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德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正文内容

以人为本,整体育人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心理健康教育是运用心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对学生进行健康思维、情感和性格的教育,使得学生无心理疾病或心理变态,而且在身体上、心理上以及社会行为上表现出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养成自立、自信、自尊、自强的良好心理品质。德育则是以科学的理论和哲学思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他们是两个不同的学科,但又同属于“大德育”的范畴,在教育实践中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会在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着共同的教育目标,即塑造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将成为必然。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措施如下:
  一、提高队伍素质,转变教育观念,突出教师心理角色
  教师不但要做德育工作者,也应成为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帮助教师掌握一些心理辅导与教育的知识、技术和方法,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以适应工作的需要。注意观察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在教育教学中强化心理素质教育,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解决。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向学生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力,培养学生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二、设置学生信箱,建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通过学生信箱里的来信,我们感受到许多同学存在着焦虑、厌学、自闭等不健康的心理问题。学生敢于表白自己的感受,更渴望得到老师的帮助与指导。因此,学校安排专门的心理老师定期回答学生提出的心理问题,让心理咨询室成为学生心灵宁静的港湾。同时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这样可以及时地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给与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三、争取社会力量,扩大实践基地,在大环境中培养学生社会适应力
  社会教育化、教育社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同样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社会的认同和支持,社会大环境的心理氛围都会制约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因此,我们与社区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提出了“学校放假,社区开学”的响亮口号,让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成立扶贫、助残、科普、宣传等小分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召开拒绝法轮功倡议签名活动等等。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接触社会中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美丑和应付外界刺激的能力。
  四、抓好学校和班级心理环境建设,创造和谐育人氛围
  把校园、班级环境变成“能说话的大课堂”,赋予其教育功能。我校每天举行升旗仪式,用行动无声地教育全校师生。开辟“我想对你说”栏目,让学生把内心的感受自由地表达出来。为创设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我们在班级开展师生互动活动,在黑板的一角,师生每天互留赠言,彼此勉励,并设立批评日,成立各种形式的“互助小组”,让学生共同参与心理辅导活动。为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开展评选“班级之星”、“星级寝室”的活动。同时在班会活动中创设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内容,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氛围。每名学生的心理都有健康发展的可能性,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往往是由不利的环境和自身的不利因素所引起的,我们只要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并通过开展多种途径与形式的心理辅导工作,就完全可以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确保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五、建立积极的态度定势是前提
  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其中的心理咨询能否有效,非常重要的一条是求询者是否有积极的态度定势。所谓态度定势是指个体由于过去的经历而对面临的人或事具有某种说不出多大理由而较执著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心倾向,如好感或厌恶、赞同或反对、趋向或回避等心理准备状态,学生一般都有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锻炼能力的强烈愿望,而缺乏接受品德教育的心理准备,对德育工作存在消极的态度定势;但学生都对生活充满美好的憧憬,这是有利因素。这就要求全校教师和学校领要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因人施教,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六、提高德育和心理教育的教育能力是关键
  现实社会以及学生自身的发展变化,对教师的德育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育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应自觉进行心理咨询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要实现德育教育目标,需要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还须注意:不能因为强调心理健康教育而忽视或淡化了德育工作的思想性、导向性。我在教育教学实验中,将注重德育的共性与心理健康教育个性的有机结合,使学生乐于主动参与活动,实现个性培养,达到自我教育的目标。
  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既有区别又相辅相成、密切联系,要使其有机结合,互补互促,以此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有效结合,提高德育实效性,从而达到整体育人目标。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论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