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政治课题>>正文内容

《 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课整合》研究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1、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所谓整合就是要把现代信息技术有机地溶入政治课教学过程中,以推进教学改革、取得更优的教学质量。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使那些强调知识内在联系、基本理论、与真实世界相关的教学内容变得越来越重要,而那些大量脱离实际、简单的知识传授和技术培训的教学内容则成为一种冗余和障碍。同时,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也会发生很大变化,将由原来的文本性、线性结构形式变为多媒化、超链接结构形式。本课题研究旨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课的特色,从学生兴趣入手,以“培养学生政治课综合能力为核心”,它对提高学生“自如地掌握利用信息技术为掌握政治课知识服务的能力;提高学生适应文科综合高考的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学习其它科目奠定良好的思维基础”方面将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同时它对提高政治教师的整体教学素质和教学研究水平,探索政治课教学改革,提高政治课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目前,很多教师和教育研究人员已经开始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验、探索过程,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财富,但是,关于信息技术与政治课课程整合的课题研究很少,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课的整合内容更是寥寥无几。
3、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1)课题研究的内容是:“以培养学生政治课综合能力为核心”。这些能力包括:①信息处理(获取、组织、操作和评价)的技能;②问题解决能力;③批判性思维能力;④学习能力;⑤与他人合作和协作的能力。(2)预期目标为:绝大部分学生能自如地掌握利用信息技术为掌握政治课知识服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以适应文科综合高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学习其它科目奠定良好的思维基础。(具体措施见附件)
4、初期成果:
成果名称 著作者 成果形式 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      2002年温州市
电教论文三等奖 蔡晶晶 论文< 谈Authorwaer 课件与高中政治课教学的整合>
200年温州市直属学校论文评比二等奖 蔡晶晶 Authorwaer课件 < 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2001年立项 蔡晶晶 课题研究 < “综合”学校学生文科综合能力培养之省级课题             研究>(以课件与高中政治课教学                    的整合为基础的课题) 研究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由于本人有过温州市级课题和省级题研究的经验,参加过Flash、Authorwaer制作培训,热爱本职工作,做事认真负责,有课件制作和操作的经验,有网络技术教学的教学实践经验和良好的教学方法,熟悉“课件制作如何与政治课教学的有机结合”,为1996年度浙江省教坛新秀。加上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学校硬件设施较好,校园网等信息教育工具齐备,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附件: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求教学观念、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教师的角色和学生的角色等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教育者日益重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学设计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资源为中心、以学为中心,整个教学对资源是开放的,学生在学习政治学科内的知识时可以获得许多其他学科的知识,学生在占有丰富资源的基础上完成各种能力的培养,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组织者。按照对学生能力由低到高的培养顺序,可以将此阶段细化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着重培养的学生的能力分别是: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信息分析和加工能力——协作能力和探索和创新能力。
本课题分三阶段:
2003年上半年为第一阶段:本阶段信息技术作为研发工具
本阶段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在实现这种目标的教学中,信息技术扮演着“研发工具”的角色。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更为学生的探索和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通过本阶段学生,提高学生对真实问题的解决能力。主要结合以课件与高中政治课教学的整合为基础的省级课题,对高三学生进行信息技术与文科综合能力培养,以教案、课件为基础,以实验报告为成果方式,以高考成绩为参照成果。
2003年下半年至2004年下半年为第二阶段:利用“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让学生学会将“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加工工具”、“信息技术作为协作工具”。
本阶段主要是结合任教的高中各年级段的学生特点与政治课教材特色,以信息技术为主要表达方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渗透综合能力培养思维,拓展知识面,让学生学会掌握利用信息技术为我所用,自如地运用信息技术为学习政治课服务,从而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信息社会需要有信息能力的新型人才,而信息能力就是指获取、分析和加工信息的能力,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在广袤的信息海洋中快速、准确的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源,如何迅速的判断资源的价值并对其进行取舍,如何合理的将资源重新组合为己所用,这些都关系到个人和团队的成败。用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就是要突破书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极大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生不再只是学习课本上的内容,而是能开阔思路,看到百家思想。
高一阶段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
在此阶段,主要培养学生信息能力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筛选的过程中,实现对事物的多层面了解。教师可以在课前将所需的资源整理好,保存在某一特定文件夹下或做成内部网站,让学生访问该文件夹来选择有用信息;也可以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参考信息,如网址、搜索引擎、相关人物等,由学生自己去Internet或资源库中去搜集素材。这要求教师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源,让学生有对信息进行“筛选”的可能。
本阶段是所有后续层次教学的基础,在信息社会里,学生只有找到资源才有创作、发明可言。
本阶段可以开始渗透高二高三的知识,可以通过课前五分钟演讲和讨论课、研究课、知识竞赛的方式,让学生意识到信息技术对学习政治课的意义,从而养成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熟悉将热点问题与政治课相结合,并能简单地运用有关教材理论加以分析热点。其成果是学生小论文和教学论文、课件。
高二阶段主要让学生学会将“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加工工具”、“信息技术作为协作工具”
本阶段主要培养学生信息能力中分析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强调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快速提取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重整、加工和再应用。该层次不能单独成立,必须依赖于“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如果没有可供探索的资源,无法实现对信息的获取,就根本无法进行信息的分析和加工。
在该层次的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和思维的流畅表达能力,达到对大量知识的内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整个的信息加工处理过程,在其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及时的辅导和帮助。
结合会考内容和教材,以课件教学为特色,以材料题为重点,以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形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唯物辩证的观点,培养学生熟练地运用有关哲学原理,分析现实问题能力,在写小论文的地过程中培养协作精神。
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实现协作式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和支持环境。计算机网络环境大大扩充了协作的范围,减少了协作的非必要性精力的支出。在基于Internet网络的协作学习过程中,基本的协作模式有四种:竞争、协同、伙伴和角色扮演。组织不同类型的协作学习对技术的要求程度不同。
竞争是指两个或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或学习情景,也通过Internet进行竞争性学习,看谁能够首先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在培养学生技巧和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基于竞争模式的网络协作学习,一般是由学习系统先提出一个问题或目标,并提供学生解决问题或达到目标的相关信息。学习者在开始学习时,先从网上在线学习者名单中选择一位竞争对手(也可选择计算机作为竞争对手),并协商好竞争协议,然后开始各自独立的解决学习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可看到竞争对手所处的状态以及自己所处的状态,学习者可根据自己和对方的状态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
协同是指多个学习者共同完成某个学习任务,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者发挥各自的认知特点,相互争论、相互帮助、相互提示或者是进行分工合作。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和领悟就在这种和同伴紧密沟通与协调合作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协同需要多种网络技术的支持,如:聊天室、留言板等。
伙伴就是在网络环境下找到与现实环境中的伙伴相类似的学生,然后共同协作、共同进步的过程。另一种伙伴形式是由智能计算机扮演伙伴角色,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玩耍,在必要时给予忠告等。其成果以学生讨论成果和课件为主。
2005年上半年是第三阶段,本阶段主要是总结教学效果、经验教训,完成结题报告、完成课件制作。
成果方式是:论文和结题报告和课件集。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课题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