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学设计>> 哲学常识>> 期末复习>>正文内容

高中哲学常识上册复习要点

一、基础知识部分

前言部分

1、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是什么?

2、什么是世界观?什么是方法论?

3、什么是哲学?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如何?(区别?联系?)

4、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内容上看、从研究对象上看、从科学性上看、从作用上看)

5、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坚持什么原则?

6、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研究对象和范围不同……。联系;)

第一课

1、 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为什么是客观的?

2、 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为什么是客观的?

3、 哲学上关于物质的概念是什么?

4、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什么?

5、 意识是什么?(从起源来看、从本质来看)

6、 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哪里?

7、 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主观方面和主要原因是什么?

8、 什么是意识的反作用?

9、 什么是主观?什么是客观?

10、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是什么?

11、为什么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12、中国最大的实际是什么?

13、认识和把握我国国情的意义是什么?

1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岐是什么?

15、什么是哲学的基本的问题和基本派别?

16、青年学生如何做到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第二课

1、 什么是联系?什么是联系的普遍性?

2、 理解什么是联系的客观性?

3、 人们在联系的客观性面前是否无能为力?

4、 事物的联系多样性是指什么?你知道有哪些联系方式?

5、 构成因果联系的两大特点是什么?

6、 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两种情形是什么?

7、 认识和掌握因果联系的方法论意义是什么?

8、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是什么?(区别: 联系:

9、 学习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是什么?

10、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如何表述?两种错误观点是什么?

11、静止的两种情形是什么?

1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什么?(区别: 联系:

13、发展的含义是什么?发展的实际是什么?

14、运动、变化、发展三者之间的联系如何?

15、什么是新旧事物?判断的根本标准是什么?

16、如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7、什么是创新?什么是创新精神?

18、什么是规律?现象和规律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19、规律与规则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20、规律和客观性指的是什么?

21、人与规律的关系如何?

22、什么是实事求是?其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23、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是什么?

第三课

1、 矛盾的定义是什么?什么是“统一”、什么是“对立”?

2、 矛盾的对立和统一的关系如何表述?

3、 矛盾的普遍性含义是什么?如何对待矛盾?

4、 什么是两分法?什么是一点论?什么是一分为二?

5、 什么是矛盾的特殊性?其表现在哪里?

6、 什么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其地位如何?为什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7、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论统一关系如何表述?

8、 正确认识事物的认识程序和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分别是什么?

9、 什么叫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两者的关系如何?

10、学习主次矛盾的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如何去对待复杂矛盾中的主次矛盾?

11、什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两者的关系如何?

12、学习矛盾的主要方面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怎样看待同一事物中的主流和支流?

13、什么是两点论?什么是重点论?两者的关系如何?

1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异同之处是什么?

第四课

1、 什么是内因?什么是外因?

2、 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3、 如何正确看待个人成长中的主观努力和机遇及顺、逆境?

4、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做到内外因的结合?(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5、 什么是量变和质变?两者最大的本质的区别何在?量变的两种情形是什么?

6、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如何表述?事物的发展不断经过哪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

7、 怎样才能做到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8、 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原因有哪几个方面?

9、 新事物成长壮大为什么要经历艰难曲折过程?

10、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11、如何看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中遇到的困难?

12、唯物辩论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是什么?最根本的分歧是什么?

13、如何才能做到坚持唯物辩论法,反对形而上学?

二、 重点问题辨析

第一课

1、世界观就是哲学

2、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能制造各种转基因产品,这说明人可以创造物质。

3、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而是一种主观的。

4、哲学上讲的物质就是指桌椅、苹果、阳光……等。

5、有了人脑就有了人的意识。

6、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

7、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建设中要始终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放首位。

8、“心想事成”

9、“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10、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观念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由此可以说鬼神存在于生活中。

11、邓小平理论是正确的意识,是我们的行动指南。因此,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从邓小平理论出发。

12、是否信仰宗教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

第二课

1、 事物的联系就是一事物同周围事物的联系

2、 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在其客观性面前无能为力

3、 整体的功能总是大于局部功能之和

4、 运动是物质的惟一特性

5、 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6、 变化就是发展,发展是一种变化

7、 “水往低处流”、“四季更替”就是规律

8、 规则也是规律

9、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实事求是

第三课

1、 日常生活中的矛盾就是哲学上的矛盾

2、 任意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提示: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一个统一体中,才能构成矛盾关系)

3、 矛盾的特殊性就是指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特点。

4、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多数”或“少数”的关系。

5、 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是一回事。

6、 矛盾的分析方法就是两点论、两分法。

第四课

1、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2、 只要有量变就会有质变

3、 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发展就是质变

4、 事物的发展的前进性是直线性式的

三、 重要原理及实际运用

(一)唯物论或唯物主义部分

1、物质与意识辩论关系:

A物质决定意识原理:世界本质是物质的,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要求就以主客观符合客观,一切从实际出发。

(党和国家政策从国情出发,其他致富要从当地情况出发)

B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性原理: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正确意识、错误意识),意识

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只能……;错误的意识只能……)要正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以德治国;诚信、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民族精神、可持续发展战略、法轮功意识)

2、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生辩论关系

A规律的客观性原理a、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集中表现在不可抗拒性。违背规律必然遭到失效。

b、规律是客观的,并不等于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按规律办事,要求要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解放思想,事实求是,在经济发展中要遵循生态平衡规律、价值规律)

B人的主观能动性原理a、人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可以创造条件,限

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和范围,使人类少受其害,变害为利(解放思想,印度洋海啸救灾、沙尘暴的防治,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

(二)辩证法或唯物辩证法部分

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方法论)

(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处理的政策、发展、稳定关系,处理好经济环境、人口号资源的关系,五个统筹)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方法论)

(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

3因果联系原理 (方法论)

(沙尘暴原因、市场经济中的道德滑坡、自然现象、海啸)

4整体与部分关系原理 (方法论)

反对地方保护主义,企业利益、西部开发与全国实现小康,经济结构调整、“三农”问题及增加农民收入等)

5、 发展的观点原理:世界是任何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变化和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

如实地把事物看成 ;弄清楚事物

要有创新精神

6、 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方法论)

(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个人成长与社会环境,下岗职工的再就业、

扶贫中的“造血”与“输血”。扩大内需与引进外资等)

7、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方法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击腐败、经济结构调整、农业方面

调整等)

8、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原理:

(方法论)

(改革中的困难,入世的机遇与挑战,和平统一)

9、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原理:

(方法论)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中美关系中的对抗与合作,网络的利与弊等,一系列的“两手抓”)

10矛盾客观性原理

(方法论)

(入世的冲击,安全事故,社会问题,农民增收民工问题)

11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方法论)

(同910条)

12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方法论)

(退耕还林,不能一刀切,某企业,农村根据自身情况取得效益)

1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方法论)要学生( )学会(

(邓小平理论或“三个代表”分马列主义,社会主义与特色社会主义)

14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方法论)

(重点、关键、中心突破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忽视法制和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是主题,经济建设的结构调整为突破口,农民增收是关键)

15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方法论)分清主支流,看大局、看本质、不能忽视主要方面

(入世利与弊,对内腐败现象与党的性质,当前经济形势,改革中的盾极现象)

16唯物辩论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两者不同的观点、分歧、根本分歧,要求坚持唯物辩论法反对形而上学

(看待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看待社会一些现象等)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复习要点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