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囤族”生活体验:战胜CPI,可能吗?
以钱囤物——
怕的不是短缺,只为减少损失
今对于“海囤族”来说,只要是市面上有得卖的东西,就没有什么不能囤的。无论是米、面、油、菜等生活必需品,还是电费、燃气费等日常开销,甚至就连一卷卫生纸,都能够成为他们囤积的目标。在外人看来,这种做法简直就是折腾。甚至有人说,“海囤”更像是一种强迫症和自我催眠。
张新(35岁,最高囤积纪录是1500立方米的天然气):
我家用的是天然气自采暖,听说天然气价格要上调,前不久我就买了1500个字充进了表里,加上原有的表底数,总共是1631个字。按理说囤了这么多,都够用整整一年的了,可是直到昨天我才惊觉,自己实在是太保守了。
昨晚,燃气公司工作人员来我们小区查表,签字确认的时候,我无意中瞟了一眼,发现我们家居然是囤得最少的。同一层楼的邻居里,有囤2700多个字的,还有囤3600多个字的,工作人员在确认了我的购气卡余额为零后说,“还有比3600这个囤得更多的”。
就因为天然气囤得太少,我爸一直埋怨我。他算了一笔账:以现在的天然气价格计算,每囤1500个字的开销是3075元,如果将来每立方米的天然气价格上涨0.23元,就意味着能节省345元。“压那么多钱干吗?”我本来还不以为然,可是,老爸接下来的话让我立马决定明天再跑趟银行:“投入3075元就能赚345元,收益率都超10%了,比银行利率高多了!”
批注
周孝正(知名社会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今天(指11月9日)报纸上刚刚报道的一个信息,目前本市蔬菜价格比去年同期上升50.2%,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面对这样的现实,老百姓只能算自己的小账,不可能考虑到全局的问题。他的想法很简单,就算他个人不买,物价也要涨,所以不如赶紧多囤点儿。有人说这些囤货行为主要是心理反应,我觉得已经不是这么简单的问题了。很多年以前老百姓也囤东西,和现在一样囤的也都是生活用品,可是目的却截然不同。这些东西其实并不匮乏,将来也不会买不到,现在囤货不是为了像当年那样避免物资短缺,而是为了尽量减少可以预期的经济损失。
以钱囤债——
还的不是月供,而是安全感
不久前的加息行为,使得不少贷款购房者在是否提前还贷的问题上颇为困扰:提前还上能够避免加息带来的月供压力,如果今后再加息可就值了;可是在通胀影响下,货币购买力在下降,月供压力不是也会随之减轻吗?左右为难之下,一些人还是选择了另类的“海囤”。
周大宝(31岁,刚刚囤了10万元提前还贷):
我每个月背着4300多元的月供,自从银行加息,我妈就一直唠叨,非逼着我提前还了10万元贷款。银行的工作人员给我算了个数:加息后,我的月供要上涨100多元,可是因为提前还贷,就降到了3700多元。就因为这600元的落差,我妈觉得她可英明了。
我是一家银行的金卡客户,我的理财经理听说我提前还贷之后,对我的这种做法很不满意。他建议我说,还不如拿这10万元去买一些短期的理财产品,收益率足以冲抵加息带来的月供压力。我跟他说我挺知足的,为了凑这10万元,我妈差点儿没把几只赚着钱的基金也一并赎回来,幸亏被我及时叫停了。
我妈退休前做过财会工作,这笔账她也并不是算不清。我也跟她深入沟通过,也理解她的想法。虽说现在通货膨胀率高,但是银行利率也在攀升,涨来涨去,谁能说看得那么长远?好歹眼前还贷压力减轻了一些。说白了,她不在乎这笔钱还得值不值,她只是想能够得到一种看得见的安全感。
批注
赵博华(北京银行营业部零售业务部经理、国际金融理财师):
对于该不该提前还贷的问题,要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来考虑。如果是闲置资金没有用于投资,就不能覆盖掉加息带来的额外支出,那还不如就把它用来还贷。但是面对目前的物价上涨,应该注意一点,就是通胀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就是随着CPI的上涨,居民财富随之被稀释,从而降低了实际货币购买力。虽然利息也会有所上涨,但加息是有步骤的,不可能一次调整那么多。如果这样的话,其实还是对借款人更有利的,也就没必要提前还贷。
以炒囤涨——
不是“海囤族”,而是大炒家
“海囤族”在填满自家需求的同时,也正背负着推高物价的骂名。百科网站对于“海囤”一词的释义中便提到:“社会库存和贸易商库存被动搬家现象非常严重。每家每户都在大量储存,直接导致原来非常庞大的社会库存被迅速分散到了千家万户。”但在专家眼中,真正的价格推手,其实另有其人。
郭献阳(银河期货分析师):
有人说居民参与囤货会更加拉动物价上涨,其实这个说法没有道理。老百姓多买一点儿消费品是影响不了物价的,除非人人都参加了抢购,但那只是极端的情况。不过,有一种“海囤”肯定会对物价造成影响,这就是一些所谓大炒家的囤货行为。
当大炒家要推高物价的时候,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创造涨价氛围,从而拉动终端消费,让终端消费者高价结货。如果终端消费已经被拉动,实际上就相当于出现了一个最大的、而且不出货的“海囤”。但是,此时市场上的消费能力已经饱和了,这样的价格肯定也就坚挺不了多久。
大炒家要想挣钱,肯定会在价格高位上松手,但是这个高位并不是炒家一方所能决定的,因此囤货的风险其实很大。另外,大量囤货肯定会占用大量资金,如果长期积压,难免导致资金周转不开。因此这类“海囤”的炒作都不会太长,最长期限也就是6个月,从成本上看,囤货时间再长也就没有价值了。
[盘点]
我们都在囤什么?
■粮油
此类“海囤族”出没于大小超市之中,他们以中老年人为主,大多经历过物质供应短缺的年代,拥有丰富的“海囤”经验,总是将各种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熟记于心。其座右铭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服装
棉花价格的上涨引发了一部分人的联想,服装的价格是否也会受原材料涨价的因素一路走高?这些“海囤族”大都具有举一反三的思考意识,当然,在节省开支和追求时尚之间,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
■优惠券
面对物价上涨,各种团购网站上的优惠券也成为一些网民囤购的对象。尤其是当饭馆菜单上的标价打了N多个补丁的时候,在众人面前从容不迫地掏出一张3折优惠券,自然也就成功地展示了自己应对通胀的避险能力。
■化妆品
对物价上涨的民间预期已经传导到了面子问题上,也就给了年轻女士们又一个“血拼”的理由。化妆品的使用年限可以长达两年,显然要比大米白面更具储存优势。同理,保质期较长的酒也可以成为海囤的对象。
■展览品
各处展馆、体育馆里的大小博览会,正在成为“海囤族”新的扫货点。据说在展览会后,商家往往会在现场把展品直接卖掉,并且提供一定的折扣。尤其是在展期的最后一个下午,有时甚至会有一两折的低价出现。
相声《着急》里有段颇为著名的笑料,近来时常被人忆起——
听说了副食品价格要涨的消息,有着急之人赶紧买回一堆东西,总计为:一洗澡盆的醋、两水缸的酱油、15桶豆油、两抽屉味精、一大衣柜五香面儿,外加一被窝黄酱,愣是把一个小卖部给包圆儿了。如此折腾最后没捞着半点儿便宜,套用相声里的原词,那是“不涨价,光长毛”。
随着近期部分商品的价格出现波动,相声里的故事如今又有了现实版本。面对不断升高的价格,不少人开始尽可能地多囤积一些生活必需品,对于这种一窝蜂似的海量囤储行为,他们甚至自嘲为“海囤族”。不过,囤购者们自己似乎也未必清楚,这种看似精明的“海囤”,究竟值吗?
[较真]
战胜CPI,可能吗?
近年来,“战胜CPI”几乎成为银行推销理财产品时最有效的广告词,大小媒体也时常向普通居民灌输这样的理财观念。但是面对持续上升的CPI,战胜它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呢?
战胜CPI,基本上不太可能。从我所接触的情况来看,战胜CPI的人往往是少数,十个人里充其量只有一个人能够战胜CPI,对于剩下的多数人来说,这都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
在理财过程中,CPI只是一个参考,并不具备拿来当做标准的意义。这是因为CPI指标本身与个人日常实际开销所反映的具体物价变动还是有差距的。比如CPI的数据可能只是个位数,但某些商品的价格却可能上涨了一倍。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战胜CPI也并不意味着就实现了个人财产的保值。
另外,CPI年年都在涨,但是投资本身是有赔有赚的,怎么可能保证年年都战胜CPI?投资理财的目标终归还是一个长期的计划,如果仅仅以CPI的波动作为目标,那么势必只会助长了短期的投资行为,而这类投资者或理财者也就有可能需要承受更大的风险。
——北京银行营业部零售业务部经理、国际金融理财师赵博华
主笔:周健森
周明杰
素描:宋溪H185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