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德育>> 班级管理>> 后进转化>>正文内容

走进差生的心理,关注学生的成长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在全面推进新课程教育的今天,走进差生的心理,关心差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现代教育的重中之重的工作。作为一教师谈一点看法。

一.认真观察,分析差生的各种表现

在平时的教育活动或者交往中,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观察差生的各种表现,深入分析找准方向。一般来说,差生大致有下面几种类型:

1)从德智体全面发展角度看:有的学习成绩却长期处于班级和年级的尾部;有的遵守行为规范差,经常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有的身体却奇差,稍有不慎,便增添不少麻烦;还有的学生品德和学习成绩都很差,就是所谓“双差生”。

2)从智力角度看,则关系到学习基础、读书效果、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因素。

3)从心理行为看,有的学生恨自己“笨”,“不成器”,“不成钢”从而丧失了“自信”;有的寻得“欢乐”、“开心”,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自暴自弃,缺乏前进的动力,缺乏前进的目标,甚至有的差生形成一种扭曲的变态的心理,产生一种想毁掉自己或毁掉别人的念头,这种人人数甚少,但为害极大。

.耐心对话,找准差生表现形成的原因

作为一名教师对待差生,首先要与学生耐心平等地对话,找出变成差生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总的来说,变成差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家庭因素:父母离婚,导致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也可能是家长教不得法,娇严失当。有的过分溺爱,娇生惯养,;有的粗暴无知,对子女抱有“恨铁不成钢”的心态,;有的本身道德败坏,自私自利,甚至纵容子女贪图享受安乐,给子女灌输一些“学习无用”的思想等。

2.经济因素:有的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觉得在别人面前矮人一截,导致他们变得比较孤僻,而变成差生;有的孩子相比的富裕,家长只知道往孩子的衣兜里塞钱,他们的心理上有一种优越感,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学习缺乏动力,因而,学习成绩也就比较差了。

3.社会因素:当今社会,读书无用论、金钱万能论,对我们的下一代,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许多学生在学校里,只是应付而已,平时上课,得过且过、只求平安不求上进,满脑子的金钱欲望。社会上的各种不正之风,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一些不健康文艺作品的毒害,各种电子游戏厅的开放,各种文化垃圾的存在等,都对学生的心灵产生着消极影响,埋下了不爱学习的祸根。

4.教育因素:个别教师,缺乏应有的爱岗敬业的精神,没有尽到责任,因此也造成了个别学生不愿学习、学习成绩下降。有的是学校教育上的偏差和过失造成的,首先,是应试教育,为了升学致使一些学生丧失了信心;其次,是由于每个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不同,致使有些学生,不能达到教学目标要求;再加上,有的教师对学生期望过高,有的教师言行不一,方法简单,工作敷衍塞责,对学生亲疏有别,不能一视同仁,而忽视其他学生的情感等,造成师生对立,导致了部分差生的产生。

5.学生自身的因素:学生自身没有端正好学习态度,没有培养起吃苦的精神,再加上,学生思想上理解的偏差和误区,对学校的教育和家长的循循善诱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对立情绪,没有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习惯,而沉醉于低级趣味的东西,甚至接受完全错误的东西,知错不改,胡作非为,破罐子破摔,自甘堕落,成了名副其实的差生。

.悉心教育,关注差生的转变

1.尊重差生,培养他们的自尊心。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从某种程度上讲差生的自尊心还强些,因为他们存在自卑心理,以为自己的表现不好或者成绩不好,老师就不喜欢他们,有的教师往往过多注意到他们的缺点、而不注意他们的长处和优点,经常在办公室、教室或公众场所批评、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学生常受到批评就会对老师产生反感和逆反情绪,长此以来,学生的自尊心会受到很大的伤害。教师对差生不良行为的矫正,重要的是改变教育方式,如果经常恶语相加,岂不是伤中撒盐,雪上加霜?从而导致他们更加灰心、失望,要换个态度对待差生,尊重他们的自尊心。

2.转变教育观念,用辨证的观点对待差生。

    首先,要坚持历史的观点。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在向前发展,同样,人类也在向前发展,差生也是如此,因此我们决不能用“今不如昔”,“很难教育的一代”等,诸如此类的话来讽刺差生;其次,要坚持全面的观点。用一分为二的辩证法来分析差生,相信差生有坏的一面,同样也有好的一面,比如说,差生在思想上也有进取精神,在学习上也有渴望新知识的意念等;最后,还应坚持发展的观点。差生并非永远是差生,差生也有可塑性,也有成才的可能,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俯首甘为孺子牛”,坚信“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笑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以此树立信心,从而来挖掘差生的潜力,使差生也能抬起头来走路。

3.关爱差生,用美好心愿洗涤差生心灵。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无限的师爱,可以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应该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差生,把关爱倾注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让一切学生的心灵都感受到师爱的温暖,用无限的师爱,开启每个差生的心灵。

4.正确引导,捕捉差生身上的“闪光点”。

差生并非处处都差、时时都差,他们也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有时也有一些进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随时寻找、捕捉他们身上那些闪光的东西,要肯下一番真功夫,要有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寻找发现差生身上的闪光点。差生的闪光点是微弱的,也是多方面的;并且,这些闪光点,也常常是“一闪念”的,很快就会被消极情绪所代替。因此,教师一发现差生的闪光点,就要及时表扬,以此使它成为后进生向好的方面转化的转折点。

5.抓住特长,激发差生的学习动机

差生除了学习成绩差些外,他们的能力并不差,他们当中有的长于组织工作,有的擅长文体活动,有的社交能力强。教师应根据其特点,利用他们的特长和爱好,激发他们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向上。尽管学生考试很差,都只能平静地说:“考试只不过是为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既使这门功课考得不好,又有什么关系,总结教训再努力,还不迟”。告诉他们应结合自己的特点,寻求自己的方式,经常给他们辅导,使差生迎头赶上。及时鼓励,一旦发现他好的方面就进行表扬,同时社让全班同学去帮助他们,安排成绩好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带差生。这样,差生就觉得老师和同学们没有歧视他们,疏远他们,慢慢地就会对学生产生兴趣,各方面的成绩自然而然就有提高。

总之,在对差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中,教师必须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特点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从实际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子女一样,有爱心,有耐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鼓励他们积极向上,努力学习,把差生转化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论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