的发展。在这个理论影响下,“谷物法”废除了。这是19世纪英国自由贸易政策所取得的最伟大的胜利。因此,比较成本理论在19世纪加速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2.这个理论的出发点是认为这个世界是永恒的,是一个静态均衡的世界,是一个各国间、各经济集团间利益和谐一致的世界。他认为现存社会制度是当然的,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是自然的永恒的现象,企图把工业国家的理论模式扩大到所有国家、所有社会。
与此相反,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范畴及规律具有历史相对性。因此,资本主义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等经济范畴和经济现象只具有历史暂时性,而不能看作是永恒的规律。
3.比较成本理论的分析方法属于静态分析,李嘉图提出了九个假定作为其论述的前提条件。
(1)只考虑两个国家(英国与葡萄牙)两种商品(葡萄酒和毛呢);
(2)坚持劳动价值论,以英葡两国的真实劳动成本的差异建立比较成本说,假定所有的劳动都是同质;
(3)生产是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的;
(4)没有运输费用;
(5)包括劳动在内的生产要素都是充分就业的,它们在国内完全流动,在国际之间不能流动;
(6)生产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
(7)收入分配没有变化;
(8)贸易是按货物物物交换的方式进行;
(9)不存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国际经济是静态的。
总之,李嘉图在论证他的比较成本说时,把多变的经济状况抽象成为静态的、凝固的状态。
4.比较成本理论只提出国际分工的一个依据,未能揭示出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成本、自然条件等因素对国际分工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唯一的和根本的因素。实际上,生产力、科学技术、社会条件等都对国际分工有重要的影响。
5.比较成本说未能揭示出国际商品交换所依据的规律,即价值规律的国际内容。由于未充分理解劳动的两重性,在分析方法上跳过了中间环节,加上客观上存在一些困难(如世界市场还未充分发展),使李嘉图在把支配一国商品交换的价值规律运用到国际商品交换时,迷惑不解,止步不前,作出了“支配一个国家中商品相对价值的规则不能支配两个或更多国家间互相交换的商品的相对价值”①的结论。具体而言,“英国将以100个人的劳动产品交换80个人的劳动产品。这种交换在同一个国家中的不同个人间是不可能发生的。……但却可能用100个英国人劳动的产品去交换80个葡萄牙人、60个俄国人或120个东印度人的劳动产品。”②李嘉图认为,资本由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以寻找更有利的用途是非常困难的,不如在一国内转移来得方便。由于资本在国际间不易流动,因此,各国之间利润率无法趋于一致,这就是一个国家包含少量劳动的商品之所以能够和另一个国家包含多量劳动的商品相互交换的原因。因为“只要资本能自由流向运用最为有利的国家,利润率就不会有任何差别,商品的实际价格或劳动价格,除去把它运往各个销售市场所需要的追加劳动量外,也不会再有其他的差别”③。在李嘉图看来,他的劳动价值论在国际贸易领域内失去了普遍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决定外贸商品的价值呢?他认为,一切外国商品的价值是“由用来和它们交换的本国土地和劳动产品的数量来衡量的,所以,即使由于新市场的发现而使本国一定量的商品所能换得的外国商品数量增加一倍,我们所得的价值也不会更大”④。这样,他就把国际贸易中价值决定的问题转移为交换价值的决定问题,以交换价值来取代价值正是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不完善的具体表现,因为他仍然没有从交换价值中抽象出价值来。
对于以上的问题,马克思从坚持劳动价值论的立场出发,运用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论点,给予了科学的回答。马克思指出:“投在对外贸易上的资本能提供较高的利润率,首先因为这里是和生产条件较为不利的其他国家所生产的商品进行竞争,所以,比较发达的国家以高于商品的价值出售自己的商品,虽然比它的竞争国卖得便宜。只要比较发达的国家的劳动在这里作为比重较高的劳动来实现,利润就会提高,因为这种劳动没有被作为质量较高的劳动来支付报酬,却被作为质量较高的劳动来出售。对有商品输入和输出的国家来说,同样的情况也都可能发生;就是说,这种国家所付出的实物形式的物化劳动多于它所得到的,但是它由此得到的商品比它自己所能生产的更便宜。”①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不同国家的工作日相互间的比例,可能像一个国家内熟练的、复杂的劳动同不熟练的、简单劳动比例一样”,因此,“即使从李嘉图理论的角度来看,……一个国家的三个工作日也可能同另一个国家的工作日交换。”②这就是说,后一个国家的一个工作日作为熟练的、复杂的劳动,等于是倍加的简单劳动,与前一个国家三个工作日的不熟练的简单的劳动所创造的商品价值相等。因此,它们之间的交换仍然符合等价交换的原则。马克思通过这样的论证,解决了李嘉图在国际交换中所遇到的矛盾和困难。
三、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说
古典学派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在西方经济学界占支配地位达一个世纪之久,到了20世纪30年代,才受到两位瑞典经济学家的挑战。他们就是赫克歇尔(Eil Filip Heckscher 1879-1952)和他的学生俄林(Beltil Gotthard Ohlin,1899-1979)。俄林的代表著作是《域际和国际贸易》,他曾于1977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由于他的理论采用了其师赫克歇尔的主要观点,创立了较完整的要素禀赋学说(Factor Endowment Theory),因此又叫作赫克歇尔-俄林原理(The Heckschor-Ohlin Theorem),或简称赫-俄原理(H-O原理)。
古典学派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费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以俄林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则反对这一学说。他们用在互相依赖的生产结构中的多种生产要素的理论代替了古典学派的单一生产要素的劳动价值理论。李嘉图认为国内价值的决定不能适用于国际贸易,而俄林则把国内价值理论扩大到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上。
古典学派认为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是各个国家在生产各种商品时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而且各国劳动生产率及其差异都是固定不变的。俄林则在他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中,假定各个国家在生产商品时所使用的生产技术是一样的,因而排除了各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一)要素禀赋学说的三个主要结论
1.每个区域或国家利用它的相对丰富的生产诸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利用它的相对稀少的生产诸要素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因此,每个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中生产和输出前面那些种类的商品,输入后面那些种类的商品。
2.区域贸易或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别,即各个地区间或国家间商品价格不同。
3.商品贸易一般趋向于(即使是部分地)消除工资、地租、利润等生产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别,导致国际间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
(二)赫-俄学说的一些假定(为了理论分析的方便)
1.在各个域际或国家内部,生产诸要素是完全自由流动的,但在区域和国家之间,它们是不能自由流动的;
2.假定货物流通中的一切限制都不存在;
3.假定只有商品贸易,贸易是平衡的,出口恰恰足以支付进口;
4.假定生产诸要素是完全可以分割的,单位生产成本不随着生产的增减而变化,因而没有规模经济的利益;
5.假定只有两个区域或两个国家;
6.假定两国技术水平相同,生产函数相同。
(三)要素禀赋说的主要内容
要素禀赋说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所谓狭义的要素禀赋说是指生产要素供给比例说,它通过对相互依存的价格体系的分析,用不同国家的生产诸要素的丰缺解释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一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特点。所谓广义的要素禀赋说,除了生产要素供给比例说之外,还包括要素价格均等化说。该学说研究国际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反作用,说明国际贸易不仅使国际间商品价格趋于均等化,还会使各国生产要素的价格趋于均等化。现分述如下:
1.生产要素供给比例说
俄林的生产要素供给比例说是从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开始逐层展开的,其内容有以下七方面:
(1)价格的国际绝对差。俄林认为,各国所生产的同样产品的价格绝对差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基础或直接原因,即国际贸易之所以产生是由于价格的不同。当两国间的价格差别大于商品的各项运输费用时,则从价格较低的国家输出商品到价格较高的国家是有利的。在许多情况下,一些国家可以生产出与进口货的质量同样好的货物,但必须付出高昂的代价。例如,美国可以生产咖啡、香蕉,英国也可以种植葡萄,但生产成本要比进口货高得多。另一些情况是,有一些国家缺乏资源,如日本为发展工业必须进口石油。
(2)成本的国际绝对差。俄林认为价格的国际绝对差来自成本的国际绝对差。同一种商品的价格的国家之间的差别,主要是成本的差别。所以,成本的国际绝对差是国际贸易发生的第一个原因。
(3)不同的成本比例。俄林认为国际贸易发生的第二个条件是在两国国内各种商品的成本比例不同。
举例说明,假定只有两个国家、两种商品,成本比例如表3-3(a):
表3-3(a) 成本比例 单位:美元
|
美国 |
英国 |
小麦单位成本 纺织品单位成本 |
1.00 2.00 |
3.00 1.00 |
从表3-3(a)中看到,小麦和纺织品的成本比例,在美国是1∶2,在英国是3∶1。如果美国输出小麦,输入纺织品,英国输出纺织品,输入小麦,就有了相互有利的贸易关系。
(4)相同的成本比例。俄林认为,如果两国的成本比例是相同的,一国的两种商品成本都按同一比例低于另一国,则两国间只能发生暂时的贸易关系,见表3-3(b)。
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是美国的小麦和纺织品都单方向英国输出,而英国没有任何产品可输出,因美国对英国贸易出超,英国入超。英国需大量买入美元来补偿,则美元汇价就会上升,英镑就会下降。美元汇价的上升意味着以英镑计价的美国商品价格的上涨,就会抑制美国的出口。在汇率达到一定水平时,双方的进口值恰好会等于出口值,这就建立了贸易平衡。但在两国成本比例相同时,两国间均衡汇价就会按美元(或英镑)计算,美国商品的单位成本完全等于英国的单位成本。因此,将不会再有贸易关系产生。此例中,美元汇价上涨一倍就会使两国两种商品的单位成本完全相等。由此可见,俄林认为比较成本差异是国际贸易的重要条件。
表3-3(b) 成本比例 单位:美元
|
美国 |
英国 |
小麦单位成本 纺织品单位成本 |
1 2 |
2 4 |
(5)生产诸要素的不同的价格比例。为什么存在着比较成本的差异呢?即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成本比例呢?俄林认为是因为各国国内的生产诸要素的价格比例不同。不同的商品是由不同的生产要素组合生产出来的。在每一国,商品的成本比例反映了它的生产诸要素的价格比例关系,也就是工资、地租、利息、利润之间的比例关系。由于各国的生产要素价格不同,就产生了成本比例的不同。
那么,每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是如何决定的呢?它们是由供给和需求决定的。对一种要素的需求是来自对其产品的需求。因此,对汽车的需求增加,对工人、原料、资本的需求也会增加。既然每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是由供求决定的,那么两国的生产要素的价格的不同比例关系,也就是两国诸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存在着不同的比例关系。
(6)生产诸要素的不同的供求比例。各国在生产要素的供给方面是不相同的,即各国所拥有的各种要素的数量、种类和质量是不同的。国际贸易就是建立在各个国家各种生产要素的多寡不同和价格的高低不同的基础上。另外,即使生产诸要素的供给比例是相同的,对这些生产要素不同的需求也会产生生产诸要素的不同的价格比例,从而为国际贸易提供一个基础。
(7)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基础和利益。俄林从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出发,分析了成本的国际绝对差,又探讨了不同国家内不同的成本比例,进而探讨了生产诸要素的不同的价格比例,最后分析了生产诸要素的不同的供给和需求比例。
他认为,在这个链条中,供给比例是最重要的环节,但没有一个单一的环节是国际贸易的最终的基础。各个环节之间的互相依赖的关系决定了每一个国家的价格结构。而各个国家的价格结构决定了它们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中的比较利益,同时这也就构成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基础。
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最重要的利益是各国能更有效地利用各种生产要素。在国际分工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的最有效的利用将会比在闭关自守的情况下得到更多的社会总产品。
俄林还认为国际生产要素不能充分流动使生产达不到理想结果,但是商品的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国际间生产要素缺少流动性的不足,即通过国际贸易可以部分解决国际间要素分配不均的缺陷。
(四)要素价格均等化说
赫克歇尔和俄林,不仅认为不同国家的不同的要素禀赋是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而且还进一步论述了国际贸易将会导致各国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的均等化,即所谓要素价格均等化说(Factor-Price Equalization Theory)。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逊(P.A.Samuelson 1915-)发展了这个理论。他认为,国际要素价格均等化不仅是一种趋势,而且是一种必然。由于他对赫-俄原理的引申,因此这个理论又称为赫-俄-萨原理(H-O-S Theorem)。
按照这种理论,虽然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但在国际间商品的自由流动将会导致这两个国家的工人取得同等的实际工资、资本获取同样的利息、土地获得同等的地租。这是因为两国在实行分工和发生贸易之后,各自经常大量使用本国丰裕要素进行商品生产,从而使这类要素价格日趋上涨;同时,由于各自不断进口本国稀缺要素生产的外国产品,将使本国这类要素价格不断下跌。这样,通过国际贸易导致了两国间的工资差异和利息差异的缩小,并使要素价格趋向均等化。
但是,俄林认为要素价格完全相同几乎是不可能的,要素价格均等只是一种趋势,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①影响市场价格的因素复杂多变,而不同地区的市场又存在差别,价格水平难以一致;②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能充分流动,即使在国内,生产要素从一个部门移向另一个部门,也不是充分便利的;③产业对几个要素的需求往往是“联合需求”,而且它们的结合不能任意改变,这种整体性和固定性的结合,影响了要素价格的均等;④集中的大规模生产必然使有些地区要素价格相对高点,而另一些地区要素价格相对低点,从而阻碍了生产要素价格完全均等。
但是,萨缪尔逊针对这个问题作了进一步推论。他认为国际贸易将使不同国家间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均等化。这种均等化不是一种趋势,而是一种必然。
他认为,国际贸易会导致各种要素相对价格的完全均等化,是由于在多种要素相对价格有差异的情况下,贸易仍将持续扩大和发展,而贸易的扩大和发展将会减少两国间要素价格的差异,直到两国国内各种商品的相对价格完全均等化为止,这时就意味着两国国内的要素相对价格也完全均等化了。
他还进一步论证了两国要素的绝对价格均等化问题。在要素的相对价格均等化、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存在着完全的自由竞争以及两国使用同样的技术等条件下,国际贸易将会导致要素绝对价格完全均等化。
他的这一理论企图说明,国际贸易不仅可以合理配置资源,调整贸易的经济结构,而且还可以“改善”各国收入分配不均,缩小彼此经济差距。因此,这个理论又称为要素报酬均等化理论。
(五)对赫-俄学说的评价
1.积极的方面
(1)在各国参加国际分工、专业化生产的依据上,赫-俄学说比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更为深入和全面。
(2)正确地指出了生产要素在各国对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在各国对外贸易竞争中,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的结合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结合构成的价格,对一国对外贸易起着重要的作用。
2.严重的缺陷
(1)以要素比例说来反对李嘉图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抹煞了劳动收入和财产收入的区别,使比较成本理论庸俗化了。
李嘉图还以劳动价值理论来解释其理论,而赫-俄学说则完全违背了劳动价值论。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是一个剥削体系,资本的利润、土地的地租都是剥削收入。而俄林却认为它们都是正当的收入,每一类收入都代表着收入者对全部产品的“贡献”。他认为,地租是符合于土壤的自然肥性的,工资是符合劳动生产率的,利润是符合资本的生产率的。
(2)赫-俄理论抹煞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因。他们认为,土地、劳动、资本的比例关系是决定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发生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这就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产阶级追逐利润和超额利润,以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等这些重要原因。
(3)忽视科学技术的作用。在当代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科学技术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技术革新、技术进步可以改变要素成本和比例,从而改变比较成本。
(4)赫-俄理论与当代发达国家间贸易迅速发展的实际情况不符。按照他们的理论,国际贸易应发生在要素禀赋不同和需求格局相异的工业国家与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但当代贸易的一个特点却是,大量贸易发生在要素禀赋相似、需求格局接近的工业国之间,而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间贸易发展却比较缓慢。
(5)抹煞了国际生产关系,抽象地谈论国际贸易可以使各国收入均等化,把富国与穷国间的收入分配不平等性,归结为国际贸易问题,归结为世界市场的机制问题。他们认为,只要实行自由贸易,国际间收入分配不均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这种单纯经济观点分析方法,脱离了历史实际、政治实际和社会实际,抹煞了国际生产关系中的资本主义的剥削性和不平等性。
四、里昂惕夫反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扩展
(一)里昂惕夫反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更显得脱离实际。在这种形势下,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力图用新的学说来解释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这个转折点就是里昂惕夫反论(The Leontief Paradox),或叫里昂惕夫之谜。
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Vassily W. Leontief),由于他的投入-产出分析法对经济学的杰出贡献,获得了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主要著作有《投入-产出经济学》、《生产要素比例和美国的贸易结构:进一步的理论和经济分析》等。
里昂惕夫对赫-俄原理确信无疑,按照这个理论,一个国家拥有较多的资本,就应该生产和输出资本密集型产品,而输入在本国生产中需要较多使用国内比较稀缺的劳动力要素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基于以上的认识,他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美国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行具体计算,其目的是对赫-俄原理进行验证。他把生产要素分为资本和劳动力两种,对200种商品进行分析,计算出每百万美元的出口商品和进口替代商品所使用的资本和劳动量,从而得出美国出口商品和进口替代商品中所含的资本和劳动的密集程度。其计算结果见表3-4。
美国出口商品和进口替代商品
表3-4 对国内资本和劳动的需要量
|
1947年 |
1951年 | ||
出口 |
进口替代 |
出口 |
进口替代 | |
资本(美元) |
2 550 780 |
3 091 339 |
2 256 800 |
2 303 400 |
劳动(人年) |
182.313 |
170.004 |
173.91 |
167.81 |
人平均年资本量 |
13 991 |
18 184 |
12 977 |
13 726 |
从表3-4可以看出,1947年平均每人进口替代商品的资本量与出口商品的资本量相比是18184∶13991=1.30,即高出30%,而1951年的比率为1.06,即高出6%。尽管这两年的比率的具体数字不同,但结论基本相同,即这两个比率都说明美国出口商品与进口替代商品相比,前者更为劳动密集型,据此显然可以认为美国出口商品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而进口替代商品更具有资本密集型特征。这个验证结论正好与赫-俄原理相反。正如里昂惕夫的结论所说:“美国之参加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生产专业化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资本密集型生产专业化基础上。”①
里昂惕夫发表其验证结论后,使西方经济学界大为震惊,因而将这个不解之谜称为里昂惕夫之谜,并掀起了一个验证和探讨里昂惕夫之谜的热潮。一些经济学家仿效里昂惕夫的做法对一些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状况进行验证发现,一些国家也存在着这个“谜”。
(二)对里昂惕夫反论的解释及有关的学说
对于里昂惕夫反论,西方经济学界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并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战后西方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有代表的学说主要有以下几种,现简述如下:
1.劳动熟练说(Skilled Labor Theory)
劳动熟练说又称人类技能说(Human Skill Theory)和劳动效率说,最先是里昂惕夫自己提出,后来由美国经济学家基辛(D.B.Keesing)加以发展,用劳动效率和劳动熟练或技能的差异来解释里昂惕夫之谜和影响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理论。
里昂惕夫认为,“谜”的产生可能是由于美国工人的劳动效率比其他国家工人高所造成的。他认为美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大约是其他国家工人的三倍。因此,在劳动以效率单位衡量的条件下,美国就成为劳动要素相对丰富、资本要素相对稀缺的国家。这是他本人对这个“谜”的解释。为什么美国工人的劳动效率比其他国家高呢?他说这是由于美国企业管理水平较高、工人所受的教育和培训较多、较好,以及美国工人进取精神较强的结果。这些论点,可以看作是熟练劳动或人类技能说的雏形。但是,一些人士认为里昂惕夫的解释过于武断,一些研究表明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例如,美国经济学家克雷宁(Krelnin)经过验证,认为美国工人的效率和欧洲工人相比,最多高出1.2-1.5倍,因此,他的这个论断,通常不为人们所接受。
后来,美国经济学家基辛对这个问题进一步加以研究。他利用美国1960年时人口普查资料,将美国企业职工区分为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两大类。熟练劳动包括科学家、工程师、厂长或经理、技术员、制图员、机械工人、电工。办事员、推销员、其他专业人员和熟练的手工操作工人等。非熟练劳动指不熟练和半熟练工人。他还根据这两大分类对14个国家的进出口商品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资本较丰富的国家倾向于出口熟练劳动密集型商品,资本较缺乏的国家倾向于出口非熟练劳动密集型商品的结论。例如,在这14个国家的出口商品中,美国的熟练劳动比重最高,非熟练劳动比重最低;印度的熟练劳动比重最低,非熟练劳动比重最高。在进口商品方面,正好相反,美国的熟练劳动比重最低,非熟练劳动比重最高;印度的熟练劳动比重最高,非熟练劳动比重最低。这表明发达国家在生产含有较多熟练劳动的商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发展中国家在生产含有较少熟练劳动的商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因此,熟练劳动程度的不同是国际贸易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人力资本说(Human Capital Theory)
人力资本说是美国经济学者凯南(P.B.Kenen)等人提出的,用对人力投资的差异来解释美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符合赫-俄原理的学说。他们认为,劳动是不同质的,这种不同质表现在劳动效率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是由劳动熟练程度所决定,而劳动熟练程度的高低,又取决于对劳动者进行培训、教育和其他有关的开支,即决定智力开支的投资,因此,高的熟练效率和熟练劳动,归根到底是一种投资的结果,是一种资本支出的产物。凯南认为,国际贸易商品生产所需的资本应包括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即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主要是指一国用于职业教育、技术培训等方面投入的资本。人力资本投入,可提高劳动技能和专门知识水平,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由于美国投入了较多的人力资本,而拥有更多的熟练技术劳动力,因此,美国出口产品含有较多的熟练技术劳动。如果把熟练技术劳动的收入高出简单劳动的部分算作资本并同有形资本相加,经过这样处理之后,美国仍然是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个结论是符合赫-俄原理的,从而把里昂惕夫之谜颠倒过来,这就是所谓人力资本说。
但是这种解释的困难在于,难以具体衡量人力资本的真正价值,因此,并非人人都同意。但凯南将里昂惕夫和基辛的观点进行深化,对熟练劳动说起到了一定的补充解释的作用。
3.技术差距说(Theory of Technological Gap)
技术差距说又称技术间隔说,是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M.U.Posner)提出,格鲁伯(W.Gruber)和弗农(R.Vernon)等人进一步论证的关于技术领先的国家,具有较强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的能力,形成或扩大了国际间的技术差距,而有可能暂时享有生产和出口某类高技术产品的比较优势的理论。
波斯纳认为,人力资本是过去对教育和培训进行投资的结果,因而可以将其作为一种资本或独立的生产要素,而技术是过去对研究与发展进行投资的结果,也可以作为一种资本或独立的生产要素。但是,由于各国对技术的投资和技术革新的进展不一致,因而存在着一定的技术差距。这样就使得技术资源相对丰裕的或者在技术发展中处于领先的国家,有可能享有生产和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
为了论证这个理论,格鲁伯和弗农等人根据 1962年美国19个产业的有关资料所作统计分析,其中5个具有高度技术水平的产业(运输、电器、工具、化学、机器制造)的科研和发展经费占19个产业全部科研和发展经费总数的89.4%;5个产业中的技术人员占19个产业总数的85.3%;5个产业的销售额占19个产业总销售额的39.1%;5个产业的出口量占19个产业总出口量的72%。这种实证研究表明,美国在上述5个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方面,确实处于比较优势。因此可以认为,出口科研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国家也就是资本要素相对丰裕的国家。根据上述统计分析,美国就是这种国家。从这个意义上说,技术差距论是完全可以与赫-俄原理相衔接的。
4.产品周期说(Theory of Product Cycle)
产品周期说又称产品生命周期说(Theory of Product Life Cy-cle),由美国经济学家弗农提出,并由威尔士(L.T.Wells)等人加以发展。它是关于产品生命不同阶段决定生产与出口该产品的国家转移理论。
弗农在论述技术差距说的基础上,将一种国内市场营销学的概念引入国际贸易理论,认为许多新产品的生命周期经历三个时期:
(1)产品创新时期。少数在技术上领先创新国家的创新企业首先开发新产品,新产品开发出来后便在国内投入生产,这是因为国内拥有开发新产品的技术条件和吸纳新产品的国内市场。该创新企业在生产和销售方面享有垄断权。新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而且出口到与创新国家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和地区。在这时期,创新企业几乎没有竞争对手,企业竞争的关键也不是生产成本,同时国外还没有生产该产品,当地对该新产品需求完全靠该创新国家企业的出口来满足。
(2)产品成熟时期。随着技术的成熟,生产企业不断增加,企业之间的竞争性增强了,对企业来说,产品的成本和价格变得日益重要。与此同时,随着国外该产品的市场不断扩展,出现了大量仿制者。这样一来,创新国家企业的生产不仅面临着国内原材料供应相对或绝对紧张的局面,而且还面临着产品出口运输能力和费用的制约、进口国家的种种限制及进口国家企业仿制品的取代。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若想保持和扩大对国外市场的占领就必须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即到国外建立子公司,当地生产,当地销售,在不大量增加其他费用的同时,由于利用了当地各种廉价资源,减少了关税、运费、保险费用的支出,因而大大降低了产品成本,增强了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巩固和扩大了市场。
(3)产品标准化时期。在这一时期技术和产品都已实现标准化,参与此类产品生产的企业日益增多,竞争更加激烈,产品成本与价格在竞争中的作用十分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通过对各国市场、资源、劳动力价格进行比较,选择生产成本最低的地区建立子公司或分公司从事产品的生产活动。此时往往由于发达国家劳动力价格较高,生产的最佳地点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创新国的技术优势已不复存在,国内对此类产品的需求转向从国外进口,对于创新企业若想继续保持优势,选择只有一个,即进行新的发明创新。
如果从产品的要素密集性上看,不同时期产品存在不同的特征。在产品创新时期,需要投入大量的科研与开发费用,这时期的产品要素密集性表现为技术密集型;在产品的成熟时期,知识技术的投入减少,资本和管理要素投入增加,高级的熟练劳动投入越来越重要,这时期的产品要素密集性表现为资本密集型。在产品的标准化时期,产品的技术趋于稳定,技术投入更是微乎其微,资本要素投入虽然仍很重要,但非熟练劳动投入大幅度地增加,产品要素密集性也将随之改变。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时期,由于要素密集性不同、产品所属类型的不同、技术先进程度的不同以及产品价格的不同,因而使得各种不同类型的国家在产品处于不同时期时所具有的比较利益不同,因而“比较利益也就从一个拥有大量熟练劳动力的国家转移到一个拥有大量非熟练劳动力的国家”①。产品的出口国也随之转移。
这种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目前已在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当初弗农等人提出这种理论,主要是用于解释美国的工业制成品生产和出口变化情况。因此,他们把产品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建立一个产品周期四阶段模式:
(1)美国垄断新产品的生产和出口阶段。新产品的生产技术为美国所垄断,美国生产全部的新产品,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新产品的供应增加,该种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销售,而且出口到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
(2)外国厂商开始生产并部分取代该产品进口阶段。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开始生产该种新产品,美国仍控制新产品市场,并开始向发展中国家出口新产品。在这个阶段,该种新产品的技术差距在美国与欧、日等发达国家之间逐步缩短,欧、日等发达国家不断扩大该产品的自给率,因此,美国对这些发达国家出口会有所下降,但对世界市场的其他大部分国家即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仍在增多。
(3)美国以外的国家参与新产品出口市场的竞争阶段。随着新产品以技术差距进一步缩小,美国在该产品生产中的技术优势完全丧失,欧、日等发达国家开始成为新产品的主要出口国,在一些第三国市场上与美国产品进行竞争,并逐渐取代美国货占领这些市场。
(4)外国产品在美国市场上与美国产品竞争阶段。在这个阶段,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生产规模急剧扩大,竞争优势明显,成为新产品主要供应者,发展中国家也逐渐掌握新产品生产技术,开始生产和销售,欧、日等国家对美国大量出口该种产品,美国成为该种产品的净进口国。这一个产品在美国的整个生命周期,也就宣告终结。
事实上,在该种新产品处于第二、第三阶段时,美国又开始其他新产品的创新和生产了。也就是说,另一新产品周期又开始了。因此,制成品的生产和贸易表现为周期性运动。
总之,产品生命周期说是一种动态经济理论。从产品要素的密集性上,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时期,其生产要素比例会发生规律性变化。从不同国家上,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时期,其比较利益将从某一国家转向另一国家,这就使得赫-俄静态的要素比例说变成一种动态要素比例说。
5.需求偏好相似说(Theory of Demand Preference Simi-larlty)
需求偏好相似说又称偏好相似说或收入贸易说(IncomeTrade Theory),是由瑞典经济学家林德(S. B. Linder)提出的,用国家之间需求结构相似来解释工业制成品贸易发展的理论。他认为赫-俄原理只适用于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之间的贸易,而不能适用工业制成品的贸易。这是因为前者的贸易发展主要是由供给方面决定的,而后者的贸易发展主要是由需求方面决定的。
林德认为,工业制成品的生产的初期是满足国内的需求,一旦国内市场大到可以使工业得到规模经济和竞争的单位成本时,才会想到扩大销售范围,将产品推向国际市场。由于该产品是为满足国内市场喜好和收入水平而生产的,故该产品较多的是出口到那些喜好相似的国家。这些国家的需求结构和需求偏好越相似,其贸易量就愈大,如果这些国家的需求结构和需求偏好完全一样,一国可能进出口的商品,也就是另一国的可能进出口的商品。
那么,影响一国的需求结构的因素是什么?林德认为主要因素是人均收入。一国的需求结构和人均收入是直接相关的。人均收入越相似的国家,其消费偏好和需求结构越相近,产品的相互适应性就越强,贸易交往也就越密。
林德认为,人均收入水平和消费品、资本品的需求类型有着紧密的联系。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的国家,其选择的消费品质量也较低,因为他要让有限的收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同时,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掌握生产技术,也只能选择通用的技术简单的资本设备,这又导致了这些国家的消费品结构的低级化。人均收入水平较高的国家,其选择的消费品质量与档次较高,而资本设备需求结构也必须更先进、更高级。因此,人均收入水平相同的国家之间的贸易范围可能是最大的,而人均收入水平的差异却是贸易发展的潜在障碍。这就是说,即使一个国家拥有比较优势产品,但由于其他国家的收入水平与它不同,而对其产品没有需求,这种比较优势的产品就不能成为贸易产品。
6.产业内贸易说(Intra-industry Trade Theory)
美国经济学家格鲁贝尔(H.G.Grubel)等人在研究共同市场成员国之间贸易量的增长时,发现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并不是按赫-俄原理进行,即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之间的贸易,而是产业内同类产品的相互交换。因而对产业内贸易进行研究,提出了产业内同类产品贸易增长特点和原因的理论。
他们认为,从当代国际贸易中的产品结构上,大致可分为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两大类。前者是指不同产业间的贸易,后者是指产业内部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即一个国家同时出口和进口同类产品,或者说,贸易双方交换的是同一产业所生产的产品,例如美国和日本之间相互输出汽车。一般说来,产业内贸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它与产业间贸易在贸易内容上有所不同。它是产业内同类产品的相互交换,而不是产业间非同类产品的交换。(2)产业内贸易的产品流向具有双向性。即同一产业内的产品,可以在两国之间相互进出口。(3)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具有多样化。这些产品中既有资本密集型,也有劳动密集型,既有高技术,也有标准技术。(4)产业内贸易的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消费上能够相互替代;二是在生产中需要相近或相似的生产要素投入。
产业内贸易形成的原因和主要制约因素比较复杂,大体上有以下几点:
(1)同类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基础。他们认为,从实物形态上,同类产品可以由于商标、牌号、款式、包装、规格等方面的差异而被视为异质产品,即使实物形态相同,也可以由于信贷条件、交货时间、售后服务和广告宣传等方面的差异而被视为异质产品。这种同类的异质性产品可以满足不同消费心理、消费欲望和消费层次的消费需要,从而导致不同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的发生与发展。
(2)规模经济收益递增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成因。他们认为,生产要素比例相近或相似国家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国际分工和获得贸易利益,其主要原因是其企业规模经济的差别。一国的企业可通过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取得规模节约的经济效果,其成本随着产量的增长而递减,使生产成本具有比较优势,打破各生产企业之间原有的比较优势均衡状态,使自己的产品处于相对的竞争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更强竞争力,扩大了产品出口。这样,产业内部的分工和贸易也就形成了。例如,战后日本汽车、彩电进入美欧市场,就是有力的见证。
(3)经济发展水平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制约因素。他们认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产业部门内异质性产品的生产规模也就越大,产业部门内部分工就越发达,从而形成异质性产品的供给市场。同时,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均收入水平也越高,较高人均收入层上的消费者的需求会变得更加复杂、更加多样化,呈现出对异质性产品的强烈需求,从而形成异质性产品的需求市场,当两国之间人均收入水平趋于相等时,其需求结构也趋于接近,产业内贸易发展倾向就越强。
(三)对里昂惕夫反论及有关学说的评价
1.里昂惕夫反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里昂惕夫反论是对赫-俄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模式应用于实际的大挑战。从他对这个原理的验证结果,表明这个理论是脱离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实际情况,并引起了对“谜”的各种各样解释和有关理论的发展。同时,里昂惕夫首次运用投入产出的方法,把经济理论、数学方法和统计三者结合起来,对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商品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这种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
2.这些对“谜”的解释和有关的大部分学说,是在继承传统的西方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整修补缀的论述
里昂惕夫之谜所引起的解释和所产生的大部分新学说,不是对比较成本说和赫-俄学说的全盘否定,也不是对这些传统理论的全盘继承,而是针对战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新变化,在继承这些传统理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扩展,对这些理论做了一些整修补充的工作。从理论上,他们继承了西方传统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中最基本的东西,即比较利益理论,把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要素的模式分析,代之以多数国家、多种商品以及天然资源、劳动效率、人力资本、技术差距、需求因素和规模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分析;从方法上,他们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把理论研究和实践论证结合起来,把比较利益的静态分析和动态转移过程结合起来,特别是在产品周期说中动态地考察了比较利益的转移过程,使比较利益理论动态化。这些都是他们与西方传统理论不同之处和起到了对传统理论的修改补充的作用。
3.这些新学说存在的主要缺陷
战后出现的这些新学说像传统的西方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一样,只是从产品分工和市场交换的表面现象来分析问题,而不涉及问题的实质,不涉及国际生产关系。首先,从阶级性上,他们掩盖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主要性质,把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只作为分配世界资源的中性的机制,而不是在一定条件下发达国家通过不等价交换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剥削的工具。他们抹煞了劳动与资本的界限,把受过教育和培训的熟练劳动者当作“人力资本”。他们掩盖了西方跨国公司对技术垄断与对外扩张的事实,而把发达国家的新技术产品生产的扩散过程,单纯地看作是通过所谓产品周期,自然而然地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过程。其次,从历史发展上,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发展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着密切关系,但他们不是用历史的观点来研究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进程,而是把它们作为万古不变的自然现象,仅仅从生产力的角度,来研究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格局和比较利益。从理论体系上,传统的西方理论通常由一个或两个经济学者提出一种理论,每个理论体系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较完整性。但战后的这些新学说,是在较短时间内,围绕着里昂惕夫之谜,涌现出来的“一群”理论,各自从不同角度来解释或论述当代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存在的一些重要问题,因此,在一些理论体系上表现为分散性、片面性和不完整性。
思考题
1.什么是国际分工?战后国际分工深化发展具有哪些特点?
2.影响国际分工发生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各占什么地位?
3.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有什么影响?
4.李嘉图“比较成本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赫-俄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什么是里昂惕夫反论?
7.技术差距说与产品周期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① 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13页。
① 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12页。
② 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14页。
③ 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15页。
④ 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08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264—265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Ⅲ,第112页。
① 里昂惕夫:“国内生产与对外贸易:美国资本状况的再检验”,《美国哲学学会会议录》(1953年9月号)。
① R·弗农:“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经济学季刊》1966年5月号。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 上一篇:选修二:经济学常识简介
- 下一篇:裴小革:国外学者如何看待《资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