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学试题>> 哲学常识>> 哲学下册>>正文内容

高二第八课测试

第一节

高考样题例释

1恩格斯指出:“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句话说明( )

A.科学技术在大学里发展的较慢

B. 人民群众是科学发展的主体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 认识的需要推动科学的发展

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实路线决定认识。A本身是错误的,B是无关选项,D就是实践的需要推动科学的发展。C是正确的。

2实践是能动性的活动。这里的能动性是指( )

A.实践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B. 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C.实践是有目的的、有意识的活动

D.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实践的特征的理解。A错在“实践是人的本能活动”,B与题干无关。因此选CD。

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为此,青年学生应树立科技意识。这是因为( )

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Á科学技术的重大作用只有通过人才能发挥出来

Â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Ã实践的主体是智力与体力的统一

A.ÂÃB.ÀÁÃC.ÀÁD.ÀÃ(1996年全国)

分析:该题考查的主要是:科学技术的作用,实践的主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发展要转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是智力和体力的统一。要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就必须提高青年学生的科技意识。故应选B,因为树立科技意识体现的是意识的反作用,Â是说意识是第二性的,没有体现意识的能动性,故是无关选项。

4爱迪生试制白炽灯泡,失败了1200次。有人讽刺他一事无成,爱迪生则说,我已有了很大的成就,证明了1200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从这句话中可看出( )

A.人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深化

B. 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深刻

C.认识的真理性要靠实践来证明

D. 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1996年全国)

分析:该题考查的是实践的特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该题难度较大,从能力要求上考查了综合能力、理解能力、分析和运用能力。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动力、认识的目的和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爱迪生在1200次实践中深化了对试制白炽灯泡的认识,体出了A、C两项。爱迪生的认识比讥讽他的人深刻、正确,因为透过现象把握了事物的本质,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故B项为正确选项。爱迪生的实验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因而D项也是正确的。该题正确答案为A、B、C、D。

考生不能正确选择,一是对题意理解不深,没抓住题干的关键词语,如,“证明”等。二是不能把握干与选项的内在联系。三是综合分析能力差。

5“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墨子的这句话从哲学上启示我人( )

A.间接经验不如直接经验可靠

B. 理论来源于实践,而不是来源于书本

C.在一定条件下,事物会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D. 认识需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1998年全国)

分析:该题考查的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题干的意思是,如果只信书本,只按书本上的办,就会脱离实际犯大错误,失运河学习书本知识的意义,还不如学收本知识。“尽信书”,使读书有益转化为有害。它告诫人们,要正确对待书本上的知识。因此C是正确的。学生选B项,是因为没有弄清题干的含义。D项与题干无关,题干没有说明认识水平的高低,而是讲如何对待书本上的知识。因此C是正确的。学生选B项,是因为没有弄清题干的含义。D项与题干无关,题干没有说明认识水平的高低,而是讲如何对待书本上的知识,既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否则会适得其反。

6为实现建设社会主义一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中共中央反复强调要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

综合上述文字,从哲学上说明科学理论弄装人的道理。(1996年全国)

分析:该题考查的是实践的能动性和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属于限制性、简析性的简答题。从设问到答案都比较突出基础性、突出对十五大精神的掌握。只要认真审题,根据一般性的答案要求该能就能答好。如,理论理论、邓小平理论都是考生必须掌握的内容。

答:人的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错误的认识给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正确的认识则能推动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科学理论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按其内在逻辑组成一定定体系的真理性认识。只有用科学理论武装人们的头脑,才能提高人的自觉性,使实践活动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邓小平理论是已被实践证明的科学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只有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

7论述题

汇智中学的学生与解放军某连队官兵共同学习15大文件,围绕着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战士甲:过去,我们村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多年的大锅饭使我们始终未能摆脱贫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积极倡导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才过上富裕日子。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符合老百姓的心愿。

学生甲:农村改革如此,城市改革也是这样。邓小平总是从中国的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考虑问题。我们搞社会主义建设,就一定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

战士乙:确实如此,当兵前,我是搞个体运输的,赚了些钱,但总是怕政策会变,因为,那时个体经济只是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学习了《邓小平文选》和15大文件后,心里踏实多了。

学生乙:我记得有位科学家说过,牛顿的科学发现是伟大的,但认识他的研究方法更重要。学习邓小平理论也应当如此……

应用所学的哲学常识,结合上述发言,说明怎样才能正确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1998年全国)

分析:该题是一道旨在通过对“以科学理论武装人道理”的说明,考察实践的特征、认识的作用、科学理论及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等基础知识。党的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一党、全军和全国人民中的地位,号召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民认真学好邓小平理论,并在全国迅速掀起学习邓小平理论的热潮,在这种政治氛围中,设置该题的现实意义不言而喻。

分析题义不难看出,该题回答的重点,应是“说明这样才能正确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要求是“结合上述文字”,难点在“运用所学的哲学常识”“怎样才能正确发挥”上。

对于此题的正确思路应当是一掌握、二运用,遵循实践一认识一实践的认识规律。第一,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只有掌握它,实践才能成功。掌握理论重在掌握其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第二,来源于实践的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解决实际问题,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只有掌握它,实践才可能成功。战士甲的家乡在十一届三中一会以后发生的巨大变化,战士乙在学习《邓小平文选》和十五大文件后消除思想顾虑的经历,都说明了掌握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性。学生甲则明确指出搞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

掌握理论重在掌握其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学生乙说牛顿的研究方法比牛顿的发现更重要,正是为了说明掌握邓小平理论要着眼于掌握其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2)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来源于实践的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发挥指导作用。学生甲强调邓小平总是从实际出发来考虑问题,从道理上指出了这点。战士甲的家乡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发生的变化则从实践上证明了这点。

要根据实际的变化,发展地位应理论。实践是发展的,理论只有接受实践检验,并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断解决新问题,才能正确发挥其指导作用。学习甲强调邓小平总是同中国的实际和时代发展的生问题,是对这个问题的很好的说明。战士乙的发言则体出了党的十五大根据新的实际对邓小平理论的创造性运用。

素质能力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实践是( )

A.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B. 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C.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活动

D. 人类所特有的一切活动

2.人们种田先打算和安排,造机器盖房子先有设计和图纸。这体现了( )

A.意识的反作用

B. 实践决定认识

C.实践活动的有意识性和目的性

D. 科学预见是改造世界得以成功的前提

3“人们为了能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老大哥的资料。”这段话主要文明了( )

A.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 “创造历史”是人类活动的目的

C.生产实践是人类第一个个实践活动

D. 生产实践是人们从事政治、科学、艺术等领域活动的基础

4.我们之所以树立劳动观点,最根本的原因在于( )

A.劳动是光荣的

B. 劳动是谋生的手段

C.劳动有利于生产的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

D. 生产实践是人的生命存在,人的发展和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

5.科学实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集中表现在( )

A.通过科学实验建立科学理论,进而指导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

B. 由科学实验中获得应用型成果,直接用于物质生产活动中

C.提高物质生产和改造社会活动的不平提高,使人类能理合理地获得生活资料,使社会获得进步

D. 运用特殊设施和手段,探索事物的发展的规律性

6.“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成语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7.实践之所以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唯一标准,是因为( )

A.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B. 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

C.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D. 实践上有把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联结起来的特性

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观点是( )

A.世界的物质性观点B.矛盾观点

C.实践观点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9.恩格斯指出,社会上有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要需要就会比十民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段话表明( )

A.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认识的需要推动科学的发展

D. 科学比大学教育重要的多

10.下列属于实践活动的有( )

À教育Á建筑Â学习邓小平理论Ã科学试验Ä动物的养殖和植物的培育Å黑猩猩掰棒子

A.ÁÄÅB.ÀÁÃÄC.ÀÂÃD.ÀÁÄ

11.无论任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实践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毛泽东同志的这句话体现了( )

A.实践是认识的根本来源

B. 人的认识对象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发生的

C.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

D. 只要同认识对象接触,就能获得解决问题的正确认识

12.大禹治水,左手拿“准绳”,右手执“规矩”,“望山川之形,定高下之势”,“此数所由生也”。;这个传说表明( )

A.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看本质

B. 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发生的

C.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志实践

D. 先有实践后人认识

13.“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灯塔。”这一谚语的哲学寓义是( )

A.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B. 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实践和认识相互衣赖,不可分割

D.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4.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由“制度外”变成“制度内”,由“有益补充”上升为“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认识上的变化说明了( )

A.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唯一标准

B. 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和推移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 人的认识能力是无穷的

15.下列观点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是( )

À吃一堑,长一智Á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Â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Ã守株待兔Ä居安思危

16.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这就是说( )

A.实现高于认识,实践就是客观存在

B. 实践具有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特征

C.实践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D. 实践和认识是对立的

17.在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的指导下,我们解决了“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实现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这说明( )

A.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B.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C.主观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D. 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无意识的实践

二、不定项选择题

18.下列对实践概念理解的是( )

A.实践是“做”和“行动”,是人类的一切活动

B. 实践是人类特有的,与其他动物的本能活动有根本不同

C.实践是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不是认识世界的活动

D. 实践是改造客观的活动,不是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

19.“人们首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经济、科学等等。”恩格斯这句话说明了( )

A.生产活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人类的历史首先是生产的历史

B. 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C.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D. 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0.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法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运河能动地改造世界。这段话说明( )

A.认识的最终目睥在于指导实践

B. 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掌握规律性的活动

C.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

D. 认识和利用规律必然发挥主观能动性

21.“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

B. 获得知识,既要通过读书获得间接经验,又要通过实践获得直接经验

C.学习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

D. 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22.马克思说,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有他们对自然的关系,才会有生产。这段话说明了( )

A.生产实践决定社会关系的形成

B. 社会关系是生产实践得以存在的基础

C.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活动

D. 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是在一定的社会中进行的

23.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因此( )

A.没有意识参与的实践是不存在的

B. 凡是有意识参与的实践都是创造性活动

C.只有在正确意识指导下的实践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D. 盲目的实践没有意识的指导

24.现代自然科学的一些重大发现,往往是先是出一些科学假说再通过科学论证后才得以实现。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

A.科学实验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B. 科学假说、科学论证是获得真理的源泉

C.一切真知都源于实践,假说也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D. 假说是否正确,只有通过实践来证明

25.厄尔尼诺现象每隔3~4年甚至更长时间才有一次,取得各种数据较少。且多数数据要从海上获得,不仅费用昂贵,也十分困难,没有足够的对比数据,很难发现其规律。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

A.人们没有注重实践

B. 厄尔尼诺是自然现象,人们无法认识

C.人的实践活动受客观规律制约

D.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26.“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理论一旦掌握群众,也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革命理论对实践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B. 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C.没有革命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无意识的实践

D. 精神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物质的东西

27.“人掖哑源于实践和书本知识。”这一观点( )

A.否定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B. 揭示了获得知识的两条途径

C.把认识的来源与获得知识 途径混为一变

D. 从根本上束定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三简答题

28.为什么说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义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29.列宁说:“离开工作,离开斗争,从共产主义小册子和著作中来的关于共产主义的基本知识,可以说是一文不值。”

鲁迅说:“其实即使是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第一声啼器,也和平常儿童一样,决不会是一首好诗。”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1)上述言论反映了什么哲学思想?

2)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理论对上述言论简要评析。

四、辨析题

30.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因此说实践是主观的。

3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说明学习书本知识并不重要。

五、论述题

32.邓小平理论是对改革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被改革一放的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理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指导作用。

分析说明这段话是如何体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的。

第二节

高考样例释

1没有一定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没有劳动群众通过生产活动创造的物质资料,任何科学、文化艺术活动都不能进行。这说明( )

A.劳动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不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B. 劳动群众从事的物质生产实践是人们从事精神活动的基础

C.劳动群众既创造物质财富,又创造精神财富

D. 劳动群众的生产实践是科学、文化艺术活动的唯一源泉

分析:该题考查的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之所以说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因为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为从事一切精神生活提供的物质前提,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晃一切精神财富的产生源泉,并且还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

题干主要说明了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活动为从事一切精神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故B项正确。CD虽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干,故不能选。

2“纸上得来终沉浅,绝知中此事要躬行”对这句诗理解正确的是( )

A.书本知识是肤浅的,没有太大的价值

B. 感性认识必须上各到理由认识

C.应把读书和实践结合起来

D. 书本知识对自己是间接经验,要真正理解、消化还应通过实践

分析:该题考查的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直接经验间接经骊是获得知识的两个重要途径。读书是获得间接经验,对提高人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但要真正理解、消化书本知识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应选CD。A认为书本在是肤浅的,B认为书本知识是感性认识都是不对的。

3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衣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运河。请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说明这要路线的正确性。

分析:该题主要考查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该题具有综合性,解决此题一要认真审题,把握关键词语。如群众线、群众。二是实现知识的迁移,把教材料材中有关群众、群众路线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与题干内容结合。

参考答案:(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主体。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只有相信和依靠群众才能保证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招待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

2)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党是人民利益的代表,党的意志是广大人民利益的反映,党集中人民在实践中的经验,主张形成自己的意识和主张,这一过程就是从群众中来的过程,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到群众中运河,就是把党的主张贯彻到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去,从而得到发展和检验,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体现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也体现了认识的反作用。

3)党的群众路线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具体体现和灵活应用,保证了党的路线、政策的正确性。

4)素质能力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人民群众是指( )

A.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B.劳动群众

C.一切对社会历史走推动作用的人产D.被剥削阶级

2.黄道婆改进纺车,提高工效好几倍,“珍妮机”的出现,使大规模的组布厂得以建立;互特改进了蒸汽机,大大推进了产业革命,财富简直像魔术一样变出来。上述材料充分说明()

À人民群众特别是劳动群众是实践的主体Á劳动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Â生产实践是科学文化艺术活动的源泉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A.ÀÂÃB.ÀÁÂC.ÁÃD.ÀÁÃ

3.历史上凡有成就的作家、艺术家都是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丰富的营养。《离骚》《九歌》直接取材于远古人民群众创造的神话和传说,《三国演义》《水浒传》是在民间口头文学基础上加工整理创造而成的。这段材料主要说明了( )

À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Á劳动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的产生源泉Â劳动群众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Ã脱离人民群众的人根本不可能创造任何财富

A.ÀÁÂB.ÁÂÃC.ÀÁÃD.ÀÂÃ

4.我国农民创造的家庭联承包责任制,对我国农村道路的发展,对于经济体制的改革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农民的这一伟大创造说明了( )

A.农民阶级是社会进步、国家建设的领导阶级

B.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C.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改革开放的直接推动力

5.在改造主观世界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A.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B.世界观

C.人生理想D.认识能力和思维方法

二、不定项选择题

6.恩格斯说过:“在17世纪和18世纪的法国,甚至资产阶级最光辉灿烂的成就都不是它自己争得的,而是平民大众,即工人和农民为它争得的。”这一观点说明( )

A.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劳动群众始终是社会革命的主力军

B.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C.劳动群众是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者

D. 工人和农民是最先进最大公无私的阶级

7.青年学生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就是要( )

A.想念群众

B. 依靠群众

C.为群众利益而奋斗

D. 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8.在主观世界中,世界观决定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因为( )

A.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也是一种人生态度和想问题办事情的价值原则

B. 世界观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追求和现实生活中的价值选择

C.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D. 世界观比人生观、价值观更为重要

9.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是要达到两个境界即( )

A.在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成功地改造客观世界

B. 在实践中为社会作出贡献,实现个人与社会的正确统一

C.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D. 增强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简答题

10. 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1. 简述两个文明与两个改造的关系。

四、辨析题

12. 改造世界就是改造客观世界。

13. 劳动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知识分子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综合能力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这句话表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

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D.人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

2.用“疾风知劲草,路遥知马力”这句话来比喻实践和真理的关系,其哲学寓义是( )

A.实践是客观的,真理是主观的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D.实践离不一真理

3.牛顿曾说过:“假如我能比别人望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此话包含的哲理是( )

A.一个正确认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学习他人的经验

B. 任何真知的获得都必须经过艰苦的努力

C.学习他人来自实践的经验是获得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

D. 任何理论、真理、科学理论都必须经过自己的实践才能获得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

A.世界的物质性B.世界的可知性

C.世界的矛盾性D.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5.一个人的知识由两部分构成,它们是( )

A.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B.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

C.主观知识和客观知识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6.恩格斯指出“社会上一旦有技术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就是说(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D.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7.毛泽东说:“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运河能动地改造世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 认识依赖于实践

C.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

D. 科学理论对于人们的认识活动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8.1998年2月18日,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二十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邓小平理论是知道中国人民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理论。”这段话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道理是( )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B. 尊重规律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C.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D.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前进的伟大动力

9.毛泽东指出:“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包括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下面关于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辩证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实践就是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B. 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的改造客观世界,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

C.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自己的思想,改造自己的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改造客观世界的关系

D. 改造客观世界本身就是改造主观世界

10. 实践之怕以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主要是因为( )

A.实践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特征

B. 不能用主观认识范畴检验认识是否正确

C.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D. 实践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11.“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首诗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要取得成功,必须事事亲身实践

B. 一个个的知识是由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构成的

C.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 既要刻苦读书,又要注重实践

12.下列选项中,属于实践活动的有( )

À工人做工,农民种田Á教师讲课学生听课Â蜘蛛织网,蜜蜂采蜜Ã中国人民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经济本制改革Ä抗洪抢险和“阿尔法磁试验”

A.ÀÁÃÄB.ÀÂÄC.ÀÃÄD.ÁÂÃ

13.英国有个叫亚克敏的人,一生读了很多书,除了读遍家藏的7万多册书外,还博览群书,见书就读。可是他一辈子没有写过一篇文章,终生一事无成。这一事例说明( )

A.读书是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

B. 间接经验是坎用的,只有从实践中获得的知识才是真正有用的

C.阅读书本,不能获得知识

D.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不以实践为目的的认识是毫无意义的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有三个伟大创造:一是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二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三是农村基层民主自治。这三个创造说明了( )

A.农民是中国改革的主体

B. 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

C.劳动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D. 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为人们从事精神生产提供了物质前提

15. 毛泽东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摘个梨子,亲口吃一吃。”这就是说( )

A.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

B. 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的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16. 肯定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就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主要应做到( )

À相信群众,有事同群众商量Á依靠群众,取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Â为了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Ã领导群众,积极从事现代化建设

A.ÀÁÂB.ÀÁÃC.ÁÂÃD.ÀÂÃ

17. 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巨大发展,不但提供了可供观察的材料,而且自身也提供了和以往完全不同的实验手段,并使新的工具成为可能。可以说,真正有系统的实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这说明( )

A.认识可以创造出机关报工具,并将新工具应用于生产

B. 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并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C.实践决定了科学实验活动,并检验科学实验的结果

D. 实践活动来自提供的客观材料和不同的实验手段

18.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飞跃,形成两大理论成果,这就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这说明( )

A.与实际相结合的理论都是人们所需要的理论

B. 与实际相结合的理论都是科学理论

C.正确的理论一定是和实际相结合的理论

D. 脱离实际的理论是引导人们犯错误的理论

二、不定项选择题

19. 实践对理论的决定作用和理论对实践的反作用不能并列。这是因为( )

A.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高于实践

B. 实践是最终的决定因素,因而实践的决定作用是更根本的作用

C.理论的反作用归根到底要受实践决定作用的制约,因而实践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

D. 理论能使我们高瞻远瞩,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因而理论的反作用是最根本的

20. 在1998年抗洪抢险斗争中,我国人民为了战胜这场水害所付出的代价所取得的胜利史所罕见;抗洪军民在战胜这场大洪涝灾害中所焕发的精神力量史所罕见;在这场斗争中所涌现出来的如此众多的灿若群星的英雄模范人物史所罕见。抗洪抢险斗争的最后胜利( )

A.说明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B. 显示出中国人民同甘共苦、同舟共济的宝贵精神

C.从实践上验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和动力

D. 表明人民群众不仅保护了国家利益,而且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伟大抗洪精神

21. 马克思说:“为了进行生产,人们要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的关系,才会有生产。”这段话讲的是( )

A.生产实践决定着各种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B. 生产实践决定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

C.生产实践是人们从事政治、科学、艺术等实践活动的基础

D. 生产实践总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22. 十五大报告指出:“坚持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创造性的发展这个理论,这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责任。”这表明( )

A.科学理论对实践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B. 认识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深化和推移

C.邓小平理率决定着党的历史发展

D. 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3. 马克思说:“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之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完成了。”这表明( )

A.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的活动有着本质区别

B. 人的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意识指导下进行的

C.人们的意识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

D. 实践是意识的动力和源泉

24. 实践的特征是( )

A.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B.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C.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生活动D.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25.“有知识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此话的哲学寓意是( )

A.理论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 认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指导实践

C.不为实践服务的认识是毫无价值的

D. 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

26.“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此话蕴含的哲理是( )

A.间接经验比直接经验更重要

B.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

D. 要获得真知,必须事事亲自实践

27.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就是强调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说明邓小平理论( )

A.能将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

B. 是在实践中产生并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C.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D. 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28.知识青年要在实践中锻炼成才,实现人生价值,就要处理好( )

A.学习书本知识和掌握实际知识的关系,把读书和实践密切结合起来

B. 个人和群众的关系,走与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C.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先改造主观世界,再改造客观世界

D. 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自觉为社会服务,积极为社会做出贡献

三、简答题

29.既然强调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为什么还说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后果论?

30.认识来源于实践,因而总是落后于实践。

四、辨析题

31.非公有制经济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不符合实践标准。

32.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得到改造。

五、论述题

33.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基础上,逐步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抓住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进行正确分析,做出了科学的判断。邓小平同志尊重实践,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果断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上述材料中,邓小平同志是怎样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

34.抗洪精神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在抗洪前线的伟大斗争中产生的;是建立在对社会主义坚定信念的基础上的;是建立在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现代化建设积累起来的强大物质力量基础上的;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结出的丰硕成果;是我党、我军、我国人民光荣革命传统的发扬光大;是中华民族绵延几千年的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弘扬。

结合材料说明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测试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