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地理论文>>正文内容

宁夏育才中学高一地理课程结构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宁夏育才中学是自治区党委、政府为进一步加快宁南山区脱贫致富步伐,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教育扶贫项目。学校为自治区一级示范性高中,直06年实施教学以来,我校地理教学使用的教材就与银川市其他学校不一样,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标准实验教科书。所以我校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新课程教材的结构,结合高中地理教学的实际,立足育才中学的实情,展开我校高一的地理教学。现就我校三年以来的高一地理教学实施情况做以下说明。


 

一、领会课程理念


 

(一)在课程目标上注重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素养


 

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是高中地理课程的核心内容。地理素养是一个人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地理能力、地理意识、地理情感等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地理素养的培养通过高中地理课程总目标的实现才能达到。而高中地理新课程目标在知识与技能维度上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原理,获得地理学习与研究的基本技能;在过程与方法维度上,应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及运用,通过对学习和生活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探究,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上,重点在于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总之,通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加以培养,使学生具有掌握地理知识、运用地理技能、获取地理信息、探索地理问题、关爱乡土、关爱祖国、关爱全球、学会生存、学会学习与合作的素养及可持续发展的素养。


 

(二)课程结构上体现基础性、多样性与选择性


 

为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高中地理课程设置了3个必修模块和7个选修模块,这些国家课程不仅体现基础性、而且也体现了多样性与选择性。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特点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进一步开发配合高中地理教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同时,要利用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时间与空间,开展地理与相关学科携手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此外,成立地理学习兴趣小组,以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地理学习需要。


 

(三)在课程实施上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提高教师的提问质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提问能力。课题教学中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式的学习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


 

(四)在教学手段、教学资源上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


 

重视开发和应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合理利用网络提供的地理信息资源,优化地理教学结构,突破时空障碍,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创造性地开展地理教学活动,不断拓展教学视野,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技术和信息素养。


 

(五)在课程评价上注重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相结合的地理教学发展性评价


 

新课程评价既重视终结性评价,也重视过程性评价。实现地理学习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相结合的地理学习评价。


 

二、理解课程结构


 

(一)高中地理课程结构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学习领域。


 

高中地理课程从兼顾社会、学科和学生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出发,谋求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的互相统一和渗透整合,并力图将这一指导思想贯穿于整个高中地理课程框架设计、目标制定、内容选择、标准拟定、活动安排以及课堂教学方案设计和教学评价体系构建之中。


 


 

高中地理课程共包含10个模块,其中地理1、地理2、地理3三个为共同必修模块;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旅游地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7个模块为选修模块。


 

高中地理课程是从兼顾社会、学科和学生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出发,谋求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的互相统一和渗透整合,并力图将这一指导思想贯穿于整个高中地理课程的框架设计、目标制定、内容选择、标准拟定、活动安排以及课堂教学方案设计和教学评价体系构建之中。


 

高中地理课程不再全面地学习区域地理,高中必修课程大体上是学习系统地理,而高中选修课程除了个别模块以外,基本上是学习应用地理。并且,与初中地理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不同,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学生将来无论直接走上工作岗位还是进入大学深造,高中地理课程的设计思路同样都是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全面体现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并且,高中地理课程的内容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支撑。


 

三、课程教学实施


 

高中地理课程由共同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组成。必修课程由地理1、地理2、地理3(2学分,36学时)3个模块组成。这3个必修模块是递进关系,必须依次开设。地理1、地理2、地理3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整体,这3个模块都紧紧地围绕可持续发展理论展开,体现了现代地理学的常识性、基础性和素养性。


 

在课程的必修与选修模块设置中,我校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我区高中地理教学实际情况,高中地理模块开设可采取:共同必修模块采用按学段安排课程或按学期安排课程两种开课模式;选修模块均采用按学段安排课程开课模式。具体方案如下:

 






 



上学期



下学期




第一学段



第二学段



第一学段



第二学段




高一学年



必修Ⅰ



必修Ⅰ



必修Ⅱ



必修Ⅲ




                   校本课程的选修


高一学生必须共同完成必修模块地理1、地理2、地理3三个模块的学习,各2学分,共获得6学分。完成必修学分的同时,学生可根据学习兴趣、能力发展倾向、国家高考方案,以及学校的条件,选择学校开设的有关地理方面的校本课程进行学习。


 

在课时安排方面,在高一第一学期每周开设34节(分单双周)地理教学,在第二学期,由于面临会考任务,所以每周四节课。


 

四、课程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的教学信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作出价值上的判断。我们学校主要从一下几方面对课程教学进行评价:


 

(一)         教师教学评价


 

教师教学评价的目的是激励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帮助教师成长。通过评价促进地理教师课程执行能力、课程开发能力、课程创生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强调地理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学校要建立以地理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使地理教师以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调整、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因此要注重对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评价。(可参照下表. 此表为网上下载表格,针对地理教学的评价表)


 

普通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试用)

 






评 价 项 目



评价等级




优秀



良好



合格



不合格




教学目标



1.符合课程标准的程度



 



 



 



 




2.符合学生实际的程度



 



 



 



 




3.可操作的程度



 



 



 



 




学习条件



4.学习环境的创设



 



 



 



 




5.学习资源的开发利用



 



 



 



 




学习活动的


指导与调控



6.学习指导的范围和有效度



 



 



 



 




7.教学过程调控的有效度



 



 



 



 




学生活动



8.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



 



 



 



 




9.学生参与活动的广度



 



 



 



 




10.学生参与活动的深度



 



 



 



 




课堂气氛



11.课堂气氛的宽松程度



 



 



 



 




12.课堂气氛的融洽程度



 



 



 



 




教学效果



13.目标达成度



 



 



 



 




14.解决问题的录活性



 



 



 



 




15.学生的精神状态



 



 



 



 




教师素养



16.语言表达和板书



 



 



 



 




17.教师精神面貌



 



 



 



 




18.其他教学基本功



 



 



 



 




学科特色



19.读图、用图、绘图等技能训练



 



 



 



 




20.合理组织地理考察与实践活动



 



 



 



 




评价陈述



 


(二)学生学习评价
 

学生学习评价是为了发挥其激励与发展功能,使学生从评价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地理学习水平。学生学习评价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学分认定相结合。
 

1.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是指在地理教学活动中进行的评价,其目的在于及时反馈信息,发现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并以此为依据修改、完善教学方案或帮助学生改进学习。过程性评价的形式很多,一般有学生成长记录、学习成绩检测、非正式评价等,如地理课堂表现评价、单元检测评价、地理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地理学习档案等。从操作层面上看,建议教师将学生地理课内、课外评价结果与学生阶段性测试成绩综合在一起,共同构成过程性评价的成绩使用。
 

2.学分认定
 

学分管理是高中新课程的重要特征之一。学校是高中学生学分认定的主要权力机构。一般是在某一模块(必修或选修)学习结束后,由学校统一组织命题与考试后,由学校或教师根据考试成绩结合课程标准来认定的,其目的是验证学生是否达到了地理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的要求。在学分认定中要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和成绩加以考核。
 

五、课程实施保障措施
 

为使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施工作在我校顺利推进,我校在师资培训、专家指导、利用与开发课程资源、校本教研、教学管理、专项督导评估、设立专项经费、奖励先进、鞭策后进等方面提供了一系列政策与措施上的保障。
 

1)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
 

在新授课之前,备课小组务必进行集体备课,统一规划新课的讲授及重难点突出方法,统一作业布置。
 

2)实施青蓝工程
 

针对我校教师普遍年轻的问题,我们实施青蓝工程——教师一帮一活动,要求年轻教师要拜老教师为师,老教师指导新教师。
 

3)进行四课活动
 

每周安排教师进行公开课活动,新教师进行汇报课,老教师进行观摩示范课,在周四的教研活动中进行评课,以便更好的进行以后的教学。
 

4建立教师培训制度
 

建立地理教师分级全员培训制度,设立培训基地,提供多种展示平台,促进教师交流和资源共享。除了岗前培训,还应实施岗中培训,以专题研究、专业研修、示范校观摩与研讨的形式,解决实践中产生的、依靠学校或教师难以解决的问题。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论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